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01821)
搜索文档
从“新”出发 以仓储物流REITs积极拥抱中国市场——专访ESR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执行官沈晋初
新华财经· 2025-06-18 18:25
中国REITs市场发展 - 中国公募REITs市场自2021年6月首批产品上市以来已发展四年,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1] - 仓储物流行业因工业生产和消费领域持续修复而需求提振,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1] - 中航易商仓储物流REIT于2025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已平稳运行近5个月 [1] ESR集团战略定位 - ESR集团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与红木合并成立,定位为"新经济不动产管理公司" [2] - "新经济"涵盖物流地产、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平台三大方向,旨在捕捉下一阶段增长机遇 [2] - 截至2024年底,ESR新经济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规模达426亿美元,开发项目储备规模约114亿美元 [2] 核心业务板块 - 物流地产是核心增长引擎,满足亚太区大规模一流物流资产需求 [3] - 数据中心业务利用AI、云计算和5G需求,通过多模式运营平台提供服务 [3] - 基础设施领域拓展可再生能源平台,实现产品和数据的"绿色流动" [3] - 在中国管理近180项资产,其中70%位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经济枢纽 [3] 仓储物流行业趋势 - 电商增长、制造业供应链整合及零售业集中度提升推动高质量仓储需求上升 [4] - 核心竞争力包括高标准硬件设施、节能环保园区理念和智能多变空间 [4] 中航易商仓储物流REIT - 底层资产为昆山三个仓储物流园,距上海45分钟车程,过去五年平均出租率超90% [5][6] - 截至2025年3月有13家租户,行业包括物流、电商和服装,租户财务稳健 [6] - 华东地区高标仓日益稀缺,昆山三期是华东首座四层大跨重载物流仓库 [6] - 2025年一季度出租率85.57%,预计二三季度将提升至90% [6] 原始权益人承诺 - ESR自持中航易商仓储物流REIT比例超40%,储备资产支持未来扩募 [7] - 通过智能空间、高标准设施和可持续努力保障底层资产高效运行 [7]
深交所公告,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2025年06月17日起生效,调出ESR。
快讯· 2025-06-17 08:42
港股通标的证券调整 - 深交所公告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 [1] - ESR被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1] - 调整自2025年06月17日起生效 [1]
ESR(0182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0
资产管理规模相关 - 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為714億美元,總資產管理規模為1417億美元[16][24] - 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按行業劃分,私營物流佔50%、上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佔36%、新經濟佔30%等;按基金種類劃分,私募核心基金佔59%、上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佔12%等[17][24] - 中國內地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為101億美元[24] - 歐洲及英國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為124億美元[19][20][24] - 日本及韓國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為69億美元[22][23] - 香港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為126億美元[22][23] - 印度及東南亞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為18億美元[22][23] - 2024财政年度管理費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710亿美元,总资产管理规模1420亿美元,管理費收入4.98亿美元,基金管理EBITDA3.21亿美元,EBITDA -0.80亿美元,PATMI -3.60亿美元[49] - 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增加5.9%[62] - 2024财年核心业务产生约60%的总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达714亿美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达714亿美元[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投资物业总价值23亿美元,占物业管理规模约1.6%[12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管理的新经济管理费相关资产管理规模约426亿美元,其中亚太区最大规模开发项目约114亿美元,各地区占比日本及韩国29%、澳大利亚及新西兰22%、印度及东南亚13%、香港13%、中国内地7%,数据中心占16%[156] 建筑面积与开发储备相关 - 建築面積達4700萬平方米[16][24] - 截至2024年底,开发储备约2070万平方米,拥有规模约114亿美元的亚太区最大开发项目之一[92] - 开发储备总建筑面积约2070万平方米[15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内地惠州、佛山及日本横滨持有不同权益和状况的开发物业,如惠州TCL惠城三期建筑面积111348平方米,权益54%[162] 集资金额相关 - 2024財政年度集資額為54億美元,新經濟佔78%[21][24] - 过去一年完成超10亿美元的资产银团融资,成功筹集资金达54亿美元[50] - 成功筹集54亿美元资金,逾75%来自新经济领域[79] - 通过两项基金筹集共20亿美元[81] - 新经济领域集资总额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53%[83] - 从新投资者筹得23亿美元,占2024财政年度总集资额54亿美元的42%[83] - 2024年第四季公司为韩国的首个不动产信贷投资平台筹集3.25亿美元[114] - 中航易商仓储物流基础设施REIT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筹集超21亿元人民币[119] - 2024财年公司集资额达54亿美元,下半年集资31亿美元,新经济集资42亿美元同比上升53%[139] 公司排名与荣誉相关 - 