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游戏(06633)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6 19:30
财务表现 - 2023年青池游戏全年收入为人民币9.06亿,同比增长43.75%[6] - 全年毛利为人民币5.58亿,同比增长32.2%,毛利率为61.6%[6] - 海外收入占比从25.3%提升到28.5%,海外收入达到2.58亿[6] - 公司全年亏损为3737万,主要原因是新游戏上线带来的营销开支和投资减持[7] - 2023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4.3亿,几乎翻倍增长,销售费用占比从33.2%增加到47.4%[8] - 2023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6亿元,同比减少6亿,主要是员工奖金减少和外包服务费减少[8] - 2023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4900万,大幅减少31.8%,主要是与员工相关的奖金[8] 品牌和公益 - 青池铁粉数量接近1336万人,同比增长25.71%,品牌认知度不断扩大[5] - 公司通过慈善捐赠和游戏联动的方式开展公益活动,共完成10个公益项目,捐助金额超过120万元人民币[5] 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工作重点包括积极推进游戏储备的测试及上线、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丰富产品矩阵巩固研发体系实力[9] - 公司目前有多款储备游戏包括APP和小程序游戏储备,其中不少已获得版号[10] - 公司自研储备游戏方面展示了后起思路世界SRG项目1,2023年10月在澳大利亚游戏展览会上获得海外玩家欢迎[10] - 公司新增了多款引进授权的游戏,包括RPG游戏项目L和SLG游戏项目T,将持续推进储备游戏的发行规划[10] 人才团队和发展计划 - 公司在人才团队规划方面,目前有643名全职雇员,扩张速度最快的项目是易,会做结构性的动态调整[11] - 公司2024年的发力点之一是小程序游戏,预计会有多款小程序游戏上线,加快整体的上线进程[12] 海外市场 - 公司预计今年的海外收入会占50%,海外收入预计会超过境内收入,海外收入有明显增长[14] - 公司在日本发行的肥油健身房上线不到一个月,流水数据还在统计中,新增用户数略超预期[15]
顺丰同城(09699)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6 18:30
公司业绩 - 过去三年市场增长率超过20个百分点[1] - 公司首次实现盈利,连续六年盈利增长[1] - 公司首次完成现金流转型,解决了业务的健康和生存问题[1] - 2023年毛利率从4.0%增长至6.4%[6] - 2023年总费用率从6.6%下降至5.0%的目标[8] - 公司在过去三年内现金流有了显著提升,去年约为40亿元人民币,今年资金回报约为27亿元人民币[9] - 公司计划今年回购20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4年的股价预计将高于2023年,对股价表现充满信心[10] - 公司在2024年仍然保持高频率的砖速,继续专注于收入增长[13] - 公司与抖音的合作关系紧密,合作场景不断扩大,对公司收入增长有积极贡献[14] 用户数据 - 过去两三年内,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数量持续增长[1] - KA流量和个人用户流量增加[1] - 全年启动活动约95万次[1] - 网络覆盖范围超过60%,完成1000多次限制覆盖[1] - 单渠道频率增长超过30%[1] - 公司在过去两三年中,销售量增长了30%[19] 未来展望 - 公司在2024年仍然保持高频率的砖速,继续专注于收入增长[13] - 公司在最后一公里业务增长较好,拓展了与集团的新合作场景[16]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实现物流行业的普通利润率[20] - 公司目前的利润率为17.7亿人民币,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达到物流行业的普通利润率[2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过去两三年中,系统方向分为几个方向,包括智能营销系统的推广和优化[21] - 公司在核心订单分配转移能力和转移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2] - 公司在过去两三年中一直在核心领域进行降低单元成本的工作[2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行业市场受到本地化攻击,包括许多本地电商平台[2] - 下游市场增长迅速,特别是由K&A带领的下游战役[2]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在2017年至2018年至今每年都看到不同城市的数据有所改善[26] - 公司希望通过进入香港股市来释放股票价值[27]
商汤-W(00020) - 2023 H2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6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总营收34亿人民币,下降11%,主要因战略减少对智慧城市业务的依赖,该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约30%降至2023年不足10% [1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回收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8.5% [11] - 2023年员工数量较2022年减少11%,研发、行政和销售运营费用(含股份支付)同比下降10.6% [11] - 2023年EBITDA亏损收窄至5.5亿人民币 [12] - 2023年公司营收下降10.6%,生成式AI收入增长至近12亿人民币,是2022年的三倍,占总营收35%,智能汽车业务实现31%的年度增长 [49]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4.1%,低于上半年的45.3%和2022年的66%,主要因硬件和AIDC相关成本较高 [50] - 2023年底现金转换周期较前几年连续增加后显著下降,主要因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减少约100天 [54] - 2023年总贸易应收款回收39亿人民币,超过总营收,较上一年增长48.5% [54] - 2023年总资本支出较2022年下降71%,即使排除一次性购买办公楼,同比也下降20% [55] - 截至2023年底,公司现金等价资产超过130亿人民币,银行总信贷额度接近130亿人民币,约38亿人民币未使用 [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生成式AI业务 - 2023年实现营收1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0%,占集团总营收35%,是公司十年历史中增长最快的新业务板块 [8][15] - 过去十二个月,该业务板块超70%的客户是新客户,现有客户平均每用户收入大幅增加约50% [18] - 收到众多超1000万人民币的订单,模型使用量增长约120倍 [19] 传统AI业务 - 2023年营收18.4亿人民币,下降41%,其对总营收的贡献从2022年的82%降至2023年的54%,主要因公司减少对智慧城市业务的依赖,该业务营收贡献从29%降至不足10% [15][38][39] 智能汽车业务 - 2023年实现总营收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 [39] - 2023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129万辆汽车,同比显著增长163%,每辆车的毛利润增长30% [40] - 截至目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部署在195万辆智能汽车上,涉及超90款车型,还收到为超1600万辆额外车辆供应的确认函,并扩展到41款新车型 [4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2023年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AI开发平台市场报告中,公司在增长指数和创新指数综合得分排名第一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3年公司进行业务重组,专注生成式AI业务,主要发展重点为AI基础设施和大模型 [8] - 未来将继续优化运营效率,采用孵化和剥离具有强行业属性业务等策略,将资源集中在快速增长的生成式AI业务上,以优化现金流和减少亏损 [12] - 公司在AI 2.0时代有四大关键竞争优势:感知和决策智能经验及大量多模态数据增强基础模型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多模态处理能力;大量GPU支持和对标定律指导下大模型性能不断提升,且对大模型研发的深刻理解使其能设计具有前瞻性的AI基础设施;在智能设备部署方面有丰富经验,成功推出边缘端小模型;具备强大的AI部署能力,能满足企业客户需求并提供高性价比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 [13][14] - 2024年公司设定三个战略目标:保持技术领先,继续利用AI基础设施和大模型带来的协作优势,扩大计算能力规模,加强技术集成服务能力,迭代Sense Auto和Sense Nova大模型能力;推动业务增长,加速生成式AI的商业化和市场渗透,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稳定增长并提高图形质量;提升核心业务可能性,继续优化整体运营效率,将资源集中在生成式AI上,改善现金流和减少亏损 [45][46][4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是转型的挑战之年,但也带来巨大潜在机会,多年的大模型技术发展和先进AI计算能力基础设施使公司从生成式AI研发走向商业化 [49] - 虽然在转型期面临诸多挑战,但公司有信心采用稳健和前瞻性的策略,确保在AI 2.0时代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并实现长期跨越式发展 [47][48] - 中国在大模型方面比美国落后一到两年,目前中国对训练的需求更强,而美国已进入推理竞争阶段,预计今年中国推理业务的增长率将超过训练业务,到年底推理将占总计算能力消耗的20% - 30%,这种差异为芯片多元化设计提供发展机会 [6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创始人唐晓鸥教授去年去世,他不仅是创始人,也是导师和朋友,二十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国原创创新和培养AI领域优秀人才,建立多个平台并培养数千名杰出AI学者,他对AI整体发展有敏锐洞察力,曾支持公司投资数十亿人民币建设AI数据中心 [6][7] - 公司将于4月举办技术日活动,届时可体验快速发展的SENSE NOVA大模型5.0版本以及几款新的生成式AI产品 [4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商汤科技在多模态领域的学术探索方向、大型多模态模型的发展节奏和工程能力现状,以及如何应对多模态领域数据稀缺问题和对合成数据未来应用的看法 - 多模态研究需基于历史技术积累,公司在感知和决策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可作为广泛数据标注和生成的核心工具,采用复合架构在不增加额外算法的情况下保留详细效果 [60] - 合成数据方面,公司在3D领域的积累,如神经渲染或3D高斯,以及其他渲染技术,可在这波生成式发展中显著促进合成数据的生成,预计合成数据将是重要的数据解决方案,因为行业数据收集无法覆盖低频场景,这类数据需来自合成源,且过去的理解能力将与生产能力产生协同效应 [60] - 关于发展节奏,与资源分配有关,Sora的出现表明大量计算能力将投入行业应用,公司在视频和图像领域有长期经验,一直在探索如何用更少资源实现相同或更好的结果,通过利用工程和算法优势弥补计算能力差距已取得显著成果 [61][62] 问题2:2024年及以后计算能力的扩展计划 - 计算能力是极其稀缺的资源,去年公司服务大量国内客户时,他们每季度都来租赁更多计算能力并订阅模型训练和推理服务,这是公司生成式AI业务快速增长的原始驱动力 [63] - 2024年公司将继续利用扩展计算能力的能力,预计计算能力全面翻倍,与去年底相比年初的增长情况大致相同,但去年的增长实际上低于计划,因为去年中国和美国的计算能力都极其稀缺,年底模型参数规模变大,多模型能力变强 [64] - 春节期间新模型如Sora出现,训练和推理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行业预计计算能力需求每年将扩大一个数量级,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全球计算能力需求将超过供应,中国的挑战更大,但这也为国产芯片发展提供沃土 [65] - 国产芯片效率越来越高,不仅在芯片生产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芯片操作、软件配置以及如何在训练和推理中实现高效率等方面,这是行业参与者共同努力的主要趋势,芯片使用也将更加多样化,去年大部分需求来自训练 [66] - 预计今年中国推理业务的增长率将超过训练业务,到年底推理将占总计算能力消耗的20% - 30%,这种推理和训练的差异为芯片多元化设计提供发展机会,多模态模型的推理成本比传统语言模型高几倍,也为优化芯片设计提供很多机会,芯片设计是国家网络的一部分,芯片供应短缺在芯片调度市场创造了机会,去年芯片硬件成本较高且价格持续上涨,今年如何调度芯片将非常重要,涉及运营管理能力、芯片软件能力和推理观察机会能力,这些技能将变得更重要,客户的支付意愿也将增加,公司的Sense Core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能力将在市场中得到更好利用,以满足客户对训练和推理不断增长的需求 [67][68][69] 问题3:生成式AI业务的当前商业模式、中长期增长预期和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比例,以及生成式AI是否会提高或拖累毛利率 - 公司生成式AI业务目前基于SaaS核心和大模型的协同,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公共云服务,模型托管在公共云上,通过标准API访问,可根据流量收费,如按输入和输出的令牌数量或为客户锁定的计算能力资源收费;私有云部署,主要针对有严格数据安全要求的客户,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特定服务,通常提供专用模型,按活跃用户账户数量收取模型许可费,有永久和特定期限许可两种,永久许可通常包含升级和维护需额外收费的条款;定制模型服务,主要以服务费形式提供,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模型训练、微调或开发 [71][72][73] - 财务预测方面,该业务收入从2022年到2023年增长了两倍,预计从2023年到2024年业务量可能再翻一番,2024年生成式AI可能占公司总营收的约一半,长期增长难以准确预测,但应该是高增长,预计2023 - 2028年该业务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0%,到2027或2028年,生成式AI可能占公司总营收的近75% [73][74] - 关于对毛利率的影响,难以精确判断,由于生成式AI业务发展多种商业模式,毛利率可能会有波动,预计长期对毛利率的影响是中性的,不会偏离40%左右的水平太远 [74] 问题4:唐晓鸥教授去世后其股份的继承情况、对公司股权结构和战略的主要影响,以及公司未来如何合理回报投资者,特别是在股价较低的情况下 - 唐晓鸥教授去世后,其股权由家人继承,家人一直对公司管理层表示坚定支持,并承诺继续锁定股份 [75][76] - 公司管理团队保持稳定,将继续推动AI行业变革,特别是向AI 2.0的转型,从集团层面看,集团治理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证 [76] - 唐晓鸥教授设定的战略是通过原创技术为行业创造良好回报,在AI 1.0时代,公司通过降低成本实现稳定回报和正现金流,这种能力在AI 2.0时代也将发挥作用,公司经历整个周期,有能力利用过去经验推动生成式AI的产业转型 [76][77] - 公司当前股价约为IPO价格的20%,原因包括整体宏观环境和IPO前股东的抛售,去年第二大股东退出持股,今年最大外部股东一直在抛售,从管理层角度看,股价严重低估,因为它已低于公司净资产价值,公司资产除现金部分外,还包括大量计算能力和基础设施,计算能力在账面上按折旧后资产分类,实际价值应更高 [78][79] - 公司希望通过去年和今年年初的转型,使业务步入良好状态,以应对未来挑战并将商业能力扩展到AI 2.0时代,同时保持AI 1.0时代剩余业务的健康稳定现金流,管理层将尽最大努力,包括锁定股份、恢复股价,以回报股东和员工 [80]
零跑汽车(09863)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5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全年营收超过16.7兆元,同比增长35% [5] - 2023年首次实现9.5%的积极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2023年毛利率达到11.6%,剔除一次性收益后仍保持11.6% [5] - 2023年经营和毛利率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6] - 2023年实现10.8兆元的稳定经营现金流,扣除资本支出后自由现金流达2.6兆元 [5] - 2023年末拥有20亿美元的资金储备,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交付144,000辆新车,位居行业新兴企业前三名 [2][5] - 电池业务2023年实现超过100亿元收入,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20][21] - 公司已在电动车领域拥有两个SOP,未来两年内将陆续获得更多SOP [20][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中国市场专注于150,000-200,000元价格区间的车型,并开发适合低线城市的ER-EV车型 [19] - 公司正在开发更多适合海外市场需求的车型,如A级、B级和C级车型 [15][29][3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陆续进入欧洲、南美、中东等海外市场 [14][30][3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全自主研发和核心部件自制的策略,在成本和技术上保持优势 [6][7][8] - 公司正与斯特兰提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双方优势推动全球化发展 [3][32][37] - 公司未来5-10年将主要聚焦100,000-250,000元价格区间的车型,并保持价格竞争力 [35][3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公司展现了强劲的生产潜力,产品结构和品牌意识得到大幅提升 [2][3] - 公司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250,000-300,000辆的销售目标 [19] - 公司对2024年的毛利率水平保持乐观,预计将维持在5%-10%的水平 [1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询问公司在二手车市场的策略和规划 [10]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将利用全自主研发和核心部件自制的优势,提供更多功能和更好的价格体验,应对二手车市场的竞争 [10][11]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询问公司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规划和进展 [27][28]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正在进行自主研发,并与业内领先企业进行对标和学习,未来将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流玩家 [28][29]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询问公司与华为在HarmonyOS方面的合作计划 [16][17] **Lei Chen 回答** 公司将与华为在HarmonyOS手机应用程序方面进行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和功能升级 [17]
美团(03690)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2 19:00
业绩总结 - 2023财年总收入增长25.8%,达到2767亿人民币[1] - 2023财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至233亿人民币[1] - 在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2.6%,达到737亿人民币[7] - 核心本地商业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26.8%,达到551亿人民币[8] - 新业务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1.5%至186亿人民币[10] 用户数据 - 2023年即时购物订单量同比增长40%[3] - 2023年年度活跃商家增长近30%[3] - 2023年全年GTV增长超过100%[4] - 美团外卖业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近4.9亿年度交易用户和超过460万年度活跃商家[1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年美团外卖业务的交易量将保持健康稳定增长[15]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继续投资以增强产品能力,并通过营销策略和内容提升消费者关注度[17] - 公司预计2024年In-Stock Audience 12业务将保持高GTB增长[1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计划通过提高效率和改善线路来调整投资效率[17] - 公司预计2024年所有新举措,包括MetaZX,将在集体基础上实现盈亏平衡[1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美团计划继续执行现有的股票回购计划,并可能在未来增加回购规模[24]
新鸿基公司(00086)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2 14:3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39亿港元,同比下降3.4%[1]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7660万港元,扭亏为盈,同比增长[5] - 2023年每股账面值为10.8港元,同比下降5.3%,资本净负债比率为38.6%,比2022年下降510个基点[5] - 2023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14港元,总股息为每股0.26港元,与2022年持平,回购股票共计220万股,净总代价为590万港元[6] - 2023年底总资产达到409亿港元,现金储备同比增长13.7%达到67亿港元,贷款资产总额为133亿港元,其中61%为银行及其他贷款[6] 业务发展 - 公司将融资业务更名为信贷业务,以更准确体现产品和服务[1] - 公司计划推出新的信用卡业务,以提升股东价值[2] - 公司在2023年主要任务是确保资本保值和提升运营效率[2] - 公司通过亚洲联合财务和新鸿基信贷开展信贷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2] - 公司在投资管理业务方面积极管理现有投资组合,提升流动性降低风险[3] - 公司基金管理业务持续发展,推出新的基金,实现不受大势影响的回报[3] 市场展望 - 公司面对挑战环境,继续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表,维持充足流动资金和健康资本结构[4] - 公司在2024年将重点关注具有防守性和投资回报率吸引力的业务,可能会拓展全球足迹[24] - 公司认为2023年整体公开市场处于低位阶段,公司底层业绩扎实,预计不会再有大规模减值[40]
YEAHKA(09923) - 2023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3-21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5.6%,主要得益于一站式支付服务 [26] - 2023年毛利润同比下降28.4%至7.38亿人民币,毛利率从30.2%降至18.7% [26][27] - 2023年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60.6%至5.56亿人民币,主要因一站式支付服务GPV和费率大幅增加以及到店电商业务亏损显著收窄 [27][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一站式支付服务 - 2023年GPV同比增长29.2%,达到2.9万亿人民币,其中71.2%为基于应用程序的支付服务 [16] - 活跃支付服务商户数量同比增加13.3%,超过920万,应用程序支付交易峰值日总量近6000万笔 [16] - 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26.5%,剔除一次性项目后,费率从2022年的12.3个基点提高到13.3个基点 [17] 到店电商服务 - 2023年GMV同比增长30%,超过43亿人民币,毛利润率从2022年的67.3%提高到80.3%,净亏损减少79.4%至4350万人民币 [19] 商户解决方案服务 - 2023年活跃商户数量超过160万,同比增加30.8%,收入同比增长17.2%至3.63亿人民币 [21][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大陆市场 - 由于中小规模线下商户的韧性,中国大陆业务保持强劲 [5] 海外市场 - 2023年在香港和新加坡成功推出收单服务,仅在新加坡就服务了超过5000家知名商户 [9][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未来聚焦增加商业化努力、严格合规管理、扩大市场份额,为商户提供SaaS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数字营销价值 [7] - 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聚焦在不同海外本地市场创建综合支付场景、加速市场本地化,并与国际卡组织、当地银行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10] - 到店电商服务将以全流量数字营销策略为关键增长驱动力,针对优势垂直领域制定行业特定策略,深化支付和商户解决方案的整合 [20][21] - 一站式支付服务将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市场地位,提升收入和利润;海外以香港为全球枢纽,拓展东南亚和北美业务 [51][52] - 商户解决方案服务2024年将聚焦商业化,提高商户渗透率,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费用结构 [6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是中国经济复苏和国内中小经济反弹的关键一年,公司三大业务线实现增长,利润近三倍增长 [5] - 对使用AI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探索新商业模式充满信心 [12] 其他重要信息 - 2023年公司在研发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采用私有云节省成本,并向支付合作伙伴开放使用 [10][11] - 公司将自研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自动编程、智能客服和到店电商业务,效率提升超20% [12] - 2023年公司ESG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进展,在S&P Global ESG评级中得分54,在手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中获A - 评级,入选S&P Global 2023年可持续发展年鉴 [2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到店电商全流量数字营销策略详情及平台政策变化对业务的影响 - 公司重新定位为全流量商户服务提供商,使商户能在多个平台进行一站式数字运营,标准化中游工具可帮助商户精准定位消费者群体、有效生成促销内容,收费模式升级为预付固定季度或年度服务费加GMV佣金 [33][34] - 抖音的许可要求将缓解市场竞争,使业务更可持续,公司新定位使其更稳健,计划2024年改进收费模式、扩大对K商户的覆盖范围并实现盈亏平衡 [35][36] 问题2: AI技术对业务运营的改善及未来使用计划 - 公司使用生成式AI技术为日常编码工作构建辅助工具,使工作效率提高10% - 20%,还用于为到店电商业务生成内容,目前超50%的到店电商产品内容由AI自动生成,当前主要聚焦降低成本和优化产品用户体验 [40][41] 问题3: 调整后EBITDA增长近三倍的主要驱动因素 - 主要得益于一站式支付服务表现改善、商户解决方案货币化能力提升以及到店电商业务亏损显著收窄,同时AI技术的应用有效控制了费用和成本,费用与收入百分比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约18.5% [44][45] 问题4: 支付业务的增长驱动因素、竞争优势及未来两年的发展规划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目标商户集中在受宏观影响较小的餐饮和零售行业、分销渠道网络不断扩大、商户数量增加以及费率提高 [49][50] - 国内将保持领先市场地位,提升收入和利润;海外以香港为枢纽,拓展东南亚和北美业务,开展本地商户收单、汇款和货币兑换业务,探索最新支付和金融科技技术与机会 [51][52] 问题5: ESG管理对公司的益处及未来规划 - 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ESG,公司过去三年大力推进ESG治理,去年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建立了ESG委员会监督公司ESG事务,设立了支持商户的项目,认为良好的ESG管理有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52][54] 问题6: 2024年国际业务战略规划及未来拓展新业务领域和市场的计划 - 2023年已开拓东南亚市场,获得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支付牌照,服务超5000家本地商户,仅新加坡GMV就超2亿人民币,具备本地商户收单和跨境交易能力,未来将拓展北美、非洲和中东等地区 [57][58][59] 问题7: 2023年商户解决方案业务的增长驱动因素及2024年的增长策略 - 2023年增长驱动因素主要是商户数量增长,商户更愿意为增值服务付费 [60] - 2024年将聚焦商业化,提高商户渗透率,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费用结构 [61]
