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面板

搜索文档
市场竞争加剧,海外面板厂/TV品牌厂获利承压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5 16:3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面板厂和TV品牌厂崛起导致海外厂商市占率及盈利能力承压 [2] - 海信TV业务出货量持续增长且营业利润率稳定在5%左右 [4] - 中国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厂商合计市占率超50% 对三星显示盈利能力形成冲击 [10] 企业盈利能力表现 - 三星VD/DA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率1.4% 环比降0.7个百分点 同比降2.0个百分点 [4] - LGE MS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率-4.4% 环比降4.5个百分点 同比降6.9个百分点 [4] - 三星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率7.8% 环比降0.7个百分点 同比降5.4个百分点 [7] - 友达营业利润率2.2%连续两季度为正 群创营业利润率-1.4%连续四季度为负 [7] - 京东方TV面板业务营业利润率持续保持正值 [7] 企业战略调整措施 - 三星VD业务计划通过旺季需求把握及高端电视发展改善盈利 [4] - LGE计划强化WebOS平台业务并扩大南半球市场影响力 [4] - 群创收购日本Pioneer以强化车载显示业务 预计提升未来盈利能力 [11] 技术市场动态 - 友达盈利能力优于群创主因传统显示器业务占比更低 [10] - 群创发展Micro-LED和FOPLP新业务但短期难贡献利润 [11] - 三星显示半年度营业利润率呈下降趋势:2023年上半年12.4%→2024年上半年10.4%→2025年上半年8.1% [10]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年10月30日将举办自发光显示技术研讨会 涵盖Micro-LED、近眼显示等前沿技术议题 [13][14] - 会议主办方为TrendForce集邦咨询 参与企业包括雷曼光电、国星光电、京东方华灿等产业链头部厂商 [14][15]
TCL科技:预计从今年底到明年世界杯期间,TV面板需求侧会有较好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16
行业需求趋势 - 上半年TV面板需求受外部关税问题扰动 全球产业链备货节奏出现变化 一季度备货需求旺盛 二季度环比走弱[1] - 外部问题主要影响节奏 未改变全球总需求[1] - 下半年行业供需达成新均衡 三季度起在中国双十一、印度排灯节、海外黑五等购物节点带动下 下游备货需求迅速回升[1] 未来需求展望 - 2026年为体育赛事大年 预计从今年底到明年世界杯期间需求侧有较好表现[1]
2025年企业IPO最新隐形门槛
搜狐财经· 2025-08-11 23:05
各板块IPO申报门槛变化 - 北交所从被忽视到成为热门选择,创新型中小企业首选路径[1][32] - 创业板净利润门槛从3000万元提升至1.5亿元,中游水平需1.7-1.8亿元[1][2][7] - 科创板允许亏损企业上市但要求估值近百亿,如昂瑞微(88亿)、摩尔线程(298亿)[3][4][7] - 主板传统行业需2亿元净利润,消费类企业如百菲乳业(3亿)、陕西旅游(5亿)重新活跃[5][7] 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特征 - 总量激增130%达177家,北交所占比65%(116家),6月单月占比85%[8] -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新增18家,创业板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企业[8] - 净利润中位数显著提升:主板2.71亿、创业板1.61亿、科创板0.75亿、北交所0.81亿[13][18][24][30] 分板块企业特征 主板 - 19家企业中18家选择标准一,惠科股份因面板行业周期亏损14.28亿改用标准二[10] - 营收中位数27.02亿,58%企业集中在20-50亿区间,最低冈田智能9.3亿[11] - 消费类企业占比提升,如植物医生(2.4亿)、福恩股份(2.7亿)响应政策支持[13] 创业板 - 21家企业中20家选择标准一,大普微(-1.91亿净利润)为首单未盈利企业[15] - 营收中位数9.41亿,48%企业集中在5-10亿区间,欣兴工具最低4.67亿[16] - 锂电/储能类企业集中申报,如理奇智能、麦田能源反映政策包容性[18] 科创板 - 21家企业中6家亏损企业选择特殊标准,如沐曦集成(211亿估值)[20][21] - 营收中位数4.56亿,33%企业分布在3-5亿和5-10亿区间[22] - 7家亏损企业均为半导体领域,6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26] 北交所 - 116家企业中114家选择标准一,天康制药(动物疫苗)因ROE不足改用标准三[27] - 营收中位数6.14亿,38%企业集中在5-10亿区间,提牛科技最低1.48亿[28] - 北证50指数涨幅39.45%,审核周期压缩至10-15个交易日[32]
