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icon
搜索文档
中联发展控股拟收购CarbonTech Asia Pacific Pty Ltd大多数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4-17 21:40
文章核心观点 中联发展控股拟收购CarbonTech Asia Pacific Pty Ltd多数股权,若落实将进军澳洲市场并利用其当地机构及网络 [1][2] 收购事项 - 2025年4月17日公司就建议收购目标公司大多数股权签订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 [1] 目标公司情况 - 目标公司于2020年在澳洲注册成立,主要在澳洲提供优化引擎性能的崭新清洁技术及服务,旨在减少引擎积碳、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有害物排放并提升汽车零件性能及寿命 [1] - 澳洲一间最大的超级市场正与目标公司洽商,由其提供服务检查及减少该超市卡车车队的碳排放 [1] - 目标公司由FFHD HK持有19%股权,FFHD HK由方时俊先生全资拥有,方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联席主席,也是法氢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 [1] 合营企业情况 - 合营企业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公司持有51%股权,法氢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9%股权 [1] - 合营企业的全资附属公司法氢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将提供Flex Fuel品牌下用于汽车、船舶、飞机及重型机械引擎的氢气喷射清洁系统的资源及技术 [2] - 合营企业深圳附属公司已订立多份服务合约并产生收入,已进口超60个氢气脱碳及清洗站,安装于中国超20个地点 [2] 收购意义 - 鉴于合营企业深圳附属公司发展进度及全球对氢气喷射清洁系统的需求,集团有意扩展至其他市场,建议收购若落实将使集团进军澳洲市场并利用目标公司现有当地机构及网络 [2]
中联发展控股(00264.HK)4月10日收盘上涨12.09%,成交825.65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10 16:30
股价表现 - 4月10日公司股价单日上涨12.09%至2.04港元/股 成交量413.6万股 成交额825.65万港元 振幅11.54% [1] - 恒生指数同日上涨2.06%至20681.78点 [1] - 近一个月累计跌幅27.49%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6.67% 跑赢恒生指数1.02%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033.68万元 同比减少27.52% [2] - 归母净利润-1580.01万元 同比改善38.87% [2] - 毛利率30.06% 资产负债率670.15% [2] 估值水平 - 公司市盈率(TTM)为-46.05倍 在纺织服饰行业中排名第65位 [2] - 行业市盈率平均值为-2.25倍 行业中值为-0.45倍 [2] - 同业比较: FAST RETAIL-DRS(0.34倍) 浙江永安(1.34倍) 大人国际(3.19倍) 其利工业集团(3.34倍) 超盈国际控股(3.51倍) [2]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品牌皮革配饰品设计生产商 主营皮带 钱包 记事簿 匙扣等小型皮具 [3] - 产品出口美国 欧洲及亚洲地区 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皮革配饰 [3] - 在国内设有生产基地 与高档零售集团合作覆盖全国分销网络 [3] - 拥有二十多年行业经验 在皮革配饰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3]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1,961千港元,2023年为30,298千港元,同比下降27.5%[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601千港元,2023年为5,681千港元,同比增长16.2%[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072千港元,2023年为27,641千港元,同比收窄38.2%[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7,072千港元,2023年为27,909千港元,同比收窄38.8%[3]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 -17,038千港元,2023年为 -27,732千港元,同比收窄38.5%[3]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81千港元,2023年为781千港元,无变化[4]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0,878千港元,2023年为13,252千港元,同比下降18%[4]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9,744千港元,2023年为66,383千港元,同比下降10%[4] - 2024年公司负债净额为 -62,021千港元,2023年为 -59,325千港元,亏损扩大4.5%[4]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4.1港仙,2023年为7.2港仙,同比收窄43.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重大亏损约17,072,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约62,021,000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829,000港元[9] - 2024年综合收入为2.1961亿港元,2023年为3.0298亿港元,同比下降27.5%[24] - 2024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1.7072亿港元,2023年为2.7641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38.2%[24] - 2024年综合融资成本为3091万港元,2023年为2931万港元,同比上升5.5%[2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综合减值为891万港元,2023年为47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2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综合减值为1553万港元,2023年为8162万港元,同比下降81%[25] - 2024年非流动资综合添置为1681万港元,2023年为967万港元,同比上升73.8%[25] - 2024年综合资产总额为1.0878亿港元,2023年为1.4033亿港元,同比下降22.5%[25]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7.2899亿港元,2023年为7.3358亿港元,基本持平[2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金额根据年内亏损约1706.2万港元及已发行413801205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3年分别为约2790.9万港元及387306740股[3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706.2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790.9万港元减少[71] - 2024年公司收入约2196.1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029.8万港元减少27.52%或约833.7万港元[68] - 2024年毛利率约30.1%,较2023年的约18.8%有所增加[68] - 2024年其他收入约28.8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7.9万港元增加[69] - 2024年其他亏损约155.3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816.2万港元减少[6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191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00.2万港元减少约109.2万港元[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82.9万港元,2023年为99.7万港元[8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约1087.8万港元,2023年为1325.2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5974.4万港元,2023年为6638.3万港元[8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0.18倍,2023年为0.20倍[8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087.8万港元,2023年为1403.3万港元;总负债约7289.9万港元,2023年为7335.8万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70.2%,2023年为522.8%[8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亏绌约为6202.1万港元,2023年为5932.5万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库存约201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59.4万港元下降;库存周转天数从68天减至48天[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为529.8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52.8万港元下降;债务周转天数从67天增至88天[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109名,2023年为126名[103] 公司新股配售情况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成功配售10,012,000股新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9,776,000港元[9] - 2025年3月18日公司成功配售9,024,000股新股,配售价为每股1.78港元,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5,620,000港元[15] - 2024年11月4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最多配售40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为每股1.02港元,净发行价约为每股0.97港元[90] - 2024年11月21日配售事项完成,共配售1001.2万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2.37%,总面值为10.012万港元,市价为1261.512万港元[91] - 2024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02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70万港元,已全部分配使用[92][93] - 2025年2月21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最多配售3000万股,配售价为每股1.78港元[99] - 2025年3月18日配售事项完成,共配售902.4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2.13%,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2.09%,净发行价约为每股1.73港元[100] - 2025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606万港元,净额约为1562万港元[101] - 约6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38.41%)用于购买材料、设备及间接成本[101] - 约6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38.41%)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01] - 约362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23.18%)用于结算未偿还应付款项[101] 公司贷款相关情况 - 公司执行董事秦伯翰同意在公司有能力偿还之前,不要求偿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金额8,000,000港元的免息、无抵押及无固定还款期贷款[10] - 秦先生额外授出最多30,000,000港元的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期限延长至2027年8月27日,截至相关日期未动用[11] - 2024年12月31日赵靖飞先生向集团提供总计约21,201,000港元贷款,尚未偿还约16,431,000港元须于2026年偿还,约4,770,000港元将于2025年到期,到期期限已额外延长两年[11] - 