2024年公司位列全球十大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在ANREV基金管理机构调查中名列亚太区最大房地产管理公司[29][39] - 2024年在多个行业调查和评估中排名领先,旗下12个家司在固定投资及发展基准中获5星评级[103] 财务指标变化相关 - 2024财政年度加权平均利息成本降低60个基点至4.7%[52] - 2024财政年度核心资产管理費为510百万美元,按年增加+6.6%[60] - 2020 - 2024财政年度奖励費分别为498、737、189、244、713百万美元[56] - 2020 - 2024财政年度基金管理EBITDA分别为397、5794、3214、148、199百万美元[57] - 2020 - 2024财年资产总值分别为76.87亿美元、93.38亿美元、161.99亿美元、161.91亿美元、148.23亿美元[61] - 2020 - 2024财年债务净额/资产总值分别为23.2%、27.9%、22.8%、30.7%、35.3%[61] - 2024财年总收益6.39亿美元,超75%来自基金管理分部收益[77] - 2024财年基金管理分部EBITDA为3.21亿美元[77] - 2024财年集团EBITDA为负0.80亿美元,PATMI为负3.60亿美元[77] - 经常性核心费用收入同比增长6.6%[79] - 2024财年公司总收益6.39亿美元,基金管理分部收益贡献超75%,基金管理EBITDA同比减少因无奖励费[135] - 2024财年公司基金管理分部收益4.98亿美元,经常性核心资产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约6.6%[136] - 2024财年公司净亏损7.263亿美元,2023财年净利润2.681亿美元[163] - 公司收益从2023财年的8.713亿美元减少26.7%至2024财年的6.39亿美元,管理费从7.367亿美元减少32.4%至4.978亿美元[164] - 2024财年收益的92.2%来自大中华区、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印度,欧洲及美国占7.8%[165] - EBITDA从2023财年的利润7.246亿美元减少157.4%至2024财年的亏损4.156亿美元,PATMI从2.308亿美元减少403.1%至亏损6.998亿美元[168]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的3.129亿美元增加0.4%至2024财年的3.141亿美元,债务组合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从5.3%降至4.7%[171] - 行政开支从2023财年的4.605亿美元增加51.3%至2024财年的6.967亿美元[171] - 2024财年基金管理分部收益4.978亿美元,业绩从2023财年的5.747亿美元减少52.7%至2.72亿美元[172] - 2024财年投资分部亏损5.601亿美元,2023财年利润3410万美元[172] - 新经济开发分部业绩从2023财年的2.598亿美元减少96.5%至2024财年的900万美元[173] - 集团资产总值由2023年12月31日的162亿美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148亿美元[175] - 投资物业减少26.7%至2024年12月31日的23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亿美元)[175] - 于合资经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投资减少8.9%至2024年12月31日的31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亿美元)[175] - 权益总额由2023年12月31日的87亿美元下跌至2024年12月31日的75亿美元[178] - 加权平均债务到期日为3.3年(2023年12月31日为5.2年),集团17%借款按固定利率计息,83%按浮动利率计息,资产负债率为35.3%[185] 数据中心业务相关 - ESR数据中心基金1运营平台规模13.5亿美元,建造中375兆瓦,8个中心完工后达575兆瓦,已物色土地及项目储备>2吉瓦[65][72] - 东京市中心江东区Ariake数据中心投资20亿美元,容量130兆瓦[65][72] - 预计2025年ESR数据中心基金1承诺资本将稳定部署[72] - 公司与CloudHQ成立合资企业开发20亿美元130兆瓦数据中心园区,目标建立575兆瓦数据中心及超2吉瓦土地项目储备[135] - 2024年动工兴建375兆瓦的数据中心,日本ESR Cosmosquare数据中心园区耗资20亿美元、总规模达130兆瓦[93] - 开发项目动工金额为18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占23%,开发项目竣工金额为36亿美元[123] - 开发项目动工金额18亿美元,其中23%为数据中心项目,地区占比澳大利亚29%、中国内地28%、印度及东南亚15%、日本5%[155][156] 物业租赁相关 - 租赁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整体资产组合出租率为87%,非中国内地市场达95%[92] - 全物业组合加权平均租金增长率为12.6%,非中国内地市场达21.2%[92] - 公司物业组合出租率为87%,中国境外物业组合出租率为95%[121] - 公司物业组合正向加权平均租金增长率为+12.6%,中国境外物业组合为+21.2%[121] - 公司出租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0%[12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新经济资产物业组合出租率87%(95%不包括中国内地),加权平均租约到期日按收入及面积计分别约4.4年及3.8年[144] - 2024财年公司新经济领域续租及新租约约800万平方米,加权平均租金增长率约12.6%[144] -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韩国分别录得约26.0%及27.9%的强劲正面回报,不包括中国内地的整体回报为21.2%[147] - 澳大利亚、中国内地、日本、东南亚、韩国、印度的出租率分别为99%、76%、86%、93%、97%、100%,加权平均租金增长率分别为26.0%、–12.8%、2.3%、11.1%、27.9%、不适用[148] - 2024财年新经济领域物业组合续租面积320万平方米、新租约面积480万平方米,租赁总面积800万平方米,较2023财年的120万、410万、530万平方米均有增长[149] - 物业组合合约到期面积占比2025 - 2030年及以后分别为18%、18%、14%、12%、9%、30%[153] 开发项目相关 - 开发项目规模达约114亿美元,超50%项目位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日本及韩国[83] - 预测开发利润率为34%,在建开发项目成本收益率为6.8%[92] - 公司亚太区在建开发项目规模为114亿美元,目标开发利润率为34.0%,预测成本收益率为6.8%[123] - 开发项目竣工金额36亿美元,地区占比澳大利亚47%、中国内地26%、印度及东南亚20%、日本及韩国7%[156][157] 资产出售相关 - 2024年完成超10亿美元的资产出售,计划随后出售27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及非核心资产[90] - 2024年第二季公司出售2.70亿美元ARA私募基金业务[111] - 自2024年1月起已完成约11亿美元资产出售,如中航易商仓储物流基础设施REIT[127] - 