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能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实力印证!林木勤家族新财富500创富榜深圳前十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21
公司发展历程 - 林木勤家族以777.7亿元持股市值位列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深圳前十,名次提升23名[1] - 公司前身为深圳国有饮料企业,年营收不足2000万元濒临破产,后由林木勤联合员工出资460万元完成民营化转型[2] - 2009年推出PET瓶装+防尘盖设计的东鹏特饮,以红牛一半价格切入市场,迅速建立蓝领工人消费群体认知[2] - 2013年签约谢霆锋为代言人,通过央视广告和综艺赞助提升品牌知名度[6] 产品战略与创新 - 2023年提出第二增长曲线目标,2024年实施"1+6"多品类战略[7] - 2023年推出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2024年营收达15亿元成为十亿级单品[10][11] - 推出无糖茶"上茶"系列和即饮咖啡"东鹏大咖",并开发大包装"果之茶"等产品完善全品类矩阵[14] 渠道与数字化建设 - 构建超3000家经销商和400万家终端门店的立体销售网络,广东区域2025Q1营收占比23.22%(11.25亿元),华北占比15.40%(7.46亿元)[15] - 2015年首创"一物一码"营销系统,单日吸引200万人参与互动[15] - 2019年推行"五码合一"贯通全链路数据,自主搭建SFA、DMS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高效管理[15][18] 营销策略 - 采用"强内容,大流量"原则,与世界杯、亚运会、电竞KPL等IP合作[16] - 世界杯期间通过赛事广告和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提升品牌渗透率[16] - 电竞领域赞助战队并举办线下观赛活动强化年轻群体连接[16] - 梯媒、地铁、公交广告投放结合平台算法精细化运营提高销售效率[16]
推高价无糖特饮,东鹏饮料能否补上健康短板?
北京商报· 2025-07-03 19:23
新品发布 - 公司推出500ml无糖型东鹏特饮,添加L-α-甘磷酸胆碱成分,售价4.89元/瓶,优惠后3.91元/瓶,已售出30单 [1][3] - 此前已推出310ml东鹏0糖特饮(含代糖成分,售价3.13元/罐)和555ml无糖补水啦 [3] - L-α-甘磷酸胆碱为新获批食品原料,具有缓解脑疲劳功能,但婴幼儿、孕妇等不宜食用 [4] 战略背景 - 公司实施"五多战略"(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等),无糖产品匹配国家体重管理政策及行业细分趋势 [5] - 2024年营收158.39亿元,东鹏特饮占比超80%,产品单一风险突出 [8] - 2025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通过"A+H"上市拓展海外市场 [8][9] 行业竞争 - 红牛市占率回升至22%,并推出无糖产品(如果味红牛、奥地利进口红牛),魔爪、战马等品牌也已布局无糖功能饮料 [8] - 2024年功能饮料行业营收增速降至28.5%(2023年为38.4%),市场显现饱和迹象 [9] - 专家认为无糖功能饮料市场仍有发展空间,海外健康饮品需求上升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9] 产品争议与成本压力 - 东鹏特饮含糖量达13.3g/100mL(500mL含66.5g糖),被指高于香港"高糖"标准(7.5g/100mL),引发健康争议 [6] - 2023年白砂糖成本上涨,可能影响主打4元价格带产品的毛利率 [7] - 专家建议丰富产品线以适应不同场景(有糖补充能量,无糖仅提神) [6]
永安药业持续大涨背后:牛磺酸涨价叠加新品热卖
新华财经· 2025-05-23 17:09
公司股价表现 - 主营产品涨价带动股价持续走高,5月以来走出8天6板的上攻行情 [2] - 牛磺酸价格大涨和功能饮料热销是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2][9] 牛磺酸业务 - 公司是全球最大牛磺酸生产商,2024年牛磺酸原料药营收6.35亿元,占总营收75.69% [7] - 2024年牛磺酸产量5.12万吨,销量4.97万吨,国内外销售占比20%/80% [8] - 国际市场牛磺酸价格超10美元/公斤,主因美国强制添加政策及贸易战涨价预期 [7] - 美国FDA要求婴幼儿奶粉和宠物食品强制添加牛磺酸,设最低含量标准0.16mg/100mL [7] - 全球牛磺酸年需求16万吨,现有产能14万吨,存在2万吨缺口 [8] 功能饮料业务 - 旗下固体功能饮料易加能(600)销售火爆,连续6日蝉联抖音功能饮料人气榜第一 [10] - 易加能在快手连续20天蝉联回购榜第一,5月12-18日五大平台总销量2.5万单,日均环比增长60% [10] - 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16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3%,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9.9% [10] -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达2800亿元,销量从139亿升提升至227亿升 [10] - 子公司永安康健专注牛磺酸下游功能食品研发,易加能品牌已获较好市场反馈 [11] 人才招聘 - 今年以来多次招聘食品/饮料研发工程师,负责婴儿配方食品和功能饮料研发 [13] - 近期招聘岗位包括微生物检验员、短视频编导、电商运营等,月薪范围4.5K-15K [13]
营收同比增长四成,魔爪饮料稳了吗?
