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food

搜索文档
广州黄沙水产新市场开业在即,旧市场搬了吗?记者实地探访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5:50
搬迁计划与时间安排 -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水产批发功能将于2025年9月8日整体有序迁至黄沙水产中心[1] - 旧市场主楼歇业时间需以政府部门及市场运营方联合发布的正式通知为准[2] - 新市场开业公告已同步发布 提醒商户完成卫生清洁、经营物资配备及客户通知等准备工作[2] 旧市场运营现状 - 旧市场建于1994年 目前经营一切如常 多数档主表示未收到具体搬迁时间通知[1][2] - 主楼商户待租赁期满后搬迁 外街摊位不受搬迁影响[2] - 市场年交易量超32万吨 年交易额突破127亿元 享有"全国水产品价格风向标"美誉[3] 新市场基础设施 - 新市场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配备集中供冷、供氧、供海水系统[4][5] - 依托1500吨海水趸船和专用管道实现24小时天然海水供应[5] - 设有6.5万平方米室外交易停车场及1000余个停车位 物流集散区配备冷链运输保温设备[4][5] 新市场功能规划 - 打造"交易+物流+展贸+电商+文旅"五位一体的智能型水产产业超级综合体[5] - 设立批发-零售-文商旅三大功能岛 通过空中连廊实现人车分流、干湿分离[5] - 创新布局生鲜城配、低空物流、特色餐饮等业态 并拓展海洋文化和文商旅功能[6] 搬迁影响与商户反馈 - 部分商户担忧搬迁对客源和生意产生影响 但表示将跟随市场整体安排[2] - 新市场批发业态招商入驻率超97% 涵盖水产全品类经营品种[6] - 搬迁原因包括对老城区环境、风貌、交通的影响 根据2019年荔湾区沙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3]
HF Foods (HFFG)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4 1%至3 149亿美元 毛利率提升13个基点至17 5% [5][12][13] - 毛利润同比增长5 1%至5510万美元 调整后EBITDA大幅增长31 1%至1380万美元 [5][12][14]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6 9%至410万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17%至50万美元 [13][14] - GAAP稀释每股收益从0增至0 02 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从0 04增至0 12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肉类和海鲜品类通过提价策略实现收入增长 冷冻海鲜销售受关税政策影响显著 [12][40] - 冷冻海鲜品类受印度虾类潜在关税上调(25%可能升至50%)影响 公司已进行战略性库存储备 [40][4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亚特兰大冷链设施扩建 冷冻海鲜销售能力将翻倍 [9] - 农业集中区域因移民政策变化导致自助餐厅客流下降 影响海鲜品类销售 [20][2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数字化升级完成ERP系统全网上线 下一阶段将重组销售团队以优化成本 [7][8] - 亚特兰大和夏洛特分销中心改造将提升区域产能 创造2-3亿美元有机增长机会 [9][23] - 并购战略聚焦第一代经营者退出市场的小型标的 优先考虑已有业务覆盖区域的补强收购 [10][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短期面临消费者支出减少和关税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 但长期增长战略不变 [6][29] - 目标在未来3-5年通过交叉销售和并购实现5%的EBITDA利润率 [47]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增速为2-2 5% 与行业平均水平一致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库存水平达历史高位 反映公司对下半年潜在供应链中断的预防性准备 [41] - 99%客户为独立餐厅 经营模式抗风险能力较强 [20]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亚洲特色餐饮细分市场表现及份额变化 - 自助餐厅受移民政策影响客流下降明显 但独立餐厅模式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 [20][21] 问题: 战略投资项目优先级及资金安排 - 有机增长项目优先解决产能瓶颈 预计需2-3亿美元投资 并购侧重小型补强标的 [22][23][25] - 大部分资金可通过现金流解决 大型并购可能需调整资本结构 [25] 问题: 2025-2026年增长预期及长期目标 - 2025年收入增速预计2-2 5% 未来3-5年有机增长潜力约2-3亿美元 [28][29] 问题: 关税影响及客户价格传导能力 - 采用现货采购模式灵活应对关税变化 冷冻海鲜等刚需品类转嫁能力较强 [37][38][40] 问题: ERP系统实施后的效率提升路径 - 销售团队重组为首要优化方向 目标利润率提升至5%但具体幅度尚难量化 [45][47]
