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otor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高新区全链条布局人工智能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成都高新区已聚集近5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链主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30家[5] - 全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468亿元,占成都市的60%以上[7] - 已完成82个深度合成算法备案,备案数量进入全国前八位,是西部唯一进入前十的区域[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2023年发布《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形成研发、产业、应用协同的产业生态[2] - 2024年11月启动申报《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关键技术攻关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研发补助[2] - 2025年3月发布首个人工智能专项政策,每年提供1亿元算力券、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3] - 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储备子基金规模超70亿元[3]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天府绛溪实验室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具身智能新赛道,打造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训练数据资源池[2] - 考拉悠然科技牵头制定多模态世界模型技术标准,联合本地企业共建空间智能产业链[6] -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研发的"天行者一号"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90%[6] - 建成覆盖机器人研发、测试、生产全链条的中试服务体系,拥有72个中试平台[3]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落地 - 已发布两批城市场景机会清单,涉及434条供需机会[3] - 2024年推出109个示范应用产品和9个创新应用场景[10] - 宜泊信息科技落地全国首个区域级协同自主代客泊车无人泊车场景[3] - 恒图科技的AI数字视觉创作平台Fotor覆盖200多个国家近8亿用户[9] 重点项目与产业布局 - 180亿元GPU芯片总部及超级智算中心落地[4] - 建成西部首个机器人公园,规划产业聚集中心、测试训练中心等[7] - 2024年签约智谱诸葛大模型全国总部等重大项目,总投资13亿元[7] - 目标到2026年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和国产算力生态高地[4]
“破”与“立”:成都高新区加快打造未来产业“试验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16:31
创新场景驱动 - 成都高新区通过裸眼3D哪吒视频全球首秀和太空计算星座发射,展示未来技术应用场景 [2][3] - 将城市场景转化为产业实验室,形成可复制的场景创新模式,覆盖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四大领域 [4] - 开放20个科技成果应用场景,降低科技企业技术验证成本 [4] - 市民互动和企业订单为技术进化提供实时反馈 [5] - 恒图科技Fotor平台拥有8亿全球用户,考拉悠然大模型赋能工业机器人 [7] 技术突破与产业集聚 - 国星宇航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构建未来算力网络 [3][9] - 天行者1号人形机器人完成自主行走展示,沃飞长空AE200验证机实现全倾转飞行 [10] - 2024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累计68个),建成7家战略平台并取得81项原创成果 [11] - 低空经济产业链聚集94家核心企业,覆盖材料、零部件、整机研制等全环节 [15]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汇聚138家公司和4000+人才,形成数字文创产业链 [13] 园区生态与差异化布局 - 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打造协同生态,沃飞长空总部基地缩短研发周期 [15] - 差异化布局专业特色园区,推动AI大模型、航空科技等赛道发展 [15] - 新川创新科技园融合新加坡风格与蓝花楹景观,配套咖啡机器人等智能设施 [20][21]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以川西林盘为特色,构建公园化产业社区 [18][19] 人才与城市发展 - 成都高新区集聚全市30%高层次人才,人才总量669万(全国第4) [16] - 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优化公共服务配套,同步提升科技转化与社区幸福指数 [21] - 2024年国家高新区评价中高技术产业营收全国第四,推动46个项目纳入成都幸福工程 [21]
福布斯发布“2025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单
