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

搜索文档
纳芯微: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
华金证券· 2024-11-20 22:22
报告投资评级 - 给予纳芯微“增持”评级[6] 报告核心观点 - 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公司实现营收5.17亿元,同比增长86.59%,环比增长6.32%。利润承压,24Q3归母净利润-1.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环比亏损幅度均有所扩大[2] - 公司在传感器、信号链、电源与驱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等五大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产品料号持续丰富,多款强竞争力新品加速放量[6][17]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81/25.89/31.37亿元,增速分别为43.5%/37.6%/2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0.27/1.27亿元,增速分别为4.9%/109.3%/374.4%[6][7] 业务板块分析 - **传感器**: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1.82/2.26/2.65亿元,增速分别为10.00%/24.00%/17.00%,毛利率分别为50.00%/53.00%/55.50%,营收占比分别为9.69%/8.73%/8.43%[9][10] - **信号链**: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9.70/12.90/15.35亿元,增速分别为37.50%/33.00%/19.00%,毛利率分别为38.00%/42.00%/45.00%,营收占比分别为51.56%/49.83%/48.93%[11] - **电源管理**: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7.17/10.61/13.26亿元,增速分别为67.50%/48.00%/25.00%,毛利率分别为22.00%/26.50%/30.00%,营收占比分别为38.10%/40.97%/42.26%[12] - **定制服务**: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0.05/0.05/0.05亿元,增速分别为0.00%/0.00%/0.00%,毛利率分别为78.82%/78.82%/78.82%,营收占比分别为0.26%/0.19%/0.16%[13] - **其他业务**: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0.07/0.07/0.07亿元,增速分别为0.00%/0.00%/0.00%,毛利率分别为54.37%/54.37%/54.37%,营收占比分别为0.38%/0.28%/0.23%[13]
消费电子:Pico 4 Ultra国产供应链价值占比约六成,预计24年VR重回增长
华金证券· 2024-11-20 07:28
行业投资评级 - 同步大市(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Pico 4 Ultra BOM(12+256G版)国产供应链价值占比约6成,SoC等高价值量产品仍由海外厂商供给,其12+256G版的BOM成本约为430.64美元,综合成本450.64美元,按种类划分各部件成本占比不同,按供应链厂商划分各厂商价值量占比不同,按供应链国别划分国产供应商价值量约占60.08%海外供应商约占39.92% [2] - 24年VR销量有望重回增长,Pico 4 Ultra上市发售助力中国VR市场季度环比微增,2024Q3全球VR销量为118万台同比下滑5%,预计四季度Quest 3S的发布会支撑全年销量重回增长,预计2024年全球实现774万台销量规模较2023年增长3% [2] 按相关目录总结 Pico 4 Ultra成本相关 - Pico 4 Ultra不同部件成本占比不同,SOC芯片高通晓龙XR2Gen 2成本约为120美元占比约26.63%,两块Fost - LCD屏幕成本约为84美元占比约18.64%等,核心成本达330美元合计占比73.22%,按供应链厂商划分高通价值量约131.7美元占比约29.23%等,按国别划分国产供应商价值量约270.74美元占比约60.08% [2] 2024年VR销量相关 - 2024Q3全球VR销量为118万台同比下滑5%,下滑原因与索尼PS VR2和Quest 2销量下滑有关,中国VR销量累计为10万台与去年同期持平,Pico 4 Ultra上市发售使3季度较2季度环比略有增长,海外销量为108万台同比下滑14%,预计2024年全球实现774万台销量规模较2023年增长3% [2]
财政数据点评(2024.10):化债已经加速,置换快于投资
华金证券· 2024-11-19 09:45