YUM CHINA(YUM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5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入、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均创历史新高[8]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至3.04亿美元[10] - 餐厅利润率同比提升60个基点[10] - 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100个基点至10.9%[10][31] - 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58美元,同比增长5%[34] - 净收入为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 核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32] - 有效税率为25.8%,同比上升60个基点[32] - 第二季度确认的利息收入同比减少600万美元[32] - 按市值计价的股权投资在第二季度产生1400万美元的负面影响,而去年同期为600万美元的正面影响[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KFC - 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5%[10][19] - 同店销售额增长1%[19] - 同店交易量指数与去年持平[19] - 平均客单价增长1%至38元[20] - 餐厅利润率扩大70个基点[21]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至2.92亿美元[21] - 第二季度净新增295家门店,总数达到12,238家[21] - 新店投资回收期保持健康的两年[21] - 过去一年进入了约300个新城市,现已覆盖超过2,400个城市[11] Pizza Hut - 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24] - 同店销售额增长2%[11][24] - 同店交易量显著增长17%[24] - 平均客单价为76元,同比下降13%[24] - 餐厅利润率小幅提升至13.3%[26]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6] - 第二季度净新增95家门店,总数达到3,864家[26] - 新店投资回收期保持健康的2-3年[26] - 过去一年进入了约150个新城市,现已覆盖超过900个城市[11] K Coffee Cafe - 第二季度开设了300家K Coffee Cafe,总数达到1,300家[22] - 平均杯量继续增长[22] - 冰摇美式咖啡越来越受欢迎,在6月份占饮料销售额的一半以上[22] - 2025年目标从之前的1,500家上调至1,700家[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外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约为45%,高于去年同期的38%[16] - 外卖聚合平台之外的销售额约占总额的70%[18] - 在江西和四川等嗜辣省份,疯狂辣味Zinger的销售额尤其高[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双重聚焦战略(同店销售额和系统销售额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8] - 推出创新模块,如K Coffee Cafe,利用KFC的门店空间、各种店内资源和会员体系来推动线上和线下的增量销售和利润[11] - 推出新菜单,如Sozo Baozi披萨和“All You Can Eat”活动,以吸引消费者[14][15] - 与Hello Kitty和Pokemon等经典IP合作,在促销期间销售了超过400万套带玩具的新套餐[16] - 所有品牌均已登陆主要第三方外卖平台[18] - 自有渠道(包括超级应用和小程序)提供独家优惠和会员特权,持续增强会员粘性[19] - 采用平衡的方法,在推动营收增长的同时保护利润率[18][39] - 端到端数字化举措是推动增长和效率的核心[44] - 在6月举办了首届AI日,并设立了1亿元人民币的Yum中国一线创新基金[45] - 对Pizza Hut Wow门店的发展感到鼓舞,该模式通过简化运营和降低入门价格点,拓宽了Pizza Hut的可寻址市场,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进入低线城市[28][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对实现2025年净新增门店和系统销售额增长的全年目标充满信心[36][47] - 消费者支出保持理性,预测同店销售额增长更加困难[38] - 外卖平台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小订单或与饮料相关的订单方面[53] - 骑手成本因外卖比例较高而持续面临阻力[40][58] - 由于去年下半年已经实现了Project