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银行(01551)

搜索文档
降碳即降融资成本——广州农商银行成功落地广东首笔“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 双认证贷款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16:33
铝行业转型金融创新 - 广州农商银行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联合赤道环境评价公司为广东某国有控股铝业公司发放3000万元"铝行业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贷款 [1] - 该项目是广东省首笔铝行业转型金融项目 开创"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双认证转型金融服务方案先河 [1] - 广东省铸造铝合金产能占全国超15% 铝行业面临紧迫低碳转型需求 [1] 融资方案设计 - 采用"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双认证模式 设置利率挂钩机制和关键绩效指标跟踪 [2] - 企业将资金用于清洁能源利用 生产工艺升级和能效提升 预计单位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末下降30% [2]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高于115kg标准煤/吨产品 且持续优于标杆值水平 [2] 转型金融实施效果 - 双认证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激励自主降碳 形成"降碳即降成本"金融方案 [2] - 通过第三方定期评估转型成效 防范转型偏离风险 避免资金错配 [2] - 广州农商银行已形成覆盖9个产业26个细分行业的转型金融潜在客户清单 [3] 金融机构布局 - 广州农商银行深度参与广州市转型金融制度建设 对存量客户全面摸查 [3] - 联合第三方机构走访调研化工 建材 能源 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 制定一揽子支持措施 [3] - 未来将继续参与转型金融标准制定 推广可复制转型金融样本 [3]
“金融强省”有多强,粤17家银行跻身全球1000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2:17
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表现 - 广东共有17家银行入选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占中国内地上榜银行总数的11.9% [1][2] - 上榜银行包括3家股份制银行、1家民营银行、5家城商行和8家农商行 [1][3] - 招商银行排名全球第8(上升2位),平安银行排名全球第33(上升1位),广发银行保持全球第60名 [3] - 微众银行排名上升28位至全球第227名 [3] 银行资产规模数据 - 招商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12.15万亿元,平安银行5.77万亿元,广发银行3.64万亿元 [3] - 广东城商行资产规模位于3000亿元至9000亿元区间 [3] - 广东省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达1.24万亿元,占GDP比重8.8% [4] 地域分布特征 - 17家上榜银行中15家注册于大湾区内地9市 [5] - 深圳拥有4家上榜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深圳农商银行、微众银行) [5] - 广州拥有3家上榜银行(广发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广州银行) [5] - 佛山、珠海、东莞各有2-3家上榜银行 [5][6] 广东农信体系改革 - 广东省形成"1+7"农信体系(省农信联社+7家农商行) [7] - 多家农商行脱离省联社系统转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 [7] - 广东省农信联社正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 [7] 广东金融总量 - 广东一季度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9.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占全国10.9% [7] - 本外币存款余额37.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国11.9% [7] - 金融总量增速与广东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7]
广州农商行拟再合并3家村镇银行,股东意见分歧背后有何挑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6:27
公司战略与整合 - 广州农商行股东大会批准吸收合并兴宁珠江村镇银行、鹤山珠江村镇银行及深圳坪山珠江村镇银行 拟将其改建为分支机构 [2][3] - 公司此前已获准吸收合并中山东凤珠江村镇银行和东莞黄江珠江村镇银行 省内6家珠江村镇银行中5家由公司收编 1家由顺德农商行吸收合并 意味着广东省内珠江村镇银行将全部解散 [2][3][4] - 完成吸收合并后 公司将在深圳市、中山市、兴宁市、东莞市、江门市新设5家分支机构 其中4家位于大湾区城市 形成更完整的广东省内金融服务网络布局 [6]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2024年有超过百家中小银行被合并 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速度加快 [6]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5年1月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要求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定位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 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6] - 公司吸收合并村镇银行是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文件要求 优化集团战略布局并整合经营资源 [6] 经营与财务表现 - 鹤山珠江村镇银行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齐跌 净利润同比下跌51% 年末不良率提升至219% [7] - 广州农商行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负增长 不良率虽有所下滑但仍高于行业水平 [7] - 东莞黄江珠江村镇银行去年两次收到罚单 涉及内控管理、股东股权管理、贷款业务等多方面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还有工作人员违规泄露调查信息等问题 [7] 股东意见与治理 - 公司股东对吸收合并5家村镇银行出现分歧 约91%投票赞成吸收合并黄江村行、东凤村行、兴宁村行、鹤山村行 约75%反对 吸收合并深圳坪山村行议案获约83%赞成 75%反对和92%弃权 [8] 整合挑战与未来方向 - 公司面临资产质量管控、合规经营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挑战 需健全原村镇银行内控体系并提升业务竞争力 [7][8] - 专家建议被合并银行需积极清理不良资产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提高资本充足率 同时提升技术水平并发挥区域经营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8] - 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村镇银行有助于增强村镇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可拓宽业务范围 特别是在原无分支机构的地区 [7]
