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富量子(00290)
icon
搜索文档
国富量子(0029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8 16: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號為290[21] 市场指数表现 - 2021年恒生指數全年收跌約14%,恒生科技指數全年收跌約33%[24][26] - 2021年Markit iBoxx中國高收益美元債總回報指數全年收跌約22%,Markit iBoxx亞洲中資美元債總回報指數全年收跌近8%[24][26] 港股IPO情况 - 2021年港股主板IPO新股僅95隻,較上一年度的136隻同比下降約30%[24][26] 公司业务成果 - 2021/22財政年度公司完成新希望服務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兩個大中型IPO承銷項目[25] - 2021/22財政年度公司成功推動世茂集團美元債發行[25] - 公司參與明星項目真實生物的B輪融資[25] - 2021/22财年公司完成新希望服务和东莞农商行两单中大型IPO承销项目,促成世贸集团美元债发行[27] - 2022年公司参与真实生物B轮融资,落地香港市场首批在岸有限合伙基金之一,成功落地深圳首支FOF等[27][2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总收入约5848.7万港元,同比减少约56%,税前亏损约7953.4万港元[29][31] - 2022财年集团收入及投资亏损净额约5533.6万港元,较2021财年约1.5067亿港元减少约63.27%[33][36] - 2022财年集团亏损约7930.9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1349.5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增加约487.69%[34][36] - 2022财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8.66港仙,2021年同期约1.47港仙[35][3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 - 2022财年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入约3722.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5101.4万港元下跌约27.04%[38] - 2022财年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无投资收益净额,2021年约570.2万港元[38] - 2022财年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分部亏损约47.6万港元,2021年分部溢利约1163.5万港元,溢利减少约104.09%[38] - 2022财年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收入由约3820.7万港元减少约82.09%至约684.4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165.2万港元,2021年分部溢利约31.9万港元[38] - 公司放債利息收入约834.8万港元,2021年约3135.4万港元,同比下降约73.38%[39] - 公司顾问服务及保险经纪服务分部收入约124.2万港元,2021年约148.7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6.48%[43][46] - 公司资产管理分部收入及投资亏损净额约177.4万港元,2021年分部收入及投资收益净额约2315.3万港元,同比减少约92.34%[44][47] 可换股债券相关 - 2016年11月22日公司就发行本金总额为5.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订立相关协议[49] - 公司与万佳投资有限公司订立协议,万佳同意认购本金额为1107.54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49] - 2016年9月21日公司与太平洋联盟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后于11月22日订立补充协议,太平洋联盟同意认购本金额为1535.85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2018年1月8日该债券被转售[51] - 公司与江先资本(国际)管理有限公司订立协议,江先资本同意分4期认购本金总额为3056.61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52]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3月30日完成,年利率2%,兑换价每股0.06港元,全部兑换将发行65亿股兑换股份,筹集款项净额约3.85亿港元[53] - PAL同意认购本金额为1.5358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后于2018年1月8日出售给汇盈控股有限公司[54] - 江先资本同意分四批认购本金总额为3.05661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54] - 万佳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4月27日按0.06港元兑换价行使原有本金约51.74%,相当于5730万港元,4月28日发行9.55亿股[56] - 第一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4月27日按0.06港元兑换价全额行使,本金1.25661亿港元,4月28日发行20.9435亿股[56] - 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6月28日完成认购,筹集款项净额6000万港元,约5000万用于扩展孖展融资业务,约1000万用于包销业务[56]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8年7月5日完成认购,筹集款项净额6000万港元,约3600万用于壮大自营买卖业务,约1200万用于私募股本投资,约1200万用于资产管理业务[56]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9年1月11日按0.06港元兑换价行使原有本金的65%,相当于3900万港元,1月14日发行6.5亿股[56] - 第四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因先决条件未达成未发行[56]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筹集款项净额中,约1.8亿用于子公司注资及扩展业务,约1.5亿用于扩展放债业务,约1200万用于私募股本投资,约900万用于壮大子公司资本基础,约3400万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53] - 万佳可换股债券于2020年3月30日到期,4月3日偿还未偿还本金5345.4万港元及所有应计未付利息[58] - PAL可换股债券于2020年3月30日到期,公司已全额清偿并偿还未偿还本金1.53585亿港元及所有应计未付利息[58] - 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原到期日为2020年6月28日,后拟延期至2022年6月28日,但延期决议未通过,9月4日偿还未偿还本金6000万港元及所有应计未付利息[58][60][63]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21年7月5日到期,同日偿还未偿还本金2100万港元及所有应计未付利息[61][63]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第二批及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根据2017年1月5日股东特别大会决议发行[72] - 截至2020年10月16日,公司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为2100万港元,可按每股0.06港元转换为3.5亿股[95] - 2020年10月16日,公司尚未兑换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2100万港元,可按每股现有股份0.06港元兑换为3.5亿股现有股份[96] - 2020年10月19日营业结束起,尚未兑换可换股债券调整后,兑换价为每股合并股份0.60港元,兑换后将发行合并股份3500万股[97] 资金应用情况 - 成立合营公司拟应用所得款项1.2亿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动用1.2亿港元,使用时间待监管机构批准[74] - 扩展放债业务拟应用所得款项1.5亿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6] - 参与私募股本投资拟应用所得款项12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6] - 自营买卖拟应用所得款项5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6] - 壮大财富管理业务资本基础拟应用所得款项2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6] - 壮大企业融资业务资本基础拟应用所得款项2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6] - 一般营运资金拟应用所得款项34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6] - 进一步扩展孖展融资业务拟应用所得款项50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 进一步壮大包销业务拟应用所得款项10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公司股本情况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面值总额约为9153.1万港元,包括9.15307885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104][105] 集团资金及负债情况 - 集团旗下受香港证监会规管的附属公司,流动资金范围介于10万港元至300万港元或为其经调整总负债的5%(以较高者为准)[108] - 集团一间附属公司为保险持牌中介人,须维持最低资产净值10万港元[108] - 报告期内,集团主要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和贷款为业务运营提供资金[110]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4.92586亿港元(2021年约为7.877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3.21401亿港元(2021年约为5.67605亿港元)[110]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53倍(2021年为1.39倍)[11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90418亿港元(2021年:约2.6385亿港元),其中约57.09%为港元(2021年:约73.29%),约39.90%为美元(2021年:约24.57%),约3.01%为人民币(2021年:约2.14%),占流动资产总值约38.66%(2021年:约33.50%)[111][11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连应计利息约为1.00458亿港元(2021年:约1.61318亿港元)[111][11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0.85%(2021年:约102.71%),债务比率约为59.01%(2021年:约66.06%)[111][11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4.92586亿港元(2021年:约7.877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3.21401亿港元(2021年:约5.67605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53倍(2021年:1.39倍)[11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按公平值列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分别约为539.1万港元及约零港元(2021年:分别约为1.0123亿港元及约42万港元),该等金融工具亏损净额约为315.1万港元(2021年:收益净额约为1895.2万港元)[114][117] - 2020年3月18日,公司附属公司以约982万美元(约7659.6万港元)购入本金为1000万美元(约7800万港元)的票据,该投资于2021年3月31日公平值为1002.7万美元(约7767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约8.13%,债券年利率为5.20%,于2021年4月10日到期,报告年度确认利息收入1.4万美元(约11.2万港元)[116][119] 公司重大事项 - 报告年度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12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无)[123][13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债务证券约零港元及公司附属公司全部股份已抵押作银行融资抵押资产(2021年:债务证券约7767万港元及附属公司全部股份)[125][126] 公司信贷管理 - 公司实行信贷管理政策,定期检讨及更新,主要用港元交易,无重大外汇风险[127][128][129][130] 