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20250110
2025-01-12 18: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黄金珠宝行业,尤其是中式高端珠宝[2][14] - 公司:老铺黄金[1][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古法黄金增速**:古法黄金相较于普通黄金和硬金有更高的增速,过去几年增速超过50%,未来几年预期增速为20%以上[2] 2. **一口价表现**:金价上涨时,一口价产品的表现较好,尤其是在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中表现突出[2] 3. **金价波动影响**:金价上涨阶段对销售有利,但金价回调或持续回调会对估值产生压力[3] 4. **估值与业绩预期**:公司在解禁前的估值为18倍左右,25年业绩预期乐观为50%,保守为40%[4][5] 5. **开店策略**:公司开店较为克制,每年开店增速为15%-20%,24年开了6家门店,同时优化了5家门店[5][7] 6. **门店优化**:公司对老店的经营维护积极,部分门店面积翻倍或位置优化,如天津万象城门店从非一层位置调整到一层,销售翻倍[7][8] 7. **渠道反馈**:蔡胜层和SKT是公司重要渠道,分别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和20%-30%,代购渠道在23年销售额中占比显著,前十大代购占2亿销售额[9][10] 8. **销售节点**:三月和九月是重要的销售节点,尤其是涨价前一个月,销售额占代购体量的50%以上[11] 9. **品牌竞争**:老铺黄金与四大国际珠宝品牌及周大福、周生生等中高端品牌存在竞争,但老铺黄金的体系化打法较强[12][13] 10. **区域差异**:南北方对中式高端珠宝的喜好度不同,西安对老铺黄金的认可度较高,成都则相对较低[14][15] 11. **SKT与万象系对比**:SKT的客户群与四大国际珠宝品牌重叠度较高,而万象系与周大福、周生生重叠度较高[15][16] 12. **营销活动**:老铺黄金参与SKT的营销活动较为积极,折扣力度较大,但对业绩增长有积极影响[18][19] 13. **新客户占比**:老铺黄金7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新客户,累计会员数到23年底为27万[21] 14. **未来开店空间**:公司认为国内开店空间上限为60家,未来可能考虑更多有众生氛围的商场[23][24] 其他重要内容 1. **金价波动参考**:11月份的金价波动时间周期较短,数据参考性有限,需后续补充数据[3] 2. **估值合理性**:当前估值25倍左右,市场对25年业绩增速预期较高,但需关注金价波动和统建数据[6][8] 3. **员工持股解禁**:员工持股平台可能在6月份解禁,需关注解禁后的减持情况[26] 4. **未来展望**:公司可能在三四月份给出全年业绩指引,重点关注三四月份和六月份的时间节点[25][26] 数据与单位 - 古法黄金增速:过去几年50%以上,未来几年20%以上[2] - 估值:解禁前18倍左右,25年业绩预期乐观50%,保守40%[4][5] - 开店增速:每年15%-20%[5] - 代购销售额:23年前十大代购占2亿销售额[9] - 累计会员数:23年底27万[21] - 国内开店空间上限:60家[23]
TCL电子20250110
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2025-01-12 18: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家电行业,特别是彩电和面板行业[1][2] - 公司:海电行业、美帝、凯尔德、小米、T12、三星、RT等[2][4][13][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技术迭代与周期分析** - 彩电行业分为大周期、中周期、短周期,大周期涉及技术迭代(如CRT到LCD再到未来可能的背光实验室)[1] - 中周期反映竞争格局变化,如2030年弱势产品的竞争格局变化[2] - 短周期受面板价格波动影响,面板价格波动对彩电行业影响显著[4][5] 2.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彩电产业链分散,上游是面板厂,中游是广场,下游是渠道和分销市场[2] - 白电企业(如美帝)通过全产业链优势实现上下游整合,彩电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2][4] 3. **面板价格与利润率** - 面板价格波动大,影响彩电行业成本(面板成本占70%以上)[4] - 面板价格反映短周期变化,但长期来看面板价格呈上升趋势[5] - 利润率上升趋势明显,未来利润率有望继续上升,带动股价上涨[6] 4. **全球市场与渠道** - 中国面板厂具有后发优势,韩国企业被迫退出面板市场,加大对中国面板厂的采购[9] - 北美市场渠道固化,中国品牌需突破渠道限制[14][15] - 欧洲市场以局在视为主,渠道扩展逻辑明显[16] - 新兴市场(如新疆市场)存在产业迭代和品牌营销机会[18] 