北京商报· 2025-05-20 18:31
公司业绩表现 - 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40.1%,剔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43.2% [5] - 2019年中国销售额占比不到公司合并净销售额的1%(约合2.9亿元人民币) [5] - 去年四季度中国市场净销售额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25.8% [6] 产品布局与战略 - 已在中国所有省份全面推广"猎兽"维生素能量饮料 [5] - "猎兽"定位对标东鹏特饮、乐虎 [5] - 从今年3月开始在全国推广500ml规格的PET瓶装"猎兽" [6] - "猎兽"终端零售价6元/瓶,部分渠道已降至3.94元/瓶 [8] 市场竞争格局 - 东鹏特饮2024年销量占比47.9%,销售额占比34.9% [7] - 同品类产品价格对比:东鹏特饮3.92元/瓶,乐虎3.46元/瓶,体质能量3.86元/瓶,黑卡3.99元/瓶 [8] - 国内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1119亿元增至2023年14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08% [6]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美国第二大能量饮料品牌 [5] - 2015年可口可乐以21.5亿美元入股,获得16.7%股权 [5] - 进入中国市场后因商标问题将"怪兽"改为"魔爪" [5] 行业专家观点 - 功能饮料市场仍有增长空间,多品牌布局能覆盖不同消费群体 [8] - "猎兽"推广力度不大可能是出于谨慎策略 [7] - "猎兽"在魔爪饮料体系中处于非核心地位,资源投入有限 [8]
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纷纷加码电解质水,这个品类会是经销商的救命稻草吗?
36氪· 2025-05-16 14:50
行业现状 - 饮品经销商面临品牌方压货指标加码和消费市场压价的双重挤压,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1][3] - 仓储租金连年上涨,货车司机工资翻倍,资金链紧张,"先打款后发货"模式加剧压力 [3] - 电商平台和商超绕过经销商直接采购,导致终端价格低于进货价,市场秩序混乱 [3] - 渠道碎片化趋势明显,商超客流减少,社区团购和即时零售快速崛起 [5] 品牌竞争动态 - 统一重启海之言系列并推出等渗电解质水,凭借性价比获得市场认可 [7] - 农夫山泉推出尖叫专业等渗系列饮料,添加海盐成分满足运动后需求 [7] - 康师傅推出无限·电"电解质水加入竞争 [7] - 统一更新功能饮料"焕神",容量升级至1L且不含防腐剂,推出1元乐享活动 [9] - 今麦郎升级功能饮料"天豹",添加长白山人参与小分子肽,推出6元两瓶促销政策 [9] 市场前景与趋势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28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 [9] - 电解质水产品配方多样化,可满足运动人群和健康管理人群的不同需求 [11] - 电解质水适用场景扩大,从单纯补水发展到平衡体液与代谢等多功能 [13] - 功能饮料在熬夜、驾驶、运动等场景的刚需性未改变,头部品牌维持25-40天周转周期 [13] - 品牌方通过增大产品容量和推出优惠活动提升性价比 [13] 经销商策略建议 - 需精细选品,优先代理渠道管控严格、终端匹配度高的品牌 [14] - 避免盲目追逐"高增长"概念,警惕依赖高额促销的新品 [14] - 功能饮料走量能力强,但需防范品牌方过度压货导致资金压力 [14] - 电解质水市场虽竞争加剧,但仍具发展前景 [15]
过度依赖单一产品,港股投资者会买东鹏饮料的账吗?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7 19:20
上市计划 - 公司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发行股份数目和价格等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 预计募集资金将用于完善产能布局、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拓展海外市场等多个方面 [1] -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UBS瑞银集团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营业务为各类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产品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等多个品类 [3] - "东鹏特饮"是核心产品,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深入人心 [3] - 公司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精准的营销策略,将"东鹏特饮"打造成为国民级的功能饮料 [3] 市场地位 - 按销量计,公司在2021-2024年连续四年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排名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达到26.3% [5] - 在全球功能饮料市场中,2024年公司位列第四 [5] - 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的立体化销售网络,实现了中国近100%地级市的覆盖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公司收入从8500.0百万元增长至15830.3百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5% [5] - 净利润由1440.5百万元增至3326.4百万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0% [5] - 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成本占比较高,2022-2024年分别占营业成本的80.9%、81.0%及79.1% [10] 行业前景 - 中国软饮行业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功能饮料是其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6] - 预计到2029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将达2810亿元,2024-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1.0% [7] 竞争优势 - 公司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完善的销售网络和领先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7] - 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启用"一物一码"和"五码关联"技术,搭建了全流程、多层次、一体化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8] 潜在挑战 - 软饮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来自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 [9] - 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和深度覆盖的销售网络巩固市场份额 [10] - 新进入者不断带来创新产品和竞争压力 [10] - 原材料价格受供需动态、商品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10] - 新品市场接受度和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