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周报:当欧洲开始扩支-2025-03-12
兴业证券· 2025-03-12 09:58
证券研究报告 | 海外宏观 【兴证宏观 | 经济脉搏】海外周报 2025.03.03-2025.03.09 当欧洲开始扩支 分 析 师:.段 超(S0190516070004) 卓 泓(S0190519070002) 研究助理:王祉凝 报告日期:2025年3月9日 美国:衰退担忧略有缓和,数据波动仍大。 欧元区:宽财政预期推动欧元上涨。 日本:副行长暗示3月或不加息,但工会寻求大幅加薪提振日元。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发言表示,一般央行不会连续两次会议加息的行动,暗 示接下来的货币政策会议(3月19日)可能不加息。从基本面来看,日本工会总联合会(Rengo)周四宣布,其名下2399个成员工会在今年"春斗" 劳资谈判中要求的工资增速加权平均值为6.09%,30年来首次超6%;其中小型工会要求平均工资增长 6.57%,超过了Rengo为小型工会设定的6% 目标。若后续工资谈判落地结果乐观,或将提振市场加息预期、推升日元等资产表现。 英国:多位官员放鹰。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和委员会成员Mann、Greene均放鹰,提示未来通胀风险或需要货币政策维持限制性。 风险提示:通胀持续性超预期,全球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海外经济下行 ...
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
兴业证券· 2025-03-11 18: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投入 1000 亿元研发资金升级智驾技术,推动智驾平价,有望带动各车厂自动驾驶进展,重点看好车载摄像头产业链 [2][5] - 智驾带来车载摄像头数量和像素双增量,2025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需求量将增加 5130.9 万颗,全球增加近 1.45 亿颗,占 2024 年出货比例约 72.63% [2][18] - 核心硬件 CIS、镜头、SerDes 芯片均受益,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于高阶智能驾驶普及带来的车载电子硬件需求增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比亚迪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 2025 年 2 月 10 日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10 万级以上标配,10 万级以下多数搭载,展示“天神之眼 C”全球独创“前视三目”5R12V12U 方案 [2][4] - 比亚迪未来投入 1000 亿元研发资金,首批 21 款车型覆盖 20 万级至 10 万以下价格带,助力高级智驾下探至 7 万级市场,预计 2026 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规模达 8930 万台,5 年复合增长率 14.8% [5] 智驾带来车载摄像头数量、像素双增量 - 车载摄像头是 ADAS 系统和汽车自动驾驶核心传感设备,安装部位包括前视、环视等,前视摄像头分单目、双目和三目,不同部位功能和分辨率不同 [9][10] - 伴随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单车车载摄像头数量增加,我国量产乘用车自动驾驶等级由 L2 向 L3 过渡,前视摄像头是主要增长领域 [10] - 各类车载摄像头渗透率有望提升,2024 年 1 - 10 月前视、环视摄像头搭载渗透率分别为 59.9%/47.9%,倒车、车内摄像渗透率有待提升,预计未来智驾汽车搭载 12 颗摄像头 [12] - 智驾提升车载摄像头像素规格,前视摄像头是像素提升主要领域,2024 年 1 - 9 月 8M 前视安装量 275.2 万颗,同比增长 26%,渗透率从 10.6%增长至 23.8% [13] -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迅速,2024 年全球 L2 级以上新车智能驾驶渗透率达 45%,预计 2026 年近 60%,2024 年中国乘用车 L2 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为 47.9%,同比提升 8.2 个百分点 [15] - 2024 年搭载 1 - 5 个摄像头智驾车型销量约 1014.04 万辆,渗透率 32.26%,搭载 6 - 10 个摄像头智驾车型销量 265.18 万辆,渗透率 8.44%,推算 2025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需求量增加 5130.9 万颗,全球增加约 1.45 亿颗 [15][18] 核心硬件 CIS、镜头、SerDes 芯片均受益 CIS: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 车载摄像头硬件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等,CIS 价值最高,占单颗摄像头成本 40% [19] - 随着车载摄像头搭载数量及像素规格提升,预计至 2029 年全球汽车 CIS 出货量可达 7.55 亿颗,收入 30.9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3.46%和 8.24% [20] - 2023 年豪威科技全球车载 CIS 芯片出货量达 1.03 亿颗,占比 43%跃居全球第一,本土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 [23] - 高像素车载 CIS 领域安森美先发优势明显,国产高端车载 CIS 缺货,比亚迪等厂商有望刺激 800 万像素车载 CIS 