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图控股(01008)
icon
搜索文档
力图控股(0100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9:24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079亿港元,同比下降3.3%[2]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295万港元,同比下降90.7%[3] - 除税前溢利为1052.8万港元,同比下降75.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0万港元,同比下降89.6%[4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02港元,同比下降88.9%[42]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0.002港元,同比下降90%[3] - 2025年6月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盈利2.95百万港元,同比下滑90.7%[3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079亿港元,同比下降1070万港元或3.4%[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90万港元,同比大幅下降(去年同期2880万港元)[60]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为2.49亿港元,同比增长4.0%[2] - 行政开支为3037.1万港元,同比下降22.9%[2] - 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增至261.1万港元(2024年:198.0万港元),同比增长31.8%[26] - 员工成本总额降至2975.7万港元(2024年:4164.1万港元),同比下降28.5%[26] - 折旧及摊销总额降至4057.7万港元(2024年:5032.2万港元),同比下降19.4%[26] - 存货成本为2.24亿港元(2024年:2.26亿港元),同比下降1.0%[26] - 研究开支大幅增至1224.1万港元(2024年:204.3万港元),同比增长499.2%[27] - 投资物业直接营运开支显著增加至1683.5万港元(2024年:106.2万港元)[27] - 银行借贷利息支出为260.9万港元(2024年:197.5万港元),同比增长32.1%[26] - 计入存货成本的员工成本为1493.0万港元(2024年:1793.0万港元),同比下降16.7%[26] - 计入存货成本的折旧及摊销为1838.0万港元(2024年:1790.9万港元),同比增长2.6%[26] - 行政开支减少900万港元或22.8%至3040万港元[57] 毛利润和毛利率 - 毛利润为5891.6万港元,同比下降25.5%[2] - 毛利为5890万港元,毛利率下降至19.1%(去年同期24.8%)[52]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录得2326.8万港元亏损,去年同期为151.1万港元收益[2] - 汇兑差额产生4144.2万港元收益,去年同期为亏损4519.9万港元[3] - 外汇收益净额294.7万港元,同比增长542.0%(2024年:45.9万港元)[25]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290.8万港元,同比增长1361.3%(2024年:19.9万港元)[2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拨回净额72.8万港元(2024年:85.3万港元)[25] - 其他收益净额为亏损2330万港元,主要因持有待售资产减值亏损2990万港元[55] 税务相关 - 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757.8万港元,同比下降32.8%(2024年:1127.8万港元)[22]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收减少14.2%至880.3万港元(2024年:1025.7万港元)[22] - 递延税项产生及拨回暂时差额为-192.9万港元(2024年:-494.2万港元)[22] - 使用税项亏损抵免120.1万港元(2024年:0港元)[22] - 中国企业适用所得税率为15%-25%,高科技企业享受15%减免税率[23] - 向香港居民公司分派股息适用5%预扣税率[24] - 税项减少32.8%至760万港元[5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印刷香烟包装及纸包装材料制造业务[7] - 持续经营业务销售货品收益下降至280,124千港元(2024年同期:301,621千港元)[13] - 投资物业租赁收入增长至27,820千港元(2024年同期:16,977千港元)[13] - 印刷香烟包装业务收益下降至268,372千港元(2024年同期:297,233千港元)[14] - 制造纸包装材料收益增长至11,752千港元(2024年同期:4,180千港元)[14] - 印刷及制造纸包装分部收益为2.801亿港元,同比下降7.1%[45] - 投资物业租赁收益为2780万港元,同比增长63.5%[47] - 印刷及制造纸包装业务收益为2.801亿港元,投资物业租赁收益为2780万港元[50] - 投资物业租赁业务分部溢利增长1.15倍至960万港元[61] 分部业绩和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80,124千港元[16] - 印刷及制造纸包装及相关材料分部收益为280,124千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的100%[16][19] - 投资物业租赁分部收益为27,820千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的9.9%[19] - 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为55,172千港元其中印刷制造业务贡献45,578千港元投资物业贡献9,594千港元[19] - 公司经营分部数量从2024年同期的3个减少至2025年的2个主要因出售射频识别产品业务[18] - 印刷制造业务分部业绩同比下降33.8%从2024年同期的68,812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45,578千港元[19][20] - 投资物业租赁收益同比增长63.9%从2024年同期的16,977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27,820千港元[19][20]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已终止经营业务销售货品收益为零(2024年同期:23,504千港元)[13] - 已终止经营射频识别产品收益为零(2024年同期:23,504千港元)[14] - 2024年同期包含已终止经营业务销售射频识别产品收益23,504千港元[16] - 2025年6月止六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2.88百万港元[32] 地区和市场表现 - 公司所有分部收益均来自外部客户且主要来源于中国市场[21][16]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43] 资产变化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6.175亿港元,较上年6.348亿港元下降2.7%[4] - 投资物业大幅增加至6.376亿港元,较上年2.316亿港元增长175.2%[4] - 商誉增加至6.168亿港元,较上年5.956亿港元增长3.6%[4] - 银行结余及现金大幅增加至5.709亿港元,较上年0.781亿港元增长631.3%[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至1.980亿港元,较上年2.112亿港元下降6.3%[4] - 存货增加至0.538亿港元,较上年0.299亿港元增长79.9%[4] - 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减少至1.490亿港元,较上年1.754亿港元下降15.1%[4] - 使用权资产减少至0.466亿港元,较上年0.474亿港元下降1.7%[4] - 