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化化肥(00297)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张翼飞接受审查调查
快讯· 2025-07-24 15:08
智通财经7月24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消息:中国中化控 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张翼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 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张翼飞接受审查调查 ...
五丰行“雪糕节”刷屏成都:情绪营销重新定义雪糕生意
中国食品网· 2025-07-21 09:57
行业趋势 - 雪糕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产品创新和场景营销,品牌通过联名产品和城市级活动提升竞争力[1][3][4] - 主流雪糕价格集中在5元左右,批发价最低不到1元,景区等特殊渠道平均价格为8~10元[3] - 64%的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年轻消费者对情绪满足的溢价支付意愿更强[8][6] - 行业三大变革:场景革命(雪糕成为社交货币、餐饮搭档等)、价值重构(情感体验优先)、渠道进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29] 品牌策略 - 五丰行以成都为样板城市,通过"城市降温计划"和"五丰行雪糕节"构建品牌造势、用户体验、渠道联动的闭环,曝光超百万[1][9][11] - 推出本土化联名产品,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江中P9活菌奶砖等,结合川渝饮食场景解辣需求[4][14] - 活动现场设计融入成都元素(雪糕麻将战、方言梗手举牌),强化品牌与城市文化关联[14] - 公私域联动传播策略:小红书达人矩阵+商场自媒体+集章打卡机制,实现百万级曝光并沉淀私域用户[17][21][23] 渠道拓展 - 通过B端+C端联动,邀请家批商、分销商参与活动,以消费者反馈增强渠道合作信心[26][29] - 以城市级快闪活动为切入点,将雪糕与生活场景深度绑定,提升经销商市场信心和进货热情[9][26] 产品创新 - 品牌跨界合作频繁,如伊利甄稀与海底捞推出"火锅+冰淇淋"主题产品,雀巢赞助足球赛事打造观赛清凉生态[4][6] - 联名产品在社交媒体广受好评,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蜜水柠檬棒冰等[4][14] 营销创新 - 17米沉浸式体验空间整合产品展示、互动游戏、DIY体验,形成集体验传播转化于一体的消费触点[11] - 公益活动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免费派发雪糕,提升品牌公信力与情感温度[24][27]
“以氯换氟” 自贡市沿滩区凭借“氟硅新材料”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
人民网· 2025-07-18 17:46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入选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园区[1] - 氟硅新材料产业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15+N"产业链之一[1] - 国家五部委明确支持自贡打造国家级氟材料产业基地,为产业选择提供政策支撑[1]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 自贡市探明岩盐储量超过170亿吨,地下黄卤、黑卤总量达17.5亿立方米以上,周边萤石资源丰富[2] - 上世纪"化工城建设"和"三线建设"为当地奠定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基础[2]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鸿鹤化工厂等内迁企业和科研院校为产业积累技术、经验和人才[2] 龙头企业与集群效应 - 中国中化集团在沿滩集中布局氟硅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链引领作用[2] - 中昊晨光、中化蓝天、四川红华等龙头企业已入驻沿滩[2] - 氟硅新材料产业在沿滩区呈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发展态势[2]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氟硅产业被认定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优前景的领域之一[2] - 沿滩区通过"抓风口、聚龙头"策略实现后发地区弯道超车[2] - 产业规划结合成渝地区缺乏专门化工园区的市场空白进行差异化布局[1]
中农集团、中化化肥等7家骨干钾肥流通企业倡议:增加钾肥供应、降价让利销售 推动肥价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快讯· 2025-07-16 12:01
钾肥行业联合倡议 - 7家骨干钾肥流通企业联合发布倡议 包括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 中化化肥 中国化工建设 华垦国际贸易 浙农集团 广东天禾农资 黑龙江供销倍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公司 [1] - 倡议内容为增加钾肥供应 降价让利销售 推动肥价回归合理水平 [1] - 呼吁行业上下游正确看待供需形势 抵制恶意炒作行为 不追涨 不囤货惜售 维护市场秩序 [1] 钾肥市场供需分析 - 7月15日国内骨干钾肥流通企业在保供稳价会议上认为当前非农业需求旺季 市场供应相对充足 [1] - 后期进口钾肥量将明显增加 农业用肥需求可得到有效保障 [1] - 近期钾肥价格上涨为投机炒作下的异常现象 已严重偏离供需基本面 [1] - 当前价格被描述为"空中楼阁" 预计难以持续 [1]
中化化肥:生物复合肥稳步增长,钾肥上涨持续受益-20250512
山西证券· 2025-05-1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差异化产品销量再创新高,聚焦“生物 +”战略提升盈利能力,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考虑公司是高股息分红央企,内部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水平,“生物 +”战略加速落地,磷矿储备资源丰富,未来增量可期 [4][5][7] 事件描述 -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实现营收 212.65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 10.61 亿元,同比 + 69.7% [3] 事件点评 - 收入端生物复合肥、磷肥、钾肥、饲钙、特种肥料 2024 年分别实现收入 67.5、66.6、39.4、13.2、6.8 亿元,同比分别 + 2.5%、+ 18.1%、 - 25.0%、+ 6.1%、+ 16.6% [4] - 销量上 2024 