需求,具备国产替代能力的厂商有望受益 [23] - 2025 年车载 CIS 需求预计增加 1.45 亿颗,有望带来 15 亿美元市场规模增量 [25][28] 光学镜头:呈现“一超多强”市场格局 - 光学镜头负责聚焦光线,车载领域对其耐用性和热稳定性要求高,主要选用玻璃镜头或玻塑混合镜头 [29] - 2023 年全球车载镜头市场销售额 20.11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52.6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4.9%,2023 年出货量 2.6 亿颗,预计 2024 及 2025 年分别为 3.4 亿颗和 4.2 亿颗 [31] - 车载镜头市场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舜宇光学车载镜头全球出货量连续多年居首,2023 年全球出货份额前五为舜宇光学、联创电子等,排名前十厂商出货占比 60% [34] SerDes 芯片:呈现公有协议化与国产化趋势 - SerDes 能将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数据,具有传输线缆成本低等特点,是车载图像传输主流,需求有望随智驾平权同步高增 [35][40] - 全球车载高速 SerDes 芯片市场基本由德州仪器 TI 和亚德诺半导体 ADI 垄断,2023 年二者占 92%市场份额,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16.77 亿美元,2024 至 2030 年复合增长率 20.28% [41] - SerDes 芯片协议多样,私有公有协议并存,统一标准的公有协议有望成为汽车行业尤其是强势主机厂推动方向,众多国内厂商积极研发,加速国产化进程 [44] 相关标的 CIS - 韦尔股份主营半导体产品研发设计和分销,汽车 CIS 串决方案应用广泛,2024 年上半年图像传感器串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 93.12 亿元,占比 77.15%,汽车电子业务同比增长 53% [48] - 思特威主营高性能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2024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24.57 亿元,汽车电子营收占比 9.43%,同比增长 115.19% [49] - 晶方科技主营传感器领域封装测试业务,是全球第二大能为影像传感芯片提供 WLCSP 量产服务的专业封测服务商,具备 8 英寸、12 英寸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技术与规模量产能 [50][51] - 甬矽电子主营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务,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年产 25 亿块通信用高密度集成电路及模块封装项目”被评为浙江省重大项目 [52] 镜头 - 蓝特光学主营光学元器件研发、生产、销售,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 2024 年 7 月投入使用,产品可提升智能终端光学变焦与成像性能 [53] - 联创电子主营光学镜头、影像模组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外 ADAS 镜头主力供应商,合肥车载光学产业园项目 2024 年 4 月投产,设计产能为年产 0.5 亿颗车载镜头和 0.5 亿颗车载影像模组 [55] - 宇瞳光学专业从事光学镜头等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安防领域领先,战略布局智能驾驶领域,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56] - 舜宇光学从事光学及光学相关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八大事业板块,车载镜头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57] - 欧菲光深耕光学光电领域,拥有三大业务体系,已量产多种车载镜头产品,在镜头难点问题方面达行业领先水平 [59] SerDes - 龙迅股份主营高速混合信号芯片研发和销售,车载 SerDes 芯片组在客户端测试验证,部分领域进入量产验证环节 [60] - 纳芯微主营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和销售,预计 2025 年实现视频传输 SerDes 芯片量产 [61] - 杰华特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研发与销售,子公司艾芯泽微产品包括协议为 AHDL 的 SerDes 芯片 [63] - 富瀚微为客户提供高性能视频编串码 IPC 等芯片及完整产品串决方案,提供技术开发等专业技术服务 [64] - 裕太微主营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已形成七条产品线,车载 SerDes 测试样片 2024 年 5 月获客户认可,预计 2025 年末问世 [64]
银行理财2025年2月月报:理财规模微增,业绩比较基准下行