出售三项资产形成中航易商仓储物流基础设施REIT初始投资组合,确认约1.061亿美元重估亏损[174] 可持续发展相关 - 集团物业组合已安装约154兆瓦的屋顶太阳能装机容量及约800个电动车充电站,分别较2023财年同比增长38%及32%[95] - 已竣工直接管理资产组合中,约42%已取得可持续发展建筑认证及评级[95] - 举办4500小时的员工义工外展活动[96] - 持有约40亿美元的现金结余及已承诺的贷款融资额度,2024年获得25亿美元的五年期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团贷款[97] - 公司获得25亿美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团贷款[119] - 集团取得25亿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结余及已承诺贷款融资总额约为40亿美元,现金结余为9亿美元[185] - 公司坚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将ESG因素纳入业务实践[193] - 2024年ESG优先事宜及表现摘要与ESG 2030发展蓝图一致[193] - 公司期望成为面向可持续未来的空间和投资方案的领先供应商[194] - 公司使命是通过对环境、持份者及社区带来正面影响推动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194] - 公司致力于为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区创造安全、具充足支援和包容的环境[197] - 可持续性是公司核心使命,公司通过开发和维护可持续和高效的建筑物履行环境管理责任[199] 客户与租户相关 - 按收益划分的十大全球新经济客户占比分别为7.1%、3.9%、2.3%、2.2%、2.2%、1.9%、1.5%、1.3%、1.1%、1.1%[151] - 集团前十大租户占总收益的24.6%[147]
ESR(01821.HK)精简战略重心,聚焦物流、数据中心及基础设施,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界面新闻· 2025-03-25 20:57
战略聚焦与转型进展 - 公司精简战略重心 聚焦物流房地产 数据中心及基础设施三大核心业务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1][3] - 2024年推动落实多项关键举措 包括优化资产负债表 精简业务 通过"一个ESR"模式交付业务 增强整体业务韧性 [3] - 截至2024年底 总资产管理规模达714亿美元 其中约60%来自新经济业务 [3] 融资与资本优化 - 2024年筹得54亿美元资金 其中核心业务贡献超过75%融资额 [3] - 成功拓宽投资者基础 从新投资者处筹集23亿美元 占募资总额42% [3] - 完成超过10亿美元资产联合出售 包括向中航易商仓储物流基础设施REIT注入种子资产 另有27亿美元资产纳入后续出售计划 [3] 业务规模与开发储备 - 保持亚太地区最大开发项目储备之一 规模约114亿美元 [4] - 2024年加速推进数据中心战略 完成ESR Cosmosquare OS1数据中心 并与CloudHQ成立合资企业 [4] - 数据中心业务启动375兆瓦在建项目 拥有超过2千兆瓦有保障土地和电力管道 [6] 物流地产运营表现 - 新经济资产组合出租率达87% 受益于多个市场资产企稳 [5] - 日本和中国内地市场新增近200万平方米稳定资产在2024财年投入运营 [5] - 加权平均租金增长率提升至126%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实现26%租金增长 韩国实现279%租金增长 [5] 数据中心与基础设施发展 - 数据中心项目占开发启动量23% 占开发总工作量16% [6] - 基础设施平台将提供股权支持的投资解决方案 推动减碳 数据传输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6] - 依托房地产业务优势 快速建立专属基础设施资产项目储备 [6] 市场机遇与增长动力 - 受益于强劲GDP和电子商务增长 以及人工智能 云端 5G和新兴基础设施领域的殷切需求 [4] - 数字化转型与低碳化转型成为全球核心议题 公司战略为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7] - 通过强化财务状况 拓展资本合作伙伴 完成非核心资产剥离 将资本再投资于增长机遇 [7]
ESR(0182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7:1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益6.39亿美元,较2023财年的8.71亿美元下降26.7%[5] - 2024财年公司亏损7.26亿美元,而2023财年盈利2.68亿美元,同比下降371.0%[5] - 公司收益从2023财年的8.713亿美元减少26.7%至2024财年的6.39亿美元,管理费从7.367亿美元减少32.4%至4.978亿美元[28] - 建设收益从2023财年的5630万美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6580万美元,租金收入从7200万美元减少7.1%至6690万美元[29] - EBITDA从2023财年的利润7.246亿美元减少157.4%至2024财年的亏损4.156亿美元,PATMI从2.308亿美元减少403.1%至亏损6.998亿美元[31]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的3.129亿美元增加0.4%至2024财年的3.141亿美元,债务组合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从5.3%减少60个基点至4.7%[32] - 行政开支从2023财年的4.605亿美元增加51.3%至2024财年的6.967亿美元[32] - 公司资产总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2亿美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148亿美元[36] - 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48亿美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45亿美元[37]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29亿美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3.358亿美元[39] - 分类为持作出售之出售组别资产(扣除负债)由6060万美元增加至2.498亿美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增至61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亿美元[40] - 权益总额由2023年12月31日的87亿美元下跌至2024年12月31日的75亿美元,受年度亏损净额7.263亿美元及未变现货币换算亏损等影响[42]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 - 7962.4万美元,2023年为8.85331亿美元[47] - 2024年经调整PATMI为 - 3.59533亿美元,2023年为4.00338亿美元[49] - 