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华金融(00619)
icon
搜索文档
南华金融(0061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4680.6万港元 同比收窄2.05%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44
业绩表现 - 集团收入1944.1万港元 同比增长9.87% [1] - 股东应占亏损4680.6万港元 同比收窄2.05% [1] - 每股亏损15.54港仙 [1]
南华金融(0061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9 16:3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944.1万港元,同比增长9.9%[2]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4680.6万港元,同比扩大6.7%[3] - 期间全面亏损总额4279.2万港元,同比收窄10.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46,80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47,787,000港元略有收窄[9]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9,44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17,695,000港元增长9.9%[15]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9.9%至19.44亿港元(2025年)vs 17.70亿港元(2024年)[1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4680.6万港元[2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为19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70万港元按年增长9.6%[47] - 公司录得综合亏损净额46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780万港元亏损收窄2.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经营支出3473.2万港元,同比减少7.8%[2] - 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同比增长29.7%至6,769万港元(2025年)vs 5,217万港元(2024年)[20] -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3.0%至5,208万港元(2025年)vs 6,759万港元(2024年)[20] - 员工福利开支同比下降3.4%至1.63亿港元(2025年)vs 1.69亿港元(2024年)[19] - 其他经营开支总额为34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770万港元下降8.0%[48] - 雇员成本总额16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850万港元下降11.9%[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7,723,000港元,同比增长65.0%[15]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收入6,700,000港元,同比下降5.0%[15] - 物业投资业务税前亏损19,80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8,701,000港元扩大127.6%[15] - 客户合约收入同比增长19.6%至9.20亿港元(2025年)vs 7.69亿港元(2024年)[16][17] - 佣金及经纪收入同比增长40.6%至7.27亿港元(2025年)vs 5.17亿港元(2024年)[16][17] - 来自银行及金融机构之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1.9%至3.70亿港元(2025年)vs 4.75亿港元(2024年)[16] - 来自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之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3.8%至3.05亿港元(2025年)vs 2.46亿港元(2024年)[16] - 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9.5%至7.67亿港元(2025年)vs 4.53亿港元(2024年)[17]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0.1%至323万港元(2025年)vs 1,626万港元(2024年)[17] - 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上升65.0%至770万港元(2024年:470万港元)[50]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分部收入减少5.0%至670万港元(2024年:710万港元)[51] - 企业咨询及包销收入减少至90万港元(2024年:120万港元),经营亏损扩大至160万港元(2024年:10万港元)[52] - 资产及财富管理收入下降86.1%至30万港元(2024年:220万港元),运营亏损收窄至210万港元(2024年:340万港元)[53] - 投资组合公允价值收益210万港元(2024年:亏损150万港元),分部亏损收窄至60万港元(2024年:550万港元)[54]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微增至350万港元(2024年:330万港元),但录得公允价值亏损2100万港元[55] - 新设旅游安排及海外会议展览奖励服务业务分部[65] - 新业务分部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展[65] 各地区表现 - 超过98%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来自香港[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决定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22]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67] - 公司业务策略包括扩展衍生品及虚拟资产服务[65] - 计划推出股票资本市场服务及内地申请人入境相关服务[65] - 公司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9][70]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100万港元,同比扩大123.4%[2] - 按公平值列账金融资产收益210.3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2]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亏损469.8万港元,同比收窄2.8%[2] - 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减值净额349.6万港元,同比扩大39.9%[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5.54港仙[3] - 其他全面收益401.4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4]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8.0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65.82百万港元下降63.1%[5] - 客户存款大幅增加至513.0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13.13百万港元增长63.8%[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9.57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6.75百万港元增长34.9%[5] - 可换股债券(流动负债)新增137.14百万港元[5] - 投资物业减少至265.00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86.00百万港元下降7.3%[5] - 