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白酒:淡季分化加大,龙头韧性仍强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白酒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白酒业绩概览 - 2024年上半年白酒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8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16% [2] - 2024年第二季度白酒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70% [2] - 上半年行业经历"先热后冷"的过程,春节期间白酒需求旺盛,随后整体动销放缓,五一、端午受去年同期宴席场景高基数影响,环比有所降速 [2] - 食品饮料子板块对比来看,2024年上半年白酒业绩处于行业前列,第二季度排名有所下降 [9][10] 高端、地产龙头增速稳健,次高端承压 - 2024年上半年高端酒合计收入增速为15.19%,第二季度收入增速为14.24%,受益于头部酒企品牌力强、需求韧性足 [32] - 2024年上半年次高端合计收入增速为12.19%,第二季度收入增速为8.50%,较第一季度(同比+14.22%)环比降速 [32] - 2024年上半年地产酒合计收入增速为12.66%,第二季度收入增速为8.41%,较第一季度(同比+15.15%)环比降速 [32] - 2024年上半年高端酒扣非归母净利增速第一,地产酒增长韧性足,次高端承压 [25][26] 行业分化加剧 - 高端、地产龙头增速稳健,次高端承压 [32] - 白酒分价格带:高端、地产龙头增速稳健,次高端承压 [2] 基金持仓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食品饮料板块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为10.79%,环比下降3.10个百分点 [48] - 2024年第二季度白酒板块基金重仓比例为9.90%,环比下降2.63个百分点 [50] 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 截至2024年8月30日,白酒板块的市盈率位于17倍左右,低于2016年以来的估值中枢(29倍左右),处于过去八年相对低位 [61] 投资建议 - 推荐依托强品牌力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贵州茅台、五粮液 [61] - 推荐持续具备份额提升逻辑的今世缘、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迎驾贡酒等 [61]
证券行业2024中报综述:自营投资差异是券商业绩分化的关键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4
市场和政策双重作用,券商经历压力测试 - 收入端,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降,自营业务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9][10] - 成本端,上市券商管理费用和信用减值损失下降,体现了降本增效 [12] - 杠杆端,上市券商整体经营杠杆有所下滑,信用杠杆和投资杠杆均有所收缩 [16] - 格局端,市场波动下行业利润集中度有所提升 [19][20] - 人力端,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总数有所收缩,财富管理和投行人员扩张速度放缓 [26][27][28] 收费类业务延续承压,功能性逐步落实 - 经纪业务:交投清淡、公募费改导致经纪业务收入延续承压 [32][33][34] - 资管业务:券商资管规模基本企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9][40][41][42] - 投行业务:股权融资节奏放缓使投行收入大幅下滑 [49][50][51][52] 自营表现有明显分化,债券成为胜负手 - 投资业务:上市券商自营投资表现出较大分化,部分券商增配基金和高股息资产 [54][55][56][57][58][59] - 信用业务:市场两融余额和股票质押规模持续下滑 [66][67][68][69][70] - 国际业务:头部券商国际子公司业绩分化较大,成为决定券商业绩的重要因素 [71][7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024年证券行业预计实现营收3,592亿元、净利润1,2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5%和8.8% [73][74] - 建议关注具备盈利弹性或估值扩张弹性的个股,如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浙商证券、国联证券 [80][81] 风险提示 - 权益市场大幅波动 - 监管周期趋严 - 大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 佣金费率出现大幅下行 [82]
银行业2024年半年报总结:业绩稳定,中期分红落地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2
