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4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三星晶圆厂,拿下大客户
半导体芯闻· 2025-10-23 17:58
特斯拉AI芯片生产策略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宣布三星电子将参与其自研AI芯片AI5的生产,此前该芯片被认为完全由台积电生产 [1] - 特斯拉当前一代自动驾驶芯片AI4由三星生产,下一代芯片AI6的生产订单也已由三星赢得 [1] - 首席执行官澄清AI5芯片将由台积电和三星电子联合生产,纠正了此前台积电独家生产的传闻 [1] 特斯拉AI芯片性能与部署规划 - 第五代自动驾驶芯片组AI5预计于2026年底量产,目标性能高达每秒2500万亿次运算 [2] - 第六代AI6芯片计划于2027年至2028年发布,目标性能达到每秒5000至6000万亿次运算 [2] - 公司计划将专有AI芯片组部署在特斯拉汽车以及更广泛的特斯拉生态系统中,包括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2] 特斯拉AI芯片供应策略 - 公司的明确目标是确保AI5芯片供应过剩,若为汽车和机器人提供过多芯片,可直接在数据中心使用 [3] - 公司表示其策略并非试图取代英伟达,而是专注于满足自身需求,而英伟达需服务众多客户 [3]
马斯克澄清:三星将与台积电共同制造特斯拉AI5芯片
搜狐财经· 2025-10-23 15:32
合作模式变更 - 特斯拉当前一代人工智能芯片AI5的制造任务将由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共同承担,改变了此前由台积电独家生产的计划 [3] - 特斯拉已与三星签署价值165亿美元的协议,委托其生产下一代AI6芯片 [4] - 三星已在为特斯拉生产上一代AI4芯片 [4] 芯片应用与战略 - 特斯拉自研的人工智能芯片用于驱动其自动驾驶汽车功能以及人形机器人产品线 [3] - 公司将这些自研芯片与英伟达生产的AI计算处理器结合使用 [3] - 特斯拉致力于实现芯片的“超额生产”,未用于汽车或机器人的芯片可转用于公司数据中心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三星电子正逐步进入由台积电主导的半导体代工市场 [1] - 在半导体代工行业,三星目前仍远远落后于台积电,位居第二 [5] - 三星正加大对美国奥斯汀附近生产中心的投资,而特斯拉总部也设在奥斯汀 [5]
特斯拉高管解读Q3财报:三星芯片协议不会取代英伟达
新浪科技· 2025-10-23 10:07
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80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亦实现增长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同比下降37%,但环比有所增长 [1] - 营收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未达预期,导致盘后股价大幅下跌近5% [1] 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进展 - 预计到2025年底,在奥斯汀的大部分区域将不再配备安全驾驶员,未来几个月内波士顿部分区域也将实现 [2] - 预计到2025年底,将在约8-10个大都会区域运营,具体取决于监管审批进度,计划扩展至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 [2] - 奥斯汀车队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25万英里,旧金山湾区车队里程突破100万英里,用户全自动驾驶监督模式累计里程达60亿英里 [3] - 公司正按计划推进完全移除车内安全驾驶员的目标,并将从奥斯汀率先启动 [3] 储能与能源产品需求 - Megapack与Powerwall的需求在2026年仍将保持强劲势头,Mega Block产品将于2026年从休斯顿工厂开始发货 [3] - AI与数据中心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长显著,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与公用事业公司已认识到Megapack在提升能源可靠性和缓解电网压力方面的优势 [3] - 受政策调整影响,美国住宅太阳能需求激增,预计增长趋势将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全新太阳能租赁产品已推出 [4] - 已在布法罗工厂启动特斯拉住宅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并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向客户发货 [4] 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研发与挑战 - Optimus已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工程总部办公室内全天候活动,能执行引导任务 [4][5] - 研发面临极高难度挑战,尤其是打造灵活、能干的机器人手部和前臂,其机电工程复杂度超过机器人其他所有部位的总和 [5][6] - 