2024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计61.48322亿美元,2023年为59.79553亿美元;2024年债务净额为52.34343亿美元,2023年为49.77985亿美元;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35.3%,2023年为30.7%;2024年债务净额对权益比率为70.2%,2023年为57.0%[54] - 2024年收益为6.38987亿美元,2023年为8.71326亿美元;2024年销售成本为7970万美元,2023年为5979.6万美元;2024年毛利为5.59287亿美元,2023年为8.1153亿美元[56] - 2024年年度亏损为7.2631亿美元,2023年为盈利2.68056亿美元;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9981亿美元,2023年为盈利2.30849亿美元[56]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17美元,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05美元[56] - 2024年年度其他全面亏损为3.77297亿美元,2023年为2.06036亿美元;2024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1.03607亿美元,2023年为盈利6202万美元[5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2.42094亿美元,2023年为137.4062亿美元;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5.8087亿美元,2023年为24.50455亿美元[58]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993.6万美元,2023年为5153.6万美元;2024年使用权资产为3770.3万美元,2023年为2935.6万美元[5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35839亿美元,2023年为5.32861亿美元;2024年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为7.55492亿美元,2023年为5.64954亿美元[58]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13979亿美元,2023年为10.01568亿美元[54][58]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314275千美元,2023年为1630226千美元,同比下降19.38%[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266595千美元,2023年为820229千美元,同比增长54.42%[60]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7451640千美元,2023年为8728754千美元,同比下降14.63%[60] - 2024年税 前亏损747011千美元,2023年税前利润为394238千美元[6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88047千美元,2023年为142787千美元,同比增长101.73%[62]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8919千美元,2023年为 - 758166千美元,同比减少76.40%[62] - 2024年添置投资物业支出425707千美元,2023年为326165千美元,同比增长30.52%[62] - 2024年出售投资物业收入296749千美元,2023年为61494千美元,同比增长382.57%[62] - 2024年已付所得税77786千美元,2023年为84909千美元,同比下降8.39%[6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81872千美元,2023年增加182694千美元[61]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3173亿美元,2023年为1.23044亿美元[6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04.5万美元,2023年为7.38423亿美元[6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037亿美元,2023年末为9.24938亿美元[63] - 2024年持续经营收益为638,987千美元,2023年为871,326千美元[76][77][79][81] - 2024年经营开支为332,452千美元,2023年为293,068千美元[76][77]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312,076千美元,2023年收益187,722千美元[76][77] - 2024年资本开支为461,735千美元,2023年为362,398千美元[76][77] - 2024年在合资经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投资为3,080,997千美元,2023年为3,381,555千美元[76][77] - 2024年大中华区外部客户收益为171,471千美元,2023年为166,323千美元[79] - 2024年无单一客户持续经营收益占集团收益10%以上,2023年有89,800,000美元来自基金管理分部单一客户[80] - 2024年来自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为66,871千美元,2023年为71,992千美元[81] - 2024年管理费为497,812千美元,2023年为736,747千美元[81] - 2024年建设收入为65,760千美元,2023年为56,250千美元[81] - 2024年来自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为66,871千美元,2023年为71,992千美元;管理费用2024年为497,812千美元,2023年为736,747千美元;建设收入2024年为65,760千美元,2023年为56,250千美元;太阳能收入2024年为8,544千美元,2023年为6,337千美元[8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亏损)/收益净额为 - 257,909千美元,2023年为376,476千美元[82] - 2024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20,701千美元,2023年为126,182千美元[83]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14,090千美元,2023年为312,901千美元[83] - 2024年已派付末期股息67,375,000美元,2023年已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69,886,000美元;2023年宣派中期股息69,744,000美元,2024年未建议宣派中期和末期股息[8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利润为 - 699,810千美元,2023年为230,849千美元;每股基本(亏损)/盈利2024年为 - 