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irm Holdings, Inc. (AFRM) FT Partners FinTech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21 07:40
一、涉及公司 Affirm Holdings, Inc. (NASDAQ:AFRM)[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合作伙伴关系 1. **重要合作伙伴及意义** - 与亚马逊、Shopify等大型商家的合作是公司的重要伙伴关系,是公司的“皇冠上的宝石”。通过这些合作伙伴,公司能以很低甚至负成本获取用户,还能将用户引入公司其他业务,如Affirm卡等。例如,这些合作关系能让公司接触到大量用户和业务量[7][8]。 2. **合作伙伴选择Affirm的原因** - **产品差异化**:为客户提供不同的选择,能服务不同规模的购买,不只是标准支付方式[9]。 - **技术和工程能力**:与大型零售商合作时,强大的工程能力和文化很重要,要保证在其网站上运行时不会出现故障和糟糕的用户体验,公司在这方面得到很多好评[10]。 - **推动转化率**:产品要能表现良好,零售商要看到结果,其客户要满意。合作良好时会制定多年路线图,不断探讨下一步计划[11]。 3. **与电商收购方(如Stripe等)的合作** - 这种合作越来越重要。过去Affirm逐个与商家整合效率低且难以规模化,而这些支付服务提供商(PSPs)有大量中小企业(SMEs)通过它们获取支付方式,与它们合作是接触长尾市场的高效方式[14]。 (二)行业发展与市场地位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先买后付(BNPL)行业仍有发展空间,目前在美国电子商务中占比约7%,每年还在以1%左右的速度增长,还远未达到发展的尽头[16]。 - 过去需要向商家解释BNPL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现在大家都已了解,现在更多是关于成本、收益和整合等问题[17]。 2. **平台对平台(platform on platforms)模式** - 这种模式越来越常见。例如在Stripe内部可能有服务特定细分市场(如汽车服务或专业服务)的平台,它们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支付服务(由Stripe提供支持),而Stripe的支付方式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对平台推送出去。公司内部已成立团队专门与这些平台对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新市场,如通过类似Affinipay的平台进入法律服务领域[19][20]。 - 在一些终端市场(如汽车服务和医疗),Affirm支付选项的渗透率可能较高,因为购买金额大或者商家有提供0%利率的利润结构;在一些普通零售中可能是个位数,但也有零售商能达到20% - 40%的销售额通过Affirm[22]。 (三)产品优势 1. **Adaptive Checkout产品** - 公司的Adaptive Checkout产品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支付条款和优惠选择,如0%利率、6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等不同时长的支付选项,根据商家安排和公司的承保及数据,为每个客户、每次购买定制优惠,这比单纯的Pay in 4选项更能推动转化率。当购买金额达到250 - 300美元时,多数客户会选择月度支付选项,因为他们希望有更多时间付款且更符合预算[24][25]。 - 这种灵活性是公司的竞争优势,是其他公司难以复制的竞争护城河,在处理高金额支付时公司的全谱系产品供应是无与伦比的[26][27]。 2. **Affirm卡** - 目前约45%的Affirm卡消费是线下消费,公司有140万张卡,持卡人平均每年消费达3000美元,较之前有增长(之前是2500美元)。这是公司产品组合中令人兴奋的部分,公司希望人们在任何购物场所都能使用Affirm,该卡没有传统信用卡的负面因素,可以现在付款或进行简单透明的分期付款[33][34][35]。 - 目前使用该卡的用户平均每年有20笔交易,相比公司整体业务中每人每年5笔多的交易要多。相对于近2000万活跃用户,140万的卡用户渗透率还很低,有很大发展空间。公司有团队专门优化开卡流程和用户体验,通过销售点网络获取新用户并向他们推销该卡[35][36]。 (四)竞争环境 1. **与Klarna的竞争** - 竞争强度因细分市场和所需能力而异,目前不觉得竞争在加剧。市场规模在增长,整体采用趋势也在增长,多个参与者可以同时有健康的增长率,不是零和游戏。地理上,Klarna在英国已久,Affirm以不同的方法进入,不是正面竞争[42][43][44]。 2. **与小公司的竞争** - 对于小公司来说,如果想达到规模,现在变得更难了,因为大型零售商和合作伙伴的期望和要求较高,而且它们接纳和整合新伙伴的能力有限。但如果小公司现在盈利且资金充足,可以选择特定市场发展业务,不过现在行业发展阶段较晚(相对几年前),追赶较难[46]。 3. **与私人标签信用卡(PLCC)的竞争** - 与大型零售商的私人标签信用卡共存多年,研究发现两者之间重叠或干扰相对较少。很多零售商提供私人标签信用卡,但很多人不想申请(尤其是在电商场景),还有些人不被批准。很多商家与PLCC提供商有协议可以单独提供BNPL,目前在这个领域没有太多变化,一些PLCC提供商提供分期付款业务但规模相对较小,对Affirm竞争影响不大[48][49]。 (五)国际业务 1. **英国市场** - 公司几周前刚在英国推出业务,初期没有与大型商家合作,而是先测试流程、获取数据、查看模型表现,之后几个季度会逐步扩大规模。很多北美大型合作伙伴促使公司进行国际扩张,到英国后与国内商家的对接情况良好,公司的自适应结账产品和差异化优势很受欢迎[51][52][53]。 2. **国际业务展望** - 长期来看会更注重国际业务,虽然没有公布具体国家和时间表,但表示西欧是有意义的市场,国际业务在公司增长支柱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加[55]。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公司业务发展重点** - 从收入角度看,公司基本业务模式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有很多商家还未签约。在中长尾市场方面,尤其是通过平台分销方面,公司认为才刚刚起步。此外,不断提高在现有商家中的渗透率和迭代也是重要工作,即使不签新商家,仅通过现有商家的迭代和合作也能有很好的增长。而且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在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领域,还有线下、国际以及美国消费者在电子商务零售之外的其他消费领域(如家庭装修、专业服务、慈善和政府账单等)有待开拓[56][57]。 2. **行业前景** - 公司所在行业前景良好,会持续存在并获得长期市场份额,公司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未来几年的发展充满期待[60]。
Zoetis Inc. (ZTS) Management presents at Jefferies London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21 06:34
