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利机械(02102)

搜索文档
德利机械(0210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4-06 15:39
财务业绩数据 - 公司于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录得收入约131.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81.5百万港元减少约27.5%[5] - 公司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由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约17.1百万港元减少约68.4%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约5.4百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盈利约为0.54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1.71港仙[7] - 本期每股盈利约为0.54港仙较二零二二年同期约1.71港仙减少约68.4%[37] - 本期收入由约181.5百万港元减少约27.5%至约131.6百万港元[40] - 本期收入成本约为101.8百万港元跌幅约为28.0%[41] - 本期毛利由约40.1百万港元减少至约29.8百万港元减幅约为25.7%[42] - 本期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约0.5百万港元增加至约0.7百万港元增幅约为40.0%[45] - 本期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由约20.0百万港元增加约16.0%至约23.2百万港元[47] - 本期融资成本由约0.5百万港元增加约20.0%至约0.6百万港元[48] - 本期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4.1%[49] - 本期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由约17.1百万港元减少约68.4%至约5.4百万港元[50] - 公司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7.1百万港元减少约68.4%[35]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为1316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1486千港元[17]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重型设备及零部件收入为626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387千港元[17]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租赁相关经营服务收入为165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140千港元[17]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提供维护及辅助服务收入为59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18千港元[17]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租赁重型设备收入为464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8241千港元[17]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简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内的所得税开支为11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25千港元[20]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按收益确认时间分拆某一时间点销售重型设备及零部件外部收入为62686千港元随时间租赁重型设备外部收入为63003千港元提供维护及辅助服务外部收入为5917千港元[19] 财务状况数据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72877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1960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9992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22505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3998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股本为10000千港元储备为429986千港元权益总额为439986千港元[10] - 2023年1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1000万港元共发行10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54] - 公司2023年1月31日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85029千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97166千港元减少[28] - 公司2023年1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4309千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7993千港元减少[30] - 公司2023年1月31日与办公室物业及机器短期租赁相关的未完成租赁承担约为1595000港元2022年7月31日为4000港元[32] - 公司2023年7月31日出租机器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4843千港元投资物业为392千港元[33] 现金流量数据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101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9654千港元[12]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3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34千港元[12]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305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369千港元[12] 股息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向股东宣派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1.0港仙[8]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为1.0港仙[61] 公司运营相关 - 2023年1月31日有159名全职雇员员工总成本约3520万港元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5350万港元[59] - 本集团本期无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2023年1月31日无重大投资及相关计划[56] - 2023年1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情况[57] - 2023年1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58] - 自2017年6月30日采纳购股权计划起至2023年1月31日及报告日期 公司未授出同意授出购股权无购股权尚未行使未被行使注销或失效可授出购股权涉及最高股份数为1亿股[69] - 2022 - 2023中期董事不知悉董事控股股东等有与集团业务竞争权益或利益冲突[70] - 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1] - 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期间遵守公司采纳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2] - 集团财务等受多项风险影响风险已载于招股章程及公告相关章节[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显博士2022年12月7日起被委任为另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董事会不知悉期间结束后至报告日期有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75] - 集团2022 - 2023中期业绩及报告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76] 公司股权结构 - 周联发先生和郑如雯女士通过Generous Way Limited分别实益拥有50%权益间接持有本公司75%普通股股份[65] - 周先生和郑女士在Generous Way分别为50%的实益拥有者[66] - Generous Way实益拥有本公司75%的股份[67]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核数师薪酬3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0千港元[22] - 公司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470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177千港元[22] - 公司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约48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4208000港元[25] - 公司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账面净值约48000港元产生收益净额约51000港元2022年同期收益净额约180000港元[25] - 香港二零二二年经济萎缩程度为3.5%[38] - 公司2022 - 2023中期业绩及报告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76]
德利机械(0210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3-27 18:29
