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社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运行总体平稳 支出力度加大——详解上半年全国财政收支运行
新华社· 2025-07-25 23:56
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 点。 新华财经北京7月25日电(申铖、欧阳剑环)财政部25日发布的上半年财政收支半年报显示,今年以 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好,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 障。 "税收收入逐步回升。"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 比下降1.2%。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主要税种增长平稳,装备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 分中央和地方看,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89亿元,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66977亿元,增长1.6%。"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唐龙生说,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支出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财政部坚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围绕提振消费、稳就业稳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财政政策供给 和资金拨付管理,确保尽早发挥政策效果。"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 李大伟说。 从主要支出科目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事关防汛抗旱,国务院作出部署
新华社· 2025-07-25 23:56
防汛抗旱形势分析 - 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全国降水呈现"南北多、长江少"特点 珠江、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高温少雨出现旱情 [1] - 预计有2至3个台风登陆 明显影响我国 [1] 防汛工作部署 - 加强监测预警 遇突发情况及时组织转移避险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1] - 防汛减灾要突出重点 盯紧末梢 做好强降雨期间偏远山区和夜间的监测预报预警 [1] - 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杜绝"假叫应""假转移" 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1] 重点区域防范 - 组织8个国家防总检查组到15个重点省份开展督导检查 专题部署加强外来人员防汛管理 [2] - 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提出九条硬措施 发生群死群伤一律提级调查倒查追责 [2] - 重点关注施工工地特别是临时性野外工地 重要基础设施、高填深挖路基、隧道桥涵等重点部位和中小水库等薄弱环节 [2]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 - 审议通过《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 有助于总结灾害防治和应对工作经验教训 [3] - 科学严谨做好自然灾害调查评估 深入总结经验教训 剖析问题短板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 - 对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自然灾害提级调查、挂牌督办 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举一反三抓好整改 [2]
记者手记:一场中欧科学家关于创新的“双向奔赴”
新华社· 2025-07-25 23:24
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启动仪式,来自18个国家的130多位青年科学家参与[1] - 西班牙博士后蒙特洛选择在中国科学院开展研究,认为中国科研机会更大,并引用《自然》杂志特刊强调中国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视[1] - 蒙特洛因2019年首次访华后申请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并被录取,放弃其他国家大学机会[1] 国际合作与科技发展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强调国际合作可减少文化、历史和政治偏见,并以自身30年前欧洲求学经历印证"地球村"理念[2] - 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市场和文明,需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应对技术鸿沟、数字鸿沟等挑战,坚持"科学无国界"原则[2] - 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EAST、FAST、同步辐射装置等成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吸引全球学者[2] 科研人才发展 - 蒙特洛计划长期留华从事研究,目标成为教授,体现中国科研环境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2] - 中方启动交流计划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该计划为中欧科技合作指明方向[1]
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 2025-07-25 23:15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项目带来实质性效益 [2] - 2024年欧中日均贸易额达20亿欧元,合作涵盖贸易投资、环境保护、数字事务、外交安全及人文交流 [2] 绿色与数字领域合作 - 大亚湾核电站、希腊色雷斯风电场、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成为中欧绿色合作标志性项目 [3] - 中欧共同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和能源效率提升,为全球气候治理奠定合作基础 [3] - 双方在绿色转型目标上互补,合作将显著贡献全球绿色发展 [3] 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 - 中欧作为两大市场和力量,加强合作可增强全球稳定性与确定性 [4] - 双方共同反对美国加征关税,支持世贸组织正常运作,抵制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5] - 欧中合作是对开放规则和供应链完整性的坚守,尤其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 [4][5] 企业合作与创新 - 中德企业通过开拓市场和深化合作体现成熟关系,如制造业企业获得稳定发展机遇 [2] - 中国不仅是欧洲企业的关键市场,更是技术合作与共同创新的伙伴 [2] - 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和绿色技术投资为欧洲创造就业机会,增强经济韧性 [2]
泰国外交部发言人:泰方致力于通过双边谈判解决泰柬冲突
新华社· 2025-07-25 23:05
尼康德指出,最近一段时间,泰柬边境局势持续紧张,两次发生泰方士兵触雷事件。泰方经调查认 定,地雷由柬方在泰国境内新近埋设,因此向柬方提出抗议。24日,柬方实施挑衅,率先向泰方开火, 随后攻击非军事目标,造成平民伤亡,这是泰国军方不能接受的。即便如此,泰方仍试图将冲突限定在 边境地区和军事目标,以避免造成平民伤亡。 尼康德表示,泰柬虽然双边关系降级,但依然保留在对方国家的大使馆,依然有沟通渠道。泰方希 望国际社会能够敦促柬埔寨停火并回到谈判桌前。 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24日表示,他已就泰柬边境冲突分别与泰国代理总理普坦 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通话。尼康德对此表示,泰国把与柬埔寨之间的冲突视为两国间的问题,而不是东 盟的问题,希望首先穷尽所有双边机制来解决问题。 新华社曼谷7月25日电(记者 林昊 陈倩慈)泰国外交部发言人尼康德25日说,泰国致力于通过双边 谈判解决与柬埔寨的边境冲突,希望国际社会能够敦促柬埔寨回到谈判桌前。 尼康德当天在曼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泰方依然坚持两国边境局势趋于紧张时就采取的立 场,即通过双边对话和平解决争议。泰方目前仍视双边谈判和对话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但前提是柬 ...
