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VIDIA DRIVE AGX
icon
搜索文档
WeRide Teams Up With Lenovo to Launch 100% Automotive-Grade HPC 3.0 Platform Powered by NVIDIA DRIVE AGX Thor Chips
Globenewswire· 2025-07-21 19:58
GUANGZHOU, China, July 21, 2025 (GLOBE NEWSWIRE) -- WeRide (NASDAQ: WRD), a global leader in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y, today launched the HPC 3.0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platform, jointly developed with Lenovo (HKSE: 0992) and powered by NVIDIA's (NASDAQ: NVDA) latest DRIVE AGX Thor chips. The new HPC 3.0 platform makes its debut in WeRide's latest-generation Robotaxi GXR — making it the world's first mass-produced Level 4 (L4) autonomous vehicle built on NVIDIA DRIVE AGX Thor. Fully automotive-grad ...
小米YU7全球首发:小米天际屏革新座舱交互,全系Thor芯片赋能全场景辅助驾驶
经济网· 2025-05-23 13:58
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首款SUV小米YU7,搭载Xiaomi HyperVision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和NVIDIA Thor™车载计算平台,将豪华高性能电动车的智能化标准推向新高度[1] - 产品保留了小米SU7的前排16.1英寸中控大屏和后排两块拓展屏,新增天际屏全景显示技术,集成先进显示和交互体验[1] 显示技术 - 天际屏采用3块Mini-LED屏幕和全景曲面投影技术,1.1米超宽显示,108PPD超视网膜级高清显示,可视峰值亮度1200nits[2] - 技术实现反射率SCE<1%、透光率≤0.01%、畸变率<1%,解决大曲面玻璃投影的畸变、重影、透光难题[2] - 支持多场景信息展示,包括时速、导航、音乐等,并可在转向时显示盲区影像[2] 交互体验 - 提供仪表、多媒体、时钟天气、地图导航等五类信息卡片,用户可自由组合满足多场景需求[3] - 天际屏可联动显示驾驶模式参数和SR路况信息,提升驾驶体验[2][3] 辅助驾驶系统 - 全系标配旗舰级辅助驾驶硬件,包括Thor芯片、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3] - 搭载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提供700 TOPS算力[3] -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200米,功耗降低55%,4D毫米波雷达最远可识别200米车辆和100米行人[4] 安全技术 - 4D毫米波雷达增强复杂场景下的检测能力,如急刹预警和恶劣天气识别[4] - 全车配备7颗超透防眩摄像头,采用ALD镀膜技术和COB封装工艺,减少光反射和视觉干扰[4] 市场计划 - 产品已开启预约咨询,将于7月正式上市发布[6]
Flex(FLEX)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营收6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毛利润6.02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创纪录的9.4%,营业利润3.96亿美元,营业利润率6.2%,每股收益0.73美元,同比增长28% [5][22] - 全年营收285亿美元,下降2%,毛利润23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8.8%,营业利润15亿美元,营业利润率5.7%,每股收益2.65美元,增长23%,自由现金流达创纪录的11亿美元 [6][24][25] - 2026财年预计营收在25亿 - 268亿美元之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在6% - 6.1%之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2.81 - 3.01美元之间,预计产生强劲自由现金流并维持80%以上的自由现金流转换目标 [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可靠性业务(Reliability) - 第四季度营收29亿美元,下降1.3%,营业利润1.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6.2%,提高40个基点 [23] - 2025财年营收11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5.8%,创该业务板块纪录,利润率提升50个基点 [30] - 2026财年预计营收中点持平,第一季度预计持平至下降高个位数 [37] 敏捷业务(Agility) - 第四季度营收35亿美元,增长8.2%,营业利润2.3亿美元,营业利润率6.6%,提高100个基点 [24] - 2025财年营收141亿美元,营业利润率6.1%,创纪录,此前利润率约为2% [30] - 2026财年预计营收持平至略有上升,第一季度预计下降低个位数至上升中个位数 [37][38] 数据中心业务 - 2025财年总营收约4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预计2026年增长约30%,其中电力业务增速可能略高,云业务因基数较高增速略低 [12][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实现强劲增长,同时在医疗设备和汽车电力电子领域受益于内容增长,但宏观因素导致核心工业、可再生能源和医疗设备等终端市场受到影响 [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自2020年起执行FlexForward战略,进行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向高价值业务转型,通过组织变革和运营创新构建更高效、有韧性的公司 [8][9] - 推出EMS + 产品 + 服务战略,依托先进制造和供应链能力,增加专有产品和增值服务,实现更大规模的垂直整合和定制化 [11] - 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具有独特优势,是唯一提供端到端IT云集成和从电网到芯片的创新电力产品组合的公司,强化了在AI数据中心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14] - 公司凭借广泛的全球运营足迹和供应链专业知识,成为客户应对复杂贸易和关税环境的首选合作伙伴,帮助客户制定关税缓解策略,预计未来将受益于区域化趋势 [16][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逆风,公司仍实现了创纪录的年度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和每股收益,展示了在挑战环境中有效运营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 [6][7] - 公司对2026财年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实现6%的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提前一年达到2027财年目标,对公司战略和独特价值主张充满信心 [21] - 关税是一个动态问题,但公司预计关税成本可转嫁,且有合同保护,虽可能影响现金流时间和运营利润率,但公司凭借地理布局优势,有信心帮助客户应对并受益于区域化趋势 [35][3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四季度回购约3亿美元股票,约800万股,2025财年共回购近13亿美元股票,约占流通股的9% [26][28] - 2025财年资本支出约4.23亿美元,占营收的1.6%,预计2026财年资本支出占营收比例将接近历史目标的2% [26][54] - 客户越来越多地采用客户采购库存模式,特别是在云业务中,该模式虽降低了报告的营收增长率,但推动了营业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增长 [32][33][3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6财年利润率指引的驱动因素 - 云业务持续增长、数据中心产品业务和服务业务的增长将带来有利的组合影响,2025财年推动利润率提升的因素在2026财年将继续发挥作用,各业务板块将通过运营效率、生产力和杠杆作用实现利润率提升 [41][42] 问题2: 客户对美国和墨西哥产能的需求情况及相关机会 - 客户积极咨询关税影响和长期产能布局,公司在欧洲和北美有强大的产能布局和可用产能,正在与客户就开放产能、提高设备利用率等进行沟通,预计区域化趋势将持续,公司有能力支持客户转型 [45][46] 问题3: 数据中心业务的规模优势在新财年的体现及库存对现金流的影响 - 在数据中心业务中,公司在IT集成方面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电力供应能力和液体冷却能力,在电力业务方面具备工程设计能力,且是唯一能将计算和电力结合的供应商;库存方面,公司在2025财年实现了库存正常化,预计2026财年库存和营运资金将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如前几年,这也是设定80%以上自由现金流转换目标的依据 [50][51][53] 问题4: 云业务和电力业务的客户群体及增长情况 - 云业务有多个超大规模客户和小型云客户,客户群体多元化;电力业务中,嵌入式电力业务主要与硅供应商合作,关键电力业务与欧洲和北美的大型托管商和超大规模客户合作;公司对2026年数据中心业务30%的增长指引有信心 [60][61][62] 问题5: 客户采购库存模式对营收和利润率的影响 - 该模式不仅限于云业务,但大部分合同在云业务中;从同比来看,利润率会有所提升,但即使没有该因素,公司预计2026年利润率也会增长 [66][67] 问题6: 2026年第一季度运营利润率环比下降的驱动因素 - 预计营收下降导致部分业务固定成本分摊减少,以及汽车业务在第一季度环比下滑,因其成本结构特点会对利润率产生一定拖累 [73][74] 问题7: 网络业务份额增长的情况 - 公司主要与网络领域的大型企业合作,份额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但未透露具体客户名称 [77] 问题8: 2026财年增值服务的增长量化情况 - 公司未分享2026财年增值服务的具体增长数据,但预计该业务在各方面将继续增长,对提高利润率和客户亲和力很重要 [79][80] 问题9: 关税对利润率指引的影响及对终端需求的影响 - 若关税维持当前水平,会对运营利润率产生一定拖累,但预计不会影响运营利润和每股收益;除汽车市场外,公司未看到其他终端市场需求有显著影响,公司在制定指引时已考虑当前情况 [85][86][89] 问题10: 收购Husqvarna工厂的情况及当前运营环境对客户外包意愿的影响 - 收购Husqvarna工厂是一个机会主义交易,符合公司在北美扩大产能的战略,实现了双赢;当前运营环境促使更多客户与公司进行端到端的外包合作,推动公司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市场提升自身能力和供应链管理 [96][99][100] 问题11: 核心敏捷或汽车市场出现拐点时,库存和营运资金的变化 - 若市场出现显著增长,公司需要投资营运资金支持增长,但同时也有机会通过营运资金管理来抵消部分投资,且公司在供应链危机中积累的库存管理经验将有助于控制库存天数 [102][103][104]