收入与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1.3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815亿港元减少约27.5%[1]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为1.3160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1486亿港元下降约27.5%[12]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重型设备及零部件收入为6268.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238.7万港元下降约13.4%[12]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租赁重型设备收入为4645.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824.1万港元下降约31.9%[12] - 公司本期收入从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1.815亿港元降至约1.316亿港元,减少约27.5%[35] - 公司本期收入成本约为1.018亿港元,跌幅约为28.0%(2022年同期约1.414亿港元)[36] - 公司毛利从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4010万港元降至本期约2980万港元,减幅约为25.7%;本期毛利率约为22.7%,去年同期约为22.1%[37]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50万港元增至本期约70万港元,增幅约为40.0%[40] 盈利情况 - 公司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由去年同期的约1710万港元减少约68.4%至约540万港元[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盈利约为0.54港仙,去年同期约为1.71港仙[2]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15.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2.5万港元下降约64.1%[15]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42.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10.3万港元下降约68.3%[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1710万港元降至2023年同期约540万港元,减少约68.4%[31] - 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2百万港元或约64.1%[44] - 本期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约17.1百万港元减少约68.4%至约5.4百万港元,纯利率从约9.4%跌至约4.1%[4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向股东宣派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为1.0港仙[3] - 2023年已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金额为1000万港元;2022年已付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金额为2000万港元[1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为1.0港仙)[5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1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72877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1.90003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1月31日流动资产为3.19606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3.40382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1月31日流动负债为2999.2万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6062.7万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1月31日资产净值为4.39986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4.44564亿港元有所减少[6] - 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在2023年1月31日为8.4575亿港元,2022年7月31日为9.6808亿港元[24]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3年1月31日为430.9万港元,2022年7月31日为799.3万港元[27] - 2023年1月31日,与办公室物业及机器短期租赁相关的未完成租赁承担约为159.5万港元(2022年7月31日:4000港元)[28] - 2023年1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10.7倍(2022年7月31日约5.6倍),银行及现金结余约46.5百万港元(2022年7月31日约87.2百万港元)[46] - 2023年1月31日将於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约为10.9百万港元(2022年7月31日约29.1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9%(2022年7月31日约7.4%)[47]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已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1] - 若干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预计不会对公司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1] 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约为4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420.8万港元下降约88.6%[21]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产生收益净额约5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80万港元下降约71.7%[21]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1681.3万港元持作出售存货重新分类至物业、厂房及设备,较2022年同期的约1998.3万港元下降约15.9%[22] - 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1219.7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重新分类至持作出售存货,较2022年同期的约1175.3万港元上升约3.8%[23] 营运开支与融资成本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约20.0百万港元增加约3.2百万港元或约16.0%至约23.2百万港元[42] - 融资成本从约0.5百万港元增加约0.1百万港元或约20.0%至约0.6百万港元[43] 公司股本与雇员情况 - 2023年1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000,000港元,共发行1,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49] - 2023年1月31日集团聘有159名全职雇员(2022年7月31日180名),员工总成本约为35.2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53.5百万港元)[54] 关联交易与合规情况 - 本期董事不知悉关联人士有与集团业务竞争权益及利益冲突[60] - 本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1] - 全体董事本期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62] 风险与前景 - 集团财务、业绩、业务及前景受多项风险及不明朗因素影响[63] - 集团业务相关风险载于2017年招股章程及2020年公告[64] 重大事件与业绩审核 - 本期结束后至公告日无对集团有影响的重大事件[65] - 集团本期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66] 行业环境 - 香港2022年经济萎缩程度为3.5%,未来数年政府预计每年投放在工务工程的投资平均超1000亿港元[33] 公司业务规划 - 公司将继续物色合适供应商及产品,获取更多重型设备经销权或分销权[34] 应收款项拨备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确认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拨备约0.1百万港元[41]
德利机械(0210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0-28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综合纯利减少14.3%至约451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526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每股盈利为每股5.26港仙,较2021年同期减少14.3%[26]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连同已派付中期股息,现金股息总额将为每股2.0港仙(2021年:3.5港仙)[26] - 公司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约14.3%至约451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5260万港元[35] - 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每股盈利为每股4.51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每股5.26港仙减少约14.3%[35] - 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约为3.95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4.858亿港元减少约9060万港元或18.7%[41] - 公司纯利减少主要因香港「保就业」计划的非经常性政府补助减少约300万港元及三跑道系统第三跑道主要工程竣工使租赁业务收入减少[35] - 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重型设备及零部件销售额减少约6970万港元,以及租赁业务收入减少约2010万港元[41] - 维护及辅助服务收入从2021年约1150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1070万港元,跌幅约7.0%[47] - 收入成本从2021年约3.952亿港元降至2022年约3.082亿港元,减少约8700万港元或22.0%,主要因重型设备及零部件销售额减少约27.1%、日元贬值约16.8%、租赁分部操作员员工成本减少约21.5%[48] - 毛利从2021年约9060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8700万港元,减幅约4.0%;2022年毛利率约22.0%,2021年约18.6%[4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1年约930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720万港元,跌幅约22.6%[54]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21年约3860万港元增加约3.9%至2022年约4010万港元[56]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190万港元减少约52.6%至2022年约90万港元[57] - 所得税开支2022年较去年增加约30万港元或约4.2%[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约5260万港元减少约750万港元或14.3%至2022年约4510万港元,纯利率升至11.4%[61] - 