分红:中期分红方案落地,大行分红稳定,部分银行分红率提升 - 多家银行中期分红方案落地,进一步增强分红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强化投资者预期。[6][7] - 国有五大行均公布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分红比例均在 30%+,分红率与 2023 年持平。[6] - 中信银行、沪农商行、南京银行中期分红比例提升,沪农商行由 30%大幅提升到 33%,南京银行由 30%提升到 32%。[6][7] 盈利:利润增速回正,大行整体稳健,区域行业绩领先 - 2024H1 上市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0%、+0.4%。[3][4] - 息差降幅收窄、投资收益拉动、拨备计提节约是业绩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12] - 区域性银行业绩持续领先,信贷扩张较快+息差降幅较小,利息净收入降幅较小;城农商行金融资产占比较高,投资收益等非息收入贡献显著。[15][17][20][21] - 国有大行规模扩张放缓,但息差同比降幅收窄,非息收入增长力度较弱,营收压力较大,利润增速改善;股份行规模扩张承压,中收降幅较大,受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明显改善带动,利润增速转正。[15][17][19][20] 规模:重质轻量,扩表放缓 - 2024H1 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7.2%、贷款同比+9.0%,增速分别环比下滑 2.4pct、1.3pct。[26][27][29]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0.2%/+4.7%/+12.2%/+7.2%。[26][27] - 存款增速同步放缓,2024H1 上市银行存款同比+4.5%,主要由于存款挂牌利率持续调降、"手工补息"叫停等因素。[27][28] 息差:息差下行压力趋缓 - 2024H1 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较去年全年-13bp,资产端收益率-25bp、负债端付息率-6bp。[44][45][46] - 监管对银行合理息差和利润的重视度提升,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手工补息"叫停等措施稳定了银行负债成本。[44] - 预计未来息差仍有收窄压力,但下行趋势将明显趋缓。[44]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零售不良有所暴露 - 2024H1 上市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于 1.25%,拨备覆盖率环比基本持平于 244%。[59][60][61][62][63] - 企业贷款不良率持续下行,房地产业不良新生成明显放缓;零售贷款不良有所暴露,但占比较低,整体影响相对可控。[64][65][66] - 国有大行、优质区域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健,股份行资产质量整体向好。[67][68] 投资建议:业绩稳定,红利核心资产 - 银行板块近期有所震荡,资金面和风格再度平衡,银行低估值+高股息性价比优势提升。[71] - 重点关注两条主线:1) 业绩稳定增长+股息率较高的个股,如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2) 绩优城农商行个股,如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71]
非银金融行业资产管理产业链跟踪八:除了低波,如何优化多元资产中的红利策略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2
行业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除了低波之外红利还有哪些打开方式 - 除了低波因子之外,红利质量、红利潜力和红利增长也是国内市场值得关注的方向 [5] - 红利质量指数关注成分股的毛利率和ROE,红利潜力指数关注成分股的每股未分配利润,红利增长指数关注成分股的分红增长情况 [5][6][7] 盈利能力受制商业模式带来行业集中 - 净资产收益率和毛利率长期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大金融和消费行业 [9][10] 分红潜力取决于商业模式和分红意愿 - 过去十年来,各行业的每股留存收益排名变化较为频繁,这可能与金融行业的股权融资和周期性行业的景气度变化有关 [13][14] 分红增速依赖于行业经营模式稳定性 - 制造业和周期性行业的现金分红年均增速处于领先地位,但部分行业存在分红连续性不佳的问题 [16][18][19] 不同策略因子下的底层行业配置选择 - 红利质量指数高度集中于消费和医药行业,红利潜力指数高度集中于消费和金融行业,红利增长指数则面临估值扩张和行业景气度错配的矛盾 [22][24][26] 基于红利类资产的产品设计优化思路 - 可以通过全球配置和均衡配置不同红利策略因子来优化红利投资组合 [29][30][31]
电子2024年半年报总结:经营持续向上,端侧AI和算力有望成为核心驱动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电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30%和39.24% [3] - 2024Q2单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92%和29.84% [3] - 半导体板块中,数字类芯片、存储芯片、CIS芯片、封测等环节业绩持续上行,设备领域自主可控趋势加速,材料板块业绩呈持续改善态势 [3][8] - 被动元件行业处于恢复期,下游向汽车、工业占比提升,AI带来新增长动力 [64] - 消费电子方面,苹果产业链开始触底回升,安卓链上半年经营表现较好,端侧AI有望掀起换机潮 [78] - 面板价格持续回升至6月高点后开始下降,预计Q4有望企稳 [81] 行业子板块分析 半导体 - 半导体设备板块得益于前期在手订单充裕和下游扩产向好,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 [39] - 半导体材料板块受益于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改善,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广钢气体等 [39] - 芯片设计板块下半年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晶晨股份等 [46] 元器件 - 被动元件行业龙头三环集团、顺络电子等有望受益 [64] - PCB方面,高阶产品渗透率提升带来价值量增长,建议关注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 [65] 消费电子 - 苹果有望成为端侧AI引领者,建议关注鹏鼎控股、立讯精密等 [78] - 看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等受益于外观件、散热、光学升级的公司 [78] 面板 - 行业龙头京东方A、TCL科技、彩虹股份等有望受益 [81] [风险提示] - 终端需求低于预期 [91] -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91] - 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 [91]