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小米和T12在迷你LINE产品上竞争激烈,T12产品策略激进[13] - 三星和RT在新兴市场通过压缩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市场扩展[19] 6. **未来趋势与投资机会** - 彩电行业利润率持续上升,带动估值提升,股价有望上涨[6][20] - 全球市场渠道扩展和产品迭代是未来增长的关键[20]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2年1月,迷你LAB产品销量生存率可参照9-12月的数据[12] - 2024年第一季度,无依赖线上销量增长2-4个百分点[12] - 中国面板厂的尺寸段为6寸,美国为60寸以上[19] - **行业挑战** - 美国市场渠道固化,中国品牌需突破渠道限制[14][15] - 新兴市场竞争激烈,需通过品牌营销和产业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18] 总结 - 彩电行业处于技术迭代和竞争格局变化的关键时期,面板价格波动对行业影响显著 - 中国面板厂具有后发优势,全球市场渠道扩展和产品迭代是未来增长的关键 - 利润率上升趋势明显,未来有望带动股价上涨,投资者可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第四范式20250108
2025-01-10 13:59
行业与公司 - 公司:第四范式 - 行业:AI行业,专注于企业级AI服务平台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业务战略**:公司未来业务战略重点在于核心产品Central AI平台,围绕该平台有两块业务:解决方案和AIC服务[2] - **行业深耕**:公司将继续深耕能源、电力、轨道交通、金融运营商等优势板块,同时探索工业制造等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的行业[3] - **平台产品**:公司平台产品是一个标准化的建模平台,开发者可以在上面开发不同的模型,包括行业大模型[5] - **企业服务**:公司专注于企业级AI服务平台,提供中间件软件,客户可以根据需求构建AI模型[7] - **客户需求**:公司根据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生产经营效率[11][12] - **生态合作**:公司通过与垂类行业合作伙伴合作,覆盖更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AI应用落地服务[13][14] - **未来规划**:公司计划在2025年保持稳定的收入增长,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包括海外业务[21][23] 其他重要内容 - **客户忠诚度**:公司在灯塔客户群体中的留存率高达90%以上,每年课单价增长15%[25] - **毛利率**:公司平台和产品类收入占公司收入的67%以上,毛利率相对固定,软件产品毛利率较高[27] - **盈利能力**:公司希望在2025年实现盈利,收窄亏损,提升整体财务表现[29] - **竞争分析**:公司与美国大数据公司有本质区别,专注于AI技术,服务国内客户,提供针对性的场景大模型[30][31] 数据与百分比 - 公司平台和产品类收入占公司收入的67%以上[27] - 灯塔客户留存率高达90%以上,每年课单价增长15%[25]
毛戈平20250108
2025-01-10 13:5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化妆品行业,特别是高端美妆品牌[1][3] - 公司:毛哥平(Mao Geping),国内唯一的高端美妆品牌[3][9]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品牌成长路径** - 毛哥平通过长期品牌建设,逐步释放势能,2018年前体量较小,但通过坚守品牌,最终实现营收爆发[2] - 品牌定位高端,毛利率维持在85%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 2. **创始人背书与品牌力** - 创始人毛哥平是国内知名化妆师,品牌以其名字命名,具备强大的IP效应和流量基础[4][15] - 毛哥平通过光影美学理念,针对东方人面部特点设计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7] 3. **渠道与产品布局** - 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2024年上半年线上与线下收入占比五五开[7] - 彩妆与护肤收入占比六四开,彩妆占55%,护肤占41%,品类分布均衡[8] - 线下百货专柜数量超过400家,每年新增20-30家,单产逐年提升,2023年单产达430万元[16][26] 4.