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

搜索文档
2025年5月国内折叠屏智能手机UTG前盖使用量达1.3万㎡,同比增长134.8%
CINNO Research· 2025-07-04 16:21
中国智能手机盖板市场发展趋势 - 2025年5月国内折叠屏智能手机UTG前盖使用量达1.3万㎡,同比增长134.8% [1] - 内容涵盖中国市场各类材质前盖在各类技术别智能手机中的搭载量及渗透率变化趋势 [1] - 具体分析中国市场主要品牌智能手机前盖规格别销量和占比情况 [1]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前盖渗透率 - 01'24~05'25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前盖搭载量渗透率变化趋势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前盖搭载量渗透率变化情况 [3] 折叠屏智能手机前盖材质使用情况 - 01'24~05'25 中国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UTG、CPI前盖使用量变化情况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UTG前盖搭载量品牌占比情况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CPI前盖搭载量品牌占比情况 [3] 主要品牌智能手机前盖规格销量 - 01'24~05'25 中国市场苹果智能手机前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华为智能手机前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荣耀智能手机前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OPPO智能手机前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vivo智能手机前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3] - 01'24~05'25 中国市场小米智能手机前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3]
05’25国内消费级AR市场销量连续增长,VR市场持续低迷
CINNO Research· 2025-06-30 10:31
05 ' 24-05 ' 25 中国消费级 AR/VR 市场销量趋势 - 国内消费级 AR 市场销量连续增长 [1] - VR 市场持续低迷 [1] 05 ' 24-05 ' 25 中国消费级 AR/VR 市场形态趋势 - 内容涵盖月度别中国消费级 AR/VR 市场的销量、品牌、价格及光学技术、显示技术等走势 [1] 05 ' 24-05 ' 25 中国消费级 AR/VR 市场价格段趋势 - 分析涵盖价格段趋势 [1] 05 ' 24-05 ' 25 中国消费级 AR/VR 市场品牌趋势 - 分析涵盖品牌趋势 [1] 05 ' 24-05 ' 25 中国消费级 AR/VR 市场屏幕显示趋势 - 分析涵盖显示技术走势 [1] 05 ' 24-05 ' 25 中国消费级 AR/VR 市场光学技术趋势 - 分析涵盖光学技术走势 [1] 05 ' 25 中国消费级 AR 市场 Top 排名 - 提供 AR 市场型号排名情况及分析 [1] 05 ' 25 中国消费级 VR 市场 Top 排名 - 提供 VR 市场型号排名情况及分析 [1] 2025 年 6 月 XR 上游产业及新品资讯信息 - 涵盖 XR 上游产业及新品资讯 [5] 2025 年 6 月投融资情况 - 投融资情况需通过会员平台获取 [3]
6月手机面板行情:LCD价格维稳,柔性AMOLED短期回调
CINNO Research· 2025-06-16 11:24
手机面板市场结构性分化 - 进入二季度末,手机面板市场延续结构性分化态势,a-Si面板受益于中低端市场稳定需求,产线维持高稼动率 [2] - LTPS面板受车载显示等应用带动主力产线持续满载运行 [2] - 柔性AMOLED面板在经历前期高速增长后,受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影响,需求出现小幅回落 [2] a-Si面板市场表现 - 受"6.18"年中大促备货需求拉动,a-Si面板市场需求持续强劲,驱动主力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 [3] - 华南市场在经历一轮因供需偏紧引发的小幅涨价后,目前已回归稳定状态,面向品牌客户的模组价格仍保持稳定 [3] - 2025年6月和7月a-Si面板价格以持平为主 [4] LTPS面板市场表现 - 得益于车载显示市场的快速增长,京东方(BOE)、天马(Tianma)等主力厂商的LTPS产线持续处于满产状态 [3] - 天马LTPS产线预计满产将延续至2025年底 [3] - 在智能手机领域,由于中高端机型向AMOLED迁移趋势明显,LTPS面板需求依然偏弱,价格维持低位平稳 [3] - LTPS面板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 [4] AMOLED面板市场表现 - 伴随国内手机厂商加速转向柔性AMOLED,刚性AMOLED需求持续收缩 [3] - 三星显示(SDC)采取了主动降价策略试图刺激需求,但市场反馈平淡,降价效果有限 [3] - 国内部分柔性AMOLED产线近期从满产状态略有回落,预计6月将适度下调价格以维持稼动水平 [3] - 随着第三季度传统旺季来临,柔性AMOLED产线稼动率有望回升至高位,价格也将趋于稳定,部分紧缺规格存在小幅提价的可能性 [3] - 刚性AMOLED面板价格短期内也将保持稳定 [4] - 柔性AMOLED面板价格在6月小幅回落后第三季度将趋于稳定 [4] 价格数据 - 6.5x" Notch HD+ LCD a-Si TDDI面板价格保持稳定,5月25日和6月25日(E)均为$6.7 [2] - 6.5x" Notch FHD+ LCD LTPS TDDI面板价格保持稳定,5月25日和6月25日(E)均为$9.4 [2] - 6.4x" Notch FHD+ AMOLED Rigid On Cell面板价格保持稳定,5月25日和6月25日(E)均为$16.0 [2] - 6.7x" Hole FHD+ AMOLED Flexible On Cell面板价格从5月25日的$23.5小幅下降至6月25日(E)的$23.0,降幅为-$0.5 [2]
