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反诈
icon
搜索文档
Soul发布 2025生态安全半年报,展现社交安全治理成果
AI反诈体系升级 - 公司构建"识别-预警-拦截"全链条防御机制,采用图片/文本反作弊大模型和杀猪盘发帖文案识别大模型,提升对复杂场景的识别精度 [2] - 反诈官号接入AI反诈助手大模型,智能回复用户提示风险,平台涉诈人群数量下降约20% [2] - 公司与警方协作,推送网络谣言线索50个、黑灰产线索25个,协助查明侵犯用户权益案件20余次,处理警方调证需求80余次 [2] 社交治理优化 - 新增识别色情交易变体的反作弊大模型,提升对新型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 [3] - AI技术助力拦截违规内容932万条,拉黑违规设备2.1万个,教育用户文明发言触达33.7万用户 [3] - 日均处理劣质内容12万+,拦截低质评论18万+,专项审核风险用户 [5] 专项治理成果 - 日均处理低质用户3.8k,上半年批量处理低质贴100万+,增加违规贴提示功能引导用户合规 [5] - 日均中断语音违规消息4万+,处置娇喘用户1000+,拦截违规文字消息2.7万+ [8] - 日均梯度处罚违规用户1.7万+,修改低质房名1.7k+,季度上线/迭代策略36+ [8] 用户保护措施 - 骚扰消息自见策略日均保护2.3万+用户,消息盒子辅助用户日均收纳消息5k+ [8] - 日均识别社交不文明行为并扣除礼仪分用户6.4万+,禁止重度违规用户私聊功能8.9万+ [8] - 针对疑似被骚扰用户日均下发守护弹窗6.7万+,主动保护用户 [8]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AI在生态安全领域的应用,完善生态安全体系 [7]
引入AI技术,日均拦截涉诈信息过10万条,武汉多部门出“组合拳”护群众钱袋
长江日报· 2025-07-24 19:12
武汉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成效 - 武汉市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推动"断卡""断流""拔钉""斩链"专项行动 实现涉网犯罪警情和财产损失同比下降 破案数和累计返还被骗资金同比上升 [4] - 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配合反诈中心快速响应 35分钟内冻结32个涉诈账户 成功拦截160万元诈骗资金中的66.1万元 [7][10] - 武汉市反诈中心引入AI技术提升预警能力 日均拦截封堵诈骗APP、域名、短信10万余条 [13] 资金拦截与追回机制 - 建立"双保险"策略应对跨省银行账户止付 线上通过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推送申请 线下联动当地反诈中心实地处置 成功保全90万元资金 [10] - 创新资金穿透审计方法 精准厘清涉案资金权属 今年以来累计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6298万余元 [17] - 通过"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式打掉349个"跑分"洗钱团伙 查扣涉案POS机160余台 [16]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公安与邮政管理部门建立"警邮联动"机制 今年以来拦截374件疑似涉诈邮件 成功阻止价值16万元黄金包裹诈骗 [11] - 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搭建反诈反赌信息共享平台 累计推送可疑线索1.3万余条 [12] - 日均上门劝阻600余人次 多部门24小时核处线索形成"数据共通、线索共研、案件共办"的攻坚合力 [10][15] 社会反诈宣传体系 - 开展"五进"反诈宣传活动 覆盖33.5万户家庭 发放36.6万份资料 创建4906个"无诈小区" [23] - 在高校组建反诈宣防队伍 开发"高校反诈联盟"测试系统 将反诈纳入选修课学分管理 [22][23] - 创新宣传形式包括情景剧、脱口秀等 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项宣讲 [22]
用“魔法”打败“魔法” 度小满AI防深伪技术亮相反诈宣传活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7-20 18:49
全社会反诈青年在行动宣传活动 - 公安部联合多部门举办"全社会反诈青年在行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参与单位包括中央网信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人民银行 最高法 最高检等机构 以及30余家互联网公司反诈青年志愿者 共计500余人参加 [1] - 活动围绕AI合成技术带来的新型诈骗隐患展开 通过互动体验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3][4] 度小满AI防深伪技术展示 - 公司首次公开展示AI防伪识别互动小程序 以"你能分清AI合成脸和真人脸吗"为主题设计辨别游戏 吸引数百位参与者现场互动 [2][4] - 联合IP"卡皮巴拉小黄豚"推出漫画风格反诈手册 通过场景剧形式呈现电信诈骗套路 搭配防骗口诀增强传播效果 [6] 防深伪检测系统技术特点 - 自主研发的"防深伪检测系统"融合多模态识别能力 可检测人脸替换 人脸生成 静态活化等多类深伪手段 在千分之一误报率下识别准确率超99% [7] - 核心算法"纹理敏感模型"通过捕捉多层次纹理特征和面部噪声信息 显著提升对深伪攻击的识别能力 系统已通过中国信通院评估获评优秀等级 [7] 技术应用与实战成果 - 防深伪检测系统已在信贷审批 身份验证 材料审核等金融核心流程全面落地 [8] - 2024年累计为14.4万用户提供反诈提醒 成功拦截3,200余名受骗用户 避免财产损失1.76亿元 [8]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加快AI反诈能力的多场景部署 推动技术普及与公众教育并行 构建更可信的金融环境 [10] - 目标是通过持续技术创新 为社会提供更坚固的数字信任基座 [10]