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 国内美妆市场2018-2023年护肤品复合增速8.4%,彩妆复合增速4.7%[10] - 彩妆人均消费仅为成熟国家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未来增长空间大[11] - 国货彩妆品牌份额从2012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31%,毛哥平是唯一能在高端市场与外资抗衡的国货品牌[14] 5. **产品研发与创新** - 产品研发周期较长(6-12个月),生命周期长,部分产品如高光膏、粉膏上市10-20年仍为畅销品[31] - 护肤品类近年增长迅速,2024年上半年彩妆增速44%,护肤增速35%[19] 6. **盈利能力与增长预期** - 线下专柜营业利润率30%以上,经济率约20%,复购率33%[27] - 线上盈利能力20%-25%,2024年线上渠道预计增长50%以上[29][30]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9亿、51亿、63亿,净利润分别为8.9亿、11.6亿、14.5亿,年均增长25%以上[33] 其他重要内容 - **化妆培训业务**:毛哥平在全国设有9所化妆培训学校,为品牌培养导购人员,增强品牌影响力[31][32] - **联名与文化结合**:与故宫推出“气韵东方”系列,将品牌与东方美学结合,提升品牌力[19] - **渠道模式差异化**:通过线下强服务导购模式提升转化率,赠送化妆或护肤服务增强用户粘性[24][25] 总结 毛哥平作为国内稀缺的高端美妆品牌,凭借创始人背书、差异化产品设计、全渠道布局及线下强服务模式,处于品牌爆发期。未来几年有望保持25%以上的快速增长,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33][34]
协鑫科技20250109
2025-01-10 00: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特别是硅料和硅片制造[1] - 公司:咸鱼科技(港股代码:3800),主要业务为光伏上游的硅料和硅片制造,旗下子公司协新光碟负责钙带矿业务[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从2021年开始全面转向颗粒硅生产,产能总计46万吨,包括内蒙古的22万吨和四川乐山的10万吨[2] - 颗粒硅技术具有连续生产和低电耗的优势,电耗仅为15度电,远低于行业平均的57度电[3][12] - 公司在颗粒硅技术上建立了先发优势,通过多年研发克服了杂质多等问题,目前金属杂质已控制在1ppb以下[4][5] 2. **成本与盈利** - 公司在硅料业务上保持成本领先,现金成本低于同行10元/千克,产能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7][8] - 颗粒硅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主流产品3-4元/千克,N型颗粒硅报价为38.8元/公斤(含税),税后约34元/公斤[9][10] - 公司目前处于不亏现金的状态,未来随着产品品质提升,价差有望进一步缩小[10][11] 3. **海外市场与产能布局** - 颗粒硅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具有高溢价,因其低电耗符合碳足迹要求[11][12] - 公司计划在中东布局颗粒硅产能,与穆巴达拉主权基金合作,规划产能约10万吨[14][15] - 海外布局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建设周期短,适合分散化布局[15] 4. **财务状况与行业展望** - 公司负债率从2021年的70%降至40%多,财务状况稳健[17] - 2024年行业自律政策利好龙头企业,公司有望率先走出周期,2025年盈利有望改善[19][23] - 预计2025年硅料需求为140-150万吨,行业产能出清将推动龙头企业盈利回升[21][2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配股和可转债融资,计划用于海外产能建设[17][18] - 光伏行业价格面已开始改善,预计节后需求加速回升,下游组件价格也将修复[24] - 建议投资者布局具有穿越周期能力的龙头企业[25]
小米AI基建-金山云
-· 2025-01-08 15:4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AI 基础设施、智能驾驶、IoT、手机 - 公司:小米、金山云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小米 AI 进展**:2023 年 11 月,小米成立基础平台部,推出第二代大模型,性能提升超过 45%,并应用于智能驾驶领域,接入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2][3] - **小米生态系统对 AI 的需求**:智能驾驶、IoT 和手机业务对 AI 需求强烈,智能驾驶领域 ASM 需求随交付量提升而增加,IoT 设备未来将大量接入大模型,手机或将采用端云协同模式[4] - **金山云 AI 收入**:2024 年前三季度 AI 收入达 10.5 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达 20%以上,主要来自小米关联交易及外部客户[3] - **金山云收入组合优化**:通过降低对 CDN 