集团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共有69名雇员,2021年为81名[132][133] - 报告年度内相关雇员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为4398.7万港元,2021年约为7409.4万港元[132][133]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解植春先生64岁,于2017年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等职[136][137] - 解植春先生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取得哲学学士学位,1993年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取得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36][137] - 朱毅先生35岁,于2018年9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0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等职[145] - 朱毅先生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别取得法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2010年取得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取得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45] - 孙清女士61岁,于2020年4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9年8月加入集团[145] - 孙清女士1988年毕业于北京财贸学院,主修工业会计,1994年获得中国财政部颁发的会计资格证书[145] - 朱毅35岁,2018年9月任执行董事,2020年4月任CEO [147] - 孙青61岁,2020年4月任执行董事,曾在光大证券任职近20年 [148][149][153] - 孙青于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任艾伯科技非执行董事 [150][153] - 韩瀚霆
国富量子(0029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16 16: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号为290[1][8]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5][6] - 公司香港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41楼4102 - 06室[5][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等多家银行[7][8] - 开曼群岛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SUNTERA (CAYMAN) LIMITED[7][8]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联合证券登记有限公司[8] - 公司网站为www.290.com.hk[8] 财务资料审阅情况 - 已审阅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中期财务资料,包括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等[11][13] - 审阅依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17][18] - 未发现中期财务资料在各重大方面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的事项[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亏损、资产、负债等对比) - 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16,19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5,067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投资亏损净额为2,98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收益18,628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2,42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溢利1,418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本期亏损为32,97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633千港元[29] - 2021年9月30日物业及设备为17,684千港元,3月31日为22,131千港元[35] - 2021年9月30日商誉减值至1,994千港元,3月31日为3,994千港元[35] - 2021年9月30日应收贷款为0千港元,3月31日为31,107千港元[35]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578,094千港元,3月31日为787,720千港元[35] - 2021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2,981千港元,3月31日为324,308千港元[38] - 2021年基本每股亏损为3.6港仙,2020年为0.3港仙[33] - 2021年4月1日股本为91,53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689,003千港元,汇兑储备为(3,530)千港元,可换股债券储备为5,161千港元,特殊储备为13,524千港元,资本储备为1,863千港元,其他储备为(3,440)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69,804)千港元,权益总额为324,308千港元[41] - 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亏损32,977千港元[41] - 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31,327)千港元[41] - 2021年9月30日股本为91,53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689,003千港元,汇兑储备为(1,880)千港元,可换股债券储备为0千港元,特殊储备为13,524千港元,资本储备为1,863千港元,其他储备为(3,440)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97,620)千港元,权益总额为292,981千港元[41] - 2020年4月1日股本为91,53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689,003千港元,汇兑储备为(17,819)千港元,可换股债券储备为19,159千港元,特殊储备为13,524千港元,资本储备为1,863千港元,其他储备为(3,440)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70,307)千港元,权益总额为323,514千港元[54] - 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亏损2,633千港元[55] - 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7,398千港元[69] - 2020年9月30日股本为91,53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689,003千港元,汇兑储备为(7,788)千港元,可换股债券储备为5,161千港元,特殊储备为13,524千港元,资本储备为1,863千港元,其他储备为(3,440)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58,942)千港元,权益总额为330,912千港元[73]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70,32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96,775千港元[7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已收股息收入为22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9千港元[7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70,54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96,964千港元[7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已收利息为10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39千港元[7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36千港元[7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4,75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44,779千港元[80]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4,10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7,379千港元[80] - 2021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3,85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15,132千港元[80] - 2021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0,34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73,949千港元[8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16,193,000港元,除税前亏损为32,421,000港元,本期亏损为32,977,000港元[144] - 2020年同期,公司综合收入为45,067,000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418,000港元,本期亏损为2,633,000港元[152][161][16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45.8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32万港元[17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685.8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342.7万港元[17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亏损净额为298.9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收益1862.8万港元[17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经营开支为1220.8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2720.8万港元[17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2494.