【金牌纪要库】稳定币将对跨境支付产生深远影响,这些跨境支付企业未来或出现价值重估,这家业内代表性企业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核心系统
财联社· 2025-06-14 10:57
行业洞察 - 稳定币将对跨境支付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可能推动相关企业价值重估 [1] -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包括AI反诈和数字身份认证等场景 [1] 公司机会 - 为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清算等核心系统的企业 业务需求将受稳定币和数字货币发展刺激 [1] - 已在金融科技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 有望在区块链技术落地场景中受益 [1] 产品定位 - 《金牌纪要库》通过即时报道和专业整理 提供市场最新题材机会分析 [1] - 结合媒体资源和行业专家访谈 输出前瞻性及独家性市场解读 [1]
AI赋能 激活全民防骗“免疫系统”
齐鲁晚报· 2025-06-12 11:09
新型诈骗手段与案例 - 近期出现针对老年人的新型骗局,骗子利用虚构紧急事件制造恐慌,诱导转账或交付现金 [1] - 山东烟台案例中,骗子冒充警察谎称孙子涉案,首次索要5000元"解决费",随后加码至20万元 [2] - 诈骗团伙组织严密,涉及7人跨境作案,专门安排"车手"赴异地提取赃款 [2] 反诈技术应用 - 烟台联通搭建"反诈大数据平台",通过AI和大数据分析境外来电等12项特征,每日筛查2000余个固话线索 [3] - 系统采用"AI先行+人工兜底"模式,AI外呼预警后安排人工客服跟进,特别考虑老年人方言识别问题 [3] - 上海联通安全运营平台具备拆解加密诈骗APP能力,可实时收集全网诈骗信息并建立黑名单库,已拦截千万级伪造网站 [7] - 上海联通建立双技术防线:AI内容"安检通道"采用多模型评审机制,AI作品"防伪标识"通过智能水印实现溯源追踪 [8][9] 反诈体系成效 - 山东联通将"烟台模式"升级为全省体系,覆盖16地市形成三级防护网,2025年起累计拦截涉诈通话33.7万次,阻断异常交易5.1亿元 [6] - 烟台联通与警方建立联合机制,案件侦破后获政府感谢信,表扬其"老年人防骗预警工作机制" [5] - 系统实现通讯流与资金流交叉追踪,为抓捕提供关键支撑,在案例中成功协助现场布控抓获嫌疑人 [2][3] 防护体系扩展 - 烟台联通构建"科技+人文"双重体系,营业厅设反诈专区,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专题讲座 [5] - 上海联通平台具备短信关键词分析能力,可在用户输入密码前弹出防诈提醒,形成24小时电子防护 [7] - 中国联通计划持续强化AI技术应用,构建"数字防线+人文关怀"的立体化安全屏障 [9]
“AI换脸”5秒可检出?实测三款手机未识别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08:58
AI换脸诈骗现状 - 2022年至2024年初我国发生近百起AI换脸类诈骗案 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元 [3] - 诈骗分子通过AI深度合成技术伪造人脸和声音 侵入第三方/运营商视频通话应用实施诈骗 [4] - 上传照片和音频即可生成动态视频 AI换脸拟声成为侵权违法高发区 [2] 手机厂商应对措施 - 荣耀在MagicOS 9 0系统嵌入AI检测模块 为微信QQ视频通话提供换脸检测功能 [3] - 小米HyperOS 2 0搭载AI反诈功能 检测到风险时向用户发出警报 [3] - OPPO ColorOS系统上线AI合成语音识别技术 甄别模拟熟人声音的电诈手法 [3] - 联想计划推出Deepfake检测器 5秒内识别AI换脸伪造 准确率超96% 适配多种设备 [3] 技术实现原理 - 检测技术通过构建AI模型 进行大量样本训练 检测VAE/GAN人脸伪造算法能力 [4] - 攻克实时视频通话场景中的人脸仿冒 核心在于被诈骗用户端视频流分析和检测 [4] 实际测试结果 - 实测荣耀Magic V3 小米15 OPPO FindX7三款手机均未成功识别AI视频音频 [5][6] - 荣耀检测结果显示未检测到AI换脸痕迹 小米OPPO仅提示开启防护无具体提醒 [6] - 荣耀客服表示检测能力持续优化中 OPPO客服称语音识别反应较慢 小米未做说明 [6] 行业专家建议 - 手机厂商上线AI换脸检测功能可辅助识别诈骗 但需谨慎使用反诈进行卖点宣传 [7] - 涉及用户财产安全与隐私安全边界处理 如人脸信息采集需用户授权 [7] - 内容传播平台更有义务对应用内视频语音通话进行AI鉴伪 [7]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小诺;谷歌为自家应用及搜索引擎引入AI反诈系统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5-12 08:05
