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人工智能”企业超一千六百家,产业规模突破一千六百亿元“吴中造”机器人阔步而来
新华日报· 2025-11-18 07:50
行业规模与目标 - 吴中区已集聚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600家,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5年有望冲刺2000亿元大关[1] - 吴中区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超60%,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内资品牌七分之一[1] - 区域目标是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和“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高地”[1][5] 领先企业与产品成就 - 科沃斯斩获机器人行业恰佩克奖,追觅科技跻身全球独角兽,绿的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2] - 区内拥有53家整机制造企业,产出64种、800余款机器人本体[2] - 可以科技拿下全球家庭陪伴机器人出货量第一,产品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3] - 全球泳池机器人领跑者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新一轮融资,三轮累计获资15亿元[5]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魔法原子实现双足与四足机器人量产,关节运动范围最大达320度,最大扭矩超130N·m,并已切入工业质检、商业服务等核心场景[2] - 鹿明机器人研发出全球首个“一秒起身”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负载50公斤的“具身大力士”及AI伴童机器人[3] - 双子智擎的工业级人形机器人突破四维空间规划与纳米感知技术,具备批量应用能力[3] - 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初期可支持200多台机器人同时训练,近200人团队正攻克液压人形机器人、机器导盲犬等新品[4] 产业链与集群生态 - 吴中区形成从核心部件、智能大模型到整机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呈现“上市公司引领、规上企业支撑、独角兽与专精特新企业突围”的完整生态[1][2] - 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完整零部件配套和丰富应用场景,企业正与三菱电机等知名企业合作深度参与智能制造[3] - 引入哈工大苏州研究院、浙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大院大所,构建多元化创新平台,获批建设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4] 资本支持与企业成长 - 全区已设立39只机器人合作基金,形成163亿元政企联动投资规模,并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金融产品[5] - 成立仅9个月的乐享科技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三轮累计近5亿元,刷新行业纪录[5] - 成立不足两年的魔法原子和落户仅用两个月就推出两款高性能产品的鹿明机器人,均展示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性[2][3]
“吴中造”机器人阔步而来
新华日报· 2025-11-18 06:01
□ 本报记者盛峥雷霆 在刚刚结束的2025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会议(IROS)四足机器人挑战赛上,苏州智身科技"钢镚L1"首次 亮相就携手曼彻斯特大学夺冠。此前,今年8月,鹿明机器人凭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在世界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获群舞赛亚军。这两颗引起行业关注的"新星"皆来自苏州市吴中区。 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训练场内,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碎石路、坡道、台阶上缓步行走,模拟 家庭服务、工业生产、医疗康复等不同场景。"初期可支持200多台机器人同时训练。"哈工大苏州研究 院院长郭君巍介绍,中心由研究院联合12家高校及企业共建,形成"1+12+X"体系,近200人团队正攻克 液压人形机器人、机器导盲犬等新品。 在吴中,头部企业加速为"后浪"领航。家用清洁机器人领跑者科沃斯(603486)斩获机器人行业"诺贝 尔奖"恰佩克奖,追觅科技跻身全球独角兽,绿的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53家整机制 造企业产出64种、800余款机器人本体,形成"上市公司引领、规上企业支撑、独角兽与专精特新企业突 围"的完整生态。 在魔法原子实验室,"苏州重大创新团队"吴长征团队忙着调试新款双足机器人。"关节运动范围 ...
