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铂医药(02142)
icon
搜索文档
和铂医药20250813
2025-08-13 22:53
诺娜生物作为抗体开发平台,已成功交付 17 个项目,与国内外知名药 企合作,持续助力和铂医药产生高质量分子。 Q&A 如何看待和铂医药的长期价值? 摘要 和铂医药凭借诺娜生物的造血能力和 BD 合作进入收获期,2025 年亮点 包括库林南授权合作及与 Winword、AZ 等高质量交易。上半年已实现 净利润 5 亿人民币,利润持续为正。 AZ 战略入股和铂医药 9%成为第一大股东,优化股权结构,利于长期稳 定发展。创始人王劲松持股约 8-9%,对公司发展起稳定作用。 和铂医药核心技术基于 Hubermix 平台,可开发复杂分子,具有低免疫 原性和有效穿透复杂屏障的优势。全球仅三家公司拥有类似平台。 自免管线是公司核心发展方向,引进的 FCRN 靶点已提交 NDA,有望在 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获批,这将是公司首款商业化产品。 TSLP 靶点产品 9,378 已在海外进行哮喘适应症的首例给药,是全球首 个长效 TSLP 靶点用于哮喘临床试验,DUT 更长,可做到 3 到 6 个月间 隔给药。 和铂医药肿瘤管线布局丰富,包括 CTIL-4、B7H7、CCR8 等多个靶点, 与 AZ、辉瑞等大型跨国企业合作,预计明年下 ...
和铂医药-B尾盘涨超5% 普鲁苏拜单抗治疗临床数据即将公布 HBM7020此前BD出海
智通财经· 2025-08-11 15:5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和铂医药宣布与共同推进HBM7020在自免领域的合作,大塚制药将获得 HBM7020大中华区之外的权益,并支付总计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后续高达6.23亿 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此前,该药物的中国权益已于2020 年授权华兰生物(002007)。 和铂医药-B(02142)尾盘涨超5%,截至发稿,涨5.38%,报10.96港元,成交额1.4亿港元。 消息面上,和铂医药公布,将于10月17至21日在德国柏林举办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 上,公布其新一代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 稳定型(MSS)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II期临床数据。据悉,公司已开展普鲁苏拜单抗治疗多种实体瘤 的全球开发计划,并采用普鲁苏拜单抗的适应性治疗设计。 ...
创新药系列研究:自免疗法迈向双抗、多抗时代
华创证券· 2025-08-01 15:40
行业投资评级 - 全球自免市场规模2022年为132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76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68% [8] - 中国自免市场2022年规模为29亿美元,仅为肿瘤市场的8%,对标国际市场有较大提升空间 [8] 核心观点 - 自免疾病种类复杂,已发现约15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往往基于受累器官或组织的不适症状分别选择到不同科室就诊 [14] - 自免市场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市场,2022年全球自免市场规模为肿瘤市场规模的64.5% [8] - 自免疗法正从单抗时代迈向双抗/多抗时代,通过多靶点干预有望提升治疗效果 [22] 自免市场空间 - 全球自免药物市场2022年规模为1323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3500亿美元 [5] - 中国自免患者基数庞大,如特应性皮炎患者约6740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约9600万 [6] - 2024年自免药物销售额Top 10中三款百亿美元药物跻身全球药品销售额TOP 10 [9][10] 自免疾病特点 -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系统性(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器官特异性(如自身免疫性肝病)两大类 [14] -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出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总体患病率约10% [14] - 自免疾病发病机制涉及T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成分的异常反应,导致组织破坏和器官功能障碍 [18] 双抗/多抗疗法进展 - 双抗具备三重优势:精准重定向效应细胞、同时阻断两条致病通路、提升特异性和亲和力 [22] - 自免双抗领域BD活跃,2024-2025年有多起重大交易,首付款最高达1.25亿美元 [37] - 多抗已进入II期临床,如辉瑞的PF-07275315(抗IL-4/IL-13/TSLP)和PF-07264660(抗IL-4/IL-13/IL-33) [112] 重点关注公司 - 艾伯维的IL-1β/IL-1α双抗lutikizumab治疗HS已进入III期临床 [51] - 强生/Numab/Kaken的IL-4Rα/IL-31双抗NM26治疗AD进展至II期临床 [56] - 礼来/Zura的IL-17/BAFF双抗tibulizumab治疗SSc和HS进入II期临床 [63] - 赛诺菲的TNF-α/OX40L双抗brivekimig治疗HS II期成功 [74] - 罗氏/渤健的CD3/CD20双抗莫妥珠单抗治疗SLE显示临床潜力 [101]