身兼数职!58岁李亚光广州农商行首席信息官任职资格获批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17:18
高管任命与组织架构调整 - 广东金融监管局核准李亚光广州农商行首席信息官任职资格 [2][5] - 李亚光现任党委委员、副行长 兼任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数据官 1967年出生 中山大学理学硕士 计算机工程师、经济师 [5][6] - 首席信息官职位自2020年12月蔡惠然离任后长期空缺 直至2024年由李亚光接任 [3][5] 数字化转型战略 - 公司制定数据治理三年规划 提升数据质量管理质效 扩大数据建模应用场景 [7] - 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 开展大模型财务报账、客服问答等应用场景试点 [7] - 6月启动客户信息智能识别和分析系统招标 旨在提升授信数据自动化分析能力 [7] - 重点目标客群数据服务项目及2025年网络安全攻防演练项目因投标供应商不足招标失败 [7] 管理层年轻化与专业化建设 - 2024年高管队伍大幅调整 副职位"两进一出" 业务总监辞任 行长助理转非领导职务 [3][8] - 新聘任"80后"古波担任副行长 成为最年轻高管 其余高管除李亚光外均为"70后" [8][9] - 董事长蔡建强调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 采用竞争上岗机制补充中层干部 [8][9] - 2024年11月监管核准邓晓云、倪开等新任董事资格 蔡建当选董事长 邓晓云任副董事长 [8] 董事会结构更新 - 2024年6月新增前青(1975年)、李志全(1979年)担任股东监事 [6] - 2025年3月提名谭波(1974年)为执行董事候选人 现任党委副书记兼行长助理 [8][6]
广州农商银行(0155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8:56
报告期和关键日期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4] - 最后可行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中文简称为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英文简称为GRCB,H股股票代码为1551.HK[20]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广州市黄埔区映日路9号,香港主要营业地址为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20] -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事务所[20] - 公司有18家主要分支机构,分布在广州、佛山、清远等地[21][22] - 公司有15家主要附属公司,包括湖南株洲珠江农村商业银行、潮州农村商业银行等[23] - 公司联系地址为中国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夏路1号,邮政编码为510623[20] - 公司网址为www.grcbank.com,客服和投诉电话为+8695313[20] - 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电话为(8620)28019324,邮箱地址为ir@grcbank.com[20] - 公司国内法律顾问为北京天达共和(广州)律师事务所,香港法律顾问为金杜律师事务所[20] - 公司H股证券登记及过户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内资股股票托管机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 公司活动与战略 - 2024年公司开展“效益提升年”活动,主题为“拓市场、降风险、优管理、提效益”[5] - 2025年公司将开展“资产效益年”活动,主题为“压大额、增中小,压三产、增二产,压流贷、增固贷,压风险、增效益”[10] - 2024年公司统筹推进“效益提升年”活动,全行员工效益理念更加深化,“质量优先、效益优先”导向贯穿经营管理各方面[5] - 2024年公司加速调优业务结构,稳住息差收入,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推进存量风险化解,控降财务费用[5] - 2025年将加快提升中小额、第二产业、固定资产贷款占比[16] - 2025年将推动风险管理数字化、系统化、精细化建设[17] 业务成果与荣誉 - 2024年公司全年累计投放中小额贷款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6] - 2024年公司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初步建成,构建了“2 + 3 + N”公司和普惠小微信贷产品体系、“1 + 3 + N”零售信贷产品体系[6] - 2024年公司支持落地的南沙海洋牧场项目入选2024年广东金融机构赋能“百千万工程”推荐金牌案例[8] - 2024年公司跨境理财南向通顺利上线,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试点业务再上新台阶[8] - 2024年在《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升至153位[13] - 2024年涉农贷款突破400亿元,应用支农再贷款政策资金居全省首位[14] - 2024年向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投放贷款超200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自营贷款增速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4] - 2024年按揭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增速领跑广州同业[14] - 2024年获得跨境理财通2.0(南向通)试点资格[14] - 公司在2024年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中排名第234位[25] - 公司在2024年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第153位[25] - 