惠科股份IPO:获政府补助超53亿,向实控人堂弟采购超8亿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49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包括TV面板、IT面板、TV终端、IT终端及智慧物联终端 [1]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2.44亿元、348.18亿元及392.65亿元 [1] 收入结构 - 半导体显示面板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74.09%、72.34%及73.86% [1] - TV面板是最核心产品,收入占比53.92%、54.85%及52.23% [1] - 智能显示终端贡献剩余收入 [1] 产品销售 - TV面板销量逐年下滑,分别为4,117.31万片、3,577.92万片及3,535.69万片 [3] - TV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分别为343.67元/片、533.76元/片及580.03元/片 [3] - IT面板销量增长显著,2024年达40,766万片,同比增长37.77% [4] 区域分布 - 境内收入快速增长,分别为109.75亿元、161.8亿元及196.65亿元 [4] - 境外收入稳定增长,分别为152.69亿元、186.38亿元及196亿元 [4] - 2024年境内收入首次超过境外 [4] 客户情况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38.13%、42.89%、40.39% [5]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13.49%、11.80%及12.43% [5] - 2022-2023年最大客户为三星集团,2024年变更为TCL集团 [5] 供应链关系 - 三星、TCL既是主要客户也是主要供应商 [5] - 2024年向TCL采购IT面板和TV面板 [5] - 向实控人亲属控制企业采购3年合计8.87亿元 [5] 关联交易 - 向惠金酒店支付住宿费合计762.1万元 [6] - 向广西科技采购物业及水电服务合计4,734.58万元 [6] - 广西科技股权由公司高管持有 [6]
受益国补政策继续落实,叠加旺季备货动能提升,面板迎来强劲增长力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35
国补资金下达情况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份下发 全年3000亿元国补计划将全部落实到位 [1] 国补政策对消费电子及面板行业的影响 - 国补政策推动消费电子终端出货增长 电视 PC和手机为主要受益品类 [2] - 2025年上半年彩电市场销售额达561亿元 同比增长7.5% 其中100英寸彩电产品销量同比增长83.1% [2] - 显示面板作为消费电子核心器件显著受益 上半年TCL科技面板业务净利润超46亿元 同比增超70% 京东方Q1净利润超16亿元 同比增长64% [2] - 第四批国补与双十一大促形成合力 终端厂商预计8-10月开始备货 为上游显示面板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3] 促销活动数据表现 - 今年618期间国内电视市场总销量达398万台 同比增长9.7% 销售总额达173亿元 同比增长14.5% [3] - 中国线上零售市场笔记本电脑总销售量140万台 同比增长14% 总销售额105亿元 同比增长39% [3] - 2025年618期间国内手机市场零售总量达2340万台 同比增长约9% [3] 面板价格走势及预测 - 6月底TV面板价格出现松动下调 机构预计8月开始电视面板有望逐步止跌回稳 [4] - TCL华星CEO预计Q3 TV面板采购需求较Q2增长3%-4% 推动全球TV面板价格企稳回升 [4] - DISCIEN监测报告显示头部面板厂开始酝酿8月报涨 预计8月TV面板价格整体转向平稳 [4] - 集邦咨询预计8月32英寸和43英寸TV面板价格将止跌 55英寸和65英寸面板价格跌幅收窄至1美元 均价分别为123美元和172美元 笔记本及显示器面板价格预计维持不变 [4] 面板行业整体预期 - 2024年大尺寸LCD面板全球出货量可能微幅下跌1.9% 但出货面积预计同比增长4.9% [5] - 大陆面板厂商出货量将增长4.8% 面积表现更佳 中资厂商市场地位持续强化 [5][6] - TCL科技和京东方两大龙头在行业内的综合盈利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6]
中信证券:TV面板价格阶段回落 后续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9:17
核心观点 - TV面板价格短期回落但有望触底反转 供需关系持续改善 行业中长期逻辑向好 [1] 短期市场动态 - TV面板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落 [1] - 关税政策趋于稳定推动市场改善 [1] - 年中大促推动TV厂商库存去化并启动下半年备货 [1] - 面板TV稼动率保持低位运行 [1] - 市场供需改善将推动TV面板价格逐步触底反转 [1] 细分领域机会 - 下半年手机市场进入消费旺季 [1] - 苹果全系采用LTPO面板驱动OLED行业结构性升级 [1] - OLED面板供需及盈利能力预计持续改善 [1] 中长期行业趋势 - 面板行业竞争格局趋向良性化 [1] - 大尺寸化趋势推动行业供需平衡中枢持续上行 [1] - 成本端持续通过国产化实现降本 [1] - 折旧逐步退出使头部面板厂商加速释放利润 [1]
TCL华星赵军:预计全球电竞显示器零售市场今年同比增长34%
快讯· 2025-08-01 14:14
电竞显示器市场增长 - 全球电竞显示器零售市场预计同比增长34% [1] - 上半年全球游戏本电脑零售市场预计同比增长15% [1] TV面板供需走势 - Q3 TV面板出货量相对Q2预计环比增长3-4% [1] - 通过二季度稼动率下调 行业库存得到有效去化并处于健康水平 [1]
7月25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25 21:45
