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

搜索文档
1H’25新品和政策助推,国内消费级AI/AR市场销量同比激增73%,雷鸟第一,小米入局
CINNO Research· 2025-09-05 07:3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26.2万台 同比增长73%创历史新高 [1] - 无屏AI眼镜品类以463%同比增速成为核心增长点 分体式AR眼镜和带屏AI眼镜分别实现39%和14%增长 [1][2] - 行业三年内有望突破千亿规模 2025年全年出货量预计达90万台 同比暴涨133% [6] 品类细分表现 - 分体式AR眼镜通过轻量化设计与生态兼容优势实现39%同比增长 主要吸引专业用户群体 [2] - 带屏AI眼镜(一体式AR)在垂直场景应用拓展下增长14% 覆盖商务办公与跨语言交互场景 [2] - 无屏AI眼镜通过AI语音交互和运动健康监测功能整合 实现463%爆发式增长并成功激活大众消费市场 [2] 品牌竞争格局 - 雷鸟以39%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3% 环比增长102% 其V3系列占据AI眼镜品类近半市场 [7] - XREAL以15%市占率居第二 销量环比增长4% 与谷歌联合开发基于Android XR的空间计算平台 [7] - 小米凭借首款产品首周销量3.1万副占据整体市场12%份额 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单品 [7] - 乐奇(Rokid)销量环比增长41%跃居第四 通过"硬件+服务"模式深化toB合作 [7] 增长驱动因素 - 国家数码产品消费补贴政策提供15%立减优惠 叠加618电商节官方立减15%起活动 使部分产品价格下探至数百元区间 [5] - 5月20日至6月20日促销期间 三大电商平台AI/AR品类销量达5.9万台 其中AR单品类增幅超130% [5] - 政策补贴首次覆盖AI/AR眼镜品类 直接激活语音翻译 运动健康监测 第一视角视频与拍照等多场景需求 [5] 技术生态发展 - 本土品牌通过"硬件+生态"战略形成差异化竞争 重点布局跨设备协同 跨领域应用和跨产业合作三大维度 [6][8][9] - 跨设备协同实现手机与AR设备无缝切换 通过低延迟数据传输与云端大模型完成复杂任务闭环 [8] - 跨领域应用涵盖实时翻译 空间导航 无感支付等功能 并与内容平台合作打造3D影视内容生态 [8][9] - 跨产业合作支持多模型接入 拓展教育 医疗 文旅 工业运维等垂直场景应用 并与车企 家居企业合作创新车载导航和沉浸式体验 [9]
2025上半年全球面板厂营收同比持平,营业利润排名波动显著
CINNO Research· 2025-09-04 11:27
全球面板行业营收格局 - 2025上半年全球主要面板厂营收总额达562亿美元 同比基本持平 其中Q2'25环比增长5.8% 同比下滑4.2% [2] - 中国大陆面板厂总营收293亿美元 全球占比52.1% 份额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首次超过一半份额 [2] - 韩国面板企业营收份额下滑至30% 同比下滑3.2个百分点 中国台湾企业占比13.2% 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 日本企业占比3.5% 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 [2] 区域营收动态变化 - 2025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总营收同比增长7% 中国台湾同比增长4.4% 韩国同比下滑9.5% 日本同比下滑16.7% [4] - 对比2020年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全球份额增长18.6个百分点 中国台湾下滑2.3个百分点 韩国下滑10.3个百分点 日本下滑约6个百分点 [4] 企业营收竞争梯队 - 京东方BOE维持全球TOP1位置且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大 TCL华星CSOT与三星显示SDC、乐金显示LGD营收差距明显缩小 处于第二梯队 [6] - 友达AUO、群创Innolux、天马Tianma和惠科HKC四家营收均高于20亿美元 处于第三梯队 [6] 营业利润表现分析 - 2025上半年全球7家面板上市企业实现盈利 较去年同期增加友达AUO和天马Tianma两家 非上市企业惠科HKC也实现盈利 [10] - 营业亏损总额约7.9亿美元 同比减亏近10亿美元 乐金显示LGD亏损从4.25亿美元改善至0.6亿美元 主要因出售广州LCD工厂和OLED业务结构优化 [10] - 三星显示SDC营业利润全球第一但领先优势大幅减弱 TCL华星CSOT和京东方BOE位列二、三 三者利润均在6亿美元上下 处于同一梯队 [10] 行业发展趋势 - 显示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塑"转型 中国大陆厂商凭借产能优势与技术突围持续扩大竞争力 [12] - 韩国企业面临"守擂高端"与"成本控制"双重考验 2025下半年在大尺寸化、Mini LED、OLED及AI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下 中国大陆市场或迎结构性增长 [12]
2025年7月国家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国内手机销量环比下滑14%
CINNO Research· 2025-09-03 11:47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趋势 - 2025年7月国内手机销量环比下滑14% 主要因国家补贴政策效应减弱 [5] 智能手机面板价格趋势 - a-Si LC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呈现持续波动趋势 [5] - LTPS LC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保持稳定下行态势 [5] - 刚性OLE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呈现阶梯式下降趋势 [5] - 柔性OLE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维持缓跌走势 [5] 报告数据覆盖范围 - 分析涵盖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及同比趋势 [5] - 包含同期智能手机价格段分布变化趋势 [5] - 监测同期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变动情况 [5] - 覆盖折叠屏手机市场销量及同比变化趋势 [5] - 包含折叠手机价格段分布演变分析 [5] - 监测折叠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变化 [5] 数据服务信息 - 完整数据需通过会员登陆平台下载或邮件获取 [3] - 更详细信息可订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分析报告》 [4]