年化肥产品总销量 721 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生物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 10%,磷肥销量同比增幅 12%,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 186 万吨,同比增长 12.12%,差异化复合肥销量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1.45%,差异化产品生物磷肥销量 25 万吨,同比增幅 14%,特种肥料销量突破 11 万吨,同比增加 2 万吨 [4] - 公司坚持优质差异化精品战略,复合肥装置差异化占比由 2023 年的 6.8%提升至 65.7%,2024 年发布「生物 +」技术品牌,全年科研成果转化量达 128.5 万吨,A 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 55% [5] - 得益于“生物 +”战略及成本控制,公司盈利水平提升,2024 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1.96%和 5.06%,同比分别提升 1.56pct 和 1.91pct [5] 投资建议 - 分析师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维持“买入 - A”评级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28.12|21,264.85|22,243.41|23,090.81|24,205.02| |YoY(%)|-5.54|-2.13|4.60|3.81|4.83| |净利润(百万元)|625.55|1,061.48|1,352.48|1,483.20|1,598.58| |YoY(%)|-44.01|69.69|27.41|9.67|7.78| |毛利率(%)|10.40|11.96|12.57|12.88|13.08| |EPS(摊薄/元)|0.09|0.15|0.19|0.21|0.23| |ROE(%)|6.44|10.19|12.08|12.31|12.32| |P/E(倍)|12.17|7.17|5.63|5.13|4.76| |P/B(倍)|0.78|0.73|0.68|0.63|0.59| |净利率(%)|3.15|5.06|6.16|6.51|6.69|[9][12]
中化化肥(00297):生物复合肥稳步增长,钾肥上涨持续受益
山西证券· 2025-05-12 17: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差异化产品销量再创新高,聚焦“生物 +”战略,盈利能力提升,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考虑公司是高股息分红央企,内部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水平,“生物 +”战略加速落地,磷矿储备资源丰富,未来增量可期 [3][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5 月 12 日收盘价 1.170 元,年内最高/最低 1.310/0.860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70.24/70.24 亿,流通 A 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 82.19 亿 [2] 基础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 0.1631 元,摊薄每股收益 0.1631 元,每股净资产 1.6008 元,净资产收益率 10.99% [2] 事件描述 -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实现营收 212.65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 10.61 亿元,同比 + 69.7% [3] 事件点评 - 收入端,2024 年生物复合肥、磷肥、钾肥、饲钙、特种肥料分别实现收入 67.5、66.6、39.4、13.2、6.8 亿元,同比分别 + 2.5%、+ 18.1%、 - 25.0%、+ 6.1%、+ 16.6% [4] - 销量方面,2024 年化肥产品总销量 721 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生物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 10%,磷肥销量同比增幅 12%,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 186 万吨,同比增长 12.12%,差异化复合肥销量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1.45%,差异化产品生物磷肥销量 25 万吨,同比增幅 14%,特种肥料销量突破 11 万吨,同比增加 2 万吨 [4] - 公司坚持优质差异化精品战略,复合肥装置差异化占比由 2023 年的 6.8%提升至 65.7%,开展重点生物技术攻关,2024 年发布「生物 +」技术品牌,全年科研成果转化量达 128.5 万吨,A 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 55% [5] - 得益于“生物 +”战略及成本控制,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1.96%和 5.06%,同比分别提升 1.56pct 和 1.91pct [5] 投资建议 - 分析师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维持“买入 - A”评级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28.12|21,264.85|22,243.41|23,090.81|24,205.02| |YoY(%)|-5.54|-2.13|4.60|3.81|4.83| |净利润(百万元)|625.55|1,061.48|1,352.48|1,483.20|1,598.58| |YoY(%)|-44.01|69.69|27.41|9.67|7.78| |毛利率(%)|10.40|11.96|12.57|12.88|13.08| |EPS(摊薄/元)|0.09|0.15|0.19|0.21|0.23| |ROE(%)|6.44|10.19|12.08|12.31|12.32| |P/E(倍)|12.17|7.17|5.63|5.13|4.76| |P/B(倍)|0.78|0.73|0.68|0.63|0.59| |净利率(%)|3.15|5.06|6.16|6.51|6.69| [9][12]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A - 2027E 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指标 [13]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方面的预测数据 [13]