一、涉及公司 Zoetis Inc. (NYSE:ZTS)[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财务概况 1. **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实现14%的运营增长,调整后净收入增长15%,是连续第三个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季度,并且有望第三次提高业绩指引[3]。 - 整体增长中,8%来自销量,6%来自价格,若排除阿根廷(高通胀国家)的近2个百分点的贡献,年初至今营收运营增长为12%,排除后为10%,且两者(价格和销量)各占5%[5]。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伴侣动物业务** - **皮肤病学业务(derm)** - **Apoquel等产品增长原因**:全球约有2000万只患有特应性皮炎瘙痒的狗未得到充分治疗或根本未治疗,市场潜力巨大。在美国,本季度皮肤科就诊次数增长超过4%,公司持续开展直接面向消费者(DTC)活动以提高认知度。在美国以外地区,注射剂(如Cytopoint)增长显著,零售、在线家庭配送等替代渠道也提高了产品的依从性,可咀嚼产品(如Apoquel Chew)在整体皮肤病业务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加,欧洲已超过50%,美国在第三季度末已从第二季度的约23%上升到约30%[8]。 - **与预期差异原因**:年初预计中高个位数的营收增长,但实际表现更好。可能是因为公司对竞争的预期(包括竞争的时机和产品标签等方面)、公司的营销和推广工作比预期更好,以及长期增长机会的信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3]。 - **驱虫药业务(parasiticides)** - **Trio产品增长原因**:在美国,使用三联组合疗法治疗寄生虫的狗数量约为900万,占使用寄生虫药的6000万只狗中的比例较小,且幼犬中有50%使用三联组合疗法,整体比例呈上升趋势,市场份额从项圈、非处方药(OTC)以及跳蚤 - 蜱虫组合产品向三联组合产品转移[15]。 - **与预期差异原因**:年初预计中高个位数增长,但实际增长更快。部分原因是价格实现方面,通过减少渠道折扣提高了增长中的价格成分[20]。 - **疼痛市场业务(pain market)** - **Librela产品情况**:公司对Librela业务增长到10亿美元仍充满信心。在美国,产品初期渗透率高(10 - 12月超过65%),进入诊所速度快导致初期库存量大(44中至少三分之一是库存),再订购率符合或优于预期。在欧洲,治疗月数从两年前的4 - 5个月增加到现在的7 - 8个月,随着治疗病例从重症向中度病例转变,患者群体增加且治疗时长增加。虽然第三季度环比数据可能有波动,但同比增长强劲,预计2025年仍将保持强劲的同比增长[22][23][25][31]。 - **家畜业务(livestock)** - 本季度家畜业务增长11%,全球家畜业务增长通常在2% - 4%之间,由于高通胀市场的贡献,价格有所上升,预计高于2% - 4%的范围。但要注意,近期的药用饲料添加剂(MFA)业务剥离会影响数据,从报告基础上看,2024年有10.5个月的收入,2025年将没有,不过剥离对整体增长率和利润率是有益的[37]。 3. **业绩指引相关** - 2024年业绩指引从最初的7% - 9%逐步提高到现在的10% - 11%,按照指引范围的中点计算,第四季度运营增长约为6%,但考虑到MFA业务剥离(约占四季度一半)、去年四季度在美国推出的两个主要产品(Librela和Apoquel Chewable)的库存因素,调整后增长率将达到或略高于公司历史水平[39]。 - 对于2025年共识增长5%的情况,由于未考虑MFA业务剥离(该业务年收入约4亿美元),且公司有多个增长来源,预计价格方面(排除阿根廷情况)会在略高于2% - 3%的水平,各业务板块增长具有可持续性[41]。 (二)产品安全 1. **Librela产品安全情况** - Librela产品与FDA的对话是常规的,在欧洲、瑞士、英国和加拿大市场推出后有标签变更,但这些市场仍保持强劲增长,预计美国的标签变更也将与其他市场类似,没有异常情况[33]。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在分析伴侣动物业务增长时,将阿根廷这个高通胀国家的影响单独列出,以更准确地分析价格和销量对增长的贡献[5]。 2. 在分析各业务板块与年初预期的差异时,都提到了对竞争情况的预期(包括竞争的时机、竞争产品标签等)是影响因素之一[13][20]。 3. 在分析家畜业务时,提到了近期的MFA业务剥离对数据和未来预期的影响,包括对整体增长率、利润率以及数据解读方面的影响[37][39][41]。
General Motors Company (GM) Barclays 15th Annual Global Automotive and Mobility Tech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21 05:27
一、涉及公司 General Motors Company(通用汽车公司)[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业务表现与目标 1. **季度表现与全年展望** - 本季度至今一切都与指引相符,10月表现良好,11月至今激励水平稳定。对团队今年的执行能力感到骄傲,在电动汽车(EV)初始爬坡遇到挑战后成功扩大规模,现在能根据需求生产。[4] - EV需求增长领先行业,11月上半月情况良好,将继续以消费者为导向提供产品。[6] - 2025年战略暂不做更多评论,将在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给出指引,2025年预算进展顺利,12月向董事会汇报后会给出更多细节。[7] 2. **EV相关目标进展** - 2024年EV 200,000辆的生产目标和EV可变利润为正的目标都在正轨上。即将推出Escalade IQ车型,随着新车型推出,2025年要考虑库存水平。[8][9] - 对部分车型(如Equinox)的早期回报感到兴奋,将继续推进成本节约等工作。[10] 3. **库存情况** - 10月底第三方数据显示库存为74天,虽进入季度时高于50 - 60天的年终目标,但由于四季度有8个少生产日(如选举日、退伍军人日、感恩节、圣诞节等),仍相信年终能达到50 - 60天的范围。[11] (二)应对政策潜在变化的策略 1. **政策变化影响** - 选举后有很多政策潜在变化(如IRA可能被废除、EV强制令可能被取消、CAFE和EPA可能调整等),但现在推测还为时过早,公司很多做法将继续,不管监管如何变化,都会继续强调成本降低、简化、根据需求扩大规模等,因为EV渗透是长期目标。[19] - EV的采用率不会是线性增长,会有起伏,公司EV增长快于行业,能在该领域获取份额并提供好产品。[20] - 激励环境和监管环境自IRA以来相互关联,要确保监管合理,公司有灵活性应对消费者需求,将继续与新政府合作找出最佳发展路径。[21] 2. **IRA信用对定价策略的重要性** - 公司定价策略相对谨慎,EV激励负荷低于行业约一半,因为产品续航、充电等性能较好,产品反响不错。[22][23] (三)资源分配 1. **资本支出** - 过去几年建立了有纪律的资本支出记录,有超过110亿美元目标的想法是好事,要进行分配和优先排序。约三分之二的项目资本用于EV,三分之一用于内燃机(ICE)汽车,ICE的更新项目进展良好。[24] - 在EV方面要继续降低成本(如电池成本)、提高软件执行等,投资组合看起来不错,未来可能根据采用曲线和监管目标调整转型速度,资本预算有灵活性。[27] 2. **应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 - 如果EV需求变弱,公司有一定灵活性调整生产,但这不是毫无问题,公司团队在面对逆境时有执行和展示韧性的能力,在部分工厂有调整生产线的灵活性,要与供应商合作管理。[28] (四)贸易相关 1. **USMCA影响** - 公司制造组合平衡,在美国有大规模业务,例如在电池生产方面,与LG合作是美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当初可以选择更便宜的进口技术但未这样做。[29] - 将继续与政府合作,目标与政府在就业等方面的目标一致,要在全球竞争中有平衡和灵活性。[30] 2. **零部件依赖情况** - 北美生产中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占比非常小,虽有但比大多数人想象的低,是可管理的。