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真空泵

搜索文档
40多家公司改道再战IPO 投行人士:业绩波动较大或规范性不足企业会在审核问询阶段“撤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7-24 12:12
IPO市场整体升温 - 今年以来已有40多家公司在前期IPO"撤单"终止后选择再度冲刺A股上市 [1] - 大部分公司在首次申报沪深板块失利后再度冲刺均将目光投向北交所 [1] - 少数公司从科创板转向主板或创业板 [1] - 不少公司再度申报上市均下调了募资规模或缩减了募投项目 [1] 公司改道北交所案例 - 中科仪2020年12月申报科创板上市获受理但在2021年5月主动"撤单" 2024年6月30日现身北交所上市 [2] - 中科仪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8.52亿元和10.8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00亿元和1.93亿元 [2] - 百英生物从创业板"改道"北交所 拟募资额由10.5亿元调整为4.91亿元 [2][3] - 百英生物2022年到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0亿元、3.38亿元和4.0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5765.29万元、8402.11万元和1.24亿元 [3] - 晨泰科技2020年11月冲刺科创板 2022年投身创业板 2024年6月向北交所发起第三次上市冲击 [3] 募资规模调整 - 尚水智能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 拟募集资金从10.02亿元下调至5.87亿元 [5] - 惠科股份从创业板转战深主板 拟募资金额从95亿元下调至85亿元 [5] - 惠科股份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金额从28.5亿元大幅缩减至10亿元 [5] - 惠科股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和403.10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8.26亿元和36.73亿元 [6] 板块定位差异 - 科创板更强调技术而非财务指标 [3] - 主板关注规模和行业代表性 [3] - 创业板对技术门槛和财务均有一定要求 [3] - 北交所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更加包容 [3]
优化板块 缩减募资 40多家公司改道再战IPO
上海证券报· 2025-07-23 02:14
IPO市场整体升温 - 今年以来已有40多家公司在前期IPO撤单终止后选择再度冲刺A股上市 [1] - 大部分公司在首次申报沪深板块失利后转向北交所 少数公司从科创板转向主板或创业板 [1] - 再度申报上市的企业普遍下调募资规模或缩减募投项目 [1] 板块选择调整 - 中科仪2020年申报科创板因科创属性受质疑撤单 2024年转战北交所 2022-2024年营收从6.98亿元增至10.82亿元 但净利润从4.98亿元降至1.93亿元 [2] - 百英生物从创业板转北交所 募资额从10.5亿元下调至4.91亿元 2022-2024年营收从2.60亿元增至4.02亿元 净利润从5765万元增至1.24亿元 [2][3] - 晨泰科技经历科创板、创业板两次撤单后 2024年第三次冲击北交所上市 [3] 募资规模调整 - 尚水智能从科创板转创业板 募资额从10.02亿元下调至5.87亿元 原募投项目受到审核问询 [5] - 惠科股份从创业板转深主板 募资额从95亿元下调至85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从28.5亿元缩减至10亿元 2022-2024年营收从271.34亿元增至403.10亿元 净利润从亏损20.97亿元转为盈利36.73亿元 [5][6] 板块定位差异 - 科创板更强调技术而非财务指标 主板关注规模和行业代表性 创业板对技术门槛和财务均有要求 北交所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更包容 [3] - 盈利能力较好但不符合其他板块定位的企业更倾向选择北交所 [3]
国产出货量第一!东北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龙头IPO获受理:供货中芯国际,拟募资8亿
芯世相· 2025-07-11 18:16
公司概况 - 中科仪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核心部件及真空科学仪器供应商 专注于洁净真空和超高真空技术研发[3][4]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注册资本1.72亿元 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主要产品包括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干式真空泵和科研用真空科学仪器设备[5]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出货量最大的干式真空泵制造商 累计出货超4万台(其中集成电路领域2.5万台)[5][6] - 唯一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14nm逻辑芯片/128层3D NAND)实现批量应用的国产企业[5] - 2024年干式真空泵在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市占率达12.72% 打破国外垄断[6] - 自主研发8大核心技术 拥有99项发明专利和30项软件著作权[20] 客户与供应链 - 客户覆盖超100家集成电路企业 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主流晶圆厂及北方华创等设备厂商[7] - 产品通过台积电、Intel、SK海力士测试验证并小批量出货[7]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约42-44% 不存在单一客户依赖[24][2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约30-35% 供应链结构稳定[26][2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6.98亿元增长至10.8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4.4%[12] - 同期扣非净利润从6186万元增至8788万元 年复合增长19.19%[16] - 综合毛利率维持在29-33%区间 低于同行业设备厂商但接近京仪装备水平[17][18] - 持有拓荆科技1.54%和中科信息0.8%股份 2024年末公允价值合计7.35亿元[8][15] 产品与产能 - 开发3大系列近40款干式真空泵 适配30余家国内外设备厂商的数百种机台[22] - 2024年产能10,613台 产量11,586台 产能利用率达109%[22] - 干式真空泵收入占比从2022年64.78%提升至2024年72.44%[19] - 84.63%的干式真空泵收入来自集成电路领域[20] 股东结构与募资计划 - 控股股东国科科仪持股35.21%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28][30]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为第二大股东(19.73%)[31][32] - 拟募资8.25亿元 用于干式真空泵产业化(2.31亿元)等三个项目[8][9] 行业背景 - 集成电路15个主要工艺环节中11个需使用真空泵(占比超70%)[9] - 先进制程(如7nm EUV光刻)对真空环境要求更苛刻 单工序所需真空泵数量增加[9][10] - 国际厂商(如Edwards、Ebara)仍具先发优势 国内企业在品牌影响力和应用规模存在差距[35]
