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
搜索文档
纳芯微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18%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3 19:36
本报讯 (记者陈红)近日,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 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3.66亿元,同比增长73.18%;第三季度单季收入8.42 亿元,同比增长62.81%。 公司深耕汽车电子生态,仅在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已与近400家核心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并荣获"2025 中国汽车芯片优秀供应商""2025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等多项荣誉。 (编辑 李波) ...
对话四维图新CEO程鹏:智驾行业整合是必然的,但不会只剩两三家
钛媒体APP· 2025-10-31 17:07
行业整合趋势 - 智驾行业整合趋势明显,近期发生多起重大战略投资:一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奔驰斥资13.4亿元战略入股千里科技,四维图新投资2.5亿元获得鉴智机器人39.14%股份 [2] - 整合的客观原因是资本退出通道不畅,通过整合提高未来一起上市的概率 [2] - 整合旨在实现量产和盈利,通过技术降本和生态降本分摊成本,避免重复建设 [2] 市场竞争格局观点 - 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城市NOA第三方供应商中,Momenta和华为合计市占率近90% [3] - 有观点认为未来中国智驾市场仅会剩下两三家玩家 [3] - 另一种观点认为汽车行业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最终市场不会仅剩少数几家,目前行业尚未达到解决安全问题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门槛” [4] - 市场竞争格局依然充满变数,大部分车企选择与多家智驾供应商合作 [5] 公司战略定位与转型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以智驾为龙头的“新型Tier1”,智驾业务能带动其地图、定位、芯片、座舱软件等其他业务发展 [6] - 通过收购鉴智机器人,公司融合了低阶智驾方案经验与中高阶开发能力,覆盖了完整的低中高阶智驾量产解决方案 [6]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鉴智机器人累计获得585万套智驾方案新增定点,覆盖20多家主流车企和100多款车型 [7] - 公司AI战略重点是将AI渗透到组织、数据、定位、芯片等各个角落,目标是成长为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8] - 公司转型挑战主要来自市场认知,其非地图业务收入占比已超过80%,计划通过产品落地改变外界对其“地图服务商”的印象 [9] 汽车出海机遇与布局 - 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显著增长,2024年出口量达640万辆,2024年1-8月出口量为429万辆,同比增长13.7%,全年有望突破700万辆 [10] - 汽车产业从“产品出海”迈向“产业链出海”,供应链企业成为车企出海的综合伙伴 [10] - 安全合规已成为进入全球市场的“入场券” [10] - 公司合规业务服务30多家主流车企,拥有100多个在交付的合规项目,位置服务覆盖80多个国家 [11] - 公司高精度定位软硬件出货量达500万+,服务链接终端数量1000万+台,覆盖近40个国家/地区,定点车型超1000万辆 [11] - 公司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亿颗,AC8015芯片在出海的国产车中安装率高达50% [11][12] - 在海外市场,最终竞争力取决于性价比,应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实现 [12]
中国内地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落子深圳坪山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7:01
中新网深圳10月29日电 (索有为 胡博)2025汽车芯片生态大会(CACC)暨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 年会28日在深圳市坪山区举办。其间,举行了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仪式,标志着中国内 地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启用。 大会由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主办,由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承 办,聚集了来自汽车整车及芯片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计300余名嘉宾现场参会。 据了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芯片已成为汽车产业竞争和产业生态创新重构的核 心。近几年来,芯片产业整体短缺情况有所缓解,但芯片产业链发展结构失衡,国产化应用体量不足、 拉动效应不高,国产芯片的整体配套保障仍有待提升,标准体系仍需完善。 中国内地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落子深圳坪山 芯片与整车产业深度合作、协同升级。 大会期间,中汽芯与18家产业链主流生态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坪山区持续深化汽车与芯片产业协同布局,通过"政策链、基础设施链、创新链、产业链、人 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耦合,已构建起汽车创新生态体系,成为"中国芯"驱动"中国车"的重要承载地, 为汽车芯片产 ...