[31] (五)盈利相关 1. **EV利润目标与产量关系** - EV利润目标(20 - 40亿美元利润提升)有产量因素,2024年生产目标是20 - 30万辆的下限,2025年仍有规模效益。2024年四季度将生产约80,000辆EV,这一生产速度有年度节省,但不会承诺按此速度生产,因为最终由消费者决定产量。[33][34] 2. **租赁情况** - 公司不依赖租赁,是消费者推动了EV租赁渗透率提高,早期采用者多为高收入者,很多可能不符合7,500美元补贴资格。很多购买者选择租赁是因为不确定残值和充电情况。租赁时7,500美元补贴留在公司,可通过出售或自用税收抵免收回,EV经济情况虽不如ICE但与购买端较一致。[39][40][41] 3. **ICE产品组合更新** - 尽管行业平均交易价格(ATP)下降,但公司整体定价稳定,如Trax、Trailblazer和Envista等低价车型销量增加,提升了市场份额且比前代更盈利,2025年定价假设会谨慎制定。[43][44][45] - 公司通过减少可构建组合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利润率,如一些中型SUV利润率提高了10个点,2025年小型SUV受益可能减少,中型SUV还有约6个月受益期,新的大型SUV更新推出也会有受益。[46][47] (六)现金与资产负债表 1. **现金水平与资本分配** - 目标现金水平为180 - 200亿美元,三季度末现金较高,四季度和一季度初有现金需求(如生产日减少等)。资本分配方面,110亿美元左右的资本投入目标合适,要保持灵活性。[52][53][54] - 资产负债表强劲,养老金资金充足,2025年有25亿美元债务到期,可考虑再融资或用现金偿还。[55] 2. **股东回报** - 只要市盈率低就会继续优先进行股票回购,若市盈率达到更合理水平会更多转向分红,公司有相对保守的分红政策。[56] - 2023年因股票数量减少提高了股息,随着股票数量下降有机会继续平衡,目前优先股票回购。[57] - 2023年的加速股票回购(ASR)计划效果好,退休了约2.5亿股,ASR的好处是承诺性强。未来会考虑更平衡的方法,不一定会再进行ASR,已建立足够信誉表明会按自由现金流执行股票回购。[59][60][62] (七)对投资者担忧的回应 1. **关于库存水平** - EV和ICE库存思考方式不同,目前谈50 - 60天库存指的是ICE。EV需求低,库存天数计算更高,要先提高车辆在经销商处的数量以提高认知度,之后再考虑库存天数,新车型推出会使库存天数上升。[64][65][66] 2. **关于长期竞争** - 公司首要任务是让EV盈利,特斯拉用了很长时间,Rivian还未做到,公司有后发优势能更快跨越曲线。即使Cruise不成功,公司也不会归零,公司正在优先进行软件执行以支持空中升级等。[69] - 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仍远高于15 - 20%,股票被低估,要持续执行以提升价值。[72] 3. **关于盈利可持续性** - 公司内部禁用“正常化”一词,可能已经建立了新的常态,学会了产品定价、不盲目反应等,要避免自我造成的周期放大,即使在市场下行也能比以前表现更好,基本策略正在有效运行。[74][75][76][77][79]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在问答环节中,有未被识别的分析师提问关于库存损失、Cruise对公司长期价值影响以及盈利可持续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投资者和市场对公司的关注重点。[63][68][73] 2. 会议中提到了一些行业普遍关注的话题,如IRA政策、EV租赁渗透率、行业平均交易价格(ATP)等,这些话题有助于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定位和应对策略。
Cisco Systems, Inc. (CSCO) RBC Capital Markets Global Technology, Internet,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21 05:09
一、涉及公司 Cisco Systems, Inc. (NASDAQ:CSCO)[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业务向软件转型及营收情况 1. **业务转型进展** - 现在公司57%的报告营收是经常性的,这是公司向经常性营收和软件转型取得巨大进展的体现,也是CFO从Autodesk加入Cisco的原因之一[5]。 (二)经济周期中的需求情况 1. **整体需求强劲** - 在刚宣布的季度中,需求呈现广泛的强劲态势。从产品预订或产品订单来看,需求在所有主要地区、所有客户市场以及所有产品细分领域都很强劲。例如,上个季度产品订单增长20%(包含Splunk的非有机增长),有机增长为9%[9][12]。 2. **库存与需求关系** - 之前由于供应链约束,公司积压了大量订单,在连续三个季度中,在现有需求基础上,公司额外清理了30 - 40亿美元的积压订单,导致客户处产品堆积。这使得去年上半年客户需要消化库存,抑制了需求,但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客户消化完库存后,需求开始回升[10][11][12]。 (三)美国联邦(U.S. Fed)业务情况 1. **近期的疲软及原因** - 美国联邦业务有一定的疲软,出现了一些减速情况。这是因为持续的预算争斗、持续决议(continuing resolutions)以及财政责任法案(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导致美国联邦在本应是支出较大的季度(美国财政年度9月底结束,且在选举年之前的支出通常较大)没有进行正常支出,很多交易被延迟而非丢失,管道业务仍然很强劲[13][14][15][16]。 2. **未来展望** - 目前同一政党控制国会和白宫,预算争斗情况应会很快改善。Cisco对美国联邦业务的指引不依赖于其在下半年的恢复情况,因为卖给美国联邦的很多是软件业务,带来的是经常性营收。预计在新政府上台、预算到位后,美国联邦业务在下半年会开始恢复[15][17][18]。 (四)新政府相关影响 1. **企业税方面** - 新政府上台后,企业税情况目前不确定,但总统候选人之间在企业税方面存在较大分歧,这可能是长期的利好消息,但也取决于国家的赤字情况[21]。 2. **关税方面** - 目前已经存在关税,Cisco有很棒的供应链团队,自疫情以来一直在构建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以应对关税、天气事件和地缘政治等情况,所以新政府在关税方面的举措对Cisco影响不大[22]。 3. **并购(M&A)方面** - 过去四年的外国投资委员会(FPC)比较激进,预计新政府上台对企业并购方面是增量的积极消息[23]。 (五)SP和云业务增长情况 1. **增长数据及主要驱动因素** - SP和云业务在季度内增长显著,超过20%,主要是超大规模(hyperscale)业务。其中仅后端AI销售到超大规模企业在第一季度就实现了三位数增长,Cisco有一个本财年获得超过10亿美元AI后端基础设施订单的目标,且在今年前五天就接到了超过3亿美元的订单。这种增长部分归因于超大规模企业对供应多样性的关注(在组装层面和半导体层面),Cisco与每个超大规模企业紧密合作设计定制产品,且Cisco的Silicon One产品(用于机架顶部,具有功率效率优势)也是驱动因素之一[25][26][27]。 (六)企业业务情况 1. **增长情况及影响因素** - 企业业务同比增长率很强劲。在快速清理并向客户发货后,客户安装了产品并开始下一个项目。但由于去年的情况,同比增长率可能会有些波动,所以从Q1到Q2、Q2到Q3的环比增长率更具参考性。企业网络需求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企业在推进自己的AI应用时认识到这会产生大量网络流量,需要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30][31][32][35]。 (七)网络安全和可观测性(Cyber and Observability)相关 1. **提升全年指引的信心来源** - 在第一季度后提升了全年的营收和利润指引(营收中点提升约2亿美元,利润中点提升近0.08美元),这是基于第一季度的广泛强劲表现、第二季度的指引以及对下半年的预期,还有在利润率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一季度的毛利润率达到2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69.3%,其中有一个一次性项目(与关税退款有关)带来了50 - 100个基点的收益[36][38][39][40]。 (八)AI业务相关 1. **AI订单构成及竞争优势** - 在第一季度超过3亿美元的AI订单中,包括光学产品、少量芯片组和系统等。Cisco在AI业务增长方面具有独特地位,部分原因是拥有自己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掌握网络的核心控制点,超大规模企业不想依赖单一供应商(在最终组装层面和ASIC层面),这给Cisco带来了竞争优势并使其占据了一定份额[41][42][43][44][45]。 2. **对中长期目标的影响** - 如果AI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占比持续增加,可能会促使公司重新评估2026和2027财年的目标,目前这些目标设定还不到6个月,需要时间观察发展势头[46][47][49]。 3. **AI业务的推动因素** - AI业务有几个推动因素,一是向大型超大规模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销售(如超过3亿美元订单来源),二是企业推理(enterprise inferencing)业务(Cisco上周推出了AI PODs,为企业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建立推理能力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案),三是企业内部AI项目进入生产阶段会驱动网络流量,促使网络更新,这对Cisco也是一个推动因素[51][52][53][54][55]。 (九)Splunk相关 1. **业绩表现** - Splunk的营收和年度经常性营收(ARR)表现与收购时的预期相符,在盈利能力方面甚至略超预期,续约率和净留存率(NRR)保持在交易前的水平[57][58]。 2. **整合情况** - 不仅在技术产品整合方面进展顺利,在组织、销售整合方面也进展良好。在第三季度初(Splunk财年结束于1月底,Cisco财季结束于每月最后一个周六,1月有几天差异),将为Cisco和Splunk的销售团队设定下半年的目标,届时可以更紧密地整合。此外,Splunk的领导团队很优秀,其SIEM能力与Cisco的安全策略相契合,可以整合安全设备和网络的遥测数据,从多个方面看整合效果很好[66][67][68]。 (十)安全业务(Cyber)相关 1. **增长情况及前景** - 排除Splunk,安全业务增长了2%,但如果排除美国联邦业务的影响,安全业务(不包含Splunk)增长在中高十几的百分比。这得益于大约三年前公司对网络安全业务的重视,包括引入新的领导团队,推出了新的产品(如XDR、多云防御、SASE等),已经有1000个客户使用这些新产品,公司在安全业务方面看到了很好的成果[70][71][73]。 (十一)对Cisco的误解相关 1. **核心业务增长误解** - 核心业务会受益于AI,当企业期望在内部提升AI应用时,会购买Cisco的核心产品(如交换机、路由器、WiFi接入点等)来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所以核心业务的增长率可能被误解[75][76]。 2. **整体业务误解** - 网络安全业务发展良好,有合适的人才、受认可的策略、兴奋的渠道合作伙伴和看好的行业分析师。Splunk也将长期为公司带来积极影响,加上57%的经常性营收,公司的营收和现金流都会增长,Cisco与五年前甚至更久之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业务组合的转变可能会让人们对Cisco未来5 - 10年的看法有所改变[77][78][79]。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关于超大规模企业订单情况** - 在Cisco第一季度销售给六个超大规模企业中的四个,每个企业的业务都实现了三位数增长,这表明Cisco在超大规模企业市场的销售增长具有广泛性,并非依赖于某一个大客户的大额交易[25]。 2. **关于Cisco内部AI应用示例** - Cisco自己的客户支持中心大量应用了AI,每年约有150万次客户支持呼叫,近三分之二最初由AI代理处理,这体现了企业内部AI应用对网络产生大量负载,从而推动企业网络需求的情况[33]。
Novavax, Inc. (NVAX) Jefferies London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21 02:18
一、涉及公司 Novavax, Inc. (NASDAQ:NVAX)[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公司整体战略 1. **基于已有技术平台拓展业务** - 公司拥有纳米技术重组蛋白与专有基质佐剂(Matrix adjuvant)的验证技术平台,在COVID疫苗方面取得成功后,正从四个方面创造更多价值[4]。 - 一是与赛诺菲(Sanofi)达成许可协议,赛诺菲有权使用公司的COVID疫苗,开发COVID与流感疫苗组合以及用公司的Matrix开发新疫苗[5]。 - 二是公司自己的流感加COVID组合疫苗即将启动3期试验,目标是通过合作创造价值[6]。 - 三是寻求更多交易来利用Matrix和技术平台创造价值,例如与现有疫苗制造商合作提升其现有疫苗[6]。 - 四是开发新疫苗,利用Matrix佐剂帮助过去失败的项目成功,同时打造自己的创新产品线[6]。 - 以资本高效的方式开展上述业务,降低成本,采用专注且有纪律的方法支持合作伙伴和开发自己的疫苗[7]。 2. **将疫苗技术类比英特尔模式** - 公司将自己的疫苗技术视为类似英特尔(Intel),希望其他制造商使用其技术来推进他们的疫苗,公司从中协助并创造价值[17]。 (二)COVID业务相关 1. **市场份额与市场表现** - 目前公司的COVID疫苗市场份额约为3%,较去年有显著提升[9]。 - 公司技术在临床和安全性方面有良好结果,市场研究表明消费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基于蛋白的COVID疫苗,这是提升市场份额的机会[11]。 - 今年在美国的成功之处在于按时进入市场(9月上旬),采用有竞争力的预充式注射器,并且在接种安排上可获取,不过市场份额仍未达预期[13]。 - 不足之处在于预充式注射器的保质期只有3个月(理想的是6 - 9个月),影响了零售药店的预购量,进而影响市场份额[13]。 - 在欧洲和日本,预充式注射器的保质期已达到9个月或更多,明年有望解决美国市场的保质期问题[22]。 2. **与赛诺菲的合作及未来展望** - 赛诺菲明年将接手商业推广,凭借其更有竞争力的保质期、基础设施和分销网络,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因为赛诺菲是疫苗尤其是呼吸道疫苗的市场领导者[14][15]。 - 公司认为COVID与流感组合疫苗市场将倾向于组合使用,无论是赛诺菲将其市场领先的流感疫苗与公司的COVID疫苗组合,还是公司自己开发的组合疫苗(即将进入3期试验),都有很强的竞争力[16]。 (三)COVID - 流感组合疫苗(CIC)相关 1. **临床搁置解除与进展** - 公司CIC项目的部分临床搁置被解除,这一临床搁置的解除是因为公司团队及时处理信息并与FDA沟通,FDA评估后认为无因果关系[29][30][31]。 - 公司原本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启动3期试验,临床搁置使其推迟,现在正在重新启动准备好的试验点,希望尽快开始试验并随后获得数据读数[33]。 - 这是一项3期免疫原性研究,旨在证明CIC组合疫苗相对于65岁以上人群市场领导者的非劣效性,同时也有单独的流感疫苗组并采用相同的免疫读数[34]。 