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再加持无人车领域,九识智能完成1亿美元B4轮融资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20:08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九识智能近日完成1亿美元B4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等新老股东跟投 [2] - 截至B4轮,公司B轮融资总额已达4亿美元 [2] - 新注入资金将用于加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供应链自主可控、全球市场拓展及客户服务提升 [2] 公司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三大系列:Z系列(2023年5月首发,L4 RoboVan量产车型,全场景兼容)、E系列(2025年5月推出,面向快递物流轻抛货场景,E6车型定价1.98万元)、L系列(2025年8月推出,载重1.8吨以上,主攻重货运输) [3][4] - RoboVan整车销售市占率已超过76% [4] - 2025年9月实现累计交付运营无人车超10000台,安全行驶总里程超5000万公里 [4] - 通过“AI Driver订阅模式”,称可帮助客户平均降低运营成本66% [4] 行业竞争格局与价格战 - 2025年被视为无人配送赛道“万元价格战”元年,菜鸟GT-Lite裸车价降至1.68万元,新石器推出“零首付、FSD终身免费”方案 [6] - 资本加速向头部集中,2025年以来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白犀牛获得顺丰领投的2亿元B轮融资 [6] - 业内认为单纯价格战是低维度竞争,胜利终局将属于生态构建者 [6] - 头部玩家路径出现分化:白犀牛与顺丰深度绑定转向车规级产品,新石器与深圳巴士集团合作 [7] 公司发展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优势在于通过市场验证的产品快速获得规模与数据,形成“用户飞轮”,海量数据反哺算法和产品迭代 [7] - 公司战略是从技术服务商转型为智慧城市运力生态构建者,已于今年8月推出ADS中心计划,让客户按需下单运力服务 [7] - 行业共识是当全国无人物流车超过3万台时,将迎来决定性转折点 [6] - 未来竞争关键是将无人车更无缝地融入城市复杂肌理中 [7]
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21:12
上市计划与募资用途 - 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全球品牌及产品营销以加速国际化扩张、强化研发能力及产品组合扩展、以及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消费级、车规级、工程级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长焦、短焦和创新投影仪三大板块 [2] -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线下销售点位超6000家,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台 [5] -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投影行业销量第一,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国内营收冠军,2024年在中国中高端投影仪市场以营收计市场份额达30.2% [5] 技术优势与产品拓展 - 公司在光机自研、Eagle Eye鹰眼计算光学及GMUI交互体验领域构筑了差异化优势 [7] - 车规投影业务已实现量产交付,客户包括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等主机厂 [7] - 2025年9月推出工程级投影产品T10系列,亮度最高达6400CVIA流明,支持4K超高清画质 [7] - 通过GMUI平台在中国市场提供影音内容与应用分发服务,在海外市场与游戏开发商、流媒体平台合作 [7]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42.2亿元连续两年下滑至2024年的34亿元,主要因消费级投影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及公司推出低价机型导致整体平均售价下降 [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轻微增长1.63%至16.23亿元,显示市场需求逐步回暖 [8] - 利润从2022年的5.01亿元大幅下滑至2023年的1.2亿元(同比下滑76%),2024年企稳于1.2亿元,2025年上半年利润回升至0.88亿元 [1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5%下降至2023年的29.8%和2024年的30.3%,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32.1% [10] 产品售价与市场竞争 - 公司长焦投影产品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3400元降至2024年的2700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2600元,反映出产品价格下行压力显著 [11] - 全球投影行业竞争格局清晰,但消费级市场涌入大量新玩家,叠加电视大屏化趋势冲击 [11] 供应链与成本结构 - 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36.8%,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3% [12] - 2025年上半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大幅提升至51.9%,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升至35%,主要因战略提前采购核心部件以应对潜在供应风险及车规产品备货需求 [1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维持在3.77亿元至3.81亿元之间,研发费率从2022年的8.9%提升至2024年的10.8% [1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率进一步升至12.2% [13] 行业增长前景 - 2024年全球投影市场规模按销量计达1701.2万台,按营收计达531.9亿元 [15] - 