兴业证券· 2025-03-11 18: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微增,发行规模上升且中长期限产品占比提升,发行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下行,理财破净率上升,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4][7][9][18] 各部分总结 存量理财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92万亿元,较上月末增1504亿元,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分别为7.00万亿元、22.25万亿元、5822亿元、287亿元、142亿元,占比分别为23.4%、74.4%、2.0%、0.1%、0.05% [4][9] -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前三的机构为招银理财(2.45万亿元)、兴银理财(2.18万亿元)和信银理财(2.09万亿元) [4][9] - 截至2025年2月末,32家理财子获批成立且正式开业,其中理财子公司27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5家 [12] 理财产品发行市场概况 发行产品规模及期限结构 - 2025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4662亿元,较上月增605亿元,每日开放型、3个月以内(不含每日开放型)、3 - 12个月、1年以上产品发行规模分别为25亿元、215亿元、1798亿元、2620亿元,占比分别为0.5%、4.6%、38.6%、56.2%,每日开放型和3个月以内产品占比下降,3 - 12个月和1年以上产品占比上升 [7][18] - 2月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1 - 3个月、3 - 6个月、6 - 12个月、1 - 3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39%、2.35%、2.58%、2.88%,较上月分别下降6bp、9bp、7bp、4bp [21][22] 运作模式 - 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封闭式净值型产品规模4389亿元,占比94.1%,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规模273亿元,占比5.9% [23] 投资性质 - 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4587亿元,占比98.4%;混合类产品规模64亿元,占比1.4%;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11亿元,占比0.2% [24] 发行机构 - 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规模4224亿元,占比90.6%;股份行发行规模6亿元,占比0.1%;城商行发行规模289亿元,占比6.2%;农商行发行规模142亿元,占比3.1% [27] - 2025年2月信银理财发行理财产品规模517亿元居首,光大理财发行规模390亿元位居第二 [28] 理财产品净值跟踪 - 分投资性质看,2月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1.60%,较上月 - 4bp;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为1.02%,较上月 - 95bp,其中纯固收类、固收 + 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别为1.39%、0.91%,分别较上月 - 100bp、 - 94bp;混合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为 + 2.09%,较上月 + 97bp [31] - 分期限类型看,2月每日开放型、一个月以内、1 - 3个月、3 - 6个月、6个月 - 1年、1 - 3年、3年以上产品收益率分别为1.56%、1.32%、0.78%、0.58%、0.59%、1.25%、0.99%,较上月分别 - 13bp、 - 63bp、 - 112bp、 - 136bp、 - 118bp、 - 97bp、 - 128bp [32] - 受债市波动影响,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单位净值破净数量2996只,占比4.31%,累计净值破净数量2138只,占比3.28%,破净数量占比较上月上升,固收类/权益类/混合类产品累计净值破净产品占比分别为2.65%/15.89%/12.85% [7][38] 行业动态 - 2月以来招银理财、杭银理财、中邮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密集下调多只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后多只存量产品的比较基准下限降至2%以下,部分降幅超1个百分点,与低利率环境下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及监管政策调整有关 [7][43]
钢铁行业周报:供给侧政策或徐徐展开,板块行情有望持续发酵
兴业证券· 2025-03-11 18: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两会政策符合预期,供给侧政策或徐徐展开,继续推荐钢铁板块投资机会,下游需求若边际维持改善,或带动黑色系商品价格反弹,钢铁板块行情有望持续发酵[4][5] - 考虑到行业盈利处于底部,旺季需求尚在演绎,叠加供给侧政策后续有望发酵,板块景气度存在向上空间,持续关注钢铁股盈利和估值修复机会,建议关注宝钢股份、华菱钢铁等公司[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表现周回顾 - 本期钢铁板块上涨2.7%,跑赢上证综指1.15pct(申万一级行业)[12] - 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广大特材、华菱钢铁、三钢闽光、首钢股份、沙钢股份;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杭钢股份、本钢板材、华达新材、鄂尔多斯、安阳钢铁[13] 基本面周跟踪 全国钢价整体偏弱,铁矿石库存下降 - 全国钢价整体下降,如螺纹钢北京、上海、广州本期均价分别为3294元/吨、3314元/吨、3566元/吨,周变动分别为 -28元/吨、 -24元/吨、 -8元/吨等[13] - 