2025年7月国家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国内手机销量环比下滑14%
CINNO Research· 2025-09-02 12:16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趋势 - 2025年7月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环比下滑14% 主要因国家补贴政策效应减弱 [4] - 报告涵盖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及同比趋势分析 [4] 智能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 报告包含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价格段趋势分析 [4] - 同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变化被详细追踪 [4] 折叠屏手机市场动态 - 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销量及同比趋势被重点分析 [4] - 同期折叠屏手机价格段分布变化得到详细监测 [4] - 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态势在此时间段内被持续跟踪 [4] 显示面板价格走势 - 报告预测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价格趋势 [3][4] - 同期a-Si LCD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变化趋势被纳入监测范围 [4] - 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LTPS LCD智能手机面板价格走势得到预测分析 [4] - 刚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在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期间的预期变化被包含在研究中 [4]
新能源汽车2025年中国出口量有望接近300万辆,同比增长48%
CINNO Research· 2025-09-01 13:21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贡献占比趋势 -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显示行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增强[2] 1H'25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实现显著增长 为全年出口目标奠定基础[2] - 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预计接近300万辆 同比增长48%[2] 1H'25中国汽车出口量新能源与燃油类型同比趋势 -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远超燃油车 反映全球市场对电动化产品需求旺盛[2] 1H'25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国TOP 10同比 - 出口目的国集中度较高 TOP10国家占据主要份额 反映市场拓展策略有效性[2] 1H'25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目的国TOP 10同比 - 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特征 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均进入TOP10名单[2] 1H'25中国汽车出口量乘用车与商用车占比趋势 - 乘用车占据出口主导地位 商用车占比相对稳定 体现产品结构特征[2] 1H'25中国汽车出口量动力类型占比趋势 - 新能源汽车在出口结构中占比快速提升 传统燃油车占比相应下降[2] 1H'25中国汽车出口量分区域占比趋势 - 出口区域分布呈现多极化 中南美、中东和欧盟成为重点市场[2] 1H'25中国对中南美区域的汽车出口量分析 - 中南美区域出口增长显著 成为重要的增量市场[2] 1H'25中国对中东区域的汽车出口量分析 - 中东市场保持稳定需求 尤其对高端车型和新能源产品接受度较高[2] 1H'25中国对欧盟区域的汽车出口量分析 - 欧盟市场出口表现强劲 反映中国汽车产品符合欧洲严苛标准[2]
1H’25国内消费级XR市场销量26.1万台,全年预期同比增长6.5%
CINNO Research· 2025-08-19 14:37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XR市场整体销量26 1万台 环比增长9% 同比下滑21% [2][5] - VR设备销量7 5万台 创近三年新低 主要因内容生态投入不足且无重量级新品发布 [5] - AR设备销量18 6万台 同比增长35% 环比增长28% 受益于新品发布 国家补贴及618促销 [5] - 2025年全年XR销量预测60 6万台 同比增长6 5% AR设备为主要驱动力 [5] 品牌趋势 - VR市场PICO以46%市占率居首 Meta(28%)和Goovis(7%)分列二三位 头部厂商通过成本控制维持份额 [6] - AR市场雷鸟创新以35%份额领跑 XREAL(22%)和星纪魅族分列二三位 雷鸟凭借多维度战略布局保持优势 [6][7] - AI眼镜赛道崛起 Meta带头转型并推动PICO 大朋 HTC等厂商加速技术迭代 [6] 技术趋势 - VR设备中Fast LCD屏幕份额回升至87% 搭配菲涅尔光学方案 Micro OLED仍以高端产品为主 [8] - AR设备Micro OLED屏幕占比87% 索尼主导但视涯科技份额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 [8] - 光波导技术份额稳定在13% 鲲游光电 至格科技通过工艺优化将模组成本降低40% 并推出视场角超50°产品 [8] 投融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XR融资37笔 金额445亿元 同比笔数减少34笔但金额增加335亿元 显示资本向头部集中 [9] - 投融资呈现资本集中化 技术核心化 场景生态化 地域集群化四大特征 聚焦Micro LED 硅基OLED等核心器件国产化突破 [9]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金额1.4万亿元,同比下降32.2%
