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X VGM

搜索文档
京东,一天连投3家机器人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0:49
融资动态 - 众擎机器人完成Pre-A++轮和A1轮融资共计近10亿元 其中Pre-A++轮由星航资本投资 A1轮由京东领投 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 银泰集团等产投及华控基金 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 黄浦江资本等财投参投 [1]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新一轮融资 未公布具体金额 天眼查显示其今年1月完成A+轮融资 本轮未定义具体轮次 [1]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 由京东领投 中网投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 华泰紫金 复星锐正等跟投 [2] 产品与技术 - 众擎机器人推出三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科研教育市场SA01 全尺寸通用SE01 轻量级通用PM01 5月展出首款四足机器豹 [4] - 逐际动力发布双足机器人TRON 1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将于下半年公开销售 [4] - 众擎攻克Sim2Real技术 消除仿真与物理世界映射差距 支持高动态动作执行 [5] - 逐际动力发布LimX VGM 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零真机样本技术创新 支持多元数据融合 下半年将推进VLA领域进展 [5] 战略规划 - 众擎机器人计划下半年加速发展 提升生产交付团队规模与能力5倍 加大具身智能技术研发投入 [6] - 逐际动力推行"IDS协同创新战略" 服务创新者 开发者与系统集成商 推动具身智能在科研 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 [6] 行业竞争 - 美团过去三年投资30家机器人公司 在多家企业中持股比例居前 [2][9] - 京东成立具身智能专项部门 挖角商汤科技副总裁沈徽 内部多团队布局前沿研发 外部投资智元机器人 众擎 逐际动力 千寻智能 [9] - 京东推出"JoyInside平台"整合大模型交互经验 已接入MagicDog Pro 灵童念NIA-F01等多家厂商产品 [10] 市场活动 - 众擎计划12月中下旬举办机器人自由格斗赛 每3个月一赛季 全年四场 与英伟达 亚马逊 京东等构建合作生态覆盖商业服务 危险作业等场景 [4] - 逐际动力双足机器人TRON 1在巡检 安防 配送等场景开展规模化应用探索 [4]
继阿里之后,逐际动力再获京东新融资,两大电商巨头已入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3:13
当具身智能的赛道日趋拥挤,竞争的焦点正从卷技术参数,悄然转向真实应用场景的争夺。 7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方面获悉,其已完成由 京东集团战略领投的新一轮融资。本次融资将被用于推进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具身大模型研发 以及关键的"IDS生态"建设。 这亦是一次产业协同的信号。逐际动力方面表示,此次融资将深化其与京东在零售、物流及服务等核心 领域的协同探索。 值得市场关注的是,逐际动力已在今年3月宣布完成A+轮融资,彼时其A轮系列融资总额已达5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其当时的投资方名单中已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招商局创投、蔚来资本、联想创投等多家 产业资本。京东入局后,意味着逐际动力同时获得了国内两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与京东的资金支持。 在具身智能行业,一家创业公司同时获得两家竞争激烈的产业巨头投资的情况尚不多见。有行业观点认 为,这或表明在AI基础设施化的前夜,部分拥有底层通用技术能力的企业,其平台价值正被跨生态的 产业方所关注。 在产品路线上,逐际动力正同时推进两条产品线。据该公司介绍,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 备,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公开销售。公司将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新一轮融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即将公开销售
IPO早知道· 2025-07-21 11:17
公司融资与战略合作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新一轮融资 深化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探索 [2] - 融资将用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通过"IDS协同创新战略"服务创新者、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 [2] - 公司目标是为生态伙伴提供技术底座 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方案 [2][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 将于2024年下半年公开销售 [2] - 双足机器人TRON 1已获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客户 在巡检、安防、配送等场景开展规模化应用探索 [4] - 发布LimX VGM技术创新 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机器人操作 支持多平台泛化 [4] - 下半年将在VLA(Vision-Language-Action)领域推出重要进展 提升机器人自主决策与交互能力 [4] 商业模式与生态建设 - 采用"Data Recipe"多元数据配方 突破传统单一数据源依赖 注重高效模型开发范式 [4] - 重点筛选可产品化的技术创新 通过共性软硬件平台赋能生态伙伴 [5] - 持续强化产品能力与生态合作 加速通用平台构建进程 [5] 行业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形态具有广泛适用性 在当前市场具备明显稀缺性 [3] - 双轮足机器人TRON 1具备极简形态和多地形移动能力 已推出移动操作、感知拓展等套件 [4]