客户信托存款大幅增加至491.0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98.46百万港元增长64.5%[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4.63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89.64百万港元下降65.9%[6] - 权益总额为33.39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76.18百万港元下降56.2%[6] - 储备金为负1,052.0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负1,009.29百万港元进一步恶化[6] - 应收贸易款项减少至29.6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8.08百万港元下降22.2%[5]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262,645,000港元,显示流动性压力[9] - 循环银行融资145,000,000港元已获续期,缓解短期资金需求[9] - 主要股东提供50,000,000港元无抵押不计息贷款融资,到期日为2026年12月31日[13] - 其他董事提供51,600,000港元无抵押计息融资,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提取20,100,000港元[13] - 公司投资物业于2025年6月30日重新估值为2.6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6亿港元减少2100万港元[26] - 公司投资物业于2025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调整产生净亏损2100万港元[26]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01,277,070股[24] - 应收贷款中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部分为34,409千港元[31] - 应收贸易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总额为29,623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未审核)[33] - 应收贸易款项中即期至90天账龄金额为28,820千港元占比97.3%[33] - 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为20,139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未审核)[35]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223,716千港元其中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部分为187,316千港元[36] - 其他应偿还借款总额为20,553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未审核)[36] - 来自主要股东及董事的无抵押贷款总额为20,100,000港元[37] - 股东豁免未偿还贷款144,080,000港元及应计利息[37] - 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50,000,000港元换股价每股0.22港元[38]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3年至2026年6月30日,赎回金额为未偿还本金的100%[39] - 2023年可换股债券发行面值89.84百万港元,年利率1%,换股价每股0.32港元可转换最多280.75百万股[40][41] - 可换股债券持有人确认不会在2026年1月及6月届满前要求赎回或兑换股份[42] - 可换股债券年末账面价值从132.442百万港元增至137.14百万港元,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698百万港元[43] - 可换股债券全部137.14百万港元重分类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部分降为零[43]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301.277百万股,股本金额1.085474亿港元[44]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按市场报价计算,债务投资包含会所债券[45] - 投资物业公平值非现金减值为2100万港元(2024年:940万港元)[48] - 按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4490万港元,其中第1级4175万港元,第2级315万港元[46]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计量为1.371亿港元,全部列为第3级计量[46] - 投资物业账面值降至2.65亿港元(2024年:2.86亿港元)[55]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90.6%(2024年:80.8%)[57] - 现金结余增加至4960万港元(2024年:3670万港元)[57] - 投资组合总规模4180万港元(2024年:3970万港元)[54] - 南华集团控股投资亏损329.6万港元,持股比例3.56%[54] - 有线宽频通讯投资收益371.5万港元,持股比例6.51%[54] - 雇员总数64人,较去年同期65人减少1人[6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收入506.6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其他收入143.5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其他经营开支1070.9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融资成本10.4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亏损431.2万港元[23] - 租赁林地使用权期限至2079年7月31日至2083年4月30日为期70年[29] - 恒生指数过去十二个月上升35.9%,于2025年6月30日收报24,072点[47] - 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量为24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04亿港元上升118%[50] - 公司及子公司期间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买卖或赎回[6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1]
南华金融(0061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12 16:36
股权激励计划 - 2024年1月1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12,051,08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0%[3]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15,063,85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0%[3]
南华金融(00619.HK)8月1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6 12:29
公司公告 - 南华金融(00619 HK)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事宜 [1]
南华金融(0061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6 12:02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1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发布[3]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3]