赵先生额外授出最多20,000,000港元的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期限延长至2026年5月27日,截至相关日期未动用[11] - 赵先生确认在公司有能力偿还之前,不要求偿还股东贷款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结欠的约11,470,000港元款项,并愿意进一步提供财务资源[11] - 2024年3月26日公司与贷款人A订立最多40,000,000港元贷款融资协议,按年利率20%计息,截至相关日期未动用[11] - 2025年3月28日公司与贷款人B订立最多40,000,000港元贷款融资协议,按年利率28%计息,截至相关日期未动用[11] - 董事秦先生向公司授出8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及无固定还款期限贷款[51] - 2024年最终控股股东贷款年末结余为1722.6万港元(2023年:1951.7万港元),其中即期部分445.8万港元(2023年:1560.4万港元),非即期部分1276.8万港元(2023年:391.3万港元)[52] - 2024年末最终控股股东授予公司股东贷款本金总额相当约2120.1万港元,包括人民币701万元、222.6万港元及148万美元[52] - 港元贷款及美元贷款获延长至2026年1 - 8月偿还,实际利率分别为16%及17%;2025年到期人民币贷款450万元(约477万港元)实际利率16% - 17%,剩余251万元(约266.1万港元)延至2026年6月偿还,实际利率15%[53] - 公司执行董事秦伯翰先生承诺,不会要求偿还2024年12月31日本金额为800万港元的贷款,直至公司有能力偿还为止[64] - 2021年8月28日公司获秦先生最多3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期限延长至2027年8月27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65] - 2024年12月31日,赵先生向集团提供本金总额约2120.1万港元贷款,其中约1643.1万港元须于2026年偿还,约477万港元原于2025年到期,后展期两年[65] - 2020年5月27日公司获赵先生最多2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期限延长至2026年5月27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65] - 赵先生同意在集团偿还股东贷款及2024年12月31日应付其他款项约1147万港元前不要求偿还,并愿提供财务支持[65] - 2024年3月26日公司获贷款人A最多4000万港元贷款融资,期限至2025年7月1日,年利率20%,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65] - 2025年3月28日公司获贷款人B最多4000万港元贷款融资,期限18个月,年利率28%,批准报表当日未动用[67] 公司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首次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之修订等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13] - 公司未提早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等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准则[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4][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之修订等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等准则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3][21] 公司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皮革制造业、皮革零售业、工业大麻种植业务,年内扩展至汽车服务业务[17] - 2024年皮革制造业务收入约2143.3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954.7万港元减少约27.5%[73] - 2024年皮革零售业务收入约52.2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75.1万港元减少约30.5%[76] - 2024年汽车服务业务收入约6000港元,亏损约2万港元,2023年无相关数据[78] - 2024年皮革制造业务和皮革零售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约97.6%和约2.4%,2023年分别约为97.5%和约2.5%[72] - 2025年皮革制造业务双轨并行,预计国内订单增长[80] - 2024年12月成立合资企业法氢环保洁净有限公司,从事汽车服务业务并已产生收入[81] - 公司制定计划多元化发展至工业麻类种植及麻布产品生产业务,2024年5月下旬起试验种植结果不理想[82][83] 公司各分部相关情况 - 公司有三个可呈报分部,各分部独立管理,按经调整除税前亏损评估表现[18] - 分部资产不包括可退回税项及未分配企业资产,分部负债不包括未分配企业负债[19][20] - 各分部间销售及转让按现行市价交易[20] 公司客户收入相关情况 - 2024年来自中国香港、美国、欧洲、中国内地及其他国家的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8960万港元、935万港元、9887万港元、461万港元及1718万港元[28] - 2024年来自客户A、B、C、D的收入分别为7830万港元、5654万港元、2290万港元、2276万港元,客户基础高度集中[29] 公司成本及酬金相关情况 - 2024年审核及其他核证相关服务核数师酬金为1380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16: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6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14千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3.7%,2023年同期为28.7%[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9,5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175千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9,5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443千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30港仙,2023年同期为2.20港仙[5][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7,3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33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资产亏绌为67,45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325千港元[6][1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12倍,2023年12月31日为0.20倍[6] - 2024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0.07倍,2023年12月31日为0.13倍[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1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8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954.9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约5098.5万港元及6745.2万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5.4万港元[18][26] - 2023年1月1日股本为382.7万港元,股份溢价为7776万港元,累计亏损为1.40558亿港元[15] - 2024年1月1日股本为412.7万港元,股份溢价为9047.1万港元,累计亏损为1.68467亿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412.7万港元,股份溢价为9047.1万港元,累计亏损为1.78016亿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211.5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0.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0.7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用308.3万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8,65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6,914,000港元减少约48.9%[9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2,05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856,000港元减少约57.8%[9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约23.7%,2023年同期约28.7%[9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887,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032,000港元减少约14.1%[9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9,549,000港元,2023年同期约8,443,000港元[9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85.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9.7万港元[10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为674.4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5772.9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12倍;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约为1325.2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6638.3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20倍[10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738.6万港元,总负债约7483.8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013.2%;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为1403.3万港元,总负债约7335.8万港元[10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亏绌约6745.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5932.5万港元[10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存货约288.6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59.4万港元减少;存货周转天数由68天增至80天[11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48.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552.8万港元减少;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由67天减至32天[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皮革制造、皮革零售和工业大麻种植业务,工业大麻种植业务未形成单独可呈报分部[43] - 2024年上半年皮革制造业外部客户收入8353千港元,2023年为16473千港元;皮革零售业务外部客户收入298千港元,2023年为441千港元;总计外部客户收入8651千港元,2023年为16914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皮革制造业可呈報分部虧損4869千港元,2023年为3514千港元;皮革零售业务可呈報分部虧損561千港元,2023年为1373千港元;总计可呈報分部虧損5430千港元,2023年为4887千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总计529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154千港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負債总计743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653千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皮革制造业务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约为835.