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搜索文档
新华时评丨凝聚广泛共识,弘扬“上海精神”
新华社· 2025-07-26 21:49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核心内容 - 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强调增进地区国家睦邻友好和团结互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繁荣发展 [1] - 媒体智库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讲好"上合故事",展现合作成就,弘扬"上海精神" [1] - 媒体智库应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对各国国情、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的宣介阐释,深入报道发展合作实践 [1] - 媒体智库应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宣介维护和平安宁的主张和行动,为构建可持续安全架构营造良好氛围 [1] 媒体智库的具体职责 - 通过多种形式展现成员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画卷和建设共同家园的光明前景 [1]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汇聚多元主体智慧力量推动文明包容共存 [2] - 推动各国人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谱写睦邻友好、同舟共济的崭新篇章 [2] 上海精神的内涵与影响 - 高举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旗帜 [2] - 助力成员国团结合作,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创造新活力 [2] - 为维护亚欧大陆和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注入正能量 [2]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丨人民军医向战行——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李慧灵
新华社· 2025-07-26 20:23
艇上,一名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女军医,衣服已被海水浇透。这样的"巡诊路",对她而言是"家常便 饭"——十余年来,她的足迹遍布这片海域的每一个岛礁。 她就是李慧灵——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热带医学科主任。 这一次,她是随"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健康送海疆"任务。岛礁太小,军医们需要转乘小艇,才能 上岛。 "没有上过岛礁的人,很难想象岛礁上的高温、高湿、高盐和强紫外线。"从事热带医学研究的李慧灵, 从心底里热爱并理解她的战友们。 上战舰、下南海、登岛礁、钻丛林……入伍十余年,从一名地方医生逐步成长为全军重点学科带头人, 李慧灵完成了怎样的人生嬗变? "正向、积极、不屈。"这是李慧灵的自我评价,也是她的"成功秘笈"。 盛夏的南海,碧波翻涌,海浪不时拍打着小艇。 因吸入战场烟雾导致吸入性肺损伤的3名战士,用上了李慧灵团队自主研制的快速探查设备,精准用药 后很快返回战位; 2012年,李慧灵因为一则"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组建"的消息,毅然"携技从戎",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 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奔赴海南。那一年,她已37岁。 2019年,崭露头角的李慧灵,受命牵头创建全军首个临床热带医学学科。 专业素养良好的李慧灵深知,组 ...
上海浦东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
新华社· 2025-07-26 20:23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划 - 浦东新区发布《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首次提出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科学家创新创业首选地、制度改革首创地 [1] - 到2027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1] -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由2020年的2408亿元增至2024年的4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 [1] 创新药械发展现状 - 浦东新区创新药在研管线约占中国全国的1/5、全球6% [1] - 正序生物基于碱基编辑疗法提交关键临床申请,该疗法以类似修正笔的方法对患者突变碱基精准修正 [1] - 浦东新区基于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械产品并不少见 [1] 产业集聚与设施建设 - 浦东新区计划将约两平方公里区域打造为创新"核爆点",推动高校院所、研究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高能级创新主体集聚 [4] - 与张江大科学设施联动,促使浦东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家以上 [4] - 3年内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存量更新100万平方米 [4] 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 - 浦东新区将制定出台大品种大企业培育方案、园区服务方案、促进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方案等配套政策 [4] - 推出支持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去"专项服务包 [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空中赵子龙”乐以琴:凌云壮志 精忠报国
