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承销保荐服务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最享受板块红利 超三成IPO保荐企业还破发 31家破发数量排行业第一|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12:49
科创板开市6周年整体表现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上市591家公司(含退市2家),IPO募集资金总额达9271.56亿元,总市值超7万亿元 [1] - 科创板显著优化A股行业结构,成为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 [1] 券商承销排名 - 65家券商参与科创板承销保荐,中信证券以99家承销数量居首,中金公司(70家)、中信建投(64家)、原海通证券(62家)、华泰联合(55家)分列第二至五位 [1] - 合并统计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后,"国泰海通"以112家承销数量及2137.77亿元承销金额位列双第一 [1][2] - 承销金额前五券商:国泰海通(2137.77亿元)、中信证券(1670.69亿元)、中金公司(1302.54亿元)、中信建投(880.15亿元)、华泰证券(622.88亿元) [1][2] 国泰海通业务表现 - 国泰海通从112家科创板IPO项目中累计获得90.37亿元承销保荐收入 [4] - 保荐的93家企业中31家股价破发(占比33%),ST帕瓦破发幅度达76.35%,南模生物(56.03%)、翱捷科技-U(54.76%)破发超50% [5][7] - 63家保荐企业存在资金超募现象(占比67%),中芯国际超募325.16亿元金额最高,日联科技超募比例达238.3% [8][9] 典型案例分析 - **ST帕瓦**:海通证券保荐上市后因安全生产事故隐瞒、财务造假(虚增收入1.8亿元、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被ST,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现内控缺陷 [5][6] - **日联科技**:发行市盈率267.32倍(行业均值35.76倍),超募21.31亿元,海通证券收取2.62亿元佣金,当前股价仍破发35.55% [10] - **南模生物**:发行市盈率201.59倍(行业均值100倍),超募10.74亿元,海通证券获1.58亿元佣金,上市首日股价跌18% [10][11] 发行定价问题 - 国泰海通保荐项目普遍存在"三高"发行(高定价、高市盈率、高超募),21家企业超募比例超100% [9][10] - 日联科技案例中,中信证券报价对应市盈率达331.59倍(行业均值927.27%),最终发行市盈率267.32倍 [10]
IPO承销保荐江湖悄然生变多年榜首易主 前12家券商份额占比超七成
证券时报· 2025-07-03 02:40
IPO承销保荐市场格局变化 - 上半年38家券商共177个IPO项目获受理,国泰海通证券以26单总量取代中信证券成为榜首 [2] - 前12家券商市场份额达73%,后16家合计仅占27% [2] - 国泰海通北交所业务占比70%(18单),平均承销费1500万元/单,显著低于沪深IPO的5000万元/单 [3] - 中信证券项目结构均衡(北交所9单+科创板7单),参与华润新能源(扣非净利8.23亿元)等大型项目 [3] - 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分列第三、四位,中信建投北交所占比80%(11单),中金侧重沪深市场(主板4单+创业板3单) [3] 中小投行生存现状 - 21家投行上半年受理项目≤3单,占比56%,其中14家仅1单 [5] - 中小券商面临项目储备不足、质量一般、难以竞争优质高科技项目等问题 [5] - 部分中小投行仍斩获沪深大型项目,如财通证券保荐惠康科技、国融证券保荐百菲乳业等 [6] - 中型券商反映利润规模偏小的项目申报困难,与大型投行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 [6] 券商未来战略方向 - 多家券商将北交所、新三板业务作为重点,东兴证券计划加强北交所储备,国金证券加速新三板客户转化 [7] - 并购重组成为共识:长江证券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财通证券推动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西南证券深挖科技属性并购机会 [7] - 中原证券探索普惠金融,侧重北交所IPO及并购重组 [7]
券商IPO承销排名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6-09 07:22
A股IPO市场回暖 - 2025年以来A股股权融资市场合计募资2148.25亿元,同比增长53.1% [3] - 截至6月8日券商共保荐45家A股公司IPO,同比增长12.5%,募资总额336.55亿元,同比增长19% [3] - 浙江省以96.93亿元首发募集资金排名第一,广东省以52.15亿元排名第二 [3] 券商IPO业务表现 - "二中一华"领跑A股IPO承销金额:中信建投79.18亿元、华泰联合30.34亿元、中信证券26.74亿元 [4] - 国泰海通和中信证券以6家IPO承销数量并列第一,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以5家排名第三 [4] - 中信建投保荐年内最大两单IPO:中策橡胶40.66亿元、天有为37.40亿元 [5] 港股IPO市场爆发 - 前5月港股IPO募资773.6亿港元,同比增长707.2%,5月单月募资558.0亿港元 [7] - 中资券商主导港股IPO市场:中金香港保荐8家、华泰国际6家、招银国际5家 [8] - 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港股上市新股达80只,融资1300亿至1500亿港元 [7] 行业趋势展望 - A股IPO边际改善叠加港股火热,预计2025年上半年券商投行业务显著回暖 [6][7] - 港股IPO热潮源于政策优化、资金结构变化和国际地缘关系重构 [7] - A+H双重上市将持续为券商带来投行业务增量 [7]
最新!2024年A股IPO中介机构收费排行榜
梧桐树下V· 2025-01-05 20:03
2024年A股IPO中介机构市场分析 整体市场概况 - 2024年A股新上市公司共100家,其中创业板38家占比最高,北交所23家次之,沪市主板17家,科创板15家,深市主板7家 [2] - 总中介费用达62.46亿元,承销保荐费占比71.3%(44.53亿元),审计费占比18.5%(11.53亿元),律师费占比10.2%(6.40亿元) [2][4] - 头部机构表现突出:中信证券(6.49亿元/11单)、上海锦天城(0.83亿元/13单)、容诚(3.57亿元/27单)分别领跑三大业务领域 [2] 分板块收费结构 - 各板块收费排序高度一致:创业板>沪主板>科创板>北交所>深主板,其中创业板贡献26.34亿元(42.2%总份额) [3][6] - 承销保荐费占比普遍超68%,科创板达76.15%为各板块最高,北交所审计费占比20.75%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6] - 单项目收费差异显著:科创板承销保荐平均单费6189万元(中位数5148万元)是北交所(1665万元)的3.7倍 [6][8] 承销保荐机构竞争格局 - 前十券商包揽44.53亿元中的66.5%,中信证券、华泰联合、招商证券形成第一梯队(6.49亿/5.12亿/3.56亿) [8][10] - 招商证券以7126万元/单的平均收费居首,中信建投虽业务量达10单但平均单费仅3435万元 [10] - 9家券商总收费超2亿元,4家平均单费突破5000万元门槛 [8] 律师事务所市场分布 - 上海锦天城以8305万元/13单的规模领先,北京中伦(6152万元)、北京金杜(5597万元)形成三足鼎立 [11][13] - 广东信达(875万元/单)、国浩杭州(908万元/单)展现高端服务溢价能力 [13] - 8家律所总收费超3000万元,其中国浩杭州单费突破900万元 [11]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特征 - 容诚、天健、立信三家合计服务51家公司(51%市场份额),审计费达6.71亿元(58.2%行业总额) [14][16] - 德勤华永以1423万元/单居首,四大中的普华永道中天单费1336万元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16] - 4家会所总收费超1亿元,10家平均单费超1000万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