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源(01051)

搜索文档
国际资源(01051)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加至约5900万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8:33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净利润为590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4000万美元增长47.5%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增加2400万美元 [1] - 金融服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因交易量增加提升19.3万美元 [1] 收益构成变动 - 金融产品利息收入减少200万美元 [1] - 金融机构存款利息收入减少100万美元 [1] - 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大幅增加部分抵消利息收入下降影响 [1]
国际资源(01051.HK)将于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8 18:16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 [1]
国际资源(01051.HK)盈喜: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5900万美元
格隆汇· 2025-08-18 18:16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为5900万美元 相比2024年同期4000万美元增长47.5%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永久票据投资公平值收益大幅增加2400万美元 [1] - 金融产品利息收入减少200万美元 金融机构存款利息收入减少100万美元 部分抵消了净利润增长 [1] 业务收入 - 金融服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因交易量增加而提升19.3万美元 [1] - 公平值收益大幅增加2400万美元成为推动净利润增长的核心因素 [1]
国际资源(01051)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8 18:11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4] - 考虑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财报及业绩公布[4] - 考虑派发中期股息[4] 信息公布 - 公布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6] 董事会成员 - 非执行董事李中晔女士[6] - 执行董事梁恺健先生及梁炜尧先生[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华基先生、陈功先生及阙梅登先生[6]
国际资源(01051) - 内幕消息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正面盈利预告
2025-08-18 18:09
业绩总结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约5900万美元,2024年同期4000万[2] - 金融产品及机构存款利息收入分别减200万及100万美元[3] - 金融服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因交易量增提升19.3万美元[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8月底前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布[4] 业绩增长原因 - 金融资产及永久票据投资公平值收益增2400万美元[3]
国际资源(0105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7:38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万港元,股份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50814079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4.50814079亿股[2] 股份变动情况 - 2025年7月,公司法定/注册、已发行(不含库存)、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国际资源(01051) - 补充公佈 - 须予披露交易 - 认购基金
2025-07-31 17:00
团队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经理团队有134名投资专业人员[6] - 13名投资合伙人平均拥有23年专业经验,平均任期13年[6] - 投资经理团队高级成员历史流失率低[6] 业务目标与策略 - 自营投资业务目标为识别投资机会,提供风险平衡回报及股本价值[8] - 自营投资策略采用多元化多资产配置模式,创造收入与资本增值[10] 投资选择与流程 - 选择基金遵循自营投资业务典型实施周期[4] - 尽职调查程序需时数周至数月,可视情况签非约束性协议[16] - 投资决策需多部门协作,两名执行董事参与讨论[17] 投资组合 - 约40%金融资产分配至固定收入投资,平均分配给债券与现金投资[10] - 环球股权投资集中于港股、美股及A股,以金融等行业为核心[12] - 环球股权投资长期投资期限三至五年,交易持仓少于十二个月[13] 投资期限 - 各类债券平均投资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年[15] - 对冲基金投资期限介乎三至五年,私募股权投资期限五至十年[15] 风险管理 - 主基金风险管理每日计算投资组合独立退出成本并按限额监察[7] - 执行委员会负责集团投资风险管理,定期检讨风险参数[19] 监控与审核 - 公司采用系统化及实时方式追踪投资表现及市况[19] - 审核委员会定期检讨自营投资业务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程序有效性[21] - 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每年检讨内部监控[22] 其他 - 公司投资资金来自2016年出售采矿业务所得净额及自营投资业务收益[13] - 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股份时须审慎行事[24]
立讯“输血”?301051 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21:39
