Workflow
17.5°NFC橙汁
icon
搜索文档
钟睒睒渡劫:农夫山泉走出舆论与价格战的双重绞杀了吗?
36氪· 2025-08-27 19:2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强劲反弹 总营收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 成功扭转2024年舆论危机导致的业绩下滑局面[1][3] - 通过绿瓶纯净水战术实现包装水业务反击 后战略重心回归红瓶天然水 推动包装水营收94.4亿元同比增长10.7% 经营利润率回升至35.5%[4][5][8][9] - 茶饮料业务营收100.9亿元同比增长19.7% 首次超越包装水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经营利润率高达48.4%创历史新高[11][12] - 功能饮料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13.6% 果汁饮料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21.3% 验证公司多品类运营能力[17][18] - 公司毛利率超60% 净利率接近30% 盈利能力比肩国际巨头 体现强大成本控制和渠道优势[23][24] 包装水业务策略 - 2024年包装水业务营收同比锐减21.3% 因舆论危机和竞争对手价格战双重打击[1][4] - 2024年4月推出绿瓶纯净水 以9.9元/12瓶的毁灭性价格切入纯净水市场 直接攻击竞争对手腹地[4][5] - 绿瓶水实现双重战略使命:通过低价战术打乱对手进攻节奏 同时渗透下沉市场扩张渠道网络[5][8] - 2025年上半年战略重心回归红瓶天然水 红瓶水占比从70%回升至80%以上 资源聚焦核心产品[9] - 包装水业务营收94.4亿元同比增长10.7% 经营利润率回升至35.5% 基本恢复危机前水平[9] 茶饮料业务表现 - 茶饮料营收100.9亿元同比增长19.7% 超越包装水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11] - 东方树叶在无糖茶领域市占率高达70% 通过一元乐享活动应对市场竞争[12] - 经营利润率高达48.4%创历史新高 得益于规模效应和上游供应链控制能力[12] - 公司深入云南茶叶产区建设现代化初制厂 实现对原料的强力掌控和成本优势[12] - 先发优势和长期市场培育使东方树叶与无糖原叶茶品类高度绑定 形成品牌护城河[13][14] 其他业务板块 - 功能饮料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13.6% 终端网点从120万家激增至180万家 体现渠道执行力[17] - 果汁饮料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21.3% 增速在所有品类中位居前列[18] - 采取双线策略:17.5°NFC橙汁切入高端市场 农夫果园覆盖大众市场[19] - 高端产品打品牌 大众产品走销量的组合拳验证公司平台化运作能力[19][20] 财务表现与竞争优势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1][24] - 毛利率超60% 净利率接近30% 盈利能力比肩可口可乐等国际巨头[23][24] - 强大盈利能力提供战略缓冲空间 既能发动价格战也能确保渠道稳定[23] - 真正护城河源于内部运营体系构建 而非水源地营销概念[23]
农夫山泉:绿瓶退场,红瓶上位,“水茅”卷土重来
36氪· 2025-08-27 07:5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全面回暖 超出市场预期 主要得益于舆论影响消退后红瓶水推广力度加大和绿瓶水补贴减少 同时茶饮业务盈利能力创新高 功能饮料和果汁加速铺货 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下降推动净利率提升至29.8% [1][9][10] 包装水业务 - 营收94.4亿元 同比增长10.7% 结束连续两个财报期下滑 重新实现正增长 [2][12] - 红瓶水收入占比从24H2的75%提升至25H1的78%以上 经营利润率回升至35% 基本恢复至舆论前水平 [2][13] - 公司减少绿瓶水补贴至每件1元(24年为2元) 70%以上夫妻店倾向推广红瓶水 因消费者健康标签认可度高且复购率强 [12] - 公司加大1.5L/2L/4L大包装红瓶水推广 契合家庭及餐饮场景对水源健康性的需求 [12] 茶饮业务 - 营收100.9亿元 同比增长19.7% 超出市场预期的97亿元 增速因体量扩大有所放缓但仍超预期 [3][17] - 东方树叶通过"一元乐享"活动及下沉市场渗透 无糖茶市占率从70%提升至75% [3][17] - 经营利润率提升4个百分点至48% 创历史新高 得益于规模效应释放和铺货密度增加 [3][17] 功能饮料与果汁业务 - 功能饮料营收29亿元 同比增长13.6% 电解质水(力量帝)网点从120万家增至180万家 占功能性饮料收入近50% [19] - 果汁营收25.6亿元 同比增长21.3% 17.5°NFC橙汁因与山姆渠道合作成为热销单品 拓展家庭消费场景 [19] 财务表现 - 总营收2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76.2亿元 同比增长22.1% 净利率29.7% [5][9] - 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60.3% 因PET/瓦楞纸等原材料成本下降及高毛利品类(红瓶水/无糖茶/NFC果汁)占比提升 [4][23] - 销售费用率下降2.8个百分点至19.6% 因绿瓶水补贴减少及终端网点扩张至300万家带来的单位配送成本下降 [5][25] - 管理费用率稳定在4.2% [5] 市场策略与竞争格局 - 公司通过绿瓶水完成打压对手和提升下沉市场市占率的目标后 重新聚焦红瓶水推广 掌握价格战节奏 [6][7] - 茶饮业务通过产品力先发优势及健康品牌心智构建壁垒 强化电解质水/NFC等健康品类背书 [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