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tz

搜索文档
Can Mounjaro and Zepbound Drive Another Strong Quarter for Eli Lilly?
ZACKS· 2025-07-11 21:56
Key Takeaways Mounjaro and Zepbound drove $6.15 billion in Q1 sales, making up 48% of Eli Lilly's total revenues. Q1 sales rebounded on stronger supply, international launches and new U.S. pricing strategies. We forecast Q2 sales of $4.5 billion for Mounjaro and $3.1 billion for Zepbound on continued demand.Demand for Eli Lilly’s (LLY) blockbuster GLP-1 medicines — Mounjaro (for type II diabetes) and Zepbound (for obesity) — remains strong. Despite being on the market for less than three years, both drugs ...
3 Reasons to Buy Eli Lilly Stock Like There's No Tomorrow
The Motley Fool· 2025-06-25 18:05
核心观点 - 礼来公司(LLY)过去两年表现强劲,财务业绩和市场表现优异,尽管其前瞻市盈率(P/E)高达35,远高于医疗保健行业平均的15.8 [1] - 尽管存在潜在政策风险(如关税政策),但仍有三大理由支持投资礼来公司 [2] 减肥药市场领先地位 - 礼来在糖尿病药物市场长期占据领导地位,并在抗肥胖领域取得显著临床和监管进展,已获批药物Mounjaro和Zepbound每季度收入超过10亿美元 [4] - 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提供皮下注射外的替代方案,管线中还有三重激动剂retatrutide(2期结果强劲)和下一代减肥药(1期数据乐观) [5] - 礼来在减肥药领域表现优于长期竞争对手诺和诺德,后者遭遇临床挫折,而礼来持续取得突破 [6] 产品线和管线的多元化 - 礼来拥有多款重磅药物,包括抗癌药Verzenio、免疫抑制剂Taltz,以及潜在重磅药物如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Kisunla和湿疹治疗药Ebglyss [8] - 通过收购持续扩充管线:5月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SiteOne Therapeutics(开发非阿片类口服止痛药),6月以约13亿美元现金收购Verve Therapeutics(开发心血管疾病基因编辑药物) [9][10] 估值与财务前景 - 礼来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5%至12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9%至30亿美元,这种增速在同等规模药企中极为罕见 [12] - 尽管短期股价波动(因业绩指引不及预期),但公司在减肥、糖尿病等领域的布局有望在未来五年带来持续的临床和监管成功,支撑其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 [13]
1 Underrated Reason to Buy This Market-Beating Stock
The Motley Fool· 2025-06-04 18:15
公司表现与市场地位 - 礼来公司(LLY)是过去十年表现最佳的医疗保健巨头之一,尤其在糖尿病和减肥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与诺和诺德并列为该领域两大领导者[1] - 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5%至127.3亿美元,其中抗癌药物Verzenio销售额达12亿美元(同比+10%),免疫抑制剂Taltz收入7.62亿美元(同比+26%)[6][7] - 非糖尿病/肥胖药物贡献了总收入的28%,显示业务多元化优于竞争对手诺和诺德(后者90%收入依赖糖尿病/肥胖药物)[6][7] 战略收购与管线拓展 - 5月27日宣布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SiteOne Therapeutics,获得中期临床阶段非阿片类口服止痛药STC-004,瞄准新兴慢性疼痛治疗市场[4] - 管线包含11个肥胖症候选药物,其中口服GLP-1疗法orforglipron已完成3期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药物Kisunla、肿瘤药Jaypirca等非核心领域产品也在推进中[8][10] - 基因治疗领域布局包括遗传性耳聋疗法,肿瘤学管线拥有数十个项目[8] 核心增长动力 - 减肥药物Mounjaro第一季度收入38亿美元(同比+113%),Zepbound销售额23亿美元(同比+347%),GLP-1类药物预计至少到2030年前保持高速增长[9] - 管理层预计GLP-1市场将持续扩张,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性将维持竞争优势[10] - 尽管面临竞争加剧,公司在肿瘤、免疫学等领域的多元化布局构成长期投资价值[11]