南华金融(0061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35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301,277,070股,库存股0股,总数无变动[2] - 本月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7] 期权与债券 - 购股期权计划月底结存数目12,051,080,可能发行股份30,127,707[3] - 两种可换股债券月底已发行总额分别为50,000,000和89,840,000,可能发行股份共508,022,727[4] 其他事项 - 50,000,000港元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至2026年6月30日[5] - 证券发行等获授权,款项收齐,上市条件履行[9]
港股异动 | 稳定币热潮引爆券商股 南华金融(00619)午后升逾90% 中州证券(01375)涨超70%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3:51
券商股表现 - 南华金融(00619)涨94.2%报0.435港元 [1] - 中州证券(01375)涨64.14%报3.25港元 [1] - 立桥证券控股(08350)涨49.36%报0.233港元 [1] - 兴证国际(06058)涨32.63%报0.63港元 [1] - 国联民生(01456)涨18.44%报5.46港元 [1] - 国泰海通(02611)涨12.34%报15.24港元 [1] 政策与牌照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2025年8月1日生效 [1] - 国泰君安国际、天风国际证券获准扩展牌照业务范围 可向专业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1] - 国泰君安国际获得稳定币相关牌照引发市场关注 [1] 市场观点与趋势 - 长城证券认为7月后国内外大事密集交织 宏大叙事或推动市场走强 [1] - 市场成交量回升或提升证券板块定价吸引力 [1] - 华龙证券称稳定币"玩家"扩圈将加速全球链上金融竞争 [2] - 加密资产将从锚定美债转向锚定多元资产 [2] - RWA金融创新有望提升资产投资活跃度及流动性 [2] 行业会议与学习 -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7月10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 讨论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发展趋势 [2]
南华金融(0061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为3680万港元,较2023年的4280万港元下降14.0%[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为2.927亿港元,包含投资物业价值减少2.234亿港元(2023年亏损7870万港元)[9] - 已终止经营业务(媒体及珠宝业务)综合亏损合计230万港元(2023年:6130万港元)[10]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的64.8%上升至2024年的80.8%[21] - 现金结余从2023年的52,000,000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36,700,000港元[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资产及财富管理分部收入从2023年的110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80万港元,降幅达74.7%[15]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分部收入增加12.6%至1460万港元(2023年:1290万港元)[14] - 经纪佣金及相关费用收入减少4.9%至1080万港元(2023年:1140万港元)[13] - 企业咨询及包销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140万港元增至170万港元[16] - 经纪业务经营亏损减少11.5%至1840万港元(2023年:2080万港元)[13]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从2023年的5,6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6,800,000港元[19] - 投资物业公平值重估为286,000,000港元,录得重估公平值亏损223,400,000港元[19] 各地区表现 - 香港股市2024年平均每日成交量同比增长25.5%,恒生指数全年上涨17.7%[13] - 公司主要员工集中在香港地区,2024年香港员工男性32名,女性21名[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拓展业务组合,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29] - 公司重视雇员发展并通过鼓励措施表彰贡献[32] - 公司致力于提供卓越客户服务以维持长期盈利和业务增长[33] - 公司积极与供应商沟通以确保优质及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34] - 公司目标是为股东提升企业价值并平衡业务发展与股东回报[35]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金融资产公平值波动、市场利率变动、信贷风险及全球政策不明朗因素[36] - 公司已制定风险缓释措施及风险管理政策应对潜在风险[36] - 公司成立多个委员会以制定和审阅风险控制策略[36]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组合账面值从2023年的47,000,000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39,700,000港元,公平值亏损为3,600,000港元[17] - 南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账面值为17,895千港元,占股权3.56%,年公平值亏损2,826千港元[17] - 有线宽频通讯有限公司投资账面值为13,931千港元,占股权6.51%,年公平值亏损1,858千港元[17] - 媒体业务终止经营,确认收入5,100,000港元,除税前亏损2,300,000港元[1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主席吴鸿生担任南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39] - 公司执行董事吴旭洋为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会员并具有丰富金融及业务经验[4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远瑜女士于2024年6月27日获委任[45][66] - 董事会全权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策略及风险管理[48] - 公司明确划分主席(吴鸿生)与行政总裁(吴旭茉)职责以避免权力集中[123] - 公司自2013年起实施《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强调不因种族、性别等因素歧视[124] - 董事会由7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3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6名为男性,1名为女性[12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吴鸿生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88,937,607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29.52%[92] - 张赛娥女士持有公司普通股13,598,311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4.51%[92] - 吴旭洋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12,198,000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4.05%[92] - 吴鸿生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相关股份508,022,727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168.62%[93] - 吴旭洋先生及其配偶持有相关股份6,025,540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2.00%[93] - 假设2020年可换股债券悉数行使,将发行227,272,727股新普通股,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5.44%[94] - 