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647.3万港元减少约49.3%[99] - 皮革制造业务分部亏损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51.4万港元增加约135.5万港元至约486.9万港元[100] - 2024年上半年,皮革制造业务美国收入占比9.6%(80.7万港元),去年同期占比43.8%(722.2万港元);欧洲收入占比36.5%(304.6万港元),去年同期占比19.5%(321.5万港元)等[100] - 2024年上半年,皮革制造业务皮带收入占比93.1%(778万港元),皮具及其他配饰收入占比6.9%(57.3万港元)[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皮革零售业务收入约为2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44.1万港元减少约32.4%[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皮革零售业务经营亏损约56.1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37.3万港元[103] 公司融资及债务情况 - 秦先生提供的贷款于2024年6月30日本金额为800万港元,免息、无抵押及无固定还款期[26] - 秦先生授出的董事融资最多3000万港元,最新届满日期为2025年8月27日,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赵先生向集团提供的股东贷款本金总额折合约2127.1万港元,其中未偿还本金折合约1645.6万港元延期至2026年偿还,450万人民币(约481.5万港元)于2025年到期[29] - 2020年5月27日公司与赵先生订立贷款融资协议,获最多2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最新届满日期为2026年5月27日[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结欠赵先生其他款项约1284.4万港元,赵先生同意在集团有能力偿还前不要求偿还[31] - 2024年3月26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贷款融资协议,获最多4000万港元贷款融资,年利率20%,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初始届满日期为2025年7月1日,可延长至2026年7月1日[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期末结余为611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13千港元[70][73]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添置1335千港元,利息开支295千港元,付款1613千港元,汇兑调整120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148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28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为12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71千港元[74][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5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00千港元[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股东赵先生款项为1284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97000港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关联公司北京盛茂坤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款项为161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54000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亏损性短期租赁合约拨备约1080000港元,2023年同期无[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零售店舖及企业总部短期租赁相关经营租赁承担分别约为261000港元及74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零售店舖约为675000港元[73] - 公司与执行董事秦先生有8000000港元无抵押、免息且须按要求偿还的贷款[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偿还最终控股股东贷款合计19,22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517千港元[82][87] - 2024年6月30日,控股股东授予免息贷款合共约21,27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1,454,000港元[87] - 2024年6月30日,港元贷款及美元贷款利率分别为16%及10%,人民币贷款利率为15%至17%[87][88] 公司会计政策及准则相关 - 集团就中期财务报表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多项修订准则,应用该等修订对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7][3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将在不同日期生效,集团正在评估影响,初步结果显示无重大影响[39][40] - 编制中期财务报表时,管理层作出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主要来源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一致[42] 公司其他财务相关指标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1224千港元,2023年为896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融資成本总计1465千港元,2023年为1468千港元[52] - 2024年上半年確認為開支之存貨成本6600千港元,2023年为12058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僱員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5973千港元,2023年为8337千港元[54] - 香港经营的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缴税,其余按16.5%税率缴税;其他集团实体按16.5%税率缴税[57] - 符合小型企業資格的附屬公司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的應課稅溢利按實際稅率5%計算[58] - 董事不建議就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擁有人應佔本集團虧損954.9萬港元,2023年同期為844.3萬港元;2024年上半年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4.12704億股,2023年同期為3.82704億股[60] - 2024年上半年無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2023年同期為5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出售賬面淨值約1.1萬港元的資產,無出售收益或虧損淨額[62] - 2024年皮革零售業務零售現金產生單位估值所用貼現率為13%,可收回金額估計為零[63][66] - 2024年皮革製造業務製造現金產生單位估值所用貼現率為13%,可收回金額估計為零[6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訂立一份租賃協議延長皮革製造業務現有辦公場所租期2年,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約133.5萬港元,2023年同期約89.6萬港元[69] - 2024年上半年無就已全面減值之零售使用權資產確認撥回減值虧損,2023年同期減值虧損約89.6萬港元[69] - 2024年上半年就製造使用權資產確認減值虧損約122.4萬港元,2023年同期無[69]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3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65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14千港元下降48.85%[2] - 报告期内毛利为205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856千港元下降57.76%[2] - 除税前亏损为954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175千港元增加16.81%[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954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443千港元增加13.10%[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81千港元下降17.79%[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74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252千港元下降49.11%[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772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383千港元下降13.04%[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10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75千港元增加145.29%[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6745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325千港元增加13.70%[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亏绌总额为6745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325千港元增加13.7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亏损约954.9万港元,当日产生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约5098.5万港元及6745.2万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仅录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5.4万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95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175千港元;期内亏损为95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443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为73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33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7483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358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为122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6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4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68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66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058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期内亏损9549000港元及已发行412704000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为5000港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出售账面净值约11000港元资产,无出售损益净额[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86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691.4万港元减少约48.9%[51] - 同期,集团毛利约20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85.6万港元减少约57.8%,毛利率从约28.7%降至约23.7%[51] - 其他收入从去年同期约3.4万港元减少至约1万港元[51]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8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3.2万港元减少约14.1%[51]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800.