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TF 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东兴晨报P1-20251119
东兴证券· 2025-11-19 15:53
报告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行业猪价低位运行,政策调控与持续亏损有望加速产能去化,行业拐点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出现[7][8][9] - 航空机场行业10月供需关系整体向好,国内航线客座率提升至历史较高水平,国际航线供给增长明显但存在过剩风险,行业反内卷政策初现成效[12][13][14][17] 经济与政策要闻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印发方案,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并鼓励满足家电、家装、电子产品等领域消费金融需求[1] - 工信部提出到2027年建成约20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产品与服务[2]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升级版"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2.0",上线专家库和数字化平台,标志汽车芯片自主可控质量保障体系取得关键进展[4][8]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0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76.0亿件,同比增长7.9%,1-10月累计快递业务量达1626.8亿件,同比增长16.1%[4] - 年内全市场发行322只ETF基金,较去年全年增长80%,发行份额2446.44亿份,增长近92%,股票型基金占发行总量87.89%[6] 农林牧渔行业(生猪养殖) - 10月猪价触底反弹后支撑不足,仔猪、活猪和猪肉均价环比分别下降14.19%、8.95%和4.47%,11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回调至11.80元/公斤[7] - 供应端出栏压力大,部分企业下调出栏体重提前出猪;需求端二次育肥对猪价形成小幅支撑,但北方气温反弹和南方腌腊需求未启动导致消费支撑不足[7] - 9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4035万头,环比下降0.70%,三方数据趋势略有分歧,养殖户因猪价反弹存在观望情绪,产能调减意愿有限[8] - 行业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为-114.81元,外购仔猪盈利为-205.64元/头,持续亏损叠加政策调控落地,产能去化有望加速[8] - 10月上市企业生猪销售均价环比下降约10-12%,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出栏量环比增长显著,部分企业出栏创年内新高[10] 交通运输行业(航空机场) - 10月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约3.6%,环比提升约5.6%,客座率同比提升约1.8个百分点,环比同样提升1.8个百分点,南航、国航与春秋客座率达到年内最高水平[13] - 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约14.3%,环比提升约6.7%,客座率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但环比仅提升0.1个百分点,运力投放略有过剩风险[14] - 外交部发布赴日提醒,对日本航线需求形成冲击,航司对涉日航线客票提供免费退改方案,国际线中日本航线占比较高的航司或受冲击[15][16] - 反内卷自律公约初见成效,供给管控和客座率回升有助于行业再平衡,大型航司盈利弹性更明显[17] 重要公司资讯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13.11亿元,同比增长80.9%[4] - 洁美科技控股子公司与宁德新能源签署合作开发框架协议[4]
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全景解析:投资要点:
华福证券· 2025-10-31 19:1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A股市场上涨,中证全指季度上涨2.65%,公募基金市场整体规模显著增长,非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增速达8.02% [3] - 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规模领涨,环比涨幅19.13%,同比大幅增长80.38%,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3]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小幅上升,持股集中度提高,重仓股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等行业 [4] - 固收+基金在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配明显,在银行板块减配,并在有色金属板块呈现超配 [5] - ETF市场(非货币)规模环比提升32.08%,债券型ETF规模同比激增407.15%,通信、人工智能、电池等主题ETF季度回报率领先 [6][131] 基金规模总量上涨 - 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5.4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1.69万亿元 [3][16] - 非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达21.06万亿元,环比上升1.56万亿元,环比上涨8.02%,同比上涨13.48% [3][16] - 被动指数型基金规模环比上升26.53%,同比上升43.22%;偏股混合型基金环比增长8.65% [19] - 