2022年7月31日流动比率约5.6倍,2021年约6.1倍;银行及现金结余总额约8720万港元(2021年约1.092亿港元);银行借款约2910万港元(2021年约305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7.4%(2021年约8.9%);未动用银行融资约1.209亿港元(2021年约1.195亿港元)[63] - 2022年7月31日,集团作为承租人及出租人经营租赁承担分别为4000港元(2021年约70万港元)及约1170万港元(2021年约1980万港元);2022年无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2021年约140万港元[67] - 2022年7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储备约9570万港元,2021年7月31日约9930万港元[140] - 集团五大客户2022年度收入占总收入41.2%,2021年为44.4%;最大客户占总收入14.2%,2021年为15.7%[121] - 集团五大供应商2022年度采购占总采购额71.5%,2021年为73.4%;最大供应商占40.4%,2021年为54.9%[121] - 2022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献共459,000港元[107] - 2022年7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为180名,2021年7月31日为215名[160]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员工总成本约为1亿港元,2021年约为1.165亿港元[160]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强积金计划计入损益的总成本为339.3万港元,2021年为375.7万港元[16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重型设备及零部件销售收入由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2.572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约1.875亿港元,跌幅约为6970万港元或27.1%[42] - 重型设备租赁收入及租赁相关经营服务由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2.171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约1.970亿港元,跌幅约为2010万港元或9.3%[46] - 重型设备及零部件销售收入减少主要因疫情及经济前景不明朗使重型车辆需求放缓[42] - 租赁业务收入减少主要因三跑道系统第三跑道主要填海及铺设工程于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大致竣工[46] 政府政策与行业动态 - 政府向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22亿港元[27] - 未来数年香港预计每年投放基建工务工程的投资平均超1000亿港元,公司认为重型设备需求仍强劲[36] 公司授权与业务拓展 - 2012年1月,公司成为日立品牌多款重型设备于香港及澳门的授权经销商[13] - 2019年8月,公司成为Bell品牌铰接式运泥车及铰接式卡车(水车)于香港的授权分销商[13] - 2016年9月,公司成为Ammann品牌重型车辆于香港及澳门的独家经销商[14] - 2022年3月,公司成为Xwatch Safety Solutions Ltd.的独家经销商[15] - 2022年3月,公司成为威盛品牌Mobile360环视监控及安全系统技术产品系列的授权经销商[22] - 公司的Bell品牌铰接式运泥车(型号:B45E)于2022年8月入围CITF预先批准名单[27] 公司收购事项 - 集团于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内收购橙富宝有限公司100%股权,现金代价为2200万港元[72] - 橙富宝有限公司资产为香港元朗数幅土地,交易入账为购入资产,不产生商誉或议价购买收益[75] - 该收购交易构成公司关连交易,相关决议案于2022年2月8日股东大会通过,2月28日完成交易[75]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2200万港元现金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及待售债务[163] - 目标公司由周先生及郑女士各自拥有50%的股权[163] - 收购事项相关普通决议案于2022年2月8日通过,2月28日完成交易[166] 公司上市与股本情况 - 公司于2017年7月27日在港交所GEM初始上市,2020年10月6日转往主板上市[70] - 2022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00万港元,已发行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70] 董事会与董事情况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周联发先生49岁,为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在重型设备行业拥有逾24年经验[82] - 廖淑仪女士38岁,负责集团销售及市场推广等,在重型设备行业拥有约20年经验[83] - 吴慧莹女士49岁,为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拥有超27年核数及财务管理经验[86] - 郑如雯女士50岁,2015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6年8月4日调任非执行董事,负责集团策略规划及业务发展[88] - 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63岁,2017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5年相关经验,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90] - 罗子璘先生50岁,2017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9年核数、会计及财务经验,因违反上市规则被谴责需参加15小时培训[94][95] - 黄文显博士56岁,2017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在多间上市公司任职[99] - 上官卓文先生41岁,2014年10月加入集团,为销售及服务支援经理,有逾7年相关经验[100][101] - 李顺安先生38岁,2014年3月加入集团,2018年5月晋升为零部件及服务支援经理,从事重型设备行业逾8年[101] - 郑如雯、廖淑仪及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可膺选连任[142] - 执行董事任期自2020年7月27日起3年,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2年7月27日起1年[145]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确认书,提名委员会确认全体维持独立[146] - 周联发先生和郑如雯女士通过Generous Way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148] - 周联发先生和郑如雯女士分别持有Generous Way Limited 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的50%[149] - Generous Way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152]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非执行董事人数超董事会成员50%以上[182] - 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周联发与非执行董事郑如雯为配偶关系[182]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符合上市规则第3.10及3.10A条规定,董事会须设有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83] - 各执行董事服务协议任期为2020年7月27日起计三年,各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自2022年7月27日起计为期一年[191] - 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倘董事人数并非三的倍数,则须为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数目)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一次[19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已确认遵守[185] - 可能获得公司内幕消息的集团其他雇员买卖公司证券须遵守标准守则[186]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周联发等7名董事培训类型为参加培训课程及阅读相关报刊期刊等资料[189] - 董事会将现行惯常做法确立为提名政策,载列甄选、委任及重选董事的基准、程序及过程[192] - 提名委员会评估建议候选人时会考虑诚信、成就和经验等因素[195]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载列实现并维持董事会多元化的可衡量目标,提名委员会将至少每年审阅该政策[196]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以书面提交的独立性年度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并遵守独立性指引[183] - 董事会预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需提前十四天通知董事[199] - 公司需在董事会会议预定日期三天前或协定期间前发出议程及会议文件[199]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了五次会议[199] - 周联发先生、廖淑仪女士、吴慧莹女士、郑如雯女士、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罗子璘先生、黄文显博士在该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次数均为5/5[199]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但周联发先生同时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200] - 其他董事认为周联发先生同时担任两职符合集团业务运营及管理利益[200] 公司股东与股息相关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的报告及集团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03] - 董事会建议向2022年12月7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待股东批准后,将于12月21日或前后派付,2022年度现金股息总额为每股2.0港仙,2021年为每股3.5港仙[106] - 公司为办理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相关事宜,将于11月24日至11月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8] - 公司为办理末期股息相关事宜,将于12月5日至12月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11] 公司证券与购股计划 - 2022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22] - 2022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25] - 公司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126] - 自2017年6月30日至2022年7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权,2022年7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128] - 根据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涉及股份上限为1亿股,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0%[132] - 接纳购股需向公司支付1港元作为授出购股代价[131] - 截至授出日期12个月内,各合资格参与者因购股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不得超授出日已发行股份1%[134] - 若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致12个月内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大会批准[134] - 购股行使期限不得超购股被视为授出及接纳当日起10年[136] - 计划自2017年7月27日起10年内有效[137] 公司核数师与企业管治 - 公司于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内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