普氏价格指数均价下降,铁矿石库存下降,全球铁矿石发货量3066.9万吨,周环比下降1378.7万吨,受前期发运量节奏影响,铁矿石到港量明显减少,港口疏港量回升,港口库存小幅下降[8][15] - 钢材盈利表现尚可,本期热轧板吨毛利164元,环比上升57元;冷轧板吨毛利48元,环比上升48元等[9] 高炉开工率下降,社库上升,厂库上升,需求回升 - 高炉开工率下降,五大品种产量上升,本期全国高炉开工率(247家)79.51%,周环比上升1.22pct,五大品种全国周产量共834.3万吨,环比下降8.0万吨[9][27] - 社库上升,厂库下降[31] - 全国建筑钢材需求回升,本期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均值10.39万吨,周环比下降0.7万吨,螺纹钢表观消费220.4万吨,周环比上升29.6万吨;热轧板卷表观消费318.0万吨,周环比下降4.3万吨[9] 行业周动态 行业重点新闻 - 3月4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十五五”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围绕大宗工业固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和“十五五”面临的形势等进行研讨并提建议[37] 主要公司公告 - 八一钢铁3月8日公告炼钢厂150t产线新建宽厚板连铸机项目,因现有产线存在不能热装热送、坯型限制等问题,无法满足风电用钢等最大单重供货需求[36]
彩妆专题:解锁彩妆市场潜力,明星型、毛戈平等IP型、国风型品牌打造路径拆解
兴业证券· 2025-03-11 1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彩妆领域是化妆品行业潜力细分板块,投资价值显著,需求端疫情后市场迅速回暖,底妆刚需属性使其稳定性与潜力兼具,供给端国际行业格局分散,国货品牌发展迅猛,在产品、营销、渠道上不断创新,有较大提升与国产替代空间,看好相关公司发展,重点推荐Rare Beauty、Fenty Beauty、毛戈平、花西子、彩棠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彩妆行业疫情后恢复增长,底妆为其最大细分赛道 - 2023年中国彩妆行业规模达618亿元,同比增长11%,2019 - 2022年CAGR为 - 2%,预计2023 - 2028年将保持7%左右速度增长 [13] - 底妆是最大细分赛道,2023年市场规模达312亿元,占比超50%,粉底/遮瑕为最大品类,占比45%,疫情期间底妆所受冲击最小,2019 - 2022年CAGR为 - 0.1%,非疫情时期增速领先彩妆大盘,2009 - 2019年CAGR为17% [4][14] 底妆重要性凸显:化妆关键步骤,具备大单品属性,头部品牌占比高 - 底妆步骤繁杂,包括妆前乳/隔离、粉底、遮瑕、修容/高光/腮红、散粉,粉底根据质地不同分为粉底液、粉底霜、粉膏、粉饼等 [18] - 底妆是妆容基础,需求广泛,消费者挑选时注重,因通勤等因素常精简唇妆和眼妆保留底妆,消费者对底妆产品遮瑕力等要求高,底妆具备大单品属性,可通过功效 + 差异化 + 权威性范式打造明星单品 [20][22] - 2023年天猫彩妆香水销售额top15品牌中,9个品牌底妆产品占比在50%及以上,底妆产品是品牌核心产品,推出受认可的底妆产品是品牌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24] 彩妆品牌崛起的"三驾马车":产品力为基、渠道为翼、营销为锋 - 底妆产品基础功效为王,需在多重功效中权衡设计,配方复杂、技术门槛高,处于关键变革期,需运用独特科技提升产品特性 [4][27] - 彩妆零售历经线下、线上、融合三阶段,电商渠道发展迅速,2023年占比43.6%,直播带货势头迅猛,2023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9168亿元,占零售电商规模31.87%,内容平台兴起 [4][30] - 品牌多平台布局,通过代言人、KOL、KOC和普通消费者构建信任桥梁,打造彩妆师IP为品牌背书 [4] 彩妆品牌崛起之路 ——三种路径剖析 - 名人IP类品牌靠名人效应与粉丝经济迅速打开市场,如Rare Beauty、Fenty Beauty、Tom Ford创立后短期取得亮眼销售成绩 [4] - 化妆师类品牌凭借专业技术立足,Bobbi Brown主打自然美学,MAOGEPING融合东方美学与光影美学,Pat靠创始人行业影响力出圈,都通过丰富产品和精准定位实现增长 [4] - 国风类品牌以文化为核心,花西子传承非遗文化,彩棠联名颐和园,实现快速发展 [4]
电子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
兴业证券· 2025-03-11 17: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投入 1000 亿研发资金升级智驾技术,推动智驾平价,有望带动各车厂自动驾驶进展,看好车载摄像头产业链 [2][5] - 智驾带来车载摄像头数量和像素双增量,2025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需求量将增加 5130.9 万颗,全球增加近 1.45 亿颗,占 2024 年出货比例约 72.63% [2][18] - 核心硬件 CIS、镜头、SerDes 芯片均受益,相关标的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比亚迪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 2025 年 2 月 10 日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10 万级以上标配,10 万级以下多数搭载,展示“天神之眼 C”全球独创“前视三目”5R12V12U 方案 [2][4] - 比亚迪未来投入 1000 亿研发资金升级智驾技术,首批 21 款车型覆盖 20 万级至 10 万以下价格带,助力高级智驾下探至 7 万级市场,2026 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规模预计达 