SHUI ON LAND(00272) - 2023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3-21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录得收入97.5亿人民币,净利润14亿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8.1亿人民币 [10] - 2023年总租金及相关收入(包括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增至3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 [11] - 截至2023年12月,净负债率略微增至52%,现金及银行存款总计89亿人民币 [11] - 2023年物业销售收入约38亿人民币(包含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贡献),若仅算集团层面为59亿人民币 [22][23] - 2023年总收入包含物业销售、租金收入和其他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毛利润略超50亿人民币,毛利率为52%,较2022年略高 [24] - 2023年整体财务成本略超21亿人民币,与2022年水平基本一致 [26] - 董事会建议2023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9美元 [13][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物业销售和开发业务 - 2023年合同销售额达114亿人民币,其中住宅物业销售额72亿人民币,商业物业销售额30亿人民币,其他资产处置额12亿人民币 [33] - 2023年总认购销售额将在未来几个月转化为合同销售,锁定销售额90亿人民币,将在2024年及以后交付并计入集团财务业绩 [33][34] - 截至2023年底,住宅开发土地储备可售总额达669亿人民币,其中约242亿人民币资源位于上海,其余427亿人民币位于武汉和重庆 [36] - 商业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为243万平方米,其中59%为写字楼,41%为零售物业 [37] 商业运营业务 - 2023年成功推出两个项目,商业资产总估值增至84亿人民币 [47] - 租金收入从28亿人民币增长16%至32亿人民币 [47] - 物业管理总面积达900万平方米 [48] - 资产管理项目总估值达29亿人民币,总管理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 [50] - 零售业务年末平均入住率维持在91%,销售额和客流量分别达到2021年水平的106%和110%,会员销售额增长11.6% [50] - 写字楼业务年末平均入住率达90%,上海组合的入住率为93%,今年前两个月已获得超过2.6万平方米的租赁面积 [52][5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住宅市场 - 全国住宅市场复苏缓慢,信心极度疲软,1 - 2月住宅销售面积大幅下降,全国住房库存达到历史高位 [14] - 武汉住宅市场2023年面临较大逆风,但武汉天地御江璟城三期销售表现良好,所有单位在开盘日售罄,预售价格创武汉新高 [34] 零售市场 - 消费者消费倾向转向体验式和价值驱动型消费,上海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下降,租金仅同比微降0.2% [15] 写字楼市场 - 多数市场供应过剩且需求收缩,上海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下降27%,导致空置率上升和租金下降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采用轻资产战略,谨慎选择新投资项目,在长江三角洲和大湾区的一线城市谨慎拓展业务 [17] - 公司将专注于消费者需求,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低迷时凸显资产和服务质量的差异化 [17] - 公司将继续在上海追求领先地位,建立和维护顶级管理团队,利用开发和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商业模式,抓住城市更新中的独特市场机会 [18] - 公司将进一步探索和抓住上海新兴的城市更新机会,同时保持审慎的财务状况 [45] - 公司将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强化品牌,短期内重点发展上海的湖景品牌 [45] - 公司将继续实施轻资产战略,与长期投资者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资产组合,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业务和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46] - 公司将维持和提高入住率,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决策,注重商业组合质量,通过创新实现市场差异化,利用竞争优势和灵活的资产管理策略推动新产品成功推出 [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极为困难,宏观环境充满挑战,包括地缘政治、地区战争、中美关系、高利率、高通胀以及经济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 [4][5] - 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市场复苏乏力,需求疲软且供应过剩,行业面临流动性危机和债务问题,百强房企中有48家遭遇债务问题 [5][6] - 未来几年经济挑战和调整可能持续,市场复苏缓慢,房地产行业将进一步整合和调整,上海市场需求稳定,机会众多,但房地产开发商融资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面临挑战 [7] 其他重要信息 - 2023年公司通过内部资源偿还了数十亿美元债务,维持了稳定的资产负债表 [6] - 2023年4月,公司成功发行了规模最大的境内私人绿色抵押贷款支持商业抵押担保证券(CMBS),由上海虹桥商务区的枢纽项目支持 [12]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多项ESG评级提高,超过96%的现有资产按建筑面积计算获得了绿色或健康建筑证书 [1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中未提及问答环节相关内容。
