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电子(01070)

搜索文档
追踪系列之一:全球黑电需求回落,中企份额持续提升
长江证券· 2025-10-15 22:2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2]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电视市场呈现量额双降的调整态势,但中国品牌凭借在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和Mini LED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实现逆势增长,与韩国龙头三星的出货量份额差距已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行业结构性增长动力明确,重点推荐TCL电子和海信视像 [4][7][10][88] 分项总结 行业景气度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为4708.96万台,同比下滑2.12%,出货额为207.90亿美元,同比下滑10.18%,主要受全球均价同比下跌8.23%至441.49美元影响 [7][21] - 区域表现显著分化:成熟市场如日本(出货量-4.53%)、北美(-7.40%)、西欧(-9.72%)和东欧(-12.59%)成为主要拖累;新兴市场如亚太地区(+6.44%)和中东非地区(+8.75%)则保持增长韧性,中国市场在政策支持下实现1.57%的稳健增长 [24][33] - 分品牌看,三星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6.8%,LG下滑8.4%,而中国品牌TCL、海信和小米则分别实现3.4%、7.4%和8.7%的逆势增长 [40][46][49][50] 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份额分别为:三星16.9%、TCL 14.7%、海信14.3%、LG 10.3%,中国品牌与三星的份额差距已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 [8][53] - 在高端溢价能力上,中国品牌与韩企仍有显著差距:三星全球电视均价达741.91美元,远高于TCL的395.96美元和海信的406.31美元 [8][53] - 分区域看,北美市场三星份额回升至22.52%,中国品牌份额止跌企稳;欧洲市场三星和LG仍主导高端价格带,但东欧市场三星份额下滑明显;新兴市场成为中国品牌增长关键动力 [8][55][58][63] 结构性变化 - Mini LED电视成为重要增长动力: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达278万台,同比增长162.96%,渗透率提升至5.90% [9][70][71] - 中国品牌在Mini LED领域占据主导地位:TCL和海信的Mini LED电视出货量分别达79.62万台和74.18万台,同比增速均超过200% [9][81][86] - 分区域渗透率差异明显: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渗透率高达14.93%,领先全球;日本和西欧分别为9.18%和6.62%,新兴市场渗透率仍较低但潜力初显 [9][71] 投资建议 - 基于中国品牌在市场份额提升和Mini LED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报告重点推荐黑电龙头TCL电子(01070)和海信视像(600060),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10][13][88]
港股异动丨家电股普遍上涨 美的集团涨2.5% 京东、天猫双11陆续开启
格隆汇APP· 2025-10-15 10:57
港股家电股市场表现 - 美的集团股价上涨2.5%至81.900港元 [1] - TCL电子股价上涨1.12%至9.920港元 [1] - 海信家电股价上涨1.08%至24.260港元 [1] - 海尔智家股价上涨1.07%至24.640港元 [1] - JS环球生活股价上涨0.55%至1.840港元 [1] 电商购物节销售情况 - 京东11.11开启后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 [1] - 家电、手机、数码、电脑等品类销售增速及占比位列行业首位 [1] - 天猫双11于10月15日晚8点正式开启并提供官方立减85折等优惠 [1] 购物节对行业的影响 - 双11是中国全年最大的购物节能直接带来家电企业季度甚至全年营收的重要增量 [1] - 消费者在双11期间对大家电(空调、冰箱、电视)购买意愿最强 [1] - 消费者在双11期间对改善型小家电(扫地机器人、投影仪、高端厨电)购买意愿最强 [1]
家电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出口链再现关税黄金坑,重视内需价值龙头回归
招商证券· 2025-10-13 20:5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状态 [3] 核心观点 - 外部面临特朗普宣布11月1日额外加征100%关税的冲击,但家电出海企业相比4月7日暴跌时准备更充分,供应链转移覆盖对美敞口,三季度出口链环比改善趋势确立,基本面企稳向上 [2] - 出海品牌表现好于代工,叠加美联储10月份降息25基点概率高,有望刺激美国地产交易及后周期出口链需求释放,重视工具/储能/餐饮设备等单项冠军的出口需求弹性 [2] - 外部不确定性提高推动内需刺激加码,价值龙头有望迎来估值回归,国庆期间京东国补家电销量增长210%,其中扫地机器人、净水器增速超300% [2]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行业覆盖股票家数为88只,占总数的1.7%;总市值为1979.5十亿元,占比1.9%;流通市值为1892.8十亿元,占比2.0% [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0.4%,近6个月36.5%,近12个月33.2%;相对表现近1个月-3.5%,近6个月12.8%,近12个月17.7% [5] 