Q1’25高机能薄膜产业观察:寻求新平衡,酝酿新机遇,开启新纪元
CINNO Research· 2025-06-03 13:42
产业要闻回顾 - Q1'25高机能薄膜产业多个项目投建,包括星源材质高性能锂电隔膜马来西亚项目、辰隆控股高端隔膜菏泽项目、膜法智慧功能性光学薄膜清远项目、创彩光学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安庆项目、宇越新材料光学膜绍兴项目、天禄光科技高端TAC光学级薄膜滁州项目、鸿茂光电高端偏光片珠海项目、华盛新显新型显示用光学薄膜成都项目等 [2] - 投融资及市场拓展方面,富印新材料挂牌新三板;新美材料收购韩国LGC光学功能膜业务;杉金光电并购LG化学SP偏光片业务完成交割;晓星化学宣布出售旗下光学薄膜事业部;世华科技拟定增募资扩产光学显示薄膜材料;洁美科技3,000万元收购项目完成 [2] 产业投资趋势 - Q1'25中国大陆高机能薄膜产业投资金额同比、环比均增长,新增投资主要集中在新型显示用高机能薄膜领域 [3][6] 产业行情展望 - Q1'25全球LCD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同比、环比均增长,达到阶段性高点,带动产业链配套需求增长 [8] - 上游新型显示用高机能薄膜厂商营收整体同比增长、环比下滑,销售毛利率整体同比、环比均增长 [8] - Q1'25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产业发展由政策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趋势深化,高端与下沉市场双轮驱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 [12] - 全球光伏市场呈现供需调整与结构性分化并存的态势,产业链价格持续承压,市场在产能出清与技术升级中酝酿新平衡 [12] - 上游新能源用高机能薄膜厂商营收整体同比、环比均下滑,销售毛利率整体同比下滑、环比增长,锂电类与光伏类高机能薄膜厂商经营趋势分化 [12] - 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新增产能陆续入场叠加需求增速放缓,全产业链盈利能力承压,组件厂开工意愿不足,上游高机能薄膜产业供需错配加剧 [15] - 2024年全球面板行业在产能、出货及营收等方面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中国大陆作为全球面板制造的核心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5] - 高机能薄膜等上游核心原材料产业加速集聚,相关项目投建、并购动作密集,产业结构的高质量重塑已进入深水区 [15]
《信用中国》专访CINNO创始人陈丽雅:预见风险 推动产业发展之路
CINNO Research· 2025-05-29 23:57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上海群辉华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丽雅拥有泛半导体产业领域的深厚积淀,创立了"司南理论"评价体系 [2] - 陈丽雅从半导体显示产业一线起步,历经生产规划、市场营销等多岗位历练,2012年创立华商光电科技集团(CINNO) [2] - CINNO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产业咨询服务平台,覆盖显示、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 [2] 业务模式与服务范围 - CINNO提供企业成长全周期服务,包括初创企业市场准入策略、成熟企业全球化布局方案、资本市场投融资咨询 [2] - 公司创办13年来围绕泛半导体产业链,提供产业资讯、市场咨询、尽职调查、项目可研等专业服务 [9] - 服务覆盖显示、半导体、消费电子、智能制造及关键零组件等细分领域,积累数百家全球高科技企业客户 [9] 司南理论体系创新 - "司南理论"包含市场渗透力、产品竞争力、技术延展力、资源整合力、综合运营力五大维度评估框架 [3] - 该体系通过动态权重分配和量化评分,将企业划分为企鹅型、奶牛型、猎豹型、雄狮型四种发展阶段 [3] - 理论实现三大差异化优势:动态化风险预警机制、场景化应对策略库、生态化资源协同平台 [3]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识别本土咨询机构普遍存在理论体系缺失,跨国咨询公司本土化能力局限的行业痛点 [3] - "司南理论"将可量化或定性数据整合到模型中,判断企业发展阶段并明确战略方向 [5] - 通过深度数据建模与前瞻性市场研判,系统性赋能科技企业实现行业趋势预判与战略决策优化 [5]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咨询机构核心竞争力源自对前沿趋势的精准捕获能力,需内部系统化协作与外部专家智库联动 [5] - 目标建设全球领先的泛半导体产业智库,深耕显示技术与泛半导体领域,提升中国产业话语权 [5] - 计划依托"司南理论"加速布局全球科技咨询服务领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国智慧 [5]
2025上海车展重磅新车型及热点趋势研究分析
CINNO Research· 2025-05-29 11:21
