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icon
搜索文档
“中药茅”片仔癀10年“高增”神话被终结
腾讯财经 . 腾讯新闻旗下腾讯财经官方账号,在这里读懂财经! 以下文章来源于腾讯财经 ,作者胡宝森 导语:760元/粒的片仔癀,为啥卖不动了? 曾受到资本市场追捧、被投资者誉为"中药茅"的片仔癀( 600436.SH ), 交出 十年来 最差 中期成绩单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双 双下滑,宣告片仔癀从 2014 年起持续了长达 10 年的高速增长神话被终结。 在 A 股市场"万物皆可茅"的时代,拥有近 500 年历史的片仔癀,凭借国家绝密配方的稀缺性、 持续攀升的销售价格与稳健的业绩增长,赢得了"药中茅台"的美誉,其公司市值也在 2021 年一 度突破 2900 亿元。然而四年后,这家备受投资者偏爱,被视为医药行业的"定海神针"的中医药 标杆企业却遭遇到增长天花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困境。 在半年报发布后,其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 十年高增长神话落幕 片仔癀发布的 2025 年半年报中的关键数据的变化,让外界看到了这家知名老字号企业正面临着 经营困境。 |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 | | --- | ...
雷军辞退的王腾,被视作“卢伟冰接班人”?
核心事件 - 小米集团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 职级为21级(最高为22级)距离最高管理层仅一步之遥 [3][5][7] - 辞退原因为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和存在利益冲突行为 [5][17] - 该事件被视为公司铁腕治军的体现 对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 [18][20][25] 当事人背景 - 王腾为小米明星中层管理者 职业生涯与小米紧密相连 2016年加入公司 [10][11] - 历任手机部产品总监 Redmi产品总监 河南分公司销售负责人 2024年升任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Redmi品牌总经理 [11] - 被视为卢伟冰接班人的潜力股 具备产品 管理和营销综合能力 [8][10] 违规历史 - 2022年曾因泄露K50发布时间被处罚(扣绩效 取消晋升) [14] - 2024年8月雷军在直播中公开提及王腾泄密被罚款问题 [14] - 本次为再度违规 公司认定属于严重违纪行为 [13][17] 公司治理 - 小米职业道德委员会通过内部通报邮件宣布处理决定 [4] - 依据《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和《诚信廉洁守则》制度规定 [18] - 相比其他泄密事件处理(如2023年三名员工因参加外部研讨会被辞退并追究法律责任)本次未提及法律追究和永不录用 [15][21][22] 行业影响 - 消费电子行业高度依赖保密机制 新品信息泄露可能造成重大商业损失 [16][26] - 手机行业竞争进入肉搏阶段 产品同质化使营销节奏和发布时机成为制胜关键 [27] - 科技企业普遍对泄密采取高压态势 苹果和华为均有类似处理案例 [27]
中国人寿蔡希良:险资创新投资的“权衡之策”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作者金妹妹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 追踪保险银行业圈内动态,剖析最新风向,分享有料、有价值的"内行人"洞察见解。 导语:中国人寿在科创投资和科技保险上动作频频,这类"战略性投入",短期还难以对财务报表有贡 献。 科技创新的源头,始于实验室。 科研人员 在实验室中频繁接触危险化学品与高压高电设备,安全风险持续存在,而由于风险点 多、情况复杂、责任界定模糊,保险公司长期难以提供有效保障。 这一痛点,如今有了新解法。 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为17间实验室,续保了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旗下财险天 津分公司的"实验室一切险"。据天津金融监管局数据 ,自推出至今年4月,该产品已累计为当地 46间(次)实验室提供1.14亿元风险保障。 一位长期研究科技保险的业内专家 表示, "实验室一切险"在风险分散和责任认定上的创新,为 保险介入科研场景提供了范本;但同时他也指出,由于科研实验风险异质性较强,其标准化与复 制化推广仍需更长时间探索。 这一案例,只是中国人寿近两年探索科技金融的缩影。 作为保险巨头,国寿正通过多种模式,尝试打通保险资金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点,而背后主导者正 ...