中化化肥(0029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2: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额为21,264,85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728,120千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4年毛利为2,543,8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59,547千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24,0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46,235千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61,4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25,549千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溢利为0.1511元人民币,2023年为0.0891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55%,2023年为6.52%[16] - 公司2024年债股比为17.59%,2023年为18.45%[16] - 2024年公司实现销量721万吨,营业额212.65亿元,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增长57%,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0.61亿元,同比增长69.49%[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实现营业额人民币212.65亿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0.61亿元,同比增长69.49%[58] - 剔除相关减值或损失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2.29亿元,较2023年增长6.96%[59] - 2024年集团销量为721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81][82] - 2024年集团营业额为212.65亿元,较2023年减少4.63亿元,降幅2.13%[81][84] - 2024年集团毛利为25.44亿元,较2023年增加12.57%[81]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61亿元,较2023年增加69.49%[81] - 剔除相关减值或损失后,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2.29亿元,较2023年增长6.96%[81] - 2024年集团总营业额为212.65亿元,2023年为217.28亿元,2024年总营业额有所下降[87][89] - 2024年集团分部溢利为13.79亿元,同比减少0.44亿元[90] - 2024年基础业务分部溢利6.45亿元,同比降低4.9%[90] - 2024年成长业务分部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10%,高端差异化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59%,分部溢利3.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11%[90] - 2024年生产业务分部溢利3.87亿元,同比降低23%,合成氨价格同比大幅下降476元/吨,减利0.66亿元[90] - 2024年分占合营公司业绩为1.87亿元,与2023年的1.85亿元基本持平[91] - 2024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为0.36亿元,较2023年亏损的0.61亿元增加0.97亿元[91]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49亿元,本期税项较上年同期增加0.50亿元,递延税项较上年同期减少0.63亿元[92]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61亿元,同比增加69.49%;剔除影响后为12.29亿元,同比增长6.96%[93] - 2024年以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计算的净利率为4.99%,较同期上升2.11个百分点;剔除影响后为5.78%,与同期相比小幅上升0.49个百分点[94] - 2024年三项费用合计14.22亿元,较2023年增加1.28亿元,增幅9.89%[9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6.08亿元,较2023年增加0.26亿元,增幅4.47%,差异化产品销量同比增加12.12%[95] - 2024年行政开支7.57亿元,较2023年增加1.15亿元,增幅17.91%[95] - 2024年融资成本0.57亿元,较2023年减少0.13亿元,降幅18.57%[96]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2.37亿元,较2023年减少1.03亿元[97] - 2024年其他支出和损失3.57亿元,较2023年减少0.33亿元[98] - 2024年末存货余额52.25亿元,较2023年减少4.59亿元,降幅8.08%,存货周转天数107天,较上年减少3天[9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票据余额2.93亿元,较2023年减少1.77亿元,降幅37.66%,周转天数6天,较2023年加快3天[101] - 2024年末商誉余额8.61亿元,较2023年增加0.07亿元[104] - 2024年末合营、联营公司权益合计11.58亿元,较2023年增加0.49亿元,增幅4.42%[106]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为0.88亿元,较2023年的1.64亿元减少0.76亿元[107] - 2024年12月31日有息负债总额为18.70亿元,较2023年的18.29亿元增加0.41亿元,增幅2.24%[10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及票据余额为32.87亿元,较2023年的37.72亿元减少4.85亿元,降幅12.86%[109]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及拨备余额为11.19亿元,较2023年的14.09亿元减少2.9亿元,降幅20.58%[110] - 2024年度每股盈利为0.1511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0.55%,较2023年增长4.03个百分点[11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29,债股比率为17.59%,偿债能力较强[114]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04亿元[118] - 2024年12月31日已获银行授信额度186.46亿元,未使用额度153.16亿元[120] - 2024年12月31日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36,127千元,2023年为59,075千元[1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科研成果转化量达128.5万吨,A类产品销量增加55%[22] - 