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71万港元减少约170.9万港元[51] - 其他亏损约12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9.6万港元增加约32.8万港元[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954.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44.3万港元有所增加,每股亏损为2.30港仙[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85.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9.7万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674.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25.2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5772.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6638.3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12倍,2023年12月31日约为0.20倍[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738.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03.3万港元;总负债约7483.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7335.8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013.2%,2023年12月31日约为522.8%[6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录得资产亏绌约6745.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32.5万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存货约288.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459.4万港元;存货周转天数由68天增至80天[6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4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52.8万港元;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由67天减少至32天[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皮革制造、皮革零售和工业大麻种植业务,工业大麻种植业务未形成单独可呈报分部[18] - 集团有皮革制造和皮革零售两个可呈报分部,独立管理各分部[18] - 集团高级执行管理层面单独监察各经营分部业绩,按可呈报分部的溢利╱(亏损)评估分部表现[18] - 分部资产不包括可退回税项及未分配企业资产,分部负债不包括未分配企业负债[18] - 各分部间销售及转让按现行市价交易[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皮革制造业务外部客户收入83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473千港元;皮革零售业务外部客户收入2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1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亏损方面,皮革制造业务为48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14千港元;皮革零售业务为5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73千港元[20] - 2024年皮革零售业务零售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按使用价值厘定,所用贴现率为13%,可收回金额估计为零[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需就已全面减值的零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拨回减值亏损,2023年同期无相关情况[30] - 2024年皮革制造业务制造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按使用价值厘定,所用贴现率为13%,可收回金额估计为零[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需就已全面减值的制造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拨回减值亏损,2023年同期无相关情况[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订立租赁协议将皮革制造业务现有办公场所及企业总部租期延长1至2年,2023年同期为延长现有皮具工作坊租期2年[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133.5万港元初步确认,2023年同期约89.6万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零售使用权资产无减值亏损拨回,制造使用权资产确认减值亏损约122.4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亏损[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亏损性短期租赁合约拨备约108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拨备[33] - 2024年6月30日,零售店舖及企业总部短期租赁相关经营租赁承担分别约为26.1万港元及74.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零售店舖约为67.5万港元[33] - 皮革制造业务收入约835.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647.3万港元减少约49.3%,分部亏损约48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35.5万港元[54] - 皮革零售业务收入约2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4.1万港元减少约32.4%,经营亏损约5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7.3万港元有所减少[57] - 集团自2024年5月底起恢复工业大麻“云麻8号”的试验性培育,培育周期约为6至8个月[59] 融资与贷款情况 - 执行董事秦伯翰先生提供本金800万港元贷款,同意在公司有能力偿还前不要求偿还[8] - 秦伯翰先生额外授出最多3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8] - 赵先生提供股东贷款本金总额相当于约2127.1万港元,其中合计未偿还贷款本金约1645.6万港元延期至2026年偿还,余下约481.5万港元于2025年到期[9] - 赵先生额外授出最多2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9] - 赵先生同意在公司有能力偿还前,不要求偿还股东贷款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结欠其的其他款项约1284.4万港元[9] - 独立第三方授出最多4000万港元贷款融资,按年利率20%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10] - 公司获执行董事秦先生授出8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且须按需偿还的贷款[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初订立的贷款展期协议金额为1.9517亿港元,2023年为1.9002亿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偿还最终控股股东贷款合计1.92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517亿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最终控股股东赵先生授予集团的股东贷款本金总额相当于约2127.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145.4万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港元贷款及美元贷款实际利率分别为16%及10%,人民币贷款实际利率为15%至17%[44] 会计政策与准则相关 - 集团中期财务资料按与2023年度财务报表相同会计政策编制,除规定将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采纳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12] - 集团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多项修订准则,应用该等修订对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13][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多项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未生效,集团未提早采纳,初步评估应用该等准则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5][16]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时,管理层作出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主要来源与2023年度财务报表一致[17] 税务与股息政策 - 香港经营的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缴税,其余按16.5%税率缴税;符合小型企业资格附属公司不超300万元人民币应课税溢利按5%实际税率缴税[26]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中期股息[2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情况相同[69] 贸易应收应付款项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14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2.8万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即期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为0.38%,账面总值82.7万港元,亏损0.3万港元,账面净值82.4万港元[35] - 2023年12月31日,即期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为0.56%,账面总值543.8万港元,亏损3万港元,账面净值540.8万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期初为117.1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3.3万港元,期末余额120.4万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51.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0万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不足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4.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9万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31至6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73.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6.4万港元[38] - 应付最终控股股东赵先生款项为1284.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9.7万港元),应付关联公司北京盛茂坤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款项为161.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5.4万港元)[39] 公司运营与管理相关 - 公司将持续积极寻求其他融资来源,实施严格成本管理措施[10] - 公司制定业务策略与计划,落实后有望改善收入表现及财务状况[10]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对业务发展保持审慎,预期营商环境依然严峻[58] - 截至202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6-03 22: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毛利率为17.3%,较2022财年经调整毛利率26.9%大幅下降[50] - 2023及2024年现金流预测中采用的毛利率分别为23.5%及24.5%[51] - 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及2023年年报所披露采用上调约13%的调整金额[36] - 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及年报披露采用下调约整金额13%[53] - 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及年报披露采用上调约整金额8%[67] - 股权成本为14.76%,债务成本为5.88%,股权价值与企业价值之权重为85.88%,债务价值与企业价值之权重为14.12%,法定企业税率为16.