实现规模化生产是核心挑战,目标产能是每年100万台,但人形机器人缺乏现成的供应链,需要公司深度整合制造环节并自行生产核心零部件 [6] - 公司在制造技术规模化、现实世界应用人工智能和灵活机器人手部这三方面处于独特优势地位 [7] 半导体芯片战略与合作 - AI5芯片由特斯拉设计,其部分关键性能指标将是AI4芯片的40倍,是一款突破性产品 [7][8] - AI5芯片移除了传统G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等模块,使得芯片尺寸控制在光刻版的一半以内,设计追求极致简洁 [8][9] - 初期将同时由台积电和三星生产AI5芯片,生产地点分别位于亚利桑那州和得克萨斯州,目标是实现芯片供应过剩 [7][8][9] - AI5芯片预计每瓦电能的效能可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每美元产出的人工智能效能可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 [10] 完全自动驾驶功能与硬件策略 - 公司已为用户提供将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转移到新车的选项,并有时推出促销活动 [11] - 计划在完全自动驾驶功能14代版本系列推送完成后,为硬件30开发一个14代精简版,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推出 [11] - 公司管理层日常通勤使用搭载硬件30的车辆,并承诺会妥善解决早期用户的需求 [11] 自动驾驶半挂卡车计划 - 半挂卡车工厂建设按计划推进,厂房已完工,正在安装设备,验证车队已在路上测试 [12] - 2025年底将进行小批量生产,2026年上半年启动正式量产,第二季度逐步提升产量,下半年实现规模化交付 [12] - 自动驾驶技术一旦在乘用车型上攻克并获取足够半挂卡车实测数据,便能很容易地适配到卡车型号 [12] - 自动驾驶半挂卡车在最后一公里运输和短途装卸货环节能提供比火车更灵活的服务,是重要的补充 [12]
马斯克:三星将在特斯拉芯片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华尔街见闻· 2025-10-23 09:53
合作关系深化 - 特斯拉正深化与三星电子的合作关系,三星将与台积电共同承担其当前一代AI芯片AI5的生产任务[1] - 三星在特斯拉产品路线图中的角色变得愈发关键,其职责已从生产上一代AI4芯片扩展至当前的AI5芯片以及下一代的AI6芯片[2] - 此次合作是双方关系深化的最新例证,三星此前已与特斯拉签订了一份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合同[1] 双供应商策略 - 公司采用双供应商策略,AI5芯片将同时由三星在德克萨斯州的工厂和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进行生产[3] - 该策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芯片的“超额生产”,旨在为自动驾驶功能和机器人项目提供充足的算力保障[1][3] - 策略提供了供应冗余和灵活性,任何未用于汽车或机器人的过剩芯片可被灵活部署到公司的数据中心[1][3] 与英伟达的互补关系 - 公司无意取代与英伟达的合作关系,策略是“组合使用”自研芯片和英伟达处理器[4] - 自研芯片主要用于车辆和机器人中的AI推理任务,而英伟达GPU则继续用于训练复杂的AI模型[4] - 公司目前拥有的算力相当于81000块英伟达H100芯片,并已于2019年在车辆中停止使用英伟达Drive芯片,转而采用自研处理器[4] 自研芯片优势 - 自研芯片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极致简约”的设计,设计工作得以“从根本上简化”[5] - 作为芯片的唯一客户,设计团队能够移除为满足其他客户而存在的传统GPU等复杂部分,从而优化芯片的效率和成本[5] - 公司预测其芯片在AI性价比方面可能达到顶尖水平,“或许能高出10倍”[5][6]
三星美国工厂,获巨额补贴
半导体芯闻· 2025-09-18 18:40
三星德州泰勒半导体工厂投资与建设 - 三星获得德州半导体创新基金2.5亿美元拨款 用于泰勒制造工厂建设[2] - 三星在泰勒工厂总投资47.3亿美元 计划2026年底开始建设[2][3] - 工厂占地600万平方英尺 位于1000英亩土地上 预计创造2000个直接就业岗位[3][4] 工厂产能与技术规划 - 工厂包括两座逻辑工厂和一座研发设施 未来可能新增多达11座芯片生产设施[3] - 工厂将生产最先进技术芯片 专门为特斯拉生产下一代AI6芯片[4][5] - 三星与特斯拉签订165亿美元代工合同 工厂将专注于特斯拉AI6芯片制造[4] 政府支持与战略意义 - 项目获得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47.5亿美元联邦政府支持[3] - 州长表示投资将为美国关键行业提供更安全的国内芯片供应[2] - 州和联邦官员认为扩张对美国供应链弹性、国家安全和AI制造业至关重要[5] 公司历史与区域影响 - 三星自1990年代进入德克萨斯州中部市场 在奥斯汀拥有4500名员工[3] - 该项目是三星在德克萨斯州中部370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3] - 联邦预测未来五年将新增数千个制造业岗位[4]
马斯克:目前最花精力的是打造“擎天柱”,两年后还要推星链手机
36氪· 2025-09-15 12:41