和铂医药-B(02142)于2025年ESMO大会公布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8:20
核心观点 - 公司将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MSS)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II期临床数据 [1] -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具有显著增加的Treg细胞清除和优化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1] - 普鲁苏拜单抗通过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提升选择性清除瘤内Treg细胞的潜力,有望克服现有CTLA-4疗法的疗效和毒性瓶颈 [1] - 公司已开展普鲁苏拜单抗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全球开发计划,在单药治疗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多种癌症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积极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1] 产品特性 -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是开发自HCAb Harbour Mice®平台的新一代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 [1] - 相较于传统抗CTLA-4抗体,普鲁苏拜单抗具有显著增加的Treg细胞清除能力和优化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1] - 该产品通过增强ADCC作用提升选择性清除瘤内Treg细胞的潜力 [1] 临床进展 - 公司将在2025年10月17日至21日公布普鲁苏拜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1] - 已开展针对晚期实体瘤的单药治疗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癌及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 [1] - 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均观察到积极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1] 开发策略 - 公司采用了普鲁苏拜单抗的适应性治疗设计 [1] - 已开展普鲁苏拜单抗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全球开发计划 [1]
和铂医药(02142) - 自愿公告 - 於2025年ESMO大会公佈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
2025-07-30 08: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普魯蘇拜單抗是全球首个进临床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5] - 开展普魯蘇拜單抗治疗实体瘤全球开发计划[5] 未来展望 - 2025年ESMO大会公布HBM4003联合疗法II期临床数据[3]
和铂医药(02142) - 正面盈利警告
2025-07-28 08:00
业绩总结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溢利约6800万美元(约5.32亿港元)至约7400万美元(约5.79亿港元)[3] 资金情况 - 公司已收取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与部分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选择权付款所得款项总额约1.75亿美元[3]
【高端访谈】不只是“BD之王” 和铂医药“新基建”模式打造中国Biotech全球化“新样本”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17:05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达成超50笔全球合作,总额达484.48亿美元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60%,港股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最大亮点 [1] - 中国创新药企开始盈利,部分企业海外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过半 [2] - 行业从"管线数量竞争"转向"技术价值竞争",技术平台价值凸显 [4] - 全球生物药占比不断提升,抗体药物平台成为行业核心 [3] 和铂医药发展概况 - 2025年上半年股价上涨超300%,是港股18A企业中为数不多连续两年盈利的公司 [1] - 海外交易总金额突破100亿美元,包括与阿斯利康45.75亿美元、大塚制药6.7亿美元的合作 [1]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4] - 公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通过收购建立技术平台,2.0阶段成立诺纳生物开放合作,3.0阶段转向行业"新基建" [3][5] 