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2822.8万港元[185]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2021年本期香港利得税拨备为55.6万港元,2020年为405.1万港元[187,189] - 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税率为25%,2021年和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189,191] - 本期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020年同期亦无[190,19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036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0.003港元[194,19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购置物业及设备,2020年同期约为3000港元[197,199] 可换股债券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向江先资本发行的第三批可换股债券(本金21,000,000港元)已到期,相关可换股债券储备5,161,000港元已转至累计亏损[7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向江先资本发行的第二批可换股债券(本金60,000,000港元)已到期,相关可换股债券储备13,998,000港元已转至累计亏损[75]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于2021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起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08][11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适用于2021年6月30日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优惠”[118] 管理层判断及估计情况 - 编制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时,管理层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来源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1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息收入为22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9千港元[1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为1,89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529千港元[1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放债业务收入为4,98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089千港元[1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为61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78千港元[1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2,14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364千港元[1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孖展利息收入为2,41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85千港元[1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企业融资服务收入为3,92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633千港元[1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6,19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5,067千港元[131]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收入为4,308,000港元,企业融资收入为3,923,000港元,放债收入为4,981,000港元[144] - 2020年同期,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收入为5,050,000港元,企业融资收入为15,633,000港元,放债收入为18,089,000港元[152]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分部资产为333,822,000港元,负债为203,128,000港元[169] - 2021年3月31日,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分部资产为389,324,000港元,负债为272,437,000港元[16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企业融资分部资产为28,312,000港元,负债为576,000港元[169] - 2021年3月31日,企业融资分部资产为45,061,000港元,负债为15,107,000港元[16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放债分部资产为89,076,000港元,负债为3,116,000港元[169] - 2021年3月31日,放债分部资产为102,685,000港元,负债为2,640,000港元[169]
国富量子(0029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9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号为290,网站为www.290.com.hk[1][9] - 公司香港总办事处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41楼4102 - 06室[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等[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朱毅先生于2020年4月24日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4] - 李菁怡女士于2020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4] 公司核数师委任 - 董事会建议在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上委聘立信德豪为公司新任核数师[6] 市场情况 - 2020年美国市场3月初10天内出现4次熔断,美联储推出经济刺激方案注资市场[12] - 2020年DJIA全年累计涨幅7.3%,S&P 500涨幅16.3%,纳斯达克涨幅43.6%,为2009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12] - 2020年香港市场有154家公司上市[12] 公司名称及地址变更 - SUNTERA (CAYMAN) LIMITED于2020年9月4日更名,2021年3月1日更改地址[9] 公司业务项目情况 - 2020/21财年公司完成7个独家保荐项目和9个IPO承销项目,IPO保荐数量全市场排名第11,本地券商类别排名第1[17][18] - 本财年最后一个季度公司开始涉足债券承销业务,截至年报日期储备了多个优质保荐及承销项目[16][18] - 本财年第四季度公司获批深圳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资格,加上原先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QFLP)资格,具备与中国大陆在股权一级市场领域的双向资金融通功能[16][18] 集团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及投资收益净额约1.506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66017亿港元减少约9.24%[25][2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约1349.5万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约7181.4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较2020年同期大幅减少约81.21%[27][29] - 报告年度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47港仙,2020年同期约为7.85港仙(经重列)[28][29]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净投资收益约570.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395.2万港元投资亏损增加约244.28%[32]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分部溢利约1163.5万港元,较2020年约1710.8万港元减少约31.99%[32]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7.8772亿港元(2020年约10.3377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5.67605亿港元(2020年约7.14325亿港元),流动比率约1.39倍(2020年1.45倍)[184][186] - 2021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6385亿港元(2020年约3.15132亿港元),其中约73.29%为港元(2020年约35.38%)、约24.57%为美元(2020年约38.45%)、约2.14%为人民币(2020年约26.17%),占流动资产约33.50%(2020年约30.48%)[185][186] - 2021年3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连应计利息约1.61318亿港元(2020年约2.526亿港元)[185][186] - 2021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102.71%(2020年约154.71%),债务比率约66.06%(2020年约72.27%)[185][18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发行面值1000万港元1年期公司债券,年利率6%,于2021年4月9日提早赎回[185][187]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按公平值列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分别约1.0123亿港元及约42万港元(2020年分别约2.22173亿港元及约零港元),金融工具收益净额约1895.2万港元(2020年亏损净额约1338.4万港元)[189][192] 各业务线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年度证券经纪及保证金融资业务收入约5101.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5763.1万港元减少约11.48%[27] - 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入约5101.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5763.1万港元下跌约11.48%[30] - 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收入及净投资收益或亏损净额从约5161.2万港元减少约25.97%至约3820.7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分部溢利约31.9万港元,较2020年约112.8万港元减少约80.9万港元[34] - 放债利息收入约3135.4万港元,较2020年约4070.2万港元下降约22.97%[35] - 顾问服务及保险经纪服务分部收入约148.7万港元,较2020年约239.3万港元减少约37.86%[41] - 资产管理分部收入及净投资收益约2310.2万港元,较2020年约1096.4万港元亏损大幅增加约110.71%[42] 可换股债券情况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5.7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包括万佳11075.4万港元、PAL15358.5万港元、江先资本30566.1万港元[44]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3月30日完成,按年利率2%计息,3年后到期,兑换价0.06港元,全部兑换将发行65亿股兑换股份[49]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净收益约3.85亿港元,分别用于子公司注资、业务拓展、股权投资等[50] - 发行第一批可换股债券筹集款项净额约3.85亿港元,其中1.8亿用于附属公司注资及扩展业务,1.5亿用于扩展放债业务,0.12亿用于私募股本投资,0.09亿用于壮大附属公司资本基础,0.034亿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53] - 万家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4月27日按0.06港元兑换价行使原有本金约51.74%,相当于0.573亿港元,2017年4月28日发行9.55亿股[53] - 第一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4月27日按0.06港元兑换价悉数行使,本金1.25661亿港元,2017年4月28日发行20.9435亿股[53] - 发行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筹集款项净额6000万港元,其中5000万用于扩展孖展融资业务,1000万用于包销业务[55][60] - 发行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筹集款项净额6000万港元,其中3600万用于壮大自营买卖业务,1200万用于私募股本投资,1200万用于资产管理业务[57][60]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9年1月11日按0.06港元兑换价行使原有本金65%,相当于3900万港元,2019年1月14日发行6.5亿股[58][60] - 第四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因先决条件未达成未发行[59][60] - 万家可换股债券于2020年3月30日到期,未偿还本金5345.4万港元连利息于2020年4月3日支付[61] - PAL可换股债券于2020年3月30日到期,公司已向持有人支付未偿还本金1.53585亿港元连利息[57][61] - Mankind可换股债券于2020年3月30日到期,未偿还本金5345.4万港元连利息于2020年4月3日偿还[59] - 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原到期日为2020年6月28日,后拟延至2022年6月28日,但延期决议未获通过[63] - 