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OSS直聘招聘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BOSS直聘这场港股发售,为了谁?
华尔街见闻· 2025-06-28 20:21
港股增发策略 - 公司启动港股公开发售3000万股A类普通股,占发行后股本的3.2%,并保留增加最多450万股发售股份的权利,若全部完成将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6% [1] - 本次增发10%份额(300万股)开放给个人投资者,国际配售已超额认购逾3倍,吸引高质量长线投资者 [1] - 最终定价将参考美股和港股最新收盘价并给予一定折扣,不追求估值溢价,旨在形成市场合理预期下的流动性 [5] 战略动机分析 - 增发主要目的为解决港股市场流动性问题,通过创造初始股票供应打破"无货可买"的市场结构 [5] - 重构股东结构,降低美股机构投资者集中度,建立港股本地投资者基础,为未来纳入港股通铺路 [6][9] - 公司现金流充足,2024年净利润15.6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超42%,连续五季度经营现金流超8亿元,账面现金等价物近150亿元 [2][4] 业务发展现状 - 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超1660万家,月活5700万,付费企业客户640万,中国中小企业市场仍有扩展空间 [11] - 2025年Q1新增用户中蓝领占比超45%,蓝领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9%,通过"海螺优选"等项目拓展蓝领市场 [14] - AI技术已应用于用户侧搜索解释与模拟面试、招聘方个性化匹配推荐、平台资质审核与反欺诈等场景 [14] 商业模式优势 - 采用"直聊+推荐+移动端"模式提升撮合效率,用户互动数据持续优化算法形成正反馈 [11] - 蓝领市场与AI技术双轮驱动,既扩展用户群体又提升平台技术基座,增强服务多元招聘市场的能力 [14][15] - 创始人强调平台具备广谱服务能力,已验证适应各类产业、地域和岗位类型的扩展性 [13] 资本市场定位 - 区别于短期估值博弈,公司注重构建从业务穿透到投资者认知的长期共识 [16] - 通过"慢动作"战略建立稳定性,从打造招聘产品转向构建资本市场产品,让投资者实现真正持有 [18] - 本次增发是公司从港股"登陆"到"扎根"的关键步骤,旨在建立更深层次的资本市场关系 [7][9]
BOSS直聘:收入符合预期,盈利稳定兑现-20250523
华泰证券· 2025-05-23 10: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23.11 美元 [1][4][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5Q1 财报收入略超预测且盈利稳定兑现,若宏观情况稳定,基于产品竞争力有望显著受益 [1] - 招聘需求逐步回暖,蓝领占比提升,现金收款好转,公司指引 25Q2 收入基本符合预期 [2] - 费用率进一步降低,盈利能力持续兑现,25 年持续降本增效利润率有望提升 [3] - 春节后招聘需求稳定增长,小幅上修 FY25 - FY27 收入和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4][11] 各部分总结 财务表现 - 25Q1 实现收入 19.23 亿元,略超华泰预测(19.1 亿元),yoy + 12.9%;经调整净利润 6.92 亿元(华泰预测 6.17 亿元),yoy + 76.2% [1] - 25Q1 MAU 为 5760 万,同比增长 23.6%;企业付费用户数为 640 万(yoy + 12.3%),环比增长 4.9% [2] - 新增用户中蓝领群体占比超 45%,带动收入占比提升至 39%以上;25Q1 实现现金收款 21.8 亿元(Q4 增速为 + 3.17%),yoy + 6.3% [2] - 25Q1 公司毛利率 83.8%(yoy + 1.1pct),销售费用率为 25.5%,同比下降 8.5pct,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3.8%、22%(yoy - 2.1pct / - 5.4pct) [3] - 25Q1 公司实现调整经营利润 6.92 亿元(华泰预测为 6.17 亿元),对应利润率为 36% [3] 盈利预测 - 小幅上修 FY25 - FY27 收入预测至 81.8/93.8/106.7 亿元(原预测 81.5/93.4/106.2 亿元),上修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33.2/35/39.6 亿元(原预测 32.2/34.7/37.8 亿元) [4][11] 估值 - 基于 DCF 估值法,维持参数假设,永续增长假设 3%,WACC 为 8.95%,对应目标价为 23.11 美元(前值 22.71 