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i0
icon
搜索文档
开箱子,叠毛巾!从零把pi0部署到你的机械臂上吧!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1-18 11:38
支持pi0部署了~ 最近刚把pi0任务打通,代码也会对客户正式开源,助力大家加速具身科研落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下 ~ 面向具身科研领域打造的轻量级高性价比机械臂 还在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硬件选择发愁吗? 太贵的机械臂买不起,太便宜的又难用、难上手? 别担心,Imeta-Y1 来了——这是一款专为新手和科研初学者设计的轻量级高性价比机械臂。 无论你是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刚踏入机器人领域的开发者,Imeta-Y1 都能帮你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 算法验证与项目开发。 对小白尤其友好的是: ✅ 提供全流程开源工具链+代码示例,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一气呵成; ✅ 支持 Python / C++ 双语言接口,无论你擅长哪种语言都能快速上手; ✅ 兼容 ROS1 / ROS2,并提供 URDF 模型,仿真与真机无缝切换; ✅ 24小时快速售后响应,遇到问题不卡壳,学习路上有保障! 该机械臂融合高精度运动控制、低功耗设计与开放软硬件架构,支持从仿真到真机的无缝联调,并提供全 流程开源SDK与工具链,助力用户快速实现算法验证、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与部署应用。 | 重量 | 631g | | --- | --- | | 尺寸 | ...
开箱子,叠毛巾!从零把pi0部署到你的机械臂上吧!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1-14 12:00
产品定位与核心价值 - 公司推出一款名为Imeta-Y1的轻量级高性价比机械臂,专为具身智能科研领域的新手和初学者设计 [2][3] - 该产品旨在帮助用户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算法验证与项目开发,目标客户包括学生、教育工作者和机器人领域开发者 [3] - 产品定位为解决具身智能领域硬件选择难题,平衡价格与易用性 [3] 核心产品优势 - 提供全流程开源工具链和代码示例,覆盖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的全部环节,对新手友好 [4][17] - 支持Python和C++双语言接口,兼容ROS1和ROS2,并提供URDF模型,实现仿真与真机的无缝切换 [4][18][19] - 提供24小时快速售后响应,确保用户学习过程顺畅 [4] - 产品融合高精度运动控制、低功耗设计与开放软硬件架构,支持从仿真到真机的无缝联调 [6] - 紧凑型结构与模块化接口适用于嵌入式AI与机器人学习平台的开发 [7] - 后期将陆续升级更新VLA、VA相关源码,新老客户均可享受升级 [19] 机械臂核心性能参数 - 本体重量为4.2公斤,额定负载为3公斤,具备6个自由度 [9][19] - 工作半径为612.5毫米,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1毫米 [9][19] - 供电电压为24V,控制器为PC,材质采用铝合金 [9][19] - 通讯方式为CAN,控制方式支持轨迹跟踪、示教和API [9][19] - 关节运动最大速度范围为180°/s至220°/s [9][19] 技术生态与工具链支持 - 提供完整的开源软件开发工具包,包含驱动程序、API接口、示例代码与文档 [26] - 支持视觉、力控等多模态数据融合,兼容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框架,实现端到端的智能算法落地 [17][32] - 目前已开源适配的算法包括lerobot和ACT,未来将逐步适配并开源robotwin、pi0等模型 [46] - 产品适配的相机包括realsensor D435系列和奥比中光DCW2 [46] 硬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 机械臂通过严格的硬件测试流程,包括精度校准、耐久性、负载性能与稳定性验证 [35] - 非人为损坏情况下提供半年质保,交付周期为1-2周 [44][45]
字节跳动一机器人团队研究员因泄密被开除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6:24
事件概述 - 字节跳动Seed研究员任某某因泄露公司机密被开除 [2] - 该员工深度参与了公司机器人操作大模型GR-3的研发工作 [2] 涉事技术详情 - GR-3模型于2024年7月发布,是一款具身智能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2] - 该模型能通过极少量人类轨迹数据进行高效微调,实现对新场景快速低成本的适应 [2] - 据该员工评估,现有具身智能模型的智能水平约相当于人类1-2岁,在观察理解世界及进行精细复杂操作方面仍有很大技术空缺 [2] 公司内部管理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成立于2023年,研究方向涵盖大语言模型、语音、视觉、世界模型、基础架构、AI Infra及下一代AI交互 [2] - 字节跳动在2024年第二季度辞退100名员工,其中10名员工因违规参与外部付费访谈、违反信息安全制度而受到处罚 [3] - 公司提醒员工拒绝外部咨询公司以专家访谈等名义发起的有偿邀约,以保护公司保密信息 [3] 行业背景 - 互联网公司因泄密开除员工的现象并不鲜见,例如原小米集团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于2024年9月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被开除 [3] - 涉事员工在加入字节跳动前,曾在协作机器人公司珞石科技担任系统工程师,后于小米机器人实验室从事机械臂相关工作 [3]