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13.37%[26] - 股权成本为14.21%,债务成本为5.88%,股权价值与企业价值之权重为85.32%,债务价值与企业价值之权重为14.68%,法定企业税率为16.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12.84%[60] -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即贴现率为12.84% [69] - 债务假定成本为香港最优惠利率,即5.88%[54][63] - 股权成本为14.21%,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并作额外溢价调整 [70] - 公司2024财年及2025财年采用更实际的毛利率40%,参考2019财年实际毛利率44%计算得出[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皮革制造业务大幅亏损约1765.9万港元(或约1039.3万港元,不包括制造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制造使用权资产的减值亏损)[18] - 2023 - 2030年全球皮革制品市场年增长率介乎6.2%至9.5%,平均为7.31%,公司2024及2025年收益增长率采用7.5%[50] - 公司预测皮革零售业务2024及2025财年增长10%[67] 资产减值情况 - 2023年6月续租后,集团零售工作坊的零售使用权资产确认减值亏损约89.6万港元[19] - 董事认为制造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制造使用权资产存在减值迹象[18] - 董事认为零售工作坊的零售使用权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因零售环境不利[19] - 企业使用权资产已于2022财年悉数减值,2023财年无需拨回[20] - 根据使用价值计算结果,相关资产可收回金额估计为零,2023年度确认减值[22] - 零售工作坊零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零售使用权资产的使用价值计算由董事按皮革制造业务相同方法编制,未聘请估值师[32] 业务策略与计划 - 公司制定业务策略与计划,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拓展电商市场等以改善主营及财务表现[3][13][14] - 管理层制定营销战略,通过广告、促销等吸引顾客,提高线上商铺排名[6] - 集团计划多元化发展至工业大麻种植及麻布产品生产业务,但受管控和疫情影响进展受限[7] - 董事会将持续评估营商环境,物色商机,多元化业务组合及收入来源[16] - 2024年起公司在营销活动支撑下与多家知名品牌洽谈,重塑品牌定位,拓展高端品牌[38] - 管理层将检讨香港零售店表现及全球市场偏好,开发迎合新细分或小众市场的皮革制品[39] - 2024年5月底起公司恢复工业大麻“云麻8号”实验性培育,培育周期约六至八个月[41] - 现阶段业务策略与计划无需大量资金投入,公司可按需进一步投入资本[42] - 公司业务策略与计划资金主要来自赵靖飞先生的股东贷款及外部贷款融资[43] - 2024年赵靖飞先生进一步提供现金垫款235万港元作为营运资金[43] - 董事会有信心公司有充足营运资金支持业务及履行至少12个月到期的财务责任[43] 其他信息 - 指标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皮革制品相关业务 [70] - 2023年度业绩公告及2023年年报内容除已披露外维持不变 [71]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赵靖飞先生、范欣先生及秦伯翰先生 [72]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韩煜女士、贾丽欣女士及荣毅先生 [72]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7: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0,2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042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5,6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61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为27,6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3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为27,9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36千港元[10] - 2023年毛利率为18.8%,2022年为18.3%[10] - 2023年流动比率为0.20倍,2022年为0.31倍[10] - 2023年速动比率为0.13倍,2022年为0.21倍[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为412,704千股,2022年为382,704千股[10] - 2023年年结日股份收市价为1.32港元,2022年为0.68港元[10] - 2023年年结日市值为544,769千港元,2022年为260,239千港元[10] - 2023年公司收入约3029.8万港元,较2022年约5604.2万港元减少45.9%或约2574.4万港元[63] - 2023年毛利约为568.1万港元,2022年约为1026.1万港元;毛利率从2022年约18.3%增至2023年约18.8%[63]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67.5万港元减少73.5%至2023年约17.9万港元[64] - 其他亏损从2022年约182.2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816.2万港元[6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300.2万港元,较2022年约564.7万港元大幅减少约264.5万港元[65] - 2023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1935.9万港元,较2022年约1992.7万港元轻微减少约56.8万港元[67]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7.3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74.8万港元[55] - 2023年融资成本为78.4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回)/拨备净额为 - 1万港元[5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添置为96.7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资产为1343.1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为5957.7万港元[55] - 2023年综合收入为30,298千港元,2022年为56,042千港元[77] - 2023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27,641千港元,2022年为18,936千港元[77] - 2023年综合融资成本为2,931千港元,2022年为2,440千港元[7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综合减值为47千港元,2022年为36千港元[79]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综合减值为8,162千港元,2022年为1,822千港元[79] - 2023年非流动资产综合添置为967千港元,2022年为3,284千港元[79] - 2023年综合资产总额为14,033千港元,2022年为30,582千港元[79]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为73,358千港元,2022年为76,598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790.9万港元,2022年约为1893.6万港元;每股亏损为7.2港仙,2022年为4.9港仙[10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1325.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783.1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6638.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674万港元[11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20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0.31倍[113] - 2023年12月31日总库存约459.4万港元(2022年:约571.8万港元),库存周转天数从46天增至68天[11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约为552.8万港元(2022年:约794.3万港元),债务周转天数从52天增至67天[1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确认非现金减值亏损约816.2万港元(2022年:约182.2万港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99.7万港元(2022年:约249.5万港元)[135]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为1403.3万港元(2022年:约3058.2万港元),总负债约为7335.8万港元(2022年:约7659.8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22.8%(2022年:约250.5%)[136]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亏绌约为5932.5万港元(2022年:4601.6万港元)[1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付/应付核数师费用为119万港元,2022年为136万港元;其中核数服务、其他核证服务及其他非核数服务费用分别为98万港元(2022年:118万港元)、18万港元(2022年:18万港元)及3万港元(2022年:无)[17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皮革制造业和皮革零售业收入(不含分部间收入)分别约为2954.7万港元和75.1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5454.2万港元和150万港元[63] - 2023年皮带收入27,968千港元,占比94.7%;皮革制品及其他配饰收入1,579千港元,占比5.3%[89] - 2022年皮带收入52,347千港元,占比96.0%;皮革制品及其他配饰收入2,195千港元,占比4.0%[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香港的皮革零售收入约75.1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0万港元减少约49.9%[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零售业务毛利率增至约76.8%,2022年约为28.5%[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业务和皮革零售业务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约97.5%(2022年:约97.3%)和约2.5%(2022年:约2.7%)[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业务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约2954.7万港元,减少约45.8%,2022年约为5454.2万港元[104] - 2023年香港、美国、欧洲、中国内地、其他国家收入分别为537.1万港元(占比18.2%)、1255.1万港元(占比42.5%)、585.4万港元(占比19.8%)、105.8万港元(占比3.6%)、471.3万港元(占比15.9%);2022年分别为659.7万港元(占比12.1%)、3265.5万港元(占比59.9%)、985.2万港元(占比18.1%)、57.1万港元(占比1.0%)、486.7万港元(占比8.9%)[10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零售业务亏损约285.7万港元,2022年约为365.5万港元[107] 业务运营政策 - 集团对皮革零售业务单次购买超特定金额客户提供现场销售价格折扣,扣除折扣后确认收入[31] 财务会计政策 - 2023年12月31日,所得税包括即期税项及递延税项,与损益外确认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在损益外确认[32] - 2023年12月31日,预付代价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终止确认产生的资产、费用或收入,初始交易日为集团因预付代价初始确认非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日期[39] - 