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英寸LCD电视面板

搜索文档
【资讯】16家深企排队冲刺A股IPO!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20 19:24
深圳IPO排队企业概况 - 16家深圳企业正在排队冲刺A股IPO 其中15家进入问询阶段 北芯生命已提交注册 [1][2] - 按交易所分布:深交所主板2家 创业板4家 上交所科创板3家 北交所7家 [2] - 企业均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涵盖半导体显示、医疗器械、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数据存储等领域 [2][4][6][7] 重点企业财务与业务数据 - 惠科股份总资产超1000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403.1亿元 归母净利润33.39亿元 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 [2] - 恒运昌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84.91% 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56.72% 主营半导体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 [4] - 北芯生命2024年营业收入达3.17亿元(2022年为9245万元) 是国内首家拥有血管内FFR及IVUS产品组合的国产企业 [7] - 大普微近三年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达36.15% 从事企业级固态硬盘研发销售 拥有自主主控芯片技术 [6][7]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钶锐锶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6153.44万元 持有247项专利及79项软件著作权 采用全直驱数控技术路线 [6][8] - 北芯生命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65.5% [6] - 申请创业板与科创板的企业毛利率普遍达40%-60% 通过技术壁垒构建竞争护城河 [6] 资本市场改革与企业融资需求 - 科创板启用第五套上市标准(未盈利企业)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7] - 企业IPO募资主要用于研发投入、产线布局、产能扩充及海外市场拓展 [2][4] - 深圳现有425家A股上市公司中 科创板与创业板企业占比超50% 位居全国第一 [5]
【深圳特区报】16家深企排队冲刺A股IPO 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强发展动能足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50
深圳企业IPO概况 - 截至8月15日共有16家深圳企业排队冲刺A股IPO 若上市有望加速产业发展[3] - 15家企业已进入问询阶段 北芯生命提交注册 接近上市[4] - 企业均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IPO融资扩充产能或拓展海外市场[4][6] 目标资本市场分布 - 6家企业拟冲刺深交所IPO 其中主板2家 创业板4家[4] - 3家企业拟冲刺上交所科创板 7家企业选择北交所[4] - 资本市场改革增强对高科技企业吸引力 打通不同成长阶段企业融资渠道[4] 重点企业财务与业务特征 - 惠科股份总资产超1000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403.1亿元 归母净利润33.39亿元 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4] - 恒运昌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84.91% 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56.72% 主营半导体设备制造[5] - 北芯生命2024年营业收入3.17亿元 较2022年9245万元大幅增长 是国内首家拥有血管内功能学FFR及影像学IVUS产品组合的国产企业[11] - 大普微近三年亏损持续收窄 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研发销售 拥有自主主控芯片技术[11] 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 - 钶锐锶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6153.44万元 取得247项专利和79项软件著作权 专注高端数控机床技术[8] - 大普微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36.15% 北芯生命该比例达65.5%[9] - 申请创业板与科创板的企业毛利率多在40%-60%区间 体现技术壁垒优势[9]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 - 科创板启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10] - 深圳培育"20+8"产业集群 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快速成长[11] - 资本市场改革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为创新企业创造发展机会[11]
惠科股份冲击深主板,聚焦半导体显示领域,面临一定偿债压力
格隆汇· 2025-07-16 17:47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商用显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物联等场景,拥有重庆金渝、滁州惠科、长沙惠科等重要子公司 [3] - 公司总员工约1.7万人,其中3.69%未缴纳社会保险,主要因新员工次月缴纳、个人自愿放弃或境外子公司无需缴纳 [3] - 实际控制人王智勇通过惠科投控及深圳惠合计控制公司52.31%股份表决权,其他股东包括雷健、卢集晖、绵投集团等 [3]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智勇1970年出生,2002年取得中山大学EMBA学历,曾担任重庆四有实业总经理等职 [4] - 董事雷健1966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曾任职国家气象局、华强电子世界个体经营者等 [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卢集晖1968年出生,中国香港居民,1991年毕业于汕头大学电子电器专业,曾任职潮州金霸电子等 [6] IPO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85亿元,用于长沙OLED研发升级(25亿元)、长沙Oxide研发(30亿元)、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20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0亿元) [6][7]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近2亿元,但募资中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引发市场关注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40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8亿元、25.66亿元、33.39亿元,2022年因行业景气度低出现亏损 [11] - 同期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8.38亿元、15.64亿元、9.06亿元,部分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 [1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57%提升至2024年的17.74%,受产品结构及价格波动影响 [12] 行业地位与产业链 - 2024年公司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第四、第三名,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 [20] - 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游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如康宁、旭硝子),中游以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厂商为主(京东方、TCL科技等),下游为消费电子及专用显示产品 [16][17] 经营风险与挑战 - 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分别达218.81亿元和112.71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68.7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58.18%降至2024年49.92%,但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业务经营 [20] - 行业重资产特性导致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公司面临偿债压力及业绩波动风险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