0.17美元,2023年为0.05美元[88]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总计2,346,059千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01,372千美元[9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总计335,839千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2,861千美元[92]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总计12,144千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681千美元[93]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计6,148,322千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79,553千美元[95] - 2024年12月31日应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计6148322千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79553千美元[97] 基金管理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基金管理EBITDA为2.77亿美元,较2023财年的5.79亿美元下降52.1%[5] - 2024财年基金管理EBITDA同比减少,因该财年无奖励费,而去年确认1.82亿美元[14] - 2024财年基金管理分部收益(管理费用收入)4.98亿美元,经常性核心资产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约6.6%[15] - 基金管理分部业绩从2023财年的5.747亿美元减少52.7%至2024财年的2.72亿美元[33] 新经济开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经济开发分部业绩从2023财年的2.598亿美元减少96.5%至2024财年的900万美元[35] - 2024年12月31日,新经济资产物业组合出租率87%(95%,不包括中国内地),加权平均租约到期日按收入及面积计分别约为4.4年及3.8年[18] - 2024财年新经济资产续租及新租约约800万平方米,加权平均租金增长率约为12.6%(21.2%,不包括中国内地)[18] - 2024年12月31日,新经济管理费相关资产管理规模约为426亿美元,其中亚太区最大规模开发项目约达114亿美元[18] 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分部在2024财年亏损5.601亿美元,2023财年利润为3410万美元[35] 资产管理规模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达714亿美元[7][1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未催缴资本223亿美元用于扩大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17] 集资与资产出售相关数据 - 自2024年1月起至今,公司完成约11亿美元的资产出售,集资额达54亿美元[11] - 2024年下半年集资额31亿美元,2024财年总集资额54亿美元,新经济集资42亿美元,同比上升53%[17] 业务合作与发展相关数据 - 公司与CloudHQ成立合资企业,开发20亿美元的130兆瓦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13] - 公司目标在亚太区主要市场建立575兆瓦的数据中心及超2吉瓦的土地及项目储备[13] 债务相关数据 - 公司取得25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2024财年债务组合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下跌60个基点至4.7%[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结余及已承诺贷款融资总额约为40亿美元,加权平均债务到期日为5.0年,按已提取总债务计算为3.3年(2023年12月31日为5.2年)[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17%的借款按固定利率计息,83%按浮动利率计息[40] 社会责任相关数据 - 2024财年女性代表比例约为47%,较2023财年同比增加1%,员工死亡人数为零,雇员支援社区义工时数
ESR(0182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08:00
资产管理规模 - ESR集團是亞太區領先的新經濟不動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1,540億美元[2] - ESR在中國內地、美國及歐洲的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130億美元[5] - ESR的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中,新經濟領域佔53%[6] - ESR的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達800億美元,總資產管理規模達1,540億美元[10] - 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從2021財年的240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上半年的800億美元,3年複合年增長率為52%[14][15] 業務結構 - ESR的私營物流、上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和傳統房地產基金分別佔44%、27%和17%[6] - ESR的永久 + 核心信託基金佔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的63%[6] - ESR在亞太區的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分佈包括澳大利亞及新西蘭70億美元、日本及韓國160億美元、泛亞太區、數據中心及基礎設施140億美元[7] - ESR在香港的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為20億美元[7] - ESR專注於在亞太區主要市場執行已承諾的數據中心項目,目前已確定的土地及項目儲備容量超過575兆瓦[2] 財務表現 - ESR的基金管理EBITDA為1.74億美元,同比減少47.1%[11] - ESR的管理費收入(不包括獎勵費)為2.54億美元,同比減少5.0%[12] - ESR的EBITDA為1.32億美元,PATMI為-5,800萬美元[10] - 2024年上半年總收益為3.12億美元,其中基金管理分部收益占總收益超過80%[18] - 扣除獎勵費後的管理費收入及基金管理EBITDA維持穩定,扣除獎勵費後的管理費收入占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約70個基點,基金管理EBITDA利潤率約為70%[18] - 本集團於2024年上半年錄得淨虧損2.09億美元,而2023年上半年則錄得淨利潤3.139億美元[33] - 本集團的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4.554億美元減少31.4%至2024年上半年的3.125億美元,主要由於管理費較低所致[34] - 