腾讯控股(00700)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0 2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1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 总毛利为7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 - 非IFRS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 - 第四季度2023年总收入为15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9] - 毛利润为7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9] - 营业利润为4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9] - 投资和其他方面的净损失为67亿人民币,主要反映对某些投资者的减值准备[9] - 利息费用为35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9] - 非IFRS基础上的利润份额增至45亿人民币,较去年的31亿人民币增长,主要受到某些国内联营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和海外影视投资者成功获利的推动[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111%,达97亿人民币[9] - IFRS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7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5%[9] - 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4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10]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10] - 稀释每股收益为4.443人民币,同比增长46%[10] 用户数据 - Weixin平台的视频账户用户总时长翻倍,广告收入大幅增长[3] - Weixin平台的小游戏收入增长50%,受益于更多DAU和更高的用户收入[3] - Weixin搜索达到1亿DAU,内容QV同比增长30%[3]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将股息提高42%至每股3.4港元[7] - 公司计划将回购活动至少翻倍至1000亿港元[7] - 公司计划推出更多基于先前成功的大预算游戏[13] - 公司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游戏收入将有所提升[13] - 公司在第二季度看到了游戏业务的增长,特别是大型游戏拥有长期用户群体,享有持续增长的优势[1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致力于提高视频账号电子商务的GMB[14] - 公司将通过更好的类别管理和商家工具来增加视频账号电子商务的增长[15] - 公司希望通过整合视频账号、购物体验和小程序来实现业务增长[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国内游戏业务收入增长缓慢,但预计将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改善[4] - 2023年中国市场主要游戏数量从6款增加到8款[5] 负面信息 - 公司认为关键挑战是整顿现有游戏领导团队[13] - 公司正在努力将已有游戏用户群体转化为盈利[13]
快手(01024)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0 19:0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全年总收入达1134.7亿,同比增长20.5%[4] - 公司2023年全年经调整后净利润超过百亿达102.7亿[4]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总收入达到325.6亿元,同比增长15.1%[19]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集团毛利达到173亿元,同比增长34.3%[2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集团层面的净利润增长至36亿人民币[22] 用户数据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突破7亿,同比增长9.4%[3] - 公司快手日活用户数同比增长4.5%,达到3.825亿[5]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电商月均买家数再创新高突破1.3亿[10]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新入驻商家数达到了66万,同比增速超过了50%[1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商城日均动销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了130%[12] 业务拓展 - 公司2023年快手电商的月均动销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50%[3] - 公司快手搜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100%[6]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电商业务的GNV保持29.3的同比高速增长规模达到了4039亿元[10]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外循环原生营销素材投放消耗环比提升超过了50%[9]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到了8.4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两倍[16] 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毛利率会较去年进一步提升,主要受益于收入结构优化和高毛利的线上营销服务及电商业务占比提升[48]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DAU持续增长,实现单季度平均DAU达到4亿的目标,用户增长和维持费用总额相比去年不会明显上涨[49] - 公司计划持续增加业务费用,预期2024年平均业务费用达到400亿美元,通过技术和运营效率优化增长策略和经济化运营,提升用户增长的ROI[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