2024年1月至3月,公司采购5.5万吨钾肥保障春耕[24] - 2024年7月至8月,公司钾肥进口合同价为273美元/吨,较上一年度下降34美元/吨[31] - 2024年9月,公司主办的示范会展示的“美麟美”产品在玉米上有增产与减肥效果[36] - 2024年27项生物技术方向发明专利获授权,完成6个新产品/升级产品开发,科研成果转化量达128.5万吨[60] - 2024年A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55%,荣获“中国中化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中化专利奖”3项[60] - 2024年钾肥业务生物钾肥产品“威得丰”销量2万吨[62] - 2024年磷肥集采率达92%,销量同比增幅12%,生物磷肥销量25万吨,同比增幅14%[63] - 2024年差异化复合肥销量为150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生物 +”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9%[64] - 2024年特种肥料销量突破11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土壤健康类产品销量3万吨,同比增长11%[65] - 2024年协同植保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5%,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7%,先正达集团中国定制产品全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迈优伴”单品销售收入超1330万元,同比增长201%[66] - 2024年种子协同业务销售收入5240万元,同比增长46%[66] - 2024年中化云龙实现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约6.5%,结余碳配额2.6万吨,年中出售1.5万吨[67] - 2024年中化涪陵核心磷酸装置产能利用率达102%,累计装置综合产能利用率达94%[68] - 2024年中化涪陵复合肥装置整体产能利用率由46%提升至59%[68] - 中化长山2024年实现净利润1404万元,合成氨价格同比下降476元/吨,减利0.66亿元[69] - 中化长山截至2024年末累计实现节本降耗收益超亿元,实施31项节能挖潜项目[69] - 2024年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186万吨,同比增加12.12%[82] - 2024年差异化复合肥销量为150万吨,同比增加11.45%[82] - 2024年复合肥营业额67.4783亿元,占总营业额32%;2023年为65.83711亿元,占30%[85] - 2024年磷肥营业额66.59719亿元,占总营业额31%;2023年为56.38764亿元,占26%[85] - 2024年钾肥营业额39.39159亿元,占总营业额19%;2023年为52.50381亿元,占24%[85] 公司业务覆盖与服务情况 - 公司业务销售覆盖中国95%的耕地面积[12] - 2024年公司开展5000多场农技活动,惠及百万人次[20] - 2024年8月,公司举办的丰收庆典现场汇聚200余人,线上2000余人观看直播[35] - 2024年400余名技术服务人员开展工作,全年累计开展综合技术服务活动7万余场[70] - 中化惠农节活动线上线下覆盖农户超45万人,新媒体触达超1500万人次[71] - 集团农资分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5%以上耕地面[74] - 厚圃土壤健康已形成22套适用不同场景的土壤健康指标体系和22套解决方案[75]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在“2024(第17届)中国化肥企业100强评选活动”中荣获“2024中国化肥企业100强”“2024中国生物肥料企业50强”[52] - 中化云龙获“昆明市无废工厂”称号,中化云龙没租哨矿山获“昆明市无废矿山”称号[52] - 公司在“第27届中国农化行业领袖年度峰会”中获评“农民心目中的好品牌”称号[53] 公司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围绕“生物 +”战略推进工作,做好投资决策[23]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全年GDP同比增长5%,主要化肥品种价格全年总体呈下降态势[56] - 全国农资保供平台由240家农资生产流通企业作为首批成员,维护农资市场总体平稳[57] 公司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环保政策等经营风险,采取强化战略集采等措施应对[122] - 公司面临环境和社会、网络等风险,采取落实环保法规、优化网络系统等措施防范[124][125] - 公司面临市场、信用、流动性三种主要财务风险[127] - 市场风险包括货币、利率及其他价格风险,公司采取远期锁汇手段管理[128] - 公司最大信用风险是对应方未履行金融资产账面价值责任,有完善管理程序[129][130] - 流动性风险可能使公司现金不足,管理层采取加强资金管理等措施[13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或有负债[122] 公司人员变动 - 苏赋于2024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等职[137] - 王铁林于2024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等职[139] - 陈胜男女士46岁,2024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等职,从事化肥行业二十余年[141] - 王凌女士50岁,2023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24年1月获委任为战略委员会委员,从事财务领域工作二十余年[143] - 高明东先生64岁,2000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拥有逾33年执业律师经验[145] - 卢欣先生61岁,2015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政等方面累积逾31年经验[146] - 孙宝源先生64岁,2024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从事会计工作近40年[147] - 王芳现年52岁,2020年5月晋升为公司副总经理,兼任磷化事业部总经理等职[149] - 石广柱现年42岁,2024年5月起任公司QHSE总监,6月起任副总经理[150] - 2024年1月24日,刘红生辞任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苏赋获委任[159] - 2024年6月7日,谢孝衍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孙宝源获委任;6月11日,王军辞任执行董事,王铁林和陈胜男获委任[166] - 王铁林和陈胜男于2024年6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王军同日辞任[181] - 苏赋于2024年1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刘红生同日辞任[179] - 谢孝衍于2024年6月7日退任公司董事,孙宝源同日获委任[180] 公司人员教育背景 - 陈胜男女士于2000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南开大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41] - 王凌女士于1997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国际会计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硕士学位[1
