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00297)

搜索文档
中化化肥(00297) - 公告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2 16:31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讨论并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苏赋先生(主席)[3]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王铁林先生(首席执行官)、陈胜男女士及王凌女士[3]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高明东先生、卢欣先生及孙宝源先生[3]
反倾销税令环氧树脂出口承压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10:53
欧盟反倾销终裁结果 - 欧盟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及泰国环氧树脂征收最终反倾销税 税率区间为17.3%至33% [1][2] - 中国企业税率普遍下调 江苏三木集团从临时税24.2%降至17.3% 中化集团从40.8%降至33% 其他配合调查企业从30.3%降至23% 未配合企业税率定为33% [2] - 欧盟对配合调查企业实行23%税率 未配合企业实行33%税率 同时终止对韩国环氧树脂的反倾销调查 [2] 市场影响与出口变化 - 17.3%~33%关税显著削弱中国环氧树脂在欧洲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2][3] - 2024年7月反倾销调查开始后 中国对欧盟月均出口量为2.5万吨 但2025年2月起出口量明显下滑 [3] - 欧盟和美国双重调查导致出口订单受影响 出口欧美数量持续下降 [3] 企业应对策略 - 出口企业积极调整策略 加大对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出口力度 [3] - 短期选择包括转战新兴市场如中东和东南亚 或通过海外设厂规避贸易壁垒 例如中化集团已在沙特布局环氧树脂项目 [3]
两家央企跨境财资中心完成试运行“安家”雄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6 12:25
央企跨境财资中心迁入雄安新区 - 中化集团财务公司和中国华能财务公司两家央企跨境财资中心已完成试运行并于7月30日正式迁入河北雄安新区 [1] - 两家财务公司均为集团下属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程度高且跨境资金交易活跃,主要为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1] - 迁移工作覆盖外汇及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等多个金融领域,涉及两家央企境内外近360家成员单位、67个银行账户体系和138个相关信息系统 [1] - 两家财务公司年均跨境资金交易规模折合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 [1] 雄安新区建设进展 -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项目建设正在全面提速 [1] - 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首批疏解央企总部预计将在年内入驻雄安新区 [1] -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在总局支持下,协同北京市分局及6家银行顺利完成两家财务公司的资金迁移工作 [1]
反腐风暴席卷石油石化领域 ,一月内十余名干部官宣被查、2人被处分
第一财经· 2025-08-04 20:59
能源领域反腐行动 - 7月以来能源行业有14名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另有2名干部被处分 [1] - 被调查干部包括1名中管干部 9名中央一级单位干部及4名省管干部 [1] - 退休干部仍被追责 多名人员退休后仍被查 包括退休五年半至八年的案例 [1] 涉及企业分布 - 石油石化系统为主要反腐领域 16人中3人来自中国海油系统 [2] - 2人来自中国中化系统 2人曾任职中国石油系统 [2] - 1人来自国家管网集团系统 [2] 涉案人员背景 - 被查干部包括原中国中化党组成员冯志斌 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唐伏平 [1]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王春明 国家电投吉电股份才延福等高层管理人员 [1] - 涉案人员在所属系统平均任职年限达三四十年 [1]
中化化肥(0029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2:07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普通股法定/注册股份80,000,000,000股,面值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8,000,000,000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优先股法定/注册股份316股,面值100港元,法定/注册股本316,000,000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普通股(不含库存股)7,024,455,733股,库存股0股,已发行股份总数7,024,455,733股[3] 股本情况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8,316,000,000港元[1] 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普通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库存股及已发行股份总数无增减[3]
两家央企跨境财资中心迁入河北雄安新区
快讯· 2025-07-30 17:43
央企战略布局 - 中化集团财务公司和中国华能财务公司两家央企跨境财资中心正式迁入河北雄安新区并完成试运行 [1] - 中国中化和中国华能作为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将于年内入驻雄安新区 [1] 雄安新区发展进程 -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进入项目建设全面提速阶段 [1] - 两家财务公司均为集团下属非银行金融机构,专注于为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1] 企业运营特征 - 中化集团财务公司和中国华能财务公司具有高度国际化经营程度和活跃的跨境资金交易业务 [1]