预付及其他订金增加至0.163亿港元,较上年0.043亿港元增长281.1%[4] - 非流动资产总额增至19.292亿港元,较上年15.315亿港元增长26.0%[4] - 持作出售资产账面值为1.49亿港元(2024年末:1.754亿港元)[41]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81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5.709亿港元)[62] 负债和权益变化 - 贸易应付款项从147,757千港元增加至189,097千港元,增长28.0%[5]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85,473千港元增加至94,772千港元,增长10.9%[5] - 银行借贷从147,920千港元增加至207,213千港元,增长40.1%[5] - 流动负债总额从398,079千港元增加至496,574千港元,增长24.7%[5] - 流动资产净值从273,459千港元增加至655,429千港元,增长139.7%[5]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202,615千港元(未经审核)与2,186,951千港元(经审核)[5] - 资产净值为2,151,099千港元(未经审核)与2,138,065千港元(经审核)[5] - 储备从2,163,066千港元减少至2,153,500千港元,下降0.4%[5] - 其他全面收益确认累计金额从-23,274千港元改善至-19,806千港元[5] - 公司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72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479亿港元[64]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8%显著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7%[64] 现金流和融资 - 公司现金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42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0万港元[64] - 用于银行融资质押的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50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550万港元[64] - 公司银行借贷融资由账面值约1.596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担保[70] - 流动资产净值减少主要因支付收购金钟大厦86.67%不分割份数的代价所致[63] 投资和出售活动 - 以3.88亿港元收购金钟大厦86.67%业权,预计2027年产生租金收入[48] - 公司以代价1.528亿港元出售常德金鹏印务31%股权[73] - 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的常德金鹏权益账面值为1.48977亿港元[74] - 出售江苏联恒物宇70%股权代价56.02百万港元[38] - 出售常德金鹏31%股权代价为1.525亿港元[40] 减值亏损 - 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2985.1万港元[25] - 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2985.1万港元[41] - 公司确认持作出售联营公司权益的减值亏损2985.1万港元[74] 股息支付 - 中期股息支付3135.8万港元(2024年同期:3135.8万港元)[28][29] - 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总额约31.36百万港元[30] - 未宣派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每股2港仙)[42]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为每股2港仙)[78] 应收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202.1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6.2%[34] -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4.12百万港元,覆盖率2.0%[34] - 0-90天账期贸易应收款项占比82.4%,金额166.56百万港元[3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147.76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21.9%[36] - 票据转拨供应商金额96.37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35.8%[37] 资本和承担 - 资本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40万港元[65]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公司在香港聘用8名全职员工,在中国聘用393名全职员工[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英鸿、吕天能、萧文豪任期均超过9年[80] - 万晓霞博士于2025年3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0] - 董事会主席黄万如兼任行政总裁职能,该职位由全体执行董事集体履行[81]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2] - 审核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吕天能、林英鸿、萧文豪、万晓霞)和1名非执行董事(李莉)组成[83] - 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黄万如、陈玲玲)、1名非执行董事(李莉)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全面收入总额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4439.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62万港元[3] 加权平均股数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1,567.89百万股[33]
力图控股(01008)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2 17:27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 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LITU HOLDINGS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力 圖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1008) 董事會會議日期 力圖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董事會會議 將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舉行,藉以考慮及批准( 其中包括 )本公司 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及考慮派發中期股 息( 如有)。 承董事會命 力圖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 黃萬如先生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二日 於本公佈刊發日期,董事會成員包括兩名執行董事,分別為主席黃萬如先生及陳 玲玲女士;一名非執行董事李莉女士;以及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分別為呂天能 先生、林英鴻先生、蕭文豪先生及萬曉霞博士。 ...