专访逐际动力张力:不做“定制工”,打造具身智能通用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12:02
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广东明确提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集中发力,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2] - 广东将于6月6日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旨在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2] 公司技术布局 - 聚焦三大关键技术:本体硬件设计制造、强化学习驱动的全身运动控制、具身大脑模型训练策略,构建机器人从"能动"到"灵动"的基础 [5] - 推出具身智能操作算法LimX VGM,通过视频生成技术提升感知-决策-行动链条的训练效率,加速AI能力泛化落地 [5] - 开发CL-3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具备高自由度、高灵活性、高稳定性,全身运动控制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6] - TRON 1实现"三合一"模块化构型(双足、点足、轮足),配备移动操作拓展套件和外设接口,支持复杂地形和跨领域融合应用 [6] 差异化定位与市场策略 - 专注于打造具身智能通用底座,提供标准化机器人本体和AI工具链,帮助创新者低门槛、高效率实现场景落地 [8] - 强调"数据-性能"转化效率,以更少数据获得更强泛化能力,研发团队来自科研一线,产品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 [8] - 现阶段目标是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具身模型能力泛化,而非进入具体场景,为个人创新者、集成商、行业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和工具链 [8] 规模化落地路径 - 定位为"赋能者",通过标准化机器人平台、运动控制算法、视频训练工具链等,帮助科研人员、集成商、创业者快速搭建应用场景 [9] - TRON 1已在高校、实验室、工业环境中应用,既是科研平台也是工程跳板,推动具身智能从小众走向普及 [9] - 愿景是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英伟达,为全球创新者提供基础设施,推动机器人"站得住、动得巧、学得快" [11]
半年完成5亿元融资,阿里、蔚来、联想等投了人形机器人|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3-13 08:01
公司融资与背景 - 逐际动力近期完成A+轮融资,半年累计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获得头部机构战略支持[3] - 战略产业投资人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招商局创投、尚颀资本、蔚来资本等,知名财务投资人包括高捷资本、绿洲资本等[3] - 公司成立于2022年,聚焦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包括本体硬件设计制造、基于强化学习的小脑全身运动控制和具身大脑模型训练策略[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采用"三合一"模块化足端设计,配备双点足、双足和双轮足三种足端,满足不同场景需求[7] - TRON 1已完成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交付,实现设计、研发、量产和销售的商业化闭环[8] - 最新迭代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增加腰部自由度,提升重心调整、姿态控制和全身平衡能力[6] 技术创新 - 公司发布基于视频生成大模型的具身操作算法LimX VGM,可将人类操作视频数据转化为机器人操作策略及行为[5] - LimX VGM仅需场景图片和操作任务指令作为提示,即可实现任务理解与拆分、物体操作轨迹生成及机器人操作执行全流程[5] - 该技术是国内首次实现将人类操作数据直接应用于机器人操作,并支持多平台泛化[6] 市场应用 - 公司提供人形机器人本体软硬件系统和具身Agent开发工具链,面向企业客户、集成商与个人开发者[4] - 目标推动具身智能在科研、制造、商业、家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4]
逐际动力半年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聚焦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术
IPO早知道· 2025-03-06 21:34
融资情况 - 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完成A+轮融资 半年累计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 [2] - A轮系列融资获得头部机构战略支持 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招商局创投、尚颀资本、蔚来资本、联想创投等产业投资人 以及高捷资本、绿洲资本、明势创投等财务投资人 [2] 技术发展 - 公司聚焦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术:本体硬件设计制造、基于强化学习的小脑全身运动控制、具身大脑模型训练策略 [2] - 近期发布具身智能操作算法LimX VGM 利用视频生成技术提升数据训练和算法性能转化效率 [3] - 推出最新迭代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具备高自由度、高灵活性、高稳定性 显著提升全身运动控制能力 [3] - 推出全球首款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 完成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交付 初步实现设计、研发、量产和销售的商业化闭环 [3] 行业前景 - 具身智能被视为未来10年人类最重要的科技革命 [3] - 公司将携手新老股东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落地 赋能全球千行百业的创新者 [3]
阿里投的具身智能公司,半年融了5个亿!