2020年9月4日,公司偿还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6000万港元及所有应计未付利息[63]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第二批及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根据2017年1月5日股东大会决议发行[67]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拟定用途金额为60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3] - 计划在中国成立合营公司所得款项拟定用途金额为1.2亿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未动用[75] - 成立合营公司补充文件于2018年7月27日提交,使用时间待监管机构批准[75] - 扩展放债业务拟用所得款项1.5亿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 参与私募股本投资拟用所得款项12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 自营买卖拟用所得款项5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 壮大财富管理业务资本基础拟用所得款项2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 壮大企业融资业务资本基础拟用所得款项2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 一般营运资金拟用所得款项34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 - 进一步扩展孖展融资业务拟用所得款项50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08] - 进一步壮大包销业务拟用所得款项100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12] - 截至2020年10月16日,尚未兑换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2100万港元,可兑换3.5亿股现有股份,兑换价为每股0.06港元[158] - 2020年10月19日营业结束后,尚未兑换可换股债券兑换后将发行3500万合并股份,兑换价为每股0.60港元[159] 公司贷款情况 - 2019年1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向借款人授出本金1.55亿港元贷款,年利率12%,为期12个月[165] - 2020年5月13日,贷款还款日期从提取日期后12个月(2020年1月30日)延长至21个月(2020年10月31日),可再延长6个月至2021年4月30日[165] - 2020年8月27日,独立股东通过批准补充贷款协议及延长贷款还款日期的普通决议案[169][171] - 2020年10月30日,贷款人同意进一步延长还款日期至2021年4月30日[169][171] - 2021年2月10日,借款人偿还贷款所有未偿还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169][171] 公司已发行股本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面值总额约9153.1万港元,包括9.15307885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175][177] 公司未来展望及策略 - 公司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中美博弈继续,后新冠时代国际关系存在变数[174][176] - 公司看多做多中国市场,立足香港服务中国企业,帮助其走向国际资本市场[174][176] - 公司坚持“稳、准、快、狠”原则,严格风控和成本控制,争取业务突破[174][176] 集团资本管理 - 集团管理资本确保实体持续经营,优化债务及权益结馀为股东带来最大回报[179][180] - 集团附属公司流动资本范围为10万至300万港元或经调整总负债的5%(以较高者为准),一间附属公司须维持最低资产净值10万港元[181]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将利用闲置资金及银行融资投资中低风险产品,如股票、债券等[190][193] - 2019年4月11日,公司附属公司认购绿安创兴债券,本金1100万美元(约8647.76万港元),年利率6.38%,2020年4月15日到期,报告年度确认利息收入2.7万美元(约21万港元)[191][194] - 2019年5月9日公司附属公司认购易居企业控股优先票据,总投资成本约6589.1万港元[197][198] - 认购事项本金额最初为844.7万美元(约6589.1万港元),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3亿美元[197][19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出售价值约506.3万美元(约3948.8万港元)投资权益,收益为13万美元(约101.8万港元)[197][198] - 报告年度出售价值约347.3万美元(约2708.6万港元)剩余投资权益,收益为1.6万美元(约12.3万港元)[197][198] - 报告年度公司自该投资确认利息收入7.9万美元(约61.9万港元)[197][198]
国富量子(00290)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17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号为290[1][9] - 核数师为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6][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 KY1 - 1104, P.O. Box 309, Ugland House[7] - 香港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43楼[7] - 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中国光大银行香港分行等[9] - 开曼群岛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SUNTERA (CAYMAN) LIMITED于2020年9月4日更名生效[9]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联合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北角英皇道338号华懋交易广场2期33楼3301 - 04室[9] 公司人事变动 - 孙青女士于2020年4月2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华暘先生于同日辞任[3][4][6][7] - 李菁怡女士于2020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莫明慧女士于同日辞任[3][4] - 朱毅先生于2020年4月24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6][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5,06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74,872千港元[25]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为18,628千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10,072千港元[25]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418千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25,177千港元[25] - 2020年上半年本期亏损为2,633千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26,921千港元[25] - 2020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7,398千港元,2019年同期开支总额为38,792千港元[28] - 2020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3港仙,2019年为2.9港仙(经重列)[28] - 2020年摊薄每股亏损为0.3港仙,2019年为2.9港仙(经重列)[2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77,34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19,454千港元有所下降[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99,37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52,405千港元有所下降[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为0千港元,3月31日为1,269千港元[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可换股债券为22千港元,3月31日为19,300千港元[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公司债券为68,459千港元,3月31日为108,322千港元[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30,91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23,514千港元有所上升[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股本为91,531千港元,与3月31日持平[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储备为239,38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31,983千港元有所上升[3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亏损2,633千港元[3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7,398千港元[35] - 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196,775千港元,2019年为14,528千港元[53] - 2020年上半年已收股息收入为189千港元,2019年为1,151千港元[53] - 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96,964千港元,2019年为15,679千港元[53] - 2020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439千港元,2019年为1,664千港元[53] - 2020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及设备为3千港元,2019年为26千港元[53]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36千港元,2019年为1,638千港元[53] - 2020年上半年赎回可换股债券及偿还贷款为270,639千港元,2019年为0[53] - 2020年上半年偿还公司债券为426,295千港元,2019年为418,554千港元[53]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344,779千港元,2019年为61,506千港元[55]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增加净额为-147,379千港元,2019年为78,823千港元[55] - 2020年1 - 9月股息收入为18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151千港元[81] - 2020年1 - 9月公司总收入为45,06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74,872千港元[8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45,067,000港元,上年同期为74,872,000港元[92][10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收益净额为18,628,000港元,上年同期投资亏损净额为10,072,000港元[92][10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13,427,000港元,上年同期为30,057,000港元[92][10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亏损为2,633,000港元,上年同期为26,921,000港元[92][11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为987,108,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166,730,000港元下降15.40%[13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负债为656,196千港元,2019年为843,216千港元[140] - 2020年和2019年同期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分别为439千港元和1,664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2,881千港元和3,230千港元,其他收入总计分别为3,320千港元和4,894千港元[144] - 2020年和2019年同期融资成本分别为13,427千港元和30,057千港元,其中租赁负债融资费用分别为140千港元和389千港元等[144] - 2020年和2019年同期投资(收益)╱亏损净额分别为 - 18,628千港元和10,072千港元[148] - 2020年和2019年同期其他经营开支分别为27,208千港元和26,192千港元,如核数师酬金分别为250千港元和0千港元等[149] - 