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VUS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业聚医疗:营收净利双增,全球化与创新双轮驱动
金投网· 2025-08-18 10:23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全球化布局和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达88.4% [1] - 股价年内累计涨幅35.89% 市盈率13.174倍处于近3年低位 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1][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355万美元 同比增长5.9% [3] - 产品销售量9.19万件 其中自有产品销量7.79万件 同比增长8.6% [3] - 归母净利润1980万美元 同比增长5.1% 核心经营利润1510万美元 增长11.4% [3] - 每股基本盈利2.40美仙 同比上升5.26% [3] - 现金及银行结余2.37亿美元 为研发和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4] - 派发特别股息每股15港仙 加末期股息10港仙 全年累计25港仙/股 [3] 区域市场表现 - 业务覆盖全球超70个国家和地区 [5] - 亚太地区收入2731.1万美元 同比增长14% 印尼市场表现突出 [5] - 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收入2242.9万美元 增长17% 德国、法国等直销市场增长强劲 [5] - 美国市场收益804.4万美元 同比增长20.0% despite关税影响 [6] - 全球直销市场增至13个 收购中国台湾经销商 计划在荷兰及比利时设立直销团队 [6] 产品与创新 - 拥有超250项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 [7] - 新增JADE PLUS、Teleport Glide等产品CE认证 Teleport Glide、Scoreflex QUAD获PMDA批准 [7] - COREPASS模块化微导管获FDA批准 导引导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7] - 全球获批产品数量超55款 向国家药监局提交7款产品注册申请 向PMDA提交2款申请 [7] - 在研产品包括美国临床阶段的Sapphire 3冠脉球囊 临床前阶段的Sapphire PTX和JADE Score外周刻痕球囊 [7] 合作与商业化 - 分销开立医疗IVUS产品 合作范围从港澳扩展至亚太及欧洲市场 [8] - 通过合作实现产品线互补和交叉销售 开辟额外收入来源 [8] 产能与供应链 - 三大生产基地年产能约210万件 有效缓解地缘政治风险 [9] - 杭州研发生产基地主体完工 预计2027年投产 新增年产能240万件 [9] - 产能扩张将显著降低成本 提升长期竞争力 [9] 增长催化剂 - 美国关税缓和利好交付成本 日本市场将推出高端新品 [10] - 新直销团队优化欧洲销售网络 第三方合作及潜在并购带来业绩贡献 [10] - 中国市场参与带量采购加速产品渗透 自研管线全球陆续上市 [10] - 新兴市场需求攀升与全球化布局高度契合 [10]
业聚医疗(6929.HK):营收净利双增,全球化与创新双轮驱动
格隆汇· 2025-08-18 09:04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全球化布局和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高达88.4% 覆盖超70个国家和地区[1] - 公司通过区域深耕、创新并购与产能建设三大战略支柱驱动可持续增长 并计划通过新直销团队设立和产能扩张进一步强化全球竞争力[4][5][9] - 资本市场表现积极 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达35.89% 但PE估值13.174倍仍处于近3年较低水平 显示潜在增长空间[1][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355万美元 同比增长5.9% 产品销售量达9.19万件 其中自有产品销量7.79万件 同比增长8.6%[3] - 归母净利润1980万美元 同比增长5.1% 核心经营利润1510万美元 同比增长11.4% 每股基本盈利2.40美仙 同比上升5.26%[3] - 现金及银行结余2.37亿美元 为研发、商业化及产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4] - 派发特别股息每股15港仙 叠加末期股息10港仙 全年累计派息25港仙/股[3]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地区收入2731.1万美元 同比增长14% 印尼市场表现亮眼 Scoreflex TRIO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加速放量[5] - 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收入2242.9万美元 同比增长17% 自有球囊产品在德国、法国、西班牙等直销市场及英国、斯洛伐克等分销渠道强势增长[5] - 美国市场收益804.4万美元 同比增长20.0% 冠脉及外周球囊销量显著上升[6] - 全球直销市场增至13个 通过收购中国台湾经销商并计划在荷兰及比利时设立直销团队深化区域运营[5] 产品与创新 - 全球拥有超250项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 上半年新增多项产品认证:JADE PLUS及Teleport Glide获CE标志 Teleport Glide及Scoreflex QUAD获PMDA批准 COREPASS模块化微导管获FDA批准 导引导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7] - 全球获批产品数量超55款 向国家药监局提交7款产品注册申请 向PMDA提交2款产品注册申请[7] - 管线产品包括美国临床研究的Sapphire 3冠脉球囊 临床前阶段的Sapphire PTX药物涂层球囊和JADE Score外周刻痕球囊[7] - 通过分销开立医疗IVUS产品将合作范围从港澳扩展至亚太及欧洲市场 创造交叉销售机会[8] 产能与供应链 - 三大生产基地(深圳、荷兰荷佛拉肯、德国莱茵河畔魏尔)年产能约210万件 有效缓解地缘政治风险[9] - 杭州研发生产基地主体完工 预计2027年投产 新增年产能240万件 未来产能扩张将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规模效应[9] 增长催化剂 - 短期催化剂:美国关税缓和降低交付成本 日本市场推出高端新品 欧洲新直销团队优化销售网络 第三方合作及潜在并购贡献额外业绩[10] - 中长期驱动:中国市场参与带量采购加速渗透 自研管线全球上市 新兴市场需求攀升与全球化布局高度契合[10]
