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gicOS 9.0
icon
搜索文档
荣耀官宣IPO倒计时 两市最大参股方或迎“戴维斯双击”,十倍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27 16:16
公司改制与IPO进展 - 公司名称由"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322 39亿元,完成股份制改造为IPO扫清法律障碍[1] - 已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律师事务所为金杜,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计划2026年3月前完成辅导验收[1]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份额跌出前五,主要受华为回归及小米、OPPO等品牌竞争加剧影响[3] - 通过折叠屏手机(如Magic V5)及AI技术(MagicOS 9 0)冲击高端市场,但面临华为Mate系列直接竞争[3] 国际化布局与战略目标 - 2024年海外销量占比突破50%,拉美、中东非、东南亚等地区增长显著(东南亚增长超100%,中东非两年增长4倍)[3] - 将欧洲定位为"第二本土市场",2026年目标出货1亿台,2028年跻身全球前三[3] 研发投入与AI战略 - 年研发投入占比约10%,累计AI专利超2100项[3] - 未来五年投入100亿美元布局AI终端生态,包括机器人、智能体等前沿领域[3] 股权结构与历史背景 - 成立于2020年4月,原为华为子品牌,后被深圳国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收购并独立运营[4] - 当前控股股东为深圳智信新,直接持股比例为49 55%[4] 估值预期 - 2022年资本市场曾给予450亿美元(约3215亿元人民币)的估值预期[6] - 当前合理估值范围可能在1500亿至2500亿元人民币之间,取决于AI战略落地效果及海外市场表现[6] 供应链与概念股 - 京东方A为荣耀柔性AMOLED屏幕供应商[7] - 维信诺独家供应荣耀Magic V3折叠屏内外屏及结构件[7] - 光弘科技为荣耀核心代工厂,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占比超20%[7] - 闻泰科技为荣耀手机ODM服务商,承接印度市场订单[7] - 天音控股间接持有荣耀股东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19 36%股权[7] 潜在投资标的 - 某公司参股荣耀股权约2 2%,按IPO后2000亿市值计算参股市值约44亿元[8] - 该公司为荣耀全渠道零售服务代理商及金牌销售商,业务关联度高[8]
从云端竞赛到用户口袋:荣耀李健以“最强AI智能体手机”实现AI生活化落地
财经网· 2025-06-19 20:53
AI产业重心转移 - 行业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从追逐更大参数、更快推理的云端模型竞赛转向让AI能解决问题并落地生根[1] - OpenAI收购硬件公司io的战略转向及全行业对"AI落地能力"的聚焦形成共识[1] - 硬件从承载模型的外壳蜕变为AI内在人格化的具象延伸[1] AI落地能力成为新分水岭 - 全球AI产业处于从"思考"向"行动"能力跃迁的关键转折点,需完成从"会思考"到"能干事"的本质跨越[2] - 单纯比拼模型参数规模和算法精度的边际效益递减,能解决问题、能跑起来干活的模型才是好模型[2] - 荣耀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终端智能化分级研究报告》将AI手机能力划分为L1-L5五级标准,荣耀MagicOS 9.0为代表的L3级终端已实现"任务自动化"突破[2] AI产业三大深层转变 - 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落地能力",即AI能否深度适配终端、融入场景、精准解决用户痛点[3] - 价值定位从提升单一环节效率的"工具属性"跃升为对任务全流程闭环负责[3] - 产品形态从依赖云端的"云端计算"演进为深度嵌入终端、实时响应、自然交互的"贴身存在"[3] 硬件在AI落地中的核心作用 - 硬件是AI"落地生根"、融入用户日常生活的关键载体,成为AI与用户交互的"第一接触点"[3][4] - 硬件是AI实现"内在人格化"的物理基础,通过与用户"共处"、"共感"、"共生"构建动态循环生态[4] - 荣耀阿尔法战略加速推进,AI能力向笔记本、平板、智能穿戴等多终端生态产品落地[4] AI落地三大闭环与产业共治 - 荣耀提出打通"场景闭环"、"性能闭环"、"信任闭环",从"技术可用"走向"用户愿用、常用"[5] - 