江苏宝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1-05 03:22
投资概述 - 公司拟与智身科技及数羊儿传媒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人民币,公司货币出资2040万元,持股51%,合资公司将成为公司并表子公司 [3][8][17] - 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9] - 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全权处理股权投资协议签署及合资公司设立等具体事宜 [3][9] 合作方背景 - 智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注册资本2132.625万元,专注具身智能领域,在仿生四足机器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研发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其实际控制人为管明尧 [9][10] - 数羊儿传媒科技(四川)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注册资本200万元,股东为四川德莱泛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凯,其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广告及传媒等 [11] - 两家合作方均非失信被执行人,与公司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 [10][12] 合资公司基本情况 - 合资公司暂定名称为宝馨智身机器人(成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经营期限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不低于10年 [13][16] - 经营范围聚焦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等高科技领域 [16] - 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为:公司持股51%,智身科技持股30%,数羊儿传媒持股19% [17][18][19] 公司治理与决策机制 - 合资公司设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公司推荐3名并委派董事长,乙方推荐1名,丙方推荐1名 [31] - 公司设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三方各推荐1名,高级管理人员中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由公司推荐 [34][36] - 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重大事项需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9][30] 协议关键条款 - 各方应于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合资公司指定银行账户 [22] - 股东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并设定了特定情形下的退出机制 [37] - 税后利润在弥补亏损并提取公积金后,按各方实缴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39] - 协议明确了违约责任,例如未按期出资需支付违约金,违反保密义务的违约金为100万元人民币 [41]
深圳宝安 具身智能产业高地快速崛起
经济日报· 2025-10-20 05:57
产业战略与政策支持 - 深圳市宝安区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双轮驱动、双向融合,推进标杆示范、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1] - 宝安区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具身智能等新赛道集聚,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1] - 当地发布《宝安区关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26年)》,目标到2026年引育3至5个行业龙头企业,形成50个以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项目 [8] - 宝安区梳理30项重点工作,推出“无忧空间”为初创企业提供3至12个月零租金办公支持,并为高层次团队提供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今年已引进具身智能领域专家38人 [7] 产业基础与集群优势 - 宝安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3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9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8年保持全国县区级第一 [2] - 宝安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产业集群被认定为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深厚的制造业根基为具身智能技术落地提供大量工业应用场景 [2] - 宝安区已有超80%人工智能企业聚焦应用层创新发展,贡献了全区约90%的人工智能产值 [3] - 在大铲湾片区规划建设腾讯总部园区、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园等产业空间载体,布局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平台以汇集创新要素 [6] 关键技术与产品突破 - 兆威机电面向全球发布新一代仿生灵巧手,在性能方面实现进阶,并从硬件到算法实现了全链路系统设计 [1][4] - 戴盟(深圳)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多维视触觉传感器,鹿明机器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群体舞蹈赛上摘得亚军 [1] - 深圳云豹智能推出国内首款高性能通用可编程DPU芯片,攻克数据中心算力调度关键技术 [2] - 锦鹏机器人通过自研算法使外骨骼机器人对复杂装配环境的识别精度提升30%,并创新推出具备“自适应柔顺控制”功能的产品 [3] 企业创新与商业应用 - 亿嘉和已累计申请专利超600个,构建覆盖多领域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台,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带电作业机器人将高压带电作业转变为机器精准操作 [3] - 亿嘉和的商用清洁机器人远销多国,并于2024年跃居日本市场占有率首位,其医疗手术机器人实现商用,“力感知与力反馈技术”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3] - 道和通泰公司自主研发“具身+业务+多模态”三大垂域模型,推出“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已在油田、电力、交通等行业巡检场景实现首批落地应用 [5] - 锦鹏机器人公司计划重点突破认知决策技术,推动目标场景自主作业比例超90% [3] 平台建设与产业生态 - 由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和华为云联合打造的华为云具身智能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将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建设基础实验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5] - 华为云具身智能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已成功引育9家企业设立具身智能板块子公司 [5] - 该创新中心旨在推动“技术—产业—市场”良性循环,构建全要素协同的产业生态 [5] - 宝安区以数字经济链主、具身智能链主等“大链主”为核心整合上下游资源,引导中小微企业靠拢以构建互补互利生态 [7]