美元) [4][11]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5,952|7,356|8,185|9,380|10,668| |+/-%|31.94|23.58|11.27|14.61|13.73|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099|1,585|2,327|2,615|3,165| |+/-%|924.96|44.16|46.82|12.38|21.06| |归母净利润(调整后,人民币百万)|2,156|2,728|3,319|3,496|3,958| |+/-%|169.71|26.53|21.65|5.33|13.23| |EPS(调整后,人民币,最新摊薄)|4.88|6.18|7.52|7.92|8.97| |PE(调整后,倍)|26.37|20.84|17.13|16.26|14.36| |PB(倍)|18.04|16.19|13.99|12.14|10.47| |ROE(调整后,%)|17.20|19.22|20.57|18.76|18.37| |EV EBITDA(倍)|57.39|25.61|16.60|14.27|11.43|[10]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23.11 美元,收盘价(截至 5 月 21 日)17.90 美元,市值 7,904 百万美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73.81 百万美元,52 周价格范围 10.57 - 22.74 美元,BVPS 4.69 美元 [7]
BOSS直聘(BZ):收入符合预期,盈利稳定兑现
华泰证券· 2025-05-23 0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23.11 美元 [1][4][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5Q1 财报收入略超预测且盈利稳定兑现,若宏观情况稳定,基于产品竞争力有望显著受益 [1] - 招聘需求逐步回暖,蓝领占比提升,现金收款好转,公司指引 25Q2 收入基本符合预期 [2] - 费用率进一步降低,盈利能力持续兑现,25 年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 [3] - 春节后招聘需求稳定增长,小幅上修 FY25 - FY27 收入和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4][11] 各部分总结 财务表现 - 25Q1 实现收入 19.23 亿元,略超华泰预测(19.1 亿元),yoy + 12.9%;经调整净利润 6.92 亿元(华泰预测 6.17 亿元),yoy + 76.2% [1] - 25Q1 毛利率 83.8%(yoy + 1.1pct),销售费用率为 25.5%,同比下降 8.5pct,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3.8%、22%(yoy - 2.1pct / - 5.4pct),调整经营利润 6.92 亿元,对应利润率为 36% [3] 用户情况 - 25Q1 MAU 为 5760 万,同比增长 23.6%,春节后平台用户活跃度高 [2] - 25Q1 企业付费用户数为 640 万(yoy + 12.3%),环比增长 4.9% [2] - 新增用户中蓝领群体占比超 45%,带动收入占比提升至 39%以上 [2] 现金收款 - 根据递延收入估算 25Q1 实现现金收款 21.8 亿元(Q4 增速为 + 3.17%),yoy + 6.3% [2] 盈利预测 - 小幅上修 FY25 - FY27 收入预测至 81.8/93.8/106.7 亿元(原预测 81.5/93.4/106.2 亿元),上修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33.2/35/39.6 亿元(原预测 32.2/34.7/37.8 亿元) [4][11] 估值 - 基于 DCF 估值法,维持参数假设,永续增长假设 3%,WACC 为 8.95%,对应目标价为 23.11 美元(前值 22.71 美元) [4][11]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5,952|7,356|8,185|9,380|10,668| |+/-%|31.94|23.58|11.27|14.61|13.73| |归母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099|1,585|2,327|2,615|3,165| |+/-%|924.96|44.16|46.82|12.38|21.06| |归母净利润 (调整后,人民币百万)|2,156|2,728|3,319|3,496|3,958| |+/-%|169.71|26.53|21.65|5.33|13.23| |EPS (调整后,人民币,最新摊薄)|4.88|6.18|7.52|7.92|8.97| |PE (调整后,倍)|26.37|20.84|17.13|16.26|14.36| |PB (倍)|18.04|16.19|13.99|12.14|10.47| |ROE (调整后,%)|17.20|19.22|20.57|18.76|18.37| |EV EBITDA (倍)|57.39|25.61|16.60|14.27|11.43|[10]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美元):23.11 - 收盘价 (美元 截至 5 月 21 日):17.90 - 市值 (美元百万):7,904 - 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美元百万):73.81 - 52 周价格范围 (美元):10.57 - 22.74 - BVPS (美元):4.69 [7]
Boss直聘:小龙头稳坐"Boss"位,只是周期太苦了
海豚投研· 2025-05-22 22:15