管理費由2023年上半年的4.029億美元減少37.0%至2024年上半年的2.537億美元,主要由於2023年上半年錄得1.360億美元的獎勵費所致[34] 資產負債表 - 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資產總值為158.59億美元,現金及銀行結餘為10.64億美元,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為61.91億美元,債務淨額為51.27億美元,債務淨額占資產總值的32.3%[13] - 公司將完成約7億美元的資產出售,未來12-18個月內計劃再出售15-20億美元的資產[19][20] - 公司在建投資物業占總投資物業的38%,價值29億美元[20] - 資產負債率維持在32.3%,加權平均債務到期日為4.0年[29] - 利用較低利率再融資較昂貴的美元計價債務,加權平均利息成本由5.6%下降至4.9%[29] - 利率下降100個基點將導致每年利息開支減少約5,000萬美元[29] 可持續發展 - ESR的六項核心優勢包括多模式策略、規模、反映其對ESG的承諾及創意的設計專業知識、與客戶的牢固關係等[2] - 女性代表比例由45.4%增加至46.0%[30] - 在各物業組合安裝148兆瓦屋頂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增加32%[30] - 已竣工直接管理資產組合中45.8%已取得可持續發展建築認證及評級[30] - ESR數據中心制定2040年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30] - 獲得ISS管治質量評分第1名及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級"低風險"[31] 股權結構 - 沈晉初先生持有本公司7.61%的股權[51] - Stuart Gibson先生和Charles Alexander Portes先生分別持有10.71%和10.68%的股權[51] - 林惠璋先生持有5.51%的股權[51] - 主要股東持有公司14.04%的股權[55] 股權激勵計劃 - 公司設有一級員工持股計劃、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及長期激勵計劃[59] - 公司通過上述計劃旨在激勵和留住關鍵人才,將員工利益與股東利益掛鈎[59] - 根據長期獎勵計劃可能授出獎勵所涉及之最高股份數目為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89] - 根據長期獎勵計劃可向服務供應商配發及發行或轉讓的股份總數上限為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89]
ESR(0182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17:18
资产管理规模及增长 - ESR连续第二年在ANREV基金管理機構調查中名列亞太區最大房地產管理公司[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ESR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達800億美元,3年複合年增長率為52%[4] 市场环境及影响 - 利率高企大幅減慢亞太區及全球房地產交易活動,影響資產價值重估[6] - 2024年上半年私人房地產界別集資額僅達590億美元,為自2012年以來上半年的最低集資額[6] - 中國宏觀經濟持續疲軟對整體租賃需求產生巨大壓力,影響估值及出售資產負債表內已竣工資產的能力[6]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ESR總收益為3.12億美元,基金管理分部收益佔總收益超過80%[3] - 扣除獎勵費後的管理費收入及基金管理EBITDA維持穩定[6] - 2024年上半年基金管理EBITDA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由於去年同期確認獎勵費1.36億美元[6] - EBITDA以及PATMI受到反映當前市況的非現金資產重估的重大影響[6] - 儘管受非現金資產價值重估的影響,本集團的基礎業務依然穩健[6] 资产优化及业务整合 - 优化资产负债表,预计完成约7亿美元的资产出售,未来12-18个月目标再出售约15亿美元资产[7] - 精简业务,完成出售ARA私募基金和亚洲美国酒店信托管理平台,变现约3.35亿美元[7] - 完成收购LOGOS剩余股权,合并后的平台将成为亚太区新经济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达720亿美元[7,8] 新经济资产发展 - 数据中心和基建平台发展前景良好,数据中心业务占开发项目的34%[8,9] - 基金管理收益保持稳定,管理费收入为2.54亿美元,EBITDA利润率约70%[9] - 新经济资产组合出租率为87%,续租和新租约面积增长86%,加权平均租金增长10.7%[10] - 开发项目动工和竣工分别达13亿美元和15亿美元,数据中心项目占34%[10,11] - 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310万平方米,目标开发利润率为33.5%[11]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比率維持在30%左右,加權平均債務到期日為4.0年[12] - 利率下降100个基点将导致每年利息开支减少约5,000万美元[12] 可持续发展 - 女性代表比例由45.4%增加至46.0%[13] - 已在各物业组合安装148兆瓦屋顶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较去年增加32%[13] - 已竣工直接管理资产组合中45.8%已取得可持续发展建筑认证及评级[13] 分部业绩 - 管理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2%[16] - 建设收益由1,260万美元增加至2,060万美元[16] - 租金收入由3,670万美元减少4.6%至3,500万美元[16] - 92%收益来自大中华区、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及新西兰[17] - 美国业务风险将在2024年7月后降至零[17] 非经常性损益 - 2024年上半年EBITDA由2023年上半年的5.374亿美元减少104.1%至亏损2,220万美元[18] - 2024年上半年PATMI由2023年上半年的2.890亿美元减少175.7%至亏损2.187亿美元[18] - 2024年上半年出售USHT资产产生9,74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19] - 2024年上半年分佔Cromwell公允价值损失4,460万美元[1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资产公允价值下跌1.255亿美元[20] - 2024年上半年基金管理分部业绩由2023年上半年的3.287亿美元减少48.5%至1.694亿美元[2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分部亏损1.609亿美元,而2023年上半年则录得利润1.202亿美元[21] 资产负债表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由2023年12月31日的162亿美元减少至159亿美元[2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增至62亿美元[24] - 