煤炭行业2024年半年报总结:业绩承压下滑,中报分红增多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2
煤价持续承压,基金持仓低配幅度扩大 - 年初至今煤炭板块跑赢大盘3.3个百分点,动力煤板块超额收益明显 [1][2] - 2024上半年,动力煤长协价稳定保持在700元/吨附近,现货均价持续承压 [3][4] - 2024Q2,公募基金持仓煤炭板块市值279亿元,环比减少74亿元(-21.1%),低配幅度扩大0.2个百分点 [5][6] 2024半年报总结:业绩承压下滑,中报分红增多 - 2024上半年,煤炭板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16亿元,同比-24.6% [8][10] - 2024H1,煤炭开采板块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降至6.9% [18][19] - 2024上半年,上市煤企整体煤炭产销量录得正增长,但吨煤售价跟随煤价下滑,吨煤成本总体抬升 [21][22] - 2024上半年,申万煤炭开采板块30家企业中有7家拟进行中报分红,分红公司数量占比23% [23][24] 资源竞拍助推可持续发展 - 2024年以来,潞安环能和华阳股份竞拍成功新的煤炭探矿权,有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助力未来可持续发展 [37][38] 投资建议 - 预计后市煤价波动性将降低,煤炭企业业绩稳定性增强,高分红公司的类债资产特性和低波动的红利属性凸显 [39] - 推荐组合: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淮北矿业、陕西煤业、华阳股份、山煤国际、电投能源、平煤股份、兖矿能源 [39][40]
建材2024中报总结:谷底静盘桓,蓄势待飞扬-推荐零售主导与提价品种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1
行业数据总览: 地产下行压制建材需求,密集新政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 受地产下行趋势影响,2024 年上半年各大板块营收及利润阶段性承压,仅玻璃板块收入微增,其余各板块收入均同比下滑 [7][8] - 地产需求萎缩,但基建投资稳健增长 [9][10][11][12][13][14][15] - 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建材企业成本优化 [25] 水泥行业: 行业持续亏损,淡季提价亮眼 - 2024 年上半年水泥价格低位运行,行业持续亏损,但淡季提价表现亮眼 [28][29][30][31][32] - 水泥行业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均创新低 [30][31][32] - 水泥行业现金流同比大幅下跌 [34][35] 玻璃行业: 需求下行叠加供给增加,价格前高后低 - 2024 年上半年浮法玻璃价格呈现先稳后震荡下行趋势 [37][38] - 玻璃行业上半年营收小幅增长,利润有所下滑 [39][40][41][42][43][44] - 玻璃行业现金流同比减少明显 [43][44] 消费建材: 收入与利润承压,零售业务较为稳健 - 2024 年上半年消费建材行业收入和利润均同比下滑 [45][46][47] - 消费建材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降 [49][50][51][52] - 消费建材企业零售/经销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47][48] 玻纤: 企业积极复价,周期底部震荡上行 - 2024 年上半年玻纤价格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54][55][56][57][58] - 玻纤行业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 [59][60][61][62][63][64][65] - 玻纤行业现金流跟随利润下行 [63][64][65] 行业展望及投资策略 - 地产政策持续加码有望提振行业需求,部分消费建材龙头在零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71] - 建议从零售主导企业和提价品种两条主线进行布局 [71] - 建材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底部区域,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69][70]
