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集团(00189)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东岳集团(00189)现跌超4% 有机硅产品价格下行 附属东岳硅材前三季度纯利下滑最多97%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0:44
公司股价表现 - 东岳集团股价下跌4.41%至11.91港元,成交额1.25亿港元 [1] 附属公司业绩 - 非全资附属公司东岳硅材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96.27%至97.4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87.10%至88.14% [1] 业绩变动原因 - 有机硅产品价格震荡下行导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降 [1] - 合成三期B床发生火灾事故产生停工损失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1]
东岳集团:东岳硅材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96.27%至97.40%
智通财经· 2025-10-13 20:01
东岳集团(00189)发布公告,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821.SZ)截至 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归属于其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大约96.27%至97.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大约87.10%至88.14%。 ...
东岳集团(00189):东岳硅材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96.27%至97.40%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9:49
智通财经APP讯,东岳集团(00189)发布公告,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0821.SZ)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归属于其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大约96.27%至97.40%;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大约87.10%至88.14%。 ...
东岳集团(00189) - 内幕消息附属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5-10-13 19:36
附屬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東岳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 (2) (a)條及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 例》第XIVA部的內幕消息條文( 定義見《上市規則》)發出本公告。 本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的非全資附屬公司山東東岳有機硅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東岳硅材」,股票代碼:300821.SZ )已於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2025 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業績預告」)。 業 績預 告稱 東 岳硅 材截 至2025 年9 月 30 日 止九 個月 歸 屬於 其股 東 的淨 利潤 預 計同 比 下 降 大 約 96.27 % 至 97.40 % ; 扣 除 非 經 常 性 損 益 後 的 淨 利 潤 預 計 同 比 下 降 大 約 87.10 %至88.14 %。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之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 ...
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行业分析框架
2025-10-13 09:00
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行业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行业[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巨化股份、东岳集团、新洲邦、南通瞻顶、永和股份、3M公司、中国石油、晨光博达等[1][3][8][9][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数据中心能耗过高 2024年我国算力中心耗电量达11601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总量1.68% 超过三峡电站年发电量[2] * 政策对数据中心绿色化提出严格要求 2023年6月起政府采购数据中心PUE不能高于1.4 2025年起标准将降低至1.3[2] * AI数据中心芯片功率持续提升 预计2028年整个冷却需求可能突破10万吨[2] 主流液冷技术路径 * 当前主流技术路径包括冷板式液冷、静默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4] * 冷板式液冷占据市场主流 2022年市场应用率达91% 技术成熟且无需大规模改造数据中心 但散热上限不如静默式 