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

搜索文档
数千万元!追光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加速光电镊等技术产业化进程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融资与资金用途 - 追光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南山创投、合鼎共资本、零以创投、上海天使基石跟投 [2] - 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光电微流控产品线技术升级、生物微机电系统开发应用、市场营销网络拓展和服务应用体系完善 [2] - 公司目标为推动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国产化进程 [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追光生物成立于2023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及多名海归博士共同组建 [2] - 公司以科技赋能生命为理念,助力生物医药、细胞基因治疗,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2] - 专注于解决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卡脖子问题,研发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平台 [2] 产品与技术 - 光电微流控平台可将细胞筛选实验周期从2-3个月缩短至1-2周,实现高通量、全流程自动化 [3] - 数字微流控平台基于介电润湿原理,具备模块化设计、直观用户界面,支持多独立通道和动态阻抗感应 [6] - 结构光投影仪采用DMD技术,提供精确时空光控制与亚细胞分辨率,支持主流显微镜 [7] - 产品符合GMP设计,支持ISO Class 5或BSC Class II生物安全等级 [3] 核心团队 - 团队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熊盛,曾获I类新药证书 [10] - CTO谢伟拥有18年以上医疗器械开发经验,15年以上研发团队领导经验 [13] - CFO何燕具有14年跨行业财务经验,擅长业务模式匹配的财务管理策略 [13] - 销售负责人江海拥有15年+科学仪器销售经验,专注高价值设备市场 [15] 行业挑战与机遇 - 生命科学仪器开发是跨学科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交叉融合,技术门槛极高 [11] - 该领域是我国当前"卡脖子"领域之一 [11] - 公司联合高校与工业界,基于生命科学价值链开发新仪器平台 [11]
又一国产仪器“小巨人”冲刺北交所IPO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中科仪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 曾参与国家863计划 02专项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5] - 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及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与销售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 光电 新能源等领域[4][5]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客户包括长江存储 中芯国际 隆基股份等龙头企业[4][5]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0.82亿元 同比增长27.06% 净利润1.93亿元 展现较强盈利能力[5] - 控股股东为国科科仪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21%) 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5] 上市进程与公司治理 - 2023年1月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 已完成10期辅导 此前曾于2020年申报科创板IPO但2021年主动撤回[4][6] - 辅导期间完成管理层调整:原总经理郭东民升任董事长 王光玉接任总经理 新增副总经理孔祥玲和财务总监龚继华[5][6] - 若成功登陆北交所 有望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强化高端装备国产化竞争力[6] 行业背景 - 任正非指出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存在机会 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机会更大[2] - 公司产品实现关键装备进口替代 打破欧美日企业垄断局面[5]
预算近1亿,华中科技大学采购大量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华中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核心观点:华中科技大学计划2025年4-9月采购25项高端科研设备,预算总额达9758万元,涵盖环保技术、光谱分析、数据中心、催化研究等领域[1][2] - 采购清单包括烟气净化系统、光谱仪集群、服务器等设备,凸显学校在碳中和、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布局[4] 环保技术设备 - 烟气深度净化子系统预算400万元,可实现粉尘/SO2/NOx协同控制,排放标准分别低于10/35/50mg/m³[4] - 烟气CO2直接富集子系统预算500万元,年捕集量100吨,效率达90%[6] - 堆叠式MEA电解槽装置预算450万元,可将CO2催化转化为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6] 光谱分析设备 - 光谱仪一批预算569万元,包含高频率/低噪声/近红外等7类光谱仪,分辨率最高达3pm[4] - 高分辨扫描电镜预算550万元,分辨率0.7nm@15KV,配置EDS/EBSD等组件[10] 数据中心建设 - 购置45台服务器和4台存储器预算717万元,包含36台云计算服务器和9台存储服务器,配置20核CPU+512G内存[5] - 存储系统采用SAN/NAS统一架构,主存储裸容量≥1PB,电子书刊存储800TB[5] 催化研究设备 - 二氧化碳光电热催化子系统预算300万元,含气相色谱/光声光谱等6类仪器,可检测ppb级气体变化[7] - CO2热催化模块预算650万元,实现CO2加氢合成天然气/烯烃等产品,纯度>95%[8] 医疗科研设备 - 同济医院科研设备预算2240万元,含单分子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等7类医疗研究设备[10] - 单细胞空间转录组试剂耗材预算198万元,空间分辨率达亚细胞级,检测≥1000个靶基因[9]
预算1.36亿元!沈阳农业大学设备更新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导读: 近日,沈阳农业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1项仪器 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36亿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 | 近日, | | 沈阳农业大学发布 | | 1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 | 额 | | --- | --- | --- | --- | --- | --- | --- | | 达 | 1.36 | 亿 | | 元 | ,涉及全自动血液电解质分析系统等92台套,预计采购时 | | | 间为 | | 2025年6 | 月。 | | | | 沈阳农业大学 2025年6 月 仪器设备采购 意向汇总表 | | | 预算 | 采 购 | | --- | --- | --- | --- | | 采购项目 | 需求概况 | | | | | | 万元 | 时 | | | | | 间 | | 资源创新与利用 | 沈阳农业大学拟采购全自动血液电解质分 | | 202 5 | | 平台设备更新项 | 析系统等92台套,预算金额1.3568亿元 | | | | | ...