核心技术平台 - 拥有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平台及全人源经典抗体H2L2平台,通过收购Harbour Antibodies获得 [3] - Harbour Mice平台能生成双重、双轻链和仅重链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3] - 平台产生的抗体HCAb是双抗/多抗、ADC、CAR-T和mRNA等复杂分子的底层技术 [3] - 已与全球领先企业建立超过300个合作项目 [4] 商业模式创新 - 诺纳生物2024年取得研究服务费834.1万美元,同比增长122.2%,拥有超过100个合作方 [4] - 通过"轻资产"路径实现平台赋能全球药企降本增效,同时通过里程碑分成构建长期收益 [4] - 与跨国药企合作从"简单授权"迈向"深度绑定",如与阿斯利康共建创新中心并获1.05亿美元股权投资 [6] 研发进展与战略布局 - 自研管线加速推进:HBM9161即将商业化,HBM9378将启动哮喘全球二期临床试验,HBM7575加速向IND推进 [8] - 布局AI技术,与英矽智能合作推进AI赋能的抗体发现算法,推出Hu-mAtrIx AI辅助药物发现引擎 [7] - 加强在炎症及免疫领域的深度拓展,同时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罕见病等新治疗领域 [7][8]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创新药企面临"造血困境",BD交易收入波动大,部分企业通过出售核心管线权益维持生存 [2] - 行业存在靶点扎堆、同质化竞争问题,部分企业因缺乏商业化团队陷入困境 [8] - 需要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共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矩阵 [8]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09:12
公司回购情况 - 友邦保险(01299)回购金额最大,回购数量400万,金额2.8亿元,年累计回购1.24亿股,占总股本1.157% [1][2] - 百胜中国(09987)进行了两次回购,分别回购1.65万股(623.58万元)和6.73万股(320万元),年累计回购241.69万股,占总股本0.65% [1][2] - 万咖壹联(01762)回购514万股,金额426.82万元,年累计回购968万股,占总股本0.547% [1][2] - 中集集团(02039)回购62.86万股,金额410.85万元,年累计回购513.13万股,占总股本0.17% [1][2] - 贝壳-W(02423)回购64.35万股,金额400万元,年累计回购769.01万股,占总股本0.213%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02319)回购20万股,金额327.72万元,年累计回购365万股,占总股本0.093% [1][2] - 和铂医药-B(02142)回购30万股,金额232.8万元,年累计回购270万股,占总股本0.33% [1][2] - 捷利交易宝(08017)回购200万股,金额219.67万元,年累计回购3598.8万股,占总股本6% [1][2] - 名创优品(09896)进行了两次回购,分别回购5.68万股(199.3万元)和5.28万股(23.41万元),年累计回购222.33万股,占总股本0.179% [1][2] - 创新奇智(02121)回购30万股,金额172.82万元,年累计回购429.02万股,占总股本0.76% [1][2] 小规模回购公司 - 天福(06868)回购6000股,金额1.92万元,年累计回购33.1万股,占总股本0.03% [1][3] - 美亨实业(01897)回购3万股,金额1.35万元,年累计回购349.4万股,占总股本0.85% [1][3] - 旭日企业(00393)回购8000股,金额1.08万元,年累计回购44.4万股,占总股本0.03% [1][3] - 彩客新能源(01986)回购1.2万股,金额1.02万元,年累计回购62.3万股,占总股本0.064% [1][3] -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回购1.6万股,金额640元,年累计回购720.8万股,占总股本0.159% [1][3]
招商研究一周回顾(0704-0711)
招商证券· 2025-07-11 23:04
核心观点 - 宏观政策下半年或采用非传统措施,权益产品基本面将改善,价格水平压力转变,顺周期商品价格或回升;“反内卷”和 AI 是推动 A 股向上的关键力量,7 月关注五大赛道 [2][3] 宏观篇 通胀与经济预测 - 6 月制造业 PMI 回升但结构分化,建筑业 PMI 大幅回升,消费政策驱动与结构性疲软并存,地产链销售和投资承压;预计 Q2 实际 GDP 增速约 5.2%等多项经济指标 [12][13][14] 大漂亮法案影响 - 法案 10 年增加 4.1 万亿美元总赤字,26 - 28 年财政赤字率约 7%;提振明后年美国经济但影响或弱于 2017 年减税法案,短期利好中产,长期利好高收入群体;对今明两年美股形成积极提振;长债供给压力可控 [16][19][20][21] 反内卷与资产风格 - 6 月末至 7 月初高频数据有变化,财政端基调积极;海外劳动力市场放缓,特朗普签署法案;重申“强美股 + 弱美元”提振非美风险偏好,国内权益资产风格受 PPI 驱动 [23][24] 关税政策 - 特朗普新行政令调整关税,美国或进入关税新阶段,后续中墨芬太尼关税可能调整,232 行业关税或推出,需警惕升级风险;关税政策影响市场,“强美股 + 弱美元”下看多国内权益资产 [33][34][36][37] 通胀数据点评 - 6 月 CPI 同比转正,PPI 跌幅走扩;预计 7 月 CPI 停留在 0.1%附近,PPI 