一般公共预算 - 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万亿同比增速5.5%较上月上行3.0个百分点[2] - 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10.4%较上月大幅上行5.2个百分点[2] - 增值税和消费税对10月财政收入同比贡献分别大幅改善3.8和2.4个百分点[2] 政府性基金预算 - 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跌幅收窄4.2个百分点至-10.0%[2] - 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大幅上行13.7个百分点至47.9%[2] - 土地出让金收入10月跌幅收窄8.3个百分点至-10.5%[2] 广义财政融资 - 10月末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完成发行进度98%[2] - 11 - 12月将密集发行2万亿置换债[2]
消费电子:多厂商新品频发布,AI音频眼镜崛起
华金证券· 2024-11-19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同步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增长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崛起,将AI音频眼镜推向更广市场 短期内AR眼镜用户画像模糊,智能音频眼镜以替代耳机功能为切入口,以眼镜为载体,搭配AI提高体验与卖点,有望开辟音频新赛道 建议关注进入各产品供应链或有相关技术储备厂商 [3] 各公司新品情况总结 Looktech - 11月16日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AI智能眼镜,通过旋钮交互和智能体小程序等创新设计,展现智能眼镜与AI结合全新可能 [2] - 眼镜采用TR90镜身和钛合金脚链轻量化设计,整机重37克,为近视用户提供定制配件服务 [2] - 耳机为开放式设计,提供清晰通话和音乐体验,让用户保持对周围环境感知 [2] - 相机配备13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2K视频录制和4K照片拍摄,具备超级防抖和水平校正功能 [2] - AI助手Memo基于大语言模型,具备自然对话和记忆功能,可全天候服务,实时查询信息,识别展品、路牌和植物,支持多语言实时翻译、会议内容记录与摘要生成、饮食健康管理等功能,可调整个性化语音音色,通过智能体小程序满足多样需求 [2] 小度(百度) - 首款内置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亮相,AI功能为主要卖点 [2] - 眼镜重45g,续航56小时,能连续听歌5小时以上,配备支持自定义功能的实体按键 [2] - 搭载四阵列麦克风以及定制的开放式放漏音扬声器单元 [2] - 搭载1600万像素摄像头,用户可通过语音交互让眼镜拍照、录视频 [2] - AI功能融合百度地图位置服务能力,结合视觉和定位技术回答用户问题,与百度搜索、百度百科联手实现“所见即所知”,能成为旅行氛围烘托神器,智能推荐音乐,在跨语言交流场景下实时翻译、分析拍照内容、快速总结提炼,开会读书时可将重点内容加入备忘录 [2] Rokid Glasses - 携手阿里(通义千问)、暴龙眼镜塑造AI音频眼镜 [2] - 摄像头加入拓展应用场景,结合AI大模型识别物体、翻译图形文字、挖掘深度信息,并通过近眼显示系统或扬声器输出信息 [2] - 光学方案采用Micro LED + 衍射光波导,双目显示,单绿色Micro - LED成熟,面板亮度达1000万nits,功耗低,引擎体积仅绿豆粒大小,适合轻量级时尚AR眼镜 [2] - AI方面,通义千问支持多种内容输入,能分析判断摄像头捕捉的物体或场景,并通过语音或视觉反馈提供信息 [2] - 暴龙眼镜在中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铺设销售网点40000余家,品牌认知度最高,占比超六成 [3] 投资建议涉及厂商总结 光学 - 水晶光电、歌尔股份、欧菲光、韦尔股份(豪威科技) [3] 组装 - 歌尔股份、亿道信息、天健股份、龙旗科技、佳禾智能等 [3] 存储 - 兆易创新 [3] 摄像头 - 韦尔股份、舜宇光学科技等 [3] SoC - 恒玄科技、瑞芯微、炬芯科技等 [3] 结构件 - 杰美特、长盈精密 [3] 屏幕 - 京东方 - A、华灿光电、JBD(未上市) [3] 终端厂 - Rokid(未上市)、雷鸟创新(未上市)、Xreal(未上市) [3]
新股专题:板块连续多空急剧转换,本周可能成为重要变盘观察窗口期
华金证券· 2024-11-17 20:33
分组1 - 报告投资评级:无明确投资评级[1][2][3] - 报告核心观点:新股次新板块多空转换频繁,本周可能是重要观察窗口,建议关注政策、产业、业绩和监管导向等脉络线索,重视估值性价比[1][12][13] - 新股观点总结:上周市场做多动能衰减,新股次新板块回撤,板块连续多空急剧转换,本周可能是重要观察窗口,需关注微观层面情绪及资金波动,延续结构性活跃分化并行的行情判断,但震荡加剧是大概率[1][13][33] - 上周新股表现总结 - 新股发行表现:上周共有1只新股网上申购,为主板新股红四方,发行市盈率为10.6X;共有2只新股开展网下询价,分别为科创板联芸科技(发行市盈率为166.7X)和主板红四方(发行市盈率为10.6X)[1][20][22] - 新股上市表现 - 上周上市新股表现:上周A股市场共有1只北证新股挂牌上市,首日涨幅为280.3%,首周涨幅为560.8%,打新收益和二级市场投资收益较高[1][23][26] - 