2. **试验相关调整与信心** - 虽然处于IND过程中与FDA有持续对话并会根据建议做一些改进,但由于安全事件与疫苗无关,不需要对标准安全监测做改变[36]。 - 公司认为其平台的耐受性和潜在安全性是潜在竞争优势,从长期看安全性是平台的重要差异化特征[37]。 - 关于3期试验的启动和数据读数时间,启动和读数的周期时间预期不变,如果启动时间推迟,相应的时间只是平移,目前计划在南半球进行试验,希望在2月中旬前完成给药[38][39]。 (四)早期产品线相关 1. **基于Matrix - M平台的规划** - 公司正在严格评估早期产品线机会,以Matrix - M平台为核心,关注呼吸道感染疾病,考虑组合疫苗,如RSV组合,也在探讨其他可能性,包括内部产品线和合作项目[42]。 - 在考虑合作时,思考能否改进其他公司的疫苗,还探讨了肿瘤学领域,在某些人群(如65岁以上)中,Matrix - M可能带来额外价值[43]。 - 公司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哪些适应症可以独家利用其技术,对于不想自己开发的项目,如何让更多疫苗企业使用其Matrix技术,以推进疫苗发展、人类健康和经济效益[45]。 (五)现金状况相关 1. **现金储备与未来规划** - 公司在本季度末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和应收账款[47]。 - 根据2024 - 2026年研发(R&D)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SG&A)的前瞻性指引,考虑所有现金和非现金收支后约为10亿美元,公司目标是始终保持1 - 2年的现金量,在考虑里程碑、特许权使用费和未来交易收入之前维持现金超过5亿美元,目前公司认为自身处于有利地位来推进技术开发和创造价值[47]。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在北半球,约90%的疫苗接种在9月至12月之间,约10%延续到次年,Novavax到12月将减少商业活动,这也是成本结构指引同比下降的原因之一,2025年上半年主要是维持市场供应[23]。 2. 公司认为看到赛诺菲在秋季使用其技术将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可证明技术的竞争力[25]。 3. 公司CIC项目在预IND过程和IND过程中与FDA有持续对话并根据建议做改进[36]。
Global Equity Strategy_ 2025 Outlook_ The Year of the Alpha Bet
Berkeley· 2024-11-20 22:54
一、涉及行业 全球股票行业[1][7][9]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市场现状 1. **涨幅与估值** - 自2023年10月以来,全球股市已上涨40%,如以价格计算,MSCI世界指数自2022年因利率上升触底以来已上涨近40%(约60%),纳斯达克指数攀升超过50%,英伟达公司股价飙升264%。2024年全球股市约一半的回报来自估值扩张,目前股票估值处于高位,特别是在美国,其12个月远期市盈率远高于过去20年的高点和均值,且在多数标准估值指标上都显示出估值过高的情况。美国以外地区虽然绝对估值较低,但2024年估值也有所上升[4][9][16][22]。 2. **利率与增长预期** - 目前处于经济周期中较为有利的阶段,利率下降与经济增长同时出现通常对股票有利。但长期利率更具粘性,债券收益率和市盈率之间的关系出现背离,这意味着股权风险溢价(ERP)下降,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增长的信心增加。不过,增长预期已经较高,进一步乐观的空间较小,高估值也限制了估值上升成为回报的有意义驱动因素的潜力。高盛经济学家对202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预测为2.5%(共识为1.9%),对欧洲预测为0.8%(共识为1.2%),且认为美国经济衰退概率相对较低[4][26][29][33]。 3. **市场集中风险** - 美国股市约占MSCI AC世界指数的70%,美国最大的10只股票占全球指数总价值的20%以上。虽然这些大公司的突出表现反映了其优质的基本面,并非过度估值,但市场高度集中仍存在风险,例如大型科技公司从相对轻资本转向重资本,其投资资本回报率可能会下降,且从历史上看,公司很难长期维持高销售增长和利润率[55][60][65]。 (二)投资回报预测 1. **总体回报预测** - 预计到2025年底以美元计算的股票总回报率为10%,预计指数回报将主要由盈利增长驱动,因为目前估值较高,进一步估值扩张的空间较小[5][48]。 2. **不同地区预测** - 对不同地区指数2025年的预测,如标准普尔500指数价格回报率为9%,总回报率为11%;斯托克欧洲600指数价格回报率为5%,总回报率为6%;东证指数价格回报率为15%,总回报率为15%;MSCI亚太地区(除日本)价格回报率为10%,总回报率为12%等[49][50]。 (三)投资策略建议 1. **多元化策略** - **更广泛参与**:投资者应扩大投资范围,如在美国可关注等权重标准普尔500(SPW)和标准普尔400(MID)。此外,非科技领域的成长型公司(如构建的Ex Tech Compounders)也是分散投资的方式,这些公司的实际波动率明显低于Magnificent 7,从投资组合构建角度看,有助于提高夏普比率和降低风险。在科技板块内部,美国策略师强调关注第三阶段人工智能受益者,亚洲可关注稳定增长、硬件和半导体等相关股票篮子[71][73][80][83][85]。 - **选择性价值机会**:纯成长型股票仍然昂贵,可通过选择性价值领域进行多元化投资。亚洲策略师关注高股息收益率与增长(GSSZDIVG)篮子;在欧洲,推荐通过电信和房地产等行业进行选择性价值投资;在美国,材料和公用事业是受青睐的价值领域[86][87]。 - **地域多元化**:虽然看好美国股市,但其他地区也存在选择性机会。日本的回报率预测最高(因每股收益增长而非市盈率扩张,以及日元疲软的推动),英国、部分新兴市场和中国的PEG比率特别低,存在价值洼地。还可关注非美国但对美国有较高营收敞口的公司,如欧洲的GSSTAMER篮子、英国富时250指数以及中国股票[88][89][90][92]。 - **资本市场活动**:鉴于美国可能的放松管制和强劲的增长预测,预计资本市场活动将增加,可寻找潜在并购(M&A)目标公司,如美国的GSRHACQN和欧洲的GSTRACQN相关公司[93]。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风险提示** - 投资者在2025年面临两大风险,一是近期的乐观情绪可能使回报提前实现,容易受到回调的影响,例如关税风险等未知因素仍可能影响全球增长和通胀,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上升(由财政压力驱动)可能会打破股票市场的平衡,因为目前ERP相对较低;二是市场高度集中的风险[51][55]。 2. **报告使用说明与披露** - 投资者应将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报告包含各种合规性披露,如MSCI数据使用的相关披露、股权篮子交易能力的披露、Marquee披露、美国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披露等,还提到高盛的全球产品分发实体、一般披露(如研究基于当前公开信息但不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以及对报告使用和传播的限制等内容[6][106][107][108][109][110][111][116][117][121]。
Barclays - Outlook 2025
-· 2024-11-20 22:54