假设2023年可换股债券悉数行使,将发行280,750,000股新普通股,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3.19%[9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3年的132.09吨减少至2024年的119.05吨,降幅约9%[186][188] - 电力消耗导致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023年的98.09吨降至2024年的86.44吨[186] - 公司汽车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023年的22.70吨降至2024年的19.97吨[186] - 能源消耗总量从2023年的213,341千瓦时降至2024年的196,623千瓦时[189] - 公司制定了气候变化政策,包括应对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的措施[196] - 公司识别了气候变化的急性实体风险,将通过投保保险进行管理[193] - 公司确认气候长期变化会引致慢性实体风险,已将其纳入董事会决策考量[194]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保险、有薪休假和教育奖学金等福利[197] - 公司实施环保措施,如使用节能灯具和维持办公室温度在25摄氏度[192] 员工与人力资源 - 雇员总数从2023年的146人减少至2024年的62人,雇员成本从51,100,000港元下降至34,700,000港元[26] - 公司2024年共有62名员工,其中男性36名,女性26名[199] - 2024年管理层及部门主管中男性4名,女性2名,相比2023年男性15名,女性10名显著减少[199] - 公司制定了多项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政策、平等机会及反歧视政策等[197]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4年未派发中期及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11]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派发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50] - 公司股息政策明确考虑财务业绩、流动性等因素,可采取现金或以股代息形式分配[52][53][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之储备[6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五大客户和五大供应商的营业/采购总额占比均低于年度总额的30%[64] - 公司已终止媒体出版及金融公关服务业务(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47] - 公司2024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3] - 公司2024年度慈善捐款为0港元(2023年为141,000港元)[59]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Media Bonus Limited以1港元出售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给Four Seas Travel Group (BVI) Limited[105]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南华财务及管理有限公司以320,000港元出售与JESSICA相关的商标、内容档案及网站资产给JK Ventures Limited[105]
南华金融(0061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6:31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2,83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6,799千港元[2]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15,128千港元,2023年为22,53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2.87%[17] - 2024年佣金及经纪收入为10,354千港元,2023年为17,26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9.90%[17] - 2024年手续费收入为2,334千港元,2023年为3,43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1.95%[17] - 2024年其他来源收入为21,671千港元,2023年为20,29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78%[1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36,799千港元,2023年为42,83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08%[17] - 2024年经营分部综合收入为36,799千港元,2023年为42,83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08%[20] - 2024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为3680万港元,较2023年的4280万港元减少[56] 其他收入及亏损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521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367千港元[2]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223,40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0[2] - 2024年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净额为7,232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647千港元[2]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公平值亏损为8,67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2,349千港元[2] - 2024年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减值为7,525千港元,上一年度为5,669千港元[2] - 2024年其他经营支出为88,40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72,489千港元[2] - 2024年经营业务亏损为279,234千港元,上一年度为67,637千港元[2]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4,73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3,513千港元[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292,747千港元,2023年为82,374千港元[3]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0千港元,2023年为3,635千港元[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292,747千港元,2023年为78,739千港元[3]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净额61,259千港元,2023年为2,309千港元[3] - 2024年本年度亏损295,056千港元,2023年为139,998千港元[3]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46.1港仙,2023年为97.9港仙[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每股基本及摊薄为26.1港仙,2023年为97.2港仙[3] - 2024年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亏损)除税后为5,701千港元,2023年为 - 658千港元[4] - 2024年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289,355千港元,2023年为140,656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亏损为289,355千港元,2023年为138,858千港元[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292,747千港元,2023年为82,374千港元,亏损扩大约255.39%[20] - 