力图控股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至约100万-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8 20:3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0万港元至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80万港元大幅下降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主要由于就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计提减值亏损拨备约299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项拨备 [1]
力图控股(01008)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至约100万-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9:0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0万港元至500万港元 [1]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880万港元 [1] - 溢利同比减少主要因持作出售资产计提减值拨备约2990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拨备) [1]
力图控股(01008.HK)预期中期溢利约100万至5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08 18:5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0万港元至500万港元 [1]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880万港元 [1] - 溢利同比减少幅度预计达96.5%至99.7% [1] 业绩变动原因 - 溢利减少主要由于计提持作出售资产减值亏损拨备2990万港元 [1] - 2024年同期未计提同类资产减值损失 [1]
力图控股(01008) - 公佈
2025-08-08 18:53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 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LITU HOLDINGS LIMITED 力 圖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008) 公佈 由於本公司仍在落實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 本公佈所載資料僅以對本公司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所作初步審閱為依據,而該 等管理賬目並未經本公司核數師或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審閱,或會根據進一步更新 的資料予以調整。因此,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務請參閱將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底刊發 的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佈。 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買賣本公司股份時宜審慎行事。 承董事會命 力圖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 黃萬如先生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八日 本公佈乃由力圖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條及香港法例 ...
力图控股(0100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2:2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力圖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008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05 | HKD | | 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05 | HKD | | 50,000,000 |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
力图控股(0100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8:2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255亿港元,同比增长1.2%[29][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8060万港元,相比2023年亏损约1.639亿港元[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8060万港元,相比去年亏损1.639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50][52]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5.1港仙,2023年为每股基本亏损10.5港仙[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增长39.1%至1.768亿港元,主要因成本控制改善[30][33] - 员工成本减少1550万港元,折旧摊销减少1760万港元[30][33] - 其他收入下降18.6%至1880万港元,因废料销售减少320万港元[31][3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22.6%至1370万港元,主要因运输费用减少[37][40] - 行政开支增长7.7%至7570万港元,因薪资福利增加[38][41] - 持续经营业务税项增加5.5%,从1640万港元增至1730万港元[46][49] - 融资成本减少2.4%,从420万港元降至410万港元[47] - 退休福利计划成本为420万港元(2023年:500万港元)[117][1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印刷及制造纸包装业务收益为6.757亿港元,占总收益93.1%[29][32] - 投资物业租赁收益为4980万港元,较去年3310万港元大幅增长[29][32] 各地区表现 - 客户主要为国有香烟制造商,业务受中国政府严密监控[12] - 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贬值约3.4%,影响收益表现[29][32]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中国国有烟草生产商,受政府严格监管[89] - 公司完全遵守中国相关法规且无重大违规记录[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通胀及中美竞争等因素可能对2025年经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7] - 生产集中至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蚌埠金黄山凹版印刷有限公司以提高效率[15] - 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出售江苏联恒物宇70%股权的交易,现金代价为人民币5110万元[74][76] - 公司于2025年3月签订协议,以3.88亿港元收购香港一幢17层商业大厦约86.67%的不可分割份额[78][81] - 除常德金鹏外,公司在报告期内未持有任何占集团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73][76] - 董事会未授权任何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增加的计划[75][76]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现金净额达4.242亿港元,较去年2.361亿港元大幅增加[60][6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709亿港元,较去年3.458亿港元增长[59][63] - 未偿还银行借贷为2.072亿港元,较去年1.316亿港元增加[60][63] - 流动比率从2.2倍改善至2.3倍,速动比率从2.0倍提升至2.2倍[54][57][61] - 股本回报率从-7.2%提升至3.8%,总资产回报率从-5.5%提升至3.0%[54][58][62] - 资本承诺从2023年的396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960万港元,降幅达75.8%[67][71] - 用于银行融资质押的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从2023年的218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6050万港元,增长177.5%[69] - 银行贷款融资由账面价值约1.635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362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作担保[69] - 公司获银行提供2亿港元循环贷款额度,约合2.0亿港元[169][171] - 贷款条款要求蔡晓明先生必须维持至少50%实益持股或最大股东地位[169][171] 资产减值和特殊项目 - 2023年确认联营公司减值损失6640万港元及商誉减值8460万港元[35][39] - 商誉减值亏损减少约9270万港元[51][52] - 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减少约6640万港元[51][52] 员工和薪酬 - 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582人减少至2024年的454人,减少22.0%[77] - 员工薪酬总成本从2023年的848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6980万港元,减少17.7%[77] - 