中化化肥(00297):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9.49%,公司受益于钾肥价格上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3-31 18: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41港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9.49%,剔除阳煤平原相关减值或损失后同比增长6.96%,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同比增长16.29% [3][6] - 公司受益于钾肥价格上涨,是中国钾肥进口大合同谈判企业之一和国内钾肥供应保障者 [3][8] - 生物肥销量大幅增长,业绩贡献显著提高,收入和毛利占比均提升 [3][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0亿元、16.01亿元、18.6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0、0.23、0.27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2.65亿元,同比减少2.13%,股东应占溢利为10.61亿元,同比增加69.49%,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1511元,同比增加69.49% [3][6] - 2024年公司销量为721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复合肥、磷肥、钾肥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49%、18.09%、下降24.97%,营业额占比分别为32%、31%、19% [3][7] - 基础业务、成长业务、生产业务营业额分别为108.68亿元、80.20亿元、23.77亿元,成长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23%,分部溢利分别同比下降4.90%、增长45.11%、下降23.45% [3][7] 产品价格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7日,氯化钾价格为3068.33元/吨,日环比下跌0.54%,月环比上涨7.99%,月同比上涨41.66%,年同比上涨18.80% [3][8] 生物肥业务情况 - 自2022年起重点布局“生物+”战略,开展生物制剂/生物技术、Bio+土壤健康、Bio+养分高效三部分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3][9] - 2024年生物肥料实现销量135万吨,同比增长23.85%,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22%,毛利占比从2022年的14%提升至2024年的36% [3][9]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0亿元(-3.45%)、16.01亿元(+0.57%)、18.63亿元(新增),对应EPS分别为0.20、0.23、0.27元/股 [3][10] - 结合可比公司估值及AH股估值差异,给予公司2025年6.5倍PE,对应目标价1.3元,按港元兑人民币0.92汇率计算,对应目标价为1.41港币 [3][10]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情况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如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指标在2024 - 2027E期间有相应增长或变化 [5]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不同表现 [5]
国证国际:予中化化肥(00297)“买入”评级 目标价1.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证国际预计中化化肥25 - 27年净利润达12.3/13.8/15.3亿,同比提升15.5%/12.4%/10.8%,看好其生物 + 新型肥料发展,提升目标价至1.6港元,予“买入”评级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7亿元,同比减少2.1%,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69.5%,毛利率12.0%,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净利率5%,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每股盈利0.15元,每股派息0.05元 [1] 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公司基础业务、成长业务、生产业务收入达108.7/80.2/23.8亿,同比变化 - 4%/+2%/-7%,占比为51%/38%/11% [2] - 基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7亿元,受钾肥市场价格全年两次震荡式下行影响,销售均价同比减少16% [2] - 成长业务收入增加1.8亿元,利润同比增长45%,因公司生物 + 战略取得良好成果,高端复合肥销量大幅增长 [2] - 生产业务分部收入下降1.7亿元,因中化长山的合成氨与尿素价格大幅下行 [2] 生物肥料情况 - 2024年公司生物肥料收入43亿,同比增长19%,占整体收入比例22%,毛利占比36% [3] - 2024年生物肥料销量达135万吨,同比增长24%,公司推出生物复合肥、生物制剂、生物磷/钾肥等产品 [3] - 公司重视研发,生物肥料在抗逆、提质和增加作物产量上表现明显,用户口碑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业绩增长的主驱动力 [3]