全国首个区级科学仪器专项计划:海淀“四大工程”剑指高端仪器创新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海淀区科学仪器先锋领航行动计划 - 海淀区发布全国首个区级科学仪器专项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打造科学仪器产业高地[1][2] - 计划以"市场主导、应用牵引、创新驱动"为原则,实施四大工程15项具体任务[3][6] - 主要目标包括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培育领军企业、完善产业生态体系[7][8][9] 产业基础优势 - 海淀区拥有37所高校和200余家科学仪器相关企业,包括112家国高新企业和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 产业生态完善,涵盖核心零部件研发、整机生产、检测服务等全链条环节[3] - 科研与应用双轮驱动,高校院所既是创新源头又是最大需求端[3] 四大重点工程 技术产品强基工程 - 布局国产高端冷冻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标志性整机[10] - 研发高性能场发射电子枪、真空技术等关键零部件及试剂耗材[11] - 开发仪器控制软件和自主知识产权谱库,探索AI赋能仪器新路径[12][13][14] 应用推广示范工程 - 推动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支持采购国产仪器[15] - 开展仪器测试验证工作,形成高性能仪器推荐清单[16] - 建立由典型用户组成的科学仪器用户委员会[17] 创新主体提质工程 - 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资源[18] -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19] - 推动高校成果转化落地,打造南北差异化产业园区[20][21] 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 发挥政府基金与社会资本协同作用[22] -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标准专利建设[23][24][25] - 促进行业交流合作,拓展海外市场[26] 保障措施 - 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争取国家和市级项目落地[27] - 用好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等政策支持[28] - 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加强产业宣传推广[29]
高端装备“出海”样本:上海电气如何让世界看见中国工业的绿色担当?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绿色能源技术出海 - 中国绿色能源技术加速国际化,成为高端制造出海新引擎,上海电气作为领军企业构建全球绿色能源版图 [1][2] -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风电、光热光伏、工业母机等高端装备通过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布局实现海外突破 [2][3][5] 风电领域突破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海外中标量超1GW,涵盖设备销售、运维、合资设厂等模式,克罗地亚156MW项目成中欧合作标志性工程 [3] - 连续10年位居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第一,两次全球新增装机榜首,欧亚及东南亚地区订单持续增长 [3] - 未来海上风电将受益于漂浮式技术成熟,设备大型化、智能化趋势明确,海外投资增速提升 [4] 工业母机国际化进展 - 上海机床厂精密磨床出口90多国,202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母机出口额103.8亿美元(+1.4%),高档数控磨床首次批量化出口 [5][6] - 未来聚焦高端机床设计、数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产业链协同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 [6] 光热光伏技术创新 - 迪拜700MW光热+250MW光伏项目累计发电57亿千瓦时,供32万户用电,年减碳160万吨,采用无线智能镜场和全球最大熔盐储热系统(15小时) [7] - 技术迭代推动全球化布局,光热光伏项目成中国制造新范式 [8] 一带一路工程拓展 - 30年间上海电气在26国承接200多个项目,总装机125GW,订单近2000亿元,带动国内400亿销售额 [9] - 未来重点拓展清洁能源EPC项目(燃气发电、光伏、储能等),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技术共享转型 [9]
超34亿,34所高校科研院所仪器采购意向汇总(2025年5月)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11:58
高校仪器采购趋势 - 2025年5月全国3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仪器采购预算总额超过34亿元 [3][4][5] - 采购金额最高的院校包括清华大学(3.7亿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8.27亿元)、空天信息大学(2.55亿元) [4][5] - 采购时间集中在2025年3月至12月,部分院校跨年度采购如西北大学(2024年12月-2025年5月) [4][5] 重点院校采购数据 - 清华大学2025年4-6月采购金额达3.7亿元,为单所院校最高预算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三次采购,总金额达3.953亿元(1.17亿+1.84亿+9432万) [4][5]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两次采购合计2.91亿元(1.16亿+1.75亿) [4][5] 区域采购动态 - 北京市高校采购受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推动,北京中医药大学采购金额突出 [3][4] - 中科院系统采购活跃,南海海洋研究所单笔预算达8.27亿元,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预算1.1亿元 [5] - 西部地区如云南大学(1.69亿)、新疆大学(1.2亿)采购规模显著 [4][5] 历史采购对比 - 2025年2月13所高校采购23.5亿元,3月30所高校采购46亿元,4月32所机构采购42亿元 [5] - 5月采购总额34亿元,较4月下降19%,但单所院校平均预算提升至1亿元 [5]