兴证非银周报:保险中期业绩超预期,继续看好板块配置机会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南华期货、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江苏金租、东方财富、中信证券、瑞达期货评级为增持;中国太保评级为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中期业绩超预期,后续看好保险板块配置机会,建议关注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证券行业利润增速符合预期,看好证券行业并购重组,选股看好估值扩张和盈利增长两条主线 [5][6][41][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指数与板块表现 - 2024年8月26 - 30日,沪深300、中小100、创业板指涨跌幅为 - 0.17%、+3.24%、+2.17%;证券Ⅱ、保险Ⅱ、多元金融涨跌幅为+1.90%、+2.37%、+1.65% [12] 保险周度数据跟踪 资产决定趋势:国债收益率环比上升 - 截至8月30日一周内,10年期债券收益率变动在 - 4.82BP到+10.60BP之间,信用利差变动在 - 6.27BP到+9.15BP之间,期限利差变动在 - 6.95BP到+3.17BP之间 [13][14]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17%,环比上升1.45BP [14]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行业资金运用规模为30.87万亿元,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分别为27.71、2.11万亿元;二季度人身险公司增配债券和股票,财产险公司增配银行存款、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20] - 2024年7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为33.90万亿元,环比+0.3%;行业净资产规模3.04万亿元,环比+0.1% [23] 负债决定强弱:7月人身险保持正增态势,财险增速提升 - 人身险1 - 7月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平安+6.4%>国寿+4.4%>人保寿险+1.5%>太保 - 2.6%>新华 - 6.4%;7月当月保费收入同比人保寿险+21.8%>平安+17.2%>新华+11.3%>国寿+8.3%>太保 - 12.8% [25] - 财产险1 - 7月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太保+7.5%>众安+6.1%>平安+4.4%>人保+4%;7月当月同比众安+9.6%>人保+7.6%>平安+6.6%>太保+6.0% [26] - 截至2024年7月末行业累计保费收入39423.41亿元,同比+10.85%;产险收入8544.63亿元,同比+3.79%;人身险收入30878.78亿元,同比+12.97% [27] 券商周度数据跟踪 市场交投:股票成交环比上升 - 2024年8月26 - 30日,两市日均成交额6063.59亿元,环比+11.79%,日均换手率为0.95%,环比+9.60pct;科创板日均成交额为481.94亿元,环比+59.42%,日均换手率为1.27%,环比+0.50pct [30] 两融质押:两融余额环比收缩 - 截至2024年8月29日,两融余额为13919.34亿元,环比 - 0.73%;截至8月30日,股票质押股数3392.90亿股,环比 - 1.26%,质押市值22582.24亿元,环比 - 1.26% [33] 新发基金:新发份额环比下降 - 2024年8月26 - 30日,新发基金份额51亿份,较上周环比 - 50.5%;股票型 + 混合型基金新发23亿份,较上周环比 - 37.7% [35] 周度公告&新闻梳理 周度公告梳理 - 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如西部证券未实施回购,瑞达期货控股股东拟购资管产品等 [37][38] 周度新闻梳理 - 中国人寿人事变动,郑商所公布瓶片期货挂牌基准价等 [39] 周度观点 保险行业 - 本周保险Ⅱ上涨2.37%,跑赢沪深300指数2.54pct;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1.45BP至2.17%,保险估值明显修复 [40] - 24年中期业绩利润和价值超预期,负债端人身险价值高增,财产险保费增速放缓但成本率优化,资产端总投资收益改善,投资提振利润 [5][41] - 后续看好保险板块,资产端投资有望改善,负债端定价利率下调影响可控,建议配置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 [5][41] 证券行业 - 本周证券II上涨1.90%,跑赢沪深300指数2.07pct,板块PB估值上升至1.13倍 [42] - 24年上半年43家上市券商营收2350.23亿元,同比下滑12.7%;归母净利润639.61亿元,同比下滑21.9%;收费类业务承压,固收投资收益为业绩支撑 [6][42] - 券商股走势取决于市场和监管周期,当前股票市场具配置价值,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浪潮或重启,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42][43] - 选股看好两条主线,一是估值扩张公司如同花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二是盈利增长公司如浙商证券、国联证券 [6][43]
商业航天火箭行业深度报告(下):多元供给主体涌现,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
兴业证券· 2024-09-06 20:11
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商业火箭未来可期 航天科技集团是绝对主力,民营火箭参与度提升 - 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快速提高。2018-2022年,美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从34次增长至87次;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从39次快速提升至64次,曾在2018、2019和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运载火箭发射的领跑者。2023年,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为67次,美国为116次。[6][10] - 我国商业火箭发射次数快速提升。2021年我国共实施7次商业发射服务,占全年发射总数的12.73%;2023年共实施22次商业发射服务,占全年发射总数的32.84%,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均参与其中。