强积金计划供款比例为员工相关收入的5%,月供款上限为3万港元[115] 股息和分派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23年末期股息为零[16] - 公司提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23年:无)[90][96] - 董事会建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137]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为61.889亿港元[95][100]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董事会三分之一席位[126][132] - 林英鸿于2024年8月29日卸任协同通信独立非执行董事[130] - 林英鸿自2024年9月30日起辞任伟业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李莉的服务合约自2024年7月22日起为期三年[128][134] - 万晓霞的服务合约自2025年3月10日起为期三年[128][134]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4年3月30日起续任三年[128][134] - 蒋祥瑜自2024年1月29日起辞任执行董事[121][124] - 陈玲玲自2024年4月16日起获委任执行董事[121][124] - 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9年,违反守则B.2.4(b)条款[182] - 公司于2025年3月10日任命万晓霞博士为新独立非执行董事[182] - 董事长黄万如兼任首席执行官职能,违反守则C.2.1条款[183] - 公司未设立专职首席执行官,职能由全体执行董事集体履行[1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50%(3/6),超过上市规则要求的三分之一[189][191] - 林英鸿、吕天能、萧文豪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均超过9年[184] - 2025年3月10日起新增万晓霞博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将扩至7人[184][188] - 2024年度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会议通知提前14天发送[193][197]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分立,行政职能由全体执行董事集体履行[185]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86][190] - 执行董事任期均为三年,须按公司章程轮值告退和重选[195][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2人具备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资格(林英鸿、吕天能)[189][191]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三个专门委员会[192] 股东结构和持股 - 董事黄万如持有1,735,20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11%[153] - 董事李莉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50,551,96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5.98%[153] - 股东蔡晓明通过受控法团持有901,456,892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7.50%[157] - 创益有限公司持有274,325,278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7.50%[157] - 振华国际有限公司持有627,131,61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40.00%[157] -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50,551,96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5.98%[157] - 长荣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持有250,551,96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5.98%[157] - 天津德厚投资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03,555,231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60%[157] - 蔡晓明先生实益持有公司901,456,892股股份,占总股本权益[168] - 长荣集团通过子公司持有公司250,551,964股股份[168] 审计和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报由富睿玛泽审计[170][172] - 审计师富睿玛泽已连续服务三年且无变更[170][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任何或有负债(2023年:1100万港元)[70]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集团总收益81.5%,最大客户占比52.0%[91][97]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集团总采购额25.3%,最大供应商占比10.9%[91][97] 其他公司行动 - 公司未持有库存股份且年度内未进行上市证券回购[104][110] - 公司年度内未进行任何慈善捐款(2023年:无)[113][118] - 股东周年大会股份过户暂停期为2025年6月2日至6月6日,过户文件须于2025年5月30日下午4:30前提交[141] - 末期股息股份过户暂停期为2025年6月13日至6月17日,过户文件须于2025年6月12日下午4:30前提交[142][147]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6月2日至6月6日期间关闭[138]
力图控股(010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19
公司基本信息 - 力图控股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11日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最终控股股东为蔡晓明先生[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香烟包装印刷、制造纸包装材料等[7]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公司董事采纳港元为呈列货币,因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上市[7]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及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也符合联交所上市规则披露规定[8] - 所有金额已约整至最接近的千元[9] 会计准则采纳情况 - 集团首次采纳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0]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帮助公司确定债务分类,采纳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1][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规定报告日期后契约不影响债务分类,采纳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14] - 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使措辞与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一致,采纳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引入新披露要求,采纳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售后回租租赁负债有新要求,采纳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20]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25,4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6,65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22%[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销售货品收益为675,700千港元,2023年为683,557千港元[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725,453千港元,2023年为716,658千港元[21] - 2024年中国市场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675,700千港元,2023年为683,557千港元[29] - 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2024年为23,146千港元,2023年为18,825千港元[30] - 持续经营业务外汇收益净额2024年为280千港元,2023年为340千港元[31] - 持续经营业务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亏损)2024年为814千港元,2023年为 - 11,345千港元[31] - 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2024年为4,050千港元,2023年为4,229千港元[31] - 