2025上海车展概况 - 202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涵盖车企重磅新车型、首次亮相的eVTOL产品及品牌技术发展动态 [1] - 展会聚焦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新车型发布趋势 [2] 国产品牌新车型 - 国产品牌推出多款重磅新车型,具体车型未披露但占据重要展示位置 [2] - 国产品牌发展趋势总结显示其在市场份额和技术创新方面持续突破 [4] 合资品牌新车型 - 合资品牌同样发布多款新车型,具体车型未披露但技术配置受关注 [3] - 合资品牌发展趋势总结反映其在华战略调整与本土化深化 [5] 车载技术动态 - 车载显示技术呈现新趋势,具体创新方向未披露但成为展会焦点 [6] - 电子外后视镜CMS技术在新车中密集搭载,提升驾驶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7] 智能驾驶方案 - 纯视觉方案与视觉+激光雷达方案形成互补格局,推动智驾技术多元化发展 [8] 高压快充技术 - 高压快充技术标准化进程加速,超充站建设规模显著扩张 [9]
全球面板厂2024年营收约1,196亿美元,同比增长6.2%
CINNO Research· 2025-05-28 15:26
全球面板厂2024年营收及2025年预测 - 2024年全球面板厂营收总额达1,196亿美元,同比增长6 2% [1] - 内容涵盖2023/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数据变化,并对2025年进行预测 [1] 2023/2024年全球主要面板厂营收及区域分布 - 分析全球主要面板厂营收总额变化及区域分布变化 [2] - 提供主要面板企业营收及排名变化数据 [2] 2024年主要面板企业营业利润及排名 - 详细列出2024年主要面板企业营业利润及排名变化 [2] 2025年全球主要面板厂营收及区域分布预测 - 预测2025年全球主要面板厂营收总额及区域分布变化 [2] SDC 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SDC 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SDC 2025年营收预测 [2] LGD 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LGD 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LGD 2025年营收预测 [2] BOE 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BOE 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BOE 2025年营收预测 [2] TCL华星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TCL华星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TCL华星2025年营收预测 [2] 天马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天马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天马2025年营收预测 [2] 友达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友达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友达2025年营收预测 [2] 群创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群创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群创2025年营收预测 [2] 夏普显示器事业部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夏普显示器事业部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夏普显示器事业部2025年营收预测 [2] JDI 2024年业绩及2025年预测 - 分析JDI 2024年营收及营业利润变化,关键业务表现 [2] - 提供JDI 2025年营收预测 [2]
Q1'25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复材后盖搭载量同比增长49%,增速放缓
CINNO Research· 2025-05-27 12:32
中国智能手机盖板市场发展趋势 核心观点 - Q1'25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复材后盖搭载量同比增长49%,但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 [1] - 报告涵盖各类材质前后盖在智能手机中的搭载量及渗透率变化趋势 [1] - 分析中国市场主要品牌智能手机前后盖规格别销量和占比情况 [1] 市场渗透率变化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后盖渗透率呈现动态变化趋势 [2] 玻璃后盖品牌占比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玻璃后盖搭载量在各品牌中的占比情况 [2] 复合材料后盖品牌占比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复合材料后盖搭载量在各品牌中的占比情况 [2] 后盖规格均价走势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后盖规格别均价呈现特定走势 [2] 主要品牌后盖规格销量占比 苹果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苹果智能手机后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2] 