新华社· 2025-07-26 19:43
乐以琴生平事迹 - 乐以琴原名乐以钟 1914年出生于四川省芦山县一个富足家庭 少年时受《岳飞传》等故事影响形成爱国思想 [1] - 1933年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学习 立下"以鲜血洒出一道长城"的誓言 1936年任空军第4大队22中队分队长 [1] - 1937年8月15日淞沪会战中驾驶2204号战斗机击落4架日机 8月21日再击落2架 成为中国首位王牌飞行员 [1] 抗战英雄荣誉 - 与高志航 刘粹刚 李桂丹并称中国空军"四大金刚" 获"空中赵子龙""江南大地之钢盔"美誉 [2] - 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保卫战中以不足20架战机迎敌 最终坠机殉国 年仅23岁 [2] 家族传承与教育贡献 - 乐氏家训将"忠"列为首要 家人将抚恤金和部分家产捐建芦山县首所现代中学私立伯英中学 [2] - 1950年伯英中学与原芦山中学合并 2025年成立"乐以琴奖教基金"支持学校发展 [3] - 芦山中学继承"忠勇报国"校训 从县级中学发展为普教职教融合的综合性示范高中 [3] 纪念设施 - 故居旁设有乐以琴生平事迹暨乐氏家风展 以1937年拍摄的最后全家福作为展览结尾 [2] - 73岁乐家后人乐近刚长期担任义务讲解员 向游客传播英烈事迹 [2]
新华时评丨以对话聚共识 以行动促共赢
新华社· 2025-07-26 19:01
中美即将在瑞典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今年以来,从日内瓦到伦敦,中方同美方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 持密切沟通,逐步积累共识,展现出改善关系、管控分歧的诚意与努力。在全球面临动荡与不确定性的 当下,中美以对话聚共识、以行动促共赢,既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期待。 5月以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经贸会谈,达成了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回顾近几 个月的历程,中美经贸关系在经历波折后重回对话轨道,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殊为不易。事实证明,落 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 解、加强合作,是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磋商的本质是沟通,是求同存异,寻找双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在日内瓦,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 商机制,迈出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通过平等对话,双方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 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相信持续的协商有助于解 决双方在经贸领域关切的问题。伦敦经贸会谈延续了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良好势头,双方经过"专业、 理性、深入、坦诚"的沟通,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 ...
截止日期在即 仅达成5份协议……特朗普接下来要怎么“敲定”关税?
新华社· 2025-07-26 18:01
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 特朗普表示有50%几率与欧盟达成关税协议 谈判窗口期将于8月1日结束 [2]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确认将在苏格兰会面讨论跨大西洋贸易关系 强调保持关系强度 [2] - 若谈判失败 欧盟计划对93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30%报复性关税 涉及飞机 汽车 威士忌等关键行业 [2] 潜在协议条款 - 美欧可能达成15%关税税率协议 与美日协议相同 关键行业或获豁免 [3] - 欧盟称双方已进行密集技术及政治层面谈判 寻求平衡结果以保障企业稳定性 [3] - 白宫警告当前协议讨论仍属推测性 未最终确认 [3] 美国单边关税行动 - 特朗普计划下周广发信函单方面设定关税 税率10%-15% 称"信函即协议" [5][6] - 7月初已向20多国发函征收20%-50%关税 拟对150余次要贸易伙伴统一加征10%-15%关税 [6] - 对加拿大加征35%单独关税 加方表态将强化与其他贸易伙伴关系应对 [5] 协议达成现状 - 原定7月9日截止期仅达成2份协议 延期后新增3份 目前累计5份 远低于90份目标 [1][4][5] - 特朗普声称多数协议已"敲定" 但实际为单边信函而非双边协定 [5][6]
“19%对0”?!菲律宾炸锅了
新华社· 2025-07-26 17:23
美菲关税协议内容 - 美国将对菲律宾进口商品征收19%关税 而菲律宾对美国实施零关税 [1] - 协议被特朗普称为"伟大交易" 但被菲律宾舆论视为单方面妥协 [1][2] 菲律宾政界反应 - 参议员潘菲洛·拉克松批评协议是"主人对客人最无礼的侮辱" [2] - 参议员伊梅·马科斯指出这是单方面妥协而非胜利 [2] - 参议员约瑟夫·维克托·埃赫西托质疑菲律宾是否被当作盟友 [2] 民间舆论与法律争议 - "19%对0"成为网络热梗 被讽刺为"新殖民主义"和"保护费" [2] - 公民行动党主席指出协议可能违反WTO规则 因零关税需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实施 [2] - 其他WTO成员或要求同等零关税待遇 使菲律宾陷入法律困境 [2] 经济影响分析 - 菲律宾可能成为美国汽车 大豆 小麦和制药产品的"免关税倾销地" [5] - 本土制造业和农业将受冲击 这两个行业是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5] - 具体案例显示菲律宾酱油在美国被征19%税 而美国番茄酱在菲零关税 [5] 贸易体系反思 - 协议引发对菲律宾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次等盟友"地位的质疑 [5] - 舆论探讨是否应寻求多边合作以争取更平等的发展道路 [5]