依赖,向小米体系靠拢,毛利率和 EBITDA 利润率显著提升,2024 年三季度 EBITDA 利润率接近 10%[3][6] - **金山云与小米关联交易**:预计 2025-2027 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将分别达到 23 亿、31 亿和 40 亿元[7] - **金山云客户群体**:涵盖小米、金山及外部客户,包括国内大部分头部大模型公司、AI 研究院、智能驾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8][9] - **金山云市场定位**:保持独立性和中立性,避免与外部客户直接竞争[10] - **金山云 2024 年收入表现**:二季度恢复个位数增长,三季度增速达 16%,全年有望实现 5%-10%的增长目标[11] - **AI 业务对金山云收入贡献**:AI 相关收入占总收入的 20%以上,智能驾驶领域占比超过 30%[12] - **小米 AI 发展对金山云的影响**:小米加大 AI 投资力度将为金山云带来更多机会[13] 其他重要内容 - **小米汽车交付量**:2023 年小米汽车交货量为 13 万多台,目标是 30 万台,并将推出新的 SUV 车型[4] - **金山云研发团队迁移**:30%以上研发人员已迁移至武汉,这一比例可能继续提高[6] - **金山云关联交易达成率**:预计 2025-2027 年来自小米的收入达成率可能高于过去三年[7] 数据与百分比变化 - **小米 AI 大模型性能提升**:第二代大模型性能提升超过 45%[2][3] - **金山云 AI 收入**:2024 年前三季度 AI 收入达 10.5 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达 20%以上[3] - **金山云 EBITDA 利润率**:2024 年三季度 EBITDA 利润率接近 10%[3][6] - **金山云与小米关联交易**:预计 2025-2027 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将分别达到 23 亿、31 亿和 40 亿元[7] - **金山云收入增速**:2024 年三季度收入增速达 16%[11] - **AI 业务占比**:金山云 AI 相关收入占总收入的 20%以上,智能驾驶领域占比超过 30%[12]
华润饮料20250106
2025-01-08 15:4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主要涉及包装水和饮料两大核心赛道,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布局[1] - 公司从1991年万科入驻,1996年剥离核心业务后成为华润旗下企业,1998年成为瓶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的主要发起和起草单位之一[2] - 公司通过“西进东扩北伐”战略,逐步实现全国化拓展,并在包装水市场占据领先地位[3] - 2018年至今,公司在产品和区域层面持续扩展,逐步从华南走向全国化,并在饮料领域推出多个自有品牌[4][5]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35亿,同比增长7%,主要依赖量增[8] - 包装水板块2023年销量增长6%,价格略有下滑,饮料板块销量增长46%,价格端低单位数增长[9] - 包装水占公司收入的92%,2023年达到125亿,饮料板块基数较小但增速较快[9] - 毛利率稳中有升,主要受益于量价提升和成本端红利[10] - 2021-2023年净利率提升幅度略高于毛利率,管理费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1] 市场格局与竞争 - 包装水市场呈现强者恒强格局,2023年前五大企业市占率接近60%,农夫山泉和华润分别占据24%和18.4%的市场份额[17] - 华润饮料在饮用水市场市占率33%,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18] - 公司通过品牌力和渠道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和市场集中度[18] 产品与品牌策略 - 公司主打“小绿瓶”包装水,传达健康和安全品牌形象,并在中大规格包装上持续扩展[19] - 饮料板块通过自有品牌布局,如“资本清润”和“假日”,2023年“资本清润”成为中国菊花茶饮料市场第一名[21][24] - 公司通过包装水终端网点拓展饮料销售,2023年包装水网点中饮料销售占比67%,较2021年提升16.5%[22] 渠道与产能布局 - 公司在全国化过程中逐步从渠道端转向生产端布局,2023年自有工厂产量占比32%,饮料板块广东区域自有产量占比80%[33] - 未来计划通过自有工厂优化产能,进一步提升产量和区域布局[33] - 公司通过经销模式拓展渠道,2023年经销数量超过1000家,覆盖全国市场[30] 未来展望 - 包装水板块未来将受益于中大规格包装的增长,饮料板块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抓手[34][36] - 预计2025年毛利率将提升至48%-49%,净利率保持稳定[37] - 公司未来收入和盈利弹性较大,具备明显的成本端优势[3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通过体育营销和赛事合作,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6][26] - 公司在无糖茶、能量饮料等细分赛道布局完善,未来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点[25][26] - 公司通过自有工厂和合作伙伴模式,优化产能布局,降低成本[32][33]