信濠光电资产剥离交易 - 公司拟转让安徽信光100%股权给立讯精密,交易方式为现金收购[2][3] - 安徽信光主营业务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包括光储系统、逆变器和储能系统[6]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公司董事王雅媛是立讯精密实控人王来胜之女[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滑972.54%;2025年Q1继续亏损1.05亿元[7][9] - 2024年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下降2.72%[9] - 光伏业务是亏损主因,海外库存增加导致价格下跌,国内开拓未达预期[7] 立讯精密与信濠光电关联 - 2024年8月立讯精密曾以5247万元收购信濠光电(东莞)100%股权[12] - 双方合资成立立濠光电科技(南通),2024年成功导入笔记本电脑新客户[18] - 王雅媛直接持有信濠光电22.34%股份,为第一大股东[15][16] 公司战略调整 - 剥离光伏资产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专注玻璃防护屏业务[9] - 同步发展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9] - 截至6月20日公司市值42.31亿元,股价20.84元/股[9][10] 行业背景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海外库存压力导致价格持续走低[7] - 国内光伏市场壁垒较高,新进入者难以形成竞争力[7] - 立讯精密总市值2407亿元,显示其在产业链整合中的强势地位[18]
国际资源(0105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年度利润为4760万美元,较2023年的710万美元大幅增长[62][63] - 总收益减少5110万美元(同比下降57.4%),从8906万美元降至3791万美元,主要因金融产品股息及分派收入减少[60][66] - 其他收入增长13.1%,从2506万美元增至2834万美元,主要来自固定收益投资产生的2810万美元利息收入[60][67] - 自营投资业务收益从8561万美元降至3417万美元(同比下降60.1%),但分部业绩从亏损358万美元转为盈利5596万美元[60] - 金融服务业利润为520万美元,同比下降52.7%(2023年:1100万美元),主要因商誉减值损失760万美元[82] - 自营投资业务利润5600万美元(2023年:亏损360万美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转盈10580万美元[97] - 房地产业务税前利润为70万美元,同比下降53.3%(2023年:150万美元)[103] - 年度净利润4760万美元,派付股息690万美元[1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640万美元,主要受香港商业物业价格下跌影响[60][68] - 商誉减值亏损760万美元,2023年未发生此项减值[60][62] - 行政开支减少27万美元(同比下降3.6%),从753万美元降至726万美元,反映公司实施有效成本控制[60][70] - 汇兑损益从2023年收益120万美元转为2024年亏损250万美元,主要受年末汇率差异影响[69][72] 各条业务线表现:金融业务 - 公司专注于金融业务、自营投资业务及房地产三大业务板块[17][20] - 金融业务在2024年持续实现净利润[18][21] - 公司继续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包销、企业融资咨询及资产管理[29][35] - 公司持有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2、4、5、6及9类牌照[30][36] - 通过Global Access Development Limited和Funderstone Finance Limited在香港经营放债业务[31][37] - 公司采用谨慎态度管理放债业务风险并维持盈利能力[31][37] - 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120万美元,同比增长33.3%(2023年:90万美元),受益于交易量增长[83] - 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为10万美元,同比下降80%(2023年:50万美元),受香港股市复苏缓慢影响[84]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7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2023年:60万美元),未偿还贷款余额750万美元(2023年:500万美元)[84] - 保证金融资客户应收账款净额150万美元(2023年:120万美元)[84] - 公司专注于证券交易及经纪、保证金融资、资产管理和企业融资咨询等金融服务[137][140] - 公司计划通过IPO保证金融资业务获取利息收入和相关手续费[139][141] - 公司计划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全权委托投资管理服务[145][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自营投资业务 - 自营投资业务团队持续评估现有投资组合并寻求新机遇以提升盈利能力[19][21] - 自营投资业务涵盖基金、债券及股权投资(包括上市及非上市)[33][39] - 执行委员会负责审批投资机会并考虑流动性要求及风险回报[33][38] - 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永久票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1.058亿美元收益,较上年亏损1.005亿美元实现重大逆转[60][62] - 金融产品股息及分派收入减少4990万美元,主要因非上市投资分派收入下降[97] - 非现金金融资产总额5.517亿美元,较去年4.859亿美元增长13.5%[101] - 非上市投资基金持仓3.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4%(2023年:2.620亿美元)[101] - 上市债券持仓1.235亿美元,同比下降7.6%(2023年:1.337亿美元)[101] - 公司将其约40%的金融资产配置于固定收益投资,平均分配于债券投资和现金投资[76] - 公司投资组合包含多元化基金、债券及上市/非上市股权投资[146][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房地产业务 - 加拿大房地产投资在2024年产生正向现金流[24] - 加拿大物业投资项目在本年度已产生正向现金流[27] - 房地产组合将继续扩展至香港及其他国家的商业物业[34][40] - 香港资本中心办公楼租金收入为100万美元,同比下降28.6%(2023年:140万美元)[104] - 加拿大非上市投资基金分派收入为60万美元(2023年:零)[105] - 公司2024年加拿大房地产投资产生正向现金流,预计通过经营优化持续带来稳定收入和长期资本增长[15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积极在大湾区、北美及欧洲等地区探索优质房地产投资机会[24] - 公司计划进一步实现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地域多元化[24] - 计划在香港、大湾区、北美及欧洲探索优质房地产投资机会[27][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IPO市场复苏对公司业务产生积极影响[18][21] - 恒生指数显著上升反映投资者信心回升和市场活动回弹[138][140] - 香港IPO市场在2024年复苏,预计2025年经济持续改善[138][140]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现金 - 集团总资产达16.15亿美元,较去年15.68亿美元增长3.0%[111] - 非流动资产7.35亿美元,同比减少1.1%(2023年:7.44亿美元)[111] - 流动资产8.80亿美元,同比增长6.8%(2023年:8.25亿美元)[1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3%(2023年:1.30亿美元)[111]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2023年:1.00亿美元)[111] - 