1.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本纪要涉及多个行业,包括美国、欧元区、中国、英国的宏观经济,以及股票、债券、人工智能、可持续投资等领域,未明确提及特定公司。[1 - 207] 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1宏观经济 2.1.1美国 - **核心观点**:美国经济在2024年表现强劲,但2025年增长可能放缓,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论据**:2024年美国GDP预计增长2.7%,2025年预计增长2.1% - 2.3%;消费者储蓄率低(4.8%),疫情期间的超额储蓄已耗尽,实际收入增长可能放缓;新的关税政策、刺激计划的调整、总统选举后的政策变化等都增加了不确定性。[39 - 47] 2.1.2欧元区 - **核心观点**:欧元区经济正在温和复苏,但增长可能依然疲软,且面临政治风险。 - **论据**:2024年GDP预计增长0.8%,2025年预计增长0.7%;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欧洲央行开始降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表现分化,如西班牙增长较好,德国和法国表现较疲软;法国选举后的政治不确定性、德国的财政政策、意大利的债务问题等都是风险因素。[53 - 63] 2.1.3中国 -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面临人口老龄化和房地产问题,但政策刺激可能带来投资机会。 - **论据**:2024年GDP预计增长4.8%,2025年预计增长4.0%;家庭财富因房地产市场受到削减,通货膨胀率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仍具有投资吸引力。[65 - 77] 2.1.4英国 - **核心观点**:英国经济在2024年有所改善,2025年有望进一步恢复,但仍面临挑战。 - **论据**:2024年GDP预计增长0.9%,2025年预计增长1.2%;通货膨胀率从2023年的高位下降,预计2025年平均为2.3%;政府预算增加了支出和借款,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英格兰银行可能在2025年进一步降息。[81 - 90] 2.2股票市场 - **核心观点**:2024年全球股票市场表现良好,但估值在历史标准下看起来偏高,2025年投资者应注重选股的质量和多元化。 - **论据**: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在2024年截至写作时上涨了17%;全球股票估值为18.2倍的预期市盈率,高于20年平均水平;不同地区的估值差异较大,美国估值偏高,欧洲和英国相对合理;分析师对公司盈利增长的预期较高,可能存在失望风险。[92 - 97] 2.3债券市场 - **核心观点**:债券市场在2024年表现良好,2025年投资者可关注多元化、carry和相对价值等投资主题。 - **论据**:随着通货膨胀接近央行目标,全球利率开始下降;不同地区的债券收益率情况不同,美国经济强劲可能使收益率面临上行压力,而英国和欧元区经济脆弱可能使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securitised credit市场和新兴市场债券具有吸引力。[110 - 126] 2.4人工智能 - **核心观点**:人工智能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诸多挑战,其对经济的影响难以准确估计。 - **论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受到能源供应、数据质量、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取决于任务的难易程度和人工智能的能力;目前的人工智能存在偏差、“幻觉”等问题,影响其在一些行业的应用。[128 - 137] 2.5可持续投资 - **核心观点**:2025年投资者应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 **论据**:列出了六个关键的ESG因素,包括环境方面的自然和生物多样性、能源使用与供应,社会方面的网络安全、社区参与,治理方面的税收与关税、高管和董事会在可持续性方面的能力;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进而影响投资组合的回报。[141 - 189] 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3.1投资策略建议 - 在股票投资方面,建议青睐优质股、偏爱等权重指数、倾向防御性板块和“债券替代物”、保持对深度价值周期性股票的一定敞口、考虑区域偏好和主题投资等。[99 - 107] - 在债券投资方面,建议采取中性久期立场,关注securitised credit市场、BB - 评级债券的相对价值机会、新兴市场债券的多元化价值等。[118 - 126] - 在克服行为偏差方面,建议谨慎对待新闻、委托专家投资等。[204 - 207] 3.2数据和指标 - 提供了美国、欧元区、中国、英国等地区的经济数据预测,包括GDP增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等。[44、58、70、85] - 提到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成本数据,如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硬件和能源成本的增长情况。[132 - 133] - 给出了网络犯罪的成本估计、全球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资金缺口等数据。[159、153]
MS-2025 US Equities Outlook
-· 2024-11-20 22:54
一、涉及行业与公司 - **涉及行业**:美国股票市场相关行业,包括金融(Financials)、工业(Industrials)、消费(Consumer Discretionary、Consumer Staples)、科技(Tech)等多个行业。[1][2][59] - **涉及公司**:未明确提及某一家特定公司,主要是从行业层面进行分析,如提到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相关研究覆盖的公司。[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1. **保持灵活应对市场领导权变化** - **观点**:投资者在2025年需要继续灵活应对市场领导权的变化,鉴于近期选举结果带来的潜在不确定性,维持比正常情况更宽的牛市与熊市预期偏差(基础情形:6,500;牛市情形7,400;熊市情形4,600)。[1] - **论据**:自年中展望发布以来,市场内部定价从春季的再通胀结果,到夏季的增长风险情景,再到如今的增长重新加速背景不断变化。之前已努力捕捉这些轮动,如夏季偏向防御,10月初转向优质周期性股票,未来这种轮动可能继续。[1] 2. **上调基础情形12个月目标价** - **观点**:将基础情形的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6,500。[1] - **论据**:在基础情形下,预计12个月远期(2026年)每股收益(EPS)为303美元,市盈率(P/E)倍数为21.5倍。中个位数的营收增长和利润率扩张推动2025 - 2026年EPS分别增长13%和12%。美联储降息以及商业周期指标持续改善将使盈利增长在2025年继续扩大,选举后企业活力可能上升也有助于盈利均衡增长。历史上高企的市场倍数只会有适度贬值,因为在高于平均盈利增长和宽松货币政策时期,倍数大幅压缩是罕见的,不过估值可能会因政策、利率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波动。[1] 3. **投资推荐** - **观点**:继续看好优质周期性股票,对金融股维持超配观点。[1][59] - **论据**:美联储降息和稳定的宏观指标有利于优质周期性股票的相对优异表现。美国选举结果增加了监管环境放松和企业活力反弹的可能性,进一步利好该类股票。