2020年和2019年同期员工成本分别为28,228千港元和36,554千港元,其中董事酬金分别为5,395千港元和7,819千港元等[152] - 2020年和2019年同期香港利得税拨备分别为4,051千港元和1,744千港元,税率均为16.5%[153][154][155] - 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税率为25%,2020年和2019年同期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157][158] - 2020年和2019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约为HK$2,633,000和HK$26,921,000,加权平均股数均为915,308,000股[16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及设备花费约HK$3,000,2019年同期约为HK$26,000[16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633,000港元,2019年同期约26,921,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15,308,000股[16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及设备斥资约3,000港元,2019年同期约26,000港元[16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额外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668,000港元,2019年同期约685,000港元[17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停车场固定租金78,000港元,租金减免13,000港元,租金总额65,000港元[17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1 - 9月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为3,52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6,998千港元[81] - 2020年1 - 9月放债业务收入为18,08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9,813千港元[81] - 2020年1 - 9月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为778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700千港元[81] - 2020年1 - 9月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5,36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0,547千港元[81] - 2020年1 - 9月证券经纪业务孖展利息收入为1,48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6,323千港元[81] - 2020年1 - 9月企业融资服务收入为15,63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8,340千港元[8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分部资产为407,195,000港元,较3月31日的250,805,000港元增长62.36%[12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企业融资分部资产为20,730,000港元,较3月31日的47,783,000港元下降56.61%[12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放债及保理分部资产为239,529,000港元,较3月31日的289,948,000港元下降17.39%[12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顾问及保险经纪分部资产为2,207,000港元,较3月31日的720,000港元增长206.53%[12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资产管理分部资产为118,070,000港元,较3月31日的309,841,000港元下降61.89%[128] 公司联营、合营及投资相关信息 - 截至2020年9月30日,于非上市联营公司之投资成本64,131,000港元,应占收购后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32,278,000港元,总计96,409,000港元;2020年3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64,131,000港元、31,035,000港元、95,166,000港元[17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及3月31日,公司持有中国星火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面值百分比为25%,3月31日董事会投票权比例为33%[17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联营公司投资成本包括收购联营公司产生之商誉约405.2万港元,与3月31日数据相同[185][18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和3月31日,非上市合营公司之投资成本均为141.5万港元[18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占收购后亏损及其他全面开支为39万港元,3月31日为42.3万港元[188] - 公司持有City Eagle Holdings Limited已发行股本面值25%,董事会投票权比例为33%[180] - 重庆两江新区润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公司持有已发行股本面值25%,董事会投票权比例为33%[180] - 重庆润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港元,公司持有已发行股本面值25%,董事会投票权比例为33%[180] - 中国润金小贷控股有限公司已发行1股普通股,公司持有已发行股本面值25%,董事会投票权比例为33%[180] - 深圳市前海富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4万元人民币,公司持有已发行股本面值30%,董事会投票权比例为40%[192] - 深圳前海富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8.9万元人民币,公司持有已发行股本面值30%,董事会投票权比例为40%[192] 公司财务资料编制相关 - 编制2020年中期财务资料时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来源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76] 公司租金优惠及税务相关 - 公司于2020年4月1日权益结余不受租金优惠影响,已选择对合格新冠相关租金优惠应用可行权宜方法[71]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和3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分别为6435.1万港元和7246.9万港元[200]
国富量子(0029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23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90[1][20] 香港宏观经济数据 - 2019年6月起香港游客同比减少超50%[24] - 2019年香港年度GDP收缩1.2%,为2009年以来首次年度经济下滑[24] - 2020年3月香港失业率升至4.2%,创九年新高[25] - 2019年6月开始,访港旅客跌幅同比超50%,全年GDP总量收缩1.2% [26] - 2020年3月香港失业率升至九年以来新高值4.2% [27] - 2019年恒生指数在震荡中以小幅上涨9%收官 [29][32] 公司人事变动 - 孙青于2020年4月2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4] - 华暘于2020年4月24日辞任执行董事[14] - 刘欣于2020年3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 - 吴祺国于2019年12月1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 - 莫明慧于2019年8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4] - 黄妙英于2019年11月29日辞任公司秘书[14] 公司业务成果 - 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167家公司在港交所主板首次公开招股,公司作为独家保荐人帮助4家公司上市 [31][33] - 2019年公司股票承销业务参与10个主板首次公开招股项目,为客户融资超18亿港元 [31][3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收入约1.794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约66.00% [34][3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亏损约7181.4万港元,同比大幅减亏31.07% [34][37]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及净投资亏损约1.6601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07426亿港元增加约54.54% [40]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7181.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亏损约1.04179亿港元减少约31.07%[42][44] - 报告年度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78港仙,2019年同期约为1.38港仙[43][4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及投资亏损净额由约1.07426亿港元增至约1.66017亿港元,增幅约为54.54%[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年度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入及投资亏损净额约为5367.9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3356.3万港元增加约59.94%,分部溢利约为1710.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353.55%[48] - 报告年度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收入及投资损益净额由约5007.9万港元增长约3.06%至约5161.2万港元,分部溢利约为112.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61.6万港元[51][54] - 报告年度集团放债利息收入约为4070.2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1036.4万港元上升约292.72%[52][55] - 报告年度顾问服务及保险经纪服务分部收入约为239.3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259.4万港元减少约7.75%[57] - 报告年度资产管理分部收入及投资亏损净额约为1096.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1164.7万港元轻微减少约5.86%[57] 业务影响因素 - 2020年第一季度爆发的COVID - 19可能影响公司企业融资业务,但公司运营整体稳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目前无重大不利影响[47][49] 业务收入增加原因 - 公司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入增加主要归因于包销业务,放债利息收入增加主要归因于平均贷款结余增长[48][52][55] 可换股债券发行及行使情况 - 2016年11月22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5.