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UX系列视触觉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天使轮也开始++了
投中网· 2025-07-15 14:31
拆分式融资频繁来到天使轮 - 天使轮融资开始频繁出现"天使+"或"天使++"等拆分式融资现象 [1][2][6] - 2025年天使轮拆分式融资趋势加速向硬科技领域扩散 [7] - 多家企业在近半年内密集完成天使+或天使++轮融资 [4][5][6] 典型案例分析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完成天使轮、天使+轮和天使++轮三轮融资,累计近2亿元 [5][7][8] - 蓝霄航空在2025年2月至5月完成天使轮、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累计近亿元 [8] - 它石智航成立5个月即完成1.2亿美元天使轮和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4][9] 企业共同特征 - 大多处于硬科技领域,如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材料、AI+等 [10] - 处于早期但已有明确产品路线图和技术突破 [10] - 创始人团队拥有顶尖学术背景和产业经验 [10] - 融资频率高且单笔金额相对可控 [10] 投资方变化 - 天使轮投资者从个人天使或小型风投扩展到产业资本 [11] - 产业资本在这些交易中占比超60% [11] - 美团战投、德马科技、众璟投资等产业资本参与天使轮投资 [9][8][5] 融资环境变化 - 2024年创投市场募资额同比下降超20% [15] - 企业采取"能拿的钱都尽量拿"的融资策略 [12][15][16] - 投资机构采取分阶段下注策略以降低风险 [17] 全球趋势对比 - 硅谷流行"种子轮后就自给自足"模式 [20] - "跳过A轮"的变种玩法在硅谷兴起 [20] - 中国创业者更青睐能带来订单的产业资本 [21] 政府参与 - 天使轮、Pre-A轮、A轮投资金额占比从2019年24.9%提升至2024年38.7% [22] - 地方政府设立新创投基金支持早期投资 [22] - 广州、中山、河南等地设立天使母基金或产业天使基金 [22]
前追觅高管创立具身智能公司,半年累计融资近2亿,已与航运巨头合作|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5-31 00:02
融资与公司背景 -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Lumos Robotics鹿明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德马科技和吴中金控,资金将用于产品完善和产业协同深化[4] - 公司在两个月内完成第二轮融资,半年内完成第三轮融资,天使轮累计融资近2亿,此前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商汤国香资本等[4] - 公司成立于2024年,聚焦家庭场景,专注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和算法软件开发,主要产品包括LUS、MOS系列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4] - 创始人喻超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近10年具身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经验,曾任追觅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主导小米Cyberdog等项目的研发量产[4] 团队与技术优势 - 核心成员来自清华、上海交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顶尖高校,团队具备"感知-决策-执行"全技术链路和大规模消费级产品商业化落地经验[5] - 团队在具身大脑、运动控制、核心零部件设计等关键技术环节有近十年协同研发积累[5] - 自主研发高性能一体化关节、高精度编码器、视触觉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保障高性能同时控制量产成本[6] - 基于自研可微分端到端具身大模型技术架构,融合多模态数据,完成复杂任务理解与执行[6] 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已实现核心零部件全自研,投入量产前准备,预计年内批量出货[5] - 发布LUX系列视触觉模组,通过模仿学习架构融合触觉反馈、视觉识别与动作控制系统,提供三位一体智能解决方案[8] - LUX-G智能夹爪具备接近人类指尖敏锐度,可精确感知力与力矩细微变化[8] - 即将推出首个VTLA多模态机器人大模型,创新性融入触觉模态,高精度视触觉传感器为模型构建数据基础[10] - 已与德马科技、中远海运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具身智能在物流及智能制造场景落地[10] 发展战略与行业前景 - 未来将基于技术创新完善产品矩阵,匹配多元化产业场景和市场需求[10] - 深化产业端合作,拓展具身智能在工业、物流、服务和医疗等领域的落地场景[10] - 投资方认为具身智能下一阶段关键在于场景落地,看好公司在产业场景商业化潜力[11] - 物流搬运被视为人形机器人最佳落地场景之一,公司产品方向与物流领域有较强结合点[11]
半年融资近2亿,前追觅人形机器人专家外出创业,目前已与全球航运巨头达成合作|智能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2:46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德马科技和吴中金控 [1] - 两个月内完成第二轮融资 半年内完成第三轮融资 天使轮累计融资近2亿 [1] - 此前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商汤国香资本、梅花创投、普华资本等 [1] 公司背景 - 创始人喻超为前追觅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 拥有近10年具身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经验 [1] - 核心研发团队来自清华、上海交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顶尖高校 集结原追觅Magic Lab核心成员 [2] - 团队具备"感知-决策-执行"全技术链路和大规模消费级产品商业化落地经验 [2] 技术优势 - 在具身大脑、运动控制、核心零部件设计等关键技术环节拥有近十年协同研发积累 [2] - 自主研发高性能一体化关节、高精度编码器、视触觉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 [2] - 基于自研可微分端到端具身大模型技术架构 融合视触觉等多模态数据 [2] 产品进展 - 主要产品包括LUS、MOS两大系列人形机器人 [3]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已投入量产前准备 预计年内实现批量出货 [3] - 发布LUX系列视触觉模组 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精度关键零部件解决方案 [3] 产业合作 - 与德马科技、中远海运等达成战略合作 [3] - 将在物流及智能制造场景落地、核心部件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3] - 即将推出搬运机器人和多款面向产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3]
前追觅高管创立具身智能公司,半年累计融资近2亿,已与航运巨头合作|硬氪首发
36氪· 2025-05-30 09:33
融资情况 - 鹿明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德马科技和吴中金控,资金将用于完善产品及深化产业协同,加速商业化落地 [1] - 公司在两个月内完成第二轮融资,半年内完成第三轮融资,天使轮累计融资近2亿元,此前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商汤国香资本、梅花创投等 [1]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成立于2024年,聚焦家庭场景,专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销售及算法软件开发,主要产品包括LUS、MOS系列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1] - 创始人喻超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近10年具身机器人研发经验,曾任追觅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主导小米Cyberdog、追觅四足机器人研发量产项目 [1] - 核心成员来自清华、上海交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团队具备"感知-决策-执行"全技术链路及消费级产品商业化经验,在具身大脑、运动控制等领域有十年协同研发积累 [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核心零部件全自研,已投入量产前准备,预计年内批量出货 [4] - 自主研发高性能一体化关节、高精度编码器、视触觉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保障量产与成本控制 [4] - 基于自研可微分端到端具身大模型技术架构,融合多模态数据,实现复杂任务理解与执行 [4] - 发布首款核心零部件LUX系列视触觉模组,采用模仿学习架构,融合触觉反馈与视觉识别,LUX-G智能夹爪可精确感知力与力矩变化 [5] - 即将推出VTLA多模态机器人大模型,整合触觉模态与VLA架构,高精度视触觉传感器为模型提供数据基础,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医疗等领域 [6] 商业化与合作 - 公司与德马科技、中远海运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具身智能在物流、智能制造等场景落地,加速产业链融合 [6] - 未来将完善产品矩阵,匹配多元化产业场景需求,深化工业、物流、服务、医疗等领域的合作 [6] 投资方观点 - 复星锐正看好公司全栈自研技术及产业场景商业化潜力,将推动其与复星全球产业布局结合 [8] - 德马科技认为物流搬运是人形机器人最佳落地场景之一,看好鹿明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结合点及发展前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