德利机械(0210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4-07 17:09
收入情况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1.81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2.622亿港元减少约30.8%[6] - 2022年1 - 6月销售重型设备及零部件收入72387千港元,租赁重型设备收入104381千港元,提供维护及辅助服务收入4718千港元[20] - 2022年1 - 6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84千港元,包括供应商赔偿收入84千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净额180千港元等[20] - 2022年1 - 6月按收益确认时间分拆,某一时间点收入77105千港元,随时间收入104381千港元[23] - 2021年1 - 6月销售重型设备及零部件收入147597千港元,租赁重型设备收入109041千港元,提供维护及辅助服务收入5563千港元[20] - 2021年1 - 6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8136千港元,包括供应商赔偿收入150千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净额498千港元等[20] - 2021年1 - 6月按收益确认时间分拆,某一时间点收入153160千港元,随时间收入109041千港元[24] - 公司收入从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2.622亿港元减少30.8%至约1.815亿港元[51] - 公司收入成本约为1.414亿港元,跌幅约为33.7%(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2.134亿港元)[52] 盈利情况 - 公司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由2021年同期的约3100万港元减少约44.8%至2022年的约1710万港元[6] - 2022年每股盈利约为1.71港仙,2021年同期约为3.10港仙[6] - 2022年毛利为4013.4万港元,2021年为4875.8万港元[8] - 2022年经营所得溢利为2077.8万港元,2021年为3699.8万港元[8]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2032.8万港元,2021年为3570.2万港元[8]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期间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7103千港元,已付股息20000千港元[1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10.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095.7万港元[31]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322.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74.5万港元[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3100万港元减少44.8%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1710万港元[46] - 本期每股盈利约为1.71港仙,较2021年同期约3.10港仙减少约44.8%[47] - 公司毛利从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4880万港元减少17.8%至本期约4010万港元,本期毛利率增至约22.1%(2021年同期约18.6%)[5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810万港元减少至本期约50万港元,跌幅约为94.1%[54]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约1940万港元增加约60万港元或约3.1%至约2000万港元[57] - 融资成本从约130万港元减少约80万港元或约61.5%至约50万港元[58] - 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0万港元或约32.0%[59] - 本期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约3100万港元减少约44.8%至约1710万港元,纯利率从约11.8%跌至约9.4%[60] 资产情况 - 2022年1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63568亿港元,2021年7月31日为1.74487亿港元[9] - 2022年1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85902亿港元,2021年7月31日为2.8106亿港元[9] - 2022年1月31日资产净值为4.26605亿港元,2021年7月31日为4.29502亿港元[9] - 2022年1月31日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为7642.2万港元,2021年7月31日为10324万港元[37] - 2022年1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15.1万港元,2021年7月31日为620.4万港元[40] - 2022年1月31日与办公室物业及机器相关的未完成租赁承担约为20.6万港元(2021年7月31日:73.2万港元)[43] - 2022年1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8.9倍(2021年7月31日约6.1倍),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082亿港元(2021年7月31日约1.092亿港元)[61] - 2022年1月31日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约540万港元(2021年7月31日约305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5%(2021年7月31日约8.9%)[61] - 2022年1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1000万港元,已发行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62] 现金流情况 - 2022年1 - 6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9654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34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369千港元[12] - 2022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988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223千港元[12] 股息情况 - 董事会决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预计2022年5月3日或前后派付[6] - 2022年已付2021年末期股息2000万港元,2021年已付2020年末期股息1000万港元[41] - 2022年宣派中期股息1000万港元,2021年为1500万港元[41] - 董事会决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将于2022年5月3日或前后派付[68] 业务收购 - 2022年2月28日完成收购橙富宝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待售债务,代价为现金2200万港元[45] 市场前景 - 未来数年香港政府预计每年投放在工务工程的投资平均超1000亿港元,公司对重型设备销售及租赁前景保持审慎乐观[49] 员工情况 - 2022年1月31日集团聘有226名全职雇员(2021年7月31日215名),员工总成本约5350万港元(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6060万港元)[67] 股份过户 - 2022年4月13日至4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1月31日,董事周先生和郑女士通过Generous Way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71]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周先生和郑女士分别为Generous Way Limited的实益拥有人,各持有5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的50%[72] - 截至2022年1月31日,Generous Way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73] 企业管治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周先生未按企业管治守则区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但其他董事认为符合集团利益[76] 购股计划 - 自2017年6月30日购股计划采纳至2022年1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未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77] 证券交易 - 期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9] - 公司董事确认在期间内遵守了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0] 人员变动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子璘于2021年12月1日辞任捷隆控股相关职位[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显于2021年12月10日调任利民实业董事会主席[83] 业绩审核 - 集团本期中期业绩及报告未经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85]