CINNO Research· 2025-08-18 11:55
新能源行业投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约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 2%,但仍是科技领域最具活力的投资方向之一 [1][2] - 下一代电池技术、智能电网等前沿领域保持较高投资热度 [1][2][3] 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投资 - 风电和光伏投资额5,604亿元,占比40 8%,同比下降44 4%,市场趋于饱和 [4] - 风电项目投资3,654亿元,光伏项目投资1,950亿元,海上风电等细分领域仍具吸引力 [4] - 储能领域投资2,799亿元,同比增长10 5%,占比提升至20 3%,得益于新型储能技术突破和电网侧需求激增 [4] - 电池行业投资2,430亿元(占比17 7%),氢能领域投资2,304亿元(占比16 8%),分别下滑25 8%和40 2% [4] 新能源产业演进特征 - 光伏投资中47 1%集中于光伏电站项目,大型集中式电站仍是重点 [5] - 风电运营项目投资占比96 4%,行业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 [5] - 电池领域51 1%投资集中于电芯制造环节,新型电池技术推动核心制造环节受青睐 [5] - 储能领域抽水蓄能占比52 9%,新型储能技术投资占比稳步提升 [5] 新能源投资区域分布 - 内蒙古和新疆分别以15 1%和11 7%的占比领跑全国,前五大投资目的地合计贡献42 9% [8] - 区域分布与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相关:内蒙古风光资源、新疆能源转型示范区、四川水电配套储能、江苏制造业基础、福建海上风电布局 [8] - 西北地区投资集中度持续提升,新能源开发加速向资源富集区域转移 [8] 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 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4亿千瓦,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60% [9] -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加速商业化落地 [9] - 氢能产业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示范应用规模扩大 [9]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大规模推进,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 [9]
8月手机面板行情:旺季需求支撑,LTPS/AMOLED价格持平
CINNO Research· 2025-08-15 12:33
手机面板市场第三季度运行状况 - 第三季度作为手机终端传统旺季 整体手机面板市场维持高稼动率运行[1][3] - a-Si面板品牌需求持续旺盛但模组端竞争激烈 价格小幅下行[1][3] - LTPS产线受益于车载等非手机领域需求强劲拉动 持续保持高位运转[1][3] - 柔性AMOLED市场在需求增长与价格压力间博弈 呈现量升价滞局面[1][3] 不同技术类型面板价格表现 - 6.5英寸LCD Notch HD+ a-Si TDDI面板价格从7月6.6美元下降至8月6.5美元 降幅0.1美元[1] - 6.5英寸LCD Notch FHD+ LTPS TDDI面板价格保持稳定 7月与8月均为9.4美元[1] - 6.4英寸AMOLED Notch FHD+ Rigid On Cell面板价格保持稳定 7月与8月均为16.0美元[1] - 6.7英寸AMOLED Hole FHD+ Flexible On Cell面板价格保持稳定 7月与8月均为23.0美元[1] a-Si面板市场动态 - 品牌客户对a-Si面板需求持续强劲 驱动主力厂商产线持续满产[3] - 驱动IC等关键原材料处于价格下行周期 叠加品牌客户成本敏感度[3] - 模组厂商为争夺新项目订单采取激进报价策略 导致a-Si模组价格小幅回落[3] LTPS面板市场动态 - 车载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带动主力厂商LTPS产线满负荷运转[3] - 天马LTPS产线高稼动状态预计延续至年底[3] - 智能手机领域应用仍显低迷 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使面板价格短期稳定[3] AMOLED面板市场分化 - 国内主流手机品牌加速向柔性AMOLED技术迁移 刚性AMOLED需求显著萎缩[3] - 三星显示降价对提振刚性AMOLED需求效果有限 市场反响平淡[3] - 柔性AMOLED在Q3旺季备货拉动下主力厂商稼动率接近满产[3] - 新项目价格受前期招标竞争影响普遍承压 老项目价格维持平稳[3] 价格走势预测 - 2025年8月和9月a-Si模组价格预计小幅下降[3] - LTPS面板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3] - 刚性AMOLED面板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3] - 柔性AMOLED老项目价格持稳 但9月起部分新项目价格可能面临小幅下调压力[3]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电显示产业投资金额1,035亿元,同比下降26.7%
CINNO Research· 2025-08-14 11:24