2023年12月31日,对界定供款退休计划的缴款在雇员提供服务时于损益确认为开支[4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拨备矩阵计算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比率根据各客户板块组别的已逾期日数计算[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管理层根据过往经验厘定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估计可使用年期及相关折旧开支,估计或因技术革新大幅变动[49] 业务发展与规划 - 公司预计2024年客户订单将上升,收入可能会有一定增长[92] - 公司已制定计划多元化发展至工业麻类种植及麻布产品生产业务,已取得相关许可证并开展试验种植[131] 股权配售情况 - 2023年11月6日完成配售事项,共配售3000万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7.27%,配售价每股0.45港元[118] - 公司于2023年10月13日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30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45港元,净发行价约每股0.44港元[140]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135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300万港元,略低于预计的1320万港元[141] - 公司已分配约10万港元用于扩大产能、约30万港元用于增强研发能力、约1260万港元用于提供一般营运资金及增强财务状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列用[141] 重大投资与收购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概无持有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42][143] 资产抵押情况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任何资产抵押[147]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制定[15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已遵守规定标准[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的记录良好[163][164]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165][168] - 根据章程细则,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席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172] - 董事会目前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之间无重大关系[1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年龄分布为21 - 30岁1人、31 - 40岁1人、41 - 50岁2人、51 - 60岁1人、61 - 70岁1人[186][187] - 董事会大约每季举行一次会议,并根据业务需要举行临时会议[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主席举行了一次只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91] - 全体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三年特定任期委任,期满后自动续新一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及由股东重选[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占董事会的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194] - 每位新获委任董事接受全面入职资料,涵盖公司业务、政策及董事责任[197] - 每位董事与公司签订服务合约或委任函,初始任期三年,须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一次,新委任董事须在下届股东大会接受重选[198] - 每次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后,会向董事传阅会议记录初稿,定稿由公司秘书保存[20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2022年:无)[122]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26名雇员(2022年:142名)[121]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毛利为5681千港元,2022年为10261千港元[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27909千港元,2022年为18936千港元[6]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合约收入总计30298千港元,2022年为56042千港元[21][23] - 2023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核数师酬金(审核及其他核证相关服务)为1160千港元,与2022年相同[23]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计268千港元,2022年为0[27] - 2023年零售估值所用主要假设包括增长率10%、毛利率40%及贴现率13%,零售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89.6万港元[30] - 2023年11月6日完成配售后成功筹集约1300万港元,但2023年度产生重大亏损约2790.9万港元[3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约为5313.1万港元及5932.5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99.7万港元[35]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收入3.0435亿港元,2022年为5.6142亿港元[45] - 2023年可呈报分部亏损2.0516亿港元,2022年为1.1046亿港元[45] - 2023年综合资产总额1.4033亿港元,2022年为3.0582亿港元[45]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7.3358亿港元,2022年为7.6598亿港元[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存货成本中相关金额为794.2万港元,2022年为887.6万港元[52]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296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5198千港元,总计8162千港元;2022年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1822千港元[5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金额根据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2790.9万港元及年内已发行387306740股普通股数目计算;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约1893.6万港元及382704000股[54] - 2023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约7.1万港元,2022年为2.9万港元[5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总计5528千港元,其中不足30日为3288千港元、31至60日为2121千港元、61至90日为110千港元、91至120日为9千港元;2022年总计7943千港元,各账龄段分别为3833千港元、2317千港元、1631千港元、20千港元、142千港元[60] - 2023年应付最终控股股东赵先生款项为1089.7万港元,2022年为913.5万港元[62] - 2023年初步确认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各自约为89.6万港元,2022年为325.5万港元[67] - 企业使用权资产可收回金额参考使用价值计算,使用12%的贴现率,估计为零,2023年无需对先前全面减值的企业使用权资产进行减值亏损拨回[6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6699千港元,减值亏损1171千港元,账面价值5528千港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131千港元、1188千港元、7943千港元[74] - 2023年应付关联公司北京盛茂坤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款项约165.4万港元,2022年为170.2万港元[77] - 2023年零售店铺短期租赁的经营租赁承担约为67.5万港元,2022年为57.6万港元[83] - 2023年已发行股份3000万股,股本300千港元,年末股份总数4.12704亿股,股本4127千港元;2022年末股份总数3.82704亿股,股本3827千港元[87] - 其他收入减少73.5%,从2022年约67.5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17.9万港元[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约264.5万港元至约300.2万港元(2022年:约564.7万港元)[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约56.8万港元至约1935.9万港元(2022年:约1992.7万港元)[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重大亏损约2790.9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为约5313.1万港元及5932.5万港元[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9.7万港元[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3029.8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45.9%或约2574.4万港元[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568.1万港元,毛利率由2022年约18.3%增至约18.8%[118] - 其他亏损由2022年约182.2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816.2万港元,主要因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519.8万港元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296.4万港元[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零售业务亏损约285.7万港元,2022年约为365.5万港元[12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1325.2万港元,2022年约为1783.1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6638.3万港元,2022年约为5674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20倍,2022年约为0.31倍[1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库存约459.4万港元,2022年约为571.8万港元;库存周转天数由46天增加至68天;应收贸易账款约为552.8万港元,2022年约为794.3万港元;债务周转天数由52天增加至67天[1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790.9万港元,2022年约为1893.6万港元;每股亏损为7.2港仙,2022年为4.9港仙[1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香港零售收入约75.1万港元,2022年约为150万港元,减少约49.9%;皮革零售业务毛利率增至约76.8%,2022年约为28.5%[15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约99.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9.5万港元[1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1403.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058.2万港元;总负债约7335.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659.8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22.8%,2022年12月31日约为250.5%[1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亏绌约为5932.