跌幅仍大,若“反内卷去产能”有效,PPI 有望脱离底部 [39][40][41] 反内卷本质 - 内卷加剧价格下行压力,治理需从供需两端着手,若改变国内价格走势,人民币资产价格逻辑将变化 [44][45]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 - 全球大模型中美差异化发展,AI 芯片是算力基石,产业链有投资潜力,央企重点布局上中下游 [46][47][48][49] 策略篇 上证指数驱动力量 - “反内卷”和 AI 是推动上证指数站上关键点位的关键力量,6 月 24 日以来相关指数和行业涨幅居前;7 月关注五大赛道 [50] 行业景气与资金流向 - 6 月制造业 PMI 环比回升,重卡销量同比增幅扩大;融资资金净流入、ETF 净流出,关注景气改善领域 [51] 各国关税谈判进展 - 英国、越南已与美国达成协议,印度、柬埔寨、欧盟等即将达成,印尼、泰国等仍在谈判,日本、韩国进展缓慢 [54][55][56] 市场风格与流动性 - 7 月市场风格偏大盘,成长价值相对均衡;全球股市普涨,外汇、大宗商品、债市有表现;7 月增量资金有望净流入 [57][58] ETF 市场与资金供需 - ETF 持续净流出,行业 ETF 流入,宽基 ETF 流出;7 月资金面有望宽松,融资资金有望延续净流入 [60][59] 产业趋势与投资建议 - Grok - 4 产业加速,小鹏订单破万;7 月关注五大赛道,中长期关注新科技、国产替代、“双碳”等周期相关领域 [64][66] 行业景气观察 - 6 月 CPI 同比转正,PPI 承压,“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产能出清和价格回暖,推荐关注相关领域 [68] 行业报告精粹 计算机行业 - 海外推出股票 RWA,国内无人物流产业深化,大模型发展及应用落地持续推进;看好金融科技、AI 及无人化三大方向 [72][74][81] 半导体行业 - 6 月 A 股半导体指数跑输,部分领域景气转暖,产业链部分环节边际改善,关注受益于自主可控和景气复苏标的 [84][85] 家用电器行业 - 越美关税谈判落地,利好在越产能布局企业,大家电、智能家居、工具及代工等领域有不同表现 [94][95] 煤炭开采行业 - 本周动力煤价格回调,焦煤价格回升,电厂日耗提升;预计价格短期窄幅震荡,入伏后或稳中有涨 [97] 环保公用事业行业 - 本周板块上涨,全国用电负荷突破 14 亿千瓦,特高压建设提速,推荐相关标的 [101][102] 电力行业 - 25 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目标值提升,新增纳入四大行业,有助于推动绿电消费和行业发展 [106][107] 银行资负 - 跨月资金面转松,票据利率有变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关注 MLF 续作量 [110][111][116] 证券行业 - 2025H1 权益平稳、债市震荡,行业以“稳”促“进”,存量博弈竞争加剧,各业务有发展趋势 [123][124][125] 保险行业 - 寿险高增驱动行业保费回暖,财险延续稳定,维持行业推荐评级,推荐相关个股 [127][128][130] 房地产行业 - “信用底”明朗,“商业模式底”逐步定价,关注“需求底”和“供求关系底”;给出房地产视角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132][133][134] 建材行业 - 水泥行业“反内卷”,价格下滑,浮法玻璃价格偏弱,玻纤粗纱稳中偏弱、电子纱高端产品有涨价预期 [136][137][138] 食品饮料行业 - 中小酒企、食品、宠物等公司有发展动态,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141][142][145] 商贸社服行业 - 淘宝闪购补贴、美团订单突破、试点养老保险补贴、小红书布局本地生活 [147][148] 汽车行业 - 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比亚迪发布新车,小鹏发布 G7 等;推荐整车、商用车、零部件等相关标的 [152] 交运基础设施行业 - 2025 年上半年板块跑输指数,下半年高速公路稳健,铁路客运增长、货运有提升空间,港口集装箱吞吐较好;建议关注港股红利标的 [154][155][156] 交通运输行业 - 集运欧线运价上行,OPEC + 拟增产,航空进入暑运,快递价格有望修复,物流有相关表现 [157][159][160] 航空行业 - 2025 年上半年需求增长、客座率提升、票价承压,Q2 裸票价改善;未来供需有望改善,暑运有望企稳回升 [161][162][164] 快递物流行业 - 2025 年上半年快递需求增长、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关注行业竞争格局和贸易政策影响 [165][167][168] 化工行业 - 7 月第 1 周化工板块上涨,部分子行业和产品价格有涨跌 [170][171][172] 金属行业 - 有色金属指数有涨幅,部分个股和金属价格有涨跌,基本金属、小金属、稀土等有不同表现 [174][175][176] 中小市值行业 - 全球货币政策宽松,美国 AI 应用公司业绩亮眼,特斯拉 FSD + 机器人有潜力;中小盘估值有修复,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181][182][183] 公司报告精选 鹏鼎控股 - Q2 收入增速超预期,将加大 AI - Capex 投入,中长期受益于 A 客户创新与 AI 共振,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85][186][187] 乐鑫科技 - 25H1 收入和利润同比高增长,产品和应用端成长顺利 [189][190] 生益科技 - Q3 需求和产能稼动率延续 Q2 势头,AI 相关高速材料放量,江西二期投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91][192][193] 