2024年企业及其他不可分配支出净额为18,614千港元,2023年为16,69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1.52%[20] - 2024年融资成本(租赁负债利息除外)为13,499千港元,2023年为14,71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26%[20] - 2024年集团雇员股份奖励计划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为300,000港元,2023年为150,000港元,同比增长100%[2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经营支出为72,489千港元,2023年为88,407千港元[21] - 2024年提供服务成本为4,044千港元,2023年为7,566千港元[21] - 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为32,966千港元,2023年为42,029千港元[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已扣除/(计入)的外币兑换差额净额为19千港元,2023年为2千港元[22] - 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净额为5,157千港元,2023年为7,109千港元[2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13,513千港元,2023年为14,737千港元[2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之税项抵免总额为0千港元,2023年为 - 3,635千港元[25]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媒体收入506.6万港元,2023年媒体和珠宝总计收入3616.6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其他收入354.8万港元,2023年媒体和珠宝总计其他收入125.4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230.9万港元,2023年媒体和珠宝总计亏损6125.9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5.1万港元,2023年媒体和珠宝总计682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7港仙,2023年媒体和珠宝总计20港仙[3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2.95056亿港元,2023年为1.38898亿港元[3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2.92747亿港元,2023年为7873.9万港元[32] - 2024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其他开支总额为7250万港元,较2023年的8840万港元减少[56] - 2024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为2.927亿港元,较2023年的7870万港元增加[56] - 2024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为230万港元,较2023年的6130万港元减少[57] - 2024年度经纪佣金及有关费用收入轻微减少约4.9%至1080万港元,经营亏损减少约11.5%至1840万港元[60] - 2024年度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分部收入增加约12.6%至1460万港元,经营亏损为30万港元[61] - 2024年度资产及财富管理经营亏损增加约120.3%至660万港元[62] - 2024年度财务咨询及首次公开招股前保荐服务收入稳定增加至170万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为3970万港元,2023年为4700万港元;2024年度市场投资公平值亏损为360万港元,2023年为720万港元[64] - 媒体业务2024年确认收入510万港元,2023年为250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230万港元,2023年为5850万港元[65] - 2024年度租金收入总额增至680万港元,2023年为56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平值重估为2.86亿港元,2023年为5.094亿港元;2024年度投资物业重估公平值亏损2.234亿港元[66] - 2023年1月集团完成收购Genius Year集团全部股份,代价为发行898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2024年度无确认收入[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2.951亿港元,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4600万港元[82] 资产与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382,073千港元,2023年为610,130千港元,同比下降37.38%[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468,445千港元,2023年为499,184千港元,同比下降6.15%[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584,698千港元,2023年为607,511千港元,同比下降3.75%[6]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116,253千港元,2023年为 - 108,327千港元,同比下降7.32%[6]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65,820千港元,2023年为501,803千港元,同比下降47.03%[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189,636千港元,2023年为280,344千港元,同比下降32.36%[6] - 2024年资产净值76,184千港元,2023年为221,459千港元,同比下降65.61%[6]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股本为1,085,474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6]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储备为 - 1,009,290千港元,2023年为 - 864,015千港元,同比下降16.81%[6] - 2024年权益总值76,184千港元,2023年为221,459千港元,同比下降65.6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1625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674.5万港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2.25387亿港元,其中1.87387亿港元归类为流动负债[1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重新估值为2.86亿港元,较2023年的5.094亿港元减少2.234亿港元[34][35][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将账面价值2.86亿港元(2023年:5.094亿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以获取银行融资[36] - 报告期末,应收贷款按要求还款2024年为4510万港元,2023年为4990.3万港元;3个月至1年2024年为0,2023年为24.5万港元[40] - 集团应收贸易款项2024年为4123万港元,减值后为3808.1万港元;2023年为4999.8万港元,减值后为4257.3万港元[41] - 报告期末,应收贸易款项即期至90日2024年为4056.2万港元,2023年为3743.5万港元;超过90日2024年为64.6万港元,2023年为201.1万港元[42] - 报告期末,应付贸易款项1至3个月2024年为2472.4万港元,2023年为3864.7万港元;超过3个月2024年为106.7万港元,2023年为495万港元[44] - 