精准抄底三年四亿,中国人保神秘股东孔凤全是谁?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40亿元,同比增长10.85%,归母净利润265.3亿元,同比增长16.94% [4] - 2024年净利润达到428.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新高 [8] - 2022年受市场与利率环境承压,收入大幅下滑11.39%,2023年营收止跌回升 [8] 股权结构与股东分析 - 前十大股东中,自然人孔凤全持有5095.7万股,占比0.12%,位列第七大股东,在A股五大险企中属独一份 [4] - 主要股东为财政部(持股60.84%)、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19.69%)和社保基金会(持股12.68%) [5] - 孔凤全首次于2022年第三季度出现在前十大股东中,持股约1663万股(占比0.04%),此后持续加仓至5095.7万股并锁仓至今 [6][7] 股价表现与投资回报 - 从2022年三季度到2025年二季度,公司股价反弹最高涨幅达到100%,从2023年三季度末到2025年二季度末涨幅达54% [6] - 孔凤全持股成本不高于5元/股,按2025年9月4日收盘价8.47元/股计算,其持仓市值达4.32亿元 [4][6]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每股分红分别为0.17元、0.16元和0.18元,孔凤全三年累计获得分红超过2500万元,2025年中期预计可再获380万元分红 [8] 股东投资策略分析 - 孔凤全的投资轨迹与公司“低谷—修复—回升”的业绩轨迹高度吻合,精准抄底 [6][8] - 孔凤全目前持有的全部股票均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显示其投资可能带有融资杠杆属性 [7][8]
空调降价、股价破发,谁是奥克斯最大受益者?
市场份额与市场地位 - 按营收计算,公司全球空调市场份额仅约2.3% [1][6] - 公司自称按零售销量口径的全球市场份额为7.1%,但行业普遍采用销售额口径,两者差异巨大 [6] - 以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约6.21%,线下市场份额仅1.44%,排名第八 [7] - 2025年1月至8月,公司线上空调均价同比下降2.9%至2113元,线上份额进一步降至5.7% [7] - 中国空调市场集中度高,线上格力、美的、小米合计份额超58%,线下美的、格力、海尔合计份额超70% [7] 研发投入与专利纠纷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2.3%和2.4%,远低于行业龙头 [2][9] - 格力电器同期研发占比在3.4%以上,投入金额超70亿元,约为公司的10倍;美的集团2024年研发占比近4%,投入金额达162.33亿元 [9] - 公司与格力存在长期专利纠纷,2015年及2017年败诉,分别被判赔偿230万元和4000万元 [9] - 2019年格力公开举报公司生产不合格产品,引发监管调查,对公司品牌造成持续负面影响 [9] 财务状况与公司治理 - 公司上市前进行大额分红,向其全资子公司股东派付约37.94亿元股息 [10] - 该分红额超过公司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总和68.39亿元的55% [10] - 公司实控人郑坚江家族通过奥克斯控股持有公司83.54%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约为31.48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为31.24亿元 [10]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2024年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41% [12] - 北美地区整体营收增长85%,其中墨西哥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约92% [12] - 南美市场通过与巴西ODM客户合作,实现109%的收入增长 [12] - 东南亚市场(以泰国和马来西亚为代表)收入增长约39% [12] - 海外市场毛利率略高于国内市场 [3] 盈利能力比较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维持在20%-22%区间 [12] - 同期,美的集团毛利率在24%-27%之间,格力电器毛利率在26%-30%之间,公司盈利能力与头部企业存在明显差距 [12] 上市表现与投资者关注 - 公司于9月2日登陆港交所,首日开盘价16.1港元,较发行价17.42港元下跌7.58%,上市一周后股价仍无起色 [4] - 香港公开发售获约557.2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获8.3倍认购 [12] - 基石投资者禁售期于2026年3月1日结束,控股股东股份禁售期分两段,分别于2026年3月1日和2026年9月1日届满 [13] - 6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9.74亿港元,占全球发售股份的23.47% [13]