小米AI基建:金山云
AIRPO· 2025-01-08 13: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AI、智能驾驶、IoT、手机 - 公司:小米、金山云、DeepSeek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小米AI发展**:小米在AI领域有显著进展,特别是大模型的迭代和智能驾驶技术的提升[1][2] - 二代大模型相比一代,训练数据规模更大,功能提升幅度超过45%[1] - 智能驾驶、IoT和手机业务对AI有强烈需求[2] - 小米手机用户量已达1.2亿,IoT智能音箱国内出货量第一[4] - 小米汽车2023年交付目标为30万台,智能驾驶场景对算力需求大[4] - **金山云收入与利润率**:金山云收入结构优化,AI收入快速增长,利润率显著改善[5][6] - 2022年AI收入1.8亿,2023年一季度1.6亿,二季度3.3亿,三季度3.6亿[5] - 毛利率从2022年的个位数提升至16%-17%[6] - 研发团队30%迁移至武汉,未来比例可能进一步提升[7] - **金山云与小米的关系**:金山云与小米有紧密合作,小米是金山云的主要股东[8][9] - 金山云从金山软件分拆,小米持股过半[8] - 2022-2024年预计来自小米的收入分别为9亿、11亿、13亿和16亿[9] - **外部客户与独立性**:金山云服务外部客户,保持独立性和中立性[10][11] - 外部客户包括大模型公司,与小米无直接竞争关系[10] - 2023年三季度收入增速达16%,AI带动收入提速[11] 其他重要内容 - **AI收入占比**:AI收入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已达30%,行业占比20%[5] - **未来展望**:小米AI投入加大,金山云作为AI底座有较多机会[12] 总结 小米在AI、智能驾驶、IoT和手机领域有显著进展,金山云收入结构优化,AI收入快速增长,利润率显著改善,与小米有紧密合作,同时服务外部客户,保持独立性和中立性,未来在AI领域有较多机会[1][2][4][5][6][8][9][10][11][12]
和黄医药-剥离中药子公司
-· 2025-01-07 15:20
公司和行业内容总结 1. 公司和行业背景 - 和黄医药近期出售恒华药业部分股权,主要是基于当前企业估值吸引力及业务发展需求[2] - 恒华药业作为高质量资产,经过20多年的管理和运营,业务持续增长且企业健康[2] - 此次交易涉及上海和黄50%的权益中的45%出让给上药10%和金浦基金35%,总交易金额超过6.08亿美元,其中直接收益约4.77亿美元[3] - 未来三年,公司需确保合资公司税后净利润每年增长5%[3] 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和黄医药出售恒华药业45%股权,获得超过6.08亿美元资金,用于加速创新药物临床开发,特别是ATTc平台研发及大分子生产能力提升[4] - ATTc平台在靶向偶联药物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独特的连接子和配偶设计,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并克服传统ADC耐药机制[4][5][6] - 赛沃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取得重大进展,已提前达到预设临床终点,并获得突破性治疗品种和优先审评批准,NDA已提交[4][8] - 赛沃替尼与奥希替尼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布[4][8]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聚焦于现有产品新适应症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自主研发项目(如ADC)及优化资源配置[4][12] - 公司2025年收入指引将在年报后公布,研发投入将根据临床进展逐年增加,但不会影响盈利目标[4][15] - 上海和黄45%股权出售收益主要在2025年确认,未来三年收益有保障,将用于支持公司研发和商业化进程[4][17] 3.