沪电股份 - Q2 业绩超预期,加码黄石基地扩产,中长期受益于 ASIC 需求,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94][195][196] 艾罗能源 - 加大研发与销售渠道投入,户储修复,工商储业务起量,上调评级为“强烈推荐” [198][199] 太辰光 - 光密集连接业务高增,CPO 卡位优势显著,产品结构优化和精密制造提升毛利率,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200][201][202] H&H 国际控股 - ANC 环比提速,BNC 奶粉业务亮眼,PNC 增长,债务结构优化,维持“增持”评级 [203][204][207] 京东集团 - SW - Q2 零售收入稳健增长,外卖新业务投入大,预计后续持续投入并加强主业协同,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09][210][211] 和铂医药 - B - 定位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引擎,进入 3.0 阶段,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13][214][215] 宇通客车 - 6 月销量增幅明显,海外市场势头强劲,产品布局优化,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17][218][219] 杰克股份 - 工业缝纫机行业周期性波动,杰克通过大单品策略穿越周期,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引领智能化、无人化趋势,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21][222][226] 巨化股份 -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制冷剂价格上涨,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27][228][229] 捷顺科技 - Q2 扣非归母净利润超预期,“AI + 停车经营”战略推进,上调评级为“强烈推荐” [231][234] 债券、基金和量化研究 基金久期与债市情绪 - 上周债市情绪指数和扩散指数回升,基金久期回升,部分机构久期有变动,债市杠杆率持平 [235] 地方债情况 - 本周地方债发行和净融资情况,发行期限、利差等有变化,募集资金投向有调整;二级市场利差和成交有表现 [240][243] 可转债策略 - 转债市场随权益市场上涨,估值下降,供需有变化,条款有相关情况,建议关注热点和防御性转债 [244][245][249] 科创债 ETF - 政策驱动科创债市场扩容,ETF 迅速落地,首批跟踪三大指数,扩容带来投资机会 [250][251][253] 美国主动型基金 - 美国主动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以宽基为主,股票型基金主要用单基准,不同类型基金基准有特点 [256][257] ETF 基金表现 - 主投 A 股的 ETF 多数上涨,资金流入债券 ETF,流出大盘指数 ETF [260] 基金市场观察 - 权益市场分化,大盘价值风格占优,主动权益、债券型、打新、FOF、QDII 及 REITs 基金有收益表现 [261] 量化基金表现 - A 股整体收涨,量化基金表现较优,主要指数和各类基金有收益率 [263][264][265] 技术择时信号 - 市场反弹,大盘、价值风格占优,未来市场继续看多,风格维持大盘、价值 [266] 因子周报 - 主要宽基指数多数上涨,部分行业和风格因子表现突出,选股因子在不同股票池有表现,量化基金和指数增强组合有超额收益 [268][270][272] A 股趋势与风格观察 - 市场整体上涨,短期乐观,中长期估值有压力,低估板块或接力;择时和风格轮动有建议 [273][274][276] 利率择时信号 - 利率择时信号维持中性偏空,公募基金久期提升,市场分歧中性偏高,策略有收益表现 [277] 军工行业 ETF - 军工行业受多重因素共振,天弘国证航天航空行业 ETF 值得关注,指数有特色和表现 [279][280] GARP 量化精选策略 - 策略在不同成分股中有超额收益,2025 年上半年表现亮眼 [282][283]
和铂医药(02142)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11 18:57
股份数量 - 2025年7月8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826,193,622,库存20,737,000,总数846,930,622[3] - 2025年7月11日结束时,已发行(不含库存)825,893,622,库存21,037,000,总数846,930,622[3]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82,834,612[12] - 根据购回授权已购回股份2,700,000,占比0.33%[12] 股份购回 - 2025年7月11日购回300,000股份,占比0.0363%,每股7.7601港元[3] - 2025年1月8日购回250,000股份拟注销,占比0.0327%,每股2.25港元[4] - 2025年1月10日购回156,000股份拟注销,占比0.0204%,每股2.39468港元[4] - 2025年7月11日购回300,000股份,最高7.77港元,最低7.75港元,总额2,328,040港元[12] 其他信息 - 购回授权决议通过日期为2025年6月11日[12]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8月11日[12] - 购回需注明方式,未经批准购回后30天内有限制[13] - 交易所出售库存股份需填妥第三章节[14] - 场内出售库存股份报告不适用[14] - 呈交者为王劲松,职衔为执行董事[14]