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01.6万港元[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除税前亏损27,641千港元,2022年为18,936千港元;所得税开支268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开支[192] - 2023年12月31日来自最终控股股东的贷款为3,913千港元,2022年为14,139千港元;租赁负债为3,062千港元,2022年为5,719千港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975千港元,2022年为19,858千港元;负债净额为(59,325)千港元,2022年为(46,016)千港元[193] - 2023年12月31日股本为4,127千港元,2022年为3,827千港元;储备为(63,452)千港元,2022年为(49,843)千港元;资产亏绌总额为(59,325)千港元,2022年为(46,016)千港元[19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皮革制品制造及分销收入为29547千港元,2022年为54542千港元[23] - 2023年时装、鞋履及皮革配饰零售收入为751千港元,2022年为1500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业及皮革零售业务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约97.5%(2022年:约97.3%)及约2.5%(2022年:约2.7%)[1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及零售业务分别确认约430.2万港元及约89.6万港元的减值亏损[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业务及皮革零售业务收入分别约为2954.7万港元及75.1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5454.2万港元及150万港元[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业务来自外界客户收入约2954.7万港元,减少约45.8%[122] - 2023年香港、美国、欧洲、中国内地、其他国家皮革制造业务收入分别为537.1万、1255.1万、585.4万、105.8万、471.3万港元,占比分别为18.2%、42.5%、19.8%、3.6%、15.9%;2022年分别为659.7万、3265.5万、985.2万、57.1万、486.7万港元,占比分别为12.1%、59.9%、18.1%、1.0%、8.9%[123] - 2023年皮带、皮革制品及其他配饰收入分别为2796.8万、157.9万港元,占比分别为94.7%、5.3%;2022年分别为5234.7万、219.5万港元,占比分别为96.0%、4.0%[124] 融资相关情况 - 赵先生授予公司最多20000000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最后届满日期延长至2026年5月27日,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12] - 董事融资最多3000万港元,最后届满日期延长至2025年8月27日,截至公告日期未动用[36] - 2024年3月26日订立外部融资额度最多4000万港元,年利率20%,截至公告日期未动用[37] - 秦先生向公司授出8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及无固定还款期限贷款[78] - 秦先生额外授出最多3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最后届满日期延长至2025年8月27日,2023年末未动用[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付秦先生贷款本金为8000000港元[1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赵靖飞先生提供本金总计约2.1454亿港元股东贷款,未偿还本金总计约1652.1万港元还款日期为2024年,剩余约493.3万港元将于2025年届满,2024年到期贷款期限额外延长两年[114] - 公司与赵先生订立的2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股东融资,最后届满日期延长至2026年5月27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115] - 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取得3000万港元外部融资额度,将于2024年5月30日届满;2024年3月26日订立4000万港元外部融资额度,自融资开始日期至2025年7月1日,可延长至2026年7月1日,按年利率20%计息,截至批准报表日期未动用[116] 股份配售情况 - 2023年11月6日,公司按每股0.45港元发行3000万股普通股,总现金代价(扣除股份发行开支前)为1350万港元,其中1320万港元确认为股份溢价,股份发行开支约48.9万港元[110] - 2023年11月6日完成配售事项,合共3000万股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7.27%,配售价每股0.45港元[133] - 2023年10月13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30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为每股0.45港元,净发行价约为每股0.44港元[163]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35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00万港元,略低于预计的1320万港元;已分配0.1百万港元扩大产能、0.3百万港元增强研发能力、12.6百万港元提供营运资金及增强财务状况,至2023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164]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韩煜女士、贾丽欣女士及荣毅先生组成,已审阅并讨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176] - 公司将在寄发2023年年报后举行股东大会,通告将适时刊发及寄发[178] - 公司2023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与具备内部审计职能有关的守则条文第D.2.5条外[173] -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9 16:42
财务状况 - 中期營業收入為16,914千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7%[5] - 毛利率為28.7%,較去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5] - 除稅前虧損為8,175千港元,較去年同期改善[5] - 流動比率為0.19倍,較去年同期下降0.12倍[5] - 速動比率為0.09倍,較去年同期下降0.12倍[5]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减少约13.8%,毛利减少约8.8%[73]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8,443,000港元,每股亏损为2.20港仙[79] - 本集团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8,443,000港元,每股亏损为2.20港仙[79]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8,443,000港元,每股亏损为2.20港仙[79]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录得资产虧损约52,769,000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间经营虧损所致[95] 公司业务 - 本集团主要从事皮革制品的制造及分销、时装、鞋履及皮革配饰的零售以及工业大麻种植和大麻织物产品的生产[13] - 本集团计划将业务多元化至工业大麻种植和大麻織物产品生产,以提高长期盈利能力[89] - 本集团将继续努力提升经营效率、削减成本,并创造推广产品,以为客户和行业提供长期价值[88] 资产负债 - 本集团流动比率为0.19倍,资产负债率为358.7%,较去年同期下降和上升[93] - 存货週轉天數由46天增至78天,主要由于2023年上半年就2023年下半年的旺季准备存货[98] - 本集团的应收贸易账款约为2,009,000港元,应收款项週轉天數由52天减少至22天,原因是动用客户提前结算方案[9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阅和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121][122]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讨论财务申报事宜[123] - 公司遵守企业治理守则,但暂未设立内部审计功能,将聘请第三方执行内部审计[117][118] - 董事已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19]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2:2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6,9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614千港元下降13.77%[2] - 报告期内毛利为4,85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324千港元下降8.79%[2] - 除税前亏损为8,17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856千港元收窄17.06%[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8,44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856千港元收窄14.34%[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08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51千港元下降21%[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0,31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831千港元下降42.17%[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4,83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740千港元下降3.36%[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44,52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909千港元增加14.42%[3]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52,76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016千港元增加14.6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亏损约8,443,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产生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约为44,521,000港元及52,769,000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169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61.4万港元;可呈報分部收益为169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67.1万港元;可呈報分部虧損为48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46.8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为2042.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75.3万港元;可呈報分部負債为6111.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43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为8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1.9万港元;融資成本为146.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6万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稅前虧損为817.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85.6万港元;所得稅開支为26.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期內虧損为84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85.6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169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3.8%;毛利约485.