资产净额15.82亿美元,较去年15.37亿美元增长2.9%[11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36亿美元,较2023年的1.303亿美元增长102.3%[1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288.8万美元,主要来自4760万美元的年度利润调整[118][1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33亿美元,主要包括提取1.283亿美元的定期存款[118][120] - 收到银行存款利息2150万美元[118][1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650万美元[118][120] - 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为15.814亿美元[121][124] - 2024年及2023年的资本负债比率均为零,无未偿还银行借款[119][120]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无任何资产抵押[134] 其他财务数据:投资和交易 - 公司资本承诺2500万美元认购ECC基金有限合伙人权益[123][126] - 收购恒投证券2349.7万股H股,总代价706万美元[127][131] - 截至2024年末持有恒投证券1.232亿股H股,占其H股总数的27.33%[127][131] 公司治理和人员 - 首席投资官拥有超过20年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经验[44] - 首席投资官梁煒堯拥有逾二十年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经验,曾任职美银美林、渣打和汇丰等跨国金融机构[4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华基为香港执业会计师,拥有逾三十年审计、会计及风险管理经验,现任信永中和(香港)管理合伙人[49][5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功拥有逾二十年跨文化财务管理和并购经验,曾参与多项跨境并购及融资交易,为美国注册注册会计师[50][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阙梅登拥有超过二十七年北美财务投资管理经验,为加拿大注册财务规划师及百万圆桌会员[54][56] - 高级管理层陈俊峰拥有逾十年金融服务行业经验,自2012年起持有证监会第1、2、4、5及9类受规管活动负责人员牌照[55][57] - 梁煒堯于200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负责集团投资、资产管理和战略规划业务[47] - 卢华基现任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会长(2021-2022)及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分部主席(2019)[49][51] - 陈功曾在美国财富100强公司担任财务管理职位约八年,现任达博奥盛金融集团创办人及董事总经理[50][52] - 阙梅登曾任加拿大燃料电池技术公司Blue-O Technology Inc.首席财务官,持有中国地质大学理学硕士学位[54][56] - 陈俊峰专长于中后台运营、信息技术及客户服务,2007年获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商业学士学位[55][57] - 公司拥有41名香港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包括薪资、医疗计划、团体保险、强制性公积金和绩效奖金[152]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香港雇佣41名员工[155] 股息和股东信息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2港元(2023年:0.12港元)[161][166] - 股东名册暂停办理过户登记时间为2025年6月24日至27日(含首尾两天)[162][167] - 建议末期股息记录日期为2025年7月9日[161][169][174] - 建议末期股息拟派发日期为2025年7月17日[169][174] 股份计划和董事权益 - 2014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6月17日到期[187] - 2014年购股权计划到期前可发行股份总数为22,540,703股[18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年度未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82][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均未持有公司证券权益[186] - 2014年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6月17日到期,到期前可发行股份总数为22,540,703股[189] - 截至2024年1月1日,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0%(22,540,703股)[191][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数量为零[191][194] - 2024年度全年无任何购股权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191][194] - 董事及高管在报告期内无任何须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88] - 购股权行使价需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5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90][193] - 购股权接纳期限为授出要约后28日内,接纳代价为1港元[190][193] - 除2014年计划外,公司未采纳其他股份计划[192][196] - 报告期内董事及高管未通过任何安排获取公司证券利益[198] - 董事及其关联方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利益交易或合同[200] 风险管理和货币 - 公司业务主要以美元和港元计价,港元与美元挂钩使外汇波动风险极微[133] 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金融服务、自营投资、放债及房地产业务[158][163]