更适合单机柜功率50-100千瓦场景[4] * 静默式液冷2022年应用市占率为8% 散热能力最强可达150瓦每平方厘米 噪音低于60分贝 但需专用机管路和复杂维护 更适用于高功率密度AI数据中心[4] 液冷冷却介质类型与特点 * 水基冷却液性价比最高 用于单向冷板式液冷 传热性能好且成本低 但易滋生微生物需添加防腐剂[5] * 油基冷却液主要用于静默式 包括矿物油成本低但有氧化风险 合成油稳定性好但成本高 硅油挥发性低但粘度大[5] * 含氟类冷却液如全氟聚醚、全氟胺传热性能优异 不燃烧且化学惰性强 但成本较高 部分产品存在环保风险[6]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与预测 * 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 预计2025年达33% 2028年达85% 全静默式渗透率预计2028年达60%[3][10] * 全球冷却液需求量预计2025年约2万吨 2028年突破10万吨 其中AI数据中心贡献接近9万吨 未来四年需求增长五倍左右[3][11] * 含氟类冷却液特别是轻氟醚因良好材料兼容性和环保特性 将在高性能场景中成为刚需产品[7] 技术发展趋势 * 新型微通道水冷热板技术正在兴起 该技术将几十到几百微米密集管道集成到芯片封装内 实现更贴身散热 效率可达普通液冷三倍[7] * 新型微通道水冷热板技术制造精度要求高且成本昂贵 还需解决腐蚀及堵塞问题 短期内新旧技术混合使用将是市场常态[7]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格局变化与国产替代机遇 * 3M公司计划2025年完全退出PFAS生产 其曾占全球半导体冷却剂90%市场份额 为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国产替代机会[3][9] * 巨化股份规划5000吨冷却液产能 一期1000吨已投产 其产品POE值可降低至1.065[9][12] * 东岳集团产品线齐全 包括全氟聚醚、氢氟醚、六氟丙烯低聚体及改性硅油 可适配不同液冷方案[12] * 南通瞻顶研发AD40用于单向静默式冷却介质 有望实现国产替代[10] 主要氟化冷却液产品 * 氢氟醚系列包括巨化股份金氟迷地系列、HFE254 东岳集团清洁剂用氢氟醚 新洲邦海思福生产的C4ME、C5ME等[8] * 全氟胺典型产品包括3M公司FC4043、FC3283和FC3284等 南通瞻顶AD40有望实现国产替代[10] * 全氟聚醚被视为高性能场景黄金标准 具有优异耐热性、耐氧化性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巨化股份、晨光博达、东岳集团[10]
东岳集团(0018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8 16:46
股份与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4000000000股,面值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为400000000港元,本月无变动[1]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732711637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32711637股,本月无变动[2]
化工周报:石化化工稳增长政策出台,粘胶长丝景气向上可期,草铵膦格局有望优化-2025092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8 2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5] 核心观点 - 石化化工稳增长政策出台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5] - 粘胶长丝行业供需趋紧 新乡化纤3.12万吨产能停产改造90天 影响行业约13%供给 8月行业开工率约84% 有望提升至95%以上 [5] - 草铵膦行业格局有望优化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将于10月12日召开协作组会议 抵制非理性竞争 [5] - 化工板块建议从纺服链、农化链、出口链及"反内卷"受益四方面布局 [5] - 成长重点关注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包括半导体材料、面板材料、封装材料等 [5] 行业动态 - 原油供应方面 非OPEC引领产量提升 OPEC+存在超额增产预期 全年供给显著增长 [6] - 原油需求方面 全球GDP维持2.8%增速 需求稳定提升 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增速有一定放缓 [6] - 地缘方面 中美关税缓解 俄乌事件有望缓解 油价仍将维持低位 [6] - 煤炭价格中长期底部震荡 中下游压力逐步缓解 [6] - 美国或将加快天然气出口设施建设 进口天然气成本有望下滑 [6] - 8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2.9% 同比降幅较7月收窄 环比降幅由7月的-0.2%转为持平 [7] - 8月份全国制造业PMI录得49.4% 环比下滑0.1个百分点 [7] 石油化工 - Brent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8.80美元/桶 较上周上调4.2% [11] - WTI价格收于65.24美元/桶 较上周上调4.2% [11] - 美元指数收于98.20 较上周上调0.6% [11] PTA-聚酯行业 - PTA价格环比上升0.8% 报于4590元/吨 [11] - MEG价格环比下跌1.4% 报于4326元/吨 [11] - POY价格环比下跌0.8% 报于6600元/吨 [11] 化肥行业 - 尿素出厂价为1600元/吨 环比下跌1.8% [12] - 一铵价格为3300元/吨 环比下跌0.9% [12] - 二铵价格为3500元/吨 环比持平 [12] - 盐湖钾肥95%价格为2800元/吨 环比持平 [12] 农药行业 - 草铵膦市场价格4.6万元/吨 环比下调0.1万元/吨 [12] - 