预计2024-2029年,全球投影仪销量与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0%和11.4%,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3130万台和912.3亿元 [15] - 消费级投影是核心增长极,2024年营收占比60.2%,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1.4% [18] - 车规投影作为新兴领域,2024年营收6亿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57.2% [18] - 工程级投影2024年营收206亿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8% [18] 未来战略布局 - 在消费级市场已构建覆盖入门级到高端的全价格段产品矩阵,并通过GMUI系统与内容生态建设向“硬件+服务”模式转型 [18] - 计划加大北美、东南亚等市场投入,并探索AI与投影技术的融合以开发创新产品 [19]
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688696.SH)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21:09
公司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极米科技于9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1] - 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全球品牌及产品营销以加速国际化扩张、强化研发能力及产品组合扩展、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三大方向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消费级、车规级、工程级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长焦、短焦和创新投影仪三大板块 [2] -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线下销售点位超6000家,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台 [5] -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投影行业销量第一,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国内营收冠军,2024年在中国中高端投影仪市场以营收计市场份额达30.2% [5] 技术优势与产品拓展 - 公司在光机自研、Eagle Eye鹰眼计算光学及GMUI交互体验领域构筑了差异化优势 [7] - 车规投影业务已实现量产交付,并被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等主机厂应用于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 [7] - 工程级投影产品T10系列于2025年9月推出,亮度最高可达6400CVIA流明,支持4K超高清画质 [7] - 通过GMUI平台在中国市场提供影音内容与应用分发服务,在海外市场与游戏开发商、流媒体平台合作 [7] 财务表现分析 - 营收从2022年的42.2亿元连续两年下滑至2024年的34亿元,主要因消费级投影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及公司推出低价机型导致整体平均售价下降 [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轻微增长1.63%至16.23亿元,显示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但较2022年同期的20.36亿元仍有差距 [8] - 利润从2022年的5.01亿元大幅下滑至2023年的1.2亿元(同比下滑76%),2024年企稳于1.2亿元,2025年上半年利润回升至0.88亿元 [11]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5%波动至2024年的30.3%,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32.1% [11] 产品价格与市场竞争 - 公司长焦投影产品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3400元降至2024年的2700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2600元 [11] - 全球投影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级市场涌入大量新玩家,同时面临电视大屏化趋势的冲击 [11] 供应链与成本结构 - 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36.8%,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3% [12] - 2025年上半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大幅提升至51.9%,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升至35%,主要因战略提前采购核心部件以应对潜在供应风险及车规产品备货需求 [1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维持在3.6-3.8亿元,研发费率从8.9%提升至2024年的10.8% [1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率进一步升至12.2% [13] 行业增长前景 - 2024年全球投影市场规模按销量计达1701.2万台,按营收计达531.9亿元 [15] - 预计2024-2029年,全球投影仪销量与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0%和11.4%,到2029年销量将突破3130万台,营收将达912.3亿元 [15] 细分市场机遇 - 消费级投影2024年营收占比60.2%,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11.4% [18] - 车规投影2024年营收6亿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57.2% [18] - 工程级投影2024年营收206亿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8% [18] 公司未来战略 - 在消费级市场已构建覆盖入门级到高端的全价格段产品矩阵,并通过GMUI系统提升用户粘性,向“硬件+服务”模式转型 [18] - 计划加大北美、东南亚等市场投入,并探索AI与投影技术的融合,开发如AI眼镜等创新产品 [19]