德利机械(0210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10-29 17: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综合纯利增加约2.5%至约5260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5130万港元[22]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每股盈利为每股5.26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每股5.13港仙上升2.5%[22]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连同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现金股息总额将为每股3.5港仙(2020年:2.5港仙)[22] - 公司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2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5130万港元增加约2.5%[30] - 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每股盈利为每股5.26港仙,较上一年度每股5.13港仙增加约2.5%[30] - 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约4.858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6.288亿港元减少约1.43亿港元或22.7%[34]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收入成本约为395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2650万港元或24.2%,主要因重型设备及零部件销售额减少约42.0% [40] - 毛利由上一年度的约10710万港元减少至本年度的约9060万港元,减幅约为15.4%;本年度毛利率约为18.6%,上一年度约为17.0% [41]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上一年度的约310万港元增加至本年度的约930万港元,增幅约为200.0%,主要因收到“保就业”计划补贴约710万港元 [42]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拨备拨回约110万港元,上一年度确认拨备约140万港元 [45]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由上一年度的约4060万港元减少约4.9%至本年度的约3860万港元 [46] - 融资成本由上一年度的约550万港元减少约65.5%至本年度的约190万港元 [47]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减少约350万港元或约30.4%,主要因递延税项负债减少约520万港元 [4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上一年度的约5130万港元增加约130万港元或2.5%至本年度的约5260万港元,纯利率升至10.8% [49] - 2021年7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6.1倍,上一年度约为3.3倍;资产负债率约为8.9%,上一年度约为19.1% [53] - 2021年7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储备约9930万港元,2020年7月31日约8760万港元[123] - 董事会建议向2021年12月8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待批准后于12月22日或前后派付,2021年度现金股息总额为每股3.5港仙(2020年:每股2.5港仙)[95] - 2021年度公司慈善捐献共74,000港元[103] - 2021年度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44.4%(2020年:43.7%),最大客户占15.7%;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额73.4%(2020年:71.6%),最大供应商占54.9%(2020年:32.7%)[104]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员工总成本约为1.165亿港元,2020年约为9260万港元[141]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强积金计划计入损益的总成本为375.7万港元,2020年为269.1万港元[143]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层成员(董事除外)薪酬在零至1,000,000港元的有2人[199]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独立核数师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为0.7百万港元[199]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其他获准非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实体的薪酬为0.1百万港元[199] 业务线授权与合作变化 - 公司于2012年1月成为日立品牌多款重型设备于香港及澳门的授权经销商[10] - 公司于2016年9月成为Ammann品牌重型车辆于香港及澳门的独家经销商[13] - 公司于2019年8月成为Bell品牌铰接式运泥车及铰接式卡车(水车)于香港的授权分销商[14] - 公司于2011年11月获授蓝宝品牌多款土方设备附属装置及零部件于香港及澳门的独家分销权[17] - 公司于2006年2月获授LaBounty品牌多款土方设备附属装置及零部件于香港及澳门的独家分销权[18] - 公司于2017年10月成为AIRMAN品牌柴油发电机于香港及澳门的非独家分销商[19] - 公司于2018年11月成为Rotobec品牌抓斗机及其他土方附属装置于香港及澳门的授权经销商,亦为该品牌旗下Orange Peels产品线的独家经销商[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重型设备及零部件销售收入由上一年度约4.524亿港元减少至约2.572亿港元,跌幅约1.952亿港元或43.1%[35] - 重型设备销售额下跌约2.026亿港元或47.6%,零部件销售额增加约720万港元或33.4%[35] - 重型设备租赁收入由上一年度约1.704亿港元增加至约2.171亿港元,升幅约4670万港元或27.4%[36] - 提供维护及辅助服务的收入由上一年度约600万港元增加至约1150万港元,升幅约550万港元或91.7%[3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5年12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7月27日在联交所GEM初始上市,2020年10月6日转往主板上市[88] - 公司于2017年7月27日在联交所GEM初始上市,2020年10月6日转往主板上市,转板前后资本结构无变动[59]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未来数年政府预计每年投放在工务工程的投资平均超1000亿港元,整体建造业每年工程量将增至约3000亿港元[31] - 公司经营超二十年,主要从事土方设备及零部件销售、租赁和维护辅助服务,也提供其他重型设备销售及租赁[29] - 2021年8月公司租出用于香港某建筑工地的首台电动挖掘机[26]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内,集团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61] - 集团承受外币风险,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主要以港元、日元、欧元及美元计值,目前无外币对冲政策[62] - 2021年7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计划[63]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要业务无重大变动[87] - 集团业务受多项风险及不明朗因素影响,公司努力降低经营及财务风险[90] - 集团建立安全、质量及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政策及表现详细讨论将载于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91] 公司股权结构 - 2021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00万港元,已发行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59] - 2021年7月31日,周联发和郑如雯在公司股份好仓各持7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75%[129] - 2021年7月31日,周联发和郑如雯在相联法团Generous Way Limited普通股好仓各持5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50%[130] - 主要股东Generous Way Limited持有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133] 公司人员相关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周联发先生48岁,为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在重型设备行业有逾23年经验[67] - 廖淑仪女士37岁,负责集团销售及市场推广等,在重型设备行业约19年经验[69] - 吴慧莹女士48岁,为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有超26年核数及财务管理经验[71] - 郑如雯女士49岁,为非执行董事,负责集团策略规划及业务发展[73] - 郭兆文62岁,2017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法律等方面有逾36年经验[77] - 罗子璘49岁,2017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核数等方面有逾28年经验[79] - 黄文显55岁,2017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上官卓文40岁,为销售及服务支援经理,2014年10月加入集团,在重型设备业有逾6年相关经验[83][84] - 李顺安37岁,为零件及服务支援经理,2014年3月加入集团,从事重型设备行业逾7年[84] - 2021年7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为215名,2020年7月31日为211名[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显博士自2021年3月9日起辞任浙江联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职务[1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子璘先生自2021年10月13日起辞任盛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职务[149] 公司会议与决策相关 - 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的报告及集团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6] - 公司将于2021年11月30日举行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11月25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6][97] - 为收取拟派末期股息,12月6日至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填妥表格及股票须于12月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99] - 周联发、吴慧莹、罗子璘及黄文显博士将在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可膺选连任[124] - 