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铂医药(02142)
icon
搜索文档
和铂医药-B(02142.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7:21
公司公告 - 和铂医药-B(02142HK)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并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还将处理其他事项 [1]
和铂医药(02142)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16:44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2142[2]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定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5日[4]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时执行董事为王劲松博士及戎一平博士[4] - 公告时独立非执行董事为Robert Irwin Kamen博士等[4]
和铂医药20250813
2025-08-13 22:53
和铂医药关键要点总结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和铂医药2025年进入收获期,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亿人民币,自2023年以来持续盈利[2] - 核心收入来源包括分子许可费、平台研究费及技术授权,2025年亮点包括库林南授权合作及与Winword、AZ等高质量交易[2][5] - 累计达成100亿美元里程碑,保守估计未来收入峰值可达5-10亿美元[17]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AZ战略入股9%成为第一大股东,优化股权结构[2] - 创始人王劲松持股8-9%,对公司长期发展起稳定作用[2][6] - 管理层经验丰富,包括首席科学官荣博等资深人士[6] 核心技术平台 - Hubermix平台可开发复杂分子(单双抗体、ADC、XDC、mRNA),具有低免疫原性和穿透复杂屏障优势[2][7] - 全球仅三家公司拥有类似平台,专利受全球保护[7] - 诺娜生物抗体开发平台已交付17个项目,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合作[3][15] 自免管线进展 - FCRN靶点已提交NDA,有望2025下半年至2026年初获批,成为首款商业化产品[2][10] - TSLP靶点产品9378为全球首个长效TSLP哮喘临床试验药物,给药间隔3-6个月[2][12] - 与Winword达成4500万美元首付款BD交易,海外哮喘适应症首例给药已完成[10][12] 肿瘤管线布局 - 覆盖CTIL-4、B7H7、CCR8等多个靶点,与AZ、辉瑞等跨国企业合作[2][13] - 2025年10月ISMO会议将披露CRC数据,2026下半年预计18.2CD3 TCE数据读出[13] - 与AZ合作的Claudin 18.2 CD3 TCE项目开启TCE交易浪潮[13] 战略合作与BD能力 - 与AZ合作包括1.75亿首付款和46亿总包财务贡献,共建创新中心加速临床转化[16] - 已落地17个BD交易,总金额达100亿美元[4] - 平台转化能力受AZ、辉瑞、艾伯维等认可,AZ以50%溢价认购股权[16][18] 其他重要事项 - 巴托地单抗(引进韩澳产品)中国开发进度前三,2025下半年进入NDA流程[11] - 安庆子公司涉及600项专利侵权诉讼,正在美国处理[8] - chrysanthe human body技术平台授权增强专利保护[9] 未来发展预期 - 2025-2026年关键数据节点:CTI-4数据(2025)、AZ合作数据(2026)、自研TSLP数据[17] - 研发转化能力持续验证将提升平台价值[18][19] - 平台高效交付能力有望带来持续惊喜[17]
和铂医药-B尾盘涨超5% 普鲁苏拜单抗治疗临床数据即将公布 HBM7020此前BD出海
智通财经· 2025-08-11 15:57
股价表现 - 和铂医药-B(02142)尾盘涨超5%,截至发稿涨5 38%,报10 96港元,成交额1 4亿港元 [1] 临床数据公布 - 公司将于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MSS)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II期临床数据 [1] - 公司已开展普鲁苏拜单抗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全球开发计划,并采用适应性治疗设计 [1] 合作与授权 - 今年6月公司与大塚制药合作推进HBM7020在自免领域的合作,大塚制药将获得HBM7020大中华区之外的权益 [1] - 大塚制药将支付总计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后续高达6 23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 - HBM7020的中国权益已于2020年授权华兰生物(002007) [1]
港股异动 | 和铂医药-B(02142)尾盘涨超9% 公司将于ESMO年会披露普鲁苏拜单抗治疗临床数据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5:38
股价表现 - 尾盘涨超9% 截至发稿涨8 95%至10 35港元 成交额1 41亿港元 [1] 临床数据披露计划 - 将于2025年10月17至21日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公布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1] 药物研发进展 - 新一代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已开展全球开发计划 针对多种实体瘤采用适应性治疗设计 [1] - 在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 结直肠癌 神经内分泌癌及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中均观察到积极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1]
和铂医药(0214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7:01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万美元,股份数目200亿股,面值0.000025美元[1]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826,385,622股,库存20,537,000股,本月底分别为826,401,822股和21,037,000股[2] - 本月内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6,200股,增加库存股份50万股[5] 期权与奖励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结存31,553,050份,本月底结存30,895,850份,本月行使涉及新股516,200份,失效141,000份[3] - 本月因行使购股期权所得资金115.0942万港元[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45.6万股[4] 股份购回 - 2024年6月6日购回拟注销未注销股份40.6万股[5] - 2025年7月7 - 11日分别以8.183、7.9496、7.7601港元每股购回10万、10万、30万股作库存[5]