公司在2024年中國銀行業100強中排名第30位[25] - 公司在2024年中國銀行業100強中排名第30位[25] - 公司在2024年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78位[25] - 公司在2024農商行ESG綜合表現TOP20榜單中,ESG等級為AA[25] - 公司獲得2024年「年度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創新優秀案例」[25] - 公司獲得2024年度卓越零售銀行獎[25] - 公司獲得2024年度區域影響力銀行天璣獎[25] - 公司獲得南方致敬•年度品牌企業稱號[25] - 2024年8月公司获批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独立主承销业务资格[101] - 2024年末储蓄存款规模达4892亿元,储蓄存款于广州地区同业排名保持第二[102] - 2024年,公司成为跨境理财通2.0以后首家新增试点银行[104] - 2024年,公司理财业务荣获“卓越资产管理农商银行”等两项大奖,“优秀混合类理财银行”,两只理财产品获评中证金牛银行理财5星固定收益类产品[110] - 2024年,公司普惠业务荣获广东省「数据要素X」比赛三等奖、年度科技金融信贷风险补偿最佳成长银行奖等多项奖项[114] - 2024年,公司安全策略智能运维实践项目获工信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典型项目[121] - 2024年,公司数智手机银行、金融数据信创备份建设实践分别获金信通「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案例」奖[121] - 2024年,公司一体化建模平台获第二届金融创新优秀应用案例奖[121] - 2024年,公司安全有效性验证平台获第十五届金融科技创新奖[1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利息净收入136.15亿元,较2023年的165.83亿元下降17.90%[28]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62亿元,较2023年的8.47亿元下降33.71%[28] - 2024年营业收入158.32亿元,较2023年的181.54亿元下降12.79%[28] - 2024年净利润24.16亿元,较2023年的32.60亿元下降25.89%[28]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18%,较2023年的0.26%下降0.08个百分点[29] - 2024年利息收入379.5998亿元,较2023年减少9.07%[46] - 2024年利息净收入136.1475亿元,较2023年减少17.90%[46]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6157亿元,较2023年减少33.71%[46] - 2024年交易净收入3.8356亿元,较2023年增长251.83%[46] - 2024年净利润24.1554亿元,较2023年减少25.89%[46]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379.60亿元,同比减少37.86亿元,降幅9.07%[47][50] - 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136.15亿元,同比减少29.69亿元,降幅17.90%[47] - 2024年整体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降至3.09%,较上年同期下降42个基点[49] - 2024年净利差降至1.06%,较上年同期下降27个基点[47][49] - 2024年净利息收益率降至1.11%,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基点[47][49] - 2024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62亿元,同比减少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3.55%[55] - 2024年公司交易净收入为3.84亿元,金融投资净收益12.26亿元[55]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8.32亿元,净利润24.16亿元[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243.45亿元,同比减少8.17亿元,降幅3.25%[47][53] - 2024年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256.83亿元,同比减少38.09亿元[50] - 2024年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利息收入24.90亿元,同比减少0.39亿元,降幅1.54%[53] - 2024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187.21亿元,同比减少7.61亿元,降幅3.91%[53] - 2024年公司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16.08亿元,同比减少1.92亿元,降幅10.67%[54] - 2024年公司营业费用65.46亿元,同比减少2.69亿元,降幅3.95%[57] - 2024年公司员工成本40.74亿元,同比减少2.38亿元,降幅5.53%[59] - 2024年公司税金及附加列支3.20亿元,同比增加0.55亿元;折旧及摊销6.05亿元,同比减少0.68亿元[61] - 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合计78.11亿元,同比减少6.15亿元,降幅7.30%[62]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实际税率为负,因税前利润减少且免税业务规模较大[6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达1.36万亿元、总负债达1.26万亿元[1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624.08亿元,较年初增加483.65亿元,增幅3.68%[33] - 2024年末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6982.08亿元,较2023年末的7089.09亿元下降10.70亿元[28] - 2024年末客户存款9794.59亿元,较2023年末的9471.86亿元增加322.73亿元[28]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66%,较2023年的1.87%下降0.21个百分点[29]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90%,较2023年末的9.83%上升0.07个百分点[29] - 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66%,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4.34%,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52%、11.42%及9.90%[34]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3624.