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包括万佳1.10754亿港元、PAL1.53585亿港元、江先资本3.05661亿港元[59]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于2017年3月30日完成认购,年利率2%,发行日起3周年到期,兑换价0.06港元/股,全部兑换将发行65亿股兑换股份[59] - 发行第一批可换股债券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3.85亿港元,其中1.8亿用于子公司注资及业务扩展、1.5亿用于放债业务、0.12亿用于私募股本投资、0.09亿用于壮大子公司资本基础、0.034亿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61] - 2017年4月27日,万佳可换股债券按兑换价0.06港元行使原有本金约51.74%,相当于5730万港元,4月28日发行9.55亿股股份[61] - 2017年4月27日,第一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按兑换价0.06港元全额行使,本金1.25661亿港元,4月28日发行20.9435亿股股份[61] - 2017年6月28日,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认购完成,筹集款项净额6000万港元,其中5000万用于扩展孖展融资业务、1000万用于包销业务[61] - 2018年7月5日,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认购完成,筹集款项净额6000万港元,其中3600万用于壮大自营买卖业务、1200万用于私募股本投资、1200万用于资产管理业务[61] - 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原到期日为2020年6月28日,延期至2022年6月28日[63]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9年1月11日按0.06港元兑换价行使原有本金的65%,相当于3900万港元,2019年1月14日发行6.5亿股股份[63] - 第四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因先决条件未达成未发行[63] - 万佳可换股债券于2020年3月30日到期,未偿还本金5345.4万港元连利息于2020年4月3日支付[63] - PAL可换股债券于2020年3月30日到期,公司已偿还本金1.53585亿港元中的1.34亿港元及全部利息[65][66]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第二批及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根据2017年1月5日股东大会决议发行[68] 可换股债券款项使用情况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拟用于扩展孖展融资及包销业务金额为60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1] - 成立合营公司拟应用所得款项1.2亿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未动用,使用时间待监管机构批准[73] - 扩展放债业务拟应用所得款项1.5亿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5] - 参与私募股本投资拟应用所得款项12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5] - 自营买卖拟应用所得款项5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5] - 壮大财富管理业务资本基础拟应用所得款项2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5] - 壮大企业融资业务资本基础拟应用所得款项2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5] - 一般营运资金拟应用所得款项34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5] - 进一步扩展孖展融资业务拟应用所得款项50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04] - 进一步壮大包销业务拟应用所得款项10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08] - 进一步扩展自营买卖业务拟应用所得款项36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41] 公司股本及资金相关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面值总额约为9153.1万港元,包括91.53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157][159] - 集团持牌附属公司流动资金范围介于10万港元至300万港元或为其经调整总负债的5%(以较高者为准)[160] - 集团一间附属公司须随时维持最低资产净值10万港元[160]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整体策略维持不变[160]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成员公司无违反有关监管机构实施的资本规定[16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34亿港元(2019年:约13.4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7.14亿港元(2019年:约8.57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45倍(2019年:1.57倍)[16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15亿港元(2019年:约2.44亿港元),其中约35.38%(2019年:约68.98%)以港元计值、约38.45%(2019年:约25.37%)以美元计值、约26.17%(2019年:约5.65%)以人民币计值,相当于流动资产总值约30.48%(2019年:约18.07%)[16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连同应计利息约为2.53亿港元(2019年:约1.00亿港元)[16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54.71%(2019年:约129.15%),债务比率约为72.27%(2019年:约72.55%)[16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持有按公平值列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约2.22亿港元(2019年:约1.21亿港元),未变现亏损约为485.8万港元(2019年:约18.7万港元),已变现亏损净额约为852.6万港元(2019年:约45.9万港元)[164][166] 公司投资情况 - 2018年8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GWDL承诺向Everbright Convertible Opportunities Fund投资最多1000万美元(约7724万港元,相当于公司于2020年3月31日资产总值的约6.62%),该权益已在报告年度全部出售[170] - Everbright Convertible Opportunities Fund投资成本总计1000万美元,销售所得款项总计1061.6万美元,已变现收益总计61.6万美元,未变现亏损总计67.6万美元,本年度股息收入总计12.4万美元[172] - 2019年1月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GWDL认购约318.5万美元由BOCOM International Balance Investment Limited发行的债券挂钩票据,2020年1月13日该票据到期,已确认投资利息收入约56.8万美元(约443万港元)[174] - 2019年4月11日,公司附属公司认购绿安创兴有限公司发行债券,本金1100万美元,投资成本约8647.76万港元,年利率6.38%,2020年3月31日投资公允价值1093.7万美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7.24%,年内确认利息收入67万美元[175][177] - 2019年1月9日,公司附属公司GWDL以约318.5万美元代价认购BOCOM发行的债券挂钩票据,年利率4.4%,2020年1月13日到期,确认利息56.8万美元[176] - 2019年5月9日,公司附属公司认购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优先票据,本金初始为844.7万美元,投资成本约6589.1万港元,年利率7.75%,报告年度出售价值约506.3万美元权益,变现收益13万美元,2020年3月31日剩余权益公允价值323.6万美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2.14%,年内确认利息收入28.86万美元[180][181] - 2019年5月20日,公司附属公司购入新城环球有限公司发行的票据,总代价及成本约1192.3万美元,本金总额3亿美元,购买价为本金额的99.36%,报告年度全部出售,变现亏损111.7万美元,年内确认利息收入15万美元[184][185] - 2020年3月18日,公司附属公司购入安业环球有限公司发行的票据,本金1000万美元,总代价约982万美元,年利率5.20%,2020年3月31日投资公允价值982.44万美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6.50%,年内确认利息收入8700美元[188] 公司负债及抵押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19年:无)[189][19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约1.85357亿港元债务证券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满冠投资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已抵押作银行融资抵押资产(2019年:无)[190][193] 公司投资具体情况(满冠投资) - 2020年3月18日,满冠投资有限公司以约982万美元(约7659.6万港元)购入本金1000万美元(约7800万港元)票据[191] - 该投资于2020年3月31日公允价值为982.44万美元(约7588.4万港元),占公司于该日资产总值约6.50%[191] - 有关债券年利率为5.20%,本年度公司已自该投资确认利息收入8700美元(约6.8万港元)[191]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有86名雇员(2019年:101名)[197][200] - 报告年度内相关雇员成本
国富量子(00290)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9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90[3][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19年上半年与2018年同期对比) - 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71,82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1,297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经纪与其他服务之成本为4,83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967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89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134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应收贷款及贸易应收账款之减值亏损为1,27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448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股本投资之公平值变动为7,024千港元亏损,2018年同期为9,763千港元亏损[15] - 2019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6,55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8,035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其他经营开支为26,19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7,005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30,05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7,197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4,07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202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5,17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9,334千港元[16] - 2019年上半年本期亏损26,92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9,757千港元[16] - 2019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总额38,79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80,768千港元[16] - 2019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29港仙,2018年为0.98港仙[16] - 2019年上半年股息收入为115.1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0[73] - 2019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4.129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4.1297亿港元[87]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89.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313.4万港元[94]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3005.7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719.7万港元[96]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6933.