机器人圈· 2025-05-13 18:44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技术爆发与场景落地双重加速期,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30% [1]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覆盖基础算力到行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20余个领域实现规模化渗透 [1] - DeepSeek现象级爆发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地缘技术重构,展现中国AI科技实力 [1] 2025福布斯中国AI TOP 50评选概况 - 评选聚焦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表现、成果应用、团队文化、投融资等六大维度 [3] - 主评选企业呈现规模化与高增长并存特征:营收超百亿企业与年增速50%以上创新势力共存 [14] - 企业地域分布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保持集聚效应,武汉/成都入选数量同比激增 [14] 行业赛道分布特征 - 技术导向型企业占比40%,应用导向型企业占比60% [14] - 大模型赛道占比22%(11家),具身智能占比14%,内容创作占比12%,医疗/金融/芯片各占8% [14] - 与2024年相比仅20%企业连续入围,显示技术重心向芯片/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等高壁垒领域延展 [15] 核心赛道代表企业 **智慧医疗** - 卫宁健康推出医疗大语言模型WiNGPT,累计诊断数据1200万例 [28][29] - 兰丁股份AI诊断模型CytoBrain日筛查量超5万人次,拥有111项专利 [29] - 复星医药PharmAID平台孵化AI诊断产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多项AI应用 [28] **智能制造** - 美的集团工业机器人视觉大模型实现100%识别率,建成5座世界级灯塔工厂 [31] - 格创东智为泛半导体提供端到端工业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极致良率实现 [32] - 松应科技ORCA系统打破英伟达垄断,支持国产异构GPU芯片部署 [32] **自动驾驶** - 仙途智能在全球30余城部署无人驾驶清扫车,获首张自动驾驶清扫车测试牌照 [33] - 中科慧拓"愚公YUGONG"系统实现矿区全无人化作业,单台车年运输量60万吨 [33] - 海亿天空地一体化防控系统应用于"一带一路"多国安全领域 [33] **金融科技** - 神州信息"神州问学"AI平台帮助银行打造多场景定制化Agent [34] - 东方财富智能投顾系统服务用户超2000万,基金推荐准确率达85% [34] 技术创新领域亮点 - 武汉紫东太初构建全栈国产化通用人工智能底座 [36] - 考拉悠然研发多模态世界模型"悠然无界",实现跨空间感知与交互 [36] - 图灵新智算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提供高性价比算力服务 [36]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进展 - 跨维智能DexVerse™引擎实现核心技术规模化商业落地 [37] - 蔚蓝科技BabyAlpha四足机器人全球销量领先,成本降至行业1/3 [37][50] - 原力无限"一脑多身"全栈技术领先行业,加速AI Agents场景挖掘 [37] 影响力人物技术突破 - 陈学文主导Garcia自动驾驶系统获nuScenes竞赛全球第一,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47] - 金贤敏建设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47] - 王小川研发500亿参数大模型,基层医疗诊断准确率提升至85% [50] - 王兴兴四足机器人占领全球60%消费级市场,覆盖50余国 [50]
独家|我们、创业者和AI一起出了本书,探究为什么AI创业那么难?
Z Potentials· 2025-03-30 11:34
创业浪潮:生成式AI引领创新热潮 近年来,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式进步,AI创业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大众视野。资本疯狂涌入,创业公司雨后春笋般出现,仿佛每一个细分 领域都有人喊出要用AI来重新定义行业。 有人将当下称为AI创业者的黄金时代:技术变革的浪潮为有梦想的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然而,黄金时代的 光环背后也有不容忽视的阴影——为什么AI创业那么难?在热潮之下,不少创业者发现,AI领域机会虽多,竞争更是激烈,要在浪潮中站稳脚跟绝非易 事。 首先是技术和应用的落地难题。 AI模型再先进,也需要找到恰当的应用场景,否则再炫目的demo也难以转化为商业价值。很多创业者拥有顶尖的技术团 队,却困惑于如何将技术产品化、规模化。 其次是市场和融资的挑战。 一方面,用户对AI产品的接受存在一个教育过程;另一方面,投资人对AI项目的热 情高涨但也日趋理性,创业者既要讲出令人信服的故事,也要拿出过硬的数据。最后是竞争和迭代的压力。AI赛道更新速度惊人,今天的领先优势可能转 瞬即逝,新玩家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AI创业者既面临时代馈赠的机遇,也直面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融资三轮后的破局:一个AI创业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