金融股在10月初升级为超配后仍然是看好的超配选择,资本回暖和潜在的回购加速、相对估值有吸引力,且选举后的放松管制预期也有助于其表现。[1][59] (二)行业分析与投资倾向 1. **科技行业** - **观点**:在科技板块内,更看好软件(Software)而非半导体(Semis)。[2] - **论据**:软件的相对盈利修正表明其有相对表现追赶的潜力。[2] 2. **消费行业** - **观点**:对消费可选消费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 Goods)维持低配,对消费必需品(Consumer Staples)也维持低配。[2] - **论据**:潜在的增量关税和有限的定价权可能继续对消费可选消费品股票造成压力,随着市场领导权偏离防御性板块,消费必需品也将滞后。[2] 3. **小盘股与大盘股** - **观点**:目前维持对小盘股与大盘股的中性立场,暂不将小盘股升级为超配。[2] - **论据**:小盘股与利率的负相关性以及相对较弱的盈利修正,使其目前不具备升级为超配的条件。[2] (三)选举后的市场动态与影响 1. **市场对选举结果的反应** - **观点**:部分市场在选举结果前后对共和党获胜有一定预期并已开始交易相关结果,但仍存在不确定性。[11][12] - **论据**:如预测市场和某些股票(如关税相关股票和可再生能源股票)的走势在选举前后表现出对共和党获胜的预期。金融和优质周期性股票在选举前被低估了共和党获胜的情景,选举后表现优异。[11][12] 2. **新政府政策影响** - **观点**:新政府的政策(如创建新部门可能进行财政巩固、潜在的关税实施、移民执法等)对市场有短期和长期影响,带来交易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13] - **论据**:新的政策变量可能改变财政主导的现状,影响市场的实际回报预期。虽然目前市场似乎对放松管制和潜在的财政巩固更兴奋,但政策的具体实施和影响仍不确定。[13][21] 3. **对债券市场和利率的影响** - **观点**:选举后的债券收益率走势未完全符合预期,利率上升未持续,债券期限溢价仍需关注,其变化可能影响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倍数。[16] - **论据**:选举前利率已因预期共和党获胜等因素上升约85bps,选举后利率虽一度上升但随后下降,债券市场可能对共和党执政下的赤字扩张担忧不如最初预期,不过如果期限溢价从当前水平大幅上升(如再上升25 - 50bps),将对股票市盈率产生负面影响。[16] (四)市场估值与风险 1. **市场估值现状与展望** - **观点**:估值在短期内是预测长期(7 - 10年)回报的最重要变量,但目前市场估值处于高位且可能波动。[27] - **论据**:近期估值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2.3x),虽然盈利复苏预期良好,但估值可能因市场在不同宏观结果之间的定价波动而变化。在基础情形下,预计市盈率只会有适度贬值,因为在高于平均盈利增长和宽松货币政策时期,倍数大幅压缩是罕见的,但仍需考虑多种因素的平衡,如水平与变化率、周期性与结构性等。[27] 2. **市场风险** - **观点**:进入2025年,市场面临利率/期限溢价上升、美元走强、价格动量与盈利修正广度对比变化等风险,此外政府削减开支可能影响增长,流动性变化也可能影响估值。[30] - **论据**:如果政府成功削减开支,可能导致明年增长低于基础情形预期;随着逆回购接近零和量化紧缩(QT)结束,推动倍数上升的过剩流动性可能减少,在财政巩固之前就可能对估值造成压力。[30] 三、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分析了2016年选举后各类情绪指标(如小企业乐观指数、消费者信心等)的变化,发现当前这些指标的中位数读数低于2016年选举前,结合美联储降息周期和选举结果,有潜力推动整体市场情绪大幅上升,这可能意味着更多公司参与盈利增长复苏和市场领导地位竞争。[36][37] - **盈利增长分析**:目前盈利增长的扩大趋势有望继续,更多公司参与到盈利复苏中(如2025年标普500公司中约60%有正的EPS增长,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的约50%有所上升),盈利增长由成本削减和利润率扩张驱动,未来选举后的企业活力上升可能促使市场盈利分布更均衡。[41] - **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了小盘股与2016年时期的不同,如与利率的相关性、相对盈利修正广度等,解释了为何目前对小盘股与大盘股维持中性立场,尽管2016年选举后小盘股有过一段优异表现,但当前环境下小盘股面临更多限制因素。[69] - **牛市和熊市情景分析** - **牛市情景**:包括政策变化减少挤出效应使私人经济繁荣(如政府削减开支成功,利率下降,倍数保持高位,盈利增长加速等),以及企业活力反弹推动有机增长重新加速(如多种现有增长驱动因素持续,动物精神反弹且无重大负面抵消因素,到2026年盈利高速增长且估值扩张等)两种情景。[76][78] - **熊市情景**:包括硬着陆/衰退(如财政支持减少、关税和移民执法等因素导致衰退,政府削减开支努力失败等),以及利率上升压力估值(如通货膨胀意外上升、美联储被迫重新考虑加息或财政可持续性担忧推高期限溢价等)两种情景。[83][95] - **投资建议相关的具体分析** - **优质周期性股票**:选举前相关股票未充分体现共和党获胜的预期,选举后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宏观背景(美联储降息和商业周期指标稳定)也支持其表现,不过利率波动仍需关注,建议关注优质的周期性股票。[99][100] - **金融股**:10月初升级金融股的超配评级源于多种因素,选举后的放松管制预期进一步推动其表现,其相对估值仍有吸引力,盈利修正也支持其优异表现,资本市场活动回升等因素增加了对金融股超配的信心。[113][114] - **工业股中的潜在选举受益者**:看好工业股,认为其是中晚期周期中被低估的优胜者,有诸如美国制造业回流、国内资本支出加速等利好因素。还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相关情况,包括不同分析师对相关股票的看法、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特朗普2.0时期的预期等,以及选举对货运股票相关的补货周期影响等内容。[125][126][127][128][131] - **并购(M&A)目标股票**:预计M&A将出现周期性和结构性反弹,2023年全球M&A处于多年低位,2024年有上升趋势,2025年预计进一步大幅上升,多种因素如股市高位、经济软着陆、利率下降、资本市场开放、企业信心增强等推动,且各地区情况也显示积极信号,如欧洲M&A同比增长49%等。[146]
The Guardian-20.11.2024
-· 2024-11-20 21:34
Tearful goodbye Nadal ends glittering career · · Page 44 Moflin! Wednesday My week 20 November 2024 rom £2.30 for subscribers Meet with an Alpet Fears grow over Russian hybrid warfare campaign against west Kremlin vows to respond after US allows Ukraine to use long-range missiles Andrew Roth Washington Shaun Walker Pjotr Sauer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said it was "incredibly" concerned about Rus- sia's campaign of hybrid warfare against the west, amid fears it will escalate following Ukraine's first use of U ...
