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环亚控股(00583)
搜索文档
名创优品上半年营收增约两成 高伟电子中期盈利同比涨逾3倍
新浪财经· 2025-08-21 20:18
业绩速递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半年收入14090.5亿元同比减少10.6% 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减少39.8% [2] - 快手-W上半年收入676.54亿元同比增长12.04% 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9.9% [2] - 国药控股上半年收入363.63亿元同比减少1.48% 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1.02% [2] - 名创优品上半年收入93.93亿元同比增长21.1% 净利润9.06亿元同比下降22.6% [2] - 途虎-W上半年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0.5% 经调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4.6% 工场店数量增长至7205家 [2] - 哔哩哔哩-W第二季度收入73.38亿元同比增长19.76% 净利润2.19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2] - 载通上半年收入42.26亿港元同比增长3.98% 净利润1.9亿港元同比增长57.94% [2] - 新晨动力上半年收入28.04亿元同比增长7.06% 净利润1649万元同比减少25.49% [2] - 第四范式上半年收入26.26亿元同比增长40.71% 经调整净亏损4400万元同比缩窄71.2% [2] - 美联集团上半年收入25.18亿港元同比减少24.1% 净利润1.51亿港元同比减少13% [2] - 百盛集团上半年收入19.63亿元同比增长0.93% 净利润2246.8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2] - 越秀服务上半年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0.09% 净利润2.4亿元 [2] - 移卡上半年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4% 净利润4307.5万元同比增长36.2% [2] - 高伟电子上半年收入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2.2% 净利润6739.8万美元同比增长320% [2] - 中银航空租赁上半年收入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6% 税后净利润3.42亿美元同比减少26% [2] - 九兴控股上半年收入7.75亿美元同比增长0.7% 净利润7863.3万美元同比减少14.5% [2] - 中石化冠德上半年收入3.07亿港元同比下跌7.2% 净利润5.63亿港元同比减少17.8% [2] - 长城环亚控股预计中期净亏损2.66-2.94亿港元同比大幅盈转亏 [2] 公司要闻 - 盛业启动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AI+国际供应链科技平台 [2] - 元征科技拟开展设备资产化及相关RWA应用的战略布局 [2] - 欧康维视生物-B的OT-301第二项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 [2] 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耗资5.51亿港元回购92.8万股 回购价590-597港元 [2] - 汇丰控股斥资1.32亿港元回购133万股 回购价98.6-99.55港元 [2] - 创科实业斥资2508.5万港元回购25万股 回购价99.5-101.6港元 [2] - 恒生银行斥资2249.35万港元回购20万股 回购价111.8-112.8港元 [2]
长城环亚控股(00583)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2.66亿至2.94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7:4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综合亏损2.66亿港元至2.94亿港元 对比2024年同期盈利452万港元出现由盈转亏 [1] - 基本每股亏损预计介于16.97港仙至18.76港仙 而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29港仙 [1] 亏损原因 - 投资物业重估公平值亏损约8700万港元至9100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7900万港元 [1]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6900万港元至720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盈利6500万港元 主要因联营公司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及财务费用增加 [1] 行业环境影响 - 香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商业物业评估价值下跌 [2] 财务影响评估 - 重估公平值收益/亏损属非现金性质 不影响公司营运现金流 [2] - 投资物业及联营公司投资为长期项目 旨在获取稳定租金收入及投资回报 [2] - 公司整体财务及业务状况维持稳健 [2]
长城环亚控股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2.66亿至2.94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1 17:4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综合亏损2.66亿港元至2.94亿港元,基本每股亏损16.97港仙至18.76港仙,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452万港元及每股盈利0.29港仙 [1] 亏损原因 - 投资物业重估公平值亏损约8700万港元至910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约7900万港元 [1]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6900万港元至720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约6500万港元,主要因联营公司投资物业重估公平值亏损及财务费用增加 [1] 市场环境影响 - 香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投资物业(主要为商业物业)评估价值下跌 [2] 财务影响评估 - 重估公平值收益/亏损属非现金性质,不影响公司营运现金流 [2] - 投资物业及联营公司投资为长期项目,旨在获取稳定经常性租金收入及投资回报 [2] - 公司整体财务及业务状况维持稳健 [2]
长城环亚控股(00583.HK)盈警:预计中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2.66亿至2.94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1 17:41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2.66亿港元至2.94亿港元 [1] - 公司预期同期基本每股亏损介乎约16.97港仙至18.76港仙 [1] - 对比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股东应占综合盈利452万港元及基本每股盈利0.29港仙 [1]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内幕消息盈利警告
2025-08-21 17:38
业绩总结 - 本报告期预计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2.66 - 2.94亿港元[4] - 本报告期预计基本每股亏损约16.97 - 18.76港仙[4] - 2024年同期股东应占综合盈利452万港元[4][5] - 2024年同期基本每股盈利0.29港仙[4][5] 资产变化 - 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预计重估亏损约8700 - 9100万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约7900万港元[6] 联营公司 - 本报告期预计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6900 - 7200万港元[6] - 2024年同期分占联营公司盈利约6500万港元[6] 其他 - 中期业绩详情预计2025年8月底公布[5] - 本报告期由盈转亏因香港房地产市场低迷[5]
长城环亚控股(00583.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8 16:48