创新药系列研究:自免疗法迈向双抗、多抗时代
华创证券· 2025-08-01 15:40
行业投资评级 - 全球自免市场规模2022年为132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76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68% [8] - 中国自免市场2022年规模为29亿美元,仅为肿瘤市场的8%,对标国际市场有较大提升空间 [8] 核心观点 - 自免疾病种类复杂,已发现约15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往往基于受累器官或组织的不适症状分别选择到不同科室就诊 [14] - 自免市场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市场,2022年全球自免市场规模为肿瘤市场规模的64.5% [8] - 自免疗法正从单抗时代迈向双抗/多抗时代,通过多靶点干预有望提升治疗效果 [22] 自免市场空间 - 全球自免药物市场2022年规模为1323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3500亿美元 [5] - 中国自免患者基数庞大,如特应性皮炎患者约6740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约9600万 [6] - 2024年自免药物销售额Top 10中三款百亿美元药物跻身全球药品销售额TOP 10 [9][10] 自免疾病特点 -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系统性(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器官特异性(如自身免疫性肝病)两大类 [14] -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出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总体患病率约10% [14] - 自免疾病发病机制涉及T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成分的异常反应,导致组织破坏和器官功能障碍 [18] 双抗/多抗疗法进展 - 双抗具备三重优势:精准重定向效应细胞、同时阻断两条致病通路、提升特异性和亲和力 [22] - 自免双抗领域BD活跃,2024-2025年有多起重大交易,首付款最高达1.25亿美元 [37] - 多抗已进入II期临床,如辉瑞的PF-07275315(抗IL-4/IL-13/TSLP)和PF-07264660(抗IL-4/IL-13/IL-33) [112] 重点关注公司 - 艾伯维的IL-1β/IL-1α双抗lutikizumab治疗HS已进入III期临床 [51] - 强生/Numab/Kaken的IL-4Rα/IL-31双抗NM26治疗AD进展至II期临床 [56] - 礼来/Zura的IL-17/BAFF双抗tibulizumab治疗SSc和HS进入II期临床 [63] - 赛诺菲的TNF-α/OX40L双抗brivekimig治疗HS II期成功 [74] - 罗氏/渤健的CD3/CD20双抗莫妥珠单抗治疗SLE显示临床潜力 [101]
和铂医药-B(02142.HK):稀缺的全人源小鼠平台 持续兑现的BD能力
格隆汇· 2025-07-30 14:5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和铂医药-B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40港元[1] - 基于DCF估值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39.4%上行空间[2] 核心技术平台 - 拥有全人源单抗转基因鼠系列核心技术平台 完成从1.0到2.0技术升级[1] - 全球唯一专利保护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HCAb和H2L2[1] - 开发HBICE HBICA ADC2.0 HumAtrlx AI平台 覆盖多种抗体结构[1] - HCAb平台为全球为数不多可对外授权的抗体开发平台 具有稀缺性[1] 对外授权合作 - 2022年以来与多个全球头部药企达成管线/技术平台授权 合作覆盖双抗 ADC CAR-T领域[1] - 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获得1.75亿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2] - 合作包含4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1.05亿美元股权认购[2] - 协议期限可延长至10年 阿斯利康可提名更多靶点由公司开发新一代多抗[2] - 将在北京与阿斯利康共建创新研发中心[2] - 此为2022年以来阿斯利康与公司达成的第3项合作[2] 研发管线进展 - 专注于肿瘤和自免领域创新药物研究[1] - HBM9378(长效TSLP单抗)与Windward达成海外授权 已启动中重度哮喘全球II期临床[1] - HBM7020(BCMAxCD3双抗)与大塚制药达成海外授权 预计2025年完成首例患者入组[1] - HBM9033(MSLN ADC)和HBM7022(CLDN18.2/CD3双抗)已处于I期临床[1] - HBM9033和HBM7022此前分别与辉瑞和阿斯利康达成海外授权[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EPS为0.09元 2026年EPS为0.02元[2]
研报掘金|中金:首予和铂医药“跑赢行业”评级及目标价13.4港元
格隆汇· 2025-07-30 14:58
核心观点 - 中金首次覆盖和铂医药 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4港元 [1] 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源单抗转基因鼠系列核心技术平台 并完成从1.0到2.0的技术升级 [1] - 基于全球唯一专利保护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HCAb和H2L2 开发出HBICE HBICA ADC2.0 HumAtrlx AI平台 [1] - 多个技术平台覆盖多种抗体结构 全面助力新一代全人源抗体疗法研发 [1]
和铂医药-B(02142.HK):预计中期溢利5.32亿至5.79亿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7-30 14:23
公司财务表现 - 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介乎约6800万美元至约7400万美元(相当于约5.32亿港元至约5.79亿港元)[1] 战略合作与收入来源 - 溢利增加主要归因于与全球制药公司(如阿斯利康)持续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 - 已收取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与部分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选择权付款的所得款项总额约1.75亿美元[1] - 新取得的创新产品许可及合作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有重大贡献[1] - 来自业务发展活动的收入已转化为公司的常态化收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