The Washington Post-20.11.2024
-· 2024-11-20 21:34
一、涉及行业与公司 本纪要未涉及特定公司,主要涉及美国的政治领域相关事务。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特朗普内阁人选相关 1. **核心观点** - 特朗普不顾党内部分人的疑虑,推进其有争议的内阁人选提名。 - 论据:特朗普宣布提名名人医生奥兹(Mehmet Oz)领导负责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的机构,此前已推出一系列非常规的内阁和高级政府职位人选,如提名马特·盖茨(Matt Gaetz)、皮特·赫格塞思(Pete Hegseth)等,这些人选面临诸多争议。例如盖茨被指存在不当性行为、性交易等问题,赫格塞思被指曾有性侵犯行为[30]。 2. **核心观点** - 特朗普的内阁人选面临参议院的审查和潜在反对,他可能采取一些手段推动任命。 - 论据:特朗普的人选如盖茨、赫格塞思将与共和党参议员会面,以争取支持。特朗普威胁如果参议院反对他的人事选择,将利用休会任命权绕过参议院。例如盖茨面临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审查,他的支持率在共和党参议员中不稳定,需要争取支持[30][31][32]。 (二)特朗普过渡团队相关 1. **核心观点** - 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在很大程度上无视传统的过渡先例,引发诸多担忧。 - 论据:他的团队在考虑数百个关键职位的潜在任命时,拒绝让联邦调查局(FBI)进行背景调查,而是依赖私人律师进行部分人选的审查,甚至对一些人选不进行审查。例如在任命过程中,没有按照传统让FBI对政治任命人员进行背景审查,而是让律师斯坦利·伍德沃德(Stanley Woodward)进行审查[40][43]。 2. **核心观点** - 特朗普过渡团队的一些做法可能削弱透明度、破坏制衡机制并危及国家安全。 - 论据:他没有签署包含过渡工作人员道德承诺等内容的谅解备忘录,他的团队不参与国家安全简报、不能进入联邦机构等。例如不签署谅解备忘录导致他的过渡团队无法参与国家安全简报、不能进入联邦机构与员工交流等[40][41]。 (三)拜登相关 1. **核心观点** - 拜登在任期结束时,在回避记者提问的同时积极完成一些大事。 - 论据:拜登在国外访问期间很少公开讲话,不回答记者关于乌克兰、与中国领导人会面等问题。但他在任期结束前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如在自己家中接待“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其他领导人,访问德国接受该国最高荣誉等[33][34][35]。 2. **核心观点** - 拜登的学生贷款政策在特朗普和共和党掌控国会的情况下面临严重威胁。 - 论据:特朗普和共和党对拜登的学生贷款减免政策持敌对态度,拜登的一些关键政策被诉讼缠身,新政府可能不再捍卫这些政策。例如拜登的“节省有价值教育计划”(Save)面临诉讼,新政府可能不再支持该计划,导致数百万借款人可能面临更高的还款额[17]。 (四)华盛顿特区(D.C.)RFK体育场相关 1. **核心观点** - D.C.争取RFK体育场土地控制权的法案在参议院获得进展,但仍面临不确定性。 - 论据:该法案在参议院委员会以17 - 2的投票通过,但仍需参议院全体投票通过并由总统签署才能成为法律。马里兰州官员反对该法案,认为这对美国纳税人不利,而D.C.市长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26]。 2. **核心观点** - 该法案的命运与特朗普政府的态度有关,如果不能在年底前通过,新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带来变数。 - 论据:特朗普与D.C.和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有过争执,且新的共和党国会可能更关注特朗普的国家议程。如果法案通过,华盛顿指挥官队(Commanders)的体育场选址可能在D.C.和马里兰州之间竞争[26][27]。 (五)其他社会议题相关 1. **核心观点** - 美国社会存在仇恨言论和针对不同群体的威胁短信,反映出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 论据:在选举后,黑人、拉丁裔、LGBTQ +群体收到威胁短信,内容包括强迫劳动、驱逐、送往再教育营等。虽然不知道短信来源,但这些内容反映了社会中的仇恨情绪,并且与政治人物的言论和态度有关[7]。 2. **核心观点** - 美国在性别议题上存在争议,如南卡罗来纳州众议员南希·梅斯(Nancy Mace)提出禁止跨性别女性使用国会大厦女洗手间的决议。 - 论据:梅斯提出该决议,认为这是关于女性隐私和安全的问题,但遭到民主党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制造文化战争,转移对真正民生问题的关注。新当选的跨性别者萨拉·麦克布莱德(Sarah McBride)成为争议焦点[49]。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一)特朗普与外国领导人通话相关 1. **内容** - 特朗普在与外国领导人通话时,切断了国务院及其安全线路和官方翻译人员。例如他与普京的通话没有官方记录,引发外交政策专家的担忧,因为克里姆林宫否认通话发生时,特朗普方难以反驳[42]。 2. **内容** - 特朗普在过渡期间就开始与外国领导人通话,这种做法虽然不违反法律,但不符合传统的外交规范,并且可能带来外交风险。例如他在没有国务院参与的情况下与外国领导人通话,而国务院在传统上有助于创建官方通话记录以应对可能的争议[42]。 (二)特朗普面临的法律案件相关 1. **内容** - 曼哈顿检察官表示将反对特朗普律师提出的撤销其34项重罪定罪的请求,但可能同意推迟诉讼程序至特朗普第二届任期之后。 - 论据:检察官在信中表示尊重总统职位以及陪审团的作用,但特朗普的案件存在特殊情况,如他即将上任总统,目前没有法律规定总统临时豁免权要求撤销审判后的刑事诉讼,同时考虑到他的安全等问题,推迟诉讼可能是一种选择[55]。 2. **内容** - 特朗普已开始接受情报简报,但他在处理机密信息方面有不良记录。 - 论据: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以及卸任后都有不当处理机密信息的行为,如在马拉加(Mar - a - Lago)披露敏感文件、分享机密情报等,但现在他开始接受情报简报,这一情况引发关注[56]。 (三)美国死刑相关 1. **内容** - 美国死刑的使用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有所减少,导致许多死囚处于不确定状态,引发对司法系统的质疑。 - 论据:死刑在27个州存在,但并非所有州都积极执行,一些州有暂停执行的情况,如俄勒冈州。特朗普支持死刑,他的第一个任期内联邦政府重启执行死刑,而拜登政府停止了执行。同时,死囚等待执行的时间大幅增加,这一情况引发了关于死刑公正性、成本以及对囚犯影响等多方面的讨论[59]。 2. **内容** - 以宾夕法尼亚州的莱斯科(Lesko)案件为例,展示了死囚案件可能拖延的漫长过程以及对受害者家属的影响。 - 论据:莱斯科自1980年被羁押,他的案件涉及多起谋杀,尽管被判处死刑,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司法程序的反复、相关人员的离世等,他的案件一直拖延至今,受害者家属仍然承受着痛苦[6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