烯草酮市场价格10.8万元/吨 环比下调0.2万元/吨 [12] - 甲维盐价格64万元/吨 环比下调1万元/吨 [12] - 吡蚜酮价格10.7万元/吨 环比下调0.2万元/吨 [12] 氟化工 - 萤石粉市场均价3562元/吨 环比上调162元/吨 [14] - 氢氟酸市场均价为11625元/吨 环比上调1100元/吨 [14] - R125、R134a、R22、R32市场均价环比持平 [14] 氯碱及无机化工 - 乙炔法PVC价格为4678元/吨 环比下跌0.4% [15] - 乙烯法PVC价格为5150元/吨 环比下跌0.3% [15] - 轻质纯碱价格为1180元/吨 环比持平 [15] - 重质纯碱价格为1250元/吨 环比持平 [15] - 钛白粉价格为13300元/吨 环比上升0.8% [15] - DMC价格为11100元/吨 环比上升0.9% [15] - 硅(3303)价格为10700元/吨 环比上升2.9% [15] 化纤行业 - 粘胶短纤(1.5D)价格为13100元/吨 环比持平 [15] - 氨纶(40D)价格为23000元/吨 环比持平 [15] 塑料行业 - 聚合MDI价格为15350元/吨 环比上升0.3% [15] - 纯MDI价格为17750元/吨 环比上升0.9% [15] - PC价格为12300元/吨 环比下跌0.4% [15] - BOPP价格为8192元/吨 环比下跌0.6% [15] 橡胶行业 - 顺丁橡胶价格为11550元/吨 环比下跌0.9% [17] - 丁苯橡胶价格为12000元/吨 环比下跌0.9% [17] - 天然橡胶价格为15000元/吨 环比上升0.7% [17] - 半钢和全钢行业开工率分别约74%和66% 环比基本持平 [17] 染料行业 - 分散染料市场价格16元/公斤 环比持平 [17] - 活性染料市场价格23元/公斤 环比持平 [17] 新能源汽车行业 - 金属锂市场价格58.8万元/吨 环比持平 [17] - 电解钴市场价格30.6万元/吨 环比上调3.6万元/吨 [17] - 电解镍市场价格12.5万元/吨 环比上调0.1万元/吨 [17] - 三元材料523市场报价119元/千克 环比上调4元/千克 [17] - 碳酸锂市场均价7.35万元/吨 环比下调0.01万元/吨 [17] - 磷酸铁锂电解液市场价格1.85万元/吨 环比上调0.1万元/吨 [17] - 六氟磷酸锂均价5.9万元/吨 环比上调0.1万元/吨 [17] 维生素行业 - VA市场报价62.5元/公斤 环比下调0.5元/公斤 [19] - VE市场报价50.5元/公斤 环比下调4元/公斤 [19] - D3市场报价220元/公斤 环比下调7.5元/公斤 [19] - 烟酰胺(B3)市场报价34.5元/公斤 环比持平 [19] - 泛酸钙市场报价40.5元/公斤 环比持平 [19] - K3市场报价70元/公斤 环比持平 [19] - VC市场报价20元/公斤 环比持平 [19] - 生物素市场报价28元/公斤 环比持平 [19] - 固体蛋氨酸市场报价21.8元/公斤 环比持平 [19] - 液体蛋氨酸市场报价16.2元/公斤 环比下调0.1元/公斤 [19]
液冷冷却液+AI数据中心+氟化工,最全龙头公司产业链梳理(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25 23:48
液冷技术背景与政策驱动 - 2025年算力中心规模持续扩张 AI服务器芯片功耗提升 传统风冷方案难以支撑高密度部署 [1] - 2024年全国算力中心总耗电量达1660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1.68% [1] - 多部门要求2025年起新建数据中心电能比需低于1.3 头部企业普遍推进液冷替代 [2] - 芯片功率超300W时风冷无法保证设备稳定 液冷依靠高比热容和导热性解决高能耗散热痛点 [2] 液冷技术类型与市场格局 - 冷板式液冷因成熟度高、兼容性好 占2022年市场份额91% 代表企业有超聚变、浪潮、中科曙光 [3] - 浸没式液冷解热能力最强 但设备维护成本高 占比约8% 典型公司为曙光数创、广东合一 [4] - 冷板式以水基冷却液为主 成本低、散热快、易维护 [5] - 浸没式依赖于含氟冷却液 具有绝缘与稳定性但成本更高 喷淋式仅在极少数场景应用 [6] 冷却液材料体系 - 主流冷却液分为水基、油基和含氟冷却液三类 [7] - 水基冷却液应用于单相冷板式液冷 由康普顿、统一股份等企业供应 [8] - 油基冷却液用于单相浸没式液冷 中国石油、统一股份、晨化股份、润禾材料等具备全产业链供货能力 [8] - 含氟冷却液解决高可靠性和极端物理条件 巨化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新宙邦、晨光博达等实现大规模量产 [8] - 2025年3M退出PFAS类氟化液生产 全球72%市场份额空缺加快国产替代 巨化股份、晨光博达通过PUE1.065实验室测试 [8] 微通道液冷技术突破 - 微通道冷板液冷成为AI芯片巨头技术布局重点 英伟达、微软推动MLCP标准 [9] - 国内高澜股份获H100/GB300认证 飞荣达服务于华为昇腾MLCP冷板 [9] - 英维克、铂力特、淳中科技、中石科技等布局材料、设备、检测工艺 [9] - 微通道技术使芯片热流密度突破1000W/cm² 扩展AI服务器高密度部署空间 [9] 市场规模与价格逻辑 - 2028年全球AI数据中心装机量有望达59GW 对应冷却液需求超8.9万吨 [10] - 中国市场液冷数据中心年复合增长率达51.4% 2027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10] - 含氟冷却液售价高企 全氟聚醚单价40-50万元/吨 氢氟醚25-80万元/吨 [11] - 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持续扩大产能并完成应用验证 [12] - 油基、硅油冷却液国产化进程加快 润禾材料、晨化股份主攻新型改性硅油 [12] - 水基冷却液领域康普顿、统一股份、新安股份持续扩张产能 攻克低温与低电导率配方 [13] 头部项目应用案例 - 阿里巴巴建成5A级绿色液冷数据中心 PUE降至1.12 部署3万台服务器 [14] - 中科曙光实现全球首个大规模浸没相变液冷商业化落地 [15] - 华为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采用间接蒸发冷却 全年空调压缩机启用不到30天 PUE降至1.15 [16] - 多元技术路径驱动产业链公司市占率分化 龙头企业业绩弹性持续提升 [17] 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与能效要求 - 2017年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为465.5亿美元 2026年预计达1632.5亿美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13.4% [24] - 全国在用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达1.46 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 [24] - 政策要求2023年底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3以下 国家算力枢纽节点PUE控制在1.25-1.2以下 [24] 液冷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 - 液体体积比热容是空气的1000-3500倍 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0-30倍 冷却能力远高于空气 [30] - 液冷允许芯片超频运行 性能可提升10-30% 节能20-30%以上 冷板式PUE低至1.2以下 浸没式低至1.1以下 [30] - 2027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或突破1000亿元 2019-2027年复合增速51.4% [25]
行业分析框架:国信化工: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
国信证券· 2025-09-25 10:57
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数据中心规模及功率持续提升,高效冷却技术快速发展,液冷主要解决高能耗和高发热难题,2024年中国算力中心总耗电量达1660亿kWh,占全社会总用电量1.68%[2] - 液冷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节能、减少噪音等多重优势,液体比热容是空气的1000-3500倍,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0-30倍,节能效果达20-30%,浸没式液冷PUE可低至1.1以下[17][22] - 主流液冷技术为冷板式与浸没式,冷板式技术成熟且应用比例达91%,浸没式解热能力更高但成本较高[2][23] - 冷却液按基质分为水基、油基和含氟冷却液,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含氟冷却液性能优异但售价较高[2] - 冷却液市场空间快速扩张,预计2028年全球AI数据中心新增装机量达59GW,催生约8.9万吨冷却液需求,传统服务器新增需求约1.9万吨[2][118] 主流冷却路径梳理 - 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从2017年465.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1632.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3.4%[13] - 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突破1000亿元,2019-2027年复合增速达51.4%[17] - 风冷散热效率不足,芯片功率超300W时风冷失效,液冷成为必然选择,三大运营商要求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液冷应用比例超50%[2][17] - 液冷技术按接触方式分为间接冷却(冷板式)和直接冷却(浸没式、喷淋式),按相变分为单相与双相[2][22] - 冷板式液冷兼容性好、成本低、维护方便,但解热能力不如浸没式;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高但运维复杂且冷却液成本高[23][25] - 微通道冷板式液冷技术兴起,热流密度超500W/cm²,英伟达等厂商推动其发展,但制造难度和成本较高[38][40] 水基冷却液 - 主要用于单相冷板式液冷,具有高比热容、低成本等优点,但易滋生藻类和细菌[2][48] - 分为纯水液和配方液,纯水液以去离子水为主,配方液添加防冻剂、缓蚀剂等,最佳浓度区间为20%-30%[48][50] - 国内生产商包括康普顿、统一股份等,终端应用案例有京东云冷板解决方案和阿里云浸没式方案[50] 油基冷却液 - 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和合成烃,主要用于单相浸没式液冷,矿物油成本低但黏度大,合成油性能好但成本高[53][55] - 硅油冷却液介电强度高、化学稳定,但散热能力较差,改性硅油提升性能,供应商包括晨化股份、兴发集团等[57][59] - 终端应用案例涵盖新华三、英特尔、中国石油等企业的浸没式液冷方案[58] 含氟冷却液 - 氟化液具有优异电绝缘性、热传导性和化学惰性,是理想冷却液,包括全氟聚醚、全氟胺、氢氟醚等[63][64] - 全氟聚醚售价40-50万元/吨,分子量低于2500适用于冷却液,巨化股份、晨光博达等推动国产替代[103][108] - 氢氟醚环保性好但绝缘性较差,售价25-80万元/吨,生产商包括3M、巨化股份、东岳集团等[92][93] - 全氟胺绝缘性优异但GWP值高,3M主导市场,南通詹鼎等尝试国产替代[95][96] - 3M退出PFAS生产,国产替代加速,新宙邦、巨化股份等企业有望填补市场空缺[112][113] 市场空间测算 - 20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新增装机量7GW,传统数据中心46GW,预计2028年分别增至59GW和64GW[118] - 液冷渗透率从2024年14%提升至2028年85%,浸没式渗透率从9%增至60%,推动冷却液需求增长[118] - 冷却液总需求从2024年1.4万吨增至2028年10.8万吨,年复合增速显著[118]