政策与监管 - 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相关举措 [1] - 证监会将严格限制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 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责任及决策要求 [2] - 广期所调整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交易限额至单日开仓量不超过3,000手 大商所同步调整焦煤期货JM2509合约限额至500手 [4] 面板行业动态 - 群智咨询测算TV面板价格7月补跌 预计8月起逐步止跌 [3] 债券市场动态 - 债券基金本周前四日累计卖出债券超2000亿元 其中7月24日单日卖债近1000亿元 [5] 上市公司公告 - 首创证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6] -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20.81% [6] - 东山精密子公司拟投建不超过10亿美元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 [6] - 汇通集团澄清未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项目 [6] -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GST-HG141 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6]
机构:TV面板价格在供需双方博弈下7月补跌 预计8月开始将逐步止跌
快讯· 2025-07-25 20:25
行业供需分析 - 三季度全球LCD TV面板市场供需比(面积维度)为5.6% 供需平衡略偏宽松 [1] - TV面板价格在供需双方博弈下7月补跌 [1] 价格趋势预测 - 随着面板需求逐步恢复 预计8月开始TV面板价格将逐步止跌 [1]
惠科股份冲击深主板,聚焦半导体显示领域,面临一定偿债压力
格隆汇· 2025-07-16 17:47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商用显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物联等场景,拥有重庆金渝、滁州惠科、长沙惠科等重要子公司 [3] - 公司总员工约1.7万人,其中3.69%未缴纳社会保险,主要因新员工次月缴纳、个人自愿放弃或境外子公司无需缴纳 [3] - 实际控制人王智勇通过惠科投控及深圳惠合计控制公司52.31%股份表决权,其他股东包括雷健、卢集晖、绵投集团等 [3]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智勇1970年出生,2002年取得中山大学EMBA学历,曾担任重庆四有实业总经理等职 [4] - 董事雷健1966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曾任职国家气象局、华强电子世界个体经营者等 [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卢集晖1968年出生,中国香港居民,1991年毕业于汕头大学电子电器专业,曾任职潮州金霸电子等 [6] IPO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85亿元,用于长沙OLED研发升级(25亿元)、长沙Oxide研发(30亿元)、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20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0亿元) [6][7]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近2亿元,但募资中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引发市场关注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40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8亿元、25.66亿元、33.39亿元,2022年因行业景气度低出现亏损 [11] - 同期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8.38亿元、15.64亿元、9.06亿元,部分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 [1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57%提升至2024年的17.74%,受产品结构及价格波动影响 [12] 行业地位与产业链 - 2024年公司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第四、第三名,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 [20] - 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游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如康宁、旭硝子),中游以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厂商为主(京东方、TCL科技等),下游为消费电子及专用显示产品 [16][17] 经营风险与挑战 - 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分别达218.81亿元和112.71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68.7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58.18%降至2024年49.92%,但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业务经营 [20] - 行业重资产特性导致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公司面临偿债压力及业绩波动风险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