光电显示产业投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含台湾)光电显示产业投资金额约1,0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7% [1][2] - 投资资金主要流向显示面板与MLED相关材料领域 [1] - Mini LED与Micro LED商业化进程加快,Mini LED在电视、显示器等领域渗透率显著提升,Micro LED在高端显示市场崭露头角 [2] 光电显示行业内部资金细分流向 - 显示面板领域投资规模451亿元,占比43.6%,同比下降18.3% [4] - Mini/Micro LED(MLED)领域投资238亿元,占比23.0%,同比下滑48.5% [4] - 光电模组项目投资174亿元,占比16.8%,同比下降37.8% [4] - 光电显示材料领域逆势增长34.6%,投资金额160亿元,占比提升至15.5%,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细分领域 [4] 光电显示项目投资资金区域分布 - 前五大投资区域集中了78.8%的资金,四川地区以284亿元领跑全国,占比27.5%,湖南地区紧随其后,投资金额225亿元,占比21.8% [5] - 内资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7.4%,港澳台及日韩资本投资占比持续下降 [5] - 最具代表性的投资项目为惠科全色系M-LED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总投资额100亿元,落地四川省南充市,规划总月产能100万片 [5][7] 光电显示材料领域投资细分 - 光学膜投资规模76亿元,同比下降15.7% [7] - 光掩膜投资额38亿元,同比激增415.0%,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7] - 电子化学品领域获得18亿元投资 [7] 光电显示面板行业发展趋势 - 5G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全球光电显示面板行业新一轮发展机遇 [8] - 智能终端设备升级迭代与车载显示需求放量共同推动行业规模扩张 [8] - 技术路线呈现"双轨并行":传统LCD技术保持稳定需求增长,OLED技术凭借柔性显示特性实现多元化应用,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8]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微增0.2%
CINNO Research· 2025-08-13 07:34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同比微增0.2%,但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6.3%,环比下滑1.4% [1][2] - AMOLED技术凭借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化等优势,成为市场发展韧性的核心动力,替代趋势不可逆 [2] 市场份额与地区分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8.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产业格局加速向中国倾斜 [5] - 第二季度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2.6%,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7.4%,同比下滑4.3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9个百分点 [9] 主要厂商表现 - 三星显示(SDC)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下滑6.3%,市场份额由43.8%降至40.9%,同比下滑2.8个百分点,刚性AMOLED面板需求萎缩,中低端柔性屏市场竞争力减弱 [6] - 京东方(BOE)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6.7%,市场份额17.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通过“高端突破+中端放量”策略稳定市场份额 [6] - 天马(Tianma)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6.6%,市场份额10.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国内厂商中出货量及份额同比上升最大 [6] - 华星(CSOT)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4.9%,市场份额10.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与小米等国内品牌深度合作推动增长 [6] 第二季度厂商动态 - 三星显示(SDC)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17.4%,环比下滑2.3%,市场份额40.8%,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领先地位持续受挑战 [10] - 京东方(BOE)第二季度逆势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0%,市场份额17.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10] - 维信诺(Visionox)第二季度同比下滑4.9%,但环比增长28.9%,市场份额11.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0] - 天马(Tianma)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4.5%,市场份额11.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厦门G6产线产能释放推动增长 [10] 市场波动原因 - 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环比双降,主要源于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部分订单延后至第三季度,同时国补政策提前释放需求导致阶段性回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