8930 万台,5 年复合增长率 14.8% [5] 智驾带来车载摄像头数量、像素双增量 - 车载摄像头是 ADAS 系统和汽车自动驾驶核心传感设备,安装部位有前视、环视等,前视分单目、双目和三目,不同部位功能和分辨率不同 [8][10] - 伴随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单车车载摄像头数量增加,我国量产乘用车自动驾驶等级由 L2 向 L3 过渡,前视摄像头是主要增长领域,各类车载摄像头渗透率有望提升,预计未来智驾汽车搭载 12 颗摄像头 [9][12] - 智驾提升车载摄像头像素规格,前视摄像头是像素提升主要领域,2024 年 1 - 9 月 8M 前视安装量 275.2 万颗,同比增长 26%,渗透率从 10.6%增至 23.8%,比亚迪方案有望拉升市场规模 [13] -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迅速,2024 年全球 L2 级以上新车智能驾驶渗透率 45%,预计 2026 年近 60%,2024 年中国乘用车 L2 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 47.9%,同比提升 8.2 个百分点,推算 2025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需求量增加 5130.9 万颗,全球增加约 1.45 亿颗,占 2024 年出货比例约 72.63% [15][18] 核心硬件 CIS、镜头、SerDes 芯片均受益 CIS: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 车载摄像头主要硬件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等,CIS 价值最高,占单颗摄像头成本 40%,随着车载摄像头发展,全球汽车 CIS 市场出货量与收入规模有望提升,预计 2029 年出货量达 7.55 亿颗,收入 30.96 亿美元 [19][20] - 2023 年豪威科技全球车载 CIS 芯片出货量达 1.03 亿颗,占比 43%跃居全球第一,本土企业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高像素车载 CIS 领域安森美先发,国产高端车载 CIS 缺货,比亚迪等厂商有望刺激需求,具备国产替代能力的厂商有望受益 [23] - 2025 年车载 CIS 需求预计增加 1.45 亿颗,以单颗价值量约 5 美元推算,有望带来 15 亿美元市场规模增量 [25][28] 光学镜头:呈现“一超多强”市场格局 - 光学镜头是车载摄像头重要组成器件,负责聚焦光线,上游为光学镜片等,车载镜头主要选用玻璃或玻塑混合镜头,不同功能摄像头选用不同类型镜头 [29] - 2023 年全球车载镜头市场销售额 20.11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52.6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4.9%,2023 年出货量 2.6 亿颗,预计 2024 及 2025 年分别为 3.4 亿颗和 4.2 亿颗 [31] - 车载镜头市场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舜宇光学全球出货量连续多年居首,2023 年市场出货份额前五为舜宇光学、联创电子等,排名前十厂商出货占比 60% [34] SerDes 芯片:呈现公有协议化与国产化趋势 - SerDes 能将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数据,具有传输线缆成本低等特点,是汽车电子模拟芯片重要品类,是车载图像传输主流,需求有望同步高增 [35][40] - 全球车载高速 SerDes 芯片市场基本由德州仪器 TI 和亚德诺半导体 ADI 垄断,2023 年二者占 92%市场份额,2023 年市场规模 4.47 亿美金,预计 2030 年达 16.77 亿美元,2024 至 2030 年复合增长率 20.28% [41] - SerDes 芯片协议多样,私有公有协议并存,统一标准的公有协议有望成为汽车行业尤其是强势主机厂推动方向,众多国内厂商积极研发,加速国产化进程 [44] 相关标的 CIS - 韦尔股份:2007 年成立,2017 年上市,主营半导体产品研发设计与分销,汽车 CIS 串决方案应用广泛,2024 年上半年图像传感器串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 93.12 亿元,占比 77.15%,同比增加 49.90%,汽车电子业务同比增长 53% [48] - 思特威:2017 年成立,2022 年上市,主营高性能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等,2024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24.57 亿元,汽车电子营收占比 9.43%,同比增长 115.19% [49] - 晶方科技:2005 年成立,2014 年上市,主营传感器领域封装测试业务,是全球第二大能为影像传感芯片提供 WLCSP 量产服务的专业封测服务商,具备 8 英寸、12 英寸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技术与规模量产能 [50][51] - 甬矽电子:2017 年成立,2022 年上市,主营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务,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年产 25 亿块通信用高密度集成电路及模块封装项目”被评为浙江省重大项目 [52] 镜头 - 蓝特光学:2003 年成立,2020 年上市,主营光学元器件研发等,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 2024 年 7 月投入使用,相关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53] - 联创电子:1998 年成立,2004 