国际资源(0105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3791.4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905.9万美元[3]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4755.8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08.7万美元[3]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4755.1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08.7万美元[3] - 2024年公司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0.54美仙,去年同期为1.58美仙[3]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5151.7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93.4万美元[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3505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43574亿美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8.8040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24669亿美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358.4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094.9万美元[5]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5.818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5.37294亿美元[5]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5.8154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5.36964亿美元[5] - 2024年税前利润为47,558千美元,2023年为7,087千美元[6]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888千美元,2023年为71,115千美元[6]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3,344千美元,2023年为 - 785,108千美元[6]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6,935千美元,2023年为 - 8,101千美元[6]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3,618千美元,2023年末为130,308千美元[6]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37,914千美元,较2023年的89,059千美元下降57.43%[14][15]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47,558千美元,较2023年的7,087千美元增长570.92%[14][15] - 2024年公司总资为1,615,452千美元,较2023年的1,568,243千美元增长3.01%[17]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33,906千美元,较2023年的31,279千美元增长8.40%[17]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22,841千美元,较2023年的24,234千美元下降5.75%[21] - 2024年美国地区收益为3,524千美元,较2023年的589千美元增长498.30%[21]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为97,139千美元,较2023年的111,042千美元下降12.52%[21] - 2024年无订约方占总收益10%以上,2023年来自主要投资业务分部的一个订约方收益为5396.6万美元[22] - 2024年集团总收益为3791.4万美元,2023年为8905.9万美元[23] - 2024年来自非上市投资基金的投资现金分派为557.4万美元,2023年为5439.8万美元[24] - 2024年确认股息预扣税约7000美元,税率5%,2023年无[26]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472.5万美元,2023年为477.8万美元[28] - 2024年已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合共约693.5万美元,2023年为690.1万美元[2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4753.1万美元,2023年为710.7万美元[30] - 2024年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债务工具投资为11691.8万美元,2023年为10909.1万美元[31]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42821.9万美元,2023年为35219.9万美元[31] - 2024年出售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债务工具投资收益为77,000美元,2023年为6,000美元[33] - 2024年12月31日优先票据总额为2,217,000美元,产生十二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010,000美元;2023年总额为2,124,000美元,拨备为1,675,000美元[33] - 2024年12月31日非上市私募股权基金账面价值为312,911,000美元,非上市对冲基金为零;2023年分别为256,951,000美元及5,048,000美元[34] - 2024年12月31日十三项非上市私募股权基金中五项占账面总值约76%,2023年十二项中四项占约74%[34] - 2024年赎回余下非上市对冲基金5,048,000美元[35] - 2024年非上市投资基金公平值增加12,565,000美元,收取资本回报1,698,000美元,分派5,574,000美元,赎回非上市对冲基金27,648,000美元;2023年分别为82,208,000美元、10,493,000美元、54,398,000美元、39,265,000美元[36] - 2024年12月31日六项非上市股本投资账面价值为48,876,000美元,2023年为53,398,000美元[36] - 2024年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减少4,368,000美元,2023年减少4,216,000美元[37] - 2024年来自证券交易业务客户应收账款为155.4万美元,2023年为120万美元;结算所及经纪商应收账款为6.5万美元,2023年为92.5万美元[38] - 2024年来自期货合约交易业务结算所及经纪商应收账款为24.5万美元,2023年为28.8万美元[38] - 2024年应收账款为186.4万美元,2023年为241.3万美元;其它应收账款及按金为2217.8万美元,2023年为3803.8万美元[38] - 2024年分类为流动资产之应收及其它应收账款为2344.2万美元,2023年为3988.8万美元[38] - 报告期末集团就应收客户账款持有作抵押品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2024年为4053.5万美元,2023年为6434.6万美元[39] - 2024年应收客户账款未偿还结余110.6万美元无减值拨备,部分未偿还结余44.8万美元产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8万美元[39] - 2024年其它应收款及按金中应计利息、杂项按金和对冲基金赎回应收款分别为1918.1万美元、75万美元和194.5万美元[39] - 2024年分类为流动负债的应付及其它应付账款为3358.4万美元,2023年为3094.9万美元[40] - 2024年公司利润为4760万美元,较2023年的710万美元大幅增加,主要因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永久票据投资公平值转亏为盈1.058亿美元[46] - 