2024年6月30日债务净额为51亿美元,占资产总值比率为32.3%[24] - 权益总额于2024年6月30日维持相对稳定,由于2023年12月31日的87亿美元微跌至81亿美元[25] - 权益总额下降主要因素包括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2.090亿美元、金融资产的未变现按市值计值公允价值虧損9,150万美元及因汇率变动导致的货币换算损失1.160亿美元[25] - 本集团透过在项目及企业层面使用各种货币的自然对冲来管理及降低外汇风险,并在适当时评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以管理外汇风险[25] 收购及出售 - 本公司已完成收购LOGOS创始人权益,LOGOS现已成为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26][27] - 本集团出售了亚騰美国酒店信托(ARA H-Trust)的19%权益及USHT REIT管理人的全部股权[28] 经调整业绩 - 经调整EBITDA由2023年上半年的5.497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319亿美元[30][31] - 经调整PATMI由2023年上半年的3.038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5,790万美元[32] - 经调整项目主要包括金融衍生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持作出售资产减值、分佔联营公司公允价值变动等[33][34] 财务数据 - 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61.91亿美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64亿美元,债务净额为51.27亿美元[4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12亿美元,同比下降31.4%[3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85亿美元,毛利率为91.3%[37]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09亿美元,主要由于行政开支增加和融资成本上升[37] - 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158.59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为32.3%[40] - 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80.90亿美元,债务净额对权益比率为63.4%[4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稀释亏损为0.05美元[3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出现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合资经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其他全面收益下降[39] - 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8.88亿美元,主要包括於合资经营企业及联營公司的投資、以公允价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資產等[40] - 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7.86亿美元[40] 现金流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63,121千美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51,728千美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7,994千美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69,387千美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48,648千美元[45]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亏损为188,955千美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17,343千美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账面值变动为17,416千美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衍生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4,532千美元[42] 分部业绩 - 集团分部收益合计为3.18982亿美元,其中投资分部收益为3.8242亿美元,基金管理分部收益为2.53656亿美元,新经济开发分部收益为2.057亿美元[50] - 集团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损失为2.9744亿美元,股息收入为4.1667亿美元[50] - 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账面值变动损失为1.7416亿美元[50] - 集团分佔合资经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利润净额为7.254亿美元[50] - 集团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5.373亿美元,於合资经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投资减值为2.905亿美元[50] - 集团持作出售资产减值为9.7411亿美元[50] - 集团资本开支为2.07914亿美元,於合资经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投资为33.08541亿美元[50] - 集团经营开支为1.47005亿美元,其中新经济开发分部包括建设成本1.5539亿美元[50] - 集团持续经营税前亏损为1.88955亿美元[50] - 集团於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业绩为5.96622亿美元[51] 地区业绩 - 大中華區收益為87,746千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52] - 日本收益為27,511千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1%[52] - 韓國收益為22,391千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5%[52] - 澳大利亞及新西蘭收益為75,803千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52] - 東南亞收益為69,482千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52] - 印度收益為5,775千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52] - 