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6933.4万港元[87] - 2019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655.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4803.5万港元[99] - 2019年上半年核数师酬金为0,2018年同期为19万港元[99] - 2019年上半年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944.8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0[99] - 2019年上半年经营租赁付款为1.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965.2万港元[99]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分别为1744千港元和423千港元[103]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2692.1万港元和6975.7万港元[109]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91.53亿股和70.86亿股[109]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及设备分别花费约2.6万港元和350.8万港元[1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19年9月30日与3月31日对比) - 2019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168,577千港元,3月31日为136,306千港元[23] - 2019年9月30日流动资产1,084,595千港元,3月31日为1,349,194千港元[23] - 2019年9月30日流动负债709,716千港元,3月31日为857,039千港元[23] - 2019年9月30日流动净资产374,879千港元,3月31日为492,155千港元[25] - 2019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174,522千港元,3月31日为220,735千港元[25] - 2019年9月30日资产净值368,934千港元,3月31日为407,726千港元[25] - 2019年9月30日综合资产为12.53172亿港元,3月31日为14.855亿港元[92] - 2019年9月30日综合负债为8.84238亿港元,3月31日为10.77774亿港元[92] - 2019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于非上市联营公司投资成本均为64131千港元,应占收购后溢利及其他全面开支分别为37772千港元和38301千港元[11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129,57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22,527千港元有所增加[14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流动应收贷款为294,90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33,619千港元有所增加[14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非流动应收贷款为3,48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791千港元有所减少[149] - 来自证券经纪业务的贸易应收账款中,现金客户截至2019年9月30日为4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86千港元大幅减少[153] - 来自证券经纪业务的贸易应收账款中,香港结算截至2019年9月30日为32,35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73千港元大幅增加[153] - 来自证券经纪业务的贸易应收账款中,孖展客户截至2019年9月30日为94,12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8,498千港元有所减少[153] - 贸易应收账款(孖展客户除外)中,少于30日账龄的截至2019年9月30日为36,50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856千港元大幅增加[159] - 现金及孖展客户贸易应收账款抵押证券市值截至2019年9月30日约为279,644,000港元,较3月31日的455,482,000港元有所减少[15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应收贷款298,38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37,410千港元有所增加[16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29,457,000港元,3月31日为230,521,000港元,利率为0% - 2.87%,3月31日为0% - 3.2%[173][17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短期存款约85,910,000港元,3月31日为13,234,000港元[174][17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美元银行结余约112,414,000港元,3月31日为61,830,000港元;人民币银行结余约87,065,000港元,3月31日为13,776,000港元[174][17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等共231,605千港元,3月31日为550,469千港元[17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银行贷款约191,950,000港元,3月31日为100,259,000港元,利率为3.95% - 4.77%,3月31日为3.59% - 4.81%[179][181] - 2019年9月30日流动及非流动债券金额为150,314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158,252千港元[196] - 2014年3月31日发行债券,2019年9月30日账面价值44,181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账面价值42,212千港元[200] - 2015年3月31日发行债券,2019年9月30日账面价值56,570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账面价值55,974千港元[200] - 2016年3月31日发行债券,2019年9月30日账面价值21,596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账面价值21,256千港元[200] 公司收购信息 - 2012年5月18日以179.3万港元收购富强金融资本有限公司额外20%股权[46][49] - 2013年1月10日以112.5万港元收购富强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额外25%股权[46][49] - 2016年11月30日以10万元人民币(约11.4万港元)收购富强咨询服务(深圳)有限公司额外20%股权[46][49] 现金流量数据变化(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与2018年对比)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45,164千港元,2018年为12,154千港元[5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7,847)千港元,2018年为(30,925)千港元[5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61,506千港元,2018年为42,410千港元[5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78,823千港元,2018年为23,639千港元[51] 融资活动现金情况 - 本期融资活动现金流入部分被偿还约1500.2万港元公司债券抵销[52][53] 租赁相关信息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披露之经营租赁承担为34,466千港元,扣除短期租赁和其他后为33,880千港元,再扣除未来利息开支总额803千港元后,2019年4月1日已确认租赁负债为33,077千港元[61] - 2019年4月1日,流动租赁负债为19,443千港元,非流动租赁负债为13,634千港元,租赁负债总额为33,077千港元[61] - 2019年9月30日物业使用权利资产为24,067千港元,泊车位为24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总值为24,314千港元;2019年4月1日物业使用权利资产为32,681千港元,泊车位为39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总值为33,077千港元[70] - 公司于2019年4月1日采用经修订追溯法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将首次应用的累计影响确认为于2019年4月1日权益期初结余的调整,且不重列比较资料[58] - 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外,应用新订及经修订之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58] - 租赁负债按租赁付款余额的现值计量,使用承租人于2019年4月1日的增量借款利率进行贴现[58] - 租赁负债的重新计量于初始应用日期后即时确认为对相关使用权资产的调整[63][64] - 物业租赁的相关使用权资产按等于租赁负债的金额计量,并按2019年3月31日综合财务状况表中确认的预付或应计租赁付款金额调整,初始应用日无亏损租约[65][66] - 2019年4月1日,会计政策变动影响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中的非流动资产(使用权资产)、流动负债(租赁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租赁负债)[70][71] - 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分别约为68.5万港元[111][113] 财务报表编制依据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及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的适用披露规定编制[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19年与2018年对比) - 2019年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为1681万港元,2018年为676.7万港元[73] - 2019年放债业务收入为1981.3万港元,2018年为470.3万港元[73] - 2019年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为170万港元,2018年为118.3万港元[73] - 2019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768.7万港元,2018年为0[73] - 2019年证券经纪业务孖展利息收入为632.3万港元,2018年为913万港元[73] - 2019年企业融资服务收入为1834万港元,2018年为1847.6万港元[73] 税率相关信息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102] -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为25%[103][105] 股息相关信息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均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104][106] 公司出售资产信息 - 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汽车账面净值总额约22.5万港元,现金所得