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3.65亿元,增幅3.68%[66] - 2024年末公司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350.30亿元,因增持债券投资[67] - 拆出资金较上年末增加153.31亿元[68] - 2024年末贷款和垫款总额7202.34亿元,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28.70亿元,增幅7.35%,贴现和福费廷较上年末减少165.50亿元,降幅13%[68] - 2024年末个人按揭、经营、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余额分别为787.31亿、737.24亿、222.00亿和133.10亿元,占比分别为10.93%、10.24%、3.08%和1.85%,按揭、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75.78亿、66.40亿、15.34亿元,增幅分别为10.65%、42.67%、13.03%[70] - 2024年末投资总额4459.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0.30亿元[72] - 2024年末负债总额12594.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9.88亿元,增幅3.45%,客户存款较上年末增加322.73亿元,增幅3.41%[75] - 2024年末客户存款9794.59亿元,个人存款占比60.17%,余额较上年末增加350.77亿元,增幅6.33%,公司存款(不含保证金存款)占比31.84%,余额较上年末减少245.61亿元,降幅7.30%[76] - 2024年末股东权益总额10291.81亿元,实收资本144.10亿元[77] - 2024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750.73亿元,占比16.84%;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710.42亿元,占比38.36%;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998.11亿元,占比44.80%[72] - 2024年末客户存款中公司定期存款1758.95亿元,占比17.96%;活期存款1359.17亿元,占比13.88%;个人定期存款4614.24亿元,占比47.11%;活期存款1279.04亿元,占比13.06%[75] - 2024年末贷款按担保方式划分,抵押贷款3307.97亿元,占比45.93%;质押贷款365.30亿元,占比5.07%;保证贷款1547.25亿元,占比21.48%;信用贷款1981.82亿元,占比27.52%[71] - 2024年末贷款和垫款总额7202.34亿元,不良贷款率1.66%,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79][80] - 2024年末公司贷款不良贷款金额65.22亿元,不良贷款率1.55%;个人贷款不良贷款金额54.28亿元,不良贷款率2.89%[82] - 2024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不良公司贷款金额22.59亿元,不良贷款率4.10%;房地产业不良公司贷款金额6.54亿元,不良贷款率1.45%[84] - 2024年末未逾期贷款6881.61亿元,占比95.55%;已逾期贷款320.73亿元,占比4.45%,较上年末减少107.11亿元,占比减少1.40个百分点[86]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90%,一级资本充足率11.42%,资本充足率14.5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07、0.30、0.85个百分点[88] - 2024年末实收资本可计入部分144.10亿元,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220.83亿元,盈余公积60.21亿元[88]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总额856.64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808.11亿元,其他一级资本123.72亿元[88] - 2024年末一级
解码广州农商银行2024年业绩:逆周期下的稳健经营与战略突围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30 11:49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农商银行凭借独特经营策略和韧性,在行业整体承压下交出“稳中有进”答卷,实现“一降两升”,为中小银行应对行业周期波动提供借鉴,中小额资产成新增长引擎 [1][2][4] 行业情况 - 银行是顺周期行业,经营与宏观经济走势紧密相连,2024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利率下行,银行业面临净息差压缩、资产质量承压、盈利增速放缓等挑战 [4] - 存款竞争激烈,大行以低资金利率优势“抢滩”下沉业务,中小银行压力和挑战增大 [7] 广州农商银行经营业绩 营业收入 - 2024年营业收入降幅收窄,由2023年下降19.47%减为2024年下降12.79%,降幅收窄6.68个百分点 [4] 资产质量 - 2024年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21%,降至1.66%,为近5年最低水平;拨备覆盖率184.34%,较上年末提升19.71% [4] 贷款结构 - 融入国家和省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大对高科技、绿色低碳产业及中小额贷款业务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40.77亿元,客户数1314户,同比增加387户;专精特新企业客群贷款余额184.1亿元,客户数932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自营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3.2%、39.4%、18.3%,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5] 资本实力 - 2024年各项资本充足率均优于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达14.52%,较上年同比微增0.8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2%,同比增加0.30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0%,同比增长0.07个百分点 [5] 中小额资产发展情况 发展模式 - 依托地缘人缘和经营管理优势,提出坚守支农支小、立足主责主业,加快发展中小额资产业务,培优塑强中小额资产核心竞争力和营业网点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8] 