国信化工·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行业分析框架
国信证券· 2025-09-25 10: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数据中心规模及功率持续提升 高效冷却技术快速发展 液冷主要解决高能耗和高发热难题 2024年中国算力中心总耗电量达1660亿kWh 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68%[2] - 液冷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节能、减少噪音等多重优势 液体比热容是空气的1000-3500倍 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0-30倍 液冷相比传统风冷节能20-30%以上 冷板式PUE可低至1.2以下 浸没式PUE可低至1.1以下[2][17][22] - 主流液冷技术为冷板式与浸没式 冷板式液冷技术方案相对成熟 是目前主要的液冷应用方案 2022年冷板式液冷应用比例达91% 浸没式液冷应用比例达8%[2][23][24] - 不同基质冷却液适用于不同场景 水基冷却液用于单相冷板式液冷 油基冷却液与含氟冷却液可用于单相或多相浸没式液冷[2] - 冷却液市场空间快速扩张 根据SemiAnalysis预测 2028年全球新增AI数据中心装机量将达59GW 预期催生出约8.9万吨冷却液需求 传统服务器新增装机量带来1.9万吨冷却液需求[2][118] 主流冷却路径梳理 - 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17年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为465.5亿美元 预计2027年将达到1632.5亿美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3.4%[13] - 数据中心PUE要求持续提升 2023年6月起要求数据中心电能比不高于1.4 2025年起要求不高于1.3 全国在用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达1.46 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2][10][13] - 风冷散热效率难以匹配高功率需求 当芯片功率超过300W时传统风冷系统散热能力失效 芯片热流密度超过120W/cm² 远超风冷散热极限[2][17] - 液冷技术商用条件逐渐成熟 实践案例不断增多 阿里巴巴、中科曙光、华为、联想、京东、浪潮、中国联通等企业已有成熟应用[27][28] - 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或突破1000亿元 2019-2027年复合增速高达51.4%[17] 水基冷却液 - 水基冷却液主要用于单相冷板液冷 分为纯水液和配方液 具有高比热容、低成本等优点 但存在易滋生藻类、细菌等问题[2][48][50] - 水基冷却液最佳浓度区间应控制在20%-30% 25%的乙二醇/丙二醇水溶液是较为理想的选择[50] - 国内主要生产商包括康普顿(纳米改性水冷液)、统一股份(工业级水冷液)[50] 油基冷却液 - 油基冷却液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合成烃和硅油 主要应用于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53][55][57] - 矿物油具有价格低、高沸点、无毒等优点 但存在可燃、粘性大、流动阻力大等问题[54][55] - 合成油具有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等优势 但成本较高[54][55] - 硅油冷却液介电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 但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较低 粘度较高[57][59] - 主要供应商包括统一股份、中国石油、奥吉娜化工、晨化股份、宏达新材、兴发集团、润禾材料等[55][59] 含氟冷却液 - 含氟冷却液主要包括全氟聚醚、全氟胺、氢氟醚、全氟烯烃等 具有流动性好、毒性低、绝缘性好等优势 但售价相对较高[2][63][64] - 全氟聚醚(PFPE)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氧化性、低挥发、不燃烧等特性 当前售价约40-50万元/吨[103] - 全氟胺(PFA)电绝缘性能高、热传递性能好 但GWP值一般大于5000[95][96] - 氢氟醚(HFE)环保性能较好 GWP值较低 但绝缘性能较弱 售价约为25-80万元/吨[91][93] - 六氟丙烯多聚体包括二聚体(HFPD)和三聚体(HFPT) 具有低GWP值、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售价约为20-30万元/吨[88] - 3M宣布退出PFAS生产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等国内企业快速占据市场份额[109][113] 市场空间测算 - 20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新增装机量达7GW 预计2028年达59GW 期间复合增速高达70%[118][119] - 2024年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14% 预计2025年提升至33% 2025年将成为液冷需求启动元年[118][119] - 2024-2028年全球冷却液需求量预计分别为1.4万吨、2.0万吨、5.0万吨、7.9万吨、10.8万吨[118]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巨化股份(全氟聚醚、氢氟醚等)、东岳集团(全氟聚醚、氢氟醚、六氟丙烯低聚体、改性硅油等)、中国石油(矿物油、合成油等)[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