2024年应偿还银行贷款及透支总计223,716千港元,2023年为249,353千港元;其他应偿还借款2024年为1,671千港元,2023年为90,145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及公司其他董事共授出1.4568亿港元无抵押计息贷款,2023年为8980万港元;豁免1.4408亿港元后,未偿还贷款为160万港元[47]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公平值计量(第3级)为132,442千港元,2023年为120,093千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80.8%,2023年为64.8%;现金结余为3670万港元,2023年为5200万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已抵押给银行换取融资[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16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0万港元,计息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254亿港元,其中1.874亿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82] 业务变动情况 - 2024年公司停止出版及发行《Marie Claire》及《JESSICA》杂志[27] - 2024年公司将与JESSICA有关的相关资产以320,000港元出售给JK Ventures Limited[27] - 2024年公司以1港元向独立第三方出售ZYC目标公司全部股本[27] - 2024年6月,公司以1港元向Four Sea Travel出售Capital目标公司全部股本[28] - 2023年11月,南京宝庆注销,公司终止珠宝业务[29] 公司融资及债券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后,集团金额为1.45亿港元的循环银行融资已获续期[11] - 2024年12月31日,一名董事向集团提供5000万港元无抵押不计息贷款融资,另一名董事提供5000万港元无抵押计息融资[16] - 公司可换股债券持有人书面确认不会于2026年1月及6月
南华金融(0061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1:29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2,83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6,799千港元[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6,799千港元,2023年为42,830千港元,同比下降14.08%[17]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15,128千港元,2023年为22,535千港元,同比下降32.86%[17] - 2024年佣金及经纪收入为10,354千港元,2023年为17,263千港元,同比下降39.90%[17] - 2024年手续费收入为2,334千港元,2023年为3,433千港元,同比下降31.95%[17] - 2024年来自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利息收入为5,167千港元,2023年为6,814千港元,同比下降24.17%[17] - 2024年来自银行及金融机构利息收入为9,671千港元,2023年为6,372千港元,同比增长51.77%[17] - 2024年来自上市投资股息收入为139千港元,2023年为487千港元,同比下降71.46%[17] - 2024年总租金收入为6,800千港元,2023年为5,595千港元,同比增长21.54%[17] - 2024年买卖证券等合约净亏损106千港元,2023年溢利1,027千港元[17] - 2024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为3680万港元,较2023年的4280万港元减少[56] 其他收入及亏损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521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367千港元[2]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223,400千港元,上一年度无此项亏损[2] - 2024年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净额为7,232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647千港元[2]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公平值亏损为8,67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2,349千港元[2] - 2024年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减值为7,525千港元,上一年度为5,669千港元[2] - 2024年其他经营支出为88,40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72,489千港元[2] - 2024年经营业务亏损为279,234千港元,上一年度为67,637千港元[2]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4,73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3,513千港元[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292,747千港元,2023年为82,374千港元[3] - 2024年所得税抵免3,635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292,747千港元,2023年为78,739千港元[3]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净额61,259千港元,2023年为2,309千港元[3] - 2024年本年度亏损295,056千港元,2023年为139,998千港元[3]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46.1港仙,2023年为97.9港仙[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26.1港仙,2023年为97.2港仙[3] - 2024年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税后)为5,701千港元,2023年为 - 658千港元[4] - 2024年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289,355千港元,2023年为140,656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289,355千港元,2023年为138,858千港元[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292,747千港元,2023年为82,374千港元,亏损扩大255.39%[2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经营支出为72,489千港元,2023年为88,407千港元[21] - 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为32,966千港元,2023年为42,029千港元[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已扣除/(计入)的外币兑换差额净额为19千港元,2023年为2千港元[22] - 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净额为5,157千港元,2023年为7,109千港元[22]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 - 3,095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13,513千港元,2023年为14,737千港元[2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并无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2023年也无[2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税项抵免总额为0千港元,2023年为 - 