业务成果 - 2024年累计投放中小额贷款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5000万元以下中小额公司信贷余额540.5亿元、较年初增长41.7%,在公司贷款占比13.1%、较年初提升3.8%;零售贷款余额860亿元、较年初增长16.8% [8] 业务发展举措 业务战略 - 2023年提出深入实施中小额信贷业务“三千亿工程”,把业务发展重点放在助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民营经济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上,支持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百千万工程”、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等 [10] 业务流程 - 设立中小额信贷审批中心,优化审批权限及流程,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快办快审快批”,发挥营业网点营销主阵地作用,提升网点营销效能 [10] 产品设计 - 构建“2+3+N”公司信贷产品体系、“3+N”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围绕四大重点客群,结合区域经济和细分市场融资需求,创新研发33项广州本土特色市场特色产品 [10][11] 业务成果 - 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累计贷款发放1099笔、贷款规模21.01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06.91亿元,惠及近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6.68亿元、较年初增长13.62%;特色产品累计投放105.92亿元,提升区域内普惠金融覆盖面 [11] 未来展望 - 2025年将开展“资产效益年”活动,深耕区域产业,加强行业研究,加快提升中小额、第二产业、固定资产贷款占比,为省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12]
重庆银行不良率最高 上海银行利润增速倒数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07:16
文章核心观点 - 南都湾财社通过头部公司财报透视中小银行生态变化,8家头部样本城商行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正增长,7家总资产同比双位数增长,3家万亿资产上市农商行中广州农商行多项核心数据落后于重庆农商行 [4] 营收与净利润情况 - 2024年8家城商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正增长,营收平均增速7.1%,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8.7% [7] - 江苏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2亿、318.4亿,稳居第一且首破800亿、300亿 [7] - 宁波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6.3亿、271.3亿,位居第二 [7] - 上海银行、南京银行营收超500亿,归母净利润超200亿 [7] - 杭州银行营收383.8亿、归母净利润169.8亿,排名第五 [7] - 长沙银行、成都银行营收分别为259.4亿、229.8亿,排名第六、第七,长沙银行盈利能力弱 [7] - 重庆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8亿、51.2亿,排名最后,增速也垫底 [8] - 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最高达11.3%,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达18.1% [8] 个人业务表现 - 2024年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479.9亿,同比增长17.3%,营收占比提升至72% [9] - 2024年宁波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6亿,同比下降19.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跌98.5% [10] - 2024年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101.8亿,较上年减少2.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9亿,同比暴增115.7% [10] - 2024年重庆银行投资收益23.6亿,较上年末增加17.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亿,较上年末减少7.2% [11] - 2024年宁波银行个人业务营收209.6亿,利润总额33.7亿,分别下滑2%、30% [11] - 2024年重庆银行个人业务营收30亿,同比增长26.2%,税前利润4.4亿,同比下降28.9% [11] 资产与资产质量情况 - 2024年末7家城商行总资产同比双位数增长,江苏银行增速最高达16.1%,上海银行增速垫底仅4.6% [12] - 2024年末重庆银行不良率最高达1.25%,上海银行、长沙银行次之,部分银行不良率下行 [12] - 2024年末重庆银行拨备覆盖率最低为245.08%,上海银行倒数第二,杭州银行最高为541.45% [12] - 2024年末长三角5家城商行与成都银行拨备覆盖率下滑,宁波银行下滑幅度最大,长沙银行、重庆银行提升 [13] 农商行情况 - 广州农商行贷款及垫款总额超重庆农商行,但科技、普惠和绿色贷款余额等核心数据落后 [4] - 广州农商行人均创收约为重庆农商行六成,人均创利不足两成 [4] - 2024年广州农商行股价连续3年下跌,较高点暴跌超70%,重庆农商行股价自2021年以来上涨87.4% [4]
广州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信贷增幅近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8 09:30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围绕“双碳”目标,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标杆银行为目标,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进展,绿色信贷余额增长,未来将继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 响应“双碳”政策,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 响应国家绿色金融战略部署,印发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提出战略目标,构建“三层治理架构” [2] - 将花都支行升格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分行,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考核指标,落地首笔碳减排支持贷款 [2] - 建设4家零碳网点,完成807吨自愿减排量注销,倡导绿色办公践行节能环保理念 [2] 聚焦实体经济,推动信贷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 - 以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推动信贷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促进绿色金融与涉农产业融合发展 [3] - 2024年在生态环境产业领域新发放贷款30.4亿元,贷款余额达78.7亿元,同比增长63.6% [3] - 制造业绿色贷款余额达121.5亿元,同比增长76.1%,绿色标识产品生产销售领域绿色贷款余额近32亿元,同比增长72.4% [3] - 发布配套政策,制定前置审核机制,建立绿色信贷审查审批绿色通道,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 [4] 丰富产品矩阵,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 推出3大类十余项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5] - 信贷领域推出金米系列绿色信贷产品,包括行业产品、专项贷款、特色产品和乡村振兴贷款 [5][6] - 创新融资模式,推动绿色债券投资、承销和绿色票据业务发展,2024年末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4.5亿元,承销累计金额29.1亿元,绿色票据累计发生金额13.7亿元 [6] - 消费领域推广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业务,发布信用卡,推动个人绿色按揭业务发展,2024年末个人绿色按揭贷款余额15.6亿元,增幅超1000% [6]
广州农商银行发布服务“三农”成绩单: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中国基金报· 2025-04-11 15:56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农商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增长、营收实现一定规模,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强,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成果显著,通过推进金融创新、助力增收致富、完善服务体系等举措,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 各部分总结 推进金融创新,服务本土特色产业客群 - 2024年初成立“百千万工程”工作小组,落实执行方案,提出“重塑营销理念、重构产品体系”,优化推出“2 + 3 + N”公司信贷和“3 + N”普惠小微信贷产品体系 [2] - 创新推出多款三农金融产品,覆盖重点支持领域,如“乡村振兴优农贷”,截至2024年末余额超6亿元,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近50亿元 [2] - 针对广州农业特色推出“金米花卉贷”“金米民宿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佳松岭村民宿致富项目”入选推荐案例 [3] - 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合作,举办活动吸引企业参与,截至2024年末,农产品稳产保供等企业贷款余额均实现增长 [3] 助力增收致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立足村社客群,完善农村资产资源抵质押范围,首创集体建设用地“信用贷”“项目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截至2024年末累计支持超百个项目,投放超20亿元 [4] - 创新村民信贷产品,如“金米村民致富贷”等系列产品,截至2024年末贷款余额合计超22亿元,惠及近6500户;农户消费贷款类产品余额突破20亿元,增速超50% [4] - 提升科技赋能力度,推广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等业务,打造智慧系统,截至2024年末,“村资宝”系统覆盖4区23镇街、234条村,签约客户1973户;“云信通”业务在4区11镇街87个行政村整村推广;新增发放“村务卡”284张,累计发卡10823张 [5][6] 完善服务体系,服务村社数量居全市首位 - 建成以营业网点、农村金融服务站、金融村官为一体的服务格局,设置141家农村金融服务站,投放103台银证一体机,为88个村社提供服务 [7] - 选派34名金融村官对接7区55个行政村,为全市唯一覆盖7个涉农区的银行,派出人数和对接村数量全市最多,占四成以上,办理或转介贷款2.2亿余元,开展金融知识宣讲百余场 [7] - 2024年捐赠帮扶资金190万元,采购帮扶村镇农产品约450万元,开展“银社助农促振兴”等项目,支出扶助款620万元,支持行政村230余个,获评“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银杯” [8]
广州农商银行争当“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金融服务排头兵
证券日报· 2025-04-02 14:45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农商银行锚定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授信支持力度,构建服务体系并落实五大措施,未来将继续支持现代化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1][2][3] 公司经营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1.36万亿元,同比增长3.7%;各项存款9795亿元,各项贷款和垫款7202亿元 [1] 对“12218”产业体系的支持成果 - 一季度累计投放“12218”重点领域贷款超60亿元,授信支持企业超800户,相关贷款余额570亿元,较年初增长41亿元,增幅7.8% [1] - 新兴支柱产业、战略先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8个现代服务业贷款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3.8%、18.7%、74%及4.7% [1] 对“12218”产业体系的服务体系及措施 - 组建29个产业专班,构建“专人服务、专属产品、专业审批、专营机构、专项考核”重点产业服务体系 [2] - 强化“专人服务”,组建超200人的专属服务队伍 [2] - 强化“专属产品”支撑,推出专属产品,加强特色产品研发及推广 [2] - 实行“专业审批”,组建专业审查审批小组,开通专属绿色审批通道 [2] - 打造“专营机构”,优化专业人员配置,培育特色行业专营机构 [2] - 落实“专项考核”,优化考核体系,设立专项考核指标,设置专项奖励等 [2] 未来规划 - 持续贯彻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发挥本地法人银行担当作用,争当支持现代化体系建设排头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