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支出2024年为17,319千港元,2023年为16,359千港元[3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员工成本为68,227千港元,2023年为78,353千港元[35] - 2024年存货成本为388,869千港元,2023年为452,558千港元[35]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83,848千港元,2023年为104,223千港元[35]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年度溢利为78,471千港元,2023年亏损为156,143千港元[3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1.768亿港元,较2023年约1.271亿港元增加39.1%[5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约1880万港元,较2023年约2310万港元减少18.6%[6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亏损净额640万港元,2023年为1.675亿港元[61] - 持续经营业务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1770万港元减少22.6%至2024年约1370万港元[63] - 持续经营业务的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7030万港元增加7.7%至2024年约7570万港元[64] - 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从2023年约420万港元略微减少2.4%至2024年约410万港元[66] - 持续经营业务的税项从2023年约1640万港元轻微增加5.5%至2024年约1730万港元[69]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7.255亿港元,较2023年约7.167亿港元增加1.2%[58] 已终止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溢利为88.6万港元,2023年亏损755.6万港元[3]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客户合约销售货品收益为23,504千港元,2023年为45,664千港元[21] - 已终止经营业务其他收入2024年为4,064千港元,2023年为205千港元[30] - 已终止经营业务融资成本2024年为4,352千港元,2023年为4,229千港元[31] - 已终止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2024年为 - 80千港元,2023年为 - 942千港元[32]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员工成本为1,554千港元,2023年为6,421千港元[35]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存货成本为19,876千港元,2023年为21,554千港元[35]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溢利为2,118千港元,2023年亏损为7,738千港元[37]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溢利886千港元,2023年亏损7,556千港元[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溢利为7935.7万港元,2023年亏损1.63699亿港元[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7847.1万港元,2023年亏损1.56143亿港元[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为211.8万港元,2023年亏损773.8万港元[3]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123.2万港元,2023年溢利18.2万港元[3] - 2024年因换算呈报货币产生汇兑差额亏损4326.4万港元,2023年亏损7589.7万港元[3] - 2024年年度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4326.4万港元,2023年为9206.8万港元[3]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3609.3万港元,2023年亏损2.55767亿港元[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持续经营业务盈利为0.050港元,2023年亏损0.100港元[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已终止经营业务盈利为0.001港元,2023年亏损0.005港元[3]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748,957千港元,2023年为762,322千港元[21] - 2024年销售成本为589,519千港元,2023年为548,672千港元[2] - 2024年毛利为176,781千港元,2023年为127,139千港元[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3,146千港元,2023年为18,825千港元[2]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6,361千港元,2023年为 - 167,493千港元[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3,657千港元,2023年为17,688千港元[2] - 2024年行政开支为75,748千港元,2023年为70,258千港元[2] - 2024年融资成本为4,050千港元,2023年为4,229千港元[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39,784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95,790千港元[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156,143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78,471千港元[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8060万港元,2023年则为应占亏损约16390万港元[70] - 2024年流动比率为2.3倍(2023年为2.2倍),速动比率为2.2倍(2023年为2.0倍)[71][72] - 2024年股本回报率为3.8%(2023年为 - 7.2%),总资产回报率为3.0%(2023年为 - 5.5%)[71][73] - 2024年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554亿港元(2023年约为5.777亿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5.709亿港元(2023年约为3.458亿港元)[74] - 2024年集团的未偿还银行借贷约为2.072亿港元(2023年约为1.316亿港元),现金净额约为4.242亿港元(2023年约为2.361亿港元)[75] - 2024年负债比率为–19.8%(2023年为–10.9%)[75]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3,504千港元,2023年为45,664千港元[48]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4,496千港元,2023年为44,842千港元[48] - 2024年公司毛损992千港元,2023年毛利822千港元[48]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4,108千港元,2023年为7,556千港元[48] - 2024年出售集团于公司股权收益为4,994千港元,2023年为0[4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4,390千港元,2023年为流出9,111千港元[4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495千港元,2023年为465千港元[48]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印刷香烟包装收益为644,724千港元,2023年为607,056千港元[21] - 2024年制造纸包装材料收益为30,740千港元,2023年为71,883千港元[21] - 2024年其他相关产品收益为236千港元,2023年为4,618千港元[21] - 2024年销售射频识别产品收益为23,504千港元,2023年为45,664千港元[21] - 2024年投资物业租赁收入为49,753千港元,2023年为33,101千港元[21] - 2024年印刷及制造纸包装业务收益约6.757亿港元,2023年为6.836亿港元;投资物业租赁业务收益约4980万港元,2023年为3310万港元[58] - 2024年印刷及制造纸包装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93.1%,2023年为95.4%[58] 资产与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531522千港元,2023年为1640350千港元,同比下降6.63%[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976643千港元,2023年为765804千港元,同比增长27.53%[4] - 2024年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为175360千港元,2023年为307373千港元,同比下降42.94%[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96574千港元,2023年为452417千港元,同比增长9.76%[5] - 