中化化肥(0029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2:14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集团营业额为212.65亿元,2023年为217.28亿元,同比减少2.13%[4] - 本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61亿元,2023年为6.26亿元,同比增加69.49%[4]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1511元,2023年为0.0891元,同比增加69.49%[4]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0571元,2023年为每股港币0.0491元,每股港币同比增加16.29%[4] - 2024年集团实现销量721万吨,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增长57%[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额212.6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0.61亿元,同比增长69.49%[13] - 剔除相关减值或损失后,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12.29亿元,较2023年的11.49亿元增长6.96%[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量为721万吨,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43][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为212.65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13%[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25.44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2.57%[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61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69.49%[43] - 剔除相关减值或损失后,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2.29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6.96%[43] - 2024年集团营业额为212.65亿元,较2023年减少4.63亿元,降幅2.13%[47] - 2024年基础业务分部溢利6.45亿元,较上年降低4.9%;成长业务分部溢利3.47亿元,较上年增长45.11%;生产业务分部溢利3.87亿元,较上年降低23%[52] - 2024年分占合营公司业绩1.87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分占联营公司业绩0.36亿元,较2023年增加0.97亿元[53]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1.49亿元,其中本期税项1.70亿元,较上年增加0.50亿元;递延税项 -0.21亿元,较上年减少0.63亿元[55]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0.61亿元,较2023年增加69.49%;剔除相关影响后,较2023年增长6.96%[56] - 2024年净利润率为4.99%,较同期上升2.11个百分点;剔除相关影响后为5.78%,较同期上升0.49个百分点[57] - 2024年三项费用合计14.22亿元,较2023年增加1.28亿元,增幅9.89%[5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6.08亿元,较2023年增加0.26亿元,增幅4.47%,差异化产品销量同比增加12.12%[59] - 2024年行政开支为7.57亿元,较2023年增加1.15亿元,增幅17.91%[59] - 2024年融资成本为0.57亿元,较2023年减少0.13亿元,降幅18.57%[60]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37亿元,较2023年减少1.03亿元[61] - 2024年其他支出和损失为3.57亿元,较2023年减少0.33亿元[63] - 2024年库存余额为52.25亿元,较2023年减少4.59亿元,降幅8.08%,存货周转天数107天,较上年减少3天[64] - 2024年应收账款及票据余额为2.93亿元,较2023年减少1.77亿元,降幅37.66%,周转天数为6天,较2023年加快3天[66] - 2024年商誉余额为8.61亿元,较2023年增加0.07亿元[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营、联营公司权益合计11.58亿元,较2023年增加0.49亿元,增幅4.42%[73] - 2024年,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分占合营、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合计2.23亿元,收到分红1.97亿元[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为0.88亿元,较2023年减少0.76亿元[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为18.70亿元,较2023年增加0.41亿元,增幅2.24%[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付账款及票据余额为32.87亿元,较2023年减少4.85亿元,降幅12.86%[7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应付款及拨备余额为11.19亿元,较2023年减少2.9亿元,降幅20.58%[78] - 2024年度,公司每股盈利为0.1511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0.55%,较2023年增长4.03个百分点[8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9,债股比率为17.59%,偿债能力较强[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04亿元[8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银行授信额度186.46亿元,尚未使用153.16亿元[91] - 2024年营业额为212.65亿元,2023年为217.28亿元,同比下降2.13%[113] - 2024年毛利为25.44亿元,2023年为22.60亿元,同比增长12.13%[113] - 2024年经营利润为10.58亿元,2023年为9.86亿元,同比增长7.39%[11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24亿元,2023年为8.46亿元,同比增长44.64%[113] - 2024年本年溢利为10.75亿元,2023年为6.84亿元,同比增长57.13%[113][114] - 2024年基本和摊薄每股盈利为0.1511元,2023年为0.0891元,同比增长69.58%[11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0.26亿元,2023年为78.55亿元,同比增长14.91%[11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3.91亿元,2023年为141.28亿元,同比下降12.29%[11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96.13亿元,2023年为106.32亿元,同比下降9.58%[116] - 