优理奇机器人完成两轮近亿元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22:54
公司融资进展 - 优理奇机器人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由涌铧投资、中新资本、航大科技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 老股东赛纳资本超额追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机器人量产与交付、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完善供应链体系及拓展海外市场布局 [1] - 消费级具身智能企业乐享科技宣布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钟鼎资本领投 老股东IDG资本持续加注 [2] 公司技术实力与成果 - 优理奇在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包揽服务类场景赛两金一银 位列总金牌榜并列第二 奖牌榜并列第三 [2] - 公司通过竞技项目展现卓越的自主感知规划操作能力及稳定的通用本体 实现过亿元订单转化 [2] - 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演示多种服务业真实场景应用 [1] 公司发展战略 - 坚持技术驱动商业与商业反哺技术的双轮驱动模式 [2] - 加速生产体系建设与交付能力提升 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2] - 持续投入多模态大模型、灵巧操作、触觉感知和智能规划等前沿技术研发 [2] - 计划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 在海外市场加大投入 [2] 行业融资动态 - 8月人形机器人领域披露融资事件达21起 累计金额近54亿元人民币 [3] - 国外企业Field AI以4.05亿美元(约28.94亿元人民币)融资刷新行业纪录 [3] - 国内发生20起融资 总额近25亿元人民币 展现供应链纵深与场景落地能力优势 [3] 行业发展趋势 - 大模型+机器人概念在产业端真正进入落地前夜 [3] - 资本急切寻找能够整合多模态大模型、高功率密度执行器、柔性触觉传感器等于可量产整机中的团队 [3] - 融资结构、轮次分布、细分赛道与估值逻辑的剧烈反差正重新勾勒产业中场版图 [3]
10月可控核聚变大会召开,谁能受益?| 0928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09-28 22:44
市场行情 - 上证指数当日点位为3828.1点 预估成交额较上日此时未提供具体变化数据[1] - 三市成交额(沪深京)为1895.332亿元 委比为-53.88% 总笔数2.63亿[1] - 沪股通额度余额为-1723.693亿元 最新1826.287亿元 总市值涨幅0.82%[1] 海外贸易动态 - 特朗普声称日本与韩国需预付关税协议投资款 日本投资额9000亿美元 韩国投资额3500亿美元[7] - 韩国警告若照单执行恐重演1997年金融危机 日本政坛出现不排除重谈协议的声音[7]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若无外汇保障措施支付3500亿美元 国家将面对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的局面[7] 半导体行业 - 摩尔线程IPO成功过会 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审核周期88天创科创板最快纪录[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7.02亿元 超过前三年营收总和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8%[9] - 毛利率从2022年-70.08%提升至2024年70.71% 正在洽谈订单超20亿元 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9] - 累计研发投入43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逾75% 推出四代GPU覆盖AI训练推理等全应用场景[10] - 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先进 部分指标接近英伟达RTX 3060 集群算力效率超国际同级别[10] - 客户涵盖互联网、制造、能源、智能座舱、教育等行业 AI智算集群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1] - 面向汽车智能座舱的长江SoC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 性能目标对标高通骁龙8295[11] - 创始人张建中合计控制公司36.36%股份 股东包括红杉资本、深创投、腾讯和字节跳动等[11] - 沐曦集成科创板IPO申请已进入已问询阶段 市场预计最快2025年10月至12月登陆科创板[13] 风电设备行业 - 大金重工为全球塔桩龙头 欧洲在手订单丰富 被欧洲某客户锁产约40万吨[18] - 公司正在洽谈欧洲、日韩、美国等地多个海工项目 总需求量超过300万吨[18] - 2025-2026年欧洲海风装机增速超50% 塔桩产能紧缺 行业有望量价齐升[18] - 十五五期间欧洲海风预计总计装机43.1GW 为十四五期间16.2GW的约1.66倍[20] - 2025、2026年欧洲海风装机预测平均值达5GW和8.4GW 增速分别为60%和67%[20] - 欧洲塔桩2027年左右产能紧缺 单价有望增长 英国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给予补贴约2700万英镑[20] 核聚变产业 - 国家政策支持核聚变产业发展 《原子能法》首次明确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研发[21] - 聚变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设立千亿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21] - 第30届IAEA聚变能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3日至18日在中国成都举行[22] - 中国将发布EAST装置最新实验数据 包括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1066秒纪录[23] - HL-3装置创下百万安倍等离子体电流与高约束模式运行成果[23] - BEST装置核心设备招标启动 西部超导作为低温线材核心供应商[25] - 星火一号装置招标中 联创光电中标4180万元磁体验证订单并签订50万元合同[25] - 安泰科技全钨复合偏滤器通过ITER认证 将应用于CFETR原型件测试[25] - 安泰科技为EAST、法国WEST装置提供全套钨铜偏滤器 全球市场占有率超80%[31] - 公司钨基复合第一壁可承受5MW/m²热负荷 已应用于CFETR原型件测试[31] - 钨硼中子屏蔽材料将中子辐射剂量降至3μSv/h以下 成为EAST装置核心屏蔽材料[31] 机器人产业 - 宏润建设与矩阵超智合资成立公司 