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将在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将提呈决议案续聘[151] - 2020年11月30日举行的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主席等相关人员及外聘核数师代表出席[193] - 周联发先生等七位董事在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均出席[195] 购股计划相关 - 2017年6月30日至2021年7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2021年7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110] - 购股计划目的是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购股作为贡献奖励或回报[110] - 购股计划参与者包括公司或附属公司雇员、董事及有贡献的其他人士[113] - 公司收到承授人签署文件及1.00港元汇款后,购股视为授出并生效[114]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能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数目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10%,报告日期上限为100,000,000股股份[115]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因购股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须发行予各合资格参与者的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已发行股份的1%;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权限定在已发行股份的0.1%且总值超5百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17] - 购股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18] - 购股权行使期间不得超被视为已授出及接纳当日起计十年[119] - 计划自上市日期起计十年内有效[120] 公司合规与治理相关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结束后至报告日期,公司无重大影响事件[153] - 公司除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外,2021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150] - 公司于该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仅偏离第A.2.1条[157]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非执行董事超成员50%以上[161] - 该年度及年报日期,公司符合相关规则,董事会至少3名独董,占比至少三分之一[162] - 转板上市前,董事买卖证券遵守交易必守标准;转板后,遵守标准守则[164] - 各执行董事服务协议任期自2020年7月27日起计3年[166] - 各非执行董事委任书任期自2021年7月27日起计1年[166] - 公司每届股东大会,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至少每3年退任一次[166] - 获董事会委任填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获委任后首届股东大会[166] - 获董事会委任增加人数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大会[166]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4/4)[176]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4/4)[182][183] - 审核委员会须每年至少与外聘核数师会面两次[182] - 董事会预定每年举行至少四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且至少提前十四天发通知[176] - 公司会在董事会会议预定日期三天前或协定期间前发议程及会议文件[176]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考虑诚信、成就经验等因素[169] - 董事会已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180] - 审核委员会由罗子璘、郭兆文黎剎骑士勋贤、黄文显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2] - 每名董事首次获委任时获正式、全面且针对性的入职介绍[172] - 公司不时为全体董事付费安排合适培训[172] - 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均于2017年6月30日成立,各自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8][189] - 截至20
德利机械(0210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3-29 12:18
公司盈利情况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11.9%至约3100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2770万港元[7]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盈利约为3.10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约2.77港仙增加约11.9%[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0年同期约2770万港元增长约11.9%至2021年约3100万港元[55] - 本期每股盈利约为3.10港仙,较2020年同期约2.77港仙增加约11.9%[56] - 集团本期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约2770万港元增加约11.9%至约3100万港元,纯利率从约7.9%升至约11.8%[6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预计2021年4月27日或前后现金支付[8] - 已付2020年末期股息1000万港元,宣派中期股息1500万港元[51] - 董事会决定本期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将于2021年4月27日或前后派付[78] 公司收入情况 - 2021年1 - 6月收入为26220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51002千港元[9] - 公司收入从2020年同期约3.51亿港元减少约25.3%至2021年约2.622亿港元[58] 公司毛利情况 - 2021年1 - 6月毛利为4875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6321千港元[9] - 公司毛利从2020年同期约5630万港元减少约13.3%至2021年约488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16.0%提升至约18.6%[62] 公司经营所得溢利情况 - 2021年1 - 6月经营所得溢利为3699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7090千港元[9] 公司资产情况 - 2021年1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43325千港元,2020年7月31日为164276千港元[12] - 2021年1月31日流动资产为414174千港元,2020年7月31日为376077千港元[12] - 2021年1月31日资产净值为422875千港元,2020年7月31日为401918千港元[12]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422,875千港元,较2020年8月1日的401,918千港元增加5.21%[13] 公司现金流情况 - 2021年1 - 6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48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1,122千港元[16] - 2021年1 - 6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74千港元[16] - 2021年1 - 6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74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9,122千港元[16] - 2021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687千港元,2020年同期减少10,420千港元[16]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1年1 - 6月销售重型设备及零部件收入为147,59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64,775千港元[25] - 2021年1 - 6月租賃重型設備收入为109,04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3,904千港元,同比增长29.96%[25] - 2021年1 - 6月提供維護及輔助服務收入为5,56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23千港元,同比增长139.48%[25] - 2021年1 - 6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8,13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60千港元,同比增长421.54%[25]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0年同期约160万港元增加约406.3%至2021年约810万港元[63]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17年7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GEM初始上市,2020年10月6日转往主板上市[17] 重型设备业务情况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重型设备外部收入262,201千港元,分部业绩35,702千港元;2020年同期外部收入351,002千港元,分部业绩33,524千港元[31] 公司所得税开支情况 - 2021年所得税开支4,745千港元,2020年为5,836千港元,其中2021年期内即期税项拨备8,497千港元,递延税项(3,752)千港元;2020年期内即期税项拨备1,373千港元,递延税项4,463千港元[33] - 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10万港元,降幅约18.7%,主要因累计税项折旧支出减少致递延税项负债减少约380万港元[66] 公司核数师薪酬及已售存货成本情况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核数师薪酬278千港元,已售存货成本126,359千港元;2020年同期核数师薪酬511千港元,已售存货成本225,552千港元[37] 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相关情况 - 