2024年净资产为106.35亿元,2023年为99.19亿元,同比增长7.22%[117] - 2024年公司各产品收入分别为钾肥3939159、复合肥6747830、磷肥6659719、饲钙1322387、特种肥677705、其他1918054,总计21264854;2023年分别为5250381、6583711、5638764、1246150、581406、2427708,总计21728120[125] - 2024年基础业务、成长业务、生产的外部销售额分别为10867780、8019861、2377213,总计21264854;2023年分别为11333844、7845131、2549145,总计21728120[129][131]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24010千元,2023年为846235千元[129][131] - 2024年中国内地对外收入为20171632千元,其他地区为1093222千元;2023年中国内地为20676931千元,其他地区为1051189千元[135] - 2024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8851688千元,其他地区为324千元;2023年中国内地为7633823千元,其他地区为858千元[135] - 2024年计提借予一间联营公司款项之预期信贷损失为167667千元,2023年为0[131][137] - 2024年(转回)/计提财务担保信贷损失为 - 6169千元,2023年为327895千元[131][137] - 2024年计提/(转回)存货跌价损失为43894千元,2023年为 - 10791千元[137] - 2024年融资成本为57379千元,2023年为69642千元[13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360,459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52,535千元,较2023年均有变化[13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49,019千元,2023年为162,119千元[141][143]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0.0529元,对应金额371,255千元;2023年为每股0.0445元,对应金额312,549千元[143]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盈利用于计算每股基本/摊薄盈利的金额为1,061,480千元,2023年为625,549千元[145]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为73,870千元,扣除坏账拨备后为70,981千元;2023年分别为45,001千元和42,023千元[146] - 2024年应收票据为227,893千元,扣除坏账拨备后为221,593千元;2023年分别为433,809千元和427,509千元[146]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总计扣除坏账拨备为292,574千元,2023年为469,532千元[146]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2,635,838千元,应付票据为651,633千元;2023年分别为3,227,044千元和544,708千元[151]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及票据总计为3,287,471千元,2023年为3,771,752千元[151] - 公司建议从缴入盈余账及未分配利润中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0571元(约人民币0.0529元),2023年为每股港币0.0491元(约人民币0.0445元),估计共约港币4.01096亿元(约人民币3.71255亿元),预期2025年7月25日前派付[155] 各业务线产品销量及收入变化 - 2024年集团科研成果转化量达128.5万吨,A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55%[6] - 2024年钾肥新产品“威得豐”销量2万吨[17] - 2024年磷肥集采率达92%,销量同比增幅12%,生物磷肥销量25万吨,同比增幅14%[18] - 2024年差异化复合肥销量为150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生物+”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9%[20] - 2024年特种肥料销量突破11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土壤健康类产品销量3万吨,同比增长11%[21] - 2024年协同植保收入4.1亿元,对比同期增长5%,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7%[23] - 2024年先正达集团中国定制产品销售收入4500万元,“迈优伴”单品销售收入超1330万元,同比增长201%[23] - 2024年种子协同业务销售收入5240万元,同比增长46%[23] - 2024年公司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为186万吨,同比增加12.12%[46] - 2024年公司差异化复合肥销量为150万吨,同比增加11.45%[46] - 复合肥2024年营业额67.48亿元,占比32%;2023年营业额65.84亿元,占比30%[47] - 2024年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10%,高端差异化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59%[52] 子公司经营情况 - 中化云龙2024年实现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约6.5%,完成全国碳市场排放权履约任务后结余碳配额2.6万吨,年中出售1.5万吨[25] - 中化涪陵2024年核心磷酸装置产能利用率达102%,累计装置综合产能利用率达94%,复合肥装置整体产能利用率由46%提升至59%,差异化占比由6.8%提升至65.7%,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27] - 中化长山2024年实现净利润1404万元,合成氨价格同比下降476元/吨,减利0.66亿元,截至年末累计实现节本降耗收益超亿元[28] 集团社会责任与服务活动 - 2024年集团累计开展5000多场农技助农活动,惠及百万人次[5] - 2024年集团400余名技术服务人员开展工作,累计开展综合技术服务活动7万余场,线上线下覆盖农户超45万人,新媒体触达超1500万人次[30] - 公司农资分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5%以上耕地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35] 集团科研与平台成果 - 2024年27项生物技术方向发明专利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