细分领域业绩前瞻 白电 - 海尔智家空调9月安装卡增长15%,年累增长30%,预计三季度收入双位数增长 [6] - 美的集团9-10月外销接单重回双位数增长,预计三季度收入双位数增长 [6] - 格力电器下半年重启渠道体系,预计收入业绩小幅回正 [6] - 零部件企业盾安环境三季报业绩有望增幅超过50%,海容冷链收入业绩延续双位数表现 [6] 机器人 - 科沃斯三季度内销增速翻倍以上,国内扫地机份额重回30%,预计三季度收入增幅45% [6] - 石头科技Q2扫地机利润率修复至18%,欧洲区域利润率回升至25%,预计三季度业绩增幅40%+ [6] - 德昌股份、欧圣电气受关税冲击,海外产能爬坡进度制约三季报表现 [6] 两轮车 - 九号公司三季度业绩增幅80%,11月启动高端品牌 [6] - 涛涛车业三季度业绩增幅99-133% [6] - 春风动力三季度收入增长25-30%,业绩增长35% [6] - 雅迪、爱玛、小牛等内销企业受益国补,三季度有望提速 [6] 工具 - 巨星科技、泉峰控股工厂搬迁至东南亚,业绩好于预期,终端涨价传导关税能力超预期 [6] - 巨星科技下修2025年收入指引至个位数,预计Q3增速5%左右;泉峰控股2025年估值仅8倍,品牌业务占比77% [6] 出口链细分冠军 - 便携储能华宝新能预计三季度收入增幅40%,业绩下滑20%,四季度东南亚工厂投产 [7] - 餐饮设备银都股份6月涨价10%,泰国工厂已投产,预计三季度收入重回10-15%双位数增长 [7] - 投影极米科技越南工厂投产,海外业务加速,预计2026年业绩加速释放5亿+ [7] - 黑电TCL电子、海信视像下半年有望摆脱渠道依赖,三季度预计收入双位数增长 [7] 重点公司业绩预期 - 美的集团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10%,归母净利润增速15% [9] - 海尔智家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10%,归母净利润增速14% [9] - 科沃斯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19%,归母净利润增速139% [9] - 石头科技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54%,归母净利润增速-2% [9] - 九号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44%,归母净利润增速82% [9] - 华宝新能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43%,归母净利润增速34% [9]
家用电器:假期消费专题:出境游、线下演出高景气——25W40周观点-20251012
华福证券· 2025-10-12 18: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7] 报告核心观点 - 假期消费呈现结构性亮点,出境游和线下演出市场高景气,国内消费稳中向好 [2][3] - 政策支持下内需有望复苏,同时出海与全球制造业重构仍是长期投资主题 [4][5] 假期消费专题总结 - 假期出行热度攀升,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3% [3][11] - 出入境数据靓丽,假期全国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其中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21.6% [3][12] - 国内消费稳中向好,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服务消费增长(7.6%)快于商品消费(3.9%) [3][15] - 零售餐饮表现平稳,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3][19] - 电商平台呈现绿色、智能、国潮消费趋势,绿色有机食品、智能家居产品、国潮服装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9%、14.3%、14.1% [3][19] - 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10月1日至6日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音乐节观演人次同比增长66.6% [3][20] 周度投资观点总结 - 内需复苏主线建议关注: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大家电;抗经济周期的宠物赛道;低基数下需求有望回暖的小家电和品牌服饰;改善确定性强的电动两轮车 [4][23] - 出海长期主题建议关注:全球产品力领先的清洁电器龙头;持续获取全球份额的大家电龙头;处于出海早期的摩托车品牌;受益于潜在地产回暖的工具品类 [5][24] - 全球制造业重构下建议关注:全球份额领先、产能布局完善的中国大家电、吸尘器、工具代工企业;与优质品牌客户合作紧密、持续海外扩产的纺服制造龙头 [5][24] 行情数据总结 - 本周家电板块整体下跌0.4%,子板块中白电上涨0.8%,黑电、小家电、厨电分别下跌0.3%、上涨0.3%、下跌1.0% [4][25] - 本周纺织服装板块上涨1.60%,子板块中纺织制造上涨3.04%,服装家纺上涨1.08% [4][28] - 原材料方面,LME铜、LME铝价格环比上周分别下跌1.46%、1.04%;328级棉现货价格为14775元/吨,较上周上涨0.15% [4][25][28] 各板块跟踪总结 - 白电板块:7月线下市场海尔空调销额同比增长62%,美的空调销额同比增长25%,格力空调销额同比增长26% [34] - 小家电板块:7月线下市场苏泊尔电饭煲销额同比增长9%,科沃斯扫地机销额同比增长50%,石头科技扫地机销额同比增长88% [37] - 厨电板块:7月线下市场老板品牌油烟机销额同比增长55%,洗碗机销额同比增长40% [38] - 黑电板块:7月线下市场海信彩电销额同比增长17%,TCL彩电销额同比增长17% [39]
2025消费行业联合行业深度:畅想十五五,制造型硬消费全球化奋楫争先