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达14.4万亿元,季度环比涨幅为0.9% [24] 主动权益基金季度分析 - 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数4268支,合计规模3.94万亿元,规模环比上升1.06%,同比上升4.80% [4][25] -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股比例平均为88.91%,前10大重仓股的基金净值占比平均为39.90%,集中度较上季度提升 [4][27] -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前十大的基金公司规模合计占全市场44.7%,头部集中度较高,易方达基金规模2692.0亿元排名第一 [28][33] - 前十大重仓股中,宁德时代持仓市值511.10亿元,位列第一,季度涨幅59.38% [35][36] 固收+基金季度分析 - 全市场固收+基金产品1631只,总规模2.11万亿元,按权益仓位分为低、中、高弹性三组,中弹性组规模占比达51.5% [40][42] - 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和富国基金管理规模均超千亿元,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李怡文管理规模突破1004.09亿元,为最大 [44][48] - 高、中、低弹性组固收+基金季度收益均值分别为1.67%、1.21%、1.17%,收益随权益占比上升而上升 [50][54] - 重仓行业占比增量方面,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分别上升4.6%、3.2%和3.0%,银行板块下降5.7% [5][69] FOF、ETF、QDII、量化基金与REITs - FOF基金总规模为1934.89亿元,环比上涨16.8%,新发18只,发行份额78.11亿份 [6][112][117] - 非货币ETF总规模54770.41亿元,环比提升32.08%,债券型ETF规模环比增长80.95% [6][131] -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单季度回报率最高,达84.01% [140] - QDII基金规模7403亿元,股票型数量占比62.03%,规模占比82.56% [6][152] - REITs基金2025年Q3新发行8只,份额50.99亿份,总上市交易份额426.79亿份 [6]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景解析
华福证券· 2025-07-24 13:1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主动权益基金筛选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持仓比例和规模变化筛选主动权益基金[5][28] - 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 2. 计算四个季度平均持股比例>60%的基金 3. 按规模变动和行业集中度(前10大重仓股占比)进一步筛选[7][31] - 模型评价:有效捕捉头部效应,但需注意规模波动对集中度的影响[32] 2. **固收+基金分类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权益仓位弹性分组[49][50] - 具体构建过程: 1. 定义权益仓位 = 股票仓位 + 50%×可转债仓位 2. 按均值划分三组: - 低弹性(≤10%) - 中弹性(10%~25%) - 高弹性(>25%)[49] - 模型评价:能清晰反映不同风险偏好,但需动态调整阈值[50] 3. **FOF重仓基金优选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市值和频次双重指标[126][129] - 具体构建过程: 1. 剔除同一管理人子基金 2. 按被重仓市值(亿元)和次数排名 3. 分主动权益、被动权益、固收+、固收四类独立排序[126] - 模型评价:避免单一指标偏差,但需考虑规模与业绩的平衡[129]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权益仓位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基金风险暴露水平[37][38] - 具体构建: $$权益仓位 = \frac{股票市值 + 0.5 \times 可转债市值}{基金净值}$$ 计算过去4季度均值[49] - 因子评价:对固收+产品风险分层效果显著[50] 2. **行业超配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基金行业配置偏好[76][77] - 具体构建: $$超配比例 = 基金行业持仓占比 - 基准指数行业权重$$ 对比中证全指行业分布[77] - 因子评价:需结合行业景气度动态分析[76] 3. **债券杠杆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固收基金杠杆策略[96][97] - 具体构建: $$债券仓位 = \frac{债券市值}{基金净值}$$ 分位数统计25%/50%/75%分位点[97] - 因子评价:对利率敏感性分析有参考价值[96] --- 模型回测效果 1. **主动权益基金模型** - 头部10家公司规模占比44.0%[32] - 前10大重仓股集中度38.08%[31] 2. **固收+分类模型** - 高弹性组季度收益均值1.67%(中弹性1.21%,低弹性1.17%)[65] - 中弹性组规模占比49.1%[50] 3. **FOF优选模型** - 最优FOF季度收益7.63%(偏债混合型)[132] - 被重仓次数最高基金:大成高鑫C(36次)[129] --- 因子回测效果 1. **权益仓位因子** - 高弹性组收益波动率4.0%(95分位)vs 低弹性组2.1%[65] 2. **行业超配因子** - 银行板块超配6.3%,电子板块低配10.7%[77] 3. **债券杠杆因子** - 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仓位115.0%(短期纯债110.4%)[97] 注:所有测试结果均基于2025年二季度数据[5][6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