LLY's Q1 Earnings Miss, Mounjaro & Zepbound Drive Sales, Stock Down
ZACKS· 2025-05-02 00:55
文章核心观点 - 礼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有喜有忧,盈利未达预期但销售额超预期,关键药物销售表现不一,公司下调盈利指引但维持销售预期,股价受盈利未达预期和指引下调影响下跌,同时面临竞争和潜在关税风险 [13][14] 财务业绩 盈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34美元,未达预期的3.52美元,同比增长29%,调整后盈利包含每股1.72美元的在研研发费用 [1] 营收情况 - 营收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超预期的126.2亿美元,受畅销药销售和一次性付款推动 [2] 各药物销售情况 - 糖尿病药物Mounjaro销售额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超预期 [3] - 减肥药Zepbound销售额23.1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受需求增加推动,超预期 [4] - Trulicity营收11亿美元,同比下降25%,符合预期 [6] - Jardiance销售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48%,含一次性付款,美国营收下降16%,远超预期 [7] - Taltz销售额7.619亿美元,同比增长30%,超预期 [7] - Verzenio销售额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未达预期 [8] - Emgality营收1.246亿美元,同比下降45%;Olumiant销售额2.287亿美元,同比增长5% [9] - Jaypirca销售额9200万美元,同比增长84%;Omvoh和Ebglyss销售额分别为3720万美元和6020万美元 [9] - 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Kisunla第一季度销售额2150万美元,高于上季度 [10] 业绩指引 - 公司维持2025年销售指引,营收预计在580亿至610亿美元,同比增长32% [11] - 每股收益指引从22.50至24.00美元下调至20.78至22.28美元 [12] 股价表现 - 尽管销售表现超预期,但因盈利未达预期和盈利指引下调,盘前交易中股价下跌近5% [14]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6.7%,行业上涨3.5% [14] 市场竞争 - 礼来的替尔泊肽药物面临诺和诺德GLP药物司美格鲁肽的激烈竞争 [5] - 礼来和诺和诺德分别凭借Zepbound和Wegovy主导肥胖市场,礼来正广泛投资肥胖领域并开展临床研发 [16] 潜在风险 - 特朗普政府可能对药品进口加征关税,虽首轮豁免但后续可能成为目标,或影响全球供应链和增加生产成本 [20] - 大型药企已估算现有关税成本,但未估算未来可能加征25%关税的影响,部分药企称可应对 [19][21] 公司评级 - 礼来目前Zacks排名为3(持有) [22]
Oruka Therapeutics Announces Preclinical Data for ORKA-002 at the 2025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nual Meeting
Newsfilter· 2025-03-07 21:30
文章核心观点 - Oruka Therapeutics公布ORKA - 002新临床前数据,其半衰期长、效力与bimekizumab相当,有望成为IL - 17类领先疗法 [1][2][3] 关于ORKA - 002 - ORKA - 002是靶向IL - 17A/F的新型皮下注射半衰期延长单克隆抗体 [3] - 对IL - 17A和IL - 17F双重抑制比单独抑制IL - 17A在银屑病等适应症中疗效更优 [3] - 其他疗法多采用每月维持给药,ORKA - 002在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中有望每年给药2 - 3次 [3] - ORKA - 002非人灵长类动物半衰期超30天,是bimekizumab的三倍多,人体半衰期约50天可每四个月给药一次,约75天可每年给药两次 [6] - ORKA - 002与bimekizumab结合表位和亲和力相似,体外试验效力相当,结合IL - 17A和IL - 17F的皮摩尔亲和力相当 [6] - 首次给ORKA - 002受试者用药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 [1] 关于Oruka Therapeutics - 公司开发新型生物制剂,旨在为慢性皮肤病治疗设定新标准 [4] - 公司使命是让慢性皮肤病患者高比例完全清除疾病,且每年给药1 - 2次 [4] - 公司推进由Paragon Therapeutics设计的专有抗体组合,针对斑块银屑病等疾病核心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