2023年至今上市新股表现:2023年至今沪深新股平均涨幅为-3.6%,北证新股平均涨幅为3.2%,涨幅居前的集中在固态电池、AI应用、并购预期等主题,跌幅居前的集中在首日有极致表现和自主可控产业链标的[1][27][28] - 本周即将申购/询价/上市新股总结 - 本周共有4只新股完成申购待上市,包括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和北证各1只,科创创业注册制新股平均绝对发行市盈率约为17.6X[1][33][38] - 本周共有3只新股将开启申购,包括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各1只,申购赚钱效应未改[1][33][34] - 本周共有2只新股将开启询价,包括科创板、创业板各1只,其中佳驰科技和英思特可适当关注[1][34][35] - 建议关注沪深新股总结 - 对于近端新股,延续结构性活跃分化并行的行情判断,建议关注绿联科技、骏鼎达、达梦数据、苏州天脉、托普云农等[1][45][46] - 对于次新股,以中期投资来看,建议关注鼎泰高科、致尚科技、纳睿雷达等[1][45][50]
新股覆盖研究:胜业电气
华金证券· 2024-11-17 20:25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未来6 - 12个月内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51] 报告核心观点 - 胜业电气是一家专业的薄膜电容器企业,具有投资亮点,包括多元化产品矩阵、国际化发展战略、产业链纵向延伸等[2][17][39][41] 公司基本财务状况 - 2021 - 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5.10亿元/5.73亿元,YOY依次为36.05%/13.29%/12.32%;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0.29亿元/0.45亿元,Y0Y依次为1.26%/24.89%/56.46%。2024年1 - 9月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加6.45%;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加3.93%[2][6][18] 行业情况 - 薄膜电容器以塑料薄膜作为电介质,具有无极性、高频损耗小等特点,适用于对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场合。2022 - 2027年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83%[31] 公司亮点 - 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积累优质客户资源,在国内市场排名前列,是重要供应商,且开拓新客户工作持续[39] - 以泰国生产基地为根据地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外业务成为收入重要增长极[41] - 围绕薄膜电容器进行纵向延伸,包括向下游延伸发展电能质量配套产品,向上游延伸实现金属化薄膜自主生产能力[41] 募投项目投入 - 本轮IPO募投资金拟投入2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包括新能源薄膜电容器生产线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42]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选取法拉电子、铜峰电子、江海股份为可比上市公司,但可比性相对有限。2023年可比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为32.69亿元,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9.53%;胜业电气营收规模及毛利率均暂未及可比公司平均[46]
继续调整幅度有限
华金证券· 2024-11-17 15:11
核心观点 A股短期调整幅度有限,大概率维持震荡偏强趋势,短期调整后成长可能继续占优,建议继续逢低布局科技、低估值国企和核心资产[2]。 各部分总结 一、周度聚焦:短期内会出现大幅调整吗? - 情绪、板块成交额占比处于高位,但市场难进一步大幅调整,从情绪指标、领涨板块成交额占比、成长行业轮动等来看A股短期继续调整幅度有限[2][13]。 - 200日均线以上个股占比从11月11日的87%回落至11月15日的83%,处于相对高位,但较历次牛市时最高接近100%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当前上证综指、上证50、创业板指等的估值仍处于中性水平;10月18日至11月11日涨幅前5的行业成交额占比已达30% - 40%左右的历史高位水平;比照当前宏观环境,短期情绪过高后导致的调整幅度有限[2][13]。 - 部分成长行业从10月18日至11月11日的涨幅明显偏低,多数成长行业的龙头个股涨幅低于非龙头个股涨幅,行业内的轮动未完成[2][27]。 