围绕"查、做、传"三大痛点,优先落地"全栈个人知识库"、"全域智能体协同"、"全品牌终端互联"三大关键技术[5] - 荣耀倡议组建"AI终端生态联盟",聚合AI模型企业、运营商、互联网生态企业、AI终端企业四方关键力量[5] 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荣耀与中国移动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聚焦"全域智能体协同"等关键技术,探索AI智能体融入用户日常场景的路径[6] - 将荣耀X70i原有的AI拍照键升级为中国移动特色功能的快捷入口,诠释硬件作为AI服务"第一接触点"的价值进化[6] 未来AI终端展望 - 荣耀预告将于7月2日发布荣耀Magic V5,全面搭载以上AI能力,被称为业内"最强AI智能体手机"[7] - 未来AI领域的赢家将是能将技术真正"流淌"进用户呼吸之间,构建完整"闭环共生"生态的先行者[7]
“AI换脸”5秒可检出?实测三款手机未识别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08:58
AI换脸诈骗现状 - 2022年至2024年初我国发生近百起AI换脸类诈骗案 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元 [3] - 诈骗分子通过AI深度合成技术伪造人脸和声音 侵入第三方/运营商视频通话应用实施诈骗 [4] - 上传照片和音频即可生成动态视频 AI换脸拟声成为侵权违法高发区 [2] 手机厂商应对措施 - 荣耀在MagicOS 9 0系统嵌入AI检测模块 为微信QQ视频通话提供换脸检测功能 [3] - 小米HyperOS 2 0搭载AI反诈功能 检测到风险时向用户发出警报 [3] - OPPO ColorOS系统上线AI合成语音识别技术 甄别模拟熟人声音的电诈手法 [3] - 联想计划推出Deepfake检测器 5秒内识别AI换脸伪造 准确率超96% 适配多种设备 [3] 技术实现原理 - 检测技术通过构建AI模型 进行大量样本训练 检测VAE/GAN人脸伪造算法能力 [4] - 攻克实时视频通话场景中的人脸仿冒 核心在于被诈骗用户端视频流分析和检测 [4] 实际测试结果 - 实测荣耀Magic V3 小米15 OPPO FindX7三款手机均未成功识别AI视频音频 [5][6] - 荣耀检测结果显示未检测到AI换脸痕迹 小米OPPO仅提示开启防护无具体提醒 [6] - 荣耀客服表示检测能力持续优化中 OPPO客服称语音识别反应较慢 小米未做说明 [6] 行业专家建议 - 手机厂商上线AI换脸检测功能可辅助识别诈骗 但需谨慎使用反诈进行卖点宣传 [7] - 涉及用户财产安全与隐私安全边界处理 如人脸信息采集需用户授权 [7] - 内容传播平台更有义务对应用内视频语音通话进行AI鉴伪 [7]
手机上线AI换脸检测功能,好用吗?实测三品牌:均未识别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2:10
AI换脸诈骗现状与危害 - 2022年至2024年初全国发生近百起AI换脸类诈骗案 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3] - 诈骗分子利用AI深度合成技术伪造人脸和声音 通过侵入视频通话应用实施诈骗[4] - 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因轻信AI换脸虚假宣传购买无效保健品 损失万元[1] 手机厂商AI反诈技术布局 - 荣耀在MagicOS 9 0系统嵌入AI检测模块 覆盖微信 QQ视频通话场景[3] - 小米HyperOS2 0搭载AI反诈功能 可对换脸和伪造声音发出警报[3] - OPPO ColorOS系统上线"AI合成语音识别"技术 针对模拟熟人声音诈骗[3] - 联想计划推出Deepfake检测器 声称5秒内识别准确率超96% 适配多终端设备[3] AI检测技术原理与局限 - 检测技术通过构建AI模型 训练大量样本识别VAE GAN算法生成的人脸伪造[4] - 核心检测点在于分析被诈骗用户端的视频流 但实测显示当前技术存在明显漏洞[4][5] - 厂商披露技术主要攻克实时视频通话场景的人脸仿冒 但未覆盖所有诈骗手法[4] 主流手机AI检测功能实测结果 - 南都记者测试荣耀 小米 OPPO三款机型 均未成功识别预设的AI合成视频或音频[5] - 荣耀检测流程触发弹窗但结果显示"未检测到AI换脸痕迹"[7] - 小米 OPPO仅提示开启防护 全程无风险警报[7] - 厂商客服回应称检测能力尚在优化 无具体识别标准[7] 行业专家建议与争议 - 技术专家指出手机厂商反诈职能边界模糊 涉及隐私采集与安全责任问题[7] - 建议AI反诈宣传应明确辅助定位 避免用户因依赖功能而放松警惕[8] - 强调内容传播平台需承担更多AI鉴伪义务 形成多环节联防机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