量子位· 2025-03-06 16:29
融资情况 - 逐际动力在半年内累计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 [3] - A+轮融资获得产业和财务头部机构战略支持 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招商局创投、尚颀资本、蔚来资本等 [4] - 多家老股东持续跟投 财务投资人包括高捷资本、绿洲资本、明势创投等 [4] 技术方向 - 融资资金聚焦具身智能三大核心技术:机器人本体硬件设计制造、基于强化学习的小脑全身运动控制、具身大脑模型训练策略 [5][12] - 公司计划向市场提供人形机器人本体软硬件系统和具身Agent开发工具链 [5] 产品成果 - 推出全球首款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 支持双点足、双足、双轮足三种形态 [7][8] - TRON 1提供全开放SDK与底层硬件接口 支持Python全流程开发、Sim2Real一键部署 [10] - 已完成全球多国家和地区产品交付 实现设计、研发、量产和销售商业化闭环 [11]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实现全身多关节协同大范围运动 可完成亚洲蹲、深蹲等高难度动作 [13][15][16][17] 技术创新 - 发布具身智能操作算法LimX VGM 国内首次实现人类操作数据直接应用于机器人操作 [20][21] - 算法三大创新点:人类操作视频到机器人行为的桥接、引入空间智能突破2D局限、算法与机器人本体解耦可跨平台部署 [24][26][28] - 仅需人类操作视频数据 无需真机样本 大幅降低数据采集成本 [25] - 通过深度相机捕捉人手操作过程 生成包含三维空间数据的操作视频 [27] - 算法训练不依赖机器人本体 部署时仅需简单适配即可跨平台执行 [29]
逐际动力张巍:人形机器人不进工厂,具身不堆真机数据丨具身智能对话#10
晚点LatePost· 2025-02-19 20:23
公司定位与战略 - 逐际动力定位为具身智能工具公司,提供机器人本体和AI软件工具链,服务各行业具身智能应用创新者[5][22][28] - 公司选择不做具体场景解决方案,而是聚焦标准化产品和工具链开发,类似具身智能领域的英伟达[18][22][33] - 明确不进工厂场景,因技术优势与工厂需求不匹配,且与通用机器人发展目标冲突[21] 技术路线与创新 - 行业最缺人形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和具身大脑(泛化能力),这是公司重点研发方向[5][8] - 提出"具身模型工业母机"概念,强调模型生产效率比单一模型性能更重要[9][10] - 采用独特的数据策略:结合真机数据、仿真数据和互联网视频数据,尤其重视视频数据的低成本高转化率优势[11][14][16] - 基于视频生成大模型开发具身操作算法(LimX VGM),减少对真机数据依赖[5][16] - 重视仿真+强化学习(RL)方案,认为其模型生产效率可能远超端到端方案[17] 产品规划 - 已发布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支持强化学习和移动算法开发[28] - 正在预研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计划2025年推出面向开发者的正式产品[29][31] - 长期产品将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完整软硬件工具链(数据收集、处理、训练、部署等)[28] 行业观点 - 人形机器人全地形移动和全身控制是AI技术变革后路线开始收敛的方向[8] - 具身大脑应由多个任务耦合的具身模型组成,而非单一VLA模型[8] - 2025年行业将出现技术祛魅,更多企业入局,关注点从demo转向商业化[40] - 批评当前行业过热现象,称部分产品为"大炼机器人",仅能实现基础功能[36][37] - 认为特斯拉Optimus在工程化水平领先,但质疑其大规模收集真机数据的策略[38] 竞争优势 - 创业公司在大公司资源优势未确立的领域存在机会[6][24] - 软硬结合能力构成壁垒,需同时理解AI前沿技术、机器人设计和制造[32][33] - 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是关键,需重新定义新兴技术组合方式[24] 市场展望 - 具身智能将颠覆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市场规模可观且呈现百花齐放格局[27] - 2025年AI领域最大增量将是Agent技术,推动大模型落地[40] - 客户群体包括集成商、行业客户和个人开发者,不直接与场景解决方案商竞争[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