歐洲收益為20,562千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6%[52] - 美國及其他地區收益為3,198千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52] - 公司未有單一客戶收益佔比超過10%[53] - 公司總收益為312,468千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1%[54] 应收应付款项 - 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分别为365,429千美元和532,861千美元[64] - 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分别为18,210千美元和13,681千美元[65] 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 - 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分别为6,191,063千美元和5,979,553千美元[66][67] 股息及回购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但将审议是否派发2024年年度末期股息[68] - 公司于2024年1-2月期间共回购5,512.68万股股份,总代价约5.628亿港元[69][70] - 公司长期激励计划受托人于2024年1-6月期间购买247.5万股公司股份,总代价约260万美元[71]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72]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年中期业绩并确认已遵守相关会计准则[74] - 公司外部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对2024年中期财务报表进行审阅[75] - 本公司中期業績公告及中期報告已刊載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網站及本公司網站[76] - 中期報告將於適當
ESR(0182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6:31
公司业务及资产管理规模 - ESR是亚太区领先的不动产管理公司,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约810亿美元[2] - ESR的总资产管理规模为1560亿美元,建筑面积达4900万平方米[12] - ESR的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主要分布在新经济领域,占53%[12] - ESR在日本及韩国的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为150亿美元,香港为70亿美元[13] 公司发展战略 - ESR计划通过出售传统经济分部或经营利润率较低的非核心资产及业务,简化业务,并优化资产负债表资金架构,以持续转回资金并加强资产负债表[17] - ESR将重新集中于覆盖物流及数据中心并产生最高回报的核心业务,以及新兴增长业务,例如生命科学及基础建设[18] - ESR计划扩大亚太区价值链新经济基金平台,包括开发基金、核心/核心增益基金及上市房地产信托基金,以迎合多元化的资金合作伙伴[20] 财务表现及盈利策略 - 公司EBITDA为8.85亿美元,按年减少23.1%[26] - 公司PATMI为4.00亿美元,按年减少38.8%[26] - 公司每股股息为3.2美仙,股息收益率为2.9%[26] - 公司计划持续追求严格成本控制策略以达致强劲盈利及现金流量,增加盈利及现金流量以支持更高分派或股份回购的流动资金[24] 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责任 - 公司在ESG框架下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建立安全、支持性和以人为本的环境,以及推动再生能源发展[46] - 公司致力于维持最高水平的企业治理标准,确保问责制、透明度、公平性和诚信度[48] - 公司已取得约4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持续在ESG披露实践方面备受认可[49] 高管团队及董事会 - 沈晋初先生是ESR集团的执行董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执行官,拥有超过24年中国工业地产经验[146] - Charles Alexander Portes先生是ESR集团的非执行董事兼集团联合创始人,拥有超过27年房地产投资经验[147] - Stuart Gibson先生是ESR集团的执行董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执行官,拥有超过28年亚洲地产开发及投资经验[149]
ESR(0182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17:04
财务数据 - 2023年收入为871,326千美元,较2022年增长6.1%[2] - 2023年年度利润为268,056千美元,较2022年下降57.5%[2] - 现金为1,001,568千美元,较去年下降44.6%[2] - 资产负债比率为30.7%,较去年增加7.9个百分点[2] - 2023年12月31日,ESR的管理费收入相关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增长6.3%至810亿美元,总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增加7.3%至1,560亿美元[6][7] 业务拓展 - ESR成功与资本合作伙伴合作,筹集了75亿美元资金,包括在中国设立ESR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收益基金[11] - 2024年第一季度,ESR成功筹集约10亿美元,包括在韩国推出首个永续开放式物流核心基金,初始资产组合价值约20亿美元[12] - ESR通过进一步出售资产推动其轻资产策略,预计将完成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已公布交易,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进一步完成价值15至20亿美元的交易[14] 可持续发展 - ESR的宗旨是面向可持续未来的空间及投资方案,推动可持续发展及有效管理,视环境及社区为关键持份者[25] - 本集团致力于增强协同效应并加速ESG框架下三大关键支柱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6] - 本集团致力于开发及维护可持续且高效的建筑,增加可持续建筑认证及评级[27] - 本集团已安装110兆瓦屋顶太阳能发电产能以及850多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推动过渡至低碳未来[28] 股东回报 - 2023财政年度股息每股12.5港仙,相当于2.9%的股息收益率,将于2024年6月28日派付给股东[9] - 公司建议2023年度每股股息为12.5港仙,总额约5.27亿港元,与2022年持平[109]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31日举行股东週年大会[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