国产仪器IPO再+1,产品市占率12.72%直逼国际巨头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14:43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中科仪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计划募资8.25亿元 [1][3] - 募资投向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 [3] 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4] - 公司是集成电路领域出货量最大的国产干式真空泵制造企业,唯一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实现批量应用的国产企业 [5] - 公司产品满足14nm先进逻辑芯片以及128层及以上3D NAND等存储器工艺的生产需要 [5] - 公司产品已在中国各领先晶圆制造企业实现大批量应用,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等 [5] - 公司产品已通过台积电、大连Intel、SK海力士的测试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5] 产品应用及市场表现 - 公司干式真空泵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碳化硅、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的制备,并已实现批量交付 [6] - 公司各类干式真空泵累计出货量超过4万台,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出货量超2.5万台 [5] - 2024年公司干式真空泵在集成电路领域国内市占率约为12.72% [5]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8.52亿元、10.82亿元 [9] - 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亿元、1.93亿元 [9] 募投项目详情 - 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31亿元,建设周期4年,将形成年产20040台干式真空泵的生产能力 [9] - 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及研发中心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74亿元,旨在提高公司在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11] - 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21亿元,建设周期3年,将研发超高速节能泵、超高温泵等新产品 [11] 行业需求 - 集成电路产业晶圆制造生产线中70%左右需要真空工艺环境,干式真空泵成为行业首选真空获得设备 [9]
IPO研究 | 预计2025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增至6116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08:23
公司概况 - 中科仪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孙越、王越,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核心部件提供商及真空科学仪器设备供应商 [1] - 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干式真空泵可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太阳能电池片制造、锂电池烘干等多个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 - 报告期内公司干式真空泵主要向集成电路、光伏产业销售 [1] 集成电路行业 - 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产业之一,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 [2] - 集成电路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消费电子、数字图像、网络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 - 2016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由2,767亿美元增至5,3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0% [2] - WSTS预计2025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增至6116亿美元,较2024年大幅增长13.36% [2] - 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12,277亿元,2016年至2023年产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6.03% [4] - 2016-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4,336亿元增长至12,277亿元 [5]
【IPO一线】中科仪北交所IPO获受理 募资8.522亿元投建高端半导体设备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7-01 13:53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仪),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核心部件提供商及真空科学仪器设备供应商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光伏电池等泛半导体产品制造,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领域 [1]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在干式真空泵领域打破欧美及日本企业的长期垄断,产品满足14nm先进逻辑芯片以及128层及以上3D NAND等存储器工艺的生产需要 [1] - 是集成电路领域出货量最大的国产干式真空泵制造企业,唯一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实现批量应用的国产企业 [2] - 产品已在中国各领先晶圆制造企业实现大批量应用,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等国内主流晶圆制造企业 [1] - 产品已通过台积电、大连Intel、SK海力士的测试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1] - 在真空科学仪器设备领域,公司承担了11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8.52亿元、10.82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亿元、1.93亿元 [2] IPO募资计划 - 拟募资8.52亿元 [2] - 募投项目包括: - 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形成年产20,040台干式真空泵的生产能力 [3] - 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扩产H系列干式真空泵及少量涡旋泵 [3] - 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研发超高速节能泵、超高温泵等新产品 [4] 产能扩张计划 - 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将实现物流移动50%自动化,加工产线90%以上的自动化及智能化 [3] - 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项目将生产H系列干式真空泵,主要用于刻蚀、PVD、CVD等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3] 研发方向 - 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将针对半导体领域研发超高速节能泵、超高温泵等产品 [4] - 同时面向泛半导体、工业真空、仪器制造、科学研究等市场开发大抽速干式螺杆真空泵及罗茨螺杆真空泵机组 [4] - 项目将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对产品研发及相关业务进行一体化管理 [4]