国富量子(00290)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25 21:26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约1,485,500千港元,同比增长9.72%[35]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总收入达约108,07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2.10%[35]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总亏损约104,179千港元,同比增亏59.17%[3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1.08072亿港元,较2018年约9640.4万港元增加约12%[40] - 该年度集团亏损约1.0417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较2018年增加约59%,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38港仙[40] - 2019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面值总额约为9153.1万港元,包括91.53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80]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分别约为1,349,194,000港元(2018年:约1,221,418,000港元)和约为857,039,000港元(2018年:约600,306,000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57倍(2018年:2.03倍)[85] - 2019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合共约为243,755,000港元(2018年:约480,823,000港元),其中约68.98%(2018年:约95.57%)以港元计值,约25.37%(2018年:约1.80%)以美元计值、约5.65%(2018年:约2.63%)以人民币计值,相当于流动资产总值约18.07%(2018年:约39.37%)[86] - 2019年3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连同应计利息约为100,259,000港元(2018年:银行贷款约359,295,000港元)[86] - 2019年3月31日,按总借贷占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百分比计算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29.15%(2018年:约198.88%),债务比率约为72.55%(2018年:约72.25%)[88]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持有股本投资约为121,288,000港元(2018年:约112,856,000港元),未变现亏损约为187,000港元(2018年:约9,789,000港元),买卖金融资产录得约459,000港元的已变现亏损净额(2018年:收益净额约1,751,000港元)[90]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18年:无)[91]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抵押其任何资产(2018年:无)[92]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01名雇员(2018年:86名),本报告年度内相关雇员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为82,999,000港元(2018年:约45,908,000港元)[95]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18年:无)[126] - 2019年3月31日及2018年3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储备[13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入约3876.9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22.95%,分部溢利约1664.9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43.44%[41] - 自营买卖业务收入约36.6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分部亏损约583.2万港元[42] - 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收入约5003.4万港元,较2018年大幅增长约46.82%,但录得分部亏损约62.3万港元[44] - 放债利息收入约1036.4万港元,较2018年上升约10.63%[45] - 顾问服务及保险经纪服务分部收入约259.4万港元,较2018年大幅增加约58.65%[46] - 资产管理分部收入约598.9万港元,较2018年大幅增加约1687.76%[47] 市场指数表现 - 2018年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5.6%,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6.2%,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3.9%[34] - 2018年中国全年GDP同比增长6.6%[34] - 2018年恒生指数全年跌幅22.81%,年内总波幅约9,000点[34] 香港上市情况 - 2018年有218家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34] - 2018年富强金融资本有限公司作为保荐人帮助3家公司完成港股上市[34]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引入的投行团队负责人具有近15年香港资本市场经验[34] - 2018年公司重组投资业务板块,富强资产管理公司实现基金募集零的突破[34]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16年发行本金总额为5.7亿港元可换股债券,第一批可换股债券发行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5亿港元[48][54] - 万佳可换股债券已行使原有本金额约51.74%,第一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已悉数行使,第二批发行筹集款项净额为6000万港元[55]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8年7月5日完成认购,筹集款项净额为6000万港元,其中3600万港元用于壮大自营买卖业务,1200万港元用于参与私募股本投资,1200万港元用于资产管理业务作种子资金[56]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于2019年1月13日按0.06港元兑换价行使原有本金额的65%,相当于3900万港元,6.5亿股股份于2019年1月14日发行[56]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扩展孖展融资及包销业务应用金额60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0]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在中国成立合营公司拟应用金额1.2亿港元,未动用,待监管机构批准[60] - 第一批可换股债券扩展放债业务应用金额1.5亿港元,已全部动用[60] - 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扩展孖展融资业务应用金额50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3] - 第二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扩展包销业务应用金额10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3]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扩展自营买卖业务应用金额36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8] - 第三批江先资本可换股债券参与私募股本投资应用金额12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8] 公司人员任职情况 - 解先生于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任超人智能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解先生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任中国支付通非执行董事[100] - 解先生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任易生活控股非执行董事[100] - 华先生43岁,2018年3月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103] - 朱毅先生32岁,2018年9月获任执行董事[104] - 韩瀚霆先生34岁,2018年9月获任非执行董事[109] - 陈志伟先生35岁,2018年4月获任非执行董事[110] - 吴凌65岁,2011年12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13] - 陈健生67岁,2014年7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4] - 吴祺国57岁,2007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赵公直34岁,2017年3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李高峰45岁,2017年10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公司人员教育背景 - 华先生于1997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03] - 朱先生于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及经济学学士学位[104] - 韩先生于2006年取得英国华威大学应用统计学(精算)学士学位[109] 公司股份权益情况 - 万佳拥有公司890,900,000股相关股份权益,信达资产实益持有23,000,000股股份[111] - 解先生持有江先资本80%股权[186][190] - 江先资本持有27.4435亿股股份,行使可换股债券兑换权时可获23.5亿股相关股份,总权益50.9435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5.65%[186][196] - 孙竹隐女士相关股份总权益50.9435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5.65%[196] - 紧豪有限公司于股份权益8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8.74%[196] - 岭南有限公司于股份权益8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8.74%[196] - Santo Limited于股份权益14.164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5.47%[196] - 合晋有限公司于股份权益22.164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4.22%[196] - 广弘有限公司于股份权益22.164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4.22%[196] - 赵旭光先生于股份权益22.164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4.22%[196] - 万佳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股份权益8.909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9.73%;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股份总权益9.139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9.98%[196]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19年及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成员公司并无违反有关监管机构所实施的资本规定的情况,并无发行额外的公司债券[84][8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违反或不遵守对业务及营运有显著影响的适用法律法规[14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与雇员及客户之间无严重及重大纠纷[141]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2018年8月30日,2012年计划的计划限额更新至发行购股权以认购最多708,607,885股股份,相当于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年报日期,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708,607,88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74%[145] - 向任何承授人授出购股权限额:十二个月内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权,十二个月内股份数目超当时已发行股份0.1%且总价超5百万港元,须获股东批准[152][156][157] - 2012年计划自采纳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1年8月18日,为期十年[170][17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购股根据2012年计划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172] - 2019年3月31日,公司无根据2012年计划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173] 公司人员参选连任情况 - 朱毅先生任职至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符合资格可参选连任[176] - 解植春先生、吴祺国先生及赵公直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可参选连任[177] 公司保险情况 - 公司已在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投购董事责任保险[184] 集团业绩与资产等概要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已公布的业绩与资产、负债及非控股权益概要载于年报第148页[131]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