华为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华为智能手机后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2] vivo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vivo智能手机后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2] 小米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小米智能手机后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2] OPPO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OPPO智能手机后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2] 荣耀 - Q1'23至Q1'25中国市场荣耀智能手机后盖规格别销量及占比情况 [2]
中美日内瓦达成关税协议,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度重构
CINNO Research· 2025-05-22 14:16
关税政策与供应链转型 - 关税政策作为持久性结构变量推动产业向"多中心化供应链范式"转型 [2] - 美国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24%关税(保留10%)并取消14259和14266法案加征关税 汽车零部件出口税率仍为72 5%但通过墨西哥转口影响较小 [2] - 协定暂时缓解短期成本压力 催化中国新能源零部件出口增长 刺激智能驾驶 轻量化材料 高压快充模块等技术密集型产品需求 [2] 美国汽车市场格局 - 2024年美国汽车销量同比增3%至1 603万辆 进口车占比50%(802万辆) 墨西哥占比最大(18%) 中国仅占1% [5] - 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数量同比增55%至11 6万辆 金额同比增60%至25 5亿美元 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1 8% [8] - 美国从中国进口乘用车占比91% 燃油车占比降至74% 混合动力车占比提升15Pct至19% [9] 美国汽车进出口结构 - 美国进口车主要来源:墨西哥(785亿美元 +13%) 日本 韩国 加拿大 德国 中国排名第十 [6] - 美国出口车前三市场:加拿大(63万辆 -11%) 墨西哥(+7%) 德国(-13%) 对中国出口量同比降22%至10万辆 [13] - 美国零部件进出口集中于墨西哥(388亿美元 +5%)和加拿大(295亿美元 -7%) 对中国零部件进口金额稳定在180亿美元 [15][16][17] 车企应对策略与产业重构 - 短期应对路径:价格传导型 贸易规避型 产能重构型(供应链本地化) [19] - 中长期核心能力建设:技术壁垒(高密度电池 自动驾驶) 生态闭环(全价值链布局) 政企协同(政策预警系统) [20] - 行业重塑方向:供应链拓扑结构(区域制造中心替代全球串联) 竞争要素权重(政策适应能力成为核心) 价值分配机制(内化关税成本至定价参数) [20]
显示产业持续升级,驱动上游设备企业实现国产化突围
CINNO Research· 2025-05-21 11:22
国内显示产业升级与上游设备市场增长 - 国内显示产业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下向高端领域升级,产能扩张催生庞大上游设备市场 [2] - 国产厂商从非核心领域逐步突破,如中导光电在Array AOI等细分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2] - 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显示装备自主化生态已站稳脚跟并向半导体检测延伸 [2] 面板巨头财报表现与市场动态 - 京东方2025年Q1营收506亿元(同比+10 3%),归母净利润16 1亿元(同比+64 1%),扣非净利润13 5亿元(同比+126 6%) [3] - TCL科技同期营收401亿元,归母净利润10 1亿元(同比+322%) [3] - 面板市场供应端实现按需调控,需求侧受国补政策刺激呈现结构性增长 [3]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全球产能布局 - 2024年中国大陆LCD产能占全球近七成,OLED产能占全球近三成 [4] - 京东方成都G8 6 AMOLED产线(总投资630亿元)和维信诺合肥G8 6 AMOLED产线(总投资550亿元)为代表的高端产线加速建设 [4][5][6] - 中尺寸IT专用OLED产线成为投资新周期主题,华星、和辉、天马等厂商积极评估扩产 [4] 面板制造设备国产化进展 - Module段设备国产化率超85%,技术门槛低且已实现国产全替代 [8] - Cell段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0%,OLED蒸镀设备等核心领域仍由Canon Tokki垄断 [9] - Array段设备国产化率低于20%,但湿刻设备国产化率从2020年<10%提升至2024年40%,检测设备从10%提升至50% [11][12] 中导光电在Array AOI领域的突破 - 中导光电2024年在中国大陆Array AOI市场份额超70%,取代Orbotech(份额萎缩至6%)成为行业第一 [16][17] - 公司检测灵敏度达亚微米级,算法与数据库积累助力面板厂良率提升 [16] - 计划向半导体晶圆检测领域扩展,最高检测灵敏度达30nm并获复购订单 [17] 全球面板产业格局与国产设备挑战 - 2024年全球TFT-LCD/AMOLED面板产值12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48%(575亿美元) [19] - 设备行业与国际巨头差距仍存,需长期投入,半导体领域成为国产设备商下一拓展方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