雄安保障房迎首批央企员工:华望城满租、企业享折扣,今秋或迎入驻高峰
新浪财经· 2025-07-30 07:38
央企总部疏解进展 - 华能集团120名员工于7月28日首批入住雄安新区保障房华望城 标志着疏解保障取得实质性突破 [2] - 华能和中化总部大楼计划于2024年9月底或10月初正式运营 雄安新区将在秋季迎来央企入驻高峰 [2][6] - 中国星网已于2023年10月14日作为首家央企全面迁驻雄安 中国矿产总部计划2026年竣工 [7][8] 保障房运营情况 - 华能集团集体租住788套保障房 其中华望城766套 中交启园22套 涵盖一至四居室精装房型 [3] - 河北雄安保障房安居工程公司为官方指定运营机构 管理超万套保租房、公租房及人才公寓 [3] - 华望城项目目前已满租 企业租享年租金九折 疏解企业及雄才卡持有者可获额外折扣 [4] 基础设施配套 - 雄安新区开通317路公交连接华望城与华能总部 设多个疏解企业站点(含中化、移动、联通等) [4] - 华能总部距保障房约6公里 中化站点因施工暂未启用 [4] - 华能总部二期工程已完成招标 含两地块最高100米建筑 中化二期在建中 [6] 绿色建筑技术 - 华能总部安装1.94MW光伏系统 年发电量占园区用电10% 采用地源热泵复合供能系统 [7] - 中化大厦为150米地标建筑 铺设1400平方米自研光伏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45.53% 节能率50.26% [6][7] - 两大总部均获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中化被评为雄安近零能耗示范项目 [7]
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张翼飞接受审查调查
快讯· 2025-07-24 15:08
公司动态 - 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张翼飞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1] - 审查调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执行 [1] 行业监管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有企业高管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加强监管力度 [1]
五丰行“雪糕节”刷屏成都:情绪营销重新定义雪糕生意
中国食品网· 2025-07-21 09:57
行业趋势 - 雪糕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产品创新和场景营销,品牌通过联名产品和城市级活动提升竞争力[1][3][4] - 主流雪糕价格集中在5元左右,批发价最低不到1元,景区等特殊渠道平均价格为8~10元[3] - 64%的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年轻消费者对情绪满足的溢价支付意愿更强[8][6] - 行业三大变革:场景革命(雪糕成为社交货币、餐饮搭档等)、价值重构(情感体验优先)、渠道进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29] 品牌策略 - 五丰行以成都为样板城市,通过"城市降温计划"和"五丰行雪糕节"构建品牌造势、用户体验、渠道联动的闭环,曝光超百万[1][9][11] - 推出本土化联名产品,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江中P9活菌奶砖等,结合川渝饮食场景解辣需求[4][14] - 活动现场设计融入成都元素(雪糕麻将战、方言梗手举牌),强化品牌与城市文化关联[14] - 公私域联动传播策略:小红书达人矩阵+商场自媒体+集章打卡机制,实现百万级曝光并沉淀私域用户[17][21][23] 渠道拓展 - 通过B端+C端联动,邀请家批商、分销商参与活动,以消费者反馈增强渠道合作信心[26][29] - 以城市级快闪活动为切入点,将雪糕与生活场景深度绑定,提升经销商市场信心和进货热情[9][26] 产品创新 - 品牌跨界合作频繁,如伊利甄稀与海底捞推出"火锅+冰淇淋"主题产品,雀巢赞助足球赛事打造观赛清凉生态[4][6] - 联名产品在社交媒体广受好评,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蜜水柠檬棒冰等[4][14] 营销创新 - 17米沉浸式体验空间整合产品展示、互动游戏、DIY体验,形成集体验传播转化于一体的消费触点[11] - 公益活动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免费派发雪糕,提升品牌公信力与情感温度[24][27]
“以氯换氟” 自贡市沿滩区凭借“氟硅新材料”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
人民网· 2025-07-18 17:46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入选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园区[1] - 氟硅新材料产业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15+N"产业链之一[1] - 国家五部委明确支持自贡打造国家级氟材料产业基地,为产业选择提供政策支撑[1]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 自贡市探明岩盐储量超过170亿吨,地下黄卤、黑卤总量达17.5亿立方米以上,周边萤石资源丰富[2] - 上世纪"化工城建设"和"三线建设"为当地奠定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基础[2]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鸿鹤化工厂等内迁企业和科研院校为产业积累技术、经验和人才[2] 龙头企业与集群效应 - 中国中化集团在沿滩集中布局氟硅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链引领作用[2] - 中昊晨光、中化蓝天、四川红华等龙头企业已入驻沿滩[2] - 氟硅新材料产业在沿滩区呈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发展态势[2]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氟硅产业被认定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优前景的领域之一[2] - 沿滩区通过"抓风口、聚龙头"策略实现后发地区弯道超车[2] - 产业规划结合成渝地区缺乏专门化工园区的市场空白进行差异化布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