37位老板被留置后,3种“一般结局”和1种特殊情况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高管被采取留置措施的现象愈发频繁,涉及公司数量和高管人数相比2024年同期有所增加[5] - 被留置高管多为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等关键角色,涉及地产、家居、环保、医药、化工等多个资金密集型领域[3][7] - 高管被留置后的主要结局包括快速解除留置、留置后逮捕以及持续留置调查,部分案例出现解除留置后身故的特殊情况[13][14] - 为减轻被调查人士对公司的影响,卸任相关职务成为常见选择,但市场对公司的未来疑虑仍将持续存在[15] 2025年高管留置情况统计 - 截至2025年9月4日,全国已有超35家公司的37名高管被留置[5] - 2024年全年约41家上市公司的51人被采取留置措施,包括27名实控人兼董事长、12名董事长、5名董事、2名独董、5名高管[5] - 泛房地产链条相关领域今年已有约9名公司高管被采取过留置措施[6] - 留置措施是指监察机关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犯罪的被调查人,在特定场所进行调查的一种强制措施[11] 留置措施的法律规定与期限 - 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对留置期限进行了调整,突破了此前留置期限最长6个月的规定[12] - 通过相关规则叠加,理论上留置期限最长可达14个月[12] 高管留置后的主要结局类型 - 快速解除留置:如华康洁净董事长谭平涛在8月13日被留置,8月18日即解除留置,这种情况较为罕见[13] - 留置后逮捕:如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在今年1月被留置,后因挪用公款罪在7月被逮捕[13] - 持续留置调查:被留置的企业高管多数遇到这种情况,包含留置解除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14] - 解除留置后身故:如居然之家创始人汪林朋、西子电梯董事长刘文超的身故属于特殊情况[14] 典型案例分析 - 红星美凯龙董事车建新于2025年5月13日被立案调查并留置,近4个月后卸任旗下重庆家居公司职务[3] - 永安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勇于2025年9月2日被解除留置[4] - 泰禾集团创始人黄其森、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属于“多次被留置”的不常见情况[15] - 车建新自2023年开始持续卸任红星美凯龙体系内职务,2025年7月18日辞任公司总经理职务[15]
走进AI训练员的暴利、超现实与隐忧世界
AI数据标注行业现状与从业者概况 - AI数据标注工作曾让兼职学生半年收入超过5万美元[8][9] - 全球至少有数十万名数据标注员,推动AI爆炸式发展[4] - 从业者包括混合媒体艺术家、学生、客户经理等,工作内容涉及日常对话录音、编写学科问题、红队测试等[1][5][8][10] - 数亿人每天使用生成式AI,每个模型背后都有成千上万人工训练员打磨使其更人性化[3] 工作内容与角色价值 - 数据标注员需长时间审阅模型回答,判断回答的有用性、准确性、简洁性、自然度,避免冗长、机械或冒犯性内容[3] - 标注员像语言治疗师、礼仪老师和辩论教练,其选择与直觉塑造了Grok的幽默风格、ChatGPT的职业建议以及Meta聊天机器人的伦理应对方式[3] - 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用户在AI平台上停留更久[3] - 红队任务即试图诱导模型生成有害内容,如“如何制造毒品”或“如何逃避犯罪”,以教会模型避免此类回答[8] 薪酬水平与收入潜力 - 在状态最佳的数周,土耳其的混合媒体艺术家通过该工作赚取约1500美元,在当地已算可观收入[1][3] - 一名西北大学学生收入最高时达每小时50美元,每周工作50小时,六个月赚取超过5万美元[8][9] - 危地马拉的客户经理每段10分钟日常对话录音赚8美元,一小时完成4段,最高一晚进账70美元[10] - Mercor平台上,专业标注员时薪极高,律师达105美元,医生和病理学家高达160美元[26] 行业挑战与工作不稳定因素 - 标注工作不稳定,规则和薪酬会变,项目可能突然终止,被形容为“就像在赌博”[12] - Outlier平台曾无预警将时薪从50美元降至15美元,项目减少,业务呈现萎缩迹象[13] - 项目形式变更可能导致评分下滑,进而影响接单量,例如一对一对话改为多人Zoom通话后收入减少[13] - 大型科技公司如Google、OpenAI和xAI缩减与Outlier的合作,导致任务面板清空,引发合同工担忧[22] 工作内容带来的心理与伦理风险 - 标注员需接触大量令人不安的内容,如诱导AI生成关于谋杀、强奸、乱伦的建议,越能“突破”AI报酬越高[17][19] - 有标注员审查内容时遇到AI生成关于继父和8岁女孩的“爱情故事”,感到愤怒和不适[17] - 客户不透明,标注员常不清楚数据最终用途,不确定是在改进搜索引擎还是为监控或军事用途服务[19] - 在肯尼亚,标注员被要求上传大量自拍照甚至特定种族婴儿照片,引发隐私外泄担忧[20][2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出现转向高专业度、高薪酬人才的趋势,随着更先进推理模型兴起,对大规模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减少[25] - 大型科技公司更多将AI训练收归内部,并雇佣更专业人才如医生、律师[25] - 有从业者担忧数据标注工作会因AI变聪明而消失,但亦有人认为人类在数据喂养环节不可或缺[16][27] - 2024年6月,Meta斥资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母公司49%股份,引发行业震动[22]
泸州老窖:“1574”能否拯救“1573”?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4.54 亿元,同比下降 2.67% ,归母净利润 76.63 亿元,同比下滑 4.54% 。其中,二季度 单季营收 71.02 亿元,同比下滑 8% ;净利润 30.70 亿元,同比下降 11.1% 。 表面上看,这一数字仍属 " 温和回落 " 。而业内人士注意到,更深层的动销压力,或被掩盖在报表之后。 业内跟踪数据显示,其核心大单品国窖 1573 上半年销售同比减少约 5% 。而早在 6 月末,业内就有数据反馈出,国窖 1573 二季 度实际动销下滑幅度 30% 至 50% ,远高于中报所呈现的单品 5% 与整体 8% 的跌幅。 消费端的真实情况,与财务数据最终的结果,形成了一定反差。在其中,渠道端所支持的消化,起了相当程度上的作用。 导语:业内有数据反馈,国窖1573二季度实际动销下滑幅度30%至50%,远高于上半年单品5%与整体8%的跌幅 十年来,泸州老窖( 000568.SZ )首次出现季度营收与净利润 " 双下滑 " 。 数据来源:泸州老窖历年财报 这种做法并不鲜见。今年以来,白酒行业普遍承受去库存的重压。茅台( 600519.SH )、五粮液( 0008 ...