二、周度策略:短期调整幅度有限,大概率维持震荡偏强趋势 (一)分子端:政策效果显现,经济延续修复趋势 - 10月出口、投资、消费同比增速全面回升,政策效果显现,经济修复趋势延续;10月社融信贷增速仍偏弱,但信贷结构继续好转;高频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持续边际改善[2]。 - 10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录得4.8%,汽车、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产品消费增速大幅回升;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录得3.4%,其中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分别上升至9.3%、9.4%的高位,而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探底至 - 10.3%;10月当月出口金额同比录得12.7%,出口结构持续改善[44]。 - 10月社融规模新增1.4万亿元,同比少增4483亿元,社融口径下的人民币贷款新增2988亿元,同比少增1849亿元;10月新增企业中长贷1700亿元,新增居民中长贷1100亿元,居民中长贷同比多增近400亿元[50]。 - 近期地产销售增速大幅回升,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周度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分别录得51.2%、20.0%、29.2%;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均有大幅回升,9月水泥产量当月同比增速录得 - 10.3%,降幅有所收窄,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增速录得8.5%[51]。 (二)流动性:短期维持宽松 - 国内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美国10月通胀有所回升,但美国短期难改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冲高后已有所回落;国内经济增长压力仍较大,在经济修复预期下人民币汇率难持续贬值,国内流动性宽松的掣肘较小;季节效应影响下货币政策宽松窗口可能打开,年末进一步降准降息是大概率[58]。 - 11月以来7天逆回购数量近2万亿元,同时短端利率也全线下行;对照2015年牛市期间融资流入幅度来看,本轮融资仍有改善空间,2015年牛市期间,融资余额与全A自由流通市值之比约为9%左右,而当前仅为4.5%;11月前半月新发基金份额大幅回升至780亿[60]。 (三)风险偏好:外部风险有所扰动,但政策仍有支撑 - 外部风险有所扰动,但政策依然对风险偏好有支撑,外部风险对短期市场情绪有一定扰动,国内保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实施、资本市场政策进一步出台等对市场风险偏好仍有支撑[64]。 - 特朗普胜选后投资者对通胀和中美摩擦加剧有所担忧,短期内美元指数快速上涨、人民币汇率回落也扰动风险偏好[64]。 - 地产放松政策不断落实,资本市场政策也积极落地,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有望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提振投资者信心[64]。 三、行业配置:继续逢低布局科技、低估值国企和核心资产 (一)短期调整后成长可能继续占优 - 短期调整后成长可能继续占优,历史经验上,短期调整后,成长行业表现相对占优;当前政策和流动性可能有利于低估值国企和科技成长[69]。 - 当下高景气行业指向AI周期相关的TMT、新能源趋势下的电新、创新药出海加速的医药、自立自强主线下的军工等;财政政策落地实施,化债相关的周期和科技等行业可能受益;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部分低估值国企有望受益[69]。 (二)短期部分核心资产也可逢低配置 - 10月经济出现一定修复,政策效果显现,核心资产基本面改善预期上升;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上行已较充分,外资可能再次回流A股[70][73]。 - 消费补贴集中发力下零售持续大幅上行,汽车、家电音像零售同比分别再度上行,服务消费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内需修复下基本面逐步企稳,外资有望流入;美债收益率上行动力可能减弱,当前美国已经进入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行趋势已趋于充分,外资可能再次回流A股市场[70][73]。 (三)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成长和低估值国企值得逢低配置 - 短期调整已较充分的机器人、军工、计算机软件等,估值性价比较高的传媒、消费电子、汽车等,破净率较高的建筑、建材、银行、交运等值得逢低配置[75]。 - 以11月12日以来涨跌幅来看,成长行业中跌幅最多的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兵器兵装、通信终端及配件等;以2024年wind一致盈利预期基础计算下的PEG来看,当前成长行业中消费电子、传媒、汽车PEG低于1;通过筛选国企率高于50%、PB低于1的板块,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炼油、板材等板块值得关注[75][80][87]。 (四)短期逢低配置:科技成长、低估值国企和部分核心资产 - 传媒方面,游戏版号发放稳定增长,AI应用落地加速;电子方面,消费电子存储市场增长,半导体产业链急需国产化;计算机方面,国产软件、数据要素、智能驾驶等领域发展向好;通信方面,智能算力方面可能为我国IDC及国产算力提供放量机会[88]。 - 建筑建材行业,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11月水泥指数上升,地产、基建相关行业有望回暖;交运行业,集装箱运价指数上涨交运景气度上升;有色行业,美联储降息下全球经济回暖叠加地缘冲突升级下有色价值持续凸显;化工行业,供给受限边际影响下维生素价格走高[94]。 - 电新行业,固态电池方面龙头加速布局下行业发展提速,风电方面金风科技近期发布海外订单自愿性公告;医药、消费等行业作为受益于基本面可能低位改善和外资流入的核心资产也可关注[95]。
新股覆盖研究:佳驰科技
华金证券· 2024-11-17 10: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佳驰科技作为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提供商,在隐身材料和电磁兼容材料领域有发展潜力,虽营收规模未达同业平均,但销售毛利率处于中高位区间,且受益于国防开支增长和武器装备迭代,市场需求有望扩张,同时积极拓展民用领域[2][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财务状况 - 2021 - 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0亿元、7.69亿元、9.81亿元,同比增长89.90%、45.04%、27.55%;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4.84亿元、5.64亿元,同比增长24.16%、189.57%、16.45% [17] - 2024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下降16.86%;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降17.31% [17]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按产品类型分为隐身功能涂层材料(6.18亿元,62.98%)、隐身功能结构件(3.12亿元、31.78%)、电磁兼容材料(0.28亿元、2.89%)、技术服务(0.23亿元、2.35%)、其他(2.6万元) [17] 行业情况 隐身材料行业 - 隐身技术可降低武器装备可探测性,提升生存和作战能力,隐身性能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关键能力 [25] - 隐身材料应用前景广泛,在隐身导弹、隐身无人机、隐身舰艇等方面有需求增长趋势 [26] 电磁兼容材料行业 - 随着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薄型轻量化、超宽带电磁兼容材料机遇广阔 [27] - 2020年全球电磁兼容材料市场规模约6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82亿美元 [27] 公司亮点 - EMMS是解决国防高技术武器装备隐身化的关键基础材料,我国国防开支增长和武器装备迭代将带动隐身材料市场扩张 [30] - 依托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公司成为国内EMMS领域军工配套重要供应商,与航空工业集团合作密切,有多个在研项目 [31] - 公司基于军用技术积累拓展民用电磁兼容材料领域,已研制多个产品,2023年民品业务收入超2000万元 [34] 募投项目投入 - 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新建智能制造基地,配置设备,达产后预计新增年营业收入51,750.00万元、新增年净利润16,066.40元 [35] - 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建研发中心,购置设备,扩大团队规模,对国防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5] - 补充营运资金30,000.00万元 [36]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选取华秦科技等多家公司作为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25.48亿元,平均PE - TTM为42.36X,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5.41% [38] - 佳驰科技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但销售毛利率处于同业中高位区间 [38]
经济数据点评(2024.10)暨双循环周报(第82期):投资为何未如消费出现大幅改善?