年上市,主营光学镜头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国内外 ADAS 镜头主力供应商,合肥车载光学产业园项目 2024 年 4 月投产,设计产能为年产 0.5 亿颗车载镜头和 0.5 亿颗车载影像模组 [55] - 宇瞳光学:2011 年成立,2019 年上市,专业从事光学镜头等产品设计研发等,在安防领域领先,战略布局智能驾驶领域,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56] - 舜宇光学:1984 年创立,2007 年上市,从事光学及光学相关产品设计研发等,形成八大事业板块,车载镜头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球首位,手机镜头、摄像模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57] - 欧菲光:2001 年成立,2010 年上市,深耕光学光电领域,拥有三大业务体系,已量产多种车载镜头产品,在镜头难点问题方面达行业领先水平 [59] SerDes - 龙迅股份:2006 年成立,2023 年上市,主营高速混合信号芯片研发销售,车载 SerDes 芯片组在客户端测试验证,部分领域进入量产验证环节,对产品性能和功能进行改善优化 [60] - 纳芯微:2013 年成立,2022 年上市,主营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销售,预计 2025 年实现视频传输 SerDes 芯片量产 [61] - 杰华特:2013 年成立,2022 年上市,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研发销售,子公司艾芯泽微产品包括协议为 AHDL 的 SerDes 芯片 [63] - 富瀚微:主营为客户提供高性能视频编串码等芯片及完整产品串决方案,提供技术开发等专业技术服务 [64] - 裕太微:2017 年成立,2023 年上市,主营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研发设计销售,已形成七条产品线,部分已规模量产,车载 SerDes 测试样片 2024 年 5 月获客户认可,预计 2025 年末问世 [64]
银行理财2025年2月月报:理财规模微增,业绩比较基准下行-2025-03-11
兴业证券· 2025-03-11 17: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微增,发行规模上升且中长期限产品占比提升,发行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下行,理财破净率上升,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4][7][9][18] 各部分总结 存量理财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92万亿元,较上月末增长1504亿元,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分别为7.00万亿元、22.25万亿元、5822亿元、287亿元、142亿元,占比分别为23.4%、74.4%、2.0%、0.1%、0.05% [4][9] -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前三的机构为招银理财(2.45万亿元)、兴银理财(2.18万亿元)和信银理财(2.09万亿元) [4][9] - 截至2025年2月末,32家理财子获批成立且正式开业,其中理财子公司27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5家 [12] 理财产品发行市场概况 发行产品规模及期限结构 - 2025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4662亿元,较上月增长605亿元,每日开放型、3个月以内(不含每日开放型)、3 - 12个月、1年以上产品发行规模分别为25亿元、215亿元、1798亿元、2620亿元,占比分别为0.5%、4.6%、38.6%、56.2%,每日开放型和3个月以内产品占比下降,3 - 12个月和1年以上产品占比上升 [7][18] - 2月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1 - 3个月、3 - 6个月、6 - 12个月、1 - 3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39%、2.35%、2.58%、2.88%,较上月分别下降6bp、9bp、7bp、4bp [21][22] 运作模式 - 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封闭式净值型产品规模4389亿元,占比94.1%,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规模273亿元,占比5.9% [23] 投资性质 - 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混合类、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分别为4587亿元、64亿元、11亿元,占比分别为98.4%、1.4%、0.2% [24] 发行机构 - 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子公司、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发行规模分别为4224亿元、6亿元、289亿元、142亿元,占比分别为90.6%、0.1%、6.2%、3.1% [27] - 2025年2月信银理财发行理财产品规模517亿元居首,光大理财发行规模390亿元位居第二 [28] 理财产品净值跟踪 - 分投资性质看,2月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下行,混合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纯固收类、固收 + 类、混合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别为1.60%、1.02%、1.39%、0.91%、2.09%,较上月分别变动 - 4bp、 - 95bp、 - 100bp、 - 94bp、 + 97bp [31] - 分期限类型看,2月各期限理财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均下行,每日开放型、1个月以内、1 - 3个月、3 - 6个月、6个月 - 1年、1 - 3年、3年以上产品收益率分别为1.56%、1.32%、0.78%、0.58%、0.59%、1.25%、0.99%,较上月分别变动 - 13bp、 - 63bp、 - 112bp、 - 136bp、 - 118bp、 - 97bp、 - 128bp [32] - 受债市波动影响,2月银行理财破净率上升,截至2025年2月末,单位净值破净数量2996只,占比4.31%,累计净值破净数量2138只,占比3.28%,固收类/权益类/混合类产品累计净值破净产品占比分别为2.65%/15.89%/12.85% [7][38] 行业动态 - 2月以来招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密集下调多只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后多只存量产品比较基准下限降至2%以下,部分降幅超1个百分点,与低利率环境下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及监管政策调整有关 [7][43]
美容护理彩妆专题:解锁彩妆市场潜力,明星型、毛戈平等IP型、国风型品牌打造路径拆解
兴业证券· 2025-03-11 17: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彩妆领域是化妆品行业潜力细分板块,投资价值显著,需求端疫情后市场迅速回暖,底妆刚需属性使其稳定性与潜力兼具,供给端国际行业格局分散,国货品牌发展迅猛,在产品、营销、渠道上不断创新,有较大提升与国产替代空间,看好相关公司发展,重点推荐Rare Beauty、Fenty Beauty、毛戈平、花西子、彩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彩妆行业疫情后恢复增长,底妆为其最大细分赛道 - 2023年中国彩妆行业规模达618亿元,同比增长11%,受疫情影响2019 - 2022年CAGR为 - 2%,预计2023 - 2028年将保持7%左右速度增长 [12] - 底妆是彩妆行业最大规模细分赛道,2023年市场规模达312亿元,占比超50%,粉底/遮瑕为最大品类,占比45% [13] - 疫情期间底妆产品受冲击最小,2019 - 2022年CAGR为 - 0.1%,非疫情时期增速领先彩妆大盘,2009 - 2019年CAGR为17% [13] 底妆重要性凸显:化妆关键步骤,具备大单品属性,头部品牌占比高 - 底妆步骤为妆前乳/隔离—粉底—遮瑕—修容/高光/腮红—散粉,粉底根据质地分为粉底液、粉底霜、粉膏、粉饼等 [17] - 底妆是妆容基础,需求广泛,消费者挑选时更注重,且常精简唇妆和眼妆保留底妆,消费者对底妆产品遮瑕力等要求高,底妆具备大单品属性,可通过功效+差异化+权威性范式打造明星单品 [19][21] - 2023年天猫彩妆香水销售额top15品牌中,9个品牌底妆产品占比在50%及以上,底妆产品是品牌核心产品,推出受认可的底妆产品是品牌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23][25] 彩妆品牌崛起的“三驾马车”:产品力为基、渠道为翼、营销为锋 - 底妆产品基础功效为王,需在多重功效中权衡设计,配方复杂、技术门槛高,如雅诗兰黛、兰蔻、阿玛尼等品牌运用独特科技提升产品特性 [26][28] - 彩妆零售渠道历经线下、线上、融合三阶段,2023年电商渠道占比43.6%,直播带货势头迅猛,2023年市场规模达49168亿元,占零售电商规模31.87%,线上渠道去中心化趋势明显,内容平台兴起 [29][32][37] - 品牌多平台布局,根据平台特点制定不同营销策略,通过代言人、KOL、KOC和普通消费者构建信任桥梁,打造彩妆师IP为品牌背书 [38][39][43] 彩妆品牌崛起之路 ——三种路径剖析 - 名人IP类品牌靠名人效应与粉丝经济迅速打开市场,如Rare Beauty、Fenty Beauty、Tom Ford创立后短期取得亮眼销售成绩 [3][47] - 化妆师类品牌凭借专业技术立足,Bobbi Brown主打自然美学,MAOGEPING融合东方美学与光影美学,Pat靠创始人行业影响力出圈,都通过丰富产品和精准定位实现增长 [3][47] - 国风类品牌以文化为核心,花西子传承非遗文化,彩棠联名颐和园,实现快速发展 [3][47]
供给侧政策或徐徐展开,板块行情有望持续发酵
兴业证券· 2025-03-11 1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两会政策符合预期,供给侧政策或徐徐展开,继续推荐钢铁板块投资机会,下游需求若边际维持改善,或带动黑色系商品价格反弹,钢铁板块行情有望持续发酵[4][5] - 考虑到行业盈利处于底部,旺季需求尚在演绎,叠加供给侧政策后续有望发酵,板块景气度存在向上空间,持续关注钢铁股盈利和估值修复机会,建议关注宝钢股份、华菱钢铁等公司[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表现周回顾 - 本期钢铁板块上涨2.7%,跑赢上证综指1.15pct(申万一级行业)[12] - 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广大特材、华菱钢铁、三钢闽光、首钢股份、沙钢股份,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杭钢股份、本钢板材、华达新材、鄂尔多斯、安阳钢铁[13] 基本面周跟踪 全国钢价整体偏弱,铁矿石库存下降 - 全国钢价整体下降,如螺纹钢北京、上海、广州均价分别为3294元/吨、3314元/吨、3566元/吨,周变动分别为 -28元/吨、 -24元/吨、 -8元/吨等[13] - 