聚焦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与商业化 宏润持股60%[35] - 矩阵超智已发布人形机器人对标北美Figure 02 已有订单落地 预计2026年量产规模超千台 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35] - 宏润建设战略投资镜识科技 其四足机器人黑豹II以10.4m/s奔跑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世界纪录 负载能力达135公斤[37] - 公司联合上海大学研发盾构换刀机器人 将换刀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24分钟 效率提升15倍以上[38] - 在钢筋加工领域应用数控焊接机器人 将承台骨架片加工效率提升100% 并缩短3-4个月工期[38] - 宏润建设核心部件减速器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已实现国产化替代[39] - 计划将灵巧手成本降低至1/3 镜识科技研发的本体闭环操作系统可实现动态平衡和复杂任务执行[40] - 通过子公司投资宏思未来 聚焦AI教育机器人开发 产品服务覆盖中小学及青少年科技项目[41]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中关村持续创新发展良好态势
新京报· 2025-09-19 20:35
综合指数表现 - 中关村综合指数2024年达362.1 较上年提升32.7个点 相比基期年均增长12.4% [1][3] - 创新引领指数和创新创业生态指数首次突破500 分别达549.2和524.3 较基期年均增长16.7%和16.3% [3] - 产业发展指数达287.1 较基期年均增长10.1% 开放协同指数达316.4 年均增长11.0% 宜居宜业指数达133.4 年均增长2.7% [3] 创新研发投入 - 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4785.1亿元 同比增长6.5% 研发投入强度达10.9% [4] - 98家企业入选欧盟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000强 8家跻身TOP100 [4] - 企业委托外部研发经费支出869.7亿元 同比增长20.9% 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 [5] 知识产权成果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5万件 较2013年增长约8倍 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907.1件 较2013年翻两番多 [4] - PCT国际专利申请8776件 同比增长10.8% 占全市70%以上 6家企业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0 [4] 前沿技术突破 - 涌现通用人工智能体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类脑视觉芯片 光子时钟芯片 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等标志性成果 [4][5] - 百度和小马智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入选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大突破性技术 [5] 人才队伍建设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78万人 占从业人员64.4% 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高新区20个百分点 [6] -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31人次 占全国27.7% 连续两年居全球科技园区首位 [6] 企业生态活力 - 2024年新设科技型企业4.6万余家 每日新设126家 [6] - 新晋独角兽企业21家 约62%集中于通用人工智能 细胞治疗 新型储能 氢能等未来产业 [6] 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示范区总收入9.85万亿元 较上年净增约1万亿元 占北京市GDP约三分之一 占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约六分之一 [7] - 技术收入2.67万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27.1% [7] 企业经营效率 - 企业人均收入356.4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1.2倍 人均利润38.0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2.2倍 [7] - 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50万元/人 约为北京市1.2倍 [7]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收入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3% [8] - 备案大模型136款 占全国25.2% 13家企业入选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8] 细分产业成就 - 医药健康产业总收入超4000亿元 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位列全国第二 9个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排名全国第三 [8] - 布局合成生物 具身智能机器人 氢能等未来产业 成立全国首个量子科技孵化器和具身智能产业园 [8] 企业集聚效应 - 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584家 其中千亿元级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4家 [8] - 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8万家 约占全国高新区12% [8]
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9.85万亿,人均实现利润38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19 16:23
创新引领指数 - 创新引领指数2024年达549.2 较上年提升71.2个点 较基期年均增长16.7% [1] -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4785.1亿元 同比增长6.5%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0.9% [2]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5万件 较2013年增长约8倍 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907.1件 较2013年翻两番多 [2]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776件 同比增长10.8% 占全市七成以上 6家企业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0 [2] - 涌现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类脑视觉芯片 光子时钟芯片等标志性成果 [3] 创新创业生态 - 创新创业生态指数2024年达524.3 较上年提升46.4个点 