比公司债更香?“音乐资产证券化”爆红华尔街
上个月,夏奇拉(Shakira)的歌曲版权被纳入一项债务融资,筹集资金3.72亿美元 图源: Sáshenka Gutiérrez et al. 1997年,大卫·鲍伊(David Bowie)开创了这一模式,他以自己音乐作品未来的版税收入为担保,融 资5500万美元,债券收益率为7.9%。詹姆斯·布朗等艺人随后纷纷效仿,但在之后的20年里,这类交 易始终处于小众边缘。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市场,吸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投 资者入局。 当前音乐版权融资热潮的兴起,恰逢市场整体反弹推动传统股票、债券,以及商业地产、特殊结构性 债务等更复杂领域资产估值上升。这一趋势对音乐版权所有者而言十分有利,他们抓住市场反弹的机 会,积极进行债务融资。 一位大型音乐版权债务投资者表示:"全球范围内的资金规模极为庞大,这些资金都在寻找合适的投 资资产。" 市场参与者透露,直到最近,主流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惠誉和穆迪才开始定期为这类债券提供评 级服务。 总部位于纳什维尔的音乐公司康科德首席执行官鲍勃·瓦伦丁称:"2022年我们开展首笔此类交易时, 只有一家评级机构为我们提供评级。虽然这已经很不错,但要判断后续发展情 ...
3.1亿买以太坊,谁是马云打开“Web3大门”的关键人?
公司战略投资 - 云锋金融在公开市场购入1万枚以太坊,总投资成本为4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4亿元)[4] - 此次投资被视为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标志着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缔造者开始严肃关注下一代互联网(Web3)[5] - 公司计划继续探索比特币、Solana等主流加密资产的战略配置[17] 公司战略布局与路径 - 公司转型采取稳健策略:依托现有金融机构,在合规框架内从基础设施层面开始布局[26] - 具体路径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利用云锋金融作为持牌金融控股公司的平台优势;第二步是选择RWA作为切入点;第三步是落子在基础设施层面,如投资公链和购入以太坊[26] - 公司已与蚂蚁数科合作,共同投资机构级RWA公链Pharos,并发起“碳链”计划将碳信用交易数据上链[22] - 公司旨在构建“金融机构+合规+基础设施”的三角支点,充分利用传统金融资源优势并控制监管风险[2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经历二十多年高速增长后,面临流量触顶和行业存量竞争的挑战,增长触及天花板[8] -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市场已成长为250亿美元的蓝海,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代币化资产规模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21] - Web3时代的竞争将更多聚焦于底层协议与基础设施,而非应用层创新,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与全球竞争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遇[28][29] - 香港市场正形成“传统金融+合规交易所”的示范效应,云锋金融通过HashKey Group的合规通道完成投资,华检医疗和国泰君安国际也采用了类似路径[16][17] 关键人物与资本网络 - 云锋金融由马云(通过云锋基金间接持股约11.15%)和虞锋(公开持股47.25%)共同创立,被视为“马云概念股”[13][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肖风身兼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 Group董事长,为公司Web3战略提供专业判断和合规通道,是连接资本网络与加密世界的关键桥梁[16] - 马云、虞锋和肖风三方形成高效战略联盟,分别负责资本决策、提供专业指导和合规通道[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