松延动力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小诺 -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小诺 具有多模态具身交互 超高自由度32DOF 近乎真人的面部表情 开放人设定制和底层接口 支持个性化妆容 [1]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大定已突破1000台 [1] OpenAI与微软洽谈融资及IPO - OpenAI和微软洽谈 以解锁新的融资和未来的IPO [3] 阿里巴巴核心战略方向 - 阿里巴巴聚焦两大核心战略方向"电商 云+AI" 闲鱼 夸克 高德 钉钉 1688等创新业务 [3] - 阿里要把AI融入每一块业务 每一块环节 未来三到五年 所有业务都应以AI为驱动 [3] - 阿里希望通过AI突破互联网入口 增加更多用户 [3] 谷歌AI反诈系统 - 谷歌在Chrome浏览器及搜索引擎中引入AI技术防范诈骗 每天阻止数以亿计诈骗性搜索结果 拦截诈骗网站效率比三年前提升20倍 [3][4] - 谷歌为Google Messages和Phone应用引入AI诈骗检测功能 识别短信和通话内容检查潜在诈骗行为 向用户发出警告 [4] - 谷歌为桌面版Chrome引入设备端运行的Gemini Nano大语言模型 提供额外安全防护 [4] - 谷歌为安卓版Chrome引入"AI警告"功能 利用本地机器学习模型分析网页弹窗通知内容 检测可疑通知时弹出警告 [4]
早报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汇源果汁回应唱衰言论;重庆大学通报本科生发14篇论文;停火又没完全停?印巴各执一词
虎嗅APP· 2025-05-12 07:46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2] - 双方将尽快敲定相关细节,并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 [2] - 会谈为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迈出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基础 [2] 苹果公司动态 - 苹果首次在周六宣布调价,iPhone 16 Pro Max所有容量版本降价160美元(约1313元人民币),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176美元(约1445元) [4] - 渠道商认为此次调价是为即将到来的618大促做准备 [5]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研发进展曝光,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将是一款"大折叠屏iPhone" [16][19] - 供应链公司正积极寻求进入折叠屏iPhone关键部件供应商名单,相关部件已送样测试 [16] 小米公司动态 - 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是其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并取消部分会议和出差计划 [6][7] - 雷军称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有所收获,并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7] 汇源果汁声明 - 汇源果汁回应网络唱衰言论,称"走向末路"等传闻不实,公司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15] - 公司获"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将对发布不实言论的相关账号采取法律措施 [15] 谷歌AI技术应用 - 谷歌宣布在其应用及搜索引擎中全面引入AI反诈系统,利用语言模型分析并拦截潜在恶意网站 [20] 苹果供应链动态 - 折叠屏iPhone市场需求预计将十分旺盛,最终销量取决于苹果的定价策略 [18]
手机上线AI换脸检测功能,好用吗?实测三品牌:均未识别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2:10
AI换脸诈骗现状与危害 - 2022年至2024年初全国发生近百起AI换脸类诈骗案 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3] - 诈骗分子利用AI深度合成技术伪造人脸和声音 通过侵入视频通话应用实施诈骗[4] - 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因轻信AI换脸虚假宣传购买无效保健品 损失万元[1] 手机厂商AI反诈技术布局 - 荣耀在MagicOS 9 0系统嵌入AI检测模块 覆盖微信 QQ视频通话场景[3] - 小米HyperOS2 0搭载AI反诈功能 可对换脸和伪造声音发出警报[3] - OPPO ColorOS系统上线"AI合成语音识别"技术 针对模拟熟人声音诈骗[3] - 联想计划推出Deepfake检测器 声称5秒内识别准确率超96% 适配多终端设备[3] AI检测技术原理与局限 - 检测技术通过构建AI模型 训练大量样本识别VAE GAN算法生成的人脸伪造[4] - 核心检测点在于分析被诈骗用户端的视频流 但实测显示当前技术存在明显漏洞[4][5] - 厂商披露技术主要攻克实时视频通话场景的人脸仿冒 但未覆盖所有诈骗手法[4] 主流手机AI检测功能实测结果 - 南都记者测试荣耀 小米 OPPO三款机型 均未成功识别预设的AI合成视频或音频[5] - 荣耀检测流程触发弹窗但结果显示"未检测到AI换脸痕迹"[7] - 小米 OPPO仅提示开启防护 全程无风险警报[7] - 厂商客服回应称检测能力尚在优化 无具体识别标准[7] 行业专家建议与争议 - 技术专家指出手机厂商反诈职能边界模糊 涉及隐私采集与安全责任问题[7] - 建议AI反诈宣传应明确辅助定位 避免用户因依赖功能而放松警惕[8] - 强调内容传播平台需承担更多AI鉴伪义务 形成多环节联防机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