2024年与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相关的负债为0千港元,2023年为43044千港元,同比下降100%[5]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655429千港元,2023年为577716千港元,同比增长13.45%[5]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186951千港元,2023年为2218066千港元,同比下降1.40%[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48886千港元,2023年为61411千港元,同比下降20.39%[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138065千港元,2023年为2156655千港元,同比下降0.86%[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19.4696亿港元,前附属公司为2.0896亿港元,总计21.5592亿港元;2023年为24.5037亿港元[4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为435.6万港元,2023年为246.1万港元[4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按发票日期0 - 90日为18.5119亿港元,91 - 180日为345.1万港元,181 - 365日为41.6万港元,超过365日为2660.6万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2.0795亿港元、1009.2万港元、950.4万港元、464.6万港元[44]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89097亿港元,2023年为1.89418亿港元[4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按收货/发票日期0 - 30日为5081
力图控股(010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17: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为3.1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355亿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8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5130万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约为0.018港元,2023年同期每股亏损0.033港元[9] - 董事会宣布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2023年同期无股息[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3.18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55亿港元减少约1690万港元或5.0%[12][20][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8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5130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18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0.033港元[12] - 董事会宣派回顾期间的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2023年同期无[12] - 回顾期间,集团毛利约为79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570万港元;毛利率增至24.8%,2023年同期为16.6%[23] - 集团其他收入约95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的770万港元相比保持稳定[23] - 回顾期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净收益为150万港元,2023年同期其他净亏损为6250万港元[24] - 回顾期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58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660万港元相比保持稳定[24] - 回顾期间行政开支增加约700万港元或21.6%至约39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240万港元[25] - 集团回顾期毛利约790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5570万港元,毛利率升至24.8%,上年同期为16.6%[26] - 集团其他收入约95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的770万港元相比保持稳定[26] - 回顾期内持续经营业务录得其他收益净额150万港元,2023年同期录得其他亏损净额6250万港元[26] - 回顾期行政开支较2023年同期3240万港元增加约700万港元或21.6%至约3940万港元[27] - 回顾期融资成本较2023年同期220万港元减少约20万港元或9.1%至约200万港元[28] - 回顾期税项增加约56.9%至113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20万港元[28] - 回顾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8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5130万港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净资产约为6.16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77亿港元[30][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约为2.08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6亿港元[31][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7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60万港元[32][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存款账面总值约为8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2180万港元)已质押给银行[39][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融资由账面价值约1.69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776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等担保[39][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18,5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5,460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79,0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698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溢利为31,6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42,224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4,1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433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7,5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51,657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45,1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3,967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7,6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5,624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73,17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40,350千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32,05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5,804千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为292,69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7,373千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18,92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9,418千港元有所下降[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208,34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1,550千港元有所增加[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469,8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2,417千港元有所增加[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616,46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7,716千港元有所增加[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139,03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56,655千港元有所下降[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7,839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储备为2,130,59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44,504千港元有所下降[8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及其他全面亏损为51,657千港元[8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7,620千港元[83] - 