擎天柱机器人进展 - 擎天柱第三版设计正在敲定 将具备接近人类手部灵活性 配备自主导航AI大脑 并实现大规模量产[3] - 项目占用马斯克最多精力 需解决现实世界AI问题 机电一体化及供应链生产挑战 所有执行器无法从现有供应链获取[3] - 年产量达100万台时生产成本预计2万-2.5万美元 首批机器人AI芯片成本占物料清单5000-6000美元[4] - 机器人硬件设计是主要难点 手部设计占据工程难度大部分[5] - 选择人形设计为实现向后兼容 适配人类现有环境[5] 特斯拉芯片技术 - 采用双芯片策略:Dojo用于模型训练 AI系列芯片用于推理[6] - AI5芯片较AI4性能提升40倍 基础算力提升8倍 内存容量提升9倍 内存带宽提升5倍[7] - AI4芯片使全自动驾驶安全性达人类2-3倍 未来数月将推送重大软件升级 模型参数数量提升一个数量级[7] 星链通信计划 - 投入170亿美元购买频谱 实现卫星直连手机 需手机硬件改造支持新频谱[8] - 支持新频谱的首批手机预计两年后上市 同时研发适配卫星[8] - 目标提供全球覆盖高带宽网络 用户可拥有星链账户实现家庭移动场景全覆盖[10] - 不排除收购运营商获取频谱的可能性[11] 星舰发射计划 - 预计明年实现飞船完全可重复使用 能将超过100吨载荷送入轨道[13] - 第三代星舰搭载猛禽3号发动机 设计改动大但可实现完全复用[13] - 主要技术障碍是热盾研发 需承受极端高温且不需每次飞行后维修[15] Grok模型发展 - 使用合成数据重构知识 通过推理计算分析信息真实性并修正内容[16] - 算力投入与智能提升存在对数关系:10倍算力投入使智能水平提升一倍[18] - 预计2030年AI整体能力超过全人类总和[18] 太空探索规划 - 建立月球研究基地有助于了解宇宙本质 后续将前往火星建立自给城市[23] - 关键目标是实现火星自我维持 使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24] - 若每两年窗口期实现运送物资指数增长 30年内可能建成自给火星城[25]
马斯克——左右半导体制造格局的平衡稳定器
是说芯语· 2025-08-09 08:31
全球半导体制造竞争格局 - 美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三家能量产3nm工艺的晶圆厂(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均在美国设厂,但境遇差异显著:台积电市值或逼近3万亿,英特尔18个月内裁员超30%,三星芯片制造部门营业利润同比骤降94%[2] - 三星美国德州泰勒工厂因缺乏客户曾面临开工困境,但近期获马斯克165亿美元代工订单(2026-2033年),年订单额超20亿美元(占三星晶圆代工年营收25%),推动工厂加速建设[2][5]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虽规模宏大,但产能已被英伟达、AMD、苹果等瓜分,难以满足特斯拉需求[13] 三星晶圆代工业务转折 - 三星泰勒工厂获美国政府47.5亿美元《芯片法案》支持,但此前因建设缓慢、客户稀缺被视为"反面典型"[4] - 马斯克选择三星而非台积电的关键原因:工厂邻近其住所便于亲自参与效率优化,且三星同意特斯拉介入制造流程[5] - 订单覆盖特斯拉A16芯片,可能包含机器人及AI计划需求,远超当前电动车用量(按70%良率测算可支持超2.475亿芯片,对应1237万辆电动车)[7] 行业技术竞争动态 - 三星在HBM芯片领域面临SK海力士和美光挤压:SK海力士HBM3E凭借1b DRAM技术性能领先,美光利用美国制造优势逼近,三星HBM4量产推迟至2026年[10][12] - 三星计划通过代工与内存部门垂直整合定制HBM4(带宽2.0 TB/s),但需解决良率问题(当前1c DRAM良率30-40%)[12][13] - 英特尔代工业务受冲击:18A工艺退出代工市场,14A前景不明,潜在年订单损失近20亿美元,高通与三星2nm合作更紧密[14][15] 特斯拉供应链战略 - 特斯拉通过三星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美国本土产能可规避关税,且获得专属生产线(台积电曾拒绝苹果类似要求)[8] - 合作模式创新:马斯克可能亲自参与设备谈判和工厂设计,引入超级工厂理念,或改变传统晶圆代工运营模式[6][15] - 现有合作基础:三星已为特斯拉生产AI4自动驾驶芯片,台积电则负责AI5芯片[7]
马斯克解散Dojo超算团队,特斯拉放弃自研AI芯片,更依赖英伟达了
美股研究社· 2025-08-08 18:40
核心观点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标志着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芯片遇挫,转向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 [5] - 战略重心转移导致约20名Dojo团队成员跳槽至初创公司DensityAI,剩余员工被重新分配至其他项目 [5] - 摩根士丹利曾估计Dojo系统可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价值,解散消息导致股价一度跌近1% [5] 核心团队人才流失 - Dojo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Optimus工程主管Milan Kovac和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也于今年早些时候离开公司 [7] - 马斯克的密友Omead Afshar被解雇,约20名Dojo团队成员跳槽至初创公司DensityAI [7] - 人才流失反映特斯拉面临竞争加剧、销售下滑及消费者对马斯克政治活动抵制的多重挑战 [7] 战略转向外部合作伙伴 - 特斯拉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2033年前获得AI半导体供应,三星得州工厂将生产下一代AI6芯片 [9] - 供应链调整:三星生产AI4芯片,台积电制造AI5芯片,Dojo 3系统芯片由三星和英特尔分工生产 [9][10] - 马斯克暗示未来自研技术可能与合作伙伴技术融合,Dojo项目被视为长期投资但回报潜力高 [10] 项目进展屡遭延误 - 得州奥斯汀Dojo数据中心建设严重滞后,因交付问题、恶劣天气和建筑问题导致设施不完善 [12] - 无聊公司隧道未建成影响数据中心地面铺设,马斯克解雇基础设施主管Amir Mirshahi并裁员10% [12] - Dojo系统原用于训练Autopilot、完全自动驾驶及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机器学习模型 [12]
解散Dojo超算团队,马斯克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8-08 13:58
公司战略调整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转向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如英伟达、AMD和三星电子[1][4] - 公司将资源集中于AI5、AI6及后续芯片的推理能力开发,放弃同时推进两种芯片设计的策略[1] - 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2033年前AI半导体供应,三星得州工厂将生产AI6芯片[5] - 供应链策略调整:Dojo 3系统芯片前端生产交给三星,封装环节由英特尔负责[5] 项目终止影响 - Dojo项目原被摩根士丹利预估可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价值,解散消息导致股价盘后跌近1%[2] - 约20名Dojo团队成员跳槽至初创公司DensityAI,剩余员工被分配至其他数据中心项目[1][4] - 项目终止与建设延误直接相关,得州数据中心因交付问题、天气和隧道工程未完成而进度滞后[6] 人才流失问题 - 除Dojo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外,Optimus工程主管Milan Kovac和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今年相继离开[4] - 马斯克密友Omead Afshar被解雇,核心团队动荡加剧[4] - 人才流失反映公司面临竞争加剧、销售下滑及消费者对马斯克政治活动抵制的多重挑战[4] 技术合作布局 - 三星目前生产AI4芯片,台积电负责AI5芯片制造,形成多元化供应体系[5] - 马斯克暗示未来自研技术可能与合作伙伴技术融合,如Dojo 3与AI6芯片采用相同架构[5] - 公司去年已考虑减少Dojo投入,更多依靠英伟达等外部伙伴,但当时仍视其为高回报长期投资[6]
解散Dojo超算团队,马斯克回应
华尔街见闻· 2025-08-08 13:41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 - 特斯拉决定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标志着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芯片遇挫,将更依赖外部合作伙伴[4][5] - Dojo系统是特斯拉设计的专用设备,用于训练Autopilot、完全自动驾驶程序及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机器学习模型[7] - 团队负责人Peter Bannon即将离职,约20名成员跳槽至初创公司DensityAI,剩余员工被重新分配至其他项目[8][9][15] 战略转向外部合作伙伴 - 特斯拉计划加强与英伟达、AMD在计算领域的合作,并与三星电子深化芯片制造合作[9] - 公司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2033年前获得AI半导体供应,三星得州工厂将生产下一代AI6芯片[19] - 供应链调整:Dojo 3系统芯片前端生产由三星负责,模块封装由英特尔承担,台积电将制造AI5芯片[20] 核心团队人才流失 - 除Dojo项目负责人外,Optimus工程主管Milan Kovac和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今年早些时候离职[14] - 马斯克密友Omead Afshar被解雇,约20名Dojo成员加入初创公司DensityAI[15][16] - 人才流失反映公司面临竞争加剧、销售下滑及消费者对马斯克政治活动抵制的多重挑战[17] Dojo项目进展问题 - 得州奥斯汀的Dojo数据中心建设严重滞后,因交付问题、恶劣天气及建筑问题导致设施缺少屋顶和地面[21] - 无聊公司未完成地下隧道建设,影响数据中心地面铺设,马斯克解雇基础设施主管Amir Mirshahi[21] - 项目终止前已多次延误,马斯克曾称Dojo为"长期投资",但承认可能不会永久追求[20][21] 市场与分析师反应 - 摩根士丹利曾估计Dojo系统可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价值[10] - 团队解散消息导致特斯拉盘后股价跌幅扩大至近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