搜狐财经· 2025-10-04 12: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型硬消费”企业正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和“全链条出海”加速迈进,凭借技术积累、供应链优势和全球化布局,在“十五五”期间将迎来全球化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1][5][6] 政策支持体系 - 2022年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构建一体化国际运营体系 [2] - 2023年海关总署与国务院推出跨境贸易便利化与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通过“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提升通关效率,并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 [2] - 2024年政策聚焦跨境电商与海外仓,商务部等9部门统筹资金渠道支持海外仓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退(免)税操作指引以降低企业税务成本 [3] 产业实践与全球布局 - 家电领域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实现本地化运营,在境内设有21家生产基地,并在巴西、泰国、埃及等新兴市场及美国、意大利等成熟市场布局生产站点 [3] - 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领域,中国品牌的扫地机器人、便携式充电宝等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技术创新长期占据跨境电商平台“Best Sellers”榜单,2024年以来空气炸锅、搅拌机等小家电品类海外销量部分同比增幅超100% [4] - 快时尚与户外装备领域,SHEIN连衣裙价格带覆盖39-1429港元,UR覆盖49-1699港元,通过高频上新与灵活价格带策略与国际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4] 制造能力与产业链优势 - 中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达27.7%,连续十五年保持世界第一,拥有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31] - 工业4.0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规模化定制,海尔智家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使定制家电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5% [36][37] - 全球“灯塔工厂”中国有85座,占比约42%位居世界首位,家电行业灯塔工厂数量达18座,美的拥有8座灯塔工厂,海尔拥有11座 [38][41] “十五五”期间发展机遇 - 新兴市场需求释放,东南亚、拉美、中东非等地区中产阶级规模扩大,为家电、消费电子提供广阔增量空间 [5] - 技术升级驱动产品溢价提升,新能源、AI、物联网技术与消费产品深度融合,将中国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 [5] - 跨境电商与海外仓体系完善,推动形成“头部引领、中小跟进”的产业出海格局 [5] 全球化模式升级 - 中国企业全球化从“产品输出”向“标准输出”和“服务输出”延伸,部分企业参与制定全球消费产品行业标准,并在海外建立完善售后服务网络 [5] - 制造密集型“硬消费”产业国际竞争力已从成本优势上升为产业链效率优势,例如Shein以数字化重构服装上游小单灵活制造和下游DTC快速销售 [12] - 工程师红利带来科技消费品技术优势,中国研发投入规模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已全球领先,石头科技、科沃斯、大疆、影石等品牌因技术领先实现高端定位 [12] 国际并购整合能力 - 中国企业熟练掌握国际并购整合能力,家电企业成功并购整合欧美日家电企业,如海尔并购GE家电、美的并购东芝家电 [12] - 其他行业成功案例包括安踏体育并购亚玛芬、九号并购Segway、创科实业并购日本RYOBI和美国Milwaukee、泉峰并购博世SKIL [12]
港股TCL电子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3 15:16
公司股价表现 - 港股TCL电子(01070 HK)股价上涨5.45%,报收11.23港元 [1] - 公司股票成交额为9385.71万港元 [1] - 股价表现发生在10月3日 [1]
港股异动 | TCL电子(01070)涨超5% 中高端及创新业务双轮驱动 AI+AR等布局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4:55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5.45%至11.23港元,成交额达9385.71万港元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547.8亿港元,同比增长20.4% [1]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2.0%至10.6亿港元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1] 业务驱动因素 - 中高端产品与创新双轮驱动逻辑清晰 [1] - Mini LED TV与光伏业务的高增长有望持续推动业绩兑现 [1] - AI+AR/XR等新赛道布局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 - 全球化品牌势能进一步提升 [1] AI/AR业务进展 - 雷鸟创新AI/AR眼镜2025年上半年中国销量市场份额高达39% [1] - 雷鸟创新AR眼镜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市场份额高达39%,首次成为全球第一 [1] - 行业方面,苹果公司暂停Vision Pro轻量版头显项目,转而将资源投入AI驱动的智能眼镜研发 [1]