业绩暴涨20倍后再冲港股,极米能靠出海翻盘吗|焦点分析
36氪· 2025-08-29 11: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6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866.22万元,同比增速达2062.33% [1] - 2024年境内营业收入22.29亿元,同比下降14.8% [8] - 2024年境内毛利率23.88%,同比下降2.91个百分点 [8]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20年6%提升至2024年33% [2] - 2024年境外市场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18.94% [2] - 境外毛利率达45.44%,显著高于国内水平 [2] - 海外高端旗舰产品AladinX2 plus在日本售价超1000美元 [3] - 已进入欧美日主流线下零售渠道,并布局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3] 产品战略调整 - 推出定价2000元左右的Play 6与Play 6e入门级DLP产品 [7] - H系列新品H6发售价下调至4200元 [7] - RS系列均价降至7500元(覆盖6款机型) [7] - Z系列与Play系列均价稳定在1500-2000元区间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投影设备线上渠道出货量占比74.5% [5] - 国内1000元以下价格段销量占比达54.0%,较2023年增长4.3% [7] - 北美2024年投影出货量630万台,同比增长12.6% [3] - 海外亚马逊平台热销产品集中于100美元以下及100-500美元区间 [3] 技术路线演变 - DLP路线因"彩虹效应"与低对比度问题市占率大幅下降 [6] - LCD路线凭借成熟产业链与极低成本成为大众市场首选 [6] - 国内500元以下尝鲜价格段和5000元以上高端段份额同步提升 [7] 新业务布局 - 车载投影业务已获得8个定点项目,涵盖智能座舱与智能大灯领域 [9] - 与国内外知名汽车产业链企业合作,组建专用生产线 [9] - 2025年车载投影市场规模预计约14.1亿元 [10] - 当前搭载车内娱乐投影系统的车型年销售量不足20万辆 [10] 资本运作计划 - 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 - 上市目的为推进国际化战略及提升国际品牌竞争力 [1]
极米科技20250627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投影行业 公司:极米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毛利率情况 - 国内市场整体毛利率约 30%,海外市场近期接近 45%,家用产品线中入门级 Play 系列和 Z 系列国内毛利率接近 30%,中高端 RS20 Ultra 达 35%-40%,5000 元左右 RS20 入门系列不到 30% [2][3][4]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 TI DLP 芯片价格下降 40%,光机结构方案设计迭代和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如入门级 Play 系列毛利率从约 10%提升,国内 K6 系列达 30%左右 [2][5] 市场增长情况 - 国内市场需求承压但利润端好转、规模稳定,海外市场持续增长,欧洲市场去年收入 6 亿人民币、增速超 40%,美国市场收入近 2 亿人民币、增速相近,日本市场因渠道调整拖累整体增长,海外市场增速 20%以上 [2][6] 业务进展及目标 - 车载业务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大灯,已与华为智选车合作落地,预计今年贡献 3 - 4 亿人民币收入,投入期后年收入达 10 亿左右实现稳定盈利,后年毛利率达 20%、净利率达 10%左右 [2][7] - 商用投影业务 6 月底量产、7 月出货,目标占据国内 100 亿人民币商用市场 10% - 20%份额,前期两款商用 SKU 预计今年实现数千万收入,毛利率 40% - 50%,规模化后稳态净利率 15% - 20% [2][8][9] 产品研发及技术进展 - 与海思合作研发 LCOS 解决方案,预计第四季度量产,TI 0.39 英寸 4K DLP 芯片预计第三季度发布,公司有望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出搭载该芯片产品 [3][10][12] 市场策略及渠道拓展 - 国家家电补贴政策暂停对销量影响有限、主要影响产品结构,公司销售表现相对较好 [10] - 与此前代理外资品牌的渠道商合作商用业务,提供更高毛利激励代理经销商 [8] - 北美市场产品进入 Best Buy、山姆和沃尔玛等线下渠道,欧洲市场在主要渠道进展顺利,未来有望深入合作 [19][20] 成本优化及盈利规划 - 光机成本因光源利用效率提升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25][26] - 车载业务计划通过幕布降本方案减少亏损,目标年底幕布成本从 1400 元降至 900 元使套装毛利率达 10%以上,明年规模扩大后盈亏平衡,后年 10 亿营收时稳定盈利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宜宾工厂规划产能 300 万台,目前年利用率 100 多万台,计划拓展光机和整机生产业务,与当贝合作,预计未来终端品牌收入维持 30 多亿,中游业务贡献相近利润 [3][24] - 出口北美市场关税 37.5%,越南工厂预计第三或第四季度投产,承接海外产品产能支持出口 [3][18] - 去年单片机产品在投影行业占 60% - 70%市场份额,去年第四季度占比压缩至 50%左右,今年受补贴政策影响,DLP 产品预计受益,单片机市场份额可能压缩 [22][23] - 公司今年计划分红,过去通常维持约 50%分红比例,去年未分红因业务拓展,今年家用业务利润回升具备分红基础 [30] - Play 系列和 Z 系列合计销量占比 60%以上,Play 系列占 30%多,Z 系列接近 30%,H 系列老产品、RS 系列销量占比约 10%,阿拉丁和激光电视等创新产品有一定销量但占比小 [29] - 公司在光机和整机领域与当贝合作,今年业务收入增加,第四季度合作更全面,当贝未来全系列产品将由公司供货,但收入取决于当贝品牌销量,收购当贝和坚果短期内难实现,公司倾向产业链合作模式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