北交所新增受理中科仪IPO申请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2:2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核心部件提供商及真空科学仪器设备供应商 [1] - 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产品包括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及光伏电池等泛半导体产品制造的干式真空泵 [1] - 产品还包括面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领域的真空科学仪器设备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6.98亿元,2023年增长至8.52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0.82亿元 [1] - 2022年净利润4.98亿元,2023年增长至6.00亿元,2024年下降至1.93亿元 [1]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8787.75万元,2023年为7298.08万元,2022年为6186.11万元 [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12元,2023年为3.49元,2022年为2.90元 [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10%,2023年为45.29%,2022年为60.79% [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7亿元,2023年为4743.74万元,2022年为1.61亿元 [1]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北交所IPO申请已获受理 [1]
东亚机械(301028) - 301028东亚机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7:20
产品情况 - 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升级无油螺杆空压机和螺杆真空泵等产品,销售稳健有升,已销售给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公司,干式真空泵产品首台出货,产品线拓宽,未来将进一步放量提升收入占比 [2] - 2024年离心式压缩机部分机型完成阶段性应用试验,性能稳定,2025年初款式增加且已有订单,预计今年出货,高端技术行业领域产品稳步推向市场 [2] 国产替代进程 - 公司产品推陈出新、技术迭代,具备国产替代能力,2024年在医疗、电子、半导体等头部行业实现更好国产替代,得到各行业大公司认可,加速进程将带动空压机、真空泵需求提升 [2] 海外业务 - 目前出口主要面向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2024年参加多国机械展会,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8.22%,海外业务稳健有升 [2] - 未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东南亚国家建立更多外贸销售通道,借助“一带一路”布局境外销售网点扩大出口 [2] 毛利率稳定原因 - 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高端产品竞争力提高且稳定放量 [3] - 拥有强大的经销商团队,大客户开发能力提升,大客户数量稳定增加 [3] - 拥有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和受市场认可的品牌价值 [3] - 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建设,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通过精益生产控制成本费用 [3] 经营展望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景气,公司将推进高端机型研发创新、拓宽产品线,优化销售渠道、搭建销售团队,建立外贸通道,维持经营稳步向上 [3] - 2026年新厂区预计投入使用,未来根据市场调整策略,参与新兴产业扩展业务,提升经营质量为股东创造价值 [3]
中科仪——深耕近70年 实现国内干式真空泵多项零的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6-25 07:50
中科仪干式真空泵技术突破 - 干式真空泵在半导体制造中扮演关键角色,用于快速清除芯片加工腔室中的空气和气体,为薄膜沉积、刻蚀、离子注入、光刻等工艺提供洁净真空环境 [2] - 公司攻克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产品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2] - 干式真空泵已在多家国内知名集成电路和光伏企业通过工艺验证并批量使用,打破欧美及日韩企业的长期垄断 [2]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中科仪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现为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核心部件供应商 [2] - 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2] - 公司组建了国家真空仪器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真空技术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2]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真空技术领域处于领军地位 [2]
中芯国际设备供应商冲刺IPO!
是说芯语· 2025-06-22 18:02
半导体公司IPO进展 - 近期国内多家半导体公司公布IPO进展,涵盖设备、材料、封装、测试、CPU设计等领域 [1] - 包括中科仪、成都超纯、芯密科技、盛合晶微、朗迅科技、兆芯集成等企业 [1] 中科仪IPO及业务 - 中科仪冲刺北交所IPO,客户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 [2] - 公司IPO历程经历多次调整,从科创板转向北交所 [2] - 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应用于半导体、光伏等行业 [3] - 技术服务业务覆盖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上海、武汉设立子公司提供维修保养服务 [4] 成都超纯IPO及业务 - 成都超纯开启上市辅导,获比亚迪、TCL创投等投资 [5]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刻蚀器件、高功率激光器件和特种陶瓷的研发生产 [5] - 2024年完成三轮融资,比亚迪独家投资B轮 [6] - 股权结构显示柴杰兄弟合计控制约70%股份 [7] 芯密科技IPO及业务 - 芯密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7.85亿元 [8] -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领军企业,打破外资垄断 [9]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前道制程核心工艺设备,在先进制程实现突破 [9] - 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亿元、2.08亿元,净利润3281万元、6309万元 [12] - 募资将用于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 [13] 盛合晶微IPO及业务 - 盛合晶微科创板IPO辅导进入验收程序 [14] - 公司专注于中段硅片制造和三维集成先进封装技术 [14] - 2023年全球封测企业收入增速榜首,12英寸Bumping加工产能国内第一 [15] - 已完成5轮融资,最新D轮融资超50亿元 [16] 朗迅科技IPO及业务 - 朗迅科技启动上市辅导,股东包含士兰微、博通集成等 [17]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综合服务商 [17] - 控股股东徐振直接持股23.15% [18] 兆芯集成业务及IPO - 兆芯集成是国内领先的x86架构CPU设计企业 [19] - 已量产六代通用处理器,形成"开先"和"开胜"两大产品系列 [2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8.89亿元 [23] - 拟募资41.69亿元投建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等项目 [25] - 募投项目包括服务器处理器、桌面处理器、先进工艺研发和研发中心 [26][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