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8%;毛利率从约27.1%上升至约28.7%[62] - 其他收入从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32.7万港元减少约89.6%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3.4万港元[6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账面总值913.1万港元,亏损拨备118.8万港元,账面净值794.3万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545.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3.2万港元有所减少[50] - 应付董事秦先生款项为4.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零)[51] - 应付最终控股股东赵先生款项为872.5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3.5万港元有所减少[52] - 应付关联公司北京盛茂坤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款项为162.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0.2万港元有所减少[53] - 来自最终控股股东赵先生的贷款,截至2023年6月30日余额为1832.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0.2万港元有所减少[55] - 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层成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短期福利为58.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4.6万港元有所减少[61]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225.2万港元减少约54.2%至2023年上半年约103.2万港元[64]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约100.8万港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971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1071.9万港元)[65] - 其他亏损减少约62.3万港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89.6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151.9万港元)[6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844.3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985.6万港元),每股亏损为2.20港仙(2022年上半年为2.58港仙)[6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159.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9.5万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为1031.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783.1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5483.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674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19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0.31倍)[8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2039.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3058.2万港元有所下降;总负债约7316.5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7659.8万港元有所下降;资产负债率约为358.7%,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250.5%上升[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录得资产亏绌约5276.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01.6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内经营亏损所致[8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存货约515.3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571.8万港元减少;存货周转天数由46天增至78天[8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贸易账款约为200.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794.3万港元减少;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由52天减少至22天[8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135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2名减少[94] 公司融资情况 - 2021年8月28日公司获秦先生最高3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到期日延至2025年8月27日,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15] - 2023年6月30日,赵先生向集团提供本金总额约2133万港元股东贷款,其中约493.3万港元应于2024年6月或之前偿还,约1639.7万港元于2025年到期[15] - 2020年5月27日公司获赵先生最多200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融资,到期日延至2024年5月27日,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16] - 2023年3月30日公司获独立第三方最多3000万港元贷款融资,为期14个月(可延至26个月),年利率20%,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支取[17] - 赵先生同意在集团有能力偿还前,不要求偿还股东贷款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872.5万港元其他欠款[18] - 赵先生愿于2024年5月27日将股东融资再延期24个月(如必要)并提供财务资源[18] 会计准则影响 - 集团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中期财报无重大影响[21][22] - 2024年1月1日起多项新订准则及修订本生效,集团评估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23] 公司业务线构成 - 集团主要业务有皮革制造、皮革零售和工业大麻种植业务,工业大麻种植业务未形成单独可呈报分部[26] - 集团有皮革制造和皮革零售两个可呈报分部,按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评估表现[27] 税收政策 - 香港一間附屬公司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繳稅,其餘應稅利潤按16.5%税率繳稅,其他集團實體按16.5%税率繳稅[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資格小型企業不超過300万元人民幣的應課稅溢利按實際稅率5%繳稅;2022年同期,首100万元人民幣應課稅溢利按實際稅率2.5%繳稅,餘下不超過300万元人民幣的應課稅溢利按稅率5%繳稅,其他附屬公司按法定稅率25%繳稅[35]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議就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3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95] 每股亏损计算 - 每股基本虧損根據公司擁有人應佔集團期內虧損84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85.6万港元)及已發行38270.4万股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38] 资产购置与出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約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0港元;出售賬面淨值約1.1万港元的資產,2022年同期無[40] 存货成本 - 存貨成本包括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與僱員成本等相關的約402.5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441.9万港元[33] 各业务线资产减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皮革零售业务确认零售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896,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亏损[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零售物业、厂房和设备及零售使用权资产可收回金额估计为零[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皮革制造业务的制造物业、厂房和设备及制造使用权资产估计可收回金额高于各自账面价值,无需确认减值亏损,2022年同期无此项亏损[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企业使用权资产可收回金额估计为零,无需确认减值亏损拨回,2022年同期减值约1,519,000港元[47] 租赁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订立租赁协议将现有皮具工作坊租期再延长2年,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896,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3,255,000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零售店舖订立的短期租赁相关经营租赁承担约为26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50,000港元[48] 应收贸易账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未经审核为3,15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9,131千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账面净值未经审核为2,0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7,943千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即期(未逾期)应收贸易账款预期亏损率为0.13%,账面总值1,996千港元,亏损3千港元,账面净值1,993千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91至365日(已逾期)应收贸易账款预期亏损率为100%,账面总值21千港元,亏损21千港元,账面净值为0[49] 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为2000万股,金额2000万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82.704万股,金额382.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与2023年6月30日数据相同[58] 各业务线收入与亏损情况 - 皮革制造业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867万港元减少约11.8%至2023年上半年约1647.3万港元,经营亏损减少约22.6%至约351.4万港元[69][71] - 皮革零售业务收入减少约50.3万港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44.1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94.4万港元),经营亏损约137.4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92.8万港元)[72][75] 公司业务计划与态度 - 公司计划将业务多元化至工业大麻种植及大麻织物产品生产,已取得相关许可、租赁地块并获得种子供应[78] - 公司对2023年下半年业务发展抱审慎态度,将提升经营效率、削减成本并创造推广产品[77]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96] 公司内部审核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设立内部审核功能,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每年执行该功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