“三伏天”湿热交织 医生提醒谨防“情绪中暑”
新华社· 2025-07-26 17: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护士为患者开展中医理疗。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三伏天"持续高温,人们往往容易吃不下、睡不着,继而出现疲乏无力、心烦气躁等症状。医生提醒,此时人体容易受暑邪和湿邪侵犯,身体 不适感增强,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养,避免"情绪中暑"。 "三伏天"高温高湿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中枢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情绪中暑"主要表现为因琐事发火、精神萎靡不振、 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经常丢三落四等症状。 中医专家认为,食疗是保障良好情绪的关键。"三伏天"可适当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白天要足量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养成小口 勤喝的习惯,白开水或矿泉水是最佳选择;少食烧烤、羊肉等燥热食物,避免加重"上火"。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丽丽建议,通过中医方剂、理疗等方式消暑,比如自制消暑饮品"三叶汤",荷叶10 克、淡竹叶6克、桑叶15克,水煎代茶饮,起到"透热出表、利湿下行"的调节作用;通过按压位于虎口肌肉最高处的合谷穴,排热醒脑;尝试耳 穴压丸等中医理疗改善睡眠质量。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规律作息可有效舒缓情绪。宁夏宁安医院心身医学科 ...
7月28日可赏火星伴月
新华社· 2025-07-26 17:10
7月28日傍晚,微微泛红的火星将与蛾眉月近距离相伴,上演"红白配",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凭借肉眼就能目睹这浪漫一幕。 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火星是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第一颗行星,呈橘红色,荧荧似火,我国古代称其为"荧惑"。 2023年7月21日在甘肃陇南拍摄的火星伴月。(鲁罡 摄) 作为一种天文现象,火星合月是指月球和火星出现视赤经相同的时刻。视觉上来看,合月之时是火星与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遗憾的是,这次火星合月发生在29日凌晨4时左右,两者距离最近时,火星和月球还在地平线以下,我国不可见。不过28日和29日傍晚,我国公众 可以看到火星和月球相依相伴的画面,其中,28日傍晚二者更近。 "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可选择西侧无遮挡的开阔地带观测。如果是在光污染小的地方观测,视觉效果会更好。需要注意的是,22时之前, 蛾眉月和火星会先后落到地平线以下,因此要抓紧时间观测。"修立鹏提醒说。(记者 周润健) 2021年4月17日在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拍摄的火星伴月。(杨岳锟 摄) 2025年连续数月在广东中山拍摄的火星特写(拼版)。(汉玲 摄) 进入7月,火星逐渐由狮子座运行至室女座。日落时位于 ...
中国经济半年报|流动中国彰显经济发展活力——透视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运行数据
新华社· 2025-07-26 17:09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题:流动中国彰显经济发展活力——透视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运行数据 "今年以来,驻场航空公司不断新增国内外航线,旅客吞吐量不断提升。"首都机场航空业务部航空发展 主管石萌萌介绍,上半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417万人次,同比增长4.5%。 人员出行持续旺盛。上半年,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337.6亿人次,同比增长4.2%。其中,民航全行 业客运量为3.7亿人次,同比增长6%;国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28.5%,实现快速增长。 沿着京沪高铁一路向南,安徽蚌埠南站全力以赴应对暑运大客流。 蚌埠南站党支部书记曹怀宾表示,以大学生、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研学旅行团体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 长,热门目的地主要为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我们在蚌埠南站为研学团体开辟专属候车休 息区,在安检、候车、乘车全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曹怀宾说。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王聿昊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承载着人员和货物流动的重任。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今年上半年行 业经济数据,"海陆空"行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暑运以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内,旅客熙熙攘攘,不少旅客"全家出动",前往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