新华时评丨正确把握中欧关系前行方向
新华社· 2025-07-25 23:04
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欧作为全球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应携手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 则秩序。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单边主义、霸凌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中欧合作的战略意义 进一步凸显。只要中欧坚持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难以形成;中欧选择开放共赢,经济全球化潮流就不 会逆转;中欧携手践行多边主义,世界就乱不到哪儿去。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就越需要加强团 结协调,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性力量。世界面临的诸多全球性挑战,也需要中欧加强协调、携手应 对。此次会晤期间,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以实际行动再次表明 双方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这也是中欧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 中欧关系走过半世纪风雨,值得庆贺,更要倍加珍惜。站在建交5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欧应从历史中汲 取智慧和力量,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战略抉择,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携手开辟中欧 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 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 盾,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中方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始 ...
科学与健康|健康“链”世界 中国医疗装备走出国际范儿
新华社· 2025-07-25 22:3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医疗装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5400亿元,医疗装备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 [5] - 近十年医疗装备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5] - 上半年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增长87% [5] 技术创新与产品 - 智能仿生手结合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可识别佩戴者运动意图 [5] - 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已为超750例患者提供精准治疗 [9] - 国产自主创新医疗装备包括可弯曲机械手臂、亚毫米级分辨率全身磁共振等 [5] 国际化与出口 - 2024年国产医疗装备出口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 [2] - 近五年进出口贸易额年复合增长率达9.4% [8] - 国产CT、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产品远销海外 [8] 产业链与生态 - 迈瑞医疗"瑞智联"生态系统实现签单项目量累计超650个 [8] - 北京市昌平区打造国际医疗器械城,上海市闵行区建设新优药械出海集群 [11] - 国家药监局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 [10] 临床与应用 - 中国自主研发的支架型人工血管在瑞士完成首例CS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三分支腔内修复重建手术 [6][8] - 医疗装备紧跟临床需求,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9][10] - 国家医保局新增100多项与新技术、新设备相关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10]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呼吁泰柬立即停火
新华社· 2025-07-25 22:25
洪玛奈2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柬方支持安瓦尔关于停火的提议,因为这场战斗并非柬埔寨挑起。 他强调,解决当前冲突的关键在于泰方真正愿意接受停火,"这是两国寻求进一步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声明强调,冲突双方应本着东盟团结与睦邻友好的精神,通过对话与外交方式和平解决边界争端。 马来西亚愿以东盟轮值主席国身份提供"善意斡旋",协助推动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友好解决方案。 此前,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24日通过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已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泰国代理总 理普坦通话。安瓦尔说,"我在通话中以东盟轮值主席国身份,呼吁两国领导人立即停火,以防止局势 进一步恶化,并为和平对话与外交解决创造空间。"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马来西亚外交部25日发表声明说,作为今年东盟 轮值主席国,马方对泰柬边境局势紧张升级高度关注,愿提供斡旋。马总理安瓦尔24日分别与泰柬两国 领导人通话,呼吁双方立即停火。对此,柬埔寨首相洪玛奈25日表示,支持马方关于停火的提议;泰国 外交部则表示,双边谈判机制仍是解决问题的首选。 马来西亚外交部25日发表声明指出,泰柬军队在边境地区爆发的冲突已造成伤亡,马方敦促双方保 持最大克制, ...
新华全媒+|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智库报告解析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新华社· 2025-07-25 22:22
新华社郑州7月25日电 题: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智库报告解析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与实践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许雪毅、李紫薇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既是各民族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坐标,也是激励各国 立足传统、探索现代化新路的智慧灯塔。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 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7月25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发布《共同守护人类文 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报告认为,守护文化遗产,既是向历史 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中国以负责任态度参与文 化遗产领域全球治理。各国携手以敬畏之心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以博大胸襟维护世界文明多样 性,必将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血脉在保护传承中永续流淌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双重影响下,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 课题。 如何让中 ...
新华时评|所谓“中国经济再平衡”是个伪命题
新华社· 2025-07-25 22:20
中国经济再平衡论调分析 - 文章核心观点:所谓"中国经济再平衡"是违背经济学规律、无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伪命题,中国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1][2][3][4] 中国出口结构变化 - 中国出口占GDP比例自2010年起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越南、德国、韩国等经济体 [2] - 2024年货物贸易进口达2.64万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10倍多 [2] - 当前外贸依存度低于韩国、德国、日本等经济体 [2] 经济增长动力 - 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成为最主要引擎 [2] - 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拉动 [2] 全球产业链参与 - 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是自身发展与全球产业分工共同作用的市场选择结果 [3] - 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创新实验室"转型,吸引跨国企业设立研发中心 [4] - 推动全球价值链向更有效率、普惠包容方向升级 [4] 产业升级成果 - 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4] - 新能源汽车出口带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4] - 为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带来更高利润,为各国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