从零把pi0部署到你的机械臂上吧!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1-12 08:03
面向具身科研领域打造的轻量级高性价比机械臂 还在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硬件选择发愁吗? 支持pi0部署了~ 最近刚把pi0任务打通,代码也会对客户正式开源,助力大家加速具身科研落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下 ~ 太贵的机械臂买不起,太便宜的又难用、难上手? 别担心,Imeta-Y1 来了——这是一款专为新手和科研初学者设计的轻量级高性价比机械臂。 无论你是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刚踏入机器人领域的开发者,Imeta-Y1 都能帮你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 算法验证与项目开发。 对小白尤其友好的是: ✅ 提供全流程开源工具链+代码示例,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一气呵成; ✅ 支持 Python / C++ 双语言接口,无论你擅长哪种语言都能快速上手; ✅ 兼容 ROS1 / ROS2,并提供 URDF 模型,仿真与真机无缝切换; ✅ 24小时快速售后响应,遇到问题不卡壳,学习路上有保障! 该机械臂融合高精度运动控制、低功耗设计与开放软硬件架构,支持从仿真到真机的无缝联调,并提供全 流程开源SDK与工具链,助力用户快速实现算法验证、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与部署应用。 其紧凑型结构与模块化接口,尤其适用于嵌入式AI与机器人学习平台的开发 ...
没有导师指导,最快多久可以产出一篇具身领域相关论文?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28 15:00
那么VLA是什么? 最近有同学后台留言,刚开学导师跨行做具身,让自己先去摸索下,最好能产出论文和项目。没有基础最 快能多久出论文? 针对跨行或者新入门的同学,我们一直建议先把基础打好。然后找一些研究价值比较大的领域突破。特别 是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数据基础的领域,如果完全不成熟,没有人同行后期科研的难度很大。 从今年各个机器人与AI顶会来看,VLA及其相关衍生方向,占据了近一半的具身产出。特别是长程操作、 泛化、少样本、VLA+RL、人形相关。如果有同学不知道怎么选择方向,可以多关注这个领域!具身智能 之心最近也出品了一套1v6的科研辅导论文课程,也欢迎关注报名。 从产业角度看,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Unitree、智元、星海图、银河通用、逐际动力 等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华为、京东、腾讯等科技巨头也积极布局,与国外Tesla、Figure AI等公司正 在一起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很多同学后台留言,咨询VLA相关的论文辅导,希望能够快速入门或转型。VLA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还 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确实是发论文的好方向。但相关体系过于庞大,路线、仿真框架较多,如何写稿、 投稿也都是技巧。具身智 ...
VLA的论文占据具身方向的近一半......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8 12:00
VLA技术发展现状 - VLA及其相关衍生方向占据近一半的具身产出 包括长程操作 泛化 少样本 VLA+RL 人形相关等领域[1] - VLA打破传统单任务局限 使机器人能在多样化场景中自主决策 灵活应对未见过环境 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物流和家庭服务等领域[1] - 推动多个前沿项目发展 包括pi0 RT-2 OpenVLA QUAR-VLA和HumanVLA 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合作[1] - 适应多种机器人平台 包括机械臂 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为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广泛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1] 产业生态布局 - 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Unitree 智元 星海图 银河通用 逐际动力等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3] - 科技巨头积极布局 包括华为 京东 腾讯等国内企业与国外Tesla Figure AI等公司共同推动领域发展[3] 科研培训体系 - 课程聚焦智能体通过感知-认知-行动循环与物理世界交互 详细剖析VLA范式技术演进[7] - 涵盖从早期抓取位姿检测到行为克隆 再到近期Diffusion Policy和多模态基础模型的技术发展路径[7] - 深入分析具身智能核心挑战 包括跨域泛化 长期规划与世界模型构建[8] - 研究如何将大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结合 实现从高级任务描述到低级运动规划的有效转换[8] - 探讨PaLM-E RT-X等模型通过多模态预训练和微调策略增强机器人开放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8] - 关注前沿发展方向 包括多模态感知融合 触觉反馈整合 基于物理的推理以及社会互动能力[8] 课程特色与产出 - 培养独立学术研究能力 系统性梳理隐式端到端 显式端到端 分层端到端三大VLA模型体系[9] - 提供从理论到实践全链路培养 包含仿真环境搭建 实验设计与论文撰写全过程指导[10] - 传授学术研究方法论 包括论文写作 文献阅读 创新点提炼等研究者必备技能[10] - 分析领域研究热点与未解决难点 包括长期记忆 VLA+RL原子技能库构建 动作解码问题 多模态思维链等前沿方向[13] - 通过个性化研究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研究idea并完成初步实验 掌握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10][13] - 课程最终产出包括论文初稿 并使学生全面掌握具身智能VLA模型理论基础与技术演进路径[14] 技术要求 - 推理要求4090以上算力 训练算力建议4卡4090(可租借)[15] - 需要一定pytorch和python基础 能够自行修改代码[15]