2021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0,957千港元,2020年为27,688千港元,两个期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00,000千股[38]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约690,000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产生收益净额约498,000港元;2020年同期收购成本约3,439,000港元,出售收益净额约315,000港元[42]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部分存货重新分类至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4,429,000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重新分类为持作销售的存货账面价值约12,029,000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约为45,987,000港元和42,307,000港元[42] 公司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情况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约2,751,000港元,租赁负债约2,871,000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约为3,247,000港元和3,286,000港元[43] 公司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情况 - 2021年1月31日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168,851千港元,呆账拨备2,272千港元,净额166,579千港元;2020年7月31日应收款项161,809千港元,呆账拨备1,795千港元,净额160,014千港元[44] - 2021年1月31日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0 - 90日为103,322千港元,91 - 180日为34,378千港元,181 - 365日为24,874千港元,超过365日为6,277千港元;2020年7月31日对应分别为96,419千港元、48,383千港元、14,594千港元、2,413千港元[46]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信贷期情况 - 贸易应付款项的信贷期介乎0至30日[47] 公司收入成本情况 - 公司收入成本从2020年同期约2.947亿港元下跌约27.6%至2021年约2.134亿港元[61] 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情况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20年同期约2010万港元减少约3.5%至2021年约1940万港元[64] 公司融资成本情况 - 融资成本从2020年同期约360万港元减少约63.9%至2021年约130万港元[65] 公司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100亿股,金额为1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亿股,金额为1000万港元[50] - 公司2021年1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1000万港元,已发行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71] 集团流动比率、银行借款及资产负债率情况 - 集团2021年1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3.7倍(2020年7月31日约3.3倍),银行及现金结馀约7200万港元(2020年7月31日约6930万港元)[70] - 集团2021年1月31日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约为6830万港元(2020年7月31日约729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7.3%(2020年7月31日约19.1%)[70] 集团资本承担及投资计划情况 - 集团2021年1月31日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约为100万港元,无重大投资及其他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计划[73] 集团资产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集团2021年1月31日无资产抵押及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7月31日:无)[74] 集团员工情况 - 集团2021年1月31日全职雇员240名(2020年7月31日211名),本期员工总成本约为6060万港元(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4180万港元)[77] 公司股权持有情况 - 2021年1月31日,周联发先生和郑如雯女士通过Generous Way Limited分别拥有公司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均为75%[80] - 周联发先生和郑如雯女士分别持有Generous Way Limited 50股普通股,各占50% [83] - Generous Way Limited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 [8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未按企业管治守则区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周联发先生同时担任两职 [86]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7年6月30日采纳购股计划,至2021年1月31日未授出或行使购股 [87] 公司竞争业务权益及利益冲突情况 - 本期董事、控股股东及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及利益冲突 [9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 [91] 公司董事交易守则遵守情况 - 转板上市前后,董事分别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及标准守则 [92] 集团业务风险情况 - 集团业务风险载于2017年7月17日招股章程及2020年9月24日公告 [93] 集团重大事件情况 - 2021年1月31日后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 [94] 集团中期业绩审核情况 - 集团中期业绩及报告未经审核,由审核委员会审阅 [95]
德利机械(0210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10-28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综合纯利增加约32.9%至约5130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3860万港元[30]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每股盈利为每股5.13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每股3.86港仙上升32.9%[30]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连同已派特别股息每股1.5港仙,现金股息总额为每股2.5港仙,2019年为每股0.5港仙[30] - 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13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2.9% [38] - 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每股盈利为每股5.13港仙,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2.9% [38] - 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约为6.288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9.9% [43] - 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收入成本约为5.21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6.1% [49] - 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折旧增加约60.1% [49] - 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租赁业务相应员工成本增加约474.2% [49] - 毛利由上一年度约8040万港元增至约1.071亿港元,升幅约为33.2%;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毛利率约为17.0% [50] - 其他收入从2019年约130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310万港元,增幅约138.5%[51]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19年约3030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4060万港元,升幅约34.0%[54] - 融资成本从2019年约390万港元上升约41.0%至2020年约550万港元[55] - 所得税开支2020年较去年增加约320万港元或约38.3%[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19年约3860万港元增加约1270万港元或32.9%至2020年约5130万港元,纯利率升至约8.2%(2019年约为6.7%)[57] - 2020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连同已派发特别股息,现金股息总额为每股普通股2.5港仙(2019年:每股普通股0.5港仙)[58] - 2020年7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3.3倍(2019年约为2.3倍),银行借款减少约6120万港元,银行及现金结余总额约为6930万港元(2019年约为6690万港元),银行借款约为7290万港元(2019年约为1.341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9.1%(2019年约为36.7%),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9350万港元(2019年约为1740万港元)[62] - 2020年7月31日,集团作为承租人及出租人所承担的经营租赁承担分别为零(2019年约450万港元)及约7020万港元(2019年约1420万港元),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零(2019年约160万港元)[63] - 2020年7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储备约8760万港元,2019年7月31日约8630万港元[150]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捐献共46.5万港元,2019年为55.1万港元[125]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43.7%(2019年不足30%),最大客户占20.4%[126]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额71.6%(2019年65.8%),最大供应商占32.7%(2019年45.4%)[126] - 