速递|从GPU渗透到AI汽车工厂,英伟达与通用汽车共筑“物理AI时代”
Z Potentials· 2025-03-19 10:06
文章核心观点 通用汽车与英伟达深化合作,将人工智能引入现实世界,合作涉及制造、企业、车内应用三大AI领域,旨在革新生产、设计和模拟汽车的方式以及提升车内体验 [1][2] 合作宣布信息 -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3月18日在圣何塞公司GTC大会主题演讲中宣布合作 [2] - 黄仁勋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已到来,期待在三个AI领域与通用汽车共同构建 [2] 合作框架及背景 - 交易意味着英伟达为通用汽车提供AI基础设施(主要是GPU),助其构建自己的AI [2] - 英伟达与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有数十年合作,向特斯拉等公司提供GPU,还开发了自动驾驶平台 [2] 其他车企合作情况 - 丰田今年早些时候计划为下一代车辆配备由英伟达Drive AGX Orin超级计算机和DriveOS驱动的自动驾驶能力 [3] 通用汽车合作具体内容 - 利用英伟达Omniverse与Cosmos训练AI制造模型,打造下一代工厂与机器人技术,构建工厂及装配线数字孪生体,虚拟测试新生产流程,培训机器人平台 [4] - 使用英伟达Drive AGX作为车载硬件,用于未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车内增强安全驾驶体验 [5] - 停止商业无人驾驶出租车开发业务投资,转向Super Cruise免提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整合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Cruise,结合自身开发驾驶辅助功能努力,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个人车辆 [5] 合作历史情况 - 通用汽车一直使用英伟达GPU训练AI模型用于仿真和验证,此次扩大协议还包括利用英伟达AI产品提升汽车工厂设计和运营 [5]
芯战火,从拉斯维加斯开打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9 00:09
CES 2025人工智能趋势 - 人工智能成为CES 2025的中心主题,强调与日常生活的无缝融合,展示在自动驾驶汽车、个人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医疗保健和下一代电视中的应用 [4] - 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增强自动控制和障碍物检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车辆更智能、更安全 [6] - 芯片公司在汽车领域的AI应用成为关注重点,呈现马太效应,赚钱越多的企业研发投入越大,形成良性循环 [6] 英伟达 - 在数据中心AI市场拥有98%的份额,全球GPU市场约90%的份额,AI芯片领域超过80%的市场份额 [8] - 第三季度营收351亿美元,同比增长93.7%,净利润1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市值34320.29亿美元 [9] - 发布RTX 50系列GPU,其中RTX 5090内置920亿个晶体管,AI算力超过3352Tops,配备1.8TB/秒GDDR7内存 [11] - 推出Project Digits个人AI超级计算机,售价3000美元,可处理2000亿参数的AI模型 [13] - DRIVE AGX™ Hyperion自动驾驶平台通过行业安全评估,被梅赛德斯-奔驰、捷豹路虎、沃尔沃等采用 [15] - 推出NVIDIA Cosmos世界基础模型平台,训练数据达2000万小时现实世界数据,9000万亿个token [16] - 丰田、大陆、奥罗拉创新等宣布部署英伟达计算和AI技术 [18] 高通 - 2024财年第四财季营收10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30.3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市值1783.38亿美元 [20] - 在中国乘用车座舱芯片市场份额近70%,美国市场达90% [20] - 发布骁龙X笔记本电脑芯片,NPU提供45 TOPS性能 [20] - 宣布近十项基于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的合作,覆盖数字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 [22] - 骁龙智舱平台提供高性能计算功能,骁龙智驾平台支持端到端大模型运行 [24] 英特尔 - 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132.8亿美元,同比下滑6.2%,净利润-166亿美元,市值863亿美元 [25] - 宣布Intel 18A(1.8纳米)芯片Panther Lake处理器将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 [25] - 推出酷睿Ultra 200HX和200H系列移动处理器,多线程性能提升41% [25] - 发布整车平台和自适应控制单元U310,旨在降低电动汽车成本 [27] 德州仪器 - 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41.51亿美元,同比下降8%,营业利润1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8%,市值1753.37亿美元 [29] - 推出AWRL6844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整合乘员监测等功能,降低每辆车成本20美元 [31] - 下一代音频技术可处理AI音频算法,减少组件数量,使高级音频功能更经济实惠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