拟派中期股息相关金额涉及31,358千港元[8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79,46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8,558千港元[8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4,3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为6,003千港元[8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79,8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为43,973千港元[8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63,7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8,582千港元[89] - 2024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5,7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13,292千港元[89] - 2024年上半年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为 -7,9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22,494千港元[89]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1,59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9,380千港元[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直接以已抵押银行存款结清银行借贷零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87,040,000港元[90][9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直接以已抵押银行存款结清应付票据约21,177,000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16,271,000港元[90][91]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销售货品收益301,621千港元,2023年为320,692千港元;投资物业租赁收入16,977千港元,2023年为14,768千港元[113] - 2024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销售货品收益23,504千港元,2023年为20,857千港元[1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320,692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20,857千港元,总计341,549千港元[1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0,257千港元,2023年为8,176千港元;先前年度企业所得税拨备不足(超额拨备)2024年为6,146千港元,2023年为(607)千港元[13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递延税项产生及拨回暂时差额为(4,942)千港元,2023年为(4,215)千港元;使用税项亏损2023年为3,884千港元,2024年为0;确认税项亏损利益2024年为(183)千港元,2023年为0[13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11,278千港元,2023年为7,238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2024年为(80)千港元,2023年为(33)千港元;期内税项开支总额2024年为11,198千港元,2023年为7,205千港元[130][13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外汇收益净额为459千港元,2023年为(372)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2024年为199千港元,2023年为(2,203)千港元[13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亏损拨备拨回净额为853千港元,2023年为259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外汇收益净额2024年为7千港元,2023年为134千港元[13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银行借贷及透支利息支出、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1,980千港元,2023年为2,160千港元[14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员工成本为41,641千港元,2023年为41,234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及折旧总额2024年为50,322千港元,2023年为50,803千港元[14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存货成本为226,416千港元,2023年为279,762千港元[141] - 2024年计入持续经营业务存货成本的员工成本约为17,930,000港元,折旧及摊销约为17,909,000港元;2023年分别约为20,170,000港元和22,890,000港元[141][142]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47.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49万港元;产生租金收入的投资物业直接营运开支为94.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8.5万港元;不产生租金收入的投资物业直接营运开支为11.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7.6万港元[145]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贷及透支利息支出为30.2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支出;总员工成本为534.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65.1万港元;存货成本为2449.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133.9万港元;研究开支为114.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5.7万港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拟派付中期股息约3135.8万港元,每股2港仙,2023年同期无派息;2022年度末期股息6271.5万港元已于2023年上半年宣派及派付[149][151]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盈利3168.7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4222.4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287.6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06.6万港元[153] - 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亏损)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6788.5万股,2024年和2023年相同[1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出售厂房及机器账面总值约1187.4万港元,所得款项约1207.3万港元,录得收益19.9万港元;2023年同期出售账面总值1712.8万港元,所得款项1492.5万港元,录得亏损220.3万港元[15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为扩展业务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约250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37.3万港元[156] - 2024年上半年报告期期初商誉减值损失为61593.9万港元,期末为60117.7万港元;2023年报告期期初为72870.4万港元,期末为61593.9万港元[158]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账面金额约4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7万港元;当期无形资产摊销约1.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0.3万港元[158][15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2.1906亿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68.9万港元,净额2.1737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