新能车ETF(515700)涨超1.1%,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
搜狐财经· 2025-10-29 10:20
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上涨1.26% [1] - 新能车ETF(515700)上涨1.15%,最新价报2.46元 [1] - 指数成分股德福科技(301511)大幅上涨11.46%,尚太科技(001301)上涨4.76%,亿纬锂能(300014)上涨4.15% [1] 行业重要事件 - 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于10月28日在深圳投入使用 [1] - 该平台建有13个专业试验室,配备80余套试验设备,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 [1] - 平台将制定车规级芯片统一测评方法,构建统一标准验证平台,推动中国汽车芯片质量提升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61%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权重10.10%)、汇川技术(权重8.28%)、比亚迪(权重5.91%) [2][4] 权重股市场表现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中,宁德时代当日上涨2.20%,赣锋锂业上涨2.21%,先导智能上涨3.33% [4] - 亿纬锂能作为第四大权重股(5.88%),当日上涨4.15% [1][4] - 部分权重股出现下跌,比亚迪下跌0.36%,三花智控下跌1.01%,长安汽车下跌0.64% [4] 行业前景分析 - 乘用车"金九银十"数据向好但市场预期钝化,结构上看好高端化、智能化和出海主线 [2] - 商用车受益于补贴落地与出口放量,呈现低估值高景气特征,龙头标的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2]
通富微电(002156):3Q25扣非净利润增长59%,增速领跑行业
群益证券· 2025-10-28 14:4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公司"买进"评级 [4] - A股目标价为人民币55.0元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3Q25业绩快速增长,营收增长17.9%,净利润增长95.1%,扣非后净利润增长59%,增速领跑行业 [4][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1.2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5.7%;扣非后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43.7% [6] - 公司作为AMD的核心封测厂商,来自AMD的订单收入占比超过六成(2025年上半年占比64%),将显著受益于OpenAI与AMD的合作 [6] - OpenAI与AMD合作计划部署6GW的AMD芯片,预计对应AMD算力芯片消耗量在500万至800万颗,未来4年相关收入有望达到千亿美元规模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8.8亿元和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47%和44% [4][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84元、1.24元和1.79元 [4][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48倍、32倍和23倍 [4][6] - 基于2025年10月27日A股股价43.94元,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47.7倍 [5] 公司基本状况 - 公司总市值为666.77亿元,总发行股数为1517.60百万股 [1] - 主要股东为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79% [1] - 机构投资者占流通A股比例中,基金占8.2%,一般法人占52.1% [3] - 公司股价表现强劲,近一个月、三个月及一年涨幅分别为27.8%、57.6%和87.1% [1]
狠话说尽后,欧盟:中方代表团水平很高,周四在布鲁塞尔不见不散
观察者网· 2025-10-28 12:14
中欧贸易紧张局势 - 欧盟成员国如德国、法国和波兰支持在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讨论中方对欧日益严格的贸易措施 [7] - 法国希望欧盟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支持对华贸易强硬并愿意讨论使用"反胁迫"机制 [7] - 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一份贸易措施清单,预计本月底发布,以增加谈判筹码和影响力 [7] 稀土供应问题 - 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将于10月30日访问布鲁塞尔,就稀土问题与欧盟进行会谈 [1] - 中欧首轮稀土问题视频会议已于10月27日举行,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1] - 美国和欧盟正致力于缓和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希望中方暂缓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2] - 中方表示近期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并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 [8] 安世半导体事件影响 - 荷兰政府自9月30日起强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冻结其资产、知识产权等一年 [4]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计划实施"上四休三" [4] - 德国汽车行业严重依赖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每辆汽车搭载的该类芯片最多可达五百枚 [5] - 德国经济部担忧潜在供应链困难,并与中国合作促进德国经济利益 [5] 欧盟应对措施与内部立场 - 欧盟正制定应急计划,包括提升矿产本地生产、多样化供应商网络、再利用材料、建立联合采购和战略储备中心 [5] - 欧盟正考虑出台新规,要求在欧投资的中国企业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进入当地关键市场,包括强制转让技术、使用欧盟商品或劳动力等 [7] - 《反胁迫工具法案》于2023年底生效,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和服务、削减知识产权等,但被视为"核选项"且从未启用 [7] - 欧盟成员国在如何应对对华贸易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担心中欧关系升级可能对欧洲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8] 中欧官方沟通 - 10月21日,王文涛部长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举行视频会谈,就出口管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交换意见 [8] - 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方发挥建设性作用,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8]