卷VLA,提供一些参考方向......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5 18:00
VLA模型技术价值 - VLA模型整合视觉信息、语言指令和行动决策,显著提升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1] - 该范式打破单任务训练局限,推动机器人向通用化、场景泛化方向发展 [1] - 能够实现从视觉输入和语言指令到机器人动作的端到端映射,应用于复杂任务规划和执行 [8] 产业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和家庭服务等领域,支持机械臂、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平台 [3] - 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Unitree、智元、星海图、银河通用、逐际动力等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 [5] - 华为、京东、腾讯等科技巨头与Tesla、Figure AI等国际公司共同推动领域发展 [5] 前沿研究项目 - 推动多个前沿项目发展包括pi0、RT-2、OpenVLA、QUAR-VLA和HumanVLA [3] - RT-2、OpenVLA和PI0等模型实现从视觉输入和语言指令到动作的端到端映射 [8] - PaLM-E、RT-X等模型通过多模态预训练和微调策略增强机器人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 [9] 技术演进路径 - 技术演进涵盖从早期抓取位姿检测到行为克隆,再到近期Diffusion Policy和多模态基础模型 [8] - 关注多模态感知融合、触觉反馈整合、基于物理的推理以及社会互动能力等前沿发展方向 [9] - 研究如何将大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结合,实现高级任务描述到低级运动规划的转换 [9] 核心研究挑战 - 面临跨域泛化、长期规划与世界模型构建等核心挑战 [9] - 未解决难点包括长期记忆、VLA+RL原子技能库构建、动作解码问题、多模态思维链等多个前沿方向 [15] - 突破"看得见但摸不着"、"只关注当下不能预测未来"等局限性,向通用机器人智能迈进 [9]
当老师给我指了VLA作为研究方向后......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0 19:00
VLA技术范式与行业地位 - VLA是具身智能领域新范式 直接从语言指令和视觉信号生成机器人可执行动作 打破传统单任务训练局限 推动机器人向更通用和场景泛化方向发展[1] - VLA将视觉信息 语言指令和行动决策有效整合 显著提升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具有重要性[1] - VLA模型已成为研究热点 推动多个前沿项目发展 包括pi0 RT-2 OpenVLA QUAR-VLA和HumanVLA 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合作[3] VLA应用场景与平台适应性 - VLA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物流和家庭服务等领域 使机器人能在多样化场景中自主决策 灵活应对未见过的环境[3] - VLA模型适应性体现在可应用于机械臂 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平台 为各类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广泛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3] - VLA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关键驱动力[3]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格局 - 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Unitree 智元 星海图 银河通用 逐际动力等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5] - 华为 京东 腾讯等科技巨头积极布局 与国外Tesla Figure AI等公司共同推动领域发展[5] VLA技术演进与核心挑战 - VLA范式技术演进包括从早期抓取位姿检测到行为克隆 再到近期Diffusion Policy和多模态基础模型[8] - 前沿模型如RT-2 OpenVLA和PI0实现从视觉输入和语言指令到机器人动作的端到端映射 应用于复杂任务规划和执行[8] - 具身智能面临核心挑战包括跨域泛化 长期规划与世界模型构建 需将大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结合[9] - PaLM-E RT-X等模型通过多模态预训练和微调策略 增强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中的适应性和鲁棒性[9] 前沿研究方向与突破重点 - 具身智能前沿发展方向包括多模态感知融合 触觉反馈整合 基于物理的推理以及社会互动能力[9] - 研究目标包括突破"看得见但摸不着" "只关注当下不能预测未来"等局限性 向真正通用机器人智能迈进[9] - 未解决难点包括长期记忆 VLA+RL原子技能库构建 动作解码问题 多模态思维链等多个前沿方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