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二线赛沃加上泰瑞莎三期注射用床项目已提前递交NDA,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关键阶段[7] - 赛沃替尼在全球市场上已开展7项注册研究,包括与阿斯利康合作进行的国际临床注册试验[9][10] - 公司在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也有重要进展,例如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总体反应率达到81%,持续反应率为11%[11] - ATTC平台目前基本上完全由公司自主研发,没有使用CRO公司[13] - 公司计划分阶段投入大分子的生产设施建设,以支持一期临床研究[18] - 三期临床已经受理NDA,公司预计今年在中国获批,美国方面由AC主导NDA递交[19] - ATTC平台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血液瘤、胃癌等常见靶点以及新的靶点[20] - ATTC平台能够解决小分子药物开发中的系统暴露不足或毒性过高的问题[21] - 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单抗和双抗开发经验,并且有来自学校的ABC相关人才[22][23] - 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如果数据良好,将尽快推进注册临床实验[24] - 索乐平布国内外临床进展及预计获批时间尚未确定,但希望今年能获得NDA批准[25] - 氟桂替尼肾癌适应症的数据预计今年第一或第二季度达到PFS数据,索凡胰腺癌适应症项目入组顺利,目前处于二三期临床试验阶段[26] - ATCC平台主要针对一些新的机制药物,不一定需要做一线或二线靶向药物对头比较[27] 总结 和黄医药通过出售恒华药业部分股权获得资金,加速创新药物临床开发,特别是ATTc平台研发及大分子生产能力提升。赛沃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取得重大进展,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聚焦于现有产品新适应症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自主研发项目及优化资源配置。公司在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也有重要进展,ATTC平台具有显著优势,能够解决小分子药物开发中的系统暴露不足或毒性过高的问题。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单抗和双抗开发经验,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如果数据良好,将尽快推进注册临床实验。
和黄医药 剥离中药子公司
医药魔方· 2025-01-07 12:15
公司和行业关键要点总结 1. **公司和行业背景** - 公司为荷花药业,近期完成了非核心资产(何冲耀)的出售,交易金额超过6.08亿美元,收益超过4.77亿美元[4] - 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特别是ATTC(抗体偶联药物)平台,计划加速全球临床开发[2][3] - 公司现有现金流为8亿多美元,支持未来的研发投入[5] 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非核心资产出售**:公司出售了上海和黄45%的股权,交易金额为6.08亿美元,收益为4.77亿美元,未来三年将保障合资公司税后净利润5%的增长[4][5] - **ATTC平台**:ATTC平台是一种新型的抗体偶联药物平台,具有独特的Linker和Payload机制,能够减少传统ADC的毒性,并有望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6][7][8][9] - **研发投入**: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ATTC平台的全球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产品进入临床研究[3][10] - **盈利目标**:尽管加大研发投入,公司仍保持盈利目标不变,预计随着新产品获批,商业化增长将加速[3][4] 3. **其他重要内容** - **临床试验进展**:公司多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塞沃加奥西的NDA已递交,预计今年获批[10][12] - **国际合作**:公司与阿斯利康合作,推动塞沃蒂尼的全球注册研究,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多个产品在中国和国际上市[13][14][17] - **CAPEX计划**:公司计划分阶段投入ATTC平台的生产设施建设,预计在进入临床研究前完成生产能力的准备[23] 4. **未来展望** - **ATTC平台**:公司计划在今年后期的R&D Day上详细介绍ATTC平台的进展,预计未来几年将有更多产品进入全球开发[18][30] - **新产品上市**:公司预计到2029年将有6.7个产品在中国和国际上市,包括赛沃蒂尼、索罗里皮布等[17] 引用文档 - [1][2][3][4][5][6][7][8][9][10][12][13][14][17][18][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