2020年7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211名,2019年7月31日为117名[170]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员工总成本约9260万港元,2019年约为3060万港元[1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租赁业务及租赁分部除税前贡献大幅增长106.0%[31] - 重型设备及零部件销售收入由上一年度约5.02亿港元减至约4.524亿港元,跌幅约为9.9% [44] - 重型设备租赁收入由上一年度约6580万港元增至约1.705亿港元,升幅约为159.1% [45] 公司上市相关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0月6日成功由联交所GEM转往主板上市[34] - 公司于2015年12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7月27日在联交所GEM初始上市,2020年10月6日转往主板上市[108] 公司业务授权相关 - 公司于2012年1月成为日立品牌多款重型设备于香港及澳门的授权经销商[19] - 公司于2016年9月成为Ammann品牌重型车辆于香港及澳门的独家经销商[20] - 公司于2019年8月成为Bell品牌铰接式运泥车及铰接式卡车(水车)于香港的授权分销商[21] - 公司于2011年11月获授蓝宝品牌多款土方设备附属装置及零部件于香港及澳门的独家分销权[25] - 公司于2006年2月获授LaBounty品牌多款土方设备附属装置及零部件于香港及澳门的独家分销权[26] 市场环境相关 - 未来数年香港政府每年投放在工务工程的投资平均达1000亿港元,整体建造业每年工程量将增至约3000亿港元 [39] 公司股本相关 - 2020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00万港元,已发行合共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69]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高级管理层负责业务日常管理[77] - 截至2020年7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超董事会成员50%以上[191] - 执行董事实行三年任期制,自2020年7月27日起计;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实行一年任期制,自2020年7月27日起计[195] - 公司每届股东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若董事人数并非三的倍数,则为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数目)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大会退任一次[195] 公司董事信息相关 - 周联发47岁,2015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6年8月4日调任执行董事,在重型设备行业有逾22年经验[78] - 廖淑仪36岁,2016年8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重型设备行业约有18年经验[80] - 吴慧莹47岁,2016年8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公司秘书,2016年5月起任财务总监,拥有超25年核数及财务管理经验[83] - 郑如雯48岁,2015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6年8月4日调任非执行董事[85] - 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61岁,2017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法律等方面积逾35年经验[90] - 周先生于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任香港建设机械商会会长,2007年7月起任名誉会长,为期10年至2017年6月止,2017年7月起续任4年[79] - 廖女士2002年8月加入集团任销售主任,2009年7月及2010年12月先后晋升为经理及高级经理[80] - 吴女士1995年7月至1997年3月于华利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任核数助理[83] - 吴女士1997年8月加入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2000年5月离职时为高级会计师[83] - 吴女士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加入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任会计师[83] - 罗子璘先生48岁,1992年1月 - 1997年5月于郑学熙会计师事务所担任核数主管,2008年2月创立罗子璘执业会计师事务所[92] - 黄文显博士54岁,1988年10月获美国理海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94年12月获夏威夷大学玛诺亚分校经济学硕士学位,2018年9月获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95][96] - 上官卓文先生39岁,2014年10月加入集团,在重型设备业拥有逾5年销售及服务支援管理经验[97][98] - 李顺安先生36岁,2014年3月加入集团任技术员,2018年5月获擢升为零件及服务支援经理,从事重型设备行业逾6年[102] 公司会议相关 - 公司将于2020年11月30日举行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118] - 为出席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股份过户登记需在2020年11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完成,2020年11月25日至11月30日暂停办理[119] - 为收取末期股息,股份过户登记需在2020年12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完成,2020年12月7日至12月10日暂停办理[120] - 董事会建议向2020年12月10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若获批将于2020年12月23日或前后派付[115]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了5次会议[196]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5/5)[196] - 董事会预定每年举行至少4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且至少提前14天发通知[196] - 公司需至少于董事会会议预定日期3天前或协定的其他期间前向全体董事发议程及随附会议文件[196] 公司购股权计划相关 - 公司购股权计划于2017年6月30日采纳,至2020年7月31日及报告日期,未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134] - 根据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0%,报告日期上限为1亿股股份[140]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各合资格参与者因购股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1%[140] - 若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权,致12个月内相关股份数超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大会批准[141]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三者最高者[146] - 购股权行使期间不得超授出及接纳当日起计十年[147] - 计划于上市日期起计十年内有效[148] 公司股东持股相关 - 2020年7月31日,周联发先生和郑如雯女士于公司股份好仓各持7.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75%[157] - 2020年7月31日,周联发先生和郑如雯女士于相联法团Generous Way Limited普通股好仓各持5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50%[159] - 2020年7月31日,Generous Way Limited于公司股份好仓持7.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75%[160] 公司董事任期及退任相关 - 执行董事任期自2020年7月27日起计三年,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同日起计一年[153] - 廖淑仪女士、郑如雯女士及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将在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可膺选连任[152] 公司合规及独立性相关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在主要方面遵守对业务及营运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113] - 公司已接获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确认书,提名委员会确认全体维持独立[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子璘先生于2020年3月20日获委任为捷隆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78] - 公司在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除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外[179][188]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提交的独立性年度确认书[192] 公司核数师相关 - 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在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将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独立核数师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82] 公司关联交易相关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或该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165] - 集团于截至2020年及2019年7月31日止年度订立的重大关连方交易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不属“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72] 公司其他事项相关 - 公司不知悉股东因持有股份可获任何税项减免[166]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不知悉相关人士有与集团业务竞争权益或利益冲突[167]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无订立或存在与集团管理及行政有关合约[16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主要业务无重大变动[107] - 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与利益相关方维持良好关系[114] - 提名委员会评估建议候选人时会考虑诚信、成就和经验等多方面因素[198] - 公司须符合相关上市规则,董事会须设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