2024年收益为3790万美元,较2023年的8910万美元减少5110万美元,主要是金融产品股息及分派收入减少[4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830万美元,较2023年的2510万美元增加,主要源于固定收入投资利息收入从2460万美元增至2810万美元[47]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640万美元,香港商用物业价格同比下跌[48] - 2024年其他亏损为250万美元,2023年为收益390万美元,主要因汇兑收益转亏损及出售采矿业务负债超额拨备因素[48] - 2024年行政开支为730万美元,较2023年的750万美元减少20万美元,得益于成本控制措施[4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7.351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36亿美元),减少850万美元;流动资产为8.804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47亿美元),增加5570万美元[6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额为15.815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37亿美元增加4460万美元,主要因年内利润4760万美元,部分被派付股息690万美元抵销[62]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90万美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33亿美元,年末现金结余为2.636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03亿美元)[63]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024年12月31日无未偿还银行借款[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5.814亿美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66] 财务准则相关 - 本年度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影响未来财务报表收益表呈列及披露[11] 业务单位构成及业务内容 - 公司拥有三个运营业务单位,分别为金融服务、自营投资和房地产业务,2023年同样为三个[13] - 金融服务业务从事证券交易及经纪、保证金融资、放债及资产管理[13] - 自营投资业务管理多种投资组合,包括上市股份、非上市投资基金等[1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融服务业务分类利润为5,199千美元,自营投资业务为55,964千美元,房地产业务为699千美元[14] - 金融服务业务2024年利润为520万美元,较2023年的1100万美元减少,主要因商誉减值亏损760万美元[51] - 2024年金融服务佣金收入及手续费为120万美元,较2023年的90万美元增加,因成交量增加[52] - 2024年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为10万美元,较2023年的50万美元减少;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70万美元,较2023年的60万美元增加[53] - 本年度自营投资业务投入7840万美元,出售总值4920万美元的上市债券,分类录得利润5600万美元(2023年亏损360万美元),年末持有非现金金融资产5.517亿美元[57] - 本年度房地产业务税前利润70万美元(2023年为150万美元),商用办公室租金收入及利润分别为1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2023年为140万美元和150万美元),非上市投资基金分派收入60万美元(2023年为零)[59] 金融资产相关 - 2024年添置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78,448千美元,较2023年的62,340千美元增长25.84%[19]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8,119千美元,较2023年的24,581千美元增长14.39%[19][20] - 2024年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永久票据投资年利率为8厘加美国国库证券收益率[32] - 2024年收购非上市可交换票据,账面价值及本金额为4,500,000美元,到期日为2029年12月30日[37] - 非上市可交换票据公平值计量所用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包括无风险利率4.3%、预期波幅64.5%等[37] - 公司将约40%金融资产分配至固定收入投资,平均分配于债券投资与现金投资[50] 股权及股息相关 - 法定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股份数目2023 - 2024年均为10亿股,价值128.2万美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4.50814079亿股,价值59.8万美元[42]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2港元,与2023年相同[43] 公司投资活动 - 2024年3月2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认购ECC基金有限合伙人权益,资本承担额为2500万美元[67] - 2023年8月4日至2024年4月19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购入恒投证券2349.7万股H股,总代价约706万美元[6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持有恒投证券1.23206亿股H股,占已发行H股总数约27.33%[68]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集团将把握首次公开发售市场复苏机会,推动首次公开发售保证金融资业务[74] - 集团将强化保证金融资业务,扩大证券交易及经纪业务客户覆盖范围[75] - 集团将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全权委托投资管理服务,完善资产管理业务[76] - 集团将积极物色优质高端商用物业及其他类型房地产的投资机遇[76]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聘用41名雇员[78] 公司重大事项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布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79]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0]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全面遵守规定准则[81] - 本年度公司已采纳及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内所有适用守则条文[82] - 公布日期,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卢华基、陈功及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