华金证券· 2024-11-15 21:08
消费市场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改善1.6个百分点至4.8%,主要受汽车、家电消费补贴拉动[1] - 汽车零售同比上行3.3个百分点至3.7%,家电音像零售同比上行18.7个百分点至39.2%[1] - 家具零售同比上行7个百分点至7.4%,显示住宅竣工加速对耐用品的拉动作用[1] 投资市场 -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持平于3.4%,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10.1%[1] - 房地产开发投资跌幅扩大3.0个百分点至-12.3%,显示地产政策尚未扭转开发商谨慎预期[1] - 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9.2%,电力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增速显著下滑[1] 房地产市场 - 10月住宅竣工面积同比跌幅改善10.5个百分点至-19.7%,销售面积同比跌幅改善9.3个百分点至-1.3%[1] - 新开工面积同比跌幅加深8.1个百分点至-25.8%,显示潜在库存压力较大[1]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4%,为18个月以来首次上涨[1] 制造业与出口 -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5.3%,采矿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改善0.9和0.2个百分点[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增加值小幅降温,出口不确定性提升可能影响相关行业生产[1] 政策展望 - 预计2025年一般预算赤字率抬升至4.2%,消费补贴规模为4000-5000亿[1] - 货币政策预计12月降准50BP,2025年降息30-40BP,降准100BP[1]
其他化学制品Ⅲ:供应偏紧,正丙醇价格持续拉升
华金证券· 2024-11-15 07:4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1] 核心观点 - 正丙醇价格持续上涨,2024年11月14日市场价为10800元/吨,较昨日涨幅5.4%,较上周涨幅13.7%,较上月涨幅20.0%,较去年同期涨幅50.0%,较年初涨幅46.0% [1] - 正丙醇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胶黏剂、化妆品、塑料、杀菌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合成香料、医药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1] - 中国正丙醇产量从2019年的10.93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7.41万吨,2023年表观消费量为19.35万吨 [1] - 正丙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正丙酯,市场需求占比65%,生产1吨醋酸正丙酯耗用0.618吨正丙醇 [1] - 醋酸正丙酯产能从2019年的48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68万吨,2024年10月产能增长至86万吨,预计2025年珠海谦信和乌江化工分别将有12万吨和10万吨产能投产 [1] - 正丙醇在医药和农药中间体市场需求占比分别为12%和10%,直接用作溶剂的占比为8% [1] 供给分析 - 国内正丙醇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的江苏、山东、浙江三省,产能从2019年的14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7万吨,当前产能维持在27万吨左右 [1] - 国内正丙醇行业主要由三维化学、鲁西化工、巨化股份、南京荣欣化工四大企业占据,行业总产能约27万吨 [1] - 行业开工率从2022年6月的31%逐步攀升至2024年9月的80% [1] - 进口量从2003年的1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9.2万吨,2023年回落至3.1万吨 [1] - 出口量从2019年的几十到几百吨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1.2万吨 [1] 价格分析 - 正丙醇价格自2017年至2020年8月在8400-11000元/吨范围宽幅震荡,2023年开始价格中枢下移,2024年6月下旬开始价格自7400元/吨持续抬升至10800元/吨 [1][2] - 正丙醇毛利润从2024年2月下旬的-486元/吨提升至当前超过2100元/吨,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 - 下游醋酸正丙酯库存从2024年3月上旬的25400吨持续下行至2024年11月8日的8300吨,价格自2024年6月中旬的6710元/吨稳步上行至当前9010元/吨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三维化学(002469.SZ)、鲁西化工(000830.SZ)、巨化股份(600160.S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