[8][9] - 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的绝对主力,民营火箭公司参与度逐渐提升。从发射次数上看,2023年我国67次运载火箭发射次数中,航天科技集团发射了48次,占比达71.46%;民营企业发射了13次,占比达19.40%。从载荷质量上看,2022年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的载荷总质量为197.21吨,航天科技集团共发射载荷193.98吨,占载荷总质量的98.36%;民营企业共发射载荷1.34吨,占载荷总质量的0.68%。[10][11] 我国主要商业火箭公司 - 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是航天一院商业航天领域的经营责任主体。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是中国航天唯一的综合性总体院。[13] - 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设计部(九部)主要从事航天防务装备、空间工程装备的总体设计与研发抓总工作。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科工火箭)是国内首家专业提供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公司。[18] - 零壹空间是国内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20][21] - 星际荣耀专注于小型智能运载火箭研发,为全球小卫星及星座客户提供一体化的商业发射服务。[30][32] - 蓝箭航天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36][38] - 东方空间通过"引力"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发,打造一次性使用、可回收重复使用和载人飞行等系列化、多样化的空天运输产品。[41][42] - 中科宇航是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主要承担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下属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46][47] - 天兵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51][53] 相关上市公司 - 航天电子(600879.SH)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从事航天电子测控、航天电子对抗、航天制导、航天电子元器件专业的企业。2017-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56][57][59][60][61] - 铂力特(688333.SH)是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制造创新研发生产企业,为多家商业航天用户提供3D打印技术支持。2017-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62][64][65][66][67] - 斯瑞新材(688102.SH)是一家致力于轨道交通、电力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影像等高端应用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69][70][71][72][73]
恒立液压:非挖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超预期改善
兴业证券· 2024-09-06 1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H1实现营收48.33亿元,同比增长8.56%;归母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增长0.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下降0.23%。[1] 2. 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非挖业务占比提升及原材料价格下行,2024Q2公司毛利率明显增长,达到43.12%,同比增长6.3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02个百分点。[4] 3. 非挖业务快速增长,海外市场开拓持续深化。2024H1公司销售重型装备用非标准油缸13.89万只,同比增长21.53%;非挖泵阀同比增长24.30%;径向柱塞马达产品上半年海内外市场需求均出现快速增长。公司海外营收实现同比增长15.29%。[4] 4. 剔除汇兑扰动后,公司期间费用保持稳定。2024H1公司期间费用总额5.56亿元,同比增长97.16%,期间费率为11.50%,同比增加5.17个百分点。[4] 5. 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减少,应收款项增加较为明显。2024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6亿元,同比下降44.88%。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合计36.29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1.11%。[4] 6. 基于最新财报,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44/30.10/36.04亿元,对应2024年9月2日收盘价PE为25.8/22.6/18.9倍,维持"增持"评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