3,635千港元[25]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媒体收入506.6万港元,2023年媒体和珠宝总计收入3616.6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其他收入354.8万港元,2023年总计125.4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亏损230.9万港元,2023年总计亏损6125.9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5.1万港元,2023年总计682万港元[3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7港仙,2023年总计20港仙[3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2.95056亿港元,2023年为1.38898亿港元[3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92747亿港元,2023年为7873.9万港元[32] - 2024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其他开支总额为7250万港元,较2023年的8840万港元减少[56] - 2024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为2.927亿港元,较2023年的7870万港元增加[56] - 2024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为230万港元,较2023年的6130万港元减少[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2.951亿港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4600万港元[82]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382,073千港元,2023年为610,130千港元,同比下降37.38%[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468,445千港元,2023年为499,184千港元,同比下降6.15%[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584,698千港元,2023年为607,511千港元,同比下降3.75%[6]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116,253千港元,2023年为-108,327千港元,同比下降7.32%[6]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65,820千港元,2023年为501,803千港元,同比下降47.03%[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189,636千港元,2023年为280,344千港元,同比下降32.35%[6] - 2024年资产净值76,184千港元,2023年为221,459千港元,同比下降65.61%[6]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股本为1,085,474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6] - 2024年储备为-1,009,290千港元,2023年为-864,015千港元,同比下降16.81%[6] - 2024年权益总值76,184千港元,2023年为221,459千港元,同比下降65.6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1625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674.5万港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2.25387亿港元,其中1.87387亿港元归类为流动负债[1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2.86亿港元,较2023年的5.094亿港元减少2.234亿港元[34][35][36] - 公司将账面价值2.86亿港元(2023年:5.094亿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以获取银行融资[36] - 报告期末,应收贷款按要求还款为4.51亿港元(2023年:4.9903亿港元),3个月至1年还款为0(2023年:24.5万港元),总计4.51亿港元(2023年:5.0148亿港元)[40] - 公司应收贸易款项来自证券及商品交易等业务,2024年总计4.123亿港元,减值后为3.8081亿港元;2023年总计4.9998亿港元,减值后为4.2573亿港元[41] - 报告期末,应收贸易款项即期至90日为4.0562亿港元(2023年:3.7435亿港元),超过90日为64.6万港元(2023年:201.1万港元),总计3.8081亿港元(2023年:4.2573亿港元)[42] - 报告期末,应付贸易款项1至3个月为2.4724亿港元(2023年:3.8647亿港元),超过3个月为106.7万港元(2023年:495万港元),总计2.5791亿港元(2023年:4.3597亿港元)[44] - 2024年应偿还银行贷款及透支总计223,716千港元,2023年为249,353千港元;其他应偿还借款2024年为1,671千港元,2023年为90,145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及公司其他董事共授出1.4568亿港元无抵押计息贷款,2023年为8980万港元;豁免1.4408亿港元后,未偿还贷款为160万港元[47]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公平值计量(第3级)为132,442千港元,2023年为120,093千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为3970万港元,2023年为4700万港元,2024年度市场投资公平值亏损为360万港元,2023年为720万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80.8%,2023年为64.8%;现金结余为3670万港元,2023年为5200万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163亿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0万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254亿港元,其中1.874亿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82] 业务运营及交易相关 - 2024年公司停止出版及发行《Marie Claire》及《JESSICA》杂志[26][27] - 2024年公司以320,000港元出售与JESSICA有关的相关资产,以1港元出售ZYC目标公司全部股本[27] - 2024年6月,公司以1港元向Four Sea Travel出售Capital目标公司全部股本[28] - 2023年11月,南京宝庆注销,公司终止珠宝业务[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涉及关联方之贷款共5588万港元已提取[10] - 2024年12月31日后,集团金额为1.45亿港元的循环银行融资已获续期[11] - 2024年12月31日,一名董事向集团提供5000万港元无抵押不计息贷款融资,另一名董事提供5000万港元无抵押计息融资[16] - 公司可换股债券持有人书面确认不会在2026年1月及6月到期前要求赎回或转换债券,集团将积极讨论延后期或续期[16] - 本年度,公司应付贸易款项来自证券等交易及媒体业务[43] - 媒体业务债权人授出的信贷期为0至90日,应付贸易款项免息[45] - 公司使用权资产主要是2023年1月13日收购公司获取的租赁林地使用权,到期日为2079年7月31日至2083年4月30日,为期70年[37] - 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金融资产指按市值列账的香港上市股权投资[38] - 2020年公司向全惠发行本金总额5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价为每股0.22港元,可转换最多2.27272727亿股公司股份[48][49]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至2026年6月30日,于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被分类为非流动负债[50] - 2023年公司收购Genius Year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本,代价为发行面值8984万港元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