FreshEye和Redeye的更显著效益,因此面临更严峻的对比[40] - 第四季度传统上是淡季,销售额和利润较小,利润率可能波动较大[41][89] - 由于每店资本支出降低,将全年资本支出指引从约7-8亿美元下调至6-7亿美元[41][100] - 预计2025年全年,KFC和Pizza Hut的餐厅利润率以及公司的核心营业利润率将适度改善[41] 其他重要信息 - 上半年向股东返还总额为5.36亿美元,包括3.56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和1.8亿美元的股息[34] - 2025年宣布的股票回购协议总额为5.1亿美元,较上半年增长43%[34] - 假设每股季度股息为0.24美元,预计2025年将至少返还12亿美元[34] - 致力于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向股东返还30亿美元,此外2024年已返还15亿美元现金[35] - 平均年资本回报约占市值的8%至9%[35] - 截至季度末,净现金状况保持健康,为28亿美元[35] - 预计2025年全年净新增门店中,特许经营店的比例与上半年相似(KFC为41%,Pizza Hut为26%)[37] - 这意味着将提前实现KFC 40%至50%和Pizza Hut 20%至30%的指引[37] - 预计未来几年净新增门店中的特许经营比例将在这些范围内进一步适度增加[37] - 将于11月在深圳举办投资者日[79][83][12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外卖业务以及其对第三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的潜在影响和单位经济效益的影响[51][52] - 第二季度最大的动态是外卖平台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小订单或与饮料相关的订单方面[53] - 公司采取平衡的方法,在短期内推动营收增长,保护利润率,并保持品牌的价格完整性[55] - 预测同店销售额增长更加困难,因为消费者保持理性,外卖平台动态不断变化,并且去年下半年的比较基数较高[57] - 外卖聚合商的补贴战主要影响骑手成本,即使每单配送成本降低,骑手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预计也会增加[58] - 旨在通过更精简的运营抵消低个位数的工资通胀,保持非骑手成本的稳定[58] - 对于销售成本,预计全年将同比改善,百胜中国和KFC的比率在31%-32%之间,Pizza Hut在32%-33%之间[59] - 对于占用和其他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预计下半年也将同比略有改善[59] - 总体而言,对于KFC,预计下半年餐厅利润率将同比相对稳定,对于Pizza Hut,预计将略有改善,因此百胜中国整体的餐厅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在下半年也将略有改善[60] 问题: 关于Pizza Hut Wow新模式的店铺开设目标和运营细节[65] - 目前有超过200家Wow门店,所有的基础手册、运营和利润率都令人满意[67] - 其中10家是新店,开在之前没有Pizza Hut的城市,对新店的销售、利润率水平和营业利润水平感到满意[67][68] - Wow模型将有助于Pizza Hut渗透到低线城市,因为KFC和Pizza Hut之间有1,500个新城市的差距,而传统Pizza Hut模型不够犀利,无法进入这些城市[68] - 没有给出该特定模型的净新增指引,因为它是一个新模型,需要时间进一步迭代和完善[69] - Wow模型的盈利能力在所有项目上都有序提升,但转换后的门店的盈利能力仍略低于Pizza Hut整体品牌[69] - 新店的资本支出在6.5万至8.5万元人民币之间,目前的销售水平下的利润率相当令人满意,但将继续观察蜜月期后的表现[70][71] 问题: Pizza Hut的餐厅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的潜在最终目标[75][76] - 将在11月的投资者日提供更长期的指导,可能包括Pizza Hut的餐厅利润率[79] - 对于下半年,预计Pizza Hut的餐厅利润率将同比略有提高,由于上半年的出色表现,全年将适度改善[79] - 在中长期内,Pizza Hut的利润率在所有三个关键项目上都有改进的机会[80] - 希望Pizza Hut的餐厅利润率能提高到介于当前水平和KFC之间的某个位置[80] - 对于销售成本,KFC去年约为32.7%,今年指导同比改善,但长期的 optimal 范围始终是31% ±1%,因此有很好的改进空间[80] - 对于劳动力成本,目前Pizza Hut略高于28%,鉴于效率提高、运营精简、流程自动化和集中化,劳动力成本也有改进潜力[81] - 对于占用和其他成本以及广告和促销,Pizza Hut的广告和促销略高于KFC,那里有潜力[81] - 折旧,之前的每店资本支出为120万元人民币,本季度已降至110-120万元人民币,降幅达5-10%,考虑到Wow门店的开发,预计Pizza Hut的折旧也会在未来几年改善[81] - 总体而言,餐厅利润率在中长期有很好的改进空间,但尚未给出定量或数字水平的指导,可能会在11月给出[82][83] 问题: 关于外卖平台补贴是否主要由平台承担,公司只分担非常有限的部分[86] - 补贴和商户是否贡献补贴实际上是相当动态的[87] - 一般来说,像公司这样的大型商户或大品牌享有更优惠的补贴和更优惠的补贴分成[87] - 