较基期年均增长16.3% [3]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78万人 占从业人员64.4% 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高新区约20个百分点 [3] - 新设科技型企业4.6万余家 日均新设126家 [4] -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超2000家 企业获股权投资额约1600亿元 [4] - 44%投资案例集中于成立3年内初创企业 52%投向A轮及之前早期阶段 91%投资额聚焦硬科技领域 [4] - 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9家 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9家 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7] 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示范区总收入9.85万亿元 较上年净增约1万亿元 占北京市GDP约三分之一 [7] - 技术收入2.67万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27.1% [7] - 企业人均实现收入356.4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1.2倍 人均利润38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2.2倍 [7] - 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50万元/人 约为北京市1.2倍 [7] - 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584家 其中千亿级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4家 [7]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8万家 占全国高新区12%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2家 占全国高新区13% [7] 创新资源集聚 - 北京连续八年位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 汇聚92所高校 1000余家科研院所 [1] - 拥有55万余名科研人员 全国近50%两院院士 13所高校入选全球前500强 [1] - 企业委托外部单位研发经费支出869.7亿元 同比增长20.9% [3] - 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 共建多个协同研发平台 [3] - 参与编制全球首个无人配送车国际标准 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 [2] 资本市场表现 - 上市企业532家 总市值14.9万亿元 其中市值超千亿企业30家 [7] - 形成覆盖种子 天使 VC PE 并购和S基金的全链条金融投资体系 [4]
松延动力小顽童队立定跳远夺冠,姜哲源:优化了机器人跳远算法
贝壳财经· 2025-08-17 14:41
比赛结果 - 松延动力小顽童队以1.25米的成绩获得立定跳远项目冠军 [1] - 宇树科技队以1.20米的成绩获得亚军 [1] - 灵翌科技队以1.13米的成绩获得季军 [1] 松延动力参赛策略 - 公司准备多套方案并派出两支队伍参赛 [4] - "小顽童"使用N2机器人 [4] - "旋风小子"使用K1机器人 [4] - 部署了可以跳得更远的算法 [4] 机器人跳远技术难点 - 硬件层面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扭矩和相对较好的构型 [4] - 算法层面重新调试了一套算法 [4] - 在仿真环境中对机器人身体简化后再建模 [4] - 通过强化学习调试出最优策略 [4] 公司发展规划 - 预计年底发布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 [4]
快讯|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深圳启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推出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支持即插即用接入机器人系统 [1] - Tairos定位为通用技术底座,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及数据服务,明确避开硬件制造领域 [1] - 该平台战略标志着腾讯在机器人领域转向平台化路径,与行业主流硬件投资路线形成差异化 [1] 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Y - 猎豹移动拟以9946万元人民币收购轻量型机械臂供应商UFACTORY 60.8%股份,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达80% [4] - UFACTORY专注轻量型协作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多自由度并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此次收购,猎豹移动最终经济权益增至75.8%,实现对UFACTORY的控股 [4] 乐聚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 - 乐聚机器人新增茅台金石基金、中信证券等8家投资方,注册资本由190万元增至227万元 [7] - 公司首款5G-A人形机器人KUAVO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此次融资标志着茅台集团首次公开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7] - 融资同期公司高管团队发生部分调整 [7]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启动 - 深圳龙岗开设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融合展示、销售、服务等六大功能 [10] - 目前已有超200家产业链企业表达入驻意向,其中近50家为人形及服务机器人企业 [10] - 该平台覆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环节 [10] 智元机器人获中国移动订单 - 智元机器人获得中国移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订单,被视为商业化重要节点 [13] - 关联公司上纬新材料因此录得"十连板"涨停,市场反应强烈 [13] - 智元机器人作为行业新锐企业,此次合作验证其技术实力 [13] 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5家企业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等8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板块列出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专业企业 [19] - 人形机器人细分市场聚集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2家创新企业 [19] - 具身智能领域涉及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20家技术公司 [20] - 核心零部件环节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5家供应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