核心观点 - BOSS直聘一季度业务呈现逆风态势,但公司通过控费提效和稳固品牌心智,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和竞争力 [1] - 公司C端用户增长稳健,B端招聘环境仍处底部,但付费企业数保持增长,大企业贡献提升 [2] - 核心经营利润超预期,利润率持续改善,长期盈利目标明确 [3] - 公司已从高速成长阶段进入稳定期,估值回调时可视为优质投资标的,但短期更适合波段交易 [5] To C品牌心智稳固 - 一季度平台用户环比增加490万至5760万,高于市场预期 [10] - 剔除股权激励的销售费用同比下滑18%,显示自然流量占比提升 [2] - 公司重视用户规模,C端活跃用户是吸引B端企业的关键 [10] - 蓝领用户成为新增流量的主要来源,该领域线上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16] - 在行业对比中,BOSS直聘保持流量份额领先地位 [12] To B招聘环境 - 一季度收入增长13%至19.2亿元,略超下调后的市场预期 [18] - 二季度收入指引增速6.9%-8.5%,显示压力边际递增 [2] - 一季度计算流水同比增长6.3%,回暖主要因基数效应 [2] - 付费企业数环比净增30万家至640万,大企业付费更稳健 [22] - 大企业收入贡献占比相比2023年提升3个百分点 [26] - 平台已渗透全行业27%的企业,生态稳固 [26] - 行业整体招聘受钢铁、电子、交运、汽车等特定领域带动 [31] 财务表现与经营效率 - 核心主业经营利润4.32亿元,超市场预期的3.29亿元 [3] - 经营利润率22.5%,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34] - 毛利率稳定在83.8% [34] - 剔除股权激励后的Non-GAAP经营利润6.84亿元,利润率35.6% [41] - 公司维持2024年Non-GAAP经营利润30亿元的目标 [41] - 长期Non-GAAP经营利润率目标为40% [41] 成本控制与战略调整 - 销售费用(剔除SBC)同比下降18% [37] - 研发费用同比下滑,剔除AI投入后传统研发成本收缩更明显 [39] - 管理费用(剔除SBC)因海外扩张增长,但费率保持稳定 [39] - 股权激励费用预计三年后降至收入的5%左右 [39] - 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持续释放规模经济效益 [6] 估值与投资策略 - 在宏观环境未明显改善情况下,收入增速可能维持在10%左右 [6] - 长期假设下,10%的收入CAGR可带来15%-20%的利润增长CAGR [6] - 合理估值区间为15x-20x EV/EBIT(基于2025年EBIT) [6] - 当前估值接近区间上限,向上空间有限 [6] - 公司具备B、C双端流量闭环的独特竞争优势 [5] - AI对岗位需求的替代是长期问题,短期影响有限 [5]
Boss直聘: 逆风汹涌,不碍“小而美”本色
海豚投研· 2025-03-11 22:00
核心观点 - BOSS直聘四季度业绩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关键指标表现分化,但公司自身竞争优势和治理结构稳固,当前投资焦点在于宏观环境变化及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指引[1] - 公司商业模式健康,现金流充沛,具备通过运营调整降低宏观波动影响的能力,重点关注企业客户拓展和股东回报策略[2][4] - 中长期增长潜力未被市场充分定价,当前估值水平(18x Non-GAAP P/E)与40%利润增速预期不匹配,存在价值重估空间[7] 财务表现 - 四季度流水增速3%,环比明显收缩,2月经春节调整后线上流水可能仍面临5%的下行压力[1] - 收入保持15%增长,1Q25收入指引12%,超市场预期,其中求职者付费业务增速更快[2] - 四季度核心主业经营利润同比增长69%,Non-GAAP经营利润率35.4%,全年30亿利润目标不变,隐含利润率37%[2][22] - 年末净现金储备达147亿元(20亿美金),四季度经营现金流9亿元[4] 运营数据 - 四季度MAU环比下降至5270万,主要受求职淡季和春节提前影响,但用户扩张速度仍领先行业[3][11] - 三年4000万月活增长目标进度滞后,需关注在营销预算控制下的获客效率[3][13] - 付费企业用户数同比增长17%至610万,大企业占比持续提升,平均付费金额环比上涨1.7%[3][15] - 行业数据显示BOSS直聘MAU增速保持行业第一,但用户粘性优势有所收窄[12] 业务发展 - 企业端收入占比达99%,其中制造、物流、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显现复苏迹象[17] - 中小企业恢复缓慢,Sensor Tower数据反映开年流水负增长,与宏观政策传导滞后相关[16][17] - AI应用取得进展,内部大模型接入Deepseek,开发招聘/求职双端AI Agent提升撮合效率[7] 资本管理 - 当前回购计划总额3.5亿美金,四季度执行0.9亿美金,2024年预计全年回购2.3亿美金(对应4%回报率)[4] - 现金储备为回购加码提供弹性空间,管理层考虑派息方案,需关注电话会披露的股东回报安排[4] 行业环境 - 四季度行业新增就业人口同比下滑7%,1月失业率反弹,政策效果仍主要停留在情绪面[18] - 招聘平台整体面临流量季节性波动,但BOSS直聘用户心智稳定,竞争优势明显[11][12] - AI技术发展可能中长期影响企业招聘需求结构,需持续观察替代效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