公司董事会会议安排 - 长城环亚控股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举行 [1] - 会议主要议程包括审阅及批准刊发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处理任何其他需要讨论的事项 [1]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8 16:31
会议安排 - 长城环亚控股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9日开会[4] - 会议将审阅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4]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5] - 公告日公司董事会组成人员[5]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21:1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亿港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5.67745596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5.67745596亿股[3] 股份变动情况 - 2025年7月,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无增减[1] - 2025年7月,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及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3]
长城环亚控股:控股股东变更为汇金
快讯· 2025-04-22 16:34
股权变更 - 财政部无偿划转376.7亿股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 - 汇金直接持有中国长城资产约73.53%股权 [1] - 汇金成为长城环亚控股间接控股股东 持有公司11.74亿股股份 占已发行股本约74.89% [1]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总额约12210万港元,股东应占综合净亏损约8410万港元,其中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约13160万港元[14][17] - 撇除特别项目,2024年股东应占综合净亏损约21570万港元,较2023年的21040万港元股东应占综合净溢利下降202.5%[14][17] - 2024年财务成本增加至33890万港元,较2023年的27960万港元增加5930万港元(21.2%)[14][17] - 2024年联营公司利润份额减少5630万港元,较2023年的42630万港元减少37000万港元(86.8%)[14][17] - 按1567745596股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2024年每股亏损为5.4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18.2港仙[14][17]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8.41亿港元,较2023年盈利约2.849亿港元减少约129.5%[45][47] - 2024年每股亏损5.4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18.2港仙,均按1,567,745,596股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计算[45][47]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221亿港元,较2023年的1.218亿港元增长0.2%[43]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为3180万港元,较2023年的3470万港元减少8.4%[43] - 2024年经调整经营盈利为7180万港元,较2023年的6850万港元增长4.8%[43]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316亿港元,较2023年的7450万港元增长76.6%[43] - 2024年经营盈利为2.037亿港元,较2023年的1.433亿港元增长42.1%[43]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3.389亿港元,较2023年的2.796亿港元增长21.2%[43]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为5630万港元,较2023年的4.263亿港元减少86.8%[43] - 不计投资物业重估收益,2024年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2.157亿港元,较2023年净盈利约2.104亿港元同比减少约4.261亿港元或202.5%[46][48] - 2024年集团投资物业贡献收入约12210万港元,2023年为12180万港元,收益增加0.2%[53] - 2024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8410万港元,2023年为盈利28490万港元[53]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13160万港元,2023年为7450万港元[54][57] - 2024年应占集团联营公司盈利减少5630万港元,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42630万港元[54][57]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化率介乎2.00%至5.00%,2023年为2.50%至3.90%[54][57]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租金每平方呎16.0 - 71.0港元,车位每个3312.6港元,2023年分别为10.0 - 80.6港元和3502.0港元[54][57] - 2024年和2023年资产服务管理无收益[56][5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093亿港元,较2023年的2.325亿港元减少10.0%[80][82][84] - 2024年12月31日股东资金为39.174亿港元,较2023年的40.015亿港元减少2.1%[8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0.04,较2023年的0.05减少20.0%[80]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58.0%,较2023年的56.2%增加3.2%[80][82][84] - 2024年12月31日无抵押股东贷款未偿还本金为47.6亿港元,较2023年的53.7亿港元减少[82][84] - 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银行借贷约8.5亿港元,2023年为无[82][8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8160万港元,2023年为7940万港元[87][91] - 2024年和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分别为7.4万港元和3.7万港元[88][92]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49亿港元,2023年为5640万港元[89][93] 物业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投资物业拥有高出租率,葵芳广场等核心物业提供可靠现金流[15][17] - 公司通过合资企业投资多元化零售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204.8万平方英尺优质零售空间,超7760个停车位[18] - 公司通过合资企业投资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达204.8万平方尺,有逾7760个停车位[21] - 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经调整EBITDA为6660万港元,2023年为6050万港元,增长10.1%[63] - 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经调整经营盈利为6030万港元,2023年为5420万港元,增长11.3%[63] - 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14820万港元,2023年为8360万港元,增长77.3%[63] - 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经调整经营盈利约6030万港元,2023年约为5420万港元,主要因经营开支减少[65][69] - 2024年投资物业重估收益约1.316亿港元,2023年约为7450万港元,主要因部分物业公平值增加[67][69] - 