盘后一度涨近3%!恩智浦Q4指引重回增长强于预期,需求复苏显现
美股IPO· 2025-10-28 08:25
三季度财务业绩 - 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1.7亿美元,同比下降2%,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1.6亿美元,且降幅仅为二季度(同比下降6%)的三分之一 [7][11] - 三季度非GAAP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3.11美元,同比下降10%,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12美元,但同比降幅较二季度的15%有所收窄 [7][11] - 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0.71亿美元,同比下降7%,调整后毛利为18.1亿美元,同比下降4%,调整后毛利率为57.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三项指标均高于公司指引中值且降幅较二季度收窄 [8][11] 各终端市场表现 - 汽车芯片业务贡献公司近六成营收,三季度收入同比实现零增长,环比增长6%,环比增速是二季度(3%)的两倍 [1][12] - 工业和物联网业务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3%,扭转了二季度同比下降11%的趋势 [13] - 移动业务三季度营收环比大幅增长30%,同比增长6%,而二季度为环比下降2%且同比下降4% [13] - 公司在所有地区和终端市场均经历了广泛的环比增长 [12] 四季度业绩指引 - 公司预计四季度营收在32亿至34亿美元之间,中值33亿美元,意味着将实现自去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长约6.1% [8][14] - 分析师对四季度的营收预期为32.3亿美元,位于公司指引区间的低端,相当于同比增长约3.9% [8][14] - 公司预计四季度调整后毛利润率在57.0%至58.0%之间 [10] - 管理层表示,指引反映了公司特定增长动力的强劲以及周期性复苏的迹象 [1][14] 市场反应与行业背景 - 财报公布后,公司纳斯达克上市股票盘后涨幅曾接近3% [4] - 行业背景显示,汽车制造商等客户在疫情后囤积芯片导致供应过剩,库存过剩带来的需求低迷持续了较长时间 [15] - 公司管理层曾指出汽车芯片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在今年结束,并认为汽车业务正在大幅加速发展 [15]
恩智浦预计第四季度营收32亿至34亿美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08:12
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31.7亿美元 [1] - 汽车芯片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环比增长6%,增速为第二季度的两倍,同比大致持平 [1] - 工业和物联网以及移动业务在第三季度均实现环比增长,并且收入扭转了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趋势 [1] 第四季度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达到32亿至34亿美元 [1]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中值同比增长6.1%,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9%的增长 [1] - 这将是公司一年多来首次实现同比营收正增长 [1]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芯片业务占公司近六成营收 [1]
中经评论:泛化“国家安全”撑不起欧洲经济
经济日报· 2025-10-28 08:08
欧盟政策趋势 - 欧盟持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通过政策法律工具在供应链、科技、能源等领域构筑“安全壁垒” [1] - 欧盟正在建立“贸易瓶颈环节”数据库并与“贸易武器库”匹配,旨在遭受“经济胁迫”时进行反制 [1] - 荷兰启用《商品供应法》条款强行接管中资安世半导体公司,违背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1] 对行业与公司的影响 - 荷兰对安世半导体公司的行为导致欧洲汽车芯片供应面临困难,德国大众汽车工厂因芯片供应波动被迫缩短工时 [1] - 欧盟在研究与创新方面投入不足,面临产出滞后、商业化困难、风险投资萎缩、资金分散等问题 [3] - 欧盟数字化进程面临整体竞争力落后、企业数字化进程缓慢、人工智能发展滞后等挑战 [3]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实现40%的战略原材料在欧盟加工,但本土开采成本高昂且环保标准严苛 [3] 内部挑战与竞争力 - 欧盟经济安全战略面临内部严重分歧,成员国在“去风险”尺度、产业补贴分配等问题上立场对立 [2] - 欧盟内经济体量较大的成员国凭借财力优势通过补贴主导产业竞争,加剧了中小成员国对产业失衡的担忧 [2] - 欧盟推动资源倾斜至“安全优先”领域,挤占了对教育、科研等长期竞争力的投入 [3] - 乌克兰危机后欧盟防务开支激增,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不断加深 [3]
需求复苏提振下恩智浦(NXPI.US)Q3业绩显回升势头 Q4营收展望剑指正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7:09
核心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31.7亿美元,同比下降2%,但降幅小于第二季度的6%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0.7亿美元,同比下降7%,降幅小于第二季度的13%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11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12美元 [1] 第四季度业绩指引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在32亿美元至34亿美元之间,整个指引区间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实现自去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 [2] - 预计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07美元至3.49美元 [2]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芯片业务贡献第三季度总营收的近60%,营收同比大致为零增长 [1] - 第三季度汽车芯片收入环比增长6%,环比增速为第二季度的两倍 [1] - 工业和物联网业务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 [1] - 移动业务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扭转了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趋势 [1] 行业背景与公司展望 - 公司正从疲软的需求与贸易战不确定性中复苏 [2] - 公司认为汽车芯片的供应过剩局面可能终于会在今年结束 [2] - 公司指出其汽车业务正在"快速增长"和"显著加速" [2] - 公司指引反映了其特定增长驱动力的强劲表现以及周期性复苏的迹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