科创板审核加速 北芯生命上会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7-18 00:33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IPO药企概况 - 目前共有5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医药企业正在排队IPO,包括北芯生命、禾元生物、恒润达生、必贝特、思哲睿 [1][5] - 禾元生物是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后首家过会企业,已提交注册 [1][5] - 必贝特排队时间最长,已超三年,思哲睿和禾元生物处于提交注册阶段,恒润达生处于已问询阶段 [1][5] 北芯生命IPO进展 -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于2023年3月30日受理,2023年4月24日进入已问询阶段,2025年7月18日上会 [3] - 公司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报告期内营收逐年增长(2022年9245.19万元、2023年1.84亿元、2024年3.17亿元),但净利润持续亏损(2022年-2.9亿元、2023年-1.4亿元、2024年-4359.62万元) [3] - 二轮问询涉及核心产品技术及销售情况、政策影响、经销模式、销售费用等8方面问题 [4] 拟募资情况 - 5家企业拟募资总额超99亿元,恒润达生拟募资25.39亿元最高,北芯生命拟募资9.52亿元最低 [2][7] - 思哲睿、禾元生物、必贝特拟募资分别为20.29亿元、24亿元、20.05亿元 [2][7] - 北芯生命募资主要用于产业化基地建设(4.12亿元)、研发项目(2.8亿元)、营销网络建设(1.6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7] 第五套标准政策意义 - 该标准允许未盈利但具核心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重点关注技术先进性和研发能力而非短期财务指标 [8] - 适用对象包括:处于关键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需资金完成临床试验)和拥有突破性技术的医疗器械公司 [8] - 审核加速体现监管对创新药企的支持,推动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和硬科技发展 [6][9] 行业动态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审核速度加快,北芯生命从二轮问询到上会仅间隔3天 [1][3] - 禾元生物过会后3天即提交注册,其核心技术涉及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纯化平台 [5] - 思哲睿和恒润达生分别在2024年6月30日和2022年11月11日更新财务资料 [5]
审核加速!北芯生命上会在即,还有这四家选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排队IPO
北京商报· 2025-07-17 20:28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进展 - 公司科创板IPO将于7月18日上会接受审核,是近期第二家选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医药企业[1] - 公司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开发心血管疾病诊疗的精准解决方案[3] - IPO于2023年3月30日获得受理,4月24日进入已问询阶段,7月8日披露二轮问询回复意见,7月11日获得上会机会[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45.19万元、1.84亿元、3.17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1.4亿元、-4359.62万元,呈现逐年减亏趋势[3] - 二轮问询涉及核心产品直测FFR和IVUS的技术及销售情况、政策变动影响、经销模式、销售费用及募投项目等八个方面问题[4]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医药企业排队情况 - 目前共有5家选用第五套标准的医药企业正在排队科创板IPO,包括北芯生命、禾元生物、思哲睿、恒润达生和必贝特[5] - 禾元生物是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后首家上会并通过的企业,已提交注册,公司拥有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6][7] - 思哲睿和必贝特同样处于提交注册阶段,必贝特排队时间最长,已超三年[7] - 恒润达生目前处于已问询阶段,IPO于2022年10月18日获得受理[7] 募资情况 - 北芯生命拟募资9.52亿元,为五家企业中最低,主要用于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研发、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9] - 恒润达生拟募资25.39亿元,为五家企业中最高,主要用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9] - 思哲睿、禾元生物、必贝特拟募资额分别为20.29亿元、24亿元、20.05亿元[10] 行业专家观点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审核加速体现监管层对创新医药企业的支持态度,旨在为尚未盈利但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前景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便利[7] - 第五套标准是科创板制度创新的重要体现,打破了传统以盈利为核心的上市标准,更加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未来成长潜力[8] - 该标准特别适合处于关键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和拥有突破性技术的医疗器械公司,体现了科创板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定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