智能眼镜正在从“新奇玩具”变成“日常工具”
经济观察网· 2025-10-03 13:55
市场定义与现状 - 智能眼镜市场需区分AI眼镜和AR眼镜:AI眼镜核心是“听”和“说”,通过摄像头、麦克风和AI大模型理解世界,以语音交互为主;AR眼镜核心是“看”,通过屏幕在用户眼前显示信息,将虚拟内容叠加于现实世界[3] - 全球AI眼镜出货量在2025年预计年增长率达158%,总量达到510万台;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万台[4] - 市场存在矛盾点:一方面研究机构预测乐观且科技巨头纷纷入场,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实用性和价格仍存疑虑[4]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品策略 - TCL电子孵化的雷鸟创新在2025年第二季度以39%的市场份额取得全球AR眼镜出货量第一的位置[5] - 公司产品布局覆盖不带屏幕的AI功能眼镜、技术更复杂的“AI+AR”融合型眼镜[6] - 公司采用分市场策略,产品组合由三条产品线构成:主打“大屏娱乐”的Air系列、主打AI拍摄的V3系列、以及承载“下一代智能终端”目标的X系列[15][16][17] 核心产品与技术方案 - Air系列产品定位为“个人专属的巨幕显示器”,专注于通过眼镜投射虚拟大屏,连接手机、电脑或游戏机用于观影和游戏[8] - Air系列采用“MicroOLED+BirdBath”光学方案,技术相对成熟,能提供接近大屏电视的画质;并应用“相位消除技术”和“轻语模式”提升音频私密性[11] - 通过联合国内供应链打造第5代和第5.5代MicroOLED屏幕,在保证画质提升的同时控制成本,使Air系列主力产品价格进入1200元至1700元区间[12] - X系列如X3 Pro搭载自研“萤火光引擎”和“RayNeo光波导”技术,入眼亮度峰值达6000尼特,整机重量控制在76克,以解决户外阳光下“看不清”的问题[17] 应用生态与合作伙伴 - 为解决应用生态匮乏问题,公司选择与各领域头部企业合作,将成熟服务嫁接至智能眼镜硬件形态[19] - 具体合作包括:与高德地图合作实现步行导航提示显示[19];与蚂蚁集团合作支持“看一下支付”功能[20];与Bang & Olufsen合作提升音频表现[21] - 底层技术合作包括:与阿里云“通义”系列大模型达成战略合作提供AI支持;与高通合作芯片层面[21] - RayNeoOS 2.0系统内置“安卓虚拟机”,可直接运行主流手机APP如抖音、B站、腾讯会议等30余款应用,在原生AR应用不足的当下快速丰富内容生态[21] 发展路径与行业逻辑 - AR眼镜发展进入“TPMF”(技术、产品和市场契合度)阶段,Air系列在“大屏观影及游戏”场景下实现了三者的对齐[8][9] - 公司发展路径并非等待划时代的“iPhone时刻”,而是先以市场能接受的“配件”站稳脚跟,再逐步搭建硬件能力和构建应用服务生态[22] - 当前阶段,一个好用的“配件”是消费者愿意付费的;行业长期目标是从“配件”演进为独立的“智能终端”[13]
TCL电子(0107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3 11:32
股本股份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法定股本30亿港元,股份30亿股,每股面值1港元,较上月无变动[1] - 截至2025年9月底,已发行股份25.20935155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较上月无变动[2] 购股计划 - 2023购股计划截至2025年9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0,可行使时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2.50756873亿股[3] - 2025年9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股份变动 - 2025年9月已发行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TCL电子上半年营收达547.77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7.8%
巨潮资讯· 2025-09-26 11:29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547.77亿港元 同比增长20.4% [2][3] - 除税后利润10.48亿港元 同比增长60.5% [2][3] - 归母净利润10.9亿港元 同比增长67.8% [2][3] - 毛利83.66亿港元 同比增长16% [2][3]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6亿港元 同比增长62% [3] 显示业务 - 显示业务收入334.19亿港元 同比增长10.9% [3] - TCL TV全球出货量1346万台 同比增长7.6% [3] - Mini LED TV全球出货量137万台 同比增长176.1% 位居全球首位 [3] - 显示业务毛利51.97亿港元 同比增长11.4% [3] 互联网业务 - 互联网业务收入14.58亿港元 同比增长20.3% [4] - 互联网业务毛利率提升至54.4% [4] 创新业务 - 创新业务收入198.75亿港元 同比增长42.4% [4] - 光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1.3% [4] - 光伏业务毛利同比增长98.5% [4]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1.54亿港元 同比增长5.6% [4] - 推出第四代LED电视及多款AR/XR智能眼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