有时补贴完全由平台承担,有时会分成,但由于商业敏感,无法给出确切的分成指导[87] - 对于较大的商户,会有更有利的补贴安排和补贴分成[87] - 下半年的利润率指导已经考虑了聚合商的补贴和当前的外卖动态[89] - 对于KFC,预计下半年餐厅利润率将同比相对稳定,对于Pizza Hut,预计将略有提高[89] - 但未提供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具体指导,并提醒第四季度通常是较小的季度,销售额和利润较小,因此波动较大[89] 问题: 关于KFC平均客单价从第一季度的拖累转变为第二季度的顺风,以及其对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预期[93][94] - KFC第二季度的平均客单价为38元,享有1%的顺风[95] - 小订单的强劲增长导致外卖和堂食的平均客单价呈下降趋势,但这被更高的外卖比例所抵消,因为外卖的平均客单价更高,混合影响实际上超过了两个渠道平均客单价的下降[95] - 对于下半年,预计外卖和堂食的平均客单价同比下降趋势将继续,并旨在将KFC的同比整体下降控制在低个位数,并保持相对稳定的餐厅利润率[96] - 换句话说,下半年两个渠道平均客单价下降的影响将超过外卖比例增加的影响,因此KFC的平均客单价将同比略有下降[96] - 平均客单价的下降不一定是由促销强度折扣引起的,更多的是由混合和增量小订单引起的[96] - 例如,K Coffee的平均客单价只有十几元人民币,但这是增量的,有助于增量销售和利润,同样早餐也是较低平均客单价的时段,但有很多增量订单的机会[96] - 混合是推动较低平均客单价的主要因素[96] - 从长远来看,公司正在扩大可寻址市场,进入低线城市,那里的平均客单价确实较低,但利润率保持不变[97] - 最终重点是推动同店交易量增长,即使面临阻力,也能保护利润率[98] 问题: 关于资本支出指引下调的根本原因以及2026年及以后的趋势[100][104] - 资本支出指引从7-8亿美元下调至6-7亿美元,主要是由于每店资本支出降低,而净新增1,600至1,800家门店的目标没有变化[100] - KFC的每店资本支出从150万元人民币降至约140万元人民币,Pizza Hut从120万元人民币降至110万元人民币,降幅为5-10%[101] - 此外,上半年净新增较少也部分导致了实际资本支出的减少,但预计下半年净新增速度会加快,并有信心实现净新增1,600至1,800家的指引[103] - 展望未来,每年的资本支出将与今年的指引相似[105] - 保持自有门店的净新增相对稳定,特许经营是在此基础上的增量,特许经营不占用任何资本支出[105] - 随着盈利能力的提高,如果资本支出相对稳定,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将以良好的速度增长[105] 问题: 关于特许经营比例快速达到先前指引后,如何决定开设特许经营店还是自有店以实现利润最大化[108][109] - 加速特许经营店是基于公司内部的一致意见,即特许经营店是增量的,因为自有店相当盈利,因此开设增量特许经营店对业务是有意义的[110] - 有两种类型的特许经营店:一种是低线城市门店,由特许经营商管理可能更有效,公司在那里的管理效率不如特许经营商,这些是增量特许经营店的一种类型[111] - 第二种是战略渠道,如某些高铁站点或旅游地点的高流量门店,某些站点公司无法获得但特许经营商拥有,这些是所谓的战略渠道特许经营店[111] - 这两种是重点[111] 问题: 关于竞争环境以及当其他公司积极促销时公司的看法[117][118] - 中国市场一直竞争激烈,只是形式和形态不同[119] - 第二季度发生的平台竞争有些出乎意料,但幸好公司从2017年吸取了一些教训,其中之一就是不购买销售额[119][120] - 2017年,KFC业务非常稳健,增量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而Pizza Hut当时为了获得补贴和增量销售额而较为激进,但当2018年补贴退坡时,业务销售额受到了很大影响[120] - 因此,当第二季度平台竞争发生时,公司知道必须保持良好的平衡,底线是不购买销售额[121] - 公司花时间小规模了解了数据情况,发现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小订单,主要是饮料,但公司也保护了某些平均客单价门槛的价格完整性和其他方面[121] - 测试了不同动态之间的平衡,然后决定该怎么做,总体保持了外卖增量销售额与价格公平、价格感知之间的良好平衡,同时也看到了如何长期发展外卖业务,特别是通过超级应用、自有外卖、自有外卖业务等[122] - 因此,实现了销售额的平衡增长,保护了利润率,并实现了良好的营业利润增长[122]
2025年6月起,中国或将迎来5大降价潮,这些东西要降价了
搜狐财经· 2025-05-22 08:55
宏观经济形势 - 一季度M2规模达326.06万亿元,是GDP的2倍,但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未流入商品市场 [1] - 4月CPI同比上涨0.3%,通缩周期已到来而非通胀 [1] 房价走势 - 2022年起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2023年一线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出现明显调整 [5] - 上海市中心平均房价从2021年下半年的9.5万/平米跌至6.5万/平米,跌幅超30%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房价分化,二三线城市跌幅放缓,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可能出现补跌 [5] 海鲜价格 - 帝王蟹超市价格不到200元/只,三文鱼价格跌去40%,海虾价格从38元/斤跌至28元/斤 [7] - 日本核废水排放导致消费者对海鲜心存疑虑,预计6月后价格持续走低 [7] 汽车价格 - 20-30万中档车降价1.5万-2万元,进口高档汽车最高降价10万元 [9] - 新能源汽车入市挤占燃油车份额,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加剧竞争,中产家庭收入减少导致需求萎缩 [9] 家电价格 - 2025年冰箱、彩电、空调等家电价格下调10%-15% [12] - 技术更新快导致旧款家电打折促销,居民收入下降削减支出导致厂家库存积压 [12] 猪肉价格 - 超市猪肉价格从26-28元/斤跌至18-20元/斤 [13] - 资本涌入养猪业导致产能过剩,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减少猪肉购买 [13]
HF Foods (HFFG)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3 05:0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0.9%,从2.957亿美元增至2.984亿美元 [4][12]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1.1%,从5040万美元增至5100万美元,毛利率为17.1%,与2024年同期持平 [12][13] - 2025年第一季度分销、销售和行政费用减少70万美元,降至4970万美元 [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0万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营业亏损10万美元 [14]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利息支出略有下降,从280万美元降至270万美元 [1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从60万美元增至150万美元,主要因利率互换的公允价值发生约320万美元的不利变化 [14]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从870万美元增至980万美元,增长12.3% [5][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收入增长主要归因于商品、肉类、家禽和海鲜类别的销量增加和价格提高 [12] - 毛利润增长主要归因于本季度大宗商品和海鲜利润率的提高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应对关税政策变化,通过多元化供应商基础和探索替代采购策略确保供应链的连续性和成本效益 [6] - 5月1日公司完成新ERP应用在整个网络的实施,所有地点均在单一现代ERP平台上运营,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可见性和控制力 [6][7] - 公司在犹他州、北卡罗来纳州和佛罗里达州的配送中心推出新电子商务平台,为餐饮服务客户和经销商提供服务 [7] - 公司战略设施增强计划在多个地区推进,夏洛特配送中心的翻修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末完成,亚特兰大先进设施项目稳步推进 [9] - 并购是公司增长战略的核心支柱,公司专注于在高潜力市场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实现运营协同效应,扩大客户群,增强产品和服务能力 [10] - 公司的关键竞争优势源于对正宗亚洲美食的需求增长,以及作为全国领先的亚洲特色分销商的地位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面临宏观逆风,特别是新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相关供应链中断 [6] - 2025年是HF的战略投资年,公司在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运营方面的投资将为下一阶段的增长奠定基础 [16] - 尽管短期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但公司仍专注于长期战略目标,通过数字转型和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有机增长,并辅以有针对性的并购举措 [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讨论包含前瞻性陈述,实际结果可能与陈述存在重大差异,公司无义务更新或修订这些前瞻性陈述 [2] - 公司提及非GAAP财务指标,认为这些指标能为投资者提供业务潜在增长趋势的有用视角,并在财报中对非GAAP财务指标与最可比的GAAP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整 [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本次财报电话会议记录未提及问答环节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