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ojo超算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大事集中聊】英伟达冲击5万亿?特斯拉裁撤Dojo团队的背后真相
老徐抓AI趋势· 2025-08-16 09:04
特斯拉Dojo团队解散与战略调整 - 特斯拉解散Dojo团队,该团队专注于为FSD训练打造超算系统,而硬件团队(如HW4/HW5)在车载芯片研发上进展更快[3][4] - 马斯克采取"双线赛跑"策略,两支团队并行研发以降低风险,但最终选择集中资源于胜出的硬件路线,体现理性决策[3][4] - 该决策特点包括:无视短期舆论(如财报会刚表扬即裁员)、无视情感因素(裁撤老团队)、高效执行[4] 英伟达的行业地位与潜在风险 - 英伟达在AI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几乎所有AI技术(大语言模型/机器人/自动驾驶)均依赖其算力芯片,竞争者难以替代[9][10] - 长期看,AI技术演进将持续释放高性能芯片需求,但短期可能因技术迭代节奏(如大模型见顶而新模型未成熟)导致需求波动[10][11] - 当前市场预期极高,需警惕阶段性回调风险,而非仅关注其护城河优势[10][11] 科技巨头市值集中化现象 - 七姐妹科技公司(含英伟达)市值占标普500超1/3,英伟达市值达4.5万亿美元,远超传统行业(如可口可乐)[12] - 高集中度源于科技行业特性:客户集中、需求持续增长、杠杆效应显著,而传统行业因市场分散难以复制此模式[12] - 未来财富将更集中于头部创新驱动型企业(如马斯克/黄仁勋),但整体社会效率提升将惠及底层[13] 投资逻辑与杠杆运用 - 有效杠杆的核心是绑定高执行力个体/平台(如特斯拉/英伟达),通过投资而非亲自参与实现目标[6] - 过度依赖"自力更生"会限制发展,需平衡自身能力建设与资源整合,实现1+1>2效应[7][8] - AI产业革命中,落地能力是关键胜负手,需系统性分析估值、周期等而非单一逻辑[15]
马斯克解散Dojo超算团队,特斯拉放弃自研AI芯片,更依赖英伟达了
美股研究社· 2025-08-08 18:40
核心观点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标志着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芯片遇挫,转向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 [5] - 战略重心转移导致约20名Dojo团队成员跳槽至初创公司DensityAI,剩余员工被重新分配至其他项目 [5] - 摩根士丹利曾估计Dojo系统可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价值,解散消息导致股价一度跌近1% [5] 核心团队人才流失 - Dojo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Optimus工程主管Milan Kovac和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也于今年早些时候离开公司 [7] - 马斯克的密友Omead Afshar被解雇,约20名Dojo团队成员跳槽至初创公司DensityAI [7] - 人才流失反映特斯拉面临竞争加剧、销售下滑及消费者对马斯克政治活动抵制的多重挑战 [7] 战略转向外部合作伙伴 - 特斯拉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2033年前获得AI半导体供应,三星得州工厂将生产下一代AI6芯片 [9] - 供应链调整:三星生产AI4芯片,台积电制造AI5芯片,Dojo 3系统芯片由三星和英特尔分工生产 [9][10] - 马斯克暗示未来自研技术可能与合作伙伴技术融合,Dojo项目被视为长期投资但回报潜力高 [10] 项目进展屡遭延误 - 得州奥斯汀Dojo数据中心建设严重滞后,因交付问题、恶劣天气和建筑问题导致设施不完善 [12] - 无聊公司隧道未建成影响数据中心地面铺设,马斯克解雇基础设施主管Amir Mirshahi并裁员10% [12] - Dojo系统原用于训练Autopilot、完全自动驾驶及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机器学习模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