集团投资物业于2024年末由中诚达行资产评值顾问有限公司重新估值,估值方法年内无重大变动[68][70] 金融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服务2024和2023年无收益,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 - 20万港元,2023年为 - 170万港元,变动 - 88.2% [72][75] - 金融服务2024年经调整经营亏损为 - 20万港元,2023年为 - 170万港元,变动 - 88.2% [72] - 金融服务2024年财务收入净额为20万港元,2023年为60万港元,变动 - 66.7% [72] 合营公司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持有合营公司Everwell City Limited 35.78%股权,初始投资31.234亿港元[76][77] - 2024年末对Everwell City Limited投资公平值为54.252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6.3%,2023年末为53.87亿港元,占比56.8% [76][77] - 2024年集团自Everwell City Limited应占盈利约5630万港元,2023年为4.263亿港元[76][77] 公司人员规模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9名员工,2023年为12名[94][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名雇员,其中女性4人,男性5人,女性与男性比例为4:5,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为0:3[159][161] 公司业务影响因素 - 自2023年以来,北上购物趋势未对公司整个投资组合造成重大影响[101][10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偏离守则条文第C.5.7条外,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适用原则及守则条文[110][111] - 2017年3月,董事会采纳经修订的企业管治职能职权范围[128][129] - 集团于2020年12月更新举报政策,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132][133][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发现对集团财务报表或整体运营有重大影响的欺诈或不当行为[133][136]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134][136]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定期会议,通常按季度召开[135] - 公司一般提前至少14天发出定期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通知和议程草案[135] - 年内董事会举行了五次会议[140][142] - 2024年公司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有一名女性董事,至少有一名董事具备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155] - 董事会可量化目标包括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女性董事、至少一名董事具备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2024年集团已满足上述目标[157]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女性[158] - 董事会采纳提名政策,载列甄选准则及提名程序,以确保董事会具备适合集团业务需求的技能、经验及多元化观点[160][162]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169][172] - 获委任填补空缺或新增的董事须在获委任后的首次股东大会上重选[170][172] - 每位董事须不迟于最近一次被选举或重选后的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70][172]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须有三分之一在职董事(或人数非三或三的倍数时,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轮值告退,退任董事可膺选连任[170][172] - 公司设有股东提名董事选举的程序,详情公布在公司网站[174] - 新董事获委任后先与其他董事和关键高管会面,接受全面、正式且量身定制的入职培训[175] - 集团薪酬政策载于本年度报告第26页[183]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年报日期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84][188] - 公司未发现有关雇员不遵守标准守则或公司指引的事宜[185][188] - 董事会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书面年度独立性确认[186][189]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并每年检讨其落实及有效性[190][194]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会安排内部简介会和派发参考资料[193][195]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196][197] 公司董事变动情况 - 黎利华女士、梅以和先生和解文斯博士自2025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膺选连任[5][6] - 2024年8月20日,黄蔚、余先庆辞任,王作民、任志强获委任[118][121] - 2025年3月15日,宋敏、孙明春、刘艳辞任,黎利华、梅以和、解文斯获委任[118][121] 公司董事信息 - 王海先生55岁,自2021年8月20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有金融行业逾30年经验[26][27] - 王作民先生57岁,自2024年8月20日起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薪酬委员会成员,有金融行业逾30年经验[28][29] - 王海先生自2021年6月及2022年6月起分别任长城国际董事及董事长,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任总经理[26][27] - 王作民先生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任长城国际副总经理,2024年8月起任总经理[28][29] - 任志强42岁,2024年8月20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2024年7月起任GWAMCC子公司管理部总经理助理[30][31] - 黎利华62岁,2025年3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等,在证券投资及资本市场有逾23年经验[32][34] - 梅以和46岁,2025年3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等,在金融行业有逾20年经验[33][35] - 解文斯37岁,2025年3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2021年获香港中文大学杰出青年研究奖[37][38] - 任志强2011 - 2016年先后任GWAMCC业务审核部和办公室事务主管[30][31] - 任志强2017 - 2024年6月先后任长城国际多个部门董事总经理等职[30][31] - 任志强2021年4 - 7月任CM Energy Tech非执行董事,2023年2月 - 2024年7月任CNQC International非执行董事[30][31] - 黎利华2017年9月21日 - 2022年1月6日任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3月15日 - 2022年1月6日任首席运营官[32][34] - 黎利华2008年3月 - 2017年9月20日在上海证大房地产担任多个职位[32][34] - 梅以和2012年8月 - 2019年1月及2019年2月 - 2024年5月分别任中国白银集团和Apollo智慧出行财务总监等职[33][35] 公司董事会议出席率 - 王海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0%(4/5),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股东周年大会和特别大会出席率均为100%(1/1)[143] - 王作民先生于2024年8月20日获委任相关职位,此后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