别再被有机质谱谱图难倒!实战训练营拯救你,助你突破解析难关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11:58
课程内容 - 课程涵盖有机质谱的离子结构、谱图信息、裂解规律及谱图解析基本原则 [1] - 通过实际案例帮助理解谱图解析的基本概念 [1] - 结合常见化合物谱图特征深入讲解裂解途径 [1] - 提供测试题以巩固学习效果 [1] - 课程设计从理论到实操 由浅入深 全面覆盖有机质谱谱图解析的各个层面 [1] 课程安排 - 招生期为5月29日至6月28日 [5] - 学习期为6月28日至8月28日 [5] - 回看期为半年 [5] 课程促销 - 原价1999元 活动价格999元 [7] - 可通过扫码查看课程详情 [7]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焦女士 电话18311269810 [7] - 邮箱jiaoyy@instrument.com.cn [7] - 微信ykt418418 [7]
工信部:3年内突破100项关键计量校准技术,培育50家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11:48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实现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技术突破、研制100台套以上高端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1][2][5] - 建成覆盖全产业的计量技术服务网络,推动计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2][5] - 到2030年制造业计量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重要领域计量综合实力大幅增强 [5] 技术突破方向 - 聚焦量子、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测不快"难题,突破关键计量技术 [7] - 研究量子计量、数字化模拟测量、动态量和极值量等综合参量测量技术 [7] - 开展工况环境的在线、动态、实时、远程、多参数校准技术研究和应用 [7] 高端计量器具研发 - 研发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计量器具,加强中试及应用验证,提升可靠性、稳定性 [8] - 提升基于安全可靠测评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的数字技术产品集成应用水平 [8] - 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使用自主计量器具,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化 [8] 标准物质开发 - 加快化工、石化、钢铁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9] - 提升标准物质不确定度水平,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加强量值核查验证 [9] 仪器仪表企业培育 - 培育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高端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龙头企业 [11] - 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特色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11] -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仪器仪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11] 计量服务体系建设 - 支持计量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创新驻厂、驻园区等就近服务模式 [13] - 建设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和规范制修订 [15] - 运用"互联网+计量"模式构建高效服务网络,鼓励计量机构"随企出海" [16] 计量创新升级 - 推动计量高端化发展,拓展高附加值服务,加强高准确度产品供给 [18] - 促进智能化转型,应用AI、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校准方式,建设计量数据库 [19] - 推进绿色化升级,推广低能耗计量器具,研究碳计量技术支撑碳排放核算 [20] 资源保障措施 - 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计量机构的融资力度 [22] - 鼓励早期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计量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符合条件的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22] - 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22] 国际合作 - 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化计量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参与国际计量比对 [24] - 鼓励国内外企业联合开展计量技术研发,推动前沿计量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24]
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发文,力争培育中试平台20个以上!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11:48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通知 - 到2027年力争培育中试能力建设平台20个以上[1][3] - 目标服务企业超过200家[2][3] - 计划孵化产品400个以上[3] 重点培育领域 - 聚焦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传统领域[5] - 重点培育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等新型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利用领域[5] - 针对植物底盘细胞等前沿技术培育差异化中试平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