普氏价格指数均价下降,铁矿石库存下降,全球铁矿石发货量3066.9万吨,周环比下降1378.7万吨,受前期发运量节奏影响,铁矿石到港量明显减少,港口疏港量回升,港口库存小幅下降[8][15] - 钢材盈利表现尚可,本期热轧板吨毛利164元,环比上升57元;冷轧板吨毛利48元,环比上升48元等[9] 高炉开工率下降,社库上升,厂库上升,需求回升 - 高炉开工率下降,五大品种产量上升,本期全国高炉开工率(247家)79.51%,周环比上升1.22pct,五大品种全国周产量共834.3万吨,环比下降8.0万吨[9][28] - 社库上升,厂库下降[32] - 全国建筑钢材需求回升,本期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均值10.39万吨,周环比下降0.7万吨,螺纹钢表观消费220.4万吨,周环比上升29.6万吨;热轧板卷表观消费318.0万吨,周环比下降4.3万吨[9] 行业周动态 行业重点新闻 - 3月4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十五五”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围绕大宗工业固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和“十五五”面临的形势等进行研讨并提建议[38] 主要公司公告 - 八一钢铁3月8日公告炼钢厂150t产线新建宽厚板连铸机项目,因现有产线存在供热轧及宽厚板产线衔接问题,且无法满足部分产品最大单重供货需求[38]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持续支持医药行业发展,继续看好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AI医疗三大方向
兴业证券· 2025-03-11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持续支持医药行业发展,继续看好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AI医疗三大方向 [2] - 医药行业增长稳定性和确定性不变,当前板块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具备投资机会 [20] - 建议关注具备成长性和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创新+国际化是核心,关注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AI医疗、医疗器械、消费医疗等方向 [3][21] 各目录总结 一周医药板块行情 - 2025年3月3 - 7日,医药生物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全周上涨1.09%,沪深300指数上涨1.39%;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上涨2.07%,跑赢沪深300指数1.84个百分点,列30个一级子行业第13位 [3][5] - 截至2025年3月7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5.97,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16.19%,对剔除银行后的全部A股溢价率为26.86%,近期相对沪深300溢价率呈上升趋势 [7] - 本周医药板块339只个股上涨,热景生物、贝瑞基因等涨幅居前;150只个股下跌,江苏吴中、ST三圣等跌幅居前 [12] 一周行业事件/政策综述 - 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15] -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医保、医疗、医药重要性,支持产业发展,包括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药品集采政策、提高医保补助标准等内容 [3][15] 行业投资策略 - 创新药及产业链是核心主线,创新+国际化是关键词,2025Q1创新药有望延续好业绩,产业链公司有望业绩复苏,上半年有行业催化剂 [18] - 2025年部分细分领域基本面和景气度有望改善,院内药械等板块、院外中药OTC等板块、出海CXO海外需求和订单均有积极变化 [20] - 创新药全球空间提升,国内政策扶持,国际化活跃,关注有差异化创新和全球BIC潜质公司、单品格局优异公司、稳健型综合药企 [21][23] - 创新药产业链2024年部分公司订单恢复,2025年业绩复苏可期,关注海外业务为主、高景气赛道的CXO和上游科研服务公司 [24] - AI医疗领域有可行商业模式,关注把握优质数据入口与广泛用户基础的企业 [25] - 医疗器械需求侧潜力大,供给侧结构升级,关注有“硬科技”、市场潜力大、有消费属性的企业 [27] - 中药2025年估值有望修复,关注政策红利、经营周期拐点、国企改革、整合并购、高分红标的 [28] - 消费医疗需求空间大,关注医疗服务和连锁药店领域的龙头公司 [29] 推荐组合 - 稳健配置组合包括爱尔眼科、迈瑞医疗、恒瑞医药等 [35] - 积极进取组合包括联影医疗、爱博医疗、恩华药业、华润三九等 [37][39] 2025年3月3日 - 2025年3月7日报告统计 - 共撰写报告4篇,涉及华大智造、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等公司 [40] 股东大会及新股提示 - 列出多家公司股东大